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論文題目 » 水工實習報告馮家山水庫漆水河渡槽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水工實習報告馮家山水庫漆水河渡槽

發布時間: 2021-03-24 18:52:48

Ⅰ 請問林家村渠首,釣魚台水庫,韋水倒虹,馮家山水庫,湯峪渡槽水電站,黑河水庫屬不屬於寶雞峽水利樞紐

釣魚台水庫,馮家山水庫,黑河水庫不屬於寶雞峽水利樞紐,林家村渠首是的 別的就不知道了

Ⅱ 寶雞峽水庫有多少支渠

水利水電工程專業認識實習報告 考試吧exam8.com整理 做為水利水電工程二年級的學生,學校安排了本次為期五天的認識實習。要求學生對水工建築物有基本認識。通過實習讓我們對水工建築物的規模,作用及特點有了很大的了解。同時對電站的工作模式,關中地帶的灌溉系統及電站運行一段時間後所產生的問題與處理方法都有一定的了解。從四月四號開始我們先後參觀了韋水倒虹、馮家山水庫、王家崖水庫、寶雞峽渠首、釣魚台雙曲拱壩、石頭河水庫、魏家堡引水工程、湯峪渡槽及電站、漆水河渡槽、鄭國渠、黑河金盆水庫等水利工程。 關鍵字:報告 實習報告 做為水利水電工程二年級的學生,學校安排了本次為期五天的認識實習。要求學生對水工建築物有基本認識。通過實習讓我們對水工建築物的規模,作用及特點有了很大的了解。同時對電站的工作模式,關中地帶的灌溉系統及電站運行一段時間後所產生的問題與處理方法都有一定的了解。從四月四號開始我們先後參觀了韋水倒虹、馮家山水庫、王家崖水庫、寶雞峽渠首、釣魚台雙曲拱壩、石頭河水庫、魏家堡引水工程、湯峪渡槽及電站、漆水河渡槽、鄭國渠、黑河金盆水庫等水利工程。 一、韋水倒虹 韋水倒虹的我們實習的第一站。韋水倒虹是寶雞峽灌區塬上總乾渠跨越韋水河谷的一座大型輸水建築物,是由鋼管和混凝土管組成的雙管橋式倒虹,單管長880米,最大水頭70米,進水口與出水口高差為3.25米,設計流量52立方米/秒,控制著塬上灌區159萬畝的灌溉面積,是目前西北地區最大的一座倒虹工程,也是十分重要的咽喉工程。工程自建成以來已經運行30多年,我們在實習的時候工人正在更換管道外壁的防護瓦。但經老師介紹得知管道內部經長期的高水頭水流沖刷及水中重推移質(磚頭、石塊等)的撞擊,倒虹的鋼筋混凝土管普遍存在著內壁磨損現象,尤其管底部位最為嚴重工程於2002年列入國家大中型灌區續建與節水改造項目,計劃投資4540萬元,對倒虹進行全面改造。 經過專家的分析論證工程採用外粘鋼板修復。在內壁先用自鎖錨桿嵌固鋼板,在內壁與鋼板之間的縫隙中用壓力灌注WSJ建築結構膠。鋼板在自鎖錨桿的錨固力和結構膠的粘力作用下,能與原混凝土共同受力工作。鋼板補充了混凝土內部的配筋損失,同時可防混凝構件的進一步碳化和在流水中的腐蝕及沖磨,因此,該方法具有強度高,抗沖磨、抗空蝕性和可靠性高等優點,是本工程的最優處理方案。修復後已通水運行將近一年,停水間歇入洞檢查,監測數據顯示一切正常,修復加固效果良好,能確保運行安全和發揮應有的效益並滿足期望的輸水能力。 實踐經驗證明,將外粘鋼板技術和自鎖錨桿錨固技術結合應用於混凝土管抗沖耐磨修復,值得在涵洞、渡槽等灌溉工程和其它水利水電工程中推廣應用。 二、馮家山水庫 到了馮家山水庫我們學校的一個畢業生在那裡馮家山水庫位於千河下游的陳倉、鳳翔、千陽三縣(區)交界處,是我省關中最大的蓄水工程。水庫工程於1970年動工興建,1974年下閘蓄水,同年8月向灌區供水灌溉,1980年整個工程基本建成,1982年1月竣工交付使用。該工程是以農業灌溉及工業、城市居民生活供水為主,兼作防洪、發電等綜合利用的大二型水利工程。水庫工程分樞紐和灌區兩大部分:水庫樞紐由攔河大壩(碾壓式均質土壩,高度75米)、輸水洞、泄洪洞、溢洪洞、非常溢洪道、壩後電站六項工程組成,水庫控制流域面積3232平方公里,佔全流域面積的92.5%,回水長度17。5公里總庫容4.28億立方米,有效庫2.86億立方米。 灌區位於渭北高塬,東西長約80公里,南北寬約18公里,工程分布廣,戰線長。灌區主要工程有總干、南、北、西四條乾渠,總長為120公里,其中總干」萬米隧洞」長12614米,深入地下40米,過水量42.5秒立方米,橫穿黃土高塬區,屬目前國內最長的土質隧洞。北乾渠有六座渠庫結合工程,總庫容2133.5萬立方米,有效庫容1282.6萬立方米,具有調蓄水量、農田灌溉、防洪減災等功能。抽水灌區設5000畝以上抽水站22處53站,總裝機162台,容量3.47萬千瓦。乾渠以下有支渠97條,總長度542.7公里;斗渠1572條,總長1418.8公里。干、支、斗渠設有建築物60728座。可灌溉陳倉、鳳翔、岐山、扶風、眉縣、乾縣、永壽等七縣區的農田136萬畝,其中自流灌區65萬畝,抽水灌區71萬畝。 馮家山水庫工程運行30年來,管理局作為業主單位,承

Ⅲ 如何寫實習報告關於水利專業的。

水利水電工程專業認識實習報告 考試吧exam8.com整理 做為水利水電工程二年級的學生,學校安排了本次為期五天的認識實習。要求學生對水工建築物有基本認識。通過實習讓我們對水工建築物的規模,作用及特點有了很大的了解。同時對電站的工作模式,關中地帶的灌溉系統及電站運行一段時間後所產生的問題與處理方法都有一定的了解。從四月四號開始我們先後參觀了韋水倒虹、馮家山水庫、王家崖水庫、寶雞峽渠首、釣魚台雙曲拱壩、石頭河水庫、魏家堡引水工程、湯峪渡槽及電站、漆水河渡槽、鄭國渠、黑河金盆水庫等水利工程。 關鍵字:報告 實習報告 做為水利水電工程二年級的學生,學校安排了本次為期五天的認識實習。要求學生對水工建築物有基本認識。通過實習讓我們對水工建築物的規模,作用及特點有了很大的了解。同時對電站的工作模式,關中地帶的灌溉系統及電站運行一段時間後所產生的問題與處理方法都有一定的了解。從四月四號開始我們先後參觀了韋水倒虹、馮家山水庫、王家崖水庫、寶雞峽渠首、釣魚台雙曲拱壩、石頭河水庫、魏家堡引水工程、湯峪渡槽及電站、漆水河渡槽、鄭國渠、黑河金盆水庫等水利工程。 一、韋水倒虹 韋水倒虹的我們實習的第一站。韋水倒虹是寶雞峽灌區塬上總乾渠跨越韋水河谷的一座大型輸水建築物,是由鋼管和混凝土管組成的雙管橋式倒虹,單管長880米,最大水頭70米,進水口與出水口高差為3.25米,設計流量52立方米/秒,控制著塬上灌區159萬畝的灌溉面積,是目前西北地區最大的一座倒虹工程,也是十分重要的咽喉工程。工程自建成以來已經運行30多年,我們在實習的時候工人正在更換管道外壁的防護瓦。但經老師介紹得知管道內部經長期的高水頭水流沖刷及水中重推移質(磚頭、石塊等)的撞擊,倒虹的鋼筋混凝土管普遍存在著內壁磨損現象,尤其管底部位最為嚴重工程於2002年列入國家大中型灌區續建與節水改造項目,計劃投資4540萬元,對倒虹進行全面改造。 經過專家的分析論證工程採用外粘鋼板修復。在內壁先用自鎖錨桿嵌固鋼板,在內壁與鋼板之間的縫隙中用壓力灌注WSJ建築結構膠。鋼板在自鎖錨桿的錨固力和結構膠的粘力作用下,能與原混凝土共同受力工作。鋼板補充了混凝土內部的配筋損失,同時可防混凝構件的進一步碳化和在流水中的腐蝕及沖磨,因此,該方法具有強度高,抗沖磨、抗空蝕性和可靠性高等優點,是本工程的最優處理方案。修復後已通水運行將近一年,停水間歇入洞檢查,監測數據顯示一切正常,修復加固效果良好,能確保運行安全和發揮應有的效益並滿足期望的輸水能力。 實踐經驗證明,將外粘鋼板技術和自鎖錨桿錨固技術結合應用於混凝土管抗沖耐磨修復,值得在涵洞、渡槽等灌溉工程和其它水利水電工程中推廣應用。 二、馮家山水庫 到了馮家山水庫我們學校的一個畢業生在那裡馮家山水庫位於千河下游的陳倉、鳳翔、千陽三縣(區)交界處,是我省關中最大的蓄水工程。水庫工程於1970年動工興建,1974年下閘蓄水,同年8月向灌區供水灌溉,1980年整個工程基本建成,1982年1月竣工交付使用。該工程是以農業灌溉及工業、城市居民生活供水為主,兼作防洪、發電等綜合利用的大二型水利工程。水庫工程分樞紐和灌區兩大部分:水庫樞紐由攔河大壩(碾壓式均質土壩,高度75米)、輸水洞、泄洪洞、溢洪洞、非常溢洪道、壩後電站六項工程組成,水庫控制流域面積3232平方公里,佔全流域面積的92.5%,回水長度17。5公里總庫容4.28億立方米,有效庫2.86億立方米。 灌區位於渭北高塬,東西長約80公里,南北寬約18公里,工程分布廣,戰線長。灌區主要工程有總干、南、北、西四條乾渠,總長為120公里,其中總干」萬米隧洞」長12614米,深入地下40米,過水量42.5秒立方米,橫穿黃土高塬區,屬目前國內最長的土質隧洞。北乾渠有六座渠庫結合工程,總庫容2133.5萬立方米,有效庫容1282.6萬立方米,具有調蓄水量、農田灌溉、防洪減災等功能。抽水灌區設5000畝以上抽水站22處53站,總裝機162台,容量3.47萬千瓦。乾渠以下有支渠97條,總長度542.7公里;斗渠1572條,總長1418.8公里。干、支、斗渠設有建築物60728座。可灌溉陳倉、鳳翔、岐山、扶風、眉縣、乾縣、永壽等七縣區的農田136萬畝,其中自流灌區65萬畝,抽水灌區71萬畝。 馮家山水庫工程運行30年來,管理局作為業主單位,承擔著水庫樞紐、灌區工程維護管理、安全運行和供水服務的任務。水庫自投運以來,充分顯示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為寶雞市區居民生活、寶雞二電廠工業供水。雖然供水量較小(目前年2000萬立方米左右),但社會效益十分明顯,更顯示出水庫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詳細: http://www.exam8.com/file/other/shixi/200911/530481.html

Ⅳ 渭河的水系構成

渭河幹流,橫跨甘肅東部和陝西中部。全長818公里,流域總面積134766平方公里。 流經甘肅省中部,東南部和陝西省的中部。一般以西源為正源,即渭河發源於鳥鼠山。有二源:南源清源河,源於渭源縣西南豁豁山,匯集山區眾多支流,為常年性河流,長30多公里,東北流至渭源縣清源鎮與西源合;西源名禹河,源於渭源縣西鳥鼠山,河流短小,為間歇性河流,東流與西源合後始稱渭河。東流過隴西縣。再東南流入武山縣,南岸有榜沙河、山丹河、大南河匯入,再東流入甘谷縣,北岸有散渡河注入,至天水市又有葫蘆河由北岸注入,精河由西來匯,再東匯牛頭河。過小隴山,入陝西省境。
其中:在甘肅省定西市境內,發源於定西市渭源縣西南海拔3495米的鳥鼠山北側,源頭高程1383米 ,幹流由西向東流經渭源縣、隴西縣後,於鴨兒峽注入天水。境內集水面積10241.78平方千米,占渭河總面積134767平方千米的7.6%,年輸沙量5044萬噸,境內侵蝕模數5100噸評方千米。 在天水市境內,渭河幹流流經武山縣、甘谷縣和麥積區兩縣一區,全長270公里。 渭河多年平均徑流量75.7億立方米,陝西境內為53.8億立方米。徑流地區分布不均,總的趨勢是自南而北減小,秦嶺、關山區高,原區、谷地區低;西部大於東部,中游比下游徑流豐富。秦嶺北坡的徑流模數較高,為9~15公升/秒·平方公里,而黃土原區的徑流模數只有0.8~2.2公升/秒·平方公里,僅千河徑流模數較高,千陽站為4.66公升/秒·平方公里。渭河幹流的徑流模數為2.5~3.7公升/秒·平方公里,其中魏家堡、咸陽站較高,是由於支流加入造成。從徑流深等值線圖上可清楚地看到,秦嶺北坡的徑流深隨山地高程升高而增加,由低於100毫米到高於600毫米,最高中心在太白山及南五台山。渭河沖積平原十分平坦,水利化程度很高,屬於低產流區。 渭河中下游徑流的多年變化分區河流測站流域面積
(平方公里) 年徑流量變差系數最大年徑流量最小年徑流量最大年與最小年徑流量的比值立米/秒年份立米/秒年份渭


流 渭河 林家村 30661 0.35 154 1964 31.0 1972 5.0 渭河 咸陽 46827 0.30 353 1964 65.5 1972 5.4 渭河 華縣 106498 0.37 593 1964 98.0 1972 6.0 千河 千陽 2935 0.45 31.0 1964 7.73 1969 4.0 北


流 漆水河 龍岩寺 1125 0.60 6.70 1964 1.22 1966 5.5 漆水 耀縣 797 0.45 3.80 1954 0.97 1957 4.2 沮水 蘇家店 840 0.60 2.36 1964 0.41 1960 5.9 南


流 石頭河 斜峪關 686 0.30 23.4 1964 7.73 1969 3.0 黑河 黑峪口 1481 0.40 38.3 1964 10.3 1969 3.9 灃河 秦渡鎮 566 0.4 16.5 1964 4.13 1969 3.9 灞河 馬渡王 1601 0.35 33.2 1964 10.1 1966 3.3 渭河中下游徑流的年際變化,表現為南部小,北部大,即渭河南岸秦嶺山地年徑流量豐富而年際變化小;北岸黃土區年徑流小而年際變化大。年徑流的變差系數,秦嶺北坡一般為0.30~0.40,其中石頭河、清姜河等僅為0.30,黑河、澇河及灃河等為0.40,再往東的大峪河、石砭峪河等又減少到0.35。最大年與最小年的比值為3.0~4.0,在秦嶺北坡的分布情況與變差系數的分布相適應。黃土塬區的變化最大,變差系數為0.45~0.60,最大年與最小年徑流的比值為4~6倍。渭河幹流水量大,徑流的年際變化相對較小,變差系數0.30~0.35。
渭河徑流的季節變化明顯,幹流以秋季流量最大,約占年徑流的38%~40%,夏季佔32.8%~34.2%,春季佔17.7%~19.1%,冬季為8.3%~9.9%。南岸支流黑河及以西的河流,以夏季徑流量大,秋季次之;黑河以東的河流則以秋季最大,夏季次之,春季徑流的比重較大,可佔到21%~27.3%。北岸支流以千河徑流的年內分布最不均勻,秋季徑流佔52.6%,夏季徑流只佔23.5%,春季徑流也較低,為14.6%。漆水河徑流的年內分配比較均勻,春季佔23.2%,與夏季25.1%相近,冬季徑流高達15.8%,比千河春季徑流還高,其原因在於下墊面因素的影響。 渭河華縣站平均每年向黃河輸送49200萬噸泥沙,泥沙主要來自北岸的黃土區,以涇河及渭河上游最甚。涇河平均每年向渭河輸送30900萬噸泥沙(張家山站),占華縣站輸沙總量的62.8%,而流域面積只佔華縣站的40.6%。來自渭河上游的泥沙,林家村站每年20000萬噸,占華縣站年輸沙量的40.6%,而流域面積只佔華縣站的28.8%。渭河南岸為秦嶺土石山區,植被較好,河流含沙量很少,一般均在1.0公斤/立方米以下;年平均輸沙模數,一般為每平方公里數百噸。灞河流經黃土區,其馬渡王站含沙量為5.6公斤/立方米,年輸沙模數為2110噸/平方公里。 渭河中下游泥沙特徵表集水面積 多年平均含沙量 多年平均 多年平均輸 河流 測站 輸沙量 沙模數(噸/ 資料年限 備注 (平方公里) (公斤/立方米) (萬噸) 平方公里·年) 渭河 林家村 30661 63.7 16500 5380 1934~1937渭河幹流 1944~1979 渭河 魏家堡 37006 43.9 16600 4490 1950~1979 渭河幹流 渭河 咸陽 46827 31.1 16800 3590 1934~1979 渭河幹流 渭河 臨潼 97299 55.1 42900 4410 1961~1979 渭河幹流 渭河 華縣 106498 49.3 42300 3970 1935~1979 渭河幹流 1939~1942 北洛河 頭 25154 11 9590 3810 1950~1954 北岸支流 1957~1979 涇河 張家山 43216 148 28900 6690 1932~1979 北岸支流 漆水 耀縣 797 51.6 161 2020 1960~1979 北岸支流 冶峪河 淳化 282 50.0 72.6 2570 1961~1979 北岸支流 漆水河 柴家嘴 3806 11.1 151 39.7 1956~1970 北岸支流 千河 千陽 2935 9.86 442 1510 1964~1979 北岸支流 1955~1961 清姜河 益門鎮 219 0.66 9.47 432 1965~1979南岸支流 石頭河 斜峪關 686 0.63 28.4 414 1957~1970南岸支流 黑河 黑峪口 1481 0.32 18.9 128 1956~1979 南岸支流 灃河 秦渡鎮 566 0.38 9.47 167 1957~1979 南岸支流 灞河 馬渡王 1601 5.81 312 1950 1955~1979 南岸支流 羅敷河 羅敷堡 122 0.49 1.83 155 1959~1969 南岸支流 渭河幹流含沙量,由林家村(63.7公斤/立方米)、魏家堡(43.9公斤/立方米)至咸陽(31.1公斤/立方米)是逐漸減小的。其原因在於:首先是渭河出寶雞峽進入關中平原後,河谷突然放開,河床比降大減,水流挾沙能力減小,上游帶來的泥沙沉積於河槽內,使河水含沙量自然減小;其次是河段兩岸支流的含沙量均較小,含沙量較大的北岸支流千河、漆水河也只有10~11公斤/立方米,使含沙量減小;還有是寶雞峽引渭灌區,把部分泥沙帶到灌區內,使含沙量減小。咸陽以下河流含沙量又急劇增加,臨潼站達55公斤/立方米,華縣站也有49.3公斤/立方米,主要原因在於涇河帶來了大量泥沙,涇河張家山站含沙量高達148公斤/立方米。我們常使用的涇渭分明成語,系指涇河水清,渭河水渾,已變為涇河水渾,渭河水清了。
渭河及各支流輸入中下遊河段的泥沙,遠遠大於通過華縣站輸送給黃河的泥沙,即每年還有大量泥沙沉積在中下遊河槽內,主要原因在於三門峽水庫提高了河流侵蝕基點。 渭河中下游降雨集中於7、8、9三個月,而且多大暴雨,洪水災害較多。從實測資料看,渭河幹流以1954年洪水最大,林家村水文站的最大洪峰流量為5030立方米/秒(1954年8月17日),咸陽站為7220立方米/秒(1954年8月18日),華縣站為7660立方米/秒(1954年8月19日)。支流清姜河曾出現過504立方米/秒(益門鎮1964年),千河馮家山1954年8月17日零時洪峰流量3960立方米/秒,石頭河斜峪關1964年有1050立方米/秒,黑河黑峪口1980年有3040立方米/秒。根據歷史資料記載,渭河寶雞段,從公元1200年至1981年共發生過水災22次,平均每35.5年一次,大洪災年有清咸豐二年(1852年)、同治六年(1867年)及民國10年(1921年)等。本區的洪水災害常常是連陰雨形成的,1700~1949年的14次水災,有雨情記載的10次,其中有5次(1811、1933、1922、1939、1949年)屬此情況,而且歷時長,范圍廣,與鄰省同時發生。由於渭河灘坎較低,一般洪水均可漫灘淹沒農田。河床擺動不定,據調查,保安灘河段,1898年到1962年的64年中,較大的變遷有7次,擺動幅度最大達5公里以上,有「三十年河南、三十年河北」之說。1933年洪水淹沒灘地及良田49.74萬畝,危害及沖毀村莊181個。1954年洪水淹沒總面積36.32萬畝,沖毀村莊79個。
1981年8月,寶雞市出現了特大洪水,千河、清姜河、石頭河、湯峪河、通關河等均超出現有記載以來的最大洪峰流量。據統計,渭河幹流魏家堡8月17~21日,平均流量為621~2540立方米/秒,一日最大洪量2.19億立方米,為歷年一日最大洪量的0.74倍,三日洪量5億立方米,為歷年三日最大洪量的0.82倍,7月日洪量為10億立方米,為歷年7日最大洪量的1.16倍。清姜河益門鎮站,15~21日7天共出現5次洪峰,一日最大洪量1890萬立方米,為歷年一日最大洪量的0.93倍,三日最大洪量5110萬立方米,為歷年三日最大洪量的1.33倍,7日最大洪量8480萬立方米,為歷年7日最大洪量的1.69倍。由於水庫的調節作用,避免了一場洪水災害。千河上游的段家峽水庫,把千河436立方米/秒的洪峰流量削減為36立方米/秒,保護了隴縣縣城;下游的馮家山水庫和王家崖水庫,又把1170立方米/秒的洪峰流量,削減為309立方米/秒,並錯峰58個小時;石頭河鸚鴿嘴水文站1360立方米/秒的洪峰流量,被正在興建中的石頭河水庫削減了2/3;漆水河好畤河水文站131立方米/秒洪峰,被羊毛灣水庫所攔蓄。如果沒有這些水庫的攔洪削峰,渭河幹流魏家堡站將出現6480立方米/秒的洪峰流量,將超過54年洪水5780立方米/秒的洪峰流量,而實際只出現了4500立方米/秒的洪峰流量。 1983年7月~10月,關中盆地連續降雨,發生大面積的內澇,受災面積1144.8萬畝,倒塌損壞房(窯)近58萬間,死亡600餘入。毀壞各種渠道174公里,各類建築物735座。西安市區因排水工程系統不暢,北城河漫溢,東西大街水泥路面下陷斷裂,造成部分地區電桿倒折、停水、停電和停產損失。
內澇危害最嚴重的明水出露非常廣泛,據不完全統計,明水面積達1635900畝。大面積的明水分布有兩個中心,一是周至、戶縣、興平;二是二華夾槽(華縣、華陰)。就其危害而言,渭北寶雞峽、馮家山、涇惠、洛惠、交口抽渭等灌區,內澇較為嚴重,出現明水面積34.5萬畝,占關中地區明水面積的21%。地下水埋深2米以上的漬澇面積,洛惠灌區佔22.12%,交口抽渭佔48.25%,涇惠灌區佔4.66%。
關中盆地內澇的成因較為復雜,地質地貌是形成內澇的地形基礎,降水、灌溉是地下水補給的主要來源,巨厚的陸相沉積物,提供了河流、降水入滲的條件,在多雨年份,地下水位上升,形成大面積內澇區。

Ⅳ 渭河環境

水名,一稱渭水,黃河最大支流。在陝西省中部,源出甘肅省渭源縣西北鳥鼠山,東南流至清水縣,入陝西省境,橫貫渭河平原,東流至潼關入黃河,長787公里,流域面積13.43萬平方公里。上游以及北岸涇河、洛河等支流,流經黃土高原,夾帶大量泥沙。中、下游渠道縱橫,自漢至唐,皆為關中漕運要道。《山海經.海內東經》:「渭水出鳥鼠同穴山,東注河,入華陰北。」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渭水》:「渭水出首陽縣首陽山渭首亭南谷山,在鳥鼠山西北,此縣有高城嶺,嶺上有城號渭源城,渭水出焉。」唐張籍《登咸陽北寺樓》詩:「渭水西來直,秦山南去深。」

渭河流域地貌復雜,山地包括橫貫陝甘的秦嶺山脈北坡及六盤山、隴山,斷陷盆地包括關中沖積平原及黃土台原,黃土高原包括隴東、寧南、陝北的高原溝壑及丘陵溝壑區。河源至寶雞峽出口為上游,長430公里,河道狹窄,川峽相間,水流急湍,平均比降1/260。寶雞峽至咸陽鐵橋為中游,長177公里,河床寬淺,沙洲較多,水流分散,為游盪性河床,比降由1/500逐漸變緩為1/1 500。咸陽至潼關河口為下游,長211公里,華縣船北以下,河道蜿蜒曲折,單股無汊,由於泥沙淤積和受黃河三門峽水庫回水影響,河道縱坡由1/5 000漸變為1/6 000。渭河下游在三門峽水庫修建前為輸沙近於平衡的相對穩定河道,渭河入黃口高程(潼關高程)323米(1 000立方米每秒流量水位)。三門峽水庫建成後,由於回水淤積影響,潼關渭河入黃高程最高曾到329米,因而影響渭河下遊河道也淤積抬高,常有洪泛發生,因而在渭淤36斷面以下的208公里,兩岸修建堤防控制,並建有一些護灘控導工程。大堤維修及河道整治工程任務較大。後三門峽樞紐經過兩次改建並 改變水庫運用方式,潼關渭河入黃高程有所降低,大致穩定在326~327米。

Ⅵ 我國的三大河海是

中國第三大河
水名,一稱渭水,黃河最大支流。在陝西省中部,源出甘肅省渭源縣西北鳥鼠山,東南流至清水縣,入陝西省境,橫貫渭河平原,東流至潼關入黃河,經過歷史名城西安。它全長787公里,流域面積13.43萬平方公里。上游以及北岸涇河、洛河等支流,流經黃土高原,夾帶大量泥沙。中、下游渠道縱橫,自漢至唐,皆為關中漕運要道。《山海經.海內東經》:「渭水出鳥鼠同穴山,東注河,入華陰北。」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渭水》:「渭水出首陽縣首陽山渭首亭南谷山,在鳥鼠山西北,此縣有高城嶺,嶺上有城號渭源城,渭水出焉。」唐張籍《登咸陽北寺樓》詩:「渭水西來直,秦山南去深。」 渭河流域地貌復雜,山地包括橫貫陝甘的秦嶺山脈北坡及六盤山、隴山,斷陷盆地包括關中沖積平原及黃土台原,黃土高原包括隴東、寧南、陝北的高原溝壑及丘陵溝壑區。河源至寶雞峽出口為上游,長430公里,河道狹窄,川峽相間,水流急湍,平均比降1/260。寶雞峽至咸陽鐵橋為中游,長177公里,河床寬淺,沙洲較多,水流分散,為游盪性河床,比降由1/500逐漸變緩為1/1 500。咸陽至潼關河口為下游,長211公里,華縣船北以下,河道蜿蜒曲折,單股無汊,由於泥沙淤積和受黃河三門峽水庫回水影響,河道縱坡由1/5 000漸變為1/6 000。渭河下游在三門峽水庫修建前為輸沙近於平衡的相對穩定河道,渭河入黃口高程(潼關高程)323米(1 000立方米每秒流量水位)。三門峽水庫建成後,由於回水淤積影響,潼關渭河入黃高程最高曾到329米,因而影響渭河下遊河道也淤積抬高,常有洪泛發生,因而在渭淤36斷面以下的208公里,兩岸修建堤防控制,並建有一些護灘控導工程。大堤維修及河道整治工程任務較大。後三門峽樞紐經過兩次改建並 改變水庫運用方式,潼關渭河入黃高程有所降低,大致穩定在326~327米。

Ⅶ 渭河是黃河最大的支流嗎

渭河,中國黃河的最大支流.流域范圍主要在陝西省中部.發源於甘肅省渭源縣鳥鼠山,東至陝西省渭南市 潼關縣匯入黃河.南有東西走向的秦嶺橫亘,北有六盤山屏障.渭河流域可分為東西二部︰西為黃土丘陵溝壑區,東為關中平原區.
全長818公里,流域面積13.43萬平方公里.上游以及北岸涇河、洛河等支流,流經黃土高原,夾帶大量泥沙.中、下游渠道縱橫,自漢至唐,皆為關中漕運要道.《山海經.海內東經》:「渭水出鳥鼠同穴山,東注河,入華陰北.」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渭水》:「渭水出首陽縣首陽山渭首亭南谷山,在鳥鼠山西北,此縣有高城嶺,嶺上有城號渭源城,渭水出焉.」唐張籍《登咸陽北寺樓》詩:「渭水西來直,秦山南去深.」
渭河接納的支流有葫蘆河、涇河、洛河.渭河流域降水集中在夏季,又多暴雨,水土流失嚴重.其中涇河年輸沙2.96億噸,在各支流中輸沙量最大.關中平原是中國水利事業發展最早的地區.西元前246年秦開鄭國渠,引涇水注入洛河,全長125公里,灌溉面積280萬畝.漢武帝又開白公渠引涇水入渭.在此以前沿秦嶺北麓還有從長安(今西安)引渭入黃的漕渠,既是水運航道,又有灌溉之利.後經歷代擴建,使渭河中下游渠道縱橫,有涇惠渠、渭惠渠、洛惠渠等灌溉工程,是歷史上著名的產糧區.渭河流域地貌復雜,山地包括橫貫陝甘的秦嶺山脈北坡及六盤山、隴山,斷陷盆地包括關中沖積平原及黃土台原,黃土高原包括隴東、寧南、陝北的高原溝壑及丘陵溝壑區.河源至寶雞峽出口為上游,長430公里,河道狹窄,川峽相間,水流急湍,平均比降1/260.寶雞峽至咸陽鐵橋為中游,長177公里,河床寬淺,沙洲較多,水流分散,為游盪性河床,比降由1/500逐漸變緩為1/1 500.咸陽至潼關河口為下游,長211公里,華縣船北以下,河道蜿蜒曲折,單股無汊,由於泥沙淤積和受黃河三門峽水庫回水影響,河道縱坡由1/5 000漸變為1/6 000.渭河下游在三門峽水庫修建前為輸沙近於平衡的相對穩定河道,渭河入黃口高程(潼關高程)323米(1 000立方米每秒流量水位).三門峽水庫建成後,由於回水淤積影響,潼關渭河入黃高程最高曾到329米,因而影響渭河下遊河道也淤積抬高,常有洪泛發生,因而在渭淤36斷面以下的208公里,兩岸修建堤防控制,並建有一些護灘控導工程.大堤維修及河道整治工程任務較大.後三門峽樞紐經過兩次改建並 改變水庫運用方式,潼關渭河入黃高程有所降低,大致穩定在326~327米.
渭河流域范圍內大部分為深厚的黃土覆蓋,質地疏鬆,且多孔隙,垂直節理發育,富含碳酸鈣,易被水蝕;加之歷史上長期濫墾亂伐,植被遭到破壞,以及廣種薄收、單一經營的農業生產方式,因而水土流失嚴重,使渭河成為一條多泥沙河流.
由於地質構造上的原因,渭河屬不對稱水系.北岸支流源遠流長,主要流經黃土高原,洪枯流量相差懸殊,泥沙含量大,以懸移質為主,是渭河的主要來沙支流.南岸支流較短,主要流經土石山區,比降較大,水流湍急,泥沙以推移質為主,水力資源較為豐富.5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級支流,北岸匯入的有秦祁河、咸河、散渡河、葫蘆河、牛頭河、通關河、千河、漆水河、涇河、石川河、北洛河;南岸匯入的有榜沙河、大南河、耒加昔河、石頭河、黑河、澇河、灃河、 灞河.其中涇河、北洛河雖然是黃河的二級支流,但因其流域面積大(涇河45421平方公里、北洛河26905平方公里),年徑流量分別為21.4億立方米及9.97億立方米,年輸沙量分別為3.09億噸及1億噸,其徑流和泥沙都是黃河支流中較多的河流.加之涇河、北洛河分別在渭河入黃口以上174公里和16公里處匯入渭河,歷史上北洛河還曾直接入黃河,與黃河關系密切.因此,習慣上都將這兩條河作為黃河的重要支流,視為一級支流,常與渭河本流並稱為涇、洛、渭河,並在歷次規劃中將涇河、北洛河從渭河流域中分離出來單獨規劃,而渭河治理規劃則不包括涇河及北洛河.
渭河沿岸(渭南段) 渭河流域屬於乾旱半乾旱地區,年平均氣溫6~14℃,年平均降水量450~700毫米,年蒸發量1 000~2 000毫米,無霜期120~220天.多年平均徑流量102億立方米(1934~1970年系列),年內變化與降水相似.6~10月為汛期,多暴雨,降水強度大,其中7、8、9月大汛期間的徑流佔全年的60%~70%.年平均流量323立方米每秒,而實測最大洪峰流量7660立方米每秒(1954年),調查最大洪峰流量10 800立方米每秒(1898年).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治理渭河干支流河道的同時,一系列大型水利工程陸續問世.由我國近代著名水利科學家李儀祉在30年代主持興建的涇惠渠,經過整治擴建,引水能力已由新中國成立前的16立方米每秒提高到現在的50立方米每秒,灌溉面積相應由50萬畝發展到135萬畝,成為一個畝產千斤的先進典型灌區.自從寶雞峽塬上乾渠於1971年建成後,引渭灌區灌溉面積已達300萬畝.1950年建成的洛惠渠,1976年擴建了洛西工程,灌地已達77萬畝.1970年建成的東方紅抽渭灌溉工程,裝機容量25000千瓦,八級提灌累計最高凈揚程86米,灌地130萬畝.1981年建成的千河馮家山水庫,總庫容3.89億立方米,可灌地136萬畝,其引水乾渠於1973年建成了萬米隧洞(實長12614米,過水能力36立方米每秒).渭河南岸支流石頭河上的石頭河水庫於1984年建成,最大壩高114米,總庫容1.47億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積672平方公里.水庫設計開發任務是以灌溉為主,結合發電,設計灌溉面積128萬畝,裝機4台,總容量2.15萬千瓦.實際裝機3台,總容量1.65萬千瓦.
渭河的主要來沙支流是葫蘆河、涇河和北洛河,年輸沙量分別為0.66億、3.09億、0.97億噸.河道來水含沙量大,不僅淤積抬高河床,威脅兩岸安全,同時淤庫淤渠,給水利工程的建設和管理帶來問題.

Ⅷ 渭河的開發治理

渭河流域的水利事業歷史悠久,在陝西境內,除了前已論述的龍首渠、鄭白渠外,較大的古代水利工程還有成國渠、漕渠等。
成國渠,修建於公元233年,從眉縣杜家村附近引渭水向東流,過漆水河至今興平縣境入蒙蘢渠,它是渭惠渠的前身。灌溉今眉縣、扶風、武功、興平、咸陽一帶70萬畝田地。該渠修於漢武帝時期,後來失修淤廢。三國時魏衛臻又重新整修,向西延長近150公里,同時自興平開渠東行,至涇渭交匯處以西注入渭水,使成國渠向東又延伸了50多公里。西魏大統十三年(547年),在成國渠築堰,建六斗門。唐代又進一步發展,咸通十三年(872年),又匯集了葦谷、莫谷、香谷、武安四水,增加了水源,灌溉武功、興平、咸陽、高陵等縣2萬余頃土地,其效益可與涇白渠相當,稱為渭白渠。唐以後成國渠始終延續,其利不斷。
漕渠,公元前129年開挖,是關中古代的人工運河。漢武帝時,為把黃河下游出產的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往長安,供京城的需要而修築。渠道從長安城西南昆明池起,東北流經今臨潼、渭南、華縣、華陰至潼關,直通黃河,長150餘公里,沿途接納滻、灞、沋、赤水等河流,水量充足,航運便利,成為當時重要的運輸線,而且可灌溉漕渠兩岸1萬多頃農田。
到解放時,除洛惠渠、涇惠渠外,關中地區的主要灌溉工程有:
渭惠渠,1935~1937年修,自眉縣引渭河水向東灌溉武功、興平、咸陽等狹長地帶的60萬畝土地;
梅惠渠,1936~1939年修,自眉縣斜峪關引石頭河水,灌溉歧山、眉縣斜峪關引石頭河水,灌溉歧山、眉縣9萬畝田地;
黑惠渠,1938~1942年修,自周至縣黑峪口引黑河水灌溉周至縣8萬畝農田;
灃惠渠,1941~1947年修,引灃河水,灌溉灃、渭三角地帶4萬畝農田;
澇惠渠,1943~1947年修,灌溉戶縣境入灃河兩岸2萬畝農田。
據統計,到20世紀末,關中地區設施面積萬畝以上的灌區有108個,有效灌溉面積在萬畝以上的有88個,其中1萬~10萬畝的灌區有78個;10萬~30萬畝的中型灌區有羊毛灣水庫灌區、灃惠渠灌區、梅惠渠灌區、石川河灌區及黑惠渠等五個灌區。面積在50萬畝以上的大型灌區有:涇惠灌區、寶雞峽灌區、洛惠渠灌區、交口抽渭灌區及馮家山水庫灌區等五大灌區,它們均分布在渭河北岸,自西而東連成一片。涇惠渠、洛惠渠前已論述,其餘三大灌區介紹如下:
寶雞峽灌區,分塬上灌區和塬下灌區兩部分。塬下灌於區即原渭惠渠灌區,於1935年開工修建,1938年正式投入灌溉,1949年僅灌農田27萬畝。建國後整修擴展,灌溉面積為57萬畝。1958年修建了渭高抽工程,灌溉面積發展到53萬畝。塬上灌區於1956年修建,1962年停工,1968年1月復工,1971年竣工通水。塬上與塬下兩灌區於1975年4月合並,統稱寶雞峽引渭灌區。
塬上引水樞紐工程,在寶雞市西11公里處,即從林家村渭河峽谷口築坎設閘,攔河引水。總乾渠設計引水流量為50立米/秒,校核流量60立方米/秒。總乾渠長170.2公里,沿渭河北岸黃土塬坡蜿蜒東行至眉縣上塬,此段長98公里,稱為塬邊渠道。渠道從常興上塬後,跨越水、信儀溝、漆水河、大北溝、南溝至乾縣壇子坊,分東西兩乾渠,東乾渠長26.3公里,西乾渠長18.5公里,均延伸到泔河畔上,可控制191萬畝面積。
塬下引水樞紐工程,從眉縣魏家堡築坎設閘,攔河引水,總乾渠設計引水流量45立方米/秒,可加大55立方米/秒。總乾渠全長17公里,到扶風的孝母村,分南北兩乾渠,南乾渠長67公里,至咸陽市西郊入渭河,北乾渠長105.4公里,至涇陽狼溝入涇河,可挖制109萬畝面積。
寶雞峽引渭工程,是關中地區灌溉面積最大的工程,灌溉咸陽市、寶雞市和金台、寶雞、岐山、眉縣、扶風、楊陵、武功、興平、秦都、乾縣、禮泉、涇陽、高陵等十三個縣區的300萬畝土地。其中自流灌溉214萬畝,抽水灌溉86萬畝(包括群眾抽灌26萬畝,水庫周圍抽灌10萬畝)。全灌區有總乾渠二條,乾渠4條,支渠和支分渠68條,斗渠1643條,有渠庫結合工程——水庫5座,總庫容1.9億立方米;有陂塘756座,總蓄水能力3032萬立方米;機電井11000多眼,已初步形成引、蓄、提相結合的水利灌溉網,從根本上改變了千古旱原的自然面貌和農業生產的基本條件,使渭北旱原成為陝西糧棉生產的重要基地之一。
交口抽渭灌區,是1960~1970年分兩期建成的一個大型電力抽水灌區。1984年1月,把原來的東方紅灌區改為此名稱。渠首在臨潼縣油槐鄉西樓子附近,由渭河北岸抽水。全灌區共有28處抽水站,分八級抽水,平均凈揚程35.2米,最高累計凈揚程86米。乾渠5條,支渠31條。灌溉渭南、臨潼、蒲城、富平、大荔等5縣的126.08萬畝田地。排水干溝4條,支溝38條,控制面積79.8萬畝。
馮家山水庫灌區,於1970年7月開工,1975年完成第一期工程,1979年底全部竣工。它是一座以蓄水灌溉為主,兼作防洪、發電、養殖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水庫樞紐工程在千河下游寶雞縣橋鎮馮家村下,築坎攔河蓄水,坎高73米,總庫容3.89億立方米,其中有效庫容2.86億立方米。修渠引水灌溉,設計引水能力36立方米/秒,加大引水流量為47立方米/秒。總乾渠長39.1公里。北乾渠長50.8公里,南乾渠全長27.8公里,均由混凝土襯砌。東灌區共有支渠29條,斗渠28條,西灌渠長2.25公里。渠庫結合工程6座,總庫容2133.5萬立方米。灌溉寶雞、鳳翔、岐山、扶風、眉縣、永壽、乾縣等7縣136萬畝土地。灌區以千河為界,分東、西兩灌區,東灌區有121萬畝土地,西灌區僅有15萬畝土地。自流灌溉面積65.33萬畝,約占灌渠面積的一半。 (一)歷代堤防
渭河堤防工程始於唐代咸陽柳堤。據《重修咸陽縣志·古跡》載:唐時咸陽築堤防渭水潰決,植柳逾萬,故名柳堤。清代華縣、寶雞等地築堤防水。《續修陝西通志稿》載:乾隆二十一年(1756)八月,渭水溢岸,危及田舍,華州牧席紹葆勸民於沿河低窪處築堤捍水,居然無恙。乾隆二十五年(1760)夏,淫雨多,渭河漲,水從無堤段漫出,州牧聞訊後親赴華縣侯坊、吳家橋和大荔胡村等處,與各村耆老共謀接築渭堤,數千人費工一月,增新補舊,接築赤水以東、方山以西渭河大堤50餘里,民樂安堵,齊頌席功。
清宣統年間,寶雞縣曾請准撥款在陽平鎮修築河堤。民國24年(1935)陝西省水利局會同寶雞縣在陽平鎮南修建丁壩5座,全長1145米,壩體以直徑約0.2米、長約6米的木樁排成兩行,插於河內,排距2米,樁跨0.7米,排樁之間縱橫平鋪梢料,上壓石子。5壩成後,河泓流勢已見南遷,北岸各壩間河床逐漸淤高,使陽平鎮得到保護。民國25年(1936)渭惠渠攔河大壩建成後,先後在大壩上下游兩岸建丁壩34座,並建起了護岸防護林帶,用以穩定河勢,防止塌岸,保證引水。
(二)當代堤防
963年,陝西省人民委員會成立由水利、農業、林業、畜牧、交通等部門和沿河各專區、市、縣(區)領導組成的渭河治理領導小組,1972年在領導小組下專設治渭辦公室。1973年,周至、武功、興平、咸陽、西安、高陵等縣市成立渭河管理站。至1995年,渭河共有管理機構15個,管理人員169名。
1954年渭河洪水(簡稱「54型」洪水)以後,開始對渭河進行全面規劃治理,並採取統一目標,分段設防,縣(市)包干,逐步實施,集中會戰與經常維修相結合的辦法進行治理。至1995年,中游段的堤防基本建成,下游包括南山支流的治理逐步得到加強,並初步建成了防洪搶險通訊預警系統。
1.中游段治理
1954年陝西省水利局提出整治河道、利用灘地為目的的防洪工程規劃,由國家投資,組織沿河社隊開展重點治理。到1963年,共建成砌石護岸、壩垛、丁壩等重點工程44處,總長50公里。由於工程標准和質量較低,建成不久大都被洪水沖毀。
1965年,省治渭領導小組制定《渭河中遊河道治理規劃報告》,提出以防禦5年~10年一遇洪水為主,遠期穩定中水河床,以防禦「54型」洪水為目標,布設生產堤和防護堤兩道防線。生產堤以防禦3年~5年一遇洪水為標准,堤內河床寬500米~1500米,堤外布設固灘生物帶,以保護、改良灘地;防護堤以防禦「54型」洪水為標准,堤內河寬1000米~1500米。1965年~1972年新建堤防45處,總長190公里,初步穩定了中遊河道,改變了「三十年河南,三十年河北」的局面。
1972年,省水電局制定《渭河中下游主河道治理規劃》,以穩定河槽,縮窄河寬,實現河道渠槽化為目標,歸並生產堤和防護堤,重新劃定洪水防護線。防禦標准仍按「54型」洪水分成4段,過水流量林家村—千河口—漆水河口—黑河口—咸陽鐵路橋分別為5030立方米每秒、5780立方米每秒、6200立方米每秒、7220立方米每秒;林家村一渭惠渠大壩一黑河口一咸陽鐵路橋劃分3段,各段堤距分別為600米、700米、1000米。其中眉縣種馬場以上、八一抽水站、黑河口等處因有夾心灘或支流匯入放寬至1700米左右。主要工程有砌石護岸、短壩、輕型工程等38處,長120.6公里。截至1986年,新建堤防及護岸工程180公里,連同加固利用原有堤防,渭河中游堤防累計達到256公里,約占需要治理河段的78%。其中護岸壩垛3013座,護岸林帶220公里。計完成工程投資2760萬元,土方2100多萬立方米,石方220萬立方米。從1987年起,每年投入數百萬元資金,以建立河堤化為目標,對渭河中下游段連年進行集中治理會戰。經過6年艱苦奮戰,累計投資6856萬元,共移動土方1866萬立方米,石方123.4萬立方米,加高培厚原堤段152.4公里,加固壩垛1088座,新建河堤88.4公里,壩垛3300座,新修淤背埂120.8公里,大部土堤內坡作了砌石處理,新修防汛路8條,改善防汛路50條,在三門峽庫區修建避水樓6466座。至1995年,渭河中游段西起寶雞市,東至咸陽市,南岸河堤基本貫通聯成一體,北岸河堤伸至興平田阜,中游段堤防總長約300公里,防洪標准已由過去的5年左右提高到15年~20年。
2.下游段治理
渭河下游指咸陽鐵橋至潼關卡口共208公里。渭南以下過去一直是地下河,華縣站平槽過水能力約在5000立方米每秒~5500立方米每秒,自流排水暢通。新中國成立初除在槐衙渡口、華縣水文站和樹園修建共計3公里護岸工程外,其它河段均未設防。
1958年,陝西省入民委員會為減少陝西三門峽庫區移民搬遷,降低淹沒損失,決定按渭河兩岸地面335米至338米高程和三門峽水庫壩前340米水位修築防護堤。防護堤由黃委會西北黃河工程局設計,陝西省水利廳、省三門峽庫區管理局和沿渭各縣分期組織實施。到1978年,在渭河北岸建成大荔拜家至渭南姜郭60公里、臨潼三王至高陵吳村楊10公里堤防,在南岸建成方山至渭南田家90公里(其中包括支流50公里)和渭南孟家至白楊寨20公里堤防,總長180公里,堤頂寬6米,臨、背邊坡分別為1∶2.5和1∶2,初步形成庫區渭河堤防,可防禦渭河7000立方米每秒~8000立方米每秒洪水。
1960年三門峽水庫建成蓄水以後,渭河下游發生了歷史性變化,至1964年黃河淤積,潼關卡口抬高4.6米,形成攔門沙,渭河入黃口上移5公里,渭河變成地上懸河,導致12條南山支流入渭不暢,洪澇災害頻生。1964年,國務院總理周恩來主持召開陝、晉、豫、魯4省治黃會議,提出「確保西安、確保下游」治理原則。1965年、1969年,國家對三門峽水庫樞紐進行了兩次改建,並改變運用方式,但三門峽庫區泥沙淤積仍在發展,至1991年已達51.41億噸,其中渭河下游15億噸。
1967年8月、9月,黃河龍門至潼關間豐水豐沙,形成對渭河涌水倒灌,渭河尾閭倉西至西楊8.8公里河道全部淤積,水流分股,農田受淹面積達70多萬畝,威脅10多萬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同年12月,由黃委會和陝西省水電廳組織西北水科所、三管局、地質部地質5大隊、渭南地區水電局和陝西農建師等單位進行勘測規劃後,提出了開挖深1.5米、寬20米~30米、比降0.12‰的引河,堵復西楊村土堤的疏流方案。經國務院批准,工程於1968年4月開工,由渭南、臨潼、華陰、華縣、大荔、潼關6縣和省農建師組織6400人施工,至7月底完成引水歸流河道工程,總計投資30萬元,開挖土方16萬立方米。
渭河仁義灣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形成,河灣平面呈環形,曲線總長12公里,直線距離僅2.5公里,彎曲系數4.8,嚴重淤積阻水。1969年由省三管局設計裁彎工程,引河長3.05公里,底寬30米,平均深5.5米。1973年由省農建師施工,1974年8月挖成小斷面引河,經4次洪水擴沖,於1975年形成寬380米的新河道。工程總用工12萬個,機械台班5000個,開挖土方48萬立方米。裁彎後河道縮短9公里,泄洪暢通,擴大耕地6000畝。
1969年三門峽水庫樞紐完成一期改建以後,臨潼、渭南等地群眾按「54型」洪水標准於耿鎮橋上下正常水位335米以上修建生產堤130公里,其中橋以上長20公里,以下110公里,可保護耕地19.9萬畝。同年,陝西農建師和駐軍在三門峽庫區335米高程以下沿渭河北岸仁義村至果園、南岸方山村至潼關龔庄渡口分別修建20多公里生產堤,保護耕地30萬畝。1972年,在耿鎮橋至咸陽鐵路橋間又按防禦7220立方米每秒洪水修建生產堤30公里,生產堤增至160公里。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關於陝西省三門峽庫區移民安置問題的會議紀要》,近10萬名移民返庫安家落戶,庫區防洪形勢更為嚴峻,成為陝西心腹之患。1986年國家撥專款1.2億元安置返庫移民,至1994年規劃工程基本完成,其中建有防洪設施村台67個,加固朝邑圍堤35公里,避水台63座,防汛撤退道路60.73公里。
1964年至80年代末,渭河下游干、支流上共建堤防178公里。1990年,陝西省人民政府制定了《渭洛河下游治理規劃》,1991年由水利部、黃委會審查通過並報國家計委待批。1992年至1993年加高培厚渭河圍堤工程55公里,之後,又對柳葉河、羅敷河、長澗河等南山支流堤防進行加高培厚和拓寬疏浚。
二、支流
陝境渭河幹流南北兩岸15條主要支流已建堤防工程443.24公里,其中50公里以上的有灃河103公里,灞河66公里,澇河63公里;10公里~50公里的有千河47公里,黑河44公里,漆水河40公里,滻河38公里,太平河14公里;10公里以下的有王家河8公里,涇河6公里,沮河5公里,北洛河4公里,金陵河3公里,清姜河與石頭河各1公里。以上堤防共保護45.86萬畝耕地、79.96萬人口和36座城鎮。
灞河平原段河流彎曲擺動,洪水災害頻繁,堤防工程自清末增多。清光緒二年(1876),李有成主持修建了紅岩子至楊家村馬家堰堤防,長3219米,堤頂寬1.53米,可保護農田2212畝。民國時期專門成立灞河堤防協會負責工程維修。民國6年(1917),修建了沙河滄堤8公里。民國10年~15年(1921~1926),多次堵復沖決,至16年(1927)築堰堵復決口267米,耗大洋6934元。民國26年(1937)5月,右岸香湖灣河堤決口21米,省水利局征工搶修,修成土堤105米,丁壩3座長45米。同年8月,申家村、毛家灣決口,省水利局徵集民工,開挖引河修築阻水壩埝300餘米,大堤護岸300米,以月堤連接上下堤防,長約70米,高出原河床1米。民國27年(1938)8月,灞河讀書村附近隴海鐵路橋下右岸堤防決口,省水利局派員搶修,開挖引河1100米,修築導水壩200米,築壩護岸1000米,次年5月完工。民國28年(1939),省水利局擬定了灞河上下游防洪治理甲乙兩種規劃,陝西省政府批准甲種計劃,並於民國28年、29年先後撥款2.47萬元和5萬元,對河堤作了一次較大的加固改善。
新中國成立以後,灞河堤防建設仍以中下游為重點。1949年秋,安家村、將軍廟、安邸村等河堤多處決口,灞河奪滻、滻河復決。1949年12月至1950年4月,人民政府撥小麥3000石(1石摺合300斤),修丁壩15座、土堤4公里和護岸工程90米。1951年至1954年,按防禦1949年10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流量,對堤防進行了全面改建與加高培厚,累計新建和加固堤防70公里,修建丁壩107座,護岸工程165米,完成土方60萬立方米,石方0.9萬立方米。至1973年累計完成土方120萬立方米,石方20萬立方米,改造灘地1.58萬畝。1975年1月省水電局擬定了灞河中下遊河道全面治理規劃,計劃對藍田固京至灞河入渭口34公里河段,按20年一遇洪水布設工程,新修加固堤防58公里,堤頂寬3米~6米,堤距300米~500米。工程由灞橋區與未央區負責建設,1988年全部完工。
1962年11月,灞河上游沿河社隊聯合修建了惠家斜段70米挑流壩,改造灘地700多畝。後張家斜、張家灣、拾旗寨等村又聯合修堤7公里,改造灘地1100餘畝。1963年至1965年,泄湖、三里鎮、普化、李後、馬樓、玉山等鄉村,採取沉捆壩、鉛絲籠壩、干砌石壩等形式,對17處河道進行了治理,完成土方40多萬立方米,砌石6萬立方米,共用工70多萬個,投資31萬元(其中群眾集資5萬元),修築堤防15公里,保護村鎮10多個,改造灘地3000多畝,保護耕地7000多畝。1977年10月,藍田縣成立灞河治理臨時指揮部,組織沿河的九間房、玉山、馬樓、普化、大寨、城關、三里鎮、泄湖、安村、孟村、華胥等12個公社,日上勞3萬多人開展治河工程。至1978年春,共建干砌石堤50多公里,漿砌石堤15公里,丁壩350座,植樹40萬株,總計投資100多萬元(其中群眾集資66萬元)。但由於強調「百里灞河一條線」,1980年大寨鄉清河改道工程即被沖毀,河水復歸故道,淹沒農田100多畝。

Ⅸ 渭河的資料

渭河(Weihe River ),又稱渭水,亦作Wei River ,Wei Ho或Wei He。
渭河全長818公里渭河,流域面積13.43萬平方公里。上游以及北岸涇河、洛河等支流,流經黃土高原,夾帶大量泥沙。中、下游渠道縱橫,自漢至唐,皆為關中漕運要道。《山海經.海內東經》:「渭水出鳥鼠同穴山,東注河,入華陰北。」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渭水》:「渭水出首陽縣首陽山渭首亭南谷山,在鳥鼠山西北,此縣有高城嶺,嶺上有城號渭源城,渭水出焉。」唐張籍《登咸陽北寺樓》詩:「渭水西來直,秦山南去深。」
渭河接納的支流有葫蘆河、涇河、洛河等。渭河渭河流域降水集中在夏季,又多暴雨,水土流失嚴重。其中涇河年輸沙2.96億噸,在各支流中輸沙量最大。關中平原是中國水利事業發展最早的地區。西元前246年秦開鄭國渠,引涇水注入洛河,全長125公里,灌溉面積280萬畝。漢武帝又開白公渠引涇水入渭。在此以前沿秦嶺北麓還有從長安(今西安)引渭入黃的漕渠,既是水運航道,又有灌溉之利。後經歷代擴建,使渭河中下游渠道縱橫,有涇惠渠、渭惠渠、洛惠渠等灌溉工程,是歷史上著名的產糧區。
2 自然氣候編輯本段
渭河流域屬大陸性氣候,年均溫6~13℃,年降水量500~800毫米渭河,其中6~9月份佔60%,多為短時暴雨,冬春降水較少,春旱、伏旱頻繁。咸陽站年徑流量54億立方米,年輸沙量1.7億噸。水量主要來自右岸支流,沙量則主要來自左岸支流。
渭河流域屬於乾旱半乾旱地區,年平均氣溫6~14℃,年平均降水量450~700毫米,年蒸發量1 000~2 000毫米,無霜期120~220天。多年平均徑流量102億立方米(1934~1970年系列),年內變化與降水相似。6~10月為
3 人文歷史編輯本段
渭河流域是中華民族人文初祖軒轅黃帝和神農炎帝的起源地。黃帝與炎帝被視為中華民族的始祖。《國語·晉語》載:「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渭河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這是我們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記載炎帝、黃帝誕生地的史料。
經過史學家考證,姬水和姜水都位於渭河流域一帶,姜水位於寶雞,姬水則是關中中部武功縣一帶的漆水河,兩河均是渭河的支流。
因此,不管怎樣,軒轅黃帝和神農炎帝都是起源於渭河流域的兩個血緣關系相近的部落首領。後來,兩個部落展開阪泉之戰,黃帝打敗了炎帝,兩個部落漸漸融合成華夏族,華夏族在漢朝以後稱為漢人,唐朝以後又稱為唐人。炎帝和黃帝也是中國文化、技術的始祖,傳說他們以及他們的臣子、後代創造了上古幾乎所有重要的發明。
4 流域地貌編輯本段
渭河流域地貌復雜,山地包括橫貫陝甘的秦嶺山脈北坡及六盤山、隴山,斷陷盆地包括關中沖積平原及黃土台原,黃土高原包括隴東、寧南、陝北的高原溝壑及丘陵溝壑區。河源至寶雞峽出口為上游,長430公里,河道狹窄,川峽相間,水流急湍,平均比降1/260。寶雞峽至咸陽鐵橋為中游,長177公里,河床寬淺,沙洲較多,水流分散,為游盪性河床,比降由1/500逐漸變緩為1/1500。咸陽至潼關河口為下游,長211公里,華縣船北以下,河道蜿蜒曲折,單股無汊,由於泥沙淤積和受黃河三門峽水庫回水影響,河道縱坡由1/5000漸變為1/6000。渭河渭河下游在三門峽水庫修建前為輸沙近於平衡的相對穩定河道,渭河入黃口高程(潼關高程)323米(1000立方米每秒流量水位)。三門峽水庫建成後,由於回水淤積影響,潼關渭河入黃高程最高曾到329米,因而影響渭河下遊河道也淤積抬高,常有洪泛發生,因而在渭淤36斷面以下的208公里,兩岸修建堤防控制,並建有一些護灘控導工程。大堤維修及河道整治工程任務較大。後三門峽樞紐經過兩次改建並改變水庫運用方式,潼關渭河入黃高程有所降低,大致穩定在326~327米。
渭河流域范圍內大部分為深厚的黃土覆蓋,質地疏鬆,且多孔隙,垂直節理發育,富含碳酸鈣,易被水蝕;加之歷史上長期濫墾亂伐,植被遭到破壞,以及廣種薄收、單一經營的農業生產方式,因而水土流失嚴重,使渭河成為一條多泥沙河流。
5 渭河現狀編輯本段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治理渭河干支流河道的同時,一系列大型水利工程陸續問世渭河。由我國近代著名水利科學家李儀祉在30年代主持興建的涇惠渠,經過整治擴建,引水能力已由新中國成立前的16立方米每秒提高到現在的50立方米每秒,灌溉面積相應由50萬畝發展到135萬畝,成為一個畝產千斤的先進典型灌區。
自從寶雞峽塬上乾渠於1971年建成後,引渭灌區灌溉面積已達300萬畝。1950年建成的洛惠渠,1976年擴建了洛西工程,灌地已達77萬畝。1970年建成的東方紅抽渭灌溉工程,裝機容量25000千瓦,八級提灌累計最高凈揚程86米,灌地130萬畝。1981年建成的千河馮家山水庫,總庫容3.89億立方米,可灌地136萬畝,其引水乾渠於1973年建成了萬米隧洞(實長12614米,過水能力36立方米每秒)。
渭河南岸支流石頭河上的石頭河水庫於1984年建成,最大壩高114米,總庫容1.47億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積672平方公里。水庫設計開發任務是以灌溉為主,結合發電,設計灌溉面積128萬畝,裝機4台,總容量2.15萬千瓦。實際裝機3台,總容量1.65萬千瓦。
渭河的主要來沙支流是葫蘆河、涇河和北洛河,年輸沙量分別為0.66億、3.09億、0.97億噸。河道來水含沙量大,不僅淤積抬高河床,威脅兩岸安全,同時淤庫淤渠,給水利工程的建設和管理帶來問題。
6 面臨的問題編輯本段
6.1 水災泥沙
一、渭河小水大災 泥沙淤積禍害
洪澇災害依然是中華民族的心腹之患。渭河是黃河流域第一大支流,陝西華縣站以上流域面積10.65萬平方公里,2003年8月24日到10月13日,由於受大范圍暴雨影響,發生了自1981年以來的最大洪水,歷時50天,先後出現了六次洪峰(以下簡稱渭河「03.9」洪水),首尾相接,洪量不斷疊加,演進慢,歷時長,洪水總量達到渭河1954年洪水的兩倍多,渭河經歷了歷史上罕見的嚴重秋汛,形成了「小洪水、高水位、大災害」的被動局面,災害損失是慘痛的,教訓是深刻的,引發出的問題是令人深思的。
6.2 乾旱缺水
二、乾旱缺水制約渭河流域經濟社會發展
渭河流域水資源緊缺。據陝西省渭河流域綜合規劃資料,渭河幹流1991-2000年年均降雨量537毫米,1956-1996年年均降雨量628毫米,前者較後者減少約15%;而徑流量則從80.23億立方米,減至48.11億立方米,前者較後者減少約40%。通過渭、涇、洛河的水沙和泥沙淤積簡況渭河下游到2002年汛後,累計淤積泥沙13.65億立方米,為三門峽建庫以來淤積最嚴重時期。從渭河口的潼關到咸陽長達200多公里的渭河河床,都不同程度地被泥沙淤積所抬高,其最高位置在潼關,曾經比建庫前抬高了5.25米;泥沙淤積末端逐年上延,目前已經延伸到咸陽鐵路橋位置,即渭淤35斷面處;對於兩岸帶來的影響如同雪上加霜。1992年8-9月間的北洛河大水,三門峽庫區華陰部隊農場田地上的泥沙淤積曾厚達1米多。
7 解決途徑編輯本段
7.1 水環境
一、解決渭河水環境問題的途徑
解決渭河洪澇、乾旱等問題的四大途徑:一是開源,搞好上中游地區的水土保持生態建設;二是防治水污染;三是建設節水型社會;四是跨流域引水,包括曾經做過一些前期工作的(1)引洮(河)濟渭;(2)引嘉(陵江)濟渭;(3)引(重慶)小(江)濟渭等方案。
7.2 水土保持
二、水土保持有利於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渭河渭河最大的生態系統建設工程,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在中國西北地區,有水就有綠洲,無水一片荒涼;塔里木河和黑河都是通過緊急輸水來挽救其下游生態危機的。
渭河水資源開發利用,從過去的生活用水、工農業生產用水,發展到生態用水,並且把水保生態和生態用水納入國家和行業規劃。據水利部《2005年中國水資源公報》,全國總用水量5633億立方米,其中生態用水92.7億立方米,雖然數字和所佔比重不大,但意義重大;這是認識上的飛躍,理論上的突破,實踐中的發展。
8 治理建議編輯本段
1、全面實施《渭河流域重點治理規劃》,促進流域經濟可持續發展
《渭河流域重點治理規劃》於2005年12月已經國務院正式批復,規劃包括了防洪、節水、水土保持、污染治理、水資源配置、基礎技術研究等多項內容,是一個綜合性的解決渭河存在嚴重問題的規劃。因此,全面實施渭河流域重點治理規劃,對促進渭河流域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實施渭河流域重點治理規劃,近期要持續推進渭河流域防洪減淤體系的建成,同時,堅持節流與開源並舉,加大節水和治污的力度,把解決渭河流域水資源不足和水污染問題放到突出位置。加快水價改革步伐,建立合理的水價形成機制,健全總量控制與定額管理相結合的用水管理制度,實行水資源統一管理。切實加強以多沙粗沙區治理為重點的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南山支流治理和水源保護,嚴格控制地下水開采,充分發揮生態系統的自我修復能力。進一步深入分析渭河流域當前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科學研究,從更高的層次上研究和探索渭河流域的治理措施。
2、 加快「引漢濟渭」工程建設步伐,破解水資源短缺「瓶頸」
渭河流域主要是資源性缺水,其水資源已經難以支撐關中經濟社會發展對水的需求,已成為制約陝西經濟發展的最大「瓶頸」。緩解渭河流域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水資源短缺問題,首要和可行的是實施省內跨流域調水工程。引漢濟渭工程是國務院批復的《渭河流域重點治理規劃》中明確提出解決渭河流域缺水問題的重點調水工程,是促進關中地區乃至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改善的戰略措施,是十分必要和緊迫的。近期應加快引漢濟渭調水工程建設,在節約用水、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的基礎上,形成陝西水資源配置的總體格局。
3、探索流域水資源管理模式,維護渭河健康生命
水的資源特性、流域特性、功能特性、服務特性決定了水資源必須進行統一管理,這也是新時期治水方針的要求。目前,渭河水量統一調度初步建立了計劃用水制度和流域管理與區域管理相結合的管理體制,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河流下游生態環境的用水,促進了流域內水資源合理配置,標志著渭河流域水資源向統一管理邁出了堅實的一步。鑒於渭河流域復雜的情況、特殊的河情,加之基礎工作薄弱,技術管理手段落後,許多基本情況、基礎規律還沒有完全認識清楚,調度過程中暴露出的許多問題不能有效解決,調度工作在很多方面難以滿足水量統一調度的要求。近期要加強水文監測及取、退水計量設施建設、水量調度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水資源管理能力建設和基礎研究工作,推進水量精細化調度和干、支流水量統一調度的實施。同時,要以流域管理與區域管理相結合為基礎,理順流域管理與區域管理的關系,在流域水資源管理及水量統一調度中找准兩者的結合點,明確事權劃分。
4、構建渭河綠色生態長廊,支撐關中生態文明建設
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要建設生態文明,要保護好人類生存的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在渭河治理中,要以和諧社會和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為目標,加快渭河水生態環境建設,將渭河建設成為生態型河流,促進關中地區經濟率先發展。近期,以渭河河道水環境為依託,按照可持續發展的原則,緊密結合渭河沿岸各大中城市的城市規劃,立足於大關中建設,盡快推動陝西省綠色生態渭河建設,構築關中綠色生態走廊,支撐「關中—天水經濟帶」建設。
解決渭河水資源問題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和努力,讓我們攜起手來,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加強協作,共同行動,轉變用水觀念,創新發展模式,努力解決好渭河水資源問題,使渭河更好地造福於人民。
5、渭水 - 建國後的改造工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治理渭河干支流河道的同時,一系列大型水利工程陸續問世。由我國近代著名水利科學家李儀祉在30年代主持興建的涇惠渠,經過整治擴建,引水能力已由新中國成立前的16立方米每秒提高到現在的50立方米每秒,灌溉面積相應由50萬畝發展到135萬畝,成為一個畝產千斤的先進典型灌區。自從寶 雞峽塬上乾渠於1971年建成後,引渭灌區灌溉面積已達300萬畝。1950年建成的洛惠渠,1976年擴建了洛西工程,灌地已達77萬畝。1970年建成的東方紅抽渭灌溉工程,裝機容量25000千瓦,八級提灌累計最高凈揚程86米,灌地130萬畝。1981年建成的千河馮家山水庫,總庫容3.89億立方米,可灌地136萬畝,其引水乾渠於1973年建成了萬米隧洞(實長12614米,過水能力36立方米每秒)。渭河南岸支流石頭河上的石頭河水庫於1984年建成,最大壩高114米,總庫容1.47億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積672平方公里。水庫設計開發任務是以灌溉為主,結合發電,設計灌溉面積128萬畝,裝機4台,總容量2.15萬千瓦。實際裝機3台,總容量1.65萬千瓦。
9 相關問題編輯本段
9.1 主要問題
①河流水沙循環通道不暢,河床失穩;
②枯水期水量嚴重不足,河道水流連續性受到威脅;
③水環境質量達不到水域功能要求;
④河流生態結構受損;
⑤洪水風險和洪澇災害問題突出。
⑥下游三門峽威脅渭河
9.2 主要措施
①構建水環境監測及污染控制體系;
②構建洪水管理體系;
③完善河道監測評價及劣變應對體系;
④完善防洪減災工程體系;
⑤構建渭河旅遊娛樂生態景觀體系;
⑥組建一支河流綜合管理隊伍等。
10 管理條例編輯本段
《陝西省渭河流域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開始面向全省徵求意見。
條例指出,渭河流域實行取水許可制度,凡是在渭河幹流、重要支流上新建、改建、擴建的建設項目需要取水的,建設單位應當提交水資源論證報告書。
按照保護級別,條例中將渭河流域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分為一級、二級保護區,並明確,必要時,可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外圍劃定一定的區域作為準保護區。保護區由所在地縣政府設置標牌、界樁,區內禁設排污口。
每過一個時期,省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定期向社會公布水環境質量狀況和重點排污單位的水環境信息,開展渭河流域企業環境行為評價,並將其納入企業環境信用體系。
在修建、修整河堤、堤頂路時,在符合渭河流域綜合規劃和有關專業規劃的前提下,規定渭河城市段可以進行生態景觀建設,在堤頂路上修建護欄、涼亭等,在有條件的河段,還可以修建渭河綠地公園。
在渭河流域,由於河道采砂實行許可制度,任何人在沒有得到許可的情況下,不得在河道內違法采砂,並禁止企業或個人將建築、生活垃圾以及其他廢棄物倒入渭河流域河道管理范圍內。凡是違規傾倒垃圾、廢棄物者,除了由水行政主管部門或省渭河流域管理機構責令清除補救外,還將處以三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不準向渭河流域丟垃圾,不準在渭河洗車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