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論文題目 » 信息技術應用與管理論文題目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信息技術應用與管理論文題目

發布時間: 2021-03-24 06:15:04

⑴ 求一篇信息技術應用與管理論文

新時期信息集成的企業信息管理
[摘要] 企業決策所面臨的信息孤島問題已成為現代信息管理的瓶頸,從而引出信息集成技術理念。但單從技術角度來進行信息集成,並不能解決問題。信息集成是一個系統化過程,除了要依靠技術外,還要有相應的組織結構和人力資源的配置管理,它實際上是一個深入的企業信息管理問題。

[關鍵詞] 信息集成 信息管理策略 企業信息

一、企業信息管理的發展

企業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以系統的觀點來看,它是由若干要素按照一定聯系結合所構成的開放性的轉換系統,其構成要素包括人、財、物和信息。企業的日常運作及發展,必須以獲取所必需的信息為前提,而對信息的有效管理及充分開發利用,會提高企業自身的競爭力,進而提高生產效益。
企業中的信息管理應該包括信息收集、加工整理、分析研究、利用等,其目的是保證企業所需信息的可用性。
1.傳統手工階段
在傳統的手工方式中,信息管理的方式就是使用紙、筆來存儲,以人員接觸和交談來傳遞,用語言、文字來輸入和輸出信息;管理工具無非就是文件夾、資料袋、以及各種標簽、摘要卡片等。此時的企業管理主要面向物流與商流,信息因依附在其中而沒有單獨被企業加以管理,信息管理還沒作為企業管理重要組成部分。
2.業務管理信息系統階段
隨著社會化大生產和科學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在企業運營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企業開始不斷地應用信息技術,深入開發和利用信息資源,從最初的財務電算化到辦公自動化,再到管理信息系統以至較復雜的客戶關系管理系統和供應鏈管理等,此時信息管理已經成為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個階段也是企業逐步信息化的過程,企業使用信息技術、網路技術、自動化技術、通信技術及相應設備,對企業進行多角度的改造,以實現通過信息流來控制物流和能源流,進而通過信息資源開發,如利用OA、CAD、CAM、MIS、MRP、(II)、ES等來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
3.信息集成階段
由於在各種信息管理系統開發過程中,並無統一規劃和標准,再加上系統開發對技術的依賴以及其它經濟和人為因素,以至即使在一個企業內部,採用的信息管理系統也大不相同,比如系統所採用的資料庫從簡單的文件資料庫到復雜的資料庫都有,它們共同構成了企業的異構信息源。盡管這些信息管理系統能夠分別支持企業的各個業務系統,但企業高層在多數情況下,為完成一項工作,可能需要訪問分布在不同信息管理系統中的信息。而這些信息管理系統很明顯難以滿足這種需求。而在現代商業活動中,企業兼並、並購非常普遍的。在這種情況下,兩個企業的信息系統能否實現交互,如何實現也就成了企業信息管理面臨的問題。同時,在現代全球化競爭環境下,無論商務信息如何變化,企業管理層都要能迅速獲取關於商務的任何一方面、任何一層次、任何一個角度的信息。而要解決上述問題,必須在基於企業業務集成的基礎上,通過信息集成實現企業整體各部的信息共享,在這個階段人們開始從企業的整體商務環境出發來整合業務及相關信息系統,如,BPR、ERP、CIMS等。

二、信息集成的技術實現及所面臨的問題

信息集成並非是利用各種信息技術實現各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而是要從企業系統出發,保證系統中每個部分、在運行的每個階段,都能將正確的信息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以正確的方式傳送給需要該信息的人。
1.信息集成的技術實現
信息集成在技術上要實現企業系統各部分:(1)互聯性(interconnectivity)就是通過介面技術使各部分單獨的設備、各種單元技術連接起來;(2)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是通過ETL或元數據等技術使企業系統中各有關應用軟體或技術功能,彼此理解對方的操作指令並識出相應功能,能夠實現相互操作,從而實現修改或共享資料庫;(3)語義一致性(Semantic Consistency)指通過SBV(shared business vocabulary)和格式的標准化,提供給用戶一個企業數據一致和正確的視圖;(4)會聚集成(Convergent Integration)這是信息集成的最高階段和最復雜形式,它包含了將技術與流程、知識以及人工效能之間的集成。會聚集成將使組織具有對市場機遇快速應變的能力和對本身重新配置的能力。
信息集成將涉及到很多技術問題,只有將這些技術通過系統設計和分析並加以規范化實施,才能形成一個敏捷型企業的信息系統。具體的技術有:資料庫技術、數據倉庫技術、Internet技術、電子郵件技術、目錄服務技術、多媒體技術、圖形圖像技術、介面技術以及MDM(master data management)、BPM(business management)、EAI(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ESB(enterprise service bus)、ETL(extract,transformation and loading)、EII(enterprise information integration)、ECM(enterprise content man-agement)等。
2.信息集成所面臨的問題
企業信息集成面臨的問題是一個非技術問題,它實質上是管理,「put enterprise into enterprise system」, 即將企業定位到企業系統中。所以僅從技術角度出發,企業在實際開發或應用信息系統時並不會實現所期望的作用。Foxmeyer的系統開發使其破產;Mobil Europe在信息系統上投資數億美元,最後也不得不放棄;Dell為自己投資的系統居然不能滿足其新的分布式的管理模式;當Applied Materisls發現與新系統相伴隨的還有大的組織結構調整時,不得不放棄了系統。一系列的案例使人們開始懷疑在這方面的投資,有的人也把這種失敗歸咎於技術問題。但Davenport認為,失敗的主要原因是業務問題。企業在進行信息集成時,往往會把自己對此的理解強加在企業原有的策略、組織結構和文化上, 為實現全面集成不惜剝離自己的一些強勢業務部門或將原有的定製式的處理過程轉向一般性的處理,而失去自己的競爭優勢。這表明企業進行信息集成時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問題,而是一個系統性、全局性的管理水平問題。

三、面向信息集成的信息管理策略

企業信息集成是分層次的,如參考文獻中將其分為用戶界面、人員、業務過程、應用、數據和元數據五個層次。但對於企業決策層來說,首先要明確的是如何理解信息集成。如今企業的成功主要取決與它的信息意識和對企業內外快速變化的適應能力,也就是說通過企業信息集成,企業要成為敏捷性企業,保證企業信息系統的透明性(visibility)和靈活性(flex-ibility)。信息集成的理論基礎是工程思想和系統思想的結合,它不僅是用技術建立一個信息系統,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種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所以要進行企業信息集成時不僅利用集成技術開發、整合信息系統,企業的組織結構,人力資源機構也要做相應調整。
1.企業決策層
企業決策層首先要將信息集成作為一項事關全局的項目來對待,因為它不僅關繫到企業的每一個人,甚至會涉及權利和責任的再分配,影響部分人的利益。建立以企業決策層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工作小組,著手制定企業信息化戰略規劃,規范相關信息標准並對企業員工進行培訓,從組織上和措施兩方面大力度保證信息集成的順利進行。然後還要認識到集成所需要的時間一般會很長,短期內不能有所收益。要保證資金、人力的持續投入。
2.企業組織機構
企業信息集成時,也要針對企業的業務流程重組企業各部門,進一步提升企業信息部門的地位,應在決策層設立專門辦公室或工作小組來統籌企業信息集成及集成後的系統日常運作,比如建立直接由企業CIO領導下的信息部,部門主任或稱經理負責整個企業的信息集成後日常運行所需的人、財、物管理,管理內容包括:專業信息管理部門與兼職信息部門的分工合作,不同部門信息基礎設施的維護與更新責任,兼職信息管理人員的報酬分配以及全企業信息管理工作的工作制度(如全企業人員利用信息後的效果報告制度、獲取信息後的上報制度、專業或兼職信息管理人員的工作制度、崗位責任制度、考核制度和獎懲制度)等等。此外,進行部門重組時,要注意保留企業的優勢部門,要針對企業的具體業務流程來進行重組,建立起構架明晰、無生產冗餘部分、權責明確的科學的企業系統,只有這樣重組後的企業才能具有適應現代企業要求的扁平化組織結構。
3.企業人力資源配置及管理
企業在進行信息集成項目時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充分發揮企業中復合型人才的作用,帶動全員參與。對集成後的企業信息系統的人員配置管理時,要視企業具體情況靈活安排,在企業決策層設置專門職務(CIO)來負責整個企業信息系統的發展規劃及對企業信息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及信息管理框架的制定和維護。建立向CIO負責的工作小組或部門負責具體的技術、管理和開發工作。也可以在重組的業務部門中設立兼職崗位,除接受業務經理的領導外負責信息系統在本部門的具體信息內容管理工作,這一工作是向上一級的信息管理部門負責。在對這些人員進行管理時同時也要注意對他們的崗位管理、績效管理和薪酬管理,如前所述的、信息集成系統日常運行管理中的兼職信息管理人員的報酬問題的解決(可在其工資的總數上加30%)和全企業信息管理工作的工作制度中建立全企業人員利用信息後的效果報告制度、獲取信息後的上報制度、專業信息管理人員的工作制度等以及崗位責任制度、考核制度和獎懲制度等。只有全員投入到信息集成後的信息管理工作,才能發揮投入巨資的信息基礎設施的作用,體現ERP的優越性。
企業信息集成的理論基礎是系統思想和工程思想,它並非一個簡單技術解決方案問題。如果那樣,只會使企業投資的信息系統成為企業的成本中心,而不能成為企業生產效率提升的推動因素。企業在現有的管理信息系統的基礎上進行集成時,除了要考慮到技術因素外,更加要注意的是管理思想的更新,以系統的觀點從全局的高度對信息集成進行規劃,從而促進企業的全面變革,轉型為適應現代環境的敏捷型企業。

參考:

1、論管理經濟學的理論支柱、
2. 論管理經濟學決策准則
3、論中國經濟供求關系的變化及其發展趨勢
4、試論經濟管理對社會資源配置的意義
5、關於需求彈性評估及量化分析
6、論投入要素的最優化
7、關於科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8、論產品產量的最優組合
9、試論線性規劃
0、成本利潤的量化分析方法
11、論完全競爭市場條件下的企業行為
12、試論影響企業定價的幾個要素
13、論長期投資方案的評價體系
14、論風險衡量
15、論不確定條件下的企業決策

⑵ 求「信息技術應用與管理」論文一篇

難。

⑶ 信息技術應用與管理專業的!

論文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輔導
第三章自測題
第四章介質訪問控制子層與區域網
第五章單自測題
第六章 自測題
第七章 自測題
第八章 輔導

本章介紹了計算機網路的發展和前景、定義、分類、體系結構.要注意記憶!
1. 1計算機網路的發展與前景
時間 名稱 英文縮寫 特點 組成
50年代初 半自動地面防空系統 SAGE 「終端.通信線路.終端」類型,形成計算機網路的雛形. 中心計算機加若干個終端設備
69年12月 遠程分組交換網 ARPANET 採用「存儲.轉發方式」的分組交換網路.網路興起的標志. 通信子網和宿主機
74年 TCP/IP參考模型 事實上的國際標准.
93年 「信息高速公路」 寬頻網路技術

我國加入Internet 1994年4月
中國教育網 CERNET 通過中國互聯網交換中心相連 三金工程
中國科技網 CSTNET 金橋國家公用經濟信息網工程
中國互聯網 CHINANET 金關外貿專用網工程
中國金橋網 GBNET 金卡電子貨幣工程
1. 2計算機網路的定義
定義:一個互連的自主的計算機集合.
1. 3計算機網路的分類
分類標准 類型
傳輸技術 廣播網、點點網
規模 區域網、廣域網、城域網
拓撲結構 星型、匯流排型、環形網、樹形網、網狀網
交換技術 線路交換網、分組交換網、信元交換網
帶 寬 窄帶網、寬頻網
2. 廣播網:所有計算機共享一條通信信道,任何一台機器發出的消息能被所有其他機器接收到.
3. 點點網:一條通信線路連接兩台設備,直接的數據交換只能發生在直連的兩台機器間.
4. 區域網:是將小區域內的各種通信設備互連在一起的通信網路,在這兒,通信設備是廣義的,包括計算機和各種外圍設備.特點是距離短、通信時延小、數據速率高、誤碼率低.
5. 城域網:其地理范圍介於區域網和廣域網之間,可能覆蓋鄰近的一群辦公室或一個城市,其目標是在一個大的地理區域內提供數據、聲音和圖像的集成服務.使用標準是分布式隊列雙匯流排(DQDB).
6. 廣域網:其地理范圍較大,常常是一個國家或一個洲.
7. 組成:末端系統、通信子網.
8. 通信子網組成:傳輸線路、交換單元.
4. 網路體系結構 ......

⑷ 急需一篇關於信息技術應用與管理專業的畢業論文

信息技術應用與管理專業的畢業論文我可以給你寫!

⑸ 求信息技術應用與管理專業獨立本科畢業論文急用~6篇 快的話我身上700分全送了~

唉,其實你去學校圖書館(網上)的期刊論文資料庫檢索一下,
相關的論文多得是
何苦到這兒來呢
樓上隨便搜索一下,就復制粘貼來糊弄你了

⑹ 信息技術應用與管理畢業論文

信息技術應用與管理

隨著Internet的發展,電子商務已經逐漸成為人們進行商務活動的新模式。相對於傳統商務模式,電子商務具有便捷、高效的特點與優點。但目前全球通過電子商務渠道完成的貿易額仍只是同期全球貿易額中的一小部分。究其原因,電子商務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它的實現還依賴於眾多從社會問題到技術問題的逐步解決與完善。其中,電子商務安全是制約電子商務發展的一個核心和關鍵問題,電子商務安全技術也成為各界關注和研究的熱點。
一、電子商務安全問題
保證交易數據的安全是電子商務系統的關鍵。由於Internet本身的開放性,使電子商務系統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安全威脅。目前電子商務主要存在的安全隱患有以下幾個方面:
(1)對合法用戶的身份冒充。攻擊者通過非法手段盜用合法用戶的身份信息,仿冒合法用戶的身份與他人進行交易,從而獲得非法利益。
(2)對信息的竊取。攻擊者在網路的傳輸信道上,通過物理或邏輯的手段,對數據進行非法的截獲與監聽,從而得到通信中敏感的信息。
(3)對信息的篡改。攻擊者有可能對網路上的信息進行截獲後篡改其內容,如修改消息次序、時間,注入偽造消息等,從而使信息失去真實性和完整性。
(4)拒絕服務。攻擊者使合法接入的信息、業務或其他資源受阻,例如使一個業務口被濫用而使其他用戶不能正常工作。
(5)對發出的信息予以否認。某些用戶可能對自己發出的信息進行惡意的否認,以推卸自己應承擔的責任。
(6)非法入侵和病毒攻擊。計算機網路會經常遭受非法的入侵攻擊以及計算機病毒的破壞。
電子商務的一個重要技術特徵是利用計算機技術來傳輸和處理商業信息。因此,電子商務安全從整體上可分為計算機網路安全和商務交易安全兩大部分。
二、計算機網路安全措施
計算機網路安全的內容包括計算機網路設備安全、計算機網路系統安全、資料庫安全等。其特徵是針對計算機網路本身可能存在的安全問題,實施網路安全增強方案,以保證計算機網路自身的安全性為目標。
計算機網路安全措施主要包括保護網路安全、保護應用服務安全和保護系統安全三個方面,各個方面都要結合考慮安全防護的物理安全、防火牆、信息安全、Web安全、媒體安全等等。
(一)保護網路安全。網路安全是為保護商務各方網路端系統之間通信過程的安全性。保證機密性、完整性、認證性和訪問控制性是網路安全的重要因素。保護網路安全的主要措施如下:
(1)全面規劃網路平台的安全策略。
(2)制定網路安全的管理措施。
(3)使用防火牆。
(4)盡可能記錄網路上的一切活動。
(5)注意對網路設備的物理保護。
(6)檢驗網路平台系統的脆弱性。
(7)建立可靠的識別和鑒別機制。
(二)保護應用安全。保護應用安全,主要是針對特定應用(如Web伺服器、網路支付專用軟體系統)所建立的安全防護措施,它獨立於網路的任何其他安全防護措施。雖然有些防護措施可能是網路安全業務的一種替代或重疊,如Web瀏覽器和Web伺服器在應用層上對網路支付結算信息包的加密,都通過IP層加密,但是許多應用還有自己的特定安全要求。
由於電子商務中的應用層對安全的要求最嚴格、最復雜,因此更傾向於在應用層而不是在網路層採取各種安全措施。
雖然網路層上的安全仍有其特定地位,但是人們不能完全依靠它來解決電子商務應用的安全性。應用層上的安全業務可以涉及認證、訪問控制、機密性、數據完整性、不可否認性、Web安全性、EDI和網路支付等應用的安全性。
(三)保護系統安全。保護系統安全,是指從整體電子商務系統或網路支付系統的角度進行安全防護,它與網路系統硬體平台、操作系統、各種應用軟體等互相關聯。涉及網路支付結算的系統安全包含下述一些措施:
(1)在安裝的軟體中,如瀏覽器軟體、電子錢包軟體、支付網關軟體等,檢查和確認未知的安全漏洞。
(2)技術與管理相結合,使系統具有最小穿透風險性。如通過諸多認證才允許連通,對所有接入數據必須進行審計,對系統用戶進行嚴格安全管理。
(3)建立詳細的安全審計日誌,以便檢測並跟蹤入侵攻擊等。
三、商務交易安全措施
商務交易安全則緊緊圍繞傳統商務在互聯網路上應用時產生的各種安全問題,在計算機網路安全的基礎上,如何保障電子商務過程的順利進行。
各種商務交易安全服務都是通過安全技術來實現的,主要包括加密技術、認證技術和電子商務安全協議等。
(一)加密技術。加密技術是電子商務採取的基本安全措施,交易雙方可根據需要在信息交換的階段使用。加密技術分為兩類,即對稱加密和非對稱加密。
(1)對稱加密。對稱加密又稱私鑰加密,即信息的發送方和接收方用同一個密鑰去加密和解密數據。它的最大優勢是加/解密速度快,適合於對大數據量進行加密,但密鑰管理困難。如果進行通信的雙方能夠確保專用密鑰在密鑰交換階段未曾泄露,那麼機密性和報文完整性就可以通過這種加密方法加密機密信息、隨報文一起發送報文摘要或報文散列值來實現。
(2)非對稱加密。非對稱加密又稱公鑰加密,使用一對密鑰來分別完成加密和解密操作,其中一個公開發布(即公鑰),另一個由用戶自己秘密保存(即私鑰)。信息交換的過程是:甲方生成一對密鑰並將其中的一把作為公鑰向其他交易方公開,得到該公鑰的乙方使用該密鑰對信息進行加密後再發送給甲方,甲方再用自己保存的私鑰對加密信息進行解密。
(二)認證技術。認證技術是用電子手段證明發送者和接收者身份及其文件完整性的技術,即確認雙方的身份信息在傳送或存儲過程中未被篡改過。
(1)數字簽名。數字簽名也稱電子簽名,如同出示手寫簽名一樣,能起到電子文件認證、核准和生效的作用。其實現方式是把散列函數和公開密鑰演算法結合起來,發送方從報文文本中生成一個散列值,並用自己的私鑰對這個散列值進行加密,形成發送方的數字簽名;然後,將這個數字簽名作為報文的附件和報文一起發送給報文的接收方;報文的接收方首先從接收到的原始報文中計算出散列值,接著再用發送方的公開密鑰來對報文附加的數字簽名進行解密;如果這兩個散列值相同,那麼接收方就能確認該數字簽名是發送方的。數字簽名機制提供了一種鑒別方法,以解決偽造、抵賴、冒充、篡改等問題。
(2)數字證書。數字證書是一個經證書授權中心數字簽名的包含公鑰擁有者信息以及公鑰的文件數字證書的最主要構成包括一個用戶公鑰,加上密鑰所有者的用戶身份標識符,以及被信任的第三方簽名第三方一般是用戶信任的證書權威機構(CA),如政府部門和金融機構。用戶以安全的方式向公鑰證書權威機構提交他的公鑰並得到證書,然後用戶就可以公開這個證書。任何需要用戶公鑰的人都可以得到此證書,並通過相關的信任簽名來驗證公鑰的有效性。數字證書通過標志交易各方身份信息的一系列數據,提供了一種驗證各自身份的方式,用戶可以用它來識別對方的身份。
(三)電子商務的安全協議。除上文提到的各種安全技術之外,電子商務的運行還有一套完整的安全協議。目前,比較成熟的協議有SET、SSL等。
(1)安全套接層協議SSL。SSL協議位於傳輸層和應用層之間,由SSL記錄協議、SSL握手協議和SSL警報協議組成的。SSL握手協議被用來在客戶與伺服器真正傳輸應用層數據之前建立安全機制。當客戶與伺服器第一次通信時,雙方通過握手協議在版本號、密鑰交換演算法、數據加密演算法和Hash演算法上達成一致,然後互相驗證對方身份,最後使用協商好的密鑰交換演算法產生一個只有雙方知道的秘密信息,客戶和伺服器各自根據此秘密信息產生數據加密演算法和Hash演算法參數。SSL記錄協議根據SSL握手協議協商的參數,對應用層送來的數據進行加密、壓縮、計算消息鑒別碼MAC,然後經網路傳輸層發送給對方。SSL警報協議用來在客戶和伺服器之間傳遞SSL出錯信息。
(2)安全電子交易協議SET。SET協議用於劃分與界定電子商務活動中消費者、網上商家、交易雙方銀行、信用卡組織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給定交易信息傳送流程標准。SET主要由三個文件組成,分別是SET業務描述、SET程序員指南和SET協議描述。SET協議保證了電子商務系統的機密性、數據的完整性、身份的合法性。
SET協議是專為電子商務系統設計的。它位於應用層,其認證體系十分完善,能實現多方認證。在SET的實現中,消費者帳戶信息對商家來說是保密的。但是SET協議十分復雜,交易數據需進行多次驗證,用到多個密鑰以及多次加密解密。而且在SET協議中除消費者與商家外,還有發卡行、收單行、認證中心、支付網關等其它參與者。
四、結語
計算機網路安全與商務交易安全實際上是密不可分的,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沒有計算機網路安全作為基礎,商務交易安全就無從談起。沒有商務交易安全保障,即使計算機網路本身再安全,仍然無法達到電子商務所特有的安全要求。
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電子交易手段更加多樣化,安全問題會變得更加重要和突出。電子商務對計算機網路安全與商務安全的雙重要求,使電子商務安全的復雜程度比大多數計算機網路更高,因此電子商務安全應作為系統工程,而不是解決方案來實施。

⑺ 信息技術應用與管理專業求一論文題目

1、論計算機網路的體系結構 2、論Internet與傳統通信業的關系 3、論通信協議 4、試論Internet建立的兩種模式 5、關於撥號入網方式的參數設置與連接的幾個問題 6、區域網TCP/IP的配置 7、遠程注冊原理 8、論虛擬現實的實現 9、關於網路電視會議的軟體運行環境 10、在Windows NT上建立電子郵件系統的幾個方法 11、試論網路系統可靠性設計 12、VRML的結構規范和實現方法

⑻ 求信息技術應用與管理畢業論文一篇

新時期信息集成的企業信息管理
[摘要] 企業決策所面臨的信息孤島問題已成為現代信息管理的瓶頸,從而引出信息集成技術理念。但單從技術角度來進行信息集成,並不能解決問題。信息集成是一個系統化過程,除了要依靠技術外,還要有相應的組織結構和人力資源的配置管理,它實際上是一個深入的企業信息管理問題。
[關鍵詞] 信息集成 信息管理策略 企業信息

一、企業信息管理的發展

企業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以系統的觀點來看,它是由若干要素按照一定聯系結合所構成的開放性的轉換系統,其構成要素包括人、財、物和信息。企業的日常運作及發展,必須以獲取所必需的信息為前提,而對信息的有效管理及充分開發利用,會提高企業自身的競爭力,進而提高生產效益。
企業中的信息管理應該包括信息收集、加工整理、分析研究、利用等,其目的是保證企業所需信息的可用性。
1.傳統手工階段
在傳統的手工方式中,信息管理的方式就是使用紙、筆來存儲,以人員接觸和交談來傳遞,用語言、文字來輸入和輸出信息;管理工具無非就是文件夾、資料袋、以及各種標簽、摘要卡片等。此時的企業管理主要面向物流與商流,信息因依附在其中而沒有單獨被企業加以管理,信息管理還沒作為企業管理重要組成部分。
2.業務管理信息系統階段
隨著社會化大生產和科學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在企業運營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企業開始不斷地應用信息技術,深入開發和利用信息資源,從最初的財務電算化到辦公自動化,再到管理信息系統以至較復雜的客戶關系管理系統和供應鏈管理等,此時信息管理已經成為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個階段也是企業逐步信息化的過程,企業使用信息技術、網路技術、自動化技術、通信技術及相應設備,對企業進行多角度的改造,以實現通過信息流來控制物流和能源流,進而通過信息資源開發,如利用OA、CAD、CAM、MIS、MRP、(II)、ES等來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
3.信息集成階段
由於在各種信息管理系統開發過程中,並無統一規劃和標准,再加上系統開發對技術的依賴以及其它經濟和人為因素,以至即使在一個企業內部,採用的信息管理系統也大不相同,比如系統所採用的資料庫從簡單的文件資料庫到復雜的資料庫都有,它們共同構成了企業的異構信息源。盡管這些信息管理系統能夠分別支持企業的各個業務系統,但企業高層在多數情況下,為完成一項工作,可能需要訪問分布在不同信息管理系統中的信息。而這些信息管理系統很明顯難以滿足這種需求。而在現代商業活動中,企業兼並、並購非常普遍的。在這種情況下,兩個企業的信息系統能否實現交互,如何實現也就成了企業信息管理面臨的問題。同時,在現代全球化競爭環境下,無論商務信息如何變化,企業管理層都要能迅速獲取關於商務的任何一方面、任何一層次、任何一個角度的信息。而要解決上述問題,必須在基於企業業務集成的基礎上,通過信息集成實現企業整體各部的信息共享,在這個階段人們開始從企業的整體商務環境出發來整合業務及相關信息系統,如,BPR、ERP、CIMS等。

二、信息集成的技術實現及所面臨的問題

信息集成並非是利用各種信息技術實現各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而是要從企業系統出發,保證系統中每個部分、在運行的每個階段,都能將正確的信息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以正確的方式傳送給需要該信息的人。
1.信息集成的技術實現
信息集成在技術上要實現企業系統各部分:(1)互聯性(interconnectivity)就是通過介面技術使各部分單獨的設備、各種單元技術連接起來;(2)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是通過ETL或元數據等技術使企業系統中各有關應用軟體或技術功能,彼此理解對方的操作指令並識出相應功能,能夠實現相互操作,從而實現修改或共享資料庫;(3)語義一致性(Semantic Consistency)指通過SBV(shared business vocabulary)和格式的標准化,提供給用戶一個企業數據一致和正確的視圖;(4)會聚集成(Convergent Integration)這是信息集成的最高階段和最復雜形式,它包含了將技術與流程、知識以及人工效能之間的集成。會聚集成將使組織具有對市場機遇快速應變的能力和對本身重新配置的能力。
信息集成將涉及到很多技術問題,只有將這些技術通過系統設計和分析並加以規范化實施,才能形成一個敏捷型企業的信息系統。具體的技術有:資料庫技術、數據倉庫技術、Internet技術、電子郵件技術、目錄服務技術、多媒體技術、圖形圖像技術、介面技術以及MDM(master data management)、BPM(business management)、EAI(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ESB(enterprise service bus)、ETL(extract,transformation and loading)、EII(enterprise information integration)、ECM(enterprise content man-agement)等。
2.信息集成所面臨的問題
企業信息集成面臨的問題是一個非技術問題,它實質上是管理,「put enterprise into enterprise system」, 即將企業定位到企業系統中。所以僅從技術角度出發,企業在實際開發或應用信息系統時並不會實現所期望的作用。Foxmeyer的系統開發使其破產;Mobil Europe在信息系統上投資數億美元,最後也不得不放棄;Dell為自己投資的系統居然不能滿足其新的分布式的管理模式;當Applied Materisls發現與新系統相伴隨的還有大的組織結構調整時,不得不放棄了系統。一系列的案例使人們開始懷疑在這方面的投資,有的人也把這種失敗歸咎於技術問題。但Davenport認為,失敗的主要原因是業務問題。企業在進行信息集成時,往往會把自己對此的理解強加在企業原有的策略、組織結構和文化上, 為實現全面集成不惜剝離自己的一些強勢業務部門或將原有的定製式的處理過程轉向一般性的處理,而失去自己的競爭優勢。這表明企業進行信息集成時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問題,而是一個系統性、全局性的管理水平問題。

三、面向信息集成的信息管理策略

企業信息集成是分層次的,如參考文獻中將其分為用戶界面、人員、業務過程、應用、數據和元數據五個層次。但對於企業決策層來說,首先要明確的是如何理解信息集成。如今企業的成功主要取決與它的信息意識和對企業內外快速變化的適應能力,也就是說通過企業信息集成,企業要成為敏捷性企業,保證企業信息系統的透明性(visibility)和靈活性(flex-ibility)。信息集成的理論基礎是工程思想和系統思想的結合,它不僅是用技術建立一個信息系統,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種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所以要進行企業信息集成時不僅利用集成技術開發、整合信息系統,企業的組織結構,人力資源機構也要做相應調整。
1.企業決策層
企業決策層首先要將信息集成作為一項事關全局的項目來對待,因為它不僅關繫到企業的每一個人,甚至會涉及權利和責任的再分配,影響部分人的利益。建立以企業決策層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工作小組,著手制定企業信息化戰略規劃,規范相關信息標准並對企業員工進行培訓,從組織上和措施兩方面大力度保證信息集成的順利進行。然後還要認識到集成所需要的時間一般會很長,短期內不能有所收益。要保證資金、人力的持續投入。
2.企業組織機構
企業信息集成時,也要針對企業的業務流程重組企業各部門,進一步提升企業信息部門的地位,應在決策層設立專門辦公室或工作小組來統籌企業信息集成及集成後的系統日常運作,比如建立直接由企業CIO領導下的信息部,部門主任或稱經理負責整個企業的信息集成後日常運行所需的人、財、物管理,管理內容包括:專業信息管理部門與兼職信息部門的分工合作,不同部門信息基礎設施的維護與更新責任,兼職信息管理人員的報酬分配以及全企業信息管理工作的工作制度(如全企業人員利用信息後的效果報告制度、獲取信息後的上報制度、專業或兼職信息管理人員的工作制度、崗位責任制度、考核制度和獎懲制度)等等。此外,進行部門重組時,要注意保留企業的優勢部門,要針對企業的具體業務流程來進行重組,建立起構架明晰、無生產冗餘部分、權責明確的科學的企業系統,只有這樣重組後的企業才能具有適應現代企業要求的扁平化組織結構。
3.企業人力資源配置及管理
企業在進行信息集成項目時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充分發揮企業中復合型人才的作用,帶動全員參與。對集成後的企業信息系統的人員配置管理時,要視企業具體情況靈活安排,在企業決策層設置專門職務(CIO)來負責整個企業信息系統的發展規劃及對企業信息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及信息管理框架的制定和維護。建立向CIO負責的工作小組或部門負責具體的技術、管理和開發工作。也可以在重組的業務部門中設立兼職崗位,除接受業務經理的領導外負責信息系統在本部門的具體信息內容管理工作,這一工作是向上一級的信息管理部門負責。在對這些人員進行管理時同時也要注意對他們的崗位管理、績效管理和薪酬管理,如前所述的、信息集成系統日常運行管理中的兼職信息管理人員的報酬問題的解決(可在其工資的總數上加30%)和全企業信息管理工作的工作制度中建立全企業人員利用信息後的效果報告制度、獲取信息後的上報制度、專業信息管理人員的工作制度等以及崗位責任制度、考核制度和獎懲制度等。只有全員投入到信息集成後的信息管理工作,才能發揮投入巨資的信息基礎設施的作用,體現ERP的優越性。
企業信息集成的理論基礎是系統思想和工程思想,它並非一個簡單技術解決方案問題。如果那樣,只會使企業投資的信息系統成為企業的成本中心,而不能成為企業生產效率提升的推動因素。企業在現有的管理信息系統的基礎上進行集成時,除了要考慮到技術因素外,更加要注意的是管理思想的更新,以系統的觀點從全局的高度對信息集成進行規劃,從而促進企業的全面變革,轉型為適應現代環境的敏捷型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