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一九一八年改革開放40年論文怎麼寫
給你一個碩士論文基本格式。說幾句我寫論文的體會。。。 首先,按照格式版,擬出要寫的論文的提綱,重點權是正文,正文的提綱,主要反映論點,要大約知道准備作幾個方面來論述,這由你掌握或可以找到的論據來決定。然後針對論文內容收集素材和資料
❷ 近代史論文手寫稿格式
· 題名(Title,Topic)
題名又稱題目或標題。題名是以最恰當、最簡明的詞語反映論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內容的邏輯組合。 論文題目是一篇論文給出的涉及論文范圍與水平的第一個重要信息,也是必須考慮到有助於選定關鍵詞不達意和編制題錄、索引等二次文獻可以提供檢索的特定實用信息。論文題目十分重要,必須用心斟酌選定。有人描述其重要性,用了下面的一句話:「論文題目是文章的一半」。 對論文題目的要求是:准確得體:簡短精煉:外延和內涵恰如其分:醒目。
· 作者姓名和單位(Author and department)
這一項屬於論文署名問題。署名一是為了表明文責自負,二是記錄作用的勞動成果,三是便於讀者與作者的聯系及文獻檢索(作者索引)。大致分為二種情形,即:單個作者論文和多作者論文。後者按署名順序列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重要的是堅持實事求是的態度,對研究工作與論文撰寫實際貢獻最大的列為第一作者,貢獻次之的,列為第二作者,余類推。註明作者所在單位同樣是為了便於讀者與作者的聯系。(三)摘要(Abstract)論文一般應有摘要,有些為了國際交流,還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它是論文內容不加註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其他用是不閱讀論文全文即能獲得必要的信息。摘要應包含以下內容: ①從事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②研究的主要內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 ③獲得的基本結論和研究成果,突出論文的新見解; ④結論或結果的意義。
· 關鍵詞(Key words)
關鍵詞屬於主題詞中的一類。主題詞除關鍵詞外,還包含有單元詞、標題詞的敘詞。主題詞是用來描述文獻資料主題和給出檢索文獻資料的一種新型的情報檢索語言詞彙,正是由於它的出現和發展,才使得情報檢索計算機化(計算機檢索)成為可能。 主題詞是指以概念的特性關系來區分事物,用自然語言來表達,並且具有組配功能,用以准確顯示詞與詞之間的語義概念關系的動態性的詞或片語。關鍵詞是標示文獻關建主題內容,但未經規范處理的主題詞。關鍵詞是為了文獻標引工作,從論文中選取出來,用以表示全文主要內容信息款目的單詞或術語。一篇論文可選取3~8個詞作為關鍵詞。
關鍵詞或主題詞的一般選擇方法是由作者在完成論文寫作後,縱觀全文,先出能表示論文主要內容的信息或詞彙,這些住處或詞江,可以從論文標題中去找和選,也可以從論文內容中去找和選。例如上例,關鍵詞選用了6個,其中前三個就是從論文標題中選出的,而後三個卻是從論文內容中選取出來的。後三個關鍵詞的選取,補充了論文標題所未能表示出的主要內容信息,也提高了所涉及的概念深度。需要選出,與從標題中選出的關鍵詞一道,組成該論文的關鍵片語。
關鍵詞與主題詞的運用,主要是為了適應計算機檢索的需要,以及適應國際計算機聯機檢索的需要。一個刊物增加「關鍵詞」這一項,就為該刊物提高「引用率」、增加「知名度」開辟了一個新的途徑。
(五)引言(Introction)
引言又稱前言,屬於整篇論文的引論部分。其寫作內容包括:研究的理由、目的、背景、前人的工作和知識空白,理論依據和實驗基礎,預期的結果及其在相關領域里的地位、作用和意義。
引言的文字不可冗長,內容選擇不必過於分散、瑣碎,措詞要精煉,要吸引讀者讀下去。引言的篇幅大小,並無硬性的統一規定,需視整篇論文篇幅的大小及論文內容的需要來確定,長的可達700~800字或1000字左右,短的可不到100字。
❸ 改革開放論文3000字
改革開放三十年成就論文再沒有比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夠說明中國改革開放取得的豐碩成果。如果從1978年開始算起,中國的改革開放到今天經歷了整整的三十年。三十年,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978年12月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由華國鋒主持。會議決定把全黨工作的重點和全國人民的注意力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全會批判了「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充分肯定了必須完整地、准確地掌握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高度評價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問題的討論。確定了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指導方針。全會在正確分析國內外形勢的基礎上,決定停止使用 「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否定「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錯誤理論。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序幕。(一)改革開放改變了中國人民的命運,也改變了中國社會的面貌十年「文化大革命」,國家在左的政治路線指引下,國民經濟損失總計約5000億元。計劃經濟時代,人民普遍吃不飽,穿不暖。買糧食要用糧票,買棉布要用布票,買食用油要用油票,票是人民經濟生活中的主角;肉類這種普通百姓的奢侈品要留到過年才能享用;在當時的條件下,別說一個大學生,即使一個高中畢業生都是社會上的香餑餑。唯一令人懷念的就是那個時代民風真的很淳樸,路不拾遺;官風廉正,沒有現代社會那些紙醉金迷、醉生夢死。短短的30年,中國人民的生活實現了由貧窮到溫飽,再到整體小康的跨越式轉變;中國社會實現了由封閉、貧窮、落後和缺乏生機到開放、富強、文明和充滿活力的歷史巨變。中國人民的物質生活基本達到小康、主人翁意識顯著增強、受教育水平和文明程度明顯提高,中國社會先進生產力不斷發展、經濟政治文化建設成效顯著、社會整體文明程度大幅提升等等。今天,在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會說我們中國人是劣等公民,說我們是東亞病夫。蓬勃發展的經濟,接連上天的衛星,奧運賽場上一面又一面的金牌讓那些嘲笑中國人的高傲自大者無話可說。在生產力高速發展,外資湧入國門,引進國外先進科技的同時,一些資產階級思想死灰復燃了。君不見,因貪污受賄而落馬的高官比以前多了么;高校周圍的賓館旅店生意火暴,夜夜爆滿;警匪一家,人民警察公然為各種黑社會性質的組織提供庇護傘……難道這些是改革開放過程中必須要經歷的陣痛么?(二)中國的發展為人類社會的發展提供了借鑒歷史的發展告訴我們人類社會的形態發展要經歷原始社會——努力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五個形態。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是近代以來人類文明發展的兩條主要道路和兩種基本模式。資本主義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階段,是人類文明發展到社會主義階段的重要環節。從人類文明整體發展進程看,資本主義發展階段是不可逾越的。但是,我們也必須正視一個歷史事實:資本主義的整體發展和文明進步,固然與資產階級及其制度自身的歷史進步性有關,但我們也不能忽略其「整體文明」是以某種程度的與文明精神背道而馳的手段實現的。資本主義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只使少數國家在其歷史發展中實現了「血淋淋」的「文明和進步」,而使大多數國家長期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03145d0100byoz.html
❹ 誰能給我一篇近代史的歷史論文範文嗎
(浙江省蘭溪市教委教研室 屠洪興)
高中世界近代現代史涉及的內容範圍廣、事件多、頭緒雜。學生學習世界史比學中國史更難,加上近年來 在高考命題中世界史部分的要求又在不斷提高,「大跨度、高概括」的試題連連出現,學生對世界史的學習更 是望而生畏。而過去那種「一輪章節知識,二輪歸類知識,三輪查漏補缺」的復習模式,已無力解決學生的「 難與怕」的矛盾。
如何來解決學習世界史中的「難與怕」的矛盾,使學生學得既新有趣、又能適應目前高考的要求?這是廣 大歷史教師都在共同苦苦探求的問題。筆者當然也不例外。在苦苦探求的道路上,得益於專家們的啟示,我逐 漸形成了整體知識結構復習的方法。這是一種先整體、再分章,而分章又始終不離整體的一種教學方法。幾年 的教學實踐我感到用整體知識結構復習法來作世界史第一輪的復習,既省時,又有效,它受到了學生的歡迎。 學生都說:「這種復習方法,整體性強,脈絡清楚,既有利於提高能力,又有利於牢固記憶知識,符合高考的 要求。
如何運用整體知識結構復習法呢?我的具體做法是:先設計出整體知識結構圖表,把它交給學生、然後以 「結構」為提綱,進行有序的復習。
根據劉宗緒先生的「生產力發展」標准,我把世界近代史十七章內容納入一個整體知識結構中,並以兩次 工業革命作為分期標志,分成三個有著不同特徵的階段。具體圖示如下:
世界近代史整體知識結構圖示
(附圖 {圖})
(附圖 {圖})
(附圖 {圖})
把某一階段的歷史組成整體知識結構,是符合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的。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指出:「 當我們深思熟慮地考察自然界或人類歷史或我們的精神活動的時候,首先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幅由種種聯系 和相互作用無窮無盡地交織起來的畫面。」這是我們用整體法理解歷史的依據、也是我們用整體法復習歷史應 遵循的原則。怎樣才能使學生真正領會整體知識結構?怎樣才能使學生真正體會整體知識結構?怎樣才能使學 生真正體會到歷史的涓涓細流匯集成歷史的巨流?怎樣才能使學生真正認識到歷史是「奔騰不息的長河」這一 含義?這些是我們在運用整體知識結構復習法時必須達到的目的。為此,我們在使用整體知識結構復習方法時 ,必須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要堅持整體觀。這是該復習方法的最基本的特徵。整體法十分強調對歷史的整體理解。在復習某一 階段或某一部分的內容時,應首先向學生指出主要內容有哪些,使他們對該部分歷史有一個總體的認識。例如 在復習世界近代史時,應首先指出主要是講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史,並由此派生出無產階級斗爭史和民族運 動史。又如在復習近代第一階段的歷史時,則應指出本階段的主要內容是三次早期的資產階級革命,另外還有 殖民爭霸斗爭和殖民地人民的獨立革命。
堅持整體觀,還要強調歷史現象、歷史事件發生的大背景。只有把一個時期中的歷史現象和歷史事件納入 一個歷史的大背景之中,才會形成整體印象。因此,在復習近代第一階段的內容時,有必要把新航路開辟後殖 民掠奪開始這一背景突出出來,這才能把早期的革命、爭霸、獨立斗爭三方面內容統一起來。正是殖民掠奪, 加速了資本的原始積累,才使資本主義迅速發展,資產階級力量的壯大,呼喚出一次次反對封建專制統治的急 風暴雨;也正是殖民擴張,才出現西歐殖民者在世界舞台上演出的一幕幕爭奪殖民霸權的斗爭;也由於殖民掠 奪導致廣大殖民地的貧窮和落後,才燃燒起反殖斗爭的憤怒烈火。
在復習近代第二階段的歷史時,也必須牢牢抓住「工業革命」這一歷史大背景進行分析。是工業革命使資 本主義得到進一步發展,資產階級尤其是工業資產階級力量不斷壯大,才出現為鏟除各種不利於資本主義發展 障礙為目的的革命和改革。19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一股革命與改革潮流就這樣出現了。正是工業革命,導致 社會關系的變化,形成了無產階級,才會有不斷發展的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也由於資本主義力量的增強 ,導致了西方資本主義對廣大的亞非地區的進一步掠奪,並把這些地區卷進了殖民體系之中,從而引發了19 世紀中期的「亞洲革命風暴」。回顧近幾年的高考試題:1993年的「三股潮流」題,1994年的「恩格 斯論斷」題,1996年的「法國兩次革命的比較」題,無不以「工業革命」作為問題的切入點來進行命題的 。
近代第三階段中的各國政治、經濟的發展不平衡,又無不根植於第二次工業革命(當然,在分析歐洲舞台 上錯綜復雜的斗爭時,也不能忘記普法戰爭對法、德兩國的影響)。
第二,要注重聯系性。僅僅注意歷史的大背景,這還不夠,還必須揭示整個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因果關系, 才能將分散的歷史連綴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唯物辯證法認為,整個物質世界都處在普遍聯系之中,孤立的事物 是沒有的。在事物之間的各種聯系中,因果聯系又是一種最普遍最本質的聯系。它既然是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 ,就當然應該成為我們用整體法復習世界史的一個必須遵循的原則。
英、法、美三國是怎樣由轟轟烈烈的政治革命演變為熱火朝天的產業革命的?經過分析我們看到,政治革 命是產業革命的政治前提,那麼又是為什麼產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呢?這是因為它在18世紀中期成為世界 上最大的殖民國家,擁有廣闊的世界市場,這就直接刺激了生產方式的變革。另外,它還有勞動力、資金、資 源、科技等獨具的優越條件,而法、美則是望塵莫及的。因此,法、美只能在英國工業革命的成果不斷擴大的 情況下被帶動起來。一場偉大的產業革命的成功,又推動了資產階級的政治革命。19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資 產階級革命,就是這種反映(這在前面已分析了)。這些資產階級政治革命的成功,又使資本主義制度在全世 界確立。資產階級在全球的勝利,推動了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它又為新的一次科技革命提供了政治保證。資本 主義國家對亞非地區的殖民掠奪的進一步加劇,導致了許多亞非國家捲入殖民體系,促使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 形成;而分裂國家的走上統一,又提供了統一的國內市場。政治上的保證、國內外市場的擴大,又催生了第二 次工業革命。從「一戰」到「二戰」,為什麼只有二十年的休戰?在歷史發展的鏈條上,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 ,英、法、美對德問題上有著這樣的變化過程:巴黎和會上的「嚴厲制裁」到賠款與簽約問題上的「扶植」, 再到三十年代的「縱容」,而德國則起了與之相應的變化:「受制裁」——「得扶植」——「遭危機」——「 形成戰爭策源地」。這些變化,又完全根植於「爭奪」、「反蘇」「自保」。正是由於大國的中立自保和對法 西斯侵略的縱容姑息,加上反法斯力量未及時聯合、又導致了三十年代的法西斯局部侵略戰爭演變為全面大戰 。
整體復習法中,不僅要揭示教材中的顯性聯系,還要揭示教材中未提及的隱性聯系。比如拿破崙入侵西班 牙、葡萄牙和拿破崙被「反法同盟」戰敗兩件事給拉丁美洲獨立革命帶來的影響。
第三,要堅持比較法。比較是認識事物的最好方法。只有運用比較,才能抓住事物的特點,認識事物的本 質特徵,認識事物間的共性與個性。整體法將歷史現象、歷史事件放在一個整體之中,這給我們運用比較法帶 來了便利。
復習中,我們可以有以下一些比較的內容:早期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比較;19世紀五、六十年代資 產階級革命的改革比較;早期革命與19世紀五、六十年代革命比較;兩次工業革命的比較;工業革命前後殖 民掠奪不同特點的比較以及工業革命前後工人運動特點的比較等等。通過比較,使學生認識資產階級革命的共 同規律和革命模式的多樣性,認識兩次工業革命的不同特點以及在歷史上造成的不同影響。
整體歷史知識結構把大量分散的、相對孤立的歷史事件、歷史現象按知識的內在聯系和規律加以歸納和整 理,不僅能培養學生多角度、多層次的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而且還起到簡化頭緒、理清思路的作用,有利 於加強記憶。因為記憶時把需要記憶的知識加以整理,把它納入普遍聯系之中,比起孤立地背誦,效果要好得 多。倘我們能按整體法扎扎實實搞好第一輪復習,又能配以按國按類的第二輪復習,那麼一張縝密而又完整的 知識之網就編織成了。用這樣的「網」捕「魚」,恐怕就不會顧此失彼,出現漏「網」之「魚」了。
整體知識結構復習法,對我來說僅僅還是嘗試,還有許多不夠成熟甚至不夠科學的地方,一切都有待於改 進和完善。但我相信,它具有生命力,一定會發展起來,被廣大師生接受
❺ 改革開放的論文怎麼寫
網上隨便搜啊,哈哈
http://www.sogou.com/web?query=%B8%C4%B8%EF%BF%AA%B7%C5%B5%C4%C2%DB%CE%C4&_ast=1232305408&_asf=www.sogou.com&w=01029901&num=10
http://iask.sina.com.cn/b/8841134.html?from=related
http://www.lunwentianxia.com/lwkey_new_15217/
❻ 求一篇3000字,中國近代史論文。1840——1949年之間發生的歷史事件,要求格式正確,最後復制就能用的
自1840 年鴉片戰爭以後至1919 年五四運動前夜近80 年的歷史。中國近代的歷史,是中國人民置身近代洪爐接受考驗的歷史,是在軍事、政治、經濟、文化都遭到失敗時期的歷史,而從總相上看又是阻礙西方帝國主義東侵的歷史。這是一段很值得深入探討的歷史。
對於這段歷史的看法,在1980 年出版的《中國通史綱要》的敘論中,我們曾有所論述。在那裡,我們稱這段歷史為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歷史。我們寫道:「在這個時期里,由於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並殘酷地統治了中國,中國社會經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較封建社會時代的情況復雜了。社會經濟的主要成分,除封建地主經濟、農民和手工業者的個體經濟繼續存在外,出現了新興的資本主義經濟。資本主義經濟又包括帝國主義資本、官僚買辦資本和民族資本三個部分。帝國主義經濟勢力在中國社會生活中起著支配的作用,封建經濟則佔有顯著的優勢地位,二者並互相勾結在一起。官僚買辦資本是帝國主義經濟的附庸,並跟封建剝削關系緊密相聯結。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十分微弱,沒有成為一個能獨立的經濟體系,在社會經濟生活中不佔重要地位,而且跟帝國主義封建主義都有這樣那樣的聯系。在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下,中國農村中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遭到破壞,商品生產發展了,但農業生產和農民的經濟生活卻越來越陷入於世界資本主義市場的漩渦。這些情況,表現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經濟形態的主要特點。
「伴隨著社會經濟的激烈變化,階級關系也發生新的變化。外國資產階級在侵入中國後,成了中國社會生活裡面一種統治力量,操縱控制中國的經濟、政治、軍事、文化各個方面。他們不僅扶植和支持封建地主階級,使其變成他們統治中國的支柱,而且造成了為其侵略需要服務的買辦階級。在封建地主階級內部,新起的軍閥官僚地主在外國資產階級的支持下,代替了原來的官紳地主占支配地位。軍閥官僚地主是國際資產階級的附庸,而且一般都還兼有早期官僚資本家的身份,具有濃厚的買辦性。他們在地主階級政權中握有實權,成為舉足輕重的勢力。這也是地主階級政權買辦化的重要表現。農民階級主要包括自耕農、佃農和雇農,約佔全國人口百分之七八十。在封建主義帝國主義的壓迫剝削下,農民日益貧困破產,出現了自耕農減少、佃農增加的趨勢。民族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是這個時期新產生的兩個階級。民族資產階級為其經濟地位所決定,是一個帶有兩重性的階級,一方面有在一定時期中和一定程度上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革命性,一方面又存在了對革命敵人的妥協性。無產階級是最偉大、最先進、最革命的階級。在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它還沒有形成獨立的政治力量,還是作為小資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追隨者參加革命。」
對於上述這些看法,我們現在還沒有改變。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史學研究進入了新時期,史學工作者思想解放,對長期以來被認為是定論或禁區的一些有關近代史的重大理論問題,也提出了討論,一時形成了研究中的熱點、重點和難點。
關於近代社會性質研究進入八十年代以來,有的研究者對近代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提出不同的看法,從而引起爭論,並由此形成近代史研究中的一個熱點問題。一些人認為,「半殖民地」指的是國家地位,即喪失了獨立,而處於附屬國的地位;「半封建」指的是社會形態,即發生了資本主義,但封建剝削制度和封建專制統治仍然保持著。半殖民地的另一半是半獨立,半封建的另一半是半資本主義,這是兩個不同范疇的概念。在近代中國,這二者既非同趨,也非同步,其間沒有必然的聯系。因此,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界定近代中國社會性質是不恰當的。更多的人則堅持認為,不應把「半殖民地」與「半封建」分割為不相聯屬的兩個范疇,因為二者是同步的、共生的。由於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成了半殖民地;與此同時,又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生發展,使中國變成了半封建社會;帝國主義為了侵略的利益,又保護和支持中國封建主義,扼制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所以近代中國社會是半殖民地條件下的半封建,又是半封建基礎上的半殖民地,兩者互相制約,互相依存,共同形成了中國近代社會的特定狀態和屬性。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界定近代中國社會的性質是完全科學的。
由社會性質的爭論,還引出了一場關於「兩種趨向」論的爭論。有的學者認為,近代中國社會的發展存在著兩個而不是一個趨向:一是由於帝國主義侵略,使中國從獨立國變為半殖民地(半獨立),並向殖民地演化的趨向;另一是由於封建經濟解體,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使中國從封建社會變成半封建(半資本主義),並向資本主義演化的趨向。二者「在本質上是互相排斥、互相對立的」,因而不能把近代中國說成完全沉淪的過程。對此不同意見有兩種:一是認為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沉淪的過程。另一些人則認為半殖民地半封建是一個統一的過程,視半殖民地沉淪,半封建為上升,把二者完全對立起來,仍不脫簡單化。應當說近代中國殖民地化與半封建化二者都是既有沉淪又有進步,相互交錯斗爭,呈復雜的關系,沉淪不斷阻遏進步,但進步最終戰勝了沉淪(李時岳:《關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幾點思考》,《歷史研究》1988 年第1 期;《關於近代中國社會性質問題答記者問》,《學術研究》1988 年第6 期。林有能:《中國近代社會性質的再認識——廣東史學界的一場爭論》,《學術研究》1988 年第6 期)。關於近代史的基本線索研究這也是近年來爭論較激烈的一個問題。圍繞這一問題,形成了諸種不同的看法:一種意見認為,向西方學習,發展資本主義, 是中國近代史前期爭取獨立和要求進步的根本道路。據此,他們把太平天國農民戰爭、洋務運動、戊戌維新和辛亥革命認作近代中國進步潮流發展的「四個階梯」,是近代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另一種意見,則不同意按照洋務運動—戊戌維新—辛亥革命的線索來論述這個時期歷史的進步潮流,認為這三者之間在政治上並無必然的繼承關系,其性質是不大相同的。考慮近代史的基本線索應制約於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及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這一中心任務,因而毛澤東所說「帝國主義和中國封建主義結合,把中國變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過程,也就是中國人民反抗帝國主義及其走狗的過程」,正確地概括了中國近代史的基本線索。這一派人並不輕視中國近代史上發展資本主義的重要性,但認為只有人民大眾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才是中國爭取民族獨立和謀求人民解放的正確道路。還有一種意見,則從民族運動的角度闡述近代史的發展線索,對上述兩派的觀點都有所批評,但又認為毛澤東所說的「兩個過程」是客觀存在的歷史實際,是中國近代史全過程的主幹(李時岳:《從洋務、維新到資產階級革命》,《歷史研究》1980 年第1 期;張海鵬:《中國近代史的兩個過程及有關問題》,《歷史研究》1984 年第4 期;章開沅:《民族運動與中國近代史的基本線索》,《歷史研究》1984 年第3 期)。
關於中國近代化問題研究近些年來,不少學者重視從近代化的角度探討中國近代史的發展,但於近代化的概念、進程和特點等問題頗多爭議,其中最大的分歧是於近代化的內涵理解不同。一派人認為,近代化就是資本主義化。另一派人則不同意這種看法,他們認為近代化不能脫離中國的實際,不改變半殖民地的社會地位,不解決帝國主義在中國的壓迫和掠奪,近代化就化不起來,而只能是半殖民地的「近代化」。近代中國人民為爭取民族的獨立和國家的主權而進行的反帝反封建的斗爭,不僅是中國近代化的應有之義,而且直接為中國實現近代化提供了前提條件。
與近代化問題相關,學者們對近代史上的洋務運動的評價,也產生了爭論。關於洋務運動的爭論,不同的觀點大體有三:一部分學者認為洋務運動是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相結合的產物,是統治階級為挽救自身危機而發起的自救運動,它對促進中國資本主義發生客觀上有某種進步作用,但對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主要起了阻礙作用。在帝國主義與封建主義的統治下,它不可能引導中國走向完全的資本主義,因而不能將之視作代表近代中國進步運動與近代化的開端。另一部分學者主張以是否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為標准和從中國近代化總的進程這個角度來考察洋務運動的歷史。他們認為,洋務運動既是封建勢力和外國侵略者間矛盾的產物,又是中國積極回應世界文明潮流的結果。其主要目的在於反對外國的政治和經濟侵略,提倡學習西方,推進近代文明。它是一場地主階級領導的帶資本主義傾向的改革運動,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延緩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的過程。因之,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代表了中國社會進步的不可逆轉的方向。還有一部分學者則主張分階段評價,認為1880 年以前,洋務運動順應了歷史發展的趨勢,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1880 年後,當資本主義發展要求變專制為民主以適應它的發展時,洋務運動仍堅持封建專制制度,便因違反歷史潮流而失敗。
以清道光二十年(1840)的鴉片戰爭為標志,中國歷史進入了近代,即半殖民地半封建時代。這個時代,包括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兩個時期。從鴉片戰爭至1919 年五四運動以前,中間包括中華民國的成立和清皇朝的滅亡,是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五四運動以後,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本卷論述的是自道光二十年鴉片戰爭至1919年五四運動以前80 年的歷史,為近代前編。在我國史學界,對中國近代史的下限,目前尚存在著不同的見解。有不少著述的下限斷於1919 年五四運動,此前為中國近代史,此後為中國現代史。但也有許多研究者認為,中國近代史的下限應至1949 年10 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因為在1949 年以前,中國的社會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性的。本卷採取後一種意見,即以五四運動作為近代前後編的劃分,而不是近現代的劃分。
鴉片戰爭後,由於西方資本主義的侵略,也由於清皇朝的腐敗,中國由一個獨立的封建國家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中國近代的歷史,是災難深重的屈辱歷史,也是英勇抗爭和不斷探索的歷史。獨立、民主、富強和統一,成為中國近代歷史的主題。中華民族面對著兩大歷史任務:一個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 一個是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個任務是為後一個任務掃清障礙,創造必要的前提。近代中國人,從林則徐禁煙、抗英,太平天國起義,戊戌維新運動,義和團反帝運動,辛亥革命,直到護法運動,等等,都是為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為了國家的繁榮富強。他們都為此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貢獻,但也都沒有能夠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地位。因而在五四運動後,又有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的新民主主義革命。
在鴉片戰爭後的晚清社會里,經濟結構發生了變化。除原有的農業和手工業經濟外,出現了近代資本主義工業經濟,這是鴉片戰爭以前所沒有的。到辛亥革命後,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民族資本主義工業有了進一步發展。但是,這種發展是很緩慢的,很微弱的。據統計,近代工業在工農業總產值中所佔的比重,到1920 年僅為4.9%,農業和手工業經濟卻佔95.1%。這是帝國主義和中國封建主義壓迫、掠奪的結果。帝國主義和中國封建主義結合起來,支持反動派作為他們統治中國的支柱。正是由於帝國主義的維護,封建的土地關系、商業高利貸資本和一切前資本主義的剝削制度及上層建築得以保持下來。帝國主義使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化,又使中國停留在半封建狀態。隨著經濟結構的變化,階級結構也發生變化,出現了新的階級。這就是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資產階級的成長,必然要在政治上提出要求。反映這種要求的,一是戊戌變法運動,一是辛亥革命。
鴉片戰爭後,西學的傳播,尤其是新知識分子的出現,在思想文化方面也發生了新的變化。與傳統歷史循環論、綱常名教等相對立的,是進化論、民權、自由、平等等思想的傳播。「詩界革命」、「文體革命」、「小說界革命」、「戲劇改良」以及「史界革命」等相繼提出,使文藝、史學出現了新氣象。廢科舉,辦學堂,出國留學,教育方面出現了根本性的變化。到五四運動前,新文化運動形成了高潮。
❼ 關於中國改革開放的論文
摘要: 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發生了驚人了變化,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回顧改革開放的歷程,文章討論了兩個問題:計劃經濟體制為什麼異常牢固和中國經濟體制改革是怎樣起步的。從當初迷信計劃經濟體制到懷疑計劃經濟體制,最終到下決心摒棄計劃經濟體制,必須歸功於鄧小平同志關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導。打破了長期的、不正常的寂靜,造成了再也平靜不下來的經濟格局,使中國經濟不可逆轉地走向改革,走向開放,走向市場經濟。 關鍵詞: 計劃經濟體制,經濟體制改革,市場經濟,改革開放 從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算起,到2008年,中國的改革開放已經走過了整整30年。這30年,中國的變化是驚人的、舉世矚目的。我們每一個人,都在這個過程中有親身的經歷。我們誰都不是先知先覺者,誰都不可能在1978年就能預知此後的中國經濟會怎樣一步步發展起來。我們都在改革開放的道路上學習、提高、成長。回顧這30年,使我感觸最深的是:第一,計劃經濟體制為什麼異常牢固?第二,中國經濟體制改革是怎樣起步的?在序言中,我想就這兩個問題談一談自己的想法。計劃經濟體制為什麼異常牢固在已經建立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的國家,改革是非常艱難的。盡管中國同發達國家在經濟和技術上的差距越來越大,但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仍然可以照常維持下去。這一體制的性質決定了它有可能頑強地存在下去。原因是:第一,計劃經濟體制把企業置於行政部門附屬物的地位,企業既不能自主經營,又不能自負盈虧。企業的生產數量、生產品種、價格以及企業的生產要素供給與生產成果的銷售都處於政府計劃部門和有關行政主管機構的控制之下,企業如果想自行決定生產和經營,稍稍擺脫一下計劃的安排,稍稍違背一下行政主管機構的意願,就會受到制裁,直到把企業領導人撤職或給予其他處分。行政權力支撐著整個計劃經濟體制的運轉。因此,一個企業想背離計劃經濟的軌道,是十分困難的。同樣的道理,在計劃經濟體制之下,居民個人實際上也處於行政部門附屬物的地位。個人作為勞動者,在什麼工作崗位上就業和擔任什麼工作,都由勞動人事機構按計劃安排好,流動難以如願,抵制這種安排等於自己斷送了繼續工作的機會。個人作為消費者,也要由計劃部門安排,具體表現為生活必需品是憑票證供應的、住房是由單位提供的、甚至子女的升學就業也無一不同行政主管機構的安排有關。假定居民個人想離開計劃經濟所安排的居住地點或工作單位,他在生活上將遇到很大的困難。這樣,從居民個人的角度來看,同樣可以認為計劃經濟的運轉得到了行政權力的支撐。第二,計劃經濟體制是由若干個次一級的體制組成的。例如,計劃的企業體制、計劃的財稅體制、計劃的金融體制、計劃的價格體制、計劃的勞動用工體制與人事體制等等。它們彼此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這個次一級的體制依存於另一個次一級的體制,而另一個次一級的體制又依存於第三個次一級的體制,盤根錯節,難解難分,此存則彼存,此損則彼損。於是,要想沖破計劃經濟體制的束縛,對任何單個的企業或單個的居民個人來說,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情。而且,就算某個企業或某個居民個人在某種情況下能夠違背計劃經濟體制的規定而使自己的經濟活動有所發展,那也只能被當作偶然的、非常規的事情,而不可能成為經常性的、別人可以效法的行為。在這種情況下,絕大多數企業或單個居民都只好對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安排採取默認和順從的態度,企業和個人都感覺到自己的力量同強大的計劃經濟體制相比是太微不足道了,無法掙脫計劃經濟體制的束縛。第三,計劃經濟體制有一種被認為是正確無誤、不容懷疑的計劃經濟理論體系作為支柱,這種經濟理論為計劃經濟體制進行辯護,把計劃經濟體制的建立說成是社會主義社會的唯一選擇,把任何背離計劃經濟體制的經濟行為都說成是修正主義的。這就是說,通過計劃經濟理論的解釋,選擇計劃經濟體制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即使計劃經濟體制之下出現了這種或那種問題,但一來這是歷史所註定的選擇,無法更改;二來如果要離開計劃經濟的軌道,那就是滑到了資本主義的邪路上去了,對社會、對企業、對個人的後果都是十分嚴重的,因為這等於背叛。計劃經濟體制既有行政權力作為支撐,又有計劃經濟理論體系為之進行辯護和論證,要想沖破計劃經濟體制的難度之大可想而知。不僅如此,由於長時期內計劃經濟理論在意識形態方面占據著統治地位,被確定為正統的經濟理論,任何對計劃經濟提出懷疑,甚至想作出修正的觀點都被打成異端。由於人們從學校里、從書籍報刊上、從電影電視中所讀到的和看到的都是宣傳計劃經濟的東西,於是人們也就自覺地或不自覺地對各種想擺脫計劃經濟束縛的行為加以譴責、加以抵制。某個企業或某個居民個人如果在擺脫計劃經濟體制方面有些舉動,就會陷於非常孤立的境地,周圍的人鄙視他、嘲笑他、斥責他,使他不得不屈從於輿論的壓力、周圍的人的壓力。盡管這些壓力往往是無形的,以致於到後來,連最初懷疑過計劃經濟體制的人也會進而懷疑自己可能真的錯了:立場錯了,觀點錯了,於是本來正確而且很有創新意義的改革嘗試,就這樣被扼殺了、消失了。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是怎樣起步的從當初迷信計劃經濟體制到懷疑計劃經濟體制,最終到下決心摒棄計劃經濟體制,必須歸功於鄧小平同志關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導,歸功於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的歷史性的決策,歸功於理論工作者和經濟實踐者這些年來在推進改革與開放中的努力。可以回想一下,當時,在「兩個凡是」的思想統治下,要在改革開放方面邁出第一步是何等困難。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發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一文,從而引發了關於真理標準的討論。這場討論受到了「左」的方面的壓制。鄧小平同志支持了這場討論,並領導了全國范圍內的思想解放運動。鄧小平同志在社會主義經濟理論中進行了重大創新。他領導的中國改革開放事業,他所設計的實現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方案與道路,以及他對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理論研究,填補了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史上的空白,揭開了這一理論的新的一頁,並用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實踐豐富了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寶庫。毫無疑問,假定沒有理論的指導,沒有理論上的突破,中國的經濟改革不可能取得進展,計劃經濟體制也就不可能被逐漸打破。改革開放初期,從1979年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經濟體制改革在農村家庭承包制的推廣、鄉鎮企業的興起和經濟特區的建立這三個方面取得了成績。正是這些沖擊的結果,導致了計劃經濟體制逐步失去陣地,最終不得不趨於解體。要知道,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廣、鄉鎮企業的興起、經濟特區的建立,無一不依賴於改革開放政策的制定,依賴於真理標准問題的討論以及由此帶來的思想解放。如果沒有這些,即使有的農村中出現了家庭聯產承包這種生產組織形式,它也不可能持久,而且更不可能在全國范圍內推廣,甚至有可能出現這種情況:在農村普遍挨餓的條件下,可以容忍家庭承包,只要經濟形勢稍好一些,馬上就展開攻勢,把家庭承包取消了。再說,即使有的鄉鎮辦起了一些不受計劃經濟控制的小企業,那它們也頂多隻是小型企業。在計劃經濟體制之下,生產一些被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國有大中型企業所不注意或不屑於生產的小商品,起著拾遺補闕的作用,不可能擴大生產規模,不可能成為與國有大中型企業一爭高下的經濟力量。而更有可能的是:它們遲早會被上級主管部門以各種方式納入計劃經濟的軌道,朝著所謂「更高級的公有制形式」過渡。至於經濟特區的建立,那更是絕不可能的。經濟特區的建立與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出現、鄉鎮企業的興起之間的一個重要區別是: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出現和鄉鎮企業的興起,最初純粹是自發性的,而不是政府部門有意識地倡導的,只是在政府領導人發現了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好處及其意義,發現了鄉鎮企業的作用及其在中國經濟中的不可替代性之後,經過研究甚至辯論,統一了認識,才加以肯定,給予扶植。經濟特區則不然,在計劃經濟體制之下,經濟特區沒有自發建立的任何可能性,經濟特區的建立完全是政府的有意識的行動。只有這樣,在中國這塊土地上才有可能出現深圳等經濟特區。從經濟特區建立與發展這一事實,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計劃經濟體制與行政權力怎樣牢固地、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假定不是政府採取有意識的行動,那是不可能在計劃經濟體制與行政權力牢固結合的條件下,使某一個地區沖破計劃經濟體制的束縛,按市場經濟的規則來發展經濟的。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中國經濟終於發生了有深遠意義的變化。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推廣了,鄉鎮企業興起了,經濟特區建立了。農村經濟改革的成就給人們這樣一種啟示,即只要擺脫計劃經濟體制的僵硬控制,讓農民能夠自主經營,自己承擔生產經營的風險,並得到自己勞動成果中應當歸於本人的部分,蘊藏於廣大農村中的生產潛力就會充分發揮出來,使農村的經濟走向繁榮;經濟特區建設的成就給人們這樣一種啟示,即中國與發達國家在經濟技術上的差距是可以通過改革與開放而大大縮小的。只要計劃經濟少一些,市場調節多一些,經濟就會以較快的速度增長,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就會以較大的幅度提高。啟示的威力是巨大的,農村經濟改革和特區經濟建設的成就向全國人民傳達了一個信息:城市經濟改革,尤其是國有企業的改革,已經滯後了,必須抓緊時機,推進改革。20世紀80年代前期的經濟改革預示著一場更深刻、更艱巨的改革即將展開。它們就像投向死氣沉沉的計劃經濟體制湖面的大石頭,激起層層波浪。它們打破了長期的、不正常的寂靜,造成了再也平靜不下來的經濟格局,使中國經濟不可逆轉地走向改革,走向開放,走向市場經濟。這就是中國經濟體制改革最初歷史的寫照。
❽ 關於改革開放1000字論文
中國於一九七八年走上改革開放的道路。改革開放激發了各行各業的活力,使中國的生產力不斷得到發展。一個個新興城市拔地而起。一項項重大科技成果得到製造和開發。一個個大型工程得到峻工。一個個超大型企業正在迅速成長。中國長得高了,長得壯了。不再是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那種積貧積弱,不再是六七十年代那種貧困落後!
而今日早晨神六飛船的成功的發射升空,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發展的又一重大成果!
是改革開放,我們國家恢復了高考,培養了一大批在創新素質和能力的優秀知識分子,在老一輩科技人員的知識已經明顯老化的情況下,這些中青年知識分子毅然挑起重擔,承擔起航空航天的開發研究的重任。是改革開放,大大增強了中華民族的自力更生能力,為神州飛船的研製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是改革開放,使中國人民用更加開闊的視野看世界,主動吸收世界科學技術最新成果,推動我們的航空航天事業的新發展。是改革開放,從根本上否認了「知識分子是臭老九」、「知識越多越反動」的錯誤口號,落實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政策,為知識分子的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環境,促進了航空航天專家才能的發揮。是改革開放,進一步樹立了中國人民的自信,推動了載人航天工程重大決策的制定。
改革開放是二十多年來中國社會進步發展的根本動力。同樣,也是中國航天事業不斷取得新的成果的根本動力!
毋須諱言,當前中國的社會發展,還存在著許多問題。經濟發展水平不高,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不高,人的權利和自由得不到充分尊重。對於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說到底,要靠進一步推進改革開放。任何走回頭路的做法,都是沒有出路的。
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改革開放中不斷變得更加自信和成熟的中國人民,必定能突破當前社會發展中的復雜矛盾,使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取得更大成果。我們也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國的航空航天事業,必定能在改革開放中不斷成長,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做出更大貢獻!
❾ 改革開放論文怎麼寫
改革開放與中國的社會變遷 第一、政治權威結構的變化。 第二、意識形態在政治結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變化。第三、政府功能在政治結構中的作用的變化。第四、利益集團的產生及其對政治結構的作用。第五、民主進程的發展及其對政治結構的影響。第六、政治決策機制的變化。第七、中央和地方關系的變化。第八、政治控制體系的變化。中國走向現代化的過程是從100多年以前開始的。1840年以後,中國就開始了這一艱難的歷程。但是,一直到1978年以前,都還只是為現代化提供某些條件和基礎,而沒有真正走上現代化的道路。中國真正走上現代化的道路則是從1978年以後開始的。現代化的基本特徵是:市場經濟、民主政治、法治國家、多元文化、開放社會。而中國在1978年以前的情況則與此完全相反,是計劃經濟、權威政治、人治國家、單一文化、封閉社會。因此向現代化的轉變對於中國來說是一種根本性的轉變。這一轉變過程先後在中國的經濟、政治、文化領域中逐漸地展開,從而使中國社會發生了和繼續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弄清楚這些變化的狀況及其發展的脈絡,對於今後中國在現代化的道路上如何走得更好,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這個過程是從經濟生活中開始的,尤其是從經濟生活的最深刻的層次即社會利益結構的大變動開始的。 當代中國社會的利益結構以1978年為界限,前後形成了巨大的差別。關於這個問題,我曾在許多文章中做過闡述,這里可以簡單地說一說。 在1978年以前的30年間,中國的社會利益結構是一種整體性的利益結構。這個利益結構的基本特點是:個體利益絕對地服從整體的利益,同時,個體之間在國家的控制與調節之下,實現平均化。而整體利益實際上是由幾個大的板塊構成的,即:工人、農民、知識分子、政府官員等。所謂利益的平均化則是在各個板塊內部實現的。 在這種利益結構中,國家所有制以及從屬於國家所有制的集體所有制構成了人們追求利益的唯一源泉,離開了這個唯一的利益源泉,人們就會喪失一切利益,從而失去生存的條件。為了維持這個整體性的利益結構,國家運用經濟的、行政的和意識形態的力量和手段對個人利益進行壓制,使人們逐漸忘掉了個人利益,從而使社會處於失去動力的狀態。再加上文革的破壞,便使國民經濟衰落到崩潰的邊緣。這便是改革開放的根本動因。 因而,改革開放以後的首先也是最大的變革就是社會利益關系的變化。這個變化是從多種生產資料所有制的出現開始的:在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普遍發展起來以後,中央的政策發生了一個重大的變化,即允許在公有制之外的多種所有制的存在。這樣便造成了利益源泉的多元化,使人們有可能擺脫公有制的束縛而到體制外去追求利益。同時,原有的對個人利益的壓抑政策也開始松動了。這樣,就在人們的觀念上產生了一個巨大的變化:即人們的利益意識開始覺醒。與此同時,原有的整體性的利益結構便崩解成無數個小碎片,造成了社會利益單元的個體化。也就是說,,社會利益結構從幾個板塊構成的整體性結構變成了原子結構。從而使個人利益問題被提上日程,使得個人利益的追求變成合理、合法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