當前位置:首頁 » 論文題目 » 企業即時通信開題報告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企業即時通信開題報告

發布時間: 2021-03-26 02:51:02

❶ 我的畢業論文是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戰略探析,現在也寫開題報告,請高手幫個忙!!急啊

企業信息化是信息時代的基本要求,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基礎,文章解析了企業信息化的內涵,分析了我國中小企業信息化的現狀和特點,結合中小企業實際,提出了推進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基本對策。
【作者單位】:西北師范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甘肅蘭州730070
【關鍵詞】:企業信息化;中小企業;信息技術
【分類號】:F270.7
【DOI】:CNKI:SUN:GSJG.0.2007-04-014
【正文快照】:
一、企業信息化概述1.企業信息化的含義。隨著我國企業信息化的不斷深入和推進,信息化建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對企業信息化也有了比較深入的理解和認識,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比較規范完整的定義,企業信息化就是企業在作業、管理、經營等各個層次、各個環節和各個領域,選擇先進適用的計算機、通信、網路和軟體等現代信息技術和設備,不斷創新和完善企業內部管理制度,充分開發和廣泛利用企業內外信息資源,提高企業運行和資源利用效率,逐步實現企業運行的全面自動化,形成對市場快速反應的現代企業的動態過程。企業信息化的本質是不斷增強企業的競爭…

❷ 求論文開題報告 題目:淺談項目信息化管理,發我郵箱[email protected], 對我有幫助的高分獎勵

淺談工程建設項目管理信息化

摘要:近幾年來,隨著各大勘探設計單位改制後的不斷發展,之前的管理模式,尤其是針對多項目、跨專業、時間緊、質量要求高的綜合運作帶來了許多問題。許多企業開始引進新的項目管理方法,進行業務流程的再造,建立項目信息管理系統。管理信息化是企業管理及其觀念的革命,本質上不是技術問題,而是管理問題。信息技術的進步及其應用,就要求進行整體上的深化改革,流程重組,全過程的管理,管理規范化,決策信息化,建立全司一體的企業資料庫,全面實現企業管理信息化。本文對工程建設項目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進行了闡述,並結合實際應用加以探討。
〔關鍵詞〕工程建設項目管理信息化應用
信息技術近年來在工程項目管理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在不少企業中,已經成功建立信息化網路平台,將企業的管理工作搬到計算機系統平台上來進行,使網路平台作為信息交流和管理不可缺少的工具。而更多的企業在工作中使用了各類專業軟體,例如PMIS系統、進度計劃管理軟體、合同管理軟體等。總體看來,雖然已經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盡快地實現建設工程項目管理的信息化。下面就以設計單位目前存在的項目管理問題談談工程建設項目管理信息化的必要。
一、設計單位目前主要存在的問題
1. 項目管理進度難控制,信息溝通不及時
目前設計單位的部門按專業來劃分,項目運作中的人員管理由專業所負責,而項目任務的計劃安排、進度由項目經理負責。項目經理不能充分把握參與項目人員的負荷程度以及參與項目設計人員在本項目上所花時間的權重比例。這樣就使項目的時間、人員與任務量的信息管理分割,使三者之間達不到有效控制的目的。
2. 設計任務與公司領導之間的脫節管理
在項目運作中,設計人員可能往往會按自身理解把不同大小的設計任務人為分解,將一些項目任務暫時擱置或拖延,也許正是這些暫時擱置的任務可能與重大項目緊密聯系。如果通過信息化管理就可以使領導直接參與進設計項目,充分了解項目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從而提高項目管理能力,也有利於在提交成果前有充足時間完成項目,並達到預期的質量要求。
3. 項目資料信息缺乏共享性
在以往的項目管理中,各部門都有一套自己建立的管理系統,有的可能只是一些單一的表格數據,在查找項目資料中,常常往返於各個部門,而且收效甚微,有時查出的數據甚至五花八門。如果能通過建立一個統一的信息平台,跟項目有關的資料信息全部基於這個平台上,那麼必將使管理水平更上一個台階,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工程建設項目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1.信息資源共享性。建立一個公共的信息管理平台,參與項目管理的各部門、各管理者將自身所有的信息資源不斷地輸送到共享平台中,方便各參建方進行信息共享和協同工作,一方面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管理水平。使項目的透明度增加,讓大家能夠更全面了解項目狀況。利用共享的信息平台為有效的項目管理提供了基礎數據信息。
2.部門溝通及時性。溝通是指人際之間傳遞和溝通信息的過程,對於項目取得成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也是非常重要的。對於大中型的項目,一般涉及到多個部門和多部門人員,工程開工時,需要項目經理及大批的設計人員,管理部門以及項目經理可將需求直接通過信息管理系統直接與相關部門取得溝通。每個相關部門都應安排有溝通聯系人,同時要考慮溝通不暢時,應採取的特別溝通方式。使得人員在調配過程以及各專業間的條件提交更加快捷,對其職責更加明確,使項目逐漸朝有序化發展。
3.管理模式及業務流程的優化。信息化項目決不僅僅是流程的自動化,它一定是帶動著管理模式及業務流程的優化。信息化建設是一種管理的變革和改造,由於它涉及到企業的方方面面,所以在起步階段,應選擇有能力的項目經理及成員,這對系統的初始建設具有重要作用。要加強信息化知識的學習。
三、建設工程項目管理信息化的實際應用
為了適應現階段項目管理飛速發展的需要,使工程項目管理日趨規范化。為配合工作及提高管理水平,建立了跨部門網路工作體系,公司首先建立了以項目基本信息為主體基於Access資料庫管理系統下的項目管理系統。其中包括了合同情況、項目人員配備情況、項目進度、收費情況等等基本數據,實現了多層次的數據查閱,大大提高了管理部門及各級領導對公司的整個項目運行情況的了解,具有一定主動性和數據共享性。大量節約了時間並提高了工作效率。Access資料庫管理系統的應用的成果,在原有管理機制下有了一個飛越性的突破,使得單一的多種表格整合成為以建立資料庫為基礎的管理系統,在各級管理部門得到了廣泛認可。針對這一突破,公司繼續大力開展信息平台的建設,擬將建立覆蓋全公司的綜合管理信息平台,建立一個使得人人得以參與,人人互享的一個綜合性的管理系統。充分利用區域網,使得信息以最快的方式傳遞到相關人員的手中,提高了工作效率。
該系統對整個設計業務的計劃、生產、成果、控制、質量、流程等全過程進行管理與控制。由於整個系統架構在分布式的環境中,所以整個系統提供了強大的遠程設計(主要有遠程設計、遠程校審、遠程會簽、遠程資料互提等)能力。並提供了在項目各個環節的ISO9000質量記錄表單文件的生成;並且表單文件按照一定的流程進行,保留過程記錄;同時ISO9000質量表單中的許多內容可從系統中自動提取,減輕手工編制時的大量重復填寫工作量。同時通過強大的及時消息系統為生產人員與管理人員提供一個及時通信平台;高效、資源共享、標准化的協同工作和遠程工作環境。能夠實現項目立項管理、策劃管理、設計過程管理、互提資料管理、項目變更管理、ISO質量管理、項目文檔管理、項目監控管理、歸檔及出版管理、項目經費管理、人工時管理、項目查詢與分析等功能。
總之,建設工程項目管理信息化的推廣和實施任重道遠,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我們應充分認識,改變觀念,努力去摸索嘗試,加大對項目管理信息化的研究和開發,使得工程項目管理信息化邁上新的台階。

❸ 求 畢業論文 大專計算機系的 要求 軟體方面的 (開題報告+論文 字數3000以上)

字數不是很多,找人寫也不貴,至少在我這里。

❹ 急求一篇關於分布式即時通訊的外文翻譯

你做的怎麼樣啊,我現在要做了,09年你應該做好了啊

❺ RFID技術及應用 開題報告

1.論題、背景、意義
論題:RFID技術及應用研究
背景:
2003年11月,全球零售巨頭業沃爾瑪公司要求其前100位供應商在2005年1月1日前實現商品快速自動識別即這些商品都要貼上RFID標簽,而到2006年底,所有供應商都要採用RFID標簽。歐洲最大的超市麥德龍也跟著宣布類似的計劃。
「十一五」期間根據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安排,我國推動「射頻識別(RFID)技術與應用」領域全力起飛,科技部撥款1.28 億元用於支持其研究應用,力爭實現我國RFID領域技術突破與自主創新。
幾乎是一夜之間,曾經感覺遙遠而陌生的RFID技術開始風靡全球,成了物流行業中一個最熱門的詞。如果一個物流企業沒有把RFID提上日程,彷彿這個企業就已經落伍了。無線射頻技術究竟能給物流行業帶來什麼?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問題。
意義:
本文以RFID系統的基本組成及簡單工作原理為出發點,將該技術與統的條碼識別作比較,總結出RFID技術無可比擬的優點,進而對於RFID技術在物流諸多環節如倉儲、運輸、配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進行了詳細分析。再結合沃爾瑪集團和麥德龍集團的案例,闡述RFID技術給物流行業帶來的巨大效益。雖然RFID技術具有諸多優點,但價格成本居高不下、標准多樣不統一,成為制約RFID發展的主要瓶頸。最後,提出對於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案。

2. 研究基礎
計算機網路技術與現代通信技術的發展,為全球范圍內高速正確的數據傳輸提供了條件,也為RFID技術在物流行業的廣泛應用帶來了機遇。現代的物流,是以物流企業為主體、以第三方物流配送服務為主要形式、由物流和信息流相結合的、涉及供應鏈全過程的現代物流系統。在信息化時代裡面,隨著網路技術、電子商務、交通運輸和管理的現代化,現代物流配送也將在運輸網路合理化和銷售網路系統化的基礎上,實現整個物流系統管理的電子化及信息化,配送各環節作業的自動化和智能化,從而進入以網路技術和電子商務為代表的物流配送的新時期。
在現代通信技術的引領下,RFID在物流的諸多環節上發揮了重大的作用,能有效解決供應鏈上各項業務運作數據的輸入/輸出、業務過程的控制與跟蹤,減少出錯率。如果每件商品都貼上了RFID標簽,無需打開產品的外包裝系統就可以對其成箱成包地進行識別,從而准確地隨時獲得產品的相關信息,例如種類、生產商、生產時間、生產地點、商品顏色、商品尺寸等等。RFID系統可以實現商品從原料、半成品、成品、運輸、倉儲、配送、上架、最終銷售,甚至退貨處理等所有環節的實時監控,不僅能極大地提高自動化程度,而且可以大幅降低差錯率,從而顯著提高供應鏈的透明度和管理效率。
由於RFID技術免除了跟蹤過程中的人工干預,在節省大量人力的同時可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所以對物流管理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將射頻識別技術RFID與現代的物流管理相結合,將會極大地提升物流管理各個環節的智能化水平和服務水平,其勢必成為21世紀現代物流發展的不可逆轉的趨勢。
由此可見,RFID技術具有廣泛的發展空間,尤其是在物流方面。在本課題之前,已有許多完備的理論。
1. 徐濟仁,陳家松,牛紀海在《射頻識別技術及應用發展》中,詳盡介紹了RFID技術的概念及其優於傳統條碼的特點。他認為在不久的將來,RFID技術將代替條碼成為主流的識別技術。
2.付俊在《無線射頻識別技術應用研究》中,主要介紹RFID技術在倉儲環節的重要作用,強調倉儲環節使用該技術可以大大提高勞動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3.楊松在《電子標簽安全性不容忽視》中,主要介紹了目前制約RFID技術發展的一大問題--安全隱私問題,並就這一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案。

3. 主要研究內容
在第一章RFID技術介紹中,主要介紹了RFID系統的組成及簡單原理。
在第三章RFID技術在物流方面的應用研究中,詳細闡述了RFID技術在物流倉儲、運輸、配送等環節的重要作用。
在第四章應用RFID成功的案例中,以沃爾瑪集團和麥德龍集團為例,簡述其應用該技術的過程及該技術為企業帶來的巨大效益。

4.擬採取的研究方法和技術路線
研究方法:文獻回顧法,從其他學者、專家對這個問題的文獻研究中總結出自己
的思路和觀點。
技術路線為:
首先,明確自己所研究的問題,即射頻技術在物流中的應用研究。
其次, 搜集大量相關文獻資料,並總結提煉出中心內容。
最後,提出自己的思路,規劃論文框架。

5.研究計劃
(一)2011年3月1日——2011年3月20日為開題准備階段,收集相關的資料和數據,確定研究內容,完成開題報告;
(二)2011年3月21日——2011年4月20日,依據參考資料進行研究,完成論文初步框架,交送指導老師,接受中期檢查;
(三)2011年4月21日——2011年5月10日,為展開研究階段,形成論文初稿,完成學院所要求的外文翻譯工作;
(四)2011年5月11日——2011年5月20日,對論文初稿進一步修改完善,完成論文終稿,交指導老師評審;
(五)2011年5月21日——2011年5月27日,論文終稿的列印、裝訂,填寫相關畢業設計表格,交由評閱老師評審,並准備畢業論文答辯;
(六)2011年5月28日,畢業論文答辯。

❻ 求開題報告《我國信息安全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長期以來,人們對保障信息安全的手段偏重於依靠技術, 從早期的加密技術、數據備份、防病毒到近期網路環境下的防火牆、 入侵檢測、身份認證等等。 廠商在安全技術和產品的研發上不遺餘力, 新的技術和產品不斷涌現;消費者也更加相信安全產品, 把僅有的預算也都投入到安全產品的采購上。 但事實上僅僅依靠技術和產品保障信息安全的願望卻往往難盡人意, 許多復雜、多變的安全威脅和隱患靠產品是無法消除的。「 三分技術,七分管理」這個在其他領域總結出來的實踐經驗和原則, 在信息安全領域也同樣適用。據有關部門統計, 在所有的計算機安全事件中,約有52%是人為因素造成的,25% 由火災、水災等自然災害引起,技術錯誤佔10%, 組織內部人員作案佔10%,僅有3% 左右是由外部不法人員的攻擊造成。簡單歸類, 屬於管理方面的原因比重高達70%以上, 而這些安全問題中的95%是可以通過科學的信息安全管理來避免。 因此,管理已成為信息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基礎。 一、我國信息安全管理的現狀 (1)初步建成了國家信息安全組織保障體系 國務院信息辦專門成立了網路與信息安全領導小組, 成員有信息產業部、公安部、國家保密局、國家密碼管理會員會、 國家安全部等強力部門,各省、市、 自治州也設立了相應的管理機構。2003年7月, 國務院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上專題討論並通過了《 關於加強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見》, 同年9月,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 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關於加強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見》( 2003[27]號文件)。 27號文件第一次把信息安全提到了促進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 保障國家安全、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高度,並提出了「積極防禦、 綜合防範」的信息安全管理方針。 2003年7月成立了國家計算機網路應急技術處理協調中心( 簡稱CNCERT/CC),專門負責收集、匯總、核實、 發布權威性的應急處理信息、為國家重要部門提供應急處理服務、 協調全國的CERT組織共同處理大規模網路安全事件、 對全國范圍內計算機應急處理有關的數據進行統計、 根據當前情況提出相應的對策、 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CERT進行交流。 目前已經在全國各地建立了31個分中心, 並授權公共互聯網應急處理國家級服務試點單位10家、 公共互聯網應急處理省級服務試點單位20家, 還有國內的10家骨幹互聯網運營企業成立自己的應急處理中心( CERT),這10家互聯網運營企業與中國數千家的ISP、 個人用戶和企業用戶,成為了CNCERT/CC的主要聯系成員, 由此形成了一個立體交錯的應急體系, 形成了信息上下暢通傳遞的通報制度。 2001年5月成立了中國信息安全產品測評認證中心( 簡稱CNITSEC), 代表國家開展信息安全測評認證工作的職能機構, 依據國家有關產品質量認證和信息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規管理和運行國 家信息安全測評認證體系。 負責對國內外信息安全產品和信息技術進行測評和認證、 對國內信息系統和工程進行安全性評估和認證、 對提供信息安全服務的組織和單位進行評估和認證、 對信息安全專業人員的資質進行評估和認證。目前建有上海、東北、 西南、華中、 華北五個授權評認證中心機構和兩個系統安全與測評技術實驗室 。 (2) 制定和引進了一批重要的信息安全管理標准 為了更好地推進我國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公安部主持制定、 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GB17895 -1999《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等級劃分准則》, 並引進了國際上著名的《ISO 17799:2000:信息安全管理實施准則》、《BS 7799-2:2002:信息安全管理體系實施規范》、《 ISO/IEC 15408:1999(GB/T 18336:2001)-信息技術安全性評估准則 》、《SSE-CMM:系統安全工程能力成熟度模型》 等信息安全管理標准。信息安全標准化委會設置了10個工作組, 其中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組負責對信息安全的行政、技術、 人員等管理提出規范要求及指導指南,它包括信息安全管理指南、 信息安全管理實施規范、人員培訓教育及錄用要求、 信息安全社會化服務管理規范、 信息安全保險業務規范框架和安全策略要求與指南。 (3) 制定了一系列必須的信息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規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起,為配合信息安全管理的需要,國家、 相關部門、行業和地方政府相繼制定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 商用密碼管理條例》、《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 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 計算機病毒防治管理辦法》、《互聯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定》、《 軟體產品管理辦法》、《電信網間互聯管理暫行規定》、《 電子簽名法》等有關信息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規文件。 (4) 信息安全風險評估工作已經得到重視和開展 風險評估是信息安全管理的核心工作之一。2003年7月, 國信辦信息安全風險評估課題組就啟動了信息安全風險評估相關標准 的編制工作, 國家鐵路系統和北京移動通信公司作為先行者已完成了的信息安全風 險評估試點工作,國家其它關鍵行業或系統(如電力、電信、 銀行等)也將陸續開展這方面的工作。 二、 我國信息安全管理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 1、信息安全管理現狀仍還比較混亂, 缺乏一個國家層面上的整體策略。實際管理力度不夠, 政策的執行和監督力度不夠。部分規定過分強調部門的自身特點, 而忽略了在國際政治經濟的大環境下體現中國的特色。 部分規定沒有準確地區分技術、管理和法制之間的關系,以管代法, 用行政管技術的做法仍較普遍,造成制度的可操作性較差。 2、具有我國特點的、動態的和涵蓋組織機構、文件、控制措施、 操作過程和程序以及相關資源等要素的信息安全管理體系還未建立起 來。 3、具有我國特點的信息安全風險評估標准體系還有待完善, 信息安全的需求難以確定,要保護的對象和邊界難以確定, 缺乏系統、全面的信息安全風險評估和評價體系以及全面、 完善的信息安全保障體系。 4、信息安全意識缺乏,普遍存在重產品、輕服務,重技術、 輕管理的思想。 5、專項經費投入不足,管理人才極度缺乏, 基礎理論研究和關鍵技術薄弱,嚴重依賴國外, 對引進的信息技術和設備缺乏保護信息安全所必不可少的有效管理和 技術改造。 6、技術創新不夠,信息安全管理產品水平和質量不高, 尤其是以集中配置、集中管理、 狀態報告和策略互動為主要任務的安全管理平台產品的研究與開發還 很落後。 7、缺乏權威、統一、專門的組織、規劃、 管理和實施協調的立法管理機構, 致使我國現有的一些信息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法階層次不高, 真正的法律少,行政規章多,結構不合理,不成體系; 執法主體不明確,多頭管理,政出多門、各行其是,規則沖突, 缺乏可操作性,執行難度較大,有法難依;數量上不夠, 內容上不完善,制定周期太長,時間上滯後,往往無法可依; 監督力度不夠,有法不依、執法不嚴; 缺乏專門的信息安全基本大法,如信息安全法和電子商務法等; 缺乏民事法方面的立法,如互聯網隱私法、互聯網名譽權、 網路版權保護法等;公民的法律意識較差,執法隊伍薄弱, 人才匱乏。 8、我國自己制定的信息安全管理標准太少,大多沿用國際標准。 在標準的實施過程中,缺乏必要的國家監督管理機制和法律保護, 致使有標准企業或用戶可以不執行, 而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得不到及時、妥善解決。 三、對我國信息安全管理的一些對策 (1)在領導體系方面,建議建立 「國家信息安全委員會」, 作為國家機構和地方政府以及私營部門之間合作的主要聯絡人和推動 者,負責對跨部門保護工作做全面協調, 盡快建立具有信息安全防護能力、隱患發現能力、 網路應急反應能力和信息對抗能力的國家信息安全保障體系。 (2)以開放、發展、積極防禦的方式取代過去的以封堵、隔離、 被動防禦為主的方式,狠抓內網的用戶管理、行為管理、 內容控制和應用管理以及存儲管理,堅持「多層保護,主動防護」 的方針。加強信息安全策略的研究、制定和執行工作。 國家信息安全主管部門和標准委員會應該為組織制定信息安全策略提 供標准支持, 保證組織能夠以很低的費用制定出專業化的信息安全策略, 提高我國的整體信息安全管理水平。 (3)進一步完善國家互聯網應急響應管理體系的建設, 實現全國范圍內的統一指揮和分工協作, 全面提高預案制定水平和處理能力。 在建立象SARS一樣的信息分級匯報制度的同時, 在現有公安系統中建立一支象現在的「110」和「119」 一樣的「信息安全部隊」,專門負責信息網路方面安全保障、 安全監管、安全應急和安全威懾方面的工作。 對關鍵設施或系統制定好應急預案, 並定期更新和測試信息安全應急預案。 (4)加快信息安全立法和實施監督工作,建議成立一個統一、 權威、專門的信息安全立法組織與管理機構, 對我國信息法律體系進行全面規劃、設計與實施監督與協調, 加快具有我國特點的信息安全法律體系的建設, 並按信息安全的要求修補已頒布的各項法律法規。 盡快制定出信息安全基本法和針對青少年的網上保護法以及政府信息 公開條例等政策法規。尤其是為配合《電子簽名法》的實施和落實《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意見》, 應抓緊研究電子交易、信用管理、安全認證、在線支付、稅收、 市場准入、隱私權保護、信息資源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問題, 盡快提出制定相關法律法規;推動網路仲裁、 網路公證等法律服務與保障體系的建設。 (5)加快信息安全標准化的制定和實施工作, 盡早制定出基於ISO/IEC 17799國際標準的、並適合我國的信息安全管理標准體系, 尤其是建立與完善信息安全風險評估規范標准和管理機制, 對國家一些關鍵基礎設施和重要信息系統,如經濟、科技、統計、 銀行、鐵路、民航、海關等, 要依法按國家標准實行定期的自評估和強制性檢查評估。 (6)堅持「防內為主,內外兼防」的方針,通過各種會議、網站、 廣播 電視、報紙等媒體加大信息安全普法和守法宣傳力度, 提高全民信息安全意識, 尤其是加強組織或企業內部人員的信息安全知識培訓與教育, 提高員工的信息安全自律水平。在國家關鍵部門和企事業單位中, 明確地指定信息安全工作的責職, 建議由黨政一把手作為本單位信息安全工作責任人, 在條件允許的企業里增設CSO(首席安全官)職位, 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領導管理體制。 (7)建議政府制定優惠政策,設立信息安全管理專項基金, 鼓勵風險投資,提高信息安全綜合管理平台、管理工具、網路取證、 事故恢復等關鍵技術的自主研究能力與產品開發水平。 (8)重視和加強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工作, 對重要信息安全產品實行強制性認證, 特定領域用戶必須明確采購通過認證的信息安全產品。 (9)加強信息安全管理人才與執法隊伍的建設工作, 特別是加大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的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力度。 (10) 加大國際合作力度,尤其在標准、 技術和取證以及應急響應等方面的國際交流、協作與配合。( 作者系貴州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國家信息安全有關課題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