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論文題目 » 科學發展的論文題目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科學發展的論文題目

發布時間: 2021-03-20 19:00:54

1. 急求一篇論文題目《論科學發展觀》

[編輯本段]科學發展觀內涵及對黨的工作的指導意義
胡錦濤同志在十七大報告中提出,在新的發展階段繼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胡錦濤說,科學發展觀,是對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於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
胡錦濤指出,科學發展觀,是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總結我國發展實踐,借鑒國外發展經驗,適應新的發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強調認清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後,也不是要脫離實際、急於求成,而是要堅持把它作為推進改革、謀劃發展的根本依據。我們必須始終保持清醒頭腦,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的實際,科學分析,深刻把握我國發展面臨的新課題新矛盾,更加自覺地走科學發展道路,奮力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
胡錦濤說,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必須堅持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要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堅持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要著力把握發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破解發展難題,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必須堅持以人為本。要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保障人民各項權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必須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要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促進現代化建設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協調,促進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相協調。
――必須堅持統籌兼顧。要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重大關系,統籌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既要總攬全局、統籌規劃,又要抓住牽動全局的主要工作、事關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著力推進、重點突破。
胡錦濤指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始終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黨的基本路線是黨和國家的生命線,是實現科學發展的政治保證。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是我們黨、我們國家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生存發展的政治基石;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要堅持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四項基本原則、改革開放這兩個基本點統一於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任何時候都決不能動搖。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通過發展增加社會物質財富、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過發展保障社會公平正義、不斷促進社會和諧。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繼續深化改革開放。要把改革創新精神貫徹到治國理政各個環節,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增強改革措施的協調性。要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進各方面體制改革創新,加快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步伐,全面提高開放水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切實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要站在完成黨執政興國使命的高度,把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體現到領導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上來,落實到引領中國發展進步、更好代表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來,使黨的工作和黨的建設更加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為科學發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組織保障。
[編輯本段]科學發展觀核心是以人為本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科學發展觀核心是以人為本。以人為本是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突出強調的一個重要思想和基本要求。它之所以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第一,以人為本是歷史唯物主義的一項基本原則。
第二,以人為本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和執政理念的集中體現。
第三,以人為本全面回答了科學發展觀的一系列基本問題。
[編輯本段]科學發展觀的內涵
科學發展觀通常是指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中提出的「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推進各項事業的改革和發展的一種方法論。
在黨的十七大上,胡錦濤總書記在《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的報告中提出,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性,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指明了我們進一步推動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的思路和戰略,明確了科學發展觀是指導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指導思想,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對於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社會發展規律、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標志著馬克思主義和新的中國國情相結合達到了新的高度和階段。
科學發展觀的具體內容包括:
第一,以人為本的發展觀。
第二,全面發展觀。
第三,協調發展觀。
第四,可持續發展觀。
提出的時間背景、內容措施、實施情況
2003年10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了科學發展觀,並把它的基本內涵概括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堅持「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
許多學者有著共同的感觸,只要一談到發展,其行為主體除了人之外似乎都不可能擔當,這是一個以人的全面發展為主線的社會整體進化,它遠遠超過了「滿足人類生存」這一簡單的道德訴求。由此出發,其合理的順延就逐漸地形成了導致「科學發展觀」產生的源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上世紀90年代就認為:「發展越來越被看作是社會靈魂的一種覺醒」。而可持續發展思想的生成,正是以上述發展概念的拓廣為基礎的。

科學發展觀就是「一觀二論」

「一觀」 就是科學發展觀,「二論」 就是正理均贏論和第三空地論
人們還無法理解科學發展觀的高深,所以人們很自然地要問:什麼是科學發展觀?誰知道科學發展觀?目前,科學發展觀也遇到了一些理論上的困難,我們必須知道它的結構特徵。今天,我們用唯物主義的物質世界觀看待它,就會想到人的行為有三特性,水分子是三原子,DNA模型是三誇克,由此推斷,科學發展觀也似乎是三元結構:
一、科學發展觀
二、正理均贏論
三、第三空地論
這就是科學發展觀的"一觀二論"結構特徵。
[編輯本段]中國發展面臨6大嚴峻挑戰
21世紀,中國的發展進程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如下的6大基本挑戰:人口三大高峰(即人口總量高峰、就業人口總量高峰、老齡人口總量高峰)相繼來臨的壓力;能源和自然資源的超常規利用;加速整體生態環境「倒U型曲線」的右側逆轉:實施城市化戰略的巨大壓力;縮小區域間發展差距並逐步解決三農問題;國家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建設和國際競爭力的培育。
所有這些挑戰的消解,其實質都在催促著「如何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目標」這個總主體。上述這些成為嚴重製約中國未來發展的挑戰,也只能在實現國家「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科學發展觀的統帥下,才能得到真正有效地克服。
科學發展觀的理論核心,緊密地圍繞著兩條基礎主線:其一,努力把握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平衡,尋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及其關系的合理性存在。同時,我們必須把人的發展同資源的消耗、環境的退化、生態的脅迫等聯系在一起。其實質就體現了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和諧與協同進化。
其二,努力實現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協調。通過輿論引導、倫理規范、道德感召等人類意識的覺醒,更要通過法制約束、社會有序、文化導向等人類活動的有效組織,去逐步達到人與人之間關系(包括代際之間關系)的調適與公正。歸納起來,全球所面臨的「可持續發展」宏大命題,從根本上體現了人與自然之間和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總協調。有效協同「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保障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而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則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核心。
[編輯本段]科學發展觀的本質
國家發展戰略的整體構想,既從經濟增長、社會進步和環境安全的功利性目標出發,也從哲學觀念更新和人類文明進步的理性化目標出發,幾乎是全方位地涵蓋了「自然、經濟、社會」復雜系統的運行規則和「人口、資源、環境、發展」四位一體的辯證關系,並將此類規則與關系在不同時段或不同區域的差異表達,包含在整個時代演化的共性趨勢之中。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國家的戰略,必然具有十分堅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哲學內涵。面對實現其戰略目標(或戰略目標組)所規定的內容,各個國家和地區,都要根據自己的國情和具體條件,去規定實施戰略目標的方案和規劃,從而組成一個完善的戰略體系,在理論上和實證上去尋求國家戰略實施過程中的「滿意解」。
從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出發,其體系具有三個最為明顯的特徵:
其一,它必須能衡量一個國家或區域的「發展度」,發展度強調了生產力提高和社會進步的動力特徵,即判別一個國家或區域是否在是真正地發展?是否在是健康地發展?是否是理性地發展?以及是否是保證生活質量和生存空間的前提下不斷地發展?
其二,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區域的「協調度」,協調度強調了內在的效率和質量的概念,即強調合理地優化調控財富的來源、財富的積聚、財富的分配以及財富在滿足全人類需求中的行為規范。即能否維持環境與發展之間的平衡?能否維持效率與公正之間的平衡?能否維持市場發育與政府調控之間的平衡?能否維持當代與後代之間在利益分配上的平衡?
其三,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區域的「持續度」,即判斷一個國家或區域在發展進程中的長期合理性。持續度更加註重從「時間維」上去把握發展度和協調度。建立科學發展觀的理論體系所表明的三大特徵,即數量維(發展)、質量維(協調)、時間維(持續),從根本上表徵了對於發展的完滿追求。
[編輯本段]科學發展觀是博弈世界觀
科學發展觀與《博弈聖經》《博弈聖經》
「科學是世界的靈魂。」
「科學是用事實建立起來的。」
【科學的定義】:文明的永恆、普適、唯一性就是科學 。
【文明的定義】:文化進程里恩怨游戲的終結就是文明。
「文明是現實主義。」
「戰略的定義」中「連續」這個詞的意思就是「發展、持久、和諧和均衡。」
「觀」, 是觀念。
【觀念的定義】:觀念是自身知覺、意識、思想、理智的對象。
【真理的定義】:真理是一個觀念在個別情況下判斷中現時的體驗。
「真理是由表象真理、知性真理、理性真理、概念真理、智性真理的一致性構成的,一致性都是各種關系構成的。」
【戰略的定義】:戰略是尋找連續正理、科學的文明實體。
【戰術的定義】:戰術是達成局部真理、 文明的文化性質。
「戰略的特徵是發現智謀的綱領,戰術的特徵是創造實在的行為。」
「發展」一詞,就是戰略中的連續,也是戰略和戰術的本質屬性區別之一。
科學發展觀是一種文化,是一個發現,它又是一個文化進程。在博弈的文化進程里,它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文化體系,融入社會,深入人心,變成了以人為本的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背景的博弈世界觀。在資產與共產雙方博弈對局中,自然產生了第三空地的概念,在社會主義文化走向文明和科學的進程中,就是在這第三空地里不斷地創新,中國社會就是在這個文化進程中得到繁榮和發展。
「感覺、思維、意識、觀念、主觀、理性、真理,這是文化進程。
感覺、思維、意識、觀念、主觀、理性、真理、證據,這是文明進程。
感覺、思維、意識、觀念、主觀、理性、真理、證據、科學,這是科學進程。」
「文化誕生於謊言,文化又是虛無主義,只有文化才有萬能的理性產生當代文明。」
[編輯本段]科學發展觀的文化度量
《博弈聖經》中說:「科學的理性是一個國家的准繩、品德和聲譽。」文化的一切創新,都是命題的總括。命題作為非物質與人對應的關系,這是一個人與自然的博弈實體關系,一切都由這個博弈實體規則所支配,再由命題的文化沿著正理的進步與增長,表現出科學發展觀的「發展」是連續、持久、均衡的自然特徵,又是戰略里的六法則之一。科學發展觀的正理均贏論是大自然的均衡體系,也是科學發展觀的精髓。
用《博弈聖經》認識科學發展觀的大部分特性是正理與均贏,它面向世界未來文化的開放、獨創與包容,再讓所有的人在自由中,找到一個個與現實的聯系,自上而下貫通一個實事求是的真假概念。《博弈聖經》有一段提示:「一個個局部真理屬性的連續性,構成了真理的永恆特徵。它不容忍假設,更不允許與謊言並存,因為真理的下一站就是物理世界的證據,那是文明的所在地。」人們理想得到的一切都是自我建立對局之後才能實現。
科學發展觀的正理均贏論落實到現實中,正理就構成了哲學思維的主題元素,同時,構成了人與自然的博弈實體,(博弈實體:是心靈、思想、意識、行為、理智的對象和廣延,也是人與自然的對應,構成一個多態式的、表現出二特性的事實。二特性是先前必然決定的人與大自然統一成一個實體的東西,無限永存,有可分不變性又不可還原的屬性,並被統一在一個單一的實體中,成為博弈實體的一元論,也是自然意圖。實體一元論在數目上的同一性,發生的因果次序不屬於個人的部分本性,這種屬性是實體的性質。因此先定性通過不同步時空概念,把決策人再進行實體空間的延伸,通過屬性自身,接受哲學和邏輯學的一致性就會有認識了對局和理性的可能,它始終同在實體內被理解,理解事物的不一致,理解多態式是大自然的均衡,理解反事實的論斷,完整的博弈世界就是決策二特性。)所以,我說,科學發展觀的實體分離不變性,表現出來的正理均贏論,任何人應用它,都有無限創新的可能。文化命題不能具體,文化是靠感情的轉換,遺存下來才有價值,文化就是以哲學的形式和科學的方式進展著。《博弈聖經》中說:「文化就是去掉完整性,區分出是與不是才能在文化進程中完成探索、發現、發明。」
如果不能認識科學發展觀的正理均贏論里的對應關系,將不知道一個人在說什麼,或者變成對名詞的吼叫,一個偉大的命題也會變成口號。
[編輯本段]發展的科學度量
包括三個有機統一的本質反映與宏觀識別:
其一,發展的動力表徵: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發展能力」、「發展潛力」、「發展速度」及其可持續性,構成了推進國家或地區「發展」的動力表徵。其中包括國家或地區的自然資本、生產資本、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的總和稟賦,以及對上述四種資本的合理協調、優化配置、結構升級以及對於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的積極培育等。
其二,發展的質量表徵: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自然進化」、「文明程度」和「生活質量」及其對於理性需求(包括物質的和精神的需求)的接近程度,構成了衡量國家或地區「發展」的質量表徵。其中包括國家或地區物質支配水平、生態環境支持水平、精神愉悅水平和文明創造水平的綜合度量。
其三,發展的公平表徵: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共同富裕」程度及其對於貧富差異和城鄉差異的克服程度,構成了國家或地區判斷「發展」的公平表徵。其中包括人均財富佔有的人際公平、資源共享的代際公平和平等參與的區際公平的總和。
只有上述三大宏觀識別同時包容在發展進程的不同階段之中,存在的「發展形態」就具有了統一可比的基礎,對於發展的追求才具備了可觀控的和可測度的共同內容。
[編輯本段]有效實施科學發展觀的7大主題
1.始終保持經濟的理性增長:在這里特別強調一種「健康狀態」下的經濟增長。它既不同意限制財富積累的「零增長」,也反對不顧一切條件提倡過分增長。所謂健康的增長一般指在相應的發展階段內,以「財富」擴大的方式和經濟規模增長的度量,去滿足人們在自控、自律等理性約束下的需求。
2.全力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它意味著新增財富的內在質量,應當不斷地、連續地加以改善和提高。除了在結構上要不斷合理與優化外,新增財富在資源消耗和能源消耗上要越來越低;在對生態環境的干擾強度上要越來越小;在知識的含量上和非物質化方面要越來越高;在總體效益的獲取上要越來越好。
3.滿足「以人為本」的基本生存需求: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以圍繞人的全面發展而制定,其中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和生存空間的不斷被滿足,是一切發展的基石。因此一定要把全球、國家、區域的生存支持系統維持在規定水平的范圍之內。通過基本資源的開發提供充分的生存保障程度;通過就業的比例和調配,達到收入、分配、儲蓄等在結構上的合理性,進而共同維護全社會成員的身心健康。
4.調控人口的數量增長,提高人口的素質:人口數量的年平均增長率首先應穩定地低於GDP的年平均增長率,而後逐漸實現人口自然增長率的「零增長」。此前與此後,都要把人口素質的提高納入到首要考慮的政策之中。該戰略目標的實質是把人口自身再生產同物質的再生產「同等地」保持在可持續發展的水平上。根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在其年度報告《人類發展報告》中的研究,人口資源向人力資源的轉變,首先要把人的「體能、技能、智能」三者的合理調配,置於可以接受的狀態之下,達到人口與發展之間的理想均衡。
5.維持、擴大和保護自然的資源基礎:地球的資源基礎在可以預期的將來,仍然是供養世界人口生存與發展的惟一來源。科學發展觀既然規定了必須保持財富的增長並滿足人類的理性需求,它的實物基礎主要地依賴於地球資源的維持、地球資源的深度發現、地球資源的合理利用乃至於廢棄物的資源化。
6.集中關注科技進步對於發展瓶頸的突破:科學發展觀始終強調「人口、資源、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的強力協調,科技進步在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中,能夠迅速把研究成果積極地轉化為經濟增長的推動力,並克服發展過程中的瓶頸,以此去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總體要求。科學技術的發展,經濟社會的發展,管理體制的發展,這三個主要方面將作為一個互為聯系的大系統,通過宏觀的調適和尋優,達到突破發展瓶頸的目標要求。
7.始終調控環境與發展的平衡:科學發展觀不贊成單純為了經濟增長而犧牲環境的容量和能力,也不贊成單純為了保持環境而不敢能動地開發自然資源。二者之間的關系可以通過不同類型的調節和控制,達到在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時,也能相應地將環境能力保持在較高的水平上。為此,一些地區在構造「循環經濟」、「生態補償制度」、「工業生態園」、「全過程無害化控制」、「綠色化學體系」等,其根本目的都在維系人與自然之間的協調發展。
[編輯本段]科學發展觀在十七大被寫入黨章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審議並一致通過十六屆中央委員會提出的《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決定這一修正案自通過之日起生效。

2. 科技論文的題目有哪些

提供一些科技論文的題目,供參考。

人工改變天氣
科技小論文都有什麼類型的?
怎樣饌寫科技論文
為什麼衣服能使人暖和?
電磁跑道
彩色投影小磁針
學生科技論文範文
做勇於創新的人
別把垃圾浪費掉
皮鞋為什麼越擦越亮
對於生物能源,我們能做什麼?
雙胞胎真的有心靈感應嗎?
冰棍為什麼冒「汽」?
暗物質的新理論
怎樣寫科學論文?
做個勇於創新的人
科技俱樂部與我
人類可以飛了
不開門也能看到門外來人
清潔雨傘
養花時水中能否加食醋
智能型水面垃圾搜集裝置的發明
科技創新小論文 - 折疊尺
煙灰的妙用
長城為什麼千年不倒?
研究蜘蛛的覓食習性
螳螂的生命力
植物也會睡覺
論物體上浮至漂浮所受浮力與重力的關系
鴨神奇的口水
關於墨水的實驗
廚房油煙有什麼危害?

3. 科學發展觀論文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的實踐催生科學理論,科學理論指導偉大的實踐。回眸改革開放30年的歷史經驗,探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發展的歷史軌跡和內在規律,准確把握科學發展觀與改革開放的辯證關系,對於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具有重大意義。

一、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催生科學發展觀

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進程,是當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改革開放與思想解放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向新的歷史階段轉變,促進了科學發展觀的形成與發展。

思想大解放,為科學發展觀的形成奠定思想基石。解放思想是引導社會發展、催生新生事物的強大力量,是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直接的思想基石。沒有改革開放進程中的思想大解放,就沒有科學發展觀的形成和發展。1978年和1992年兩次思想大解放,推動了改革開放的兩次大跨越。從真理標准大討論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確立,從探索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模式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成為全黨共識,都使我們黨在沖破「左」的樊籬、擺脫「兩個凡是」束縛和姓「社」姓「資」的爭論中,自覺地把思想認識從主觀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從對馬克思主義錯誤的教條式的理解中解放出來,為科學發展觀的形成掃清了思想障礙。在創立科學發展觀的過程中,我們既沒丟「老祖宗」,又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既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又根據當代中國改革發展的實際,深入研究和探討「為誰發展、靠誰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實踐中,堅決破除把經濟增長等同於發展的思想觀念,堅決沖破發展不計成本、不惜資源和環境代價的思維定勢,堅決消除「重物輕人」的思想理念,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礎上,形成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展現了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最新認識,開辟了當代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新境界。實踐證明,只有不斷解放思想,才能在深化改革開放的進程中推進理論創新,發展馬克思主義。

經濟建設的經驗,為科學發展觀的形成提供客觀依據。馬克思主義的每一次重大發展,總是與一定時代條件下的偉大實踐聯系在一起。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面對瀕於崩潰邊緣的國民經濟,我們黨作出了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的歷史性決策,通過改革開放創造了舉世矚目的增長奇跡。但不容諱言,隨著改革開放的步步深入,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日益凸顯。由於過分追求經濟增長數量,出現了忽視經濟增長質量、忽視資源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等問題。解決這些問題,既要有重大戰略部署、重大戰略決策、重大戰略舉措的實施,更呼喚重大戰略思想的指導。科學發展觀正是立足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總結我國改革發展實踐經驗,順應時代發展新要求提出來的。由此可見,改革開放的生動實踐,是科學發展觀形成與發展的源頭活水。

社會發展的進步,為科學發展觀的形成提供了動力支撐。唯物史觀認為,人的發展是衡量社會發展進步的根本標尺。科學發展觀的形成,是以不斷滿足人的根本利益為動力支撐的。30年前,我們黨為了解決人民群眾的吃飯問題,確立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發展戰略,這是完全正確的。但隨著溫飽問題的解決,群眾對生活質量的渴求越來越高,不僅關注經濟利益,而且關注政治利益、文化利益和自身的長遠發展。這就要求我們制定發展戰略時,必須堅持以人為本,追求人的全面發展。既要重視經濟指標,也不能忽視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指標;既要重視近期指標,也要兼顧遠期指標。正是在這個大背景下,把「以人為本」作為核心的科學發展觀應運而生。十六屆三中全會以後,黨中央順應社會發展進步的新要求,始終在實踐中身體力行科學發展觀,高度關注民生,積極推進社會事業發展,使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內涵更豐富,贏得了人民群眾的一致認同,並轉化為推動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實踐表明,社會的發展進步,促進了人的全面發展,為科學發展觀形成與發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動力支撐。

本篇文章來源於:科學發展觀心得體會網(www.fwsky.cn) 原文鏈接:http://www.fwsky.cn/html/lunwen/2009/0503/3780.html

4. 科學發展的背景和歷史地位以這個題目寫篇2000字的論文

論文的過程 論點,論據,論證,結論
科學發展的背景 主要看科學發展時的社會。經濟。文化等各個背景考察
歷史地位主要是對後世的影響以及在世界史本國史上有怎樣的地位
如果你怕麻煩不想寫 給我 我幫你寫只收200分
嘿嘿

5. 求科學發展觀論文題目

3、發展的可持續性就是人類社會世世代代能夠持續不斷地發展
持續性發展就其本來意義是指人類世世代代都能持續不斷地發展,當代人的發展不應當對後代人的發展造成總體上的不利影響,不應當以犧牲後代人的發展為代價來滿足當代人的需要。這個概念強調的是代際間的公平問題。當今世界,即使是同代人之間,也存在嚴重的社會不和諧問題,甚至出現社會沖突。因此,可持續性發展不僅關注環境、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而且關注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這里涉及兩個問題:一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如人口的適度增長、資源的適度開發和合理利用、環境的保護和優化、生態的平衡、資源有效配置;二是人類之間的和諧,如社會公平分配、代際間的可持續發展等。可持續發展就是高尚文明的發展,就是人與自然和諧地發展及人類間和諧地發展。
三、科學發展的目的是為了人的全面解放、人的全面發展

6. 以科學發展觀為主題的小論文

基科學發展觀

新華網北京10月15日電 胡錦濤15日在向十七大作報告時說,在新的發展階段繼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科學發展觀,就是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

2003年10月,胡錦濤總書記在十六屆三中全會上深刻指出:增長是發展的基礎,但增長並不簡單地等同於發展。不重視質量和效益,不重視經濟、政治和文化的協調發展,不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就會出現增長失調、從而最終制約發展的局面。

就在這次全會上,中共中央鮮明提出了科學發展觀這一重大戰略思想,這就是: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

以人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滿足人們的多方面需求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全面,就是要在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保持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的同時,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設,形成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格局。

協調,就是要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區域協調發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

可持續,就是要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處理好經濟建設、人口增長與資源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科學發展觀總結了20多年來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功經驗,揭示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反映了中共對發展問題的新認識,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從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工作全局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完) 本定義——科學是崇尚真理和真實的人們的,永無止境地探索、實踐,階段性地趨於逼近真理,階段性地解釋和揭示真理的階段性、發展性、歷史性、辯證性、普遍性、特殊性、信息性等特點,盡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的知識體系,且是一項成果的絕大部分有利於造福人類社會的高尚事業。

科學,應該是五個方面的內容:第一,科學就是知識。第二,科學不是一般零散的知識,它是理論化、系統化的知識體系。第三,科學是人類和科學家群體、科學共同體對自然、對社會、對人類自身規律性的認識活動。第四,在現代社會,科學還是一種建制。第五,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貝爾納則把現代科學的主要特徵概括為六個方面:一種建制;一種方法;一種積累的知識傳統;一種維持或發展生產的主要因素;構成我們的各種信仰和對宇宙和人類的各種態度的力量之一;與社會有種種相互關系。

科學的誕生和人類的歷史一樣久遠。我們人類在地球上生活了700萬年,據考古發現,大約距今30萬年前,原始人就在製造石器的過程中,開始了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動。在距今一兩萬年前,原始人發明了新的勞動工具—弓箭。弓箭的發明人對人類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利用弓箭有組織地狩獵,提高了生產效率,而剩餘的獵物則被飼養起來,使人類由狩獵進入畜牧的時代;另一方面利用弓弦繞鑽桿打孔的方法鑽木取火,又發明了摩擦生熱的制火技術,不僅極大的提高了人類的生活質量,而且增加了生產的手段;用火煉制粘土,發明了制陶技術;用火熔化銅和鐵,製造出金屬農具,使人類結束了一萬多年的遷徙不定的生活,進入自給自足的農業社會,從而開始了人類五千年的文明史。

通俗地說,科學是一種態度、觀點、方法!同時,科學的東西本身具有悖論!也就是說,不同的專業學科的東西很容易被混淆和認為是矛盾的!其實,它反映了科學地認識事物的不同的多個復雜方面!

只要是從事科學技術工作的同志都十分清楚,開始的概念的建立和假說以及假定非常艱難!所以,對於科學本身的原始概念來說,對於世界上任何一位頂尖的科學家來說,都是很困難的!所以,給出科學的基本定義需要膽量!需要膽識!還需要深深關注人類命運的高度境界!

實際上,在此以前,由於科學一詞從來就沒有嚴格定義過,所以會引起一系列的混亂和無謂的爭論。比如:中國古代有沒有科學?中醫是否是科學?科學與偽科學的區別是什麼?科學與宗教的區別是什麼?等等。而這些問題又是非常非常吸引人的問題。所以時代要求我們盡早地給出恰當的定義以解決這些爭議。

該定義中「逼近真理的盡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的」該定語是自己加進去的,原因是為了明確科學的涵義,即明確科學是一個怎樣的知識體系(我至今為止不明白為什麼很多書上為什麼不敢明確地加上它)。其中「矛盾」當然是指邏輯矛盾。

「知識體系」是人們對科學的最初認識。作為一種非常實用的知識,最重要的就是有很高的條理性和結構。這一點,任何一本經典著作都多少具有這種特色,古代最著名的要數《幾何原本》了。中國的古典著作中最有條理的,也許是我不學無術,自認為對我影響最大的是《橘中秘》(一本棋書)。不過科學這種知識體系已不象某些知識體系那樣規模那麼小,討論范圍那麼窄了,而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知識體系,其野心甚至企圖包羅萬象無所不及。這么大的體系仍要保持很強的條理和結構,這就顯得與眾不同了。但知識體系並不只有科學一種,所以必需明確科學是怎樣的知識體系。定義中前面部分給出了限定,跳過一段再討論。

很早有人就認識到了科學是一項造福人類的社會事業,但其意義是隨時代發展進一步深化的。而這也是缺少教育的人們不易理解的。知識表現在書本里怎麼又是一種社會活動呢?不能被別人理解,不能被別人重復驗證,這本身就不叫知識,為什麼還要強調其社會性呢?這是因為科學對知識的認識要遠遠比其它對其的認識嚴格。不管對巫師、宗教徒、平民還是科學家來說,知識都是指正確的陳述,正確的預見,即知識就是人認為的「真理」。但只有科學家才非常嚴格地審視「真理」。不光要看它的初始語句(常稱為公理)是否來源於直覺、實驗或有充分理由,而且嚴密地審查推導過程中的任何細節,並考查其任一導出結論是否與實驗或生活經驗相沖突。而這一系列工作都不是沒有受過科學訓練的人能做的,因此需要教育,需要許多的科學家的共同勞動,也需要廣大民眾的理解和各方面的支持。隨著科學的越來越發達,科學的復雜程度越高,其社會性也就越強。

「逼近真理」是強調科學的特質,與其它相比,科學最強調懷疑和創新,因為科學是以不存在先知先覺為前提的。同時科學也非常強調繼承和借鑒!認為所有知識都是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雖然科學追求的是主客觀世界的統一,但畢竟主觀世界與客觀存在並不是一回事,知識再正確,也只是逼近對世界的描述,而不就是客觀世界。比如說:理想氣體模型它能非常好的描述在常溫常壓下的氧氣、氮氣和二氧化碳等氣體,是因為這些氣體分子的線度遠小於它們之間的距離。而范德瓦爾斯對理想氣體模型的修正也只是近似的描述象水蒸氣那樣的真實氣體。科學家們懂得他們的理論一開始就是近似,所以他們從未指望從其理論導出的結論與真實世界無絲毫誤差。所有的知識是人造的,是主觀世界的產物,即使存在外星人,也只可能是比地球人更進化而已,他們也會有錯。自然界的秘密存在於自然界本身,自然界以其自身的多樣特點表現自己,但不會以文字形式借上帝之口明白地表達出來。可見用「最逼近真理」這一詞項既強調科學的嚴密性,又強調了科學對世界的認識意義。

「盡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該定語反映了科學對完美的追求,強調了科學也有個成長過程。普通人犯錯誤是經常的,偉人也會犯錯誤,象牛頓、愛因斯坦和馬克思這樣最受人尊敬的人物也有錯誤的理論。羅素的著作中,經常描寫偉人的自相矛盾,比如,提倡用節育手段控制人口的馬爾薩斯四年內添三個孩子;提倡無為的叔本華對晚來的榮譽欣喜若狂;被稱為實驗科學的始祖的培根則不知道為他治病的哈維發明血液大循環理論。偉人尚且如此,那麼集所有偉人智慧的科學內容要想沒有一點自相矛盾的暇點則十分困難,而且體系越大越難以沒有錯誤,特別是新學科,需要時間的檢驗。任何科學都有個成熟的過程。另外,隨著時代的發展,原有的科學也許是某種情境下的近似,在無限推廣時就可能出現矛盾,而科學決不會裝作沒有看見,必定要去解決這一矛盾,使科學向前邁進。由邁克爾遜實驗引起的相對論、由黑體輻射實驗引起的量子力學以及理發師悖論引起的數學革命,正是排除了那些自相矛盾後發展起來的。

研究科學的目的

科學來源於社會實踐,服務於社會實踐。它是一種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力量。在現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學的發展和作用受社會條件的制約。現代科學正沿著學科高度分化和高度綜合的方向蓬勃發展。

科學的數學結構是抽象的, 但科學的理念卻是樸素的[注一]。 當 Einstein 為指南針神秘的方向性感到驚訝時, 他只有四歲, 還沒有來得及讀 Aristotle, 也還看不懂 Kant。 後來人們認為 Einstein 是個天才, 但那時候他還只是一個晚熟的孩子。 他感到了驚訝, 因為他不知道事情為什麼會這樣; 他後來成為了物理學家, 因為他想知道事情為什麼會這樣。 只有真正樸素的理念才能夠和一個四歲孩童的朦朧理性產生耦合, 而我深信一個真正樸素的理念是不需要用幾十萬字才能說得清楚的。

這個世界的演化是有邏輯規律的, 這個宇宙間豐繁多姿的現象背後是有原因的, 這是科學存在的前提, 也是任何智慧存在的前提。 至於這個宇宙為什麼是有邏輯規律的, 這並不屬於科學的范疇。 我們存在於這樣一個宇宙中, 這是一個基本的經驗事實[注二]。

就象這世上所有其它的存在一樣, 科學的存在也是有因果的, 科學存在的具體形式是和它所要達到的目的緊密相聯的。 環顧我們周圍的世界, 從草木竹石到飛禽走獸, 從戈壁草原到冰川湖泊, 小至螻蟻塵埃, 大至日月星辰, 世間的現象是如此的千變萬化, 無窮無盡, 就象滿地的珍珠, 如若沒有絲線相串, 何以盡拾? 科學也是這個道理, 萬物無窮而人力有限, 理解事物的唯一辦法就是簡化。 把許多現象歸結為一個道理, 窺一隅而知全貌就是一種最有效的簡化。 尋求對自然現象的這種簡化是人類試圖理解、 預言和利用自然現象的最重要途徑, 也是科學樸素而優美的目標。

應當看到, 「簡化」 是一個比較含糊的字眼, 不問內涵地追求簡單性會使人誤入歧途。 最大而又最荒唐的簡單性莫過於把一切歸因於上帝, 就象聖經所宣稱的, 那比 Newtow 定律, Maxwell 方程式, 或是相對論的基本原理簡單多了。 但那不是科學, 因為聖經只不過是把它所 「解釋」 的東西羅列了一遍, 上帝第一天創造什麼, 第二天創造什麼, 如此而已。 除了生添一個上帝外, 這種所謂的 「解釋」 並不構成任何實質意義上的簡化。 更重要的是, 這種 「簡單性」 缺乏人們對科學的一個很基本的期盼, 那就是要能夠預言未知的或未來的現象。 僅限於對已知現象的歸納整理這更接近於歷史而不是科學。

那麼對自然現象什麼樣的理解能夠構成實質意義上的簡化, 並且具有科學所必須具有的預言性呢? 是邏輯推理。 把科學的理論框架建立在邏輯推理之上是其力量的重要源泉, 也是科學有別於宗教的一個極其本質的特徵。 在一個科學理論中從基本原理到對現象的解釋是用邏輯推理的方式來銜接的。 因為邏輯推理的有效性是宇宙間一個近乎於先驗的最基本事實, 我相信人類遠在意識到 「邏輯」 這個概念之前, 就已經在本能地運用著初等的邏輯推理了。 邏輯推理具有極大的延展性和客觀性。 從一個科學理論的基本假定出發, 運用邏輯推理可以衍生出近乎於無限的推論, 而且這些推論是以非常確鑿並且獨立於個人意志的方式存在著的。 一個科學理論一旦提出就以一種完全嚴謹和謙虛的方式存在於學術界。 任何人都有權對它的基本假定和邏輯推論進行檢驗。 任何一個這樣的檢驗如果得出明確的否定結果, 就意味著理論被推翻, 或者其局限性被發現。 科學理論的這一特徵被科學哲學家 Popper 提升到了一個核心的地位。 Popper 寫過很多大部頭的書, 其中一個基本的觀點, 就是認為一個理論成為科學理論的必要條件是這個理論具有可證偽性。 也就是說一個理論要成為科學理論, 必須明確地提出在何種情形下它可以被推翻。 這一點初看起來很出人意表, 因為通常人們在思考科學理論時往往是從證明而不是證偽的角度去考慮的。 但細想一下其實卻不難理解, 因為一個科學理論的推論是無窮盡的, 再多的實驗也只能加強它的可信性而無法證明它的正確性。 相反, 由於科學理論明晰的邏輯推理性, 要推翻它卻只要有一個確鑿的反例就可以了。

人性有弱點, 科學家是人, 因而也不例外。 疏忽、 偏見, 甚至蓄意的偽造都可能帶來謬誤。 科學之所以能夠在探索自然的漫長征途中去蕪存菁, 獲得卓越的發展, 正是得益於科學理論嚴密的邏輯性和科學界這種公正、 謙虛和理性的態度, 這是人類智慧的驕傲[注三]。

綜上所述, 科學的目的可以大致地敘述為: 科學尋求的是對自然現象邏輯上最簡單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