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急需關於「追溯詩歌源頭-《詩經》藝術探究」的開題報告、研究報告』原始材料『個人小結
《詩經》藝術成就研究的歷史與現狀
歷史上由於封建「詩教」的影響,《詩經》研究走了很大的彎路,「詩三百篇,各有其旨,傳注之學,多失其本意。而流俗狃習,至不知處尚多。」(《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一)在詩的主旨被嚴重歪曲的情況下,藝術性的研究就更談不上了。真正注意並開始研究《詩經》藝術特徵的自然不是那些封建經學家,而是道學氣味較少的有關學者。所以,歷史上這方面的研究成果的取得,都是在不同程度上突破封建「詩教」束縛的結果。自先秦至「五四」以前,關於《詩經》藝術成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關於《詩經》的藝術風格。藝術風格是對作品的內容和形式的總和的認識,突出地體現在作品的藝術特色和創作個性上。古代最先注意到《詩經》藝術風格的是孔子。他說:「《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論語·八佾》)南宋鄭樵解釋說《關雎》使「樂者聞之而樂其樂,不至於淫;哀者聞之而哀其哀,不至於傷,此《關雎》所以為美也。」(《通志》卷七十五)孔子顯然是從他的中庸哲學出發來評價《關雎》的藝術風格的。「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論語·雍也》)他認為《關雎》符合無過無不及的中庸之道,所以才對它大加肯定。其實,《關雎》本無哀傷的內容,孔子的話本是就樂而言(《詩》有《關雎》,《樂》亦有《關雎》),這一點鄭樵《通志》、劉台拱《論語駢技》早已指出。雖然如此,孔子之說對後來的《詩經》藝術風格研究還是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因而我們在論述這個問題時,為了搞清來龍去脈,也就不得不「舍近求遠」,從孔子關於《關雎》的論斷談起。
西漢淮南王劉安《離騷傳》認為:「《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南宋張戒《歲寒堂詩話》:「《國風》雲『愛而不見,搔首踟躕』,『瞻望弗及,佇立以泣』。其詞婉,其意微,不迫不露,此其所以可貴也。」這些關於《詩經》風格的論述,多從把握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的「中和」程度上著眼,因而,無論在具體內容上還是在方法模式上都沒有完全擺脫孔子的窠臼。
清劉熙載《藝概·詩概》雲:「『穆如清風』,『肅雍和鳴』,《雅》、《頌》之贅,兩言可蔽。」這雖無「中和」味道,但由於僅是概而言之,「得其大意」(《藝概·敘》)而沒有展開具體論證,所以也只能給人一個大概的輪廓。
總之,歷史上關於《詩經》藝術風格的研究,多流於模式化、簡單化,無論在深度上和廣度上都沒達到應有的程度。
(二)從生活實際和真情實感出發反映現實。
這個問題當然主要是就《國風》和其他優秀作品而言。創作的出發點與文學作品反映現實的原則和特點密切相關。最先注意到這個問題的是司馬遷,他說:「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史記·太史公自序》)其次是東漢的何休,他說:「男女有所怨恨,相從而歌。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公羊傳·宣公十五年》注)但是,作出較為深刻而系統論述的則是南朝的劉勰。由先秦時代至齊梁,在文體上由詩而辭賦,由散文而駢文;在文風上由要約而淫濫,由質朴而華靡,這引起了他對創作出發點的思考,在《文心雕龍·情采》中,他將二者作了對比論述:
昔詩人什篇,為情而造文;辭人賦頌,為文而造情。何以明其然?蓋風雅之興,志思蓄憤,而吟詠情性,以諷其上,此為情而造文也;諸子之徒,心非鬱陶,苟馳誇飾,鬻聲釣世,此為文而造情也。故為情者要約而寫真,為文者淫麗而煩濫。而後之作者,采濫忽真,遠棄風雅,近師辭賦,故體情之制日疏,逐文之篇愈盛。故有志深軒冕,而泛詠皋壤;心纏幾務,而虛述人外。真宰弗存,翩其反矣。
劉勰認為「三百篇」的作者從現實生活出發,根據現實生活所激發「志思」情懷來吟詠「造文」,這樣的詩作都是有感而發,有為而發,既有真情實感和充實內容,又有與之相適應的形式,因而可以較好地發揮其社會作用。這里,劉勰實際巳經觸及到《詩經》的現實主義創作原則的某些方面。
由於「三百篇」是「為情造文」,所以具有內在的藝術魅力。即使是十分單純的詩歌,如《周南·芣苢》這樣一首採摘車前子的勞動歌,也自有其難以企及的絕妙詩意。王夫之說它「意在言先,亦在言後,從容涵泳,自然生其氣象」。(《姜齋詩話》卷一)所謂「自然生其氣象」,方玉潤有過十分生動形象的描繪:「此詩之妙,在其無所指實而愈佳也。夫佳詩不必盡皆征實,自鳴天機,一片好音,尤足令人低回無限。若實而按之,興會索然矣。讀者試平心靜氣,涵泳此詩,恍聽田家婦女,三三五五,於平原綉野,風和日麗中,群歌互答,餘音裊裊,若遠若近,忽斷忽續,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曠,則此詩可不必細繹而自得其妙焉。即漢樂府《江南曲》一首魚戲蓮葉數語,初讀之亦毫無意義,然不害其為千古絕唱,情真景真故也。」(《詩經原始》)「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從切身的生活感受出發,喜怒哀樂皆發自內心,如實寫來,而不斤斤於外在形式的華美,賦予「三百篇」以淳樸自然的美質和強烈的藝術魅力。這正是《詩經》鮮明的藝術特徵之一。
(三)抒情的方式和特點。
「三百篇」中,特別是《國風》中多抒情詩,因此,其抒情特點早就為研究者所注意。這方面的研究成果,歸納起來,主要有這樣兩點:
(1)主客觀相結合,情與義相統一。
抒情詩主要是通過抒發主觀情懷來展現抒情主人公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徵,從而塑造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反映現實的某些本質方面。一般說來,「三百篇」不作抽象的抒情,而常常是在對客觀物象的描述中,在情與義的統一中,比較自然地完成抒情的過程,從容地達到抒情的目的。楊慎《升庵集·詩史》雲:「『三百篇,皆約情合性,而歸之道德也,然未嘗有道德性情句也。《二南》者,修身齊家其旨也,然其言琴瑟鍾鼓、荇菜芣苢、夭桃穠李、雀角鼠牙,何嘗有修身齊家字耶?皆意在言外,使人自悟。至於《變風》、《變雅》,尤其含蓄。」楊慎這段話明確指出了「三百篇」「意在言外,使人自悟」的「含蓄」之處,道出了寓主觀情懷於客觀描寫之中,這確實是「三百篇」重要的抒情特點。明清之際賀貽孫《水居田遺書·文集》所謂「『三百篇』惟不言理,故理至焉」,說得也是這個特點。關於情義關系和情景關系,劉熙載《藝概》說得更加清楚,他引真西山《文章正宗綱目》雲:「『三百五篇之詩,其正言義理者蓋無幾,而諷詠之間,悠然得其性情之下,即所謂義理也。』余謂詩或寓義於情而義愈至,或寓情於景而情愈深,此亦三百五篇之遺意也。」他不但指出了《詩經》寓義於情、寓情於景的抒情特點,而且指出了這種抒情方式比抽象抒情的優長。
(2)詩中直接議論,斥責邪惡。
「三百篇」在指斥奸佞當道、是非顛倒的黑暗現實時,有時直接議論,表現出鮮明的思想傾向。王夫之《姜齋詩話》卷二:「……若他詩有所指斥,則皇父、尹氏、暴公,不憚直斥其名,歷數其愚,而且自顯其為家父,為寺人孟子,無所規避。『詩教』雖雲『溫厚』,然光昭之志,無畏於夫,無恤於人,揭日月而行,豈女子小人半含不吐之態乎?」詩人面對邪惡勢力,憤怒之情不可抑制,自然流注筆端,形成了直接議論、指斥的抒情特點,這是不同於前邊所說的將主觀感情寓於客觀描寫的另一種抒情方式。王夫之對這種抒情方式給以高度評價,認為它無所畏懼,無所規避,其「光昭之志」可與日月同行。王氏之說不受溫柔敦厚的「詩教」的束縛,表現出傑出的見地和膽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四)關於形象塑造和藝術描寫。
關於「三百篇」的形象塑造,前人注意到兩個方面:一是形象完整統一。王夫之《姜齋詩話》卷一:「句絕而語不絕,韻變而意不變,此詩家必不容昧之幾也。『天命玄鳥,降而生商。』降者,玄鳥降也,句可絕而未終也。『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歸寧父母。』意相承而韻移也。盡古今作者,未有不率由乎此,不然,氣絕神散,如斷蛇剖瓜矣。」他還認為《鄭風·將仲子》等詩皆渾然整體,「意藏篇中」。《詩經》雖分章而詠,但絕不是各章彼此孤立,自為起結,更不是形象破碎割裂,詞語堆砌,而是氣脈貫通,渾然成章,意轉處韻聯,韻轉處意屬,塑造出難以句摘的完整形象;其次是形象塑造的角度靈活多變。王夫之認為《小雅·出車》是徵人自敘之詞,「徵人歸矣,度其婦方采蘩,而聞歸師之凱旋,故遲遲之日,萋萋之草,鳥鳴之和,皆為助喜;而南仲之功,震於閨閣。室家之欣幸,遙想其然,而徵人之意得可知矣。乃以此而稱『南仲』,又影中取影,曲盡人情之極至者也。」(《姜齋詩話》卷一)所謂「影中取影」即設想對方而出現的畫面,全是想像之詞。方玉潤《詩經原始》注意到《周南·卷耳》也具有這一特點:「下三章皆從對面著筆,思想其勞苦之狀,末乃極意摹寫,有急管繁弦之意。」這種寫法角度新穎,便於在更深一層的意義上著筆,達到曲盡人情的目的。另外,「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姜齋詩話》卷一)在形象塑造上也是別具新意,同為「三百篇」之創格。
關於《詩經》藝術描寫的特點和成就,前人早已注意到。劉勰《文心雕龍·物色》:「寫氣圖貌,既隨物以宛轉,屬采附聲,亦與心而徘徊。故『灼灼』狀桃花之鮮,『依依』盡楊柳之貌,『杲杲』為日出之容,『漉漉』擬雨雪之狀,『喈喈』逐黃鳥之聲,『喓喓』學草蟲之韻,『皎日』『嘒星』,一言窮理;『參差』、『沃若』,兩字窮形。並以少總多,情貌無遺矣。」張戒《歲寒堂詩話》:「『蕭蕭馬鳴,悠悠旆旌。』以『蕭蕭』、『悠悠』字,而出師整暇之情狀,宛在目前。此語非惟創始之為難,乃中的之為工也。」這些都總結出《詩經》描寫形象具體、生動鮮明,抓住特徵,傳神寫照的特點。
(五)關於《詩經》的句式和結構。最早論及《詩經》的句式和結構的是摯虞的《文章流別》,後成伯玙《毛詩指說》等也有論述。明徐師曾《文體明辨》雲:「古詩三百五篇,大率以四言成篇。其他三言如『麟之趾』(《周南·麟之趾》篇)、『江有犯』(《召南·江有犯》篇)之類,五言如『維以不永懷』(《周南·卷耳》篇)、『誰謂雀無角』(《召南·行露》篇)之類,六言如『我姑酌彼金罍』(《周南·卷耳》篇)、『政事一埤益我』(《邶風·北門》篇)之類,七言如『送我乎淇之上矣』《(鄘風·桑中》篇)、『還予授子之粲兮』《(鄭風·緇衣》篇)之類,八言如『胡瞻爾庭有懸貆兮(《魏風·伐檀》篇)、『我不敢效我友自逸』《(小雅·十月之交》篇)之類,九言如『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豳風·七月》篇)、『洞酌彼行潦挹彼注茲』(《大雅·洞酌》篇)之類,則皆間見雜出,不以成章,況成篇乎?是詩以四言為主也。然分章復句,易字互文,以致反覆磋嘆詠歌之趣者居多。」[1]這里不只是談了「三百篇」的句式特點,而且涉及到詩章結構的特點,是重章迭唱的復沓結構。
(六)關於《詩經》的韻律。
明陳第《毛詩古音考》開始研究《詩經》的用韻,而首先發現《詩經》用韻之法的是清代顧炎武,他的《詩本音》即通過「三百篇」之章句,求古韻之分合。其後江永、戴震、段玉裁、孔廣森、王念孫等都有研究。孔廣森《詩聲分例》列《詩經》有偶韻例、奇韻例、偶句從奇韻例等二十七例。此外,古人早已注意到雙聲疊韻讀起來抑揚頓挫,有餘音迴旋之美,這也是《詩經》韻律的重要組成部分。清代錢大昕《潛研堂集》和《十駕齋養新錄》等著作中對此有集中論述。
可以看出,歷史上關於《詩經》藝術成就的研究主要揭示了《詩經》在藝術風格、詩歌形象、形式結構和表現方法方面的一些特點。但是,這些研究基本上局限在藝術技巧、藝術方法等藝術形式范疇自身,而未能將它們與歷史背景、社會生活特點、詩人的思想立場、作品內容以及其他文化因素的影響結合或聯系起來,進行辯證的考察和綜合的分析,從而極大地限制了其研究的深度和廣度。同時,作為藝術成就研究,這些詩話式的隨筆和斷想,也顯得零散片斷,缺乏嚴格的系統性和概括性。「五四」以後,特別是建國以後,《詩經》藝術成就的研究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達到了新的水平,無論在研究的指導思想和研究方法上,還是在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上,都出現了新的可喜的變化。現將「五四」以後這方面所取得的成績和特點總結如下:
「五四」以後至今,《詩經》藝術成就研究,有些是歷史上所沒有觸及的,屬於新的發掘和開拓;有些是在歷史成果基礎上的繼續,屬於研究的提高和加深。總起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
很多論者在分析《詩經》真實地再現社會生活、反映現實的本質的時候,都能密切聯系作者所處的社會環境和社會地位,聯系作者的思想傾向和愛僧感情,說明《詩經》真實地反映生活並非偶然,而有其內在的原因。「古代勞動人民雖然還處在生產力發展較低的歷史階段,但由於他們長期參加生產勞動和社會斗爭,就逐漸養成了敏銳的觀察力,也積累了豐富的知識。他們善於區別事物的善惡,發現事物的特徵,並且通過口頭語言和歌舞場景表現出來。」[2]這正是運用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的基礎和前提,現實主義文學無論是寫歷史還是寫現實,其題材都會具有歷史的或現實的真實性。《詩經》中的敘事史詩和情詩、敘事詩正是這樣。但是它們「並非全是歷史的或現實的生活中的原型,而是對其素材經過不同程度的選擇、剪裁、集中和概括的,因而也都具有典型性」。[3]所以,《國風》中的抒情詩盡管很短小,但是由於從生活本身和對生活的真實感受出發,總是通過對某些具體事物和生活場景的描述,突出生活或人物的某一側面和特徵,反映出現實的本質,抒寫作者的感情和認識,體現了題材的真實性和典型性的統一。這些詩歌「不失為概括抒寫的好詩」。[4]
(二)《詩經》的審美特徵和審美觀點。
到目前為止,從美學的角度研究《詩經》,主要集中在研究它的審美趣味、審美標准及其社會歷史根源。例如由很多詩歌所詠唱的美女、美男子都具有「碩大」、「碩」的特點,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古時代人們審美趣味的歷史具體性。《詩經》所贊美的獵人都是勇敢慓悍、敢於同猛獸搏鬥的英雄,他們具有無限的力量和戰勝大自然的信心,充滿了昂揚樂觀的情懷。如果說《詩經》對人的外形美的詠唱實際是歌頌了「屬於人身體的自然力」(馬克思語)的美的話,那麼,它熱烈詠唱獵人、歌頌粗獷、剛勁的運動的美,則是「向我們展示了上古人們對生活的信念以及不屈不撓地與自然搏鬥的毅力」。[5]這種審美趣味產生於生產力水平很低的奴隸制社會,具有明顯的功利性。又如《周南·關雎》歌泳的「窈窕淑女」,外形美而不輕佻,內心美而不嚴峻,「曲折說明了詩中的男主人公在物色對象時所堅持的美學標準是全面的」,他對待愛情,「既不矯情,也不違理,因而保全了一種健全的人格」。[6]而這「正是那一時期的民情世態在文學藝術中的真實反映」。[7]《詩經》的美學理想與社會理想是一致的。把握作品的審美特徵可把藝術分析引向廣闊的前景,有助於問題的深化和升華,有些論者已經做了這方面的嘗試,並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由於《詩經》的美學探討起步較晚,直到目前還僅僅處於摸索階段,大規模的深入的研究尚未展開,所以更有賴於學者們的加倍努力,去填補這項空白。可以肯定,這是一個大有可為的新課題。
(三)活靈活現的人物性格,鮮明生動的詩歌形象。
塑造詩歌形象和人物性格的成功是《詩經》的藝術成就的重要方面之一。學者們也已經做了大量的研究。如同是寫棄婦,《衛風·氓》主人公悲憤決絕,《邶風·谷風》主人公則哀怨痴情,同是寫男女相思,《唐風·葛生》的主人公經受著生死隔絕的苦痛,孤苦凄慘,具有濃重的悲劇氣氛,而《邶風·靜女》的主人公雖然經受著時間的折磨,焦急煩躁,但卻充滿了期待的幸福與喜悅,籠罩著喜劇的色彩。各有其鮮明的人物特徵。至於《周南·芣苢》的熱烈流轉,《魏風·十畝之間》的悠閑從容,《豳風·七月》樸素自然的敘述,《小雅·無羊》形色俱備的鋪陣,都是非常個性化的。
在對詩歌藝術形象的分析方面,欒勛的《試論(關雎>》[8]一文是頗具特色的。他認為這首詩寫君子對淑女的傾慕,先寫君子對淑女的美好印象,次寫他的執意追求,再寫長夜難眠的相思心理和「輾轉反側」的動作,表現相思之苦已達頂點。「如果沿著同一個方向繼續寫下去,文情勢必難於生發。於是回波逆折,於低沉中忽起高昂之調,盪開去寫他的美好的願望……妙在這一切寫得真實可信,絕非為文而造情。我們在一片文情起伏變幻之中,親切地感受到了男主人公既有熱烈的情感又有清醒的理智,而且是一個充滿美好願望的樂觀主義者。當著他的情感與理智發生沖突時,理性制約了情感,而在極度痛苦中激發起來的美好願望有力地反映了他的積極的人生態度。這一切聚合在一起,構成了他的堅強性格。」文中的論斷雖有可商榷之處,但它抓住主人公心理的曲折變化和感情與理智的沖突,努力去把握詩歌形象的具體性質和特點,都是應當肯定的。
(四)豐富多採的藝術表現手法。
關於《詩經》的藝術表現手法,很多學者都做過研究,他們的意見一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1)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徵,通過豐富的聯想,加以藝術誇張,開拓意境,強化感情,使詩歌形象鮮明突出,增強藝術魅力。如《王風·采葛》、《衛風·河廣》等。
(2)通過豐富的聯想和想像,以虛擬或推測的方法,以虛代實來虛構情節。如《周南·卷耳》、《魏風·陟姑》等。運用這種表現手法的詩歌多具有構思巧妙、意境闊大的特點,因而更顯得內涵蘊藉、深微,給人以真切的藝術感受。
(3)從人物的語言、行動、心理活動以及細節刻劃來塑造詩歌形象,抒發主觀情懷。如《鄭風·女曰雞鳴》、《邶風·靜女》、《陳風·澤陂》等。
(4)將主觀情懷與客觀環境的描寫結合起來,構成典型意境,以環境景物襯託人物思想感情的變化。如《王風·君子於役》、《秦風·蒹葭》等。
(5)對人物不作正面的勾畫和描繪,而迂迴回到側面,集中從美的效果方面來渲染和暗示其特徵,這樣可以以最經濟的筆墨表現盡量豐富的內容。如《周南·關雎》、《鄭風·出其東門》等。
由於運用了這些富於表現力的藝術手法,很多詩篇構思巧妙,形象鮮明,意境深遠,精煉生動,細致委婉地表現分復雜微妙的感情。
(五)《詩經》的結構藝術:復沓和「重章互足」。
關於《詩經》的復沓結構《毛傳》和《集傳》已有朦朧認識,這從它們的說詩可以看出。不過,它們都沒有專門研究這一問題,也沒有提出明確的論斷。最早正式研究這個問題的是「五四」以後的「古史辨」派。他們考察了《詩經》的結構特點,正式提出了「重沓」、「重奏復沓」、「復疊」的概念。但在具體認識上彼此有很大分歧:顧頡剛認為復沓「不是歌謠的本相」,[9]完全是音樂的關系,各章的意思相同,只是換了幾個字。魏建功和鍾敬文不同意這一點,認為復沓各章有意義的不同,如程度的深淺和次序的進退。[10]
復沓各章在意義上有什麼關系,「重章互足」說較好地回答了這一問題。對這個問題做了系統研究的是錢鍾書和黃焯。
這個概念由黃焯首先提出。所謂「重章互足」是指把一個完整的意思分置於復沓的各章之中;讀詩時須將各章相互參照而為補足,使意義復歸完整。具體說來有這樣幾種情況:將一個過程的不同階段或環節分置於各章中,如《周南·芣苢》;將一個事物的不同側面分置於各章中,如《齊風·盧令》,將同一事物的整體分置於各章中,如《王風·葛藟》;將事物的原因、結果或條件、推論分置於各章中,如《召南·行露》;將協韻同義詞分置於各章中,如《王風·黍離》;將事物的必然關聯分置於各章中,如《小雅·鶴鳴》。這種方法有以下作用:「從篇章上講,它可以使結構緊湊勻稱,復沓回環;從詞語的運用上講,它表現為用詞的靈活豐富,多姿搖曳,從語法上講,它能使句式變化多樣,錯落有致;從修辭上講,它既受音律所限,又能使韻味自出,它既省略了某些成分,但又能造成句子成分的相互包容。」[12]自「重章互足」說提出之後,其名稱雖未見普遍採用,但其內容已被廣泛接受。此說道出《詩經》結構藝術一個重要特點,已成不刊之論。
(六)《詩經》的語言特點和音樂美。
《詩經》的語言,特別是《國風》的語言是在民間語言的基礎上經過樂官的加工錘煉而成的規范化的文學語言。所以它既有民間語言的樸素、明快,又有「雅言」的典麗、嚴整。它准確、鮮明、生動,豐富多彩,表現力強。據統計,僅是表現手的動作的字就有五十多個,各類名詞和形容詞就更是不可勝數了。形象的描繪和傳神的寫照自不必說,就是一些抽象的事物如感覺等也能通過比喻性的詞語予以形象的表述。當時通行單音詞,但是《詩經》卻提煉出很多雙音詞和四字片語(很多發展成後來的成語)。這些詞語詞義明確,彼此界限清楚,富於藝術表現力,早已成為現代漢語詞彙中比較活躍的組成部分。《詩經》用韻也比較自由,用韻與否隨內容的需要而變化,韻位有三種不同情況:「停頭」、「停身」和「停尾」。加上靈活多變的語氣詞的運用,使「三百篇」讀起來琅琅上口,韻律和諧悅耳,優美自然,高低變化,舒緩自如,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五四」以後,特別是建國以後對《詩經》藝術成就的研究有一些比較明顯的特點值得注意:
(一)一般說來,對藝術成就和藝術特點不作孤立靜止的考察和研究,而是密切聯系社會歷史背景、詩人的思想傾向和作品的內容進行辯證的分析,從而在不同程度上克服了歷史上長期存在的這方面的局限性。如論證《詩經》的現實主義創作方法能從詩人的社會地位和思想傾向尋找主觀原因;論證《詩經》的審美特徵能從特定的社會歷史背景予以說明,結合內容研究《詩經》句式的特點;注意《詩經》的語言對漢民族語言發展的作用等。
(二)既注意研究細微之處,更注意總結規律性的東西。建國後的研究注重從整體上作宏觀的考察,克服傳統研究之不足。如從情與景、主觀與客觀的關繫上闡明詩歌形象的塑造和詩歌意境的構成及動態描寫、以虛代實在詩歌形象塑造中的作用。又如「重章互足」的發現也具有普遍性,運用它可以解決一些聚訟紛紜的問題。
(三)從創作方法的角度來探索《詩經》藝術特點的統一性。《詩經》的取材、描寫、比興方法和藝術概括都具有現實主義的特徵,有人從這方面予以闡明並與浪漫主義方法相對比,加深和開拓了研究的深廣程度。
(四)開展了比較研究和美學欣賞的分析。錢鍾書先生在《管錐編》中進行了廣泛的比較研究:不但將《詩經》中的某些篇章相互比較,而且將它們與後代詩歌以致小說、戲曲、外國文學作品進行了廣泛的比較研究,如將《周南·漢廣》、《秦風·蒹葭》與古羅馬桓吉爾的詩歌、德國古代民歌以及但丁的《神曲》相比較,顯其精微之義,有助於人們認識《詩經》的特點。對於《詩經》某些篇章的美學賞析也已經開始,這是人們試圖從微觀上把握《詩經》藝術的美學特徵所作的嘗試性努力。
注釋:
[1]「還予授子之粲兮」、「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洞酌彼行潦挹彼注茲」諸句斷句欠妥,分別似應斷為:「還,予授子之粲兮」、「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洞酌彼行潦,挹彼注茲」。
[2]游國恩等主編《中國文學史》,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版,第一冊37頁。
[3]蔡守湘等《從<詩經>、兩漢樂府民歌看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的基本特徵》(《武漢大學學報》1981、1)。
[4]張西堂《詩經六論》,商務印書館1967年版54頁。
[5]修森等《<詩經>對人體美的描寫》(《江漢論壇》82、6)。
[6][7]欒勛《試論<關雎>——<詩經>美學思想札記》(《美學評林》第一輯)。
[8]《美學評林》第一輯。
[9]見顧頡剛《從<詩經>中整理出歌謠的意見》。
[10]分別見魏建功《歌謠表現法之最要緊者—重奏復杳》和鍾敬文《關於<詩經>中章段復疊之詩篇的一點意見》。
[11]分別見錢鍾書《管錐編·筆詩正義》和黃焯《詩義重章互足說》(《武漢大學學報》1959、6)和《詩說》一書的有關部分。
[12]曹文安等《說<詩經>「重章互足」法》(《西南師范學院學報》1983、2)。
❷ 漢成語四字成語
彪形大漢、
江漢之珠、
漢人煮簀、
披霄決漢、
漢官威儀、
河漢無極、
河漢吾言、
拔趙易漢、
楚界漢河、
江淮河漢、
氣沖霄漢、
江漢朝宗、
碑沉漢水、
綠林好漢、
好漢英雄
❸ 求英漢語言對比類的本科英語專業畢業論文題目以及開題報告撰寫方式
這個很簡單的,NO問題
❹ 求中韓春節對比的開題報告
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隨著漢文化的傳播很早就傳到了朝鮮半島、日本和越南等地。韓國人和中國人一樣非常重視農歷春節,稱之為「歲首」、「舊正」、「元月」,是家人團聚、共享天倫的節日。韓國人從新羅時代就開始過春節了。受中華文化的影響,韓國春節的淵源與中國具有密切關系,但在接納、消化和吸收的過程中,韓國春節的習俗、食俗已與中國有所不同。春節是中國人一年生活中最隆重的傳統節日,而在韓國,春節是僅次於中秋節的第二大節日。
韓國和中國一樣,也有回家過年的風俗,一家人穿上絢麗多彩的韓服,自駕車奔向故鄉,構成了一幅典型的韓國節日風俗圖。韓國私家車普及率高,自駕車回鄉過年,或許還有衣錦還鄉、光宗耀祖之感吧。韓國人稱春節回家探親為「歸省」。「每逢佳節倍思親」,韓國秉承了中華儒家文化傳統,韓國人也極重孝道,春節子女能否回家拜見雙親長輩,是衡量子女孝順與否的重要尺度。因而在韓國,人們即使再忙也都千方百計地要趕回去與家人團聚。所以,臨近春節,只有4000多萬人口的韓國就有3000多萬人在路上。韓國跟中國的春運情形一樣,春節前也是火車票和機票一票難求,為了趕在大年初一前回到老家,很多人徹夜排隊買票。機場、火車站、汽車站里,人山人海,場面頗為壯觀,高速公路也變成了流動停車場,平時一個小時能到的地方,這天也要花上六七個鍾頭甚至更多時間。
韓國人過年時,不像中國人那樣吃餃子,而是家家戶戶都要准備很多糯米打糕,分贈鄰居和親友。從這種習俗中產生了「吃打糕過年」的說法。據說韓國人歷史上崇尚太陽和白色,白色的小圓狀年糕片既代表太陽,含有誠心、愛心和孝心之意,又象徵著辭舊迎新、團圓美好。正月初一早晨吃年糕湯,蘊涵著迎接太陽的光明和萬象更新的純潔。但春節對於韓國婦女來說,並不是一件輕松的事,節前就要製作祭祀供品和節日佳餚,臨近除夕子夜時分,全家人團坐在屋裡守歲。韓國人春節習慣在家聚餐,不像中國有些城市家庭那樣到外面就餐,因而飯館在春節期間一般不開門營業,大街上也是暢通無阻。而對於那些春節時不能回家過年的或者露宿街頭的無家可歸者,市民團體就組織起來為他們過春節,使其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大年初一,韓國人要早早起床,身著韓服,先參加最重要的活動———祭祀祖先,以緬懷祖宗之德,承繼先人之志。其祭祖程序嚴格,僅供桌的擺法就有「魚東肉西」、「頭東尾西」、「紅東白西」、「棗栗梨柿」、「生東熟西」、「左飯右羹」等規制。祭祖,首先是在家祭拜祖宗的畫像,依次向祖先鞠躬磕頭,祈求祖宗創下的家業興旺發達。祭祖完畢家中晚輩就要向長輩拜年磕頭,感謝父母養育之恩,祝願他們健康長壽,並一起共享美餐。拜年時,長輩要給晚輩壓歲錢,這些壓歲錢都是長輩們春節前特意到銀行換的新錢,銀行每到春節也都開展這項業務。家有喪事或服三年喪者則不拜年。韓國人還把有「裝福」寓意的福笊籬(過濾用的湯勺模樣的工具)送給別人或掛在家裡。
韓國人過春節往往都互贈禮品,這又是一件不輕松的事兒。禮品也是五花八門,較普遍的有點心、排骨、韓國產牛肉、黃花魚、水果、午餐肉、油類、酒類和日用品等。禮品大多用嫩粉色等柔和絢麗的紙包好後,再裝進漂亮的竹籃里,並用五彩繽紛的四方形包袱包好。送禮多請快遞公司送達,一般不當面送。
在韓國,過春節時,一家人湊在一起,大多玩一種叫作「尤茨」(相當於中國的擲十二象)的游戲。男孩子放風箏,女人則玩跳跳板,據說正月里跳了跳板,腳板一年都不會扎刺。大人們也要通過各種形式來表達驅鬼邪和祈豐收的心願。
近些年,也有些韓國人和中國人一樣利用春節休假外出旅遊,在滑雪場上、在海邊度過熱鬧的春節。韓國春節也是放假3天,加上周末,也是長假。另外,在歡度佳節之際,韓國媒體也不忘提醒回鄉過年的兒女,要注意觀察老人的健康情況,因為他們一高興,就會忘記自己的病痛,或者不願意提及。
順便說一下,筆者10年前曾因工作關系初次在韓國過春節,時光荏苒,滄海桑田,當時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初一下午,我應邀到一老師家過年,當時幾個學生給這個老師拜年,因為我在沙發上坐著,韓國學生們一進門跟商量好了似的,先站成一排,再同時跪拜在地板上邊磕頭邊說老師「新年多福」。那時,我被眼前的情景深深地感動了,不由自主地也給老師鞠躬行禮,以表達對老師的愛戴和敬畏之心。跪拜禮———這既熟悉又陌生的中國傳統禮儀,卻在異地的韓國感受到了。每當想起那一刻,我總會激動得禁不住流淚。長久以來,那種久違了的情愫強烈地震撼著我。我想做人只要有一顆感恩的心,就會守住那一份永恆的真情、真義。
❺ 中韓電影對比,開題報告的理論和實際價值的論述怎麼寫
開題嫩給你寫一下的。
為了強調某個意思,表達某種感情,有意重復某個詞語句子。反復的種類:連續反復和間隔反復,連續反復中間無其他詞語間隔。間隔反復中間有其他的詞語。如:山谷迴音,他剛離去,他剛離去。
❻ 關於(中西方文化差異)英語翻譯類論文開題報告
首先,思維與語言的關系猶如母與子的關系。先有人類思維後有語言、圖畫、音樂等外在表現形式。Language serves as dress of thought.Thoughts are always expressed by words
Without thinking,language would be meaningless?
那麼,思維又是如何作用在語言形式上的呢?通過研究可知:思維---表現法---語言具體形式。
現在,我們就來簡單分析一下中國人與西方人由歷史淵源、地域特性及哲學與文化心理不同而導致的思維的根本差異。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傳統的農業大國,即所謂「靠天吃飯」。農業、土地與民生息息相關,所以就形成了「天人合一」這一中國文化的精髓。即把人與自然視為和諧統一的整體,人類文化與天命自然統一。The Taoist notion Of following nature is closed related,as in other naturalistic movements,to the idea of fate.這種中國文化的最高境界使中國人習慣於崇尚自然、行於自然;不違天命、順其自然的處世哲學和宿命論,即Let things remain as they are.而在人與天地萬物協調共存的世界中,則存在著循環往復、生生不息的發展變化。美國人說這是moving in endless circles and repeating it over and over again。中國的儒家與道家哲學就深深體現了這種觀點。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歸於道」等,這就是漢民族的循回式思維方式,比如在語言表現法中有回環式: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及遞進式表達: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所以,中國人表達事物總是按時間和事理發展順序由因到果、由先到後、由大到小進行闡述,這種思維模式可稱為具體一般型表達(Particular-General Pattern)。習慣於問題解決型模式(Problem-solution Pattern),它們不僅在語言上如此,在文化藝術、經濟活動中也都佔有統治地位。也就是說中國人擅長具象思維。
西方人恰恰相反,他們一向將人與自然分隔開來,認為思維是獨立於自然之外的客觀事物,講究「人物分立」,人能夠通過斗爭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從美國前總統里根(Ronald
Reagan)說過的一句話之中我們就可見一斑:
I do not believe in fate that falls on us no matter what we do,but,1 do believe in fate that will fall on us if we do nothing.(我不相信,無論我們做什麼,我們的命運都一樣;但是我相
信,如果我們什麼都不做,我們的命運是一樣的。)
也就是說,He wants us to believe in the struggle,not in the fate.諸多此類象美國人熱衷於job-hopping(跳槽),美國人的夢想便是being a self-made man from rags to riches。再比
如,從東方人與西方人做事的動因也可以發現:
The Chinese is always described as a person who does things because they have been done before.And the Americans a person who does things because they haven』t been done before.(中國人做一件事是因為這件事以前有人做過;美國人做一件事是因為這件事以前從未有人做過。)Americans love to try something new mostly because of a belief that newer maybe better.(美國人喜歡嘗試新事物,很大程度上因為他們認為更
新的可能是更好的。)
通過研究可知,英語自莎士比亞時代以來有很大發展。英語被譽為理性語言,這與歐美哲學較早與改造、征服自然的科學技術相結合,特別是培根和洛克等一代啟蒙哲學家恪守的客觀形式化方法(即邏輯論證)很有關系。British people lov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cause these fields of study bring the excitement of new discovery. (英國人熱愛科學技術因為它能帶來新發現,是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最有力武器。) The love of change is closely tied to faith in improvement.培根思維精深周密;洛克的哲理明豁通達,對英語影響極深。「哲學思辯」(Speculative Philosophy)使他們將英語化為對人類經驗(物理變化經驗、感覺經驗、價值經驗)理性構建的精闢描述。從語言學角度來說,培根和洛克等一代理性主義哲學家實質上為英語作了科學規范,以至被稱為: 「King』s English'』。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理解:西方人的思維模式是一般具體型思維,擅長抽象思維,總是先概括後分解、先表態後敘述、先總結後事例、先整體後細節,由果到因、由小到大等。眾所周知,地名的敘述便為一例。
由於中西思維模式的迥異,說話的語序就存在很大區別,所以中國式英語頻繁出現。舉例說明:
我原先打算七月一日去香港旅遊,後來不得不取消,這使我很掃興。
中國學生就常按中文語序脫口而出,使語義重心落在後面。實際上,按英語思維習慣應先概括,將語義重心放在前面,然後分解開來,所以應翻譯成It was keen disappointment
that I had to cancel the visit l had intended to pay to Hong Kong On July 1St.
再看下面典型的例句:「在全球經濟事務中,中國應繼續保持一個積極而充滿活力的力量,我堅信這是符合我國利益的。」
讓我們看英語的語序:I strongly believe that it』s in the interests Of my countrymen that China should remain an active and energetic power in global economic matters.
由此可見,漢語是按時間順序和邏輯發展關系由先到後、由因到果、由假設到推論、由事實到論證,而英語則相反。
簡單句中英漢語序的對比:
中文:主語+時間狀語+地點狀語+方式狀語+謂語+賓語
我每天早上在室外高聲朗讀英語
英文:主語+謂語+賓語+方式狀語+地點狀語+時間狀語
I read English loudly in the open 一、引言
詞是語句的基本單位,通常所說的話都是由一個個詞構成(陸國強,1983年)。在某些人看來,學語言,如英語,就是把一個個的詞、片語、短句學好,掌握其讀音、拼寫及意思,同時掌握一些基本語法,知道如何把一個個的詞、片語及短語連接起來。掌握了這些,英語就學得差不多了。其實不然,如果我們只是把單詞按字面意義串起來,而絲毫不懂有關文化背景知識,在實際運用中是行不通的。例如:
(1)英語中green with envy是什麼意思?人們忌妒或羨慕時臉色真的變綠或發青嗎?
(2)英語中說 Paul was in blue mood; Paul(保爾)是什麼情緒?高興、激動、悲哀,還是什麼?
在上列兩句中,green(綠)和 blue(蘭)都不是指顏色,兩個詞都有別的意思--某種文化方面的聯想--從字面上看這種意思不明顯。在詞典上,green 這個詞有「(臉色)變綠」的意思,但green with envy是個固定片語,不過表示「十分妒忌」而已。blue這個詞與mood之類的詞連用表現某種情緒時,表示「沮喪的」、「憂郁的」,例2之意為「保爾情緒低落」。以上兩個例子就涉及詞的字面意義和聯想內涵意義,這就是語言文化差異問題,在教學過程中發現許多學生在理解目的語(target language)時,遇到的障礙並非語言知識造成,而是由文化差異導致的。由此可見,在詞彙教學中加強語言文化因素的對比顯得尤為重要。
二、語言與文化
學語言的目的是為了交流。毫無疑問,詞彙教學也要為這一目的服務。人類的交際不單是一種語言現象,也是一種跨文化現象。在教學中,要對兩種交際文化進行對比,我們首先從文化談起。
文化 culture一詞是一個含義極其廣泛的詞語。它狹義指文學、音樂、美術等,而廣義講是一個社會學術語,按照社會學家和人類學家對「文化」所下的定義,我們所說的「文化」是指一個社會所具有的獨特的信仰、習慣、制度、目標和技術的總模式。(鄧炎昌,劉潤清 1989年)
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載體和折射鏡。透過一個民族的語言,可以窺見該民族絢麗多姿的文化形態。英語詞彙作為英語中最活躍、最具生命力的組成部分,最能反映英美文化獨特的魅力和內涵。學習英語詞彙,實際上也是學習西方文化。對於在母語環境下學英語的中國人來說,應該了解在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影響下,英漢詞語之間所存在的差異;從另一方面看,語言又受文化的影響,反映文化。可以說語言反映一個民族的特徵,它不僅包含著該民族的歷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蘊藏著該民族對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
例如:
在漢語的文化氛圍中,「東風」即是「春天的風」,夏天常與酷署炎熱聯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燒」、「驕陽似火」是常被用來描述夏天的詞語。而英國地處西半球,北溫帶,海洋性氣候,報告春天消息的卻是西風,英國著名詩人雪萊的《西風頌》正是對春的謳歌。英國的夏季正是溫馨宜人的季節,常與「可愛」、「溫和」、「美好」相連。莎士比亞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詩中把愛人比作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學生能體會到莎翁的「愛」嗎?
關於英漢習俗差異,最典型的莫過於在對狗這種動物的態度上。狗在漢語中是一種卑微的動物。漢語中與狗有關的習語大都含有貶意:「狐朋狗黨」、「狗急跳牆」、「狼心狗肺」、「狗腿子」等,盡管近些年來養龐物狗的人數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變,但狗的貶義形象卻深深地留在漢語言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語國家,狗被認為是人類最忠誠的朋友。英語中有關狗的習語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語言的影響而含有貶義外,大部分都沒有貶義。在英語習語中,常以狗的形象來比喻人的行為。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個幸運兒),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Old dog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老人學不了新東西)等等。形容人「病得厲害」用as sick as a dog,「累極了」是dog-tired。與此相反,中國人十分喜愛貓,用「饞貓」比喻人貪嘴,常有親呢的成份,而在西方文化中,「貓」被用來比喻「包藏禍心的女人」。
宗教信仰有關的習語也大量地出在在英漢語言中。佛教傳入中國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人們相信有「佛主」在左右著人世間的一切,與此有關的習語很多,如「借花獻佛」、「閑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等。在西方許多國家,特別是在英美,人們信奉基督教,相關的習語如Go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幫助自助的人),也有Go to hell(下地獄去)這樣的詛咒。英漢兩種語言中還有大量由歷史典故形成的習語,這些習語結構簡單,意義深遠,往往是不能單從字面意義去理解和翻譯的。如「東施效顰」、「名落孫山」、「葉公好龍」等等。英語典故習語多來自《聖經》和希臘羅馬神話,如Achilles』 heel(唯一致命弱點)、meet one』s waterloo(一敗塗地)、Penelope』s web(永遠完不成的工作)、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棗災難、麻煩、禍害的根源)等。
三、中學英語詞彙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中國人學英語大多數從初一開始,近年來才開始在部分小學或幼兒園開設英語課。從6年的中學英語學習過程中,筆者發現教師授課都存在一個普遍特徵,那就是先教單詞、短語,再講授課文和做練習。對於單詞的講授無不遵循三個原則:音、形、義,其中「義」也僅僅停留在單詞本身的字面意義上。而對於課文的講授則過分強調語言規則,即一個個的單詞是如何按照一定的語法規則組合成句子以及某些單詞和短語在這個句子中充當什麼成分。另外,對學生所掌握詞彙的考核也僅僅停留在要求學生會讀、會寫以及會運用單詞簡單造句,對於文化知識或是自身缺少了解,知識面不夠廣博,或是以為文化知識對學習語言,對提高考試成績無多大關系,因此往往一帶而過,甚至乾脆置之一旁。這種做法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絕大部分學生完成六年的英語學習,腦袋中也裝滿了單詞和短語,可惜無法說出一個完整的句子,學到的仍然是「啞巴英語」。就是在中學英語新教材已經全面使用的今天,由於以上種種原因,雖然平時注意聽、說訓練,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詞彙進行簡單交流,但由於對語言差異問題缺乏了解,以至於詞彙使用不當,出現諸如把「力大如牛」譯成「as strong as cow」,把「凡人皆有得意時」譯成「Every person has a happy day.」,把「揮金如土」譯成「to spend money like earth」,產生交際方面的一系列錯誤。它們的正確形式為 as strong as a horse; Every dog has its day;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以下的英語學生能理解其含義嗎?如:as blind as a bat(有眼無珠), to rest on one』s oars(暫時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奮力圖存),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等。
四、中、英文化比較及英語詞彙教學
1、字面意義和涵義
字面意義就是基本的或明顯的意義。
詞的涵義是詞的隱含或附加意義。
從這個定義的解釋看,對於學外語的學生來說,不僅要掌握詞的字面意義,而且要知道詞的涵義。不了解詞彙涵義,會在語言上犯嚴重錯誤,有時誤把好言當惡語,引起談話者的一方或雙方不快;有時誤把嘲諷當稱贊,被人暗笑。
如「peasant」一詞,是「農民」之義,但外國人眼裡不是「農民」之意。英語中的peasant與漢語中的「農民」所體現的意義並不完全相同,可能有不同的涵義,英語中的peasant是貶義。《美國傳統詞典》給peasant下定義:「鄉下人、莊稼人、鄉巴佬」,「教養不好的人、粗魯的人」。《新編緯氏大學詞典》:「一般指未受過教育的、社會地們低下的人」。在漢語中,「農民」指直接從事農業生產勞動的人,無論在革命斗爭中或是在社會主義建設中都是一支重要的力量,絲毫無貶義。農民應譯成farmer。
再如,politician 和statesman這兩個英語詞。Politician是「政治家」嗎?反過來說,漢語中的「政治家」這個詞應該怎樣譯成英語呢?有些略懂英語的學生譯作politician,這是不合適的。Politician這個詞在美國英語中,往往有很強烈的貶義色彩,引起別人的蔑視。它只為謀取個人私利而搞政治、耍手腕的人。這個詞還有「精明圓滑的人」(smooth--operator)之義。指一個人做事和說話時,信心十足,非常老練。漢語「政治家」這個詞應譯為statesman,在英國英語和美國英語當中都很貼切,statesman主要表示善於管理國家的明知之士;人們通常把有威望的高級政府官員稱為statesman。
事實上,中英兩種語言在字面意和涵義上有以下的關系:
1)、字面意義與涵義相同或相似
(1) Look before you leap.三思而後行
(2) Burn one's boat.破釜沉舟
(3)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熱打鐵
(4) An eye for an eye, a tooth for a tooth.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5) to lose one's face, to save one's face丟面子,保面子
2)、涵義相似,字面意義不同
(1) The grass is always greener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fence.這山望著那山高。
(2) Nothing ventured, nothing gaine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3) That's a piece of cake.那是小菜一碟。
(4) 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一貧如洗
(5) Let sleeping dogs lie.切勿打草驚蛇
3)、涵義不同,字面意義相似
(1) to fish in muddy water(英語:形容多管閑事,自討沒趣)渾水摸魚
(2) to make one's hair stand on end(英語:令人毛骨悚然)令人發指
(3) to blow one's own horn(英語:自我炫耀,自吹自擂)各吹各的號
(4) to lock the stable gate after the horse has bolted(英語意思是「太遲了」)亡羊補牢
4)、涵義與字面意義都不同
(1) Modest dogs miss much meat.(英語:謙虛的狗沒肉吃。)滿招損,歉受益
(2) Where there is fear there is modesty.(原為拉丁語格言:謙虛源於膽怯。)老王買瓜,自賣自誇(反諷)
(3) An excess of modesty obstructs the tongue.(英語:謙虛過分束縛舌頭。)自知之明(贊譽)
2、日常談話中的文化判別
見面打招呼
中國人在吃飯前後打招呼的常用語「吃(飯)了嗎?」而美國人則用「Hello」或「Hi」等。如果不理解其涵義,美國人會認為,這種打招呼是說:「沒有吃的話,我正要請你到我家去呢。」總之,這樣打招呼在西方有時意味著邀請對方去吃飯。
再如,漢語中的「上哪去啊?」以及「到哪兒去啊?」這樣打招呼的話直譯成英語就是Where are you going?和Where have you been?用這兩句英語來打招呼,大部分講英語的人聽了會不高興,它們反應很可能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你管得著嗎?)
英語國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氣、健康狀況、交通、體育以及興趣愛好為話題。
3、稱呼語中的政治地位差異
無論在英國或是在中國,人們的政治地位及身份是有所差別的。不同地位、身份的人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不可避免地會碰到一起,這就產生了不同地位、身份的人們之間的交際問題。中英稱號不同:
王院長Principal Wang,劉軍長Army Commander Liu,馬經理 Manager Ma
這一點教材中都有時不注意,如:人教社JEFC教材Book 3 Lesson 14 The man upstairs中,出現過「I』m sorry to trouble you, comrade.」的道歉語。「comrade」是社會主義國家所特有的稱呼,在英語國家稱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常用Sir和Madam。如果我們和英語國家的人以comrade相稱,他們將會感到莫明其妙。
在JEFC Book 3 Lesson 34 Uncle Wang』s Factory中,學生們稱呼一位工人為「Uncle Wang」, 這也是中文思維套用英語的現象。漢語中的親屬稱謂有泛化使用的傾向,常用於非親屬之間:年輕人對長輩稱「叔叔」、「阿姨」;對平輩稱「大哥」、「大姐」。但在英語中,親屬稱謂不廣泛地用於社交。如果我們對母語是英語的長輩稱「Uncle Smith」、「Auntie Brown」,對方聽了會覺得不太順耳。英語文化中只有關系十分密切的情況下才使用此類親屬稱謂且後面不帶姓,只帶名,如「Uncle Tom」。
人教社JEFC Book 1中「What』s your name?」出現的頻率相當高,但對於它在何種情況下使用卻鮮有解釋。實際上,英語國家的人在談話時一般先介紹自己的名字,如「I am…」對方自然會即刻說出自己的姓名。即使在填寫表格、面談等場合需要問及姓名時,一般也只說「 Your name, please?」或「May I know your name?」或「How can I call you」等,如果使用「What』s your name?」,他們將有一種被審問的感覺。
又如學生知道teacher的含義是「老師」,也就相應地把「王老師」稱為Teacher Wang。 其實,英語中teacher只是一種職業;漢語有尊師的傳統,「教師」已不僅僅是一種職業,而成為一種對人的尊稱。由於這種文化上的差異,造成學生的簡單理解:王老師=Teacher Wang。此外還把漢語中習慣上稱呼的「唐秘書」、「張護士」稱為Secretary Tang, Nurse Zhang,英語國家的人聽起來感覺不可思議。英語中稱呼人一般用Mr., Miss, Mrs.等。
4、其它社交禮節上的不同
以please「請」為例。但是在某些場所卻不宜用英語please。讓別人先進門或先上車時,不說please,一般說:After you。但是初學英語的人常用You go first,這是不對的。在餐桌上請人吃飯、喝酒、或者請人抽煙時,一般用Help yourself(to sth.),也不用please.。
一般來說,我們中國人在家庭成員之間很少用「謝謝」。如果用了,聽起來會很怪,或相互關繫上有了距離。而在英語國家「Thank you.」幾乎用於一切場合,所有人之間,即使父母與子女,兄弟姐妹之間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飲料,准備一桌美餐,對方都會說一聲「Thank you.」公共場合,不管別人幫你什麼忙,你都要道一聲「Thank you.」。這是最起碼的禮節。
當別人問是否要吃點或喝點什麼時(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drink?),我們通常習慣於客氣一番,回答:「不用了」、「別麻煩了」等。按照英語國家的習慣,你若想要, 就不必推辭,說聲「Yes, 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說「No, thanks.」就行了。這也充分體現了中國人含蓄和英語國家人坦盪直率的不同風格。
在英語國家,贊美也常用來作為交談的引子。贊美的內容主要有個人的外貌、外表、新買的東西、個人財物、個人在某方面的出色的工作等。通常稱贊別人的外表時只稱贊她努力(打扮)的結果,而不是她的天生麗質。因此贊美別人發型的很多,贊美別人漂亮頭發的很少。對別人的贊美,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 you.」如:
A:Your skirt looks nice.
B:Thank you.
中國人初次見面問及年齡、婚姻、收入表示關心,而英語國家人卻對此比較反感,認為這些都涉及個人隱私。如在JEFC Book 1 Lesson 16中有這樣的對話:「How old are you, Mrs Read?」「Ah, it』s a secret!」為什麼Mrs Read不肯說出自己的年齡呢?因為英語國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對方眼中顯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駐,對自己實際年齡秘而不宣,婦女更是如此。再如中國人表示關心的「你去哪兒?」(Where are you going?)和「你在干什麼?」(What are you doing?)在英語中就成為刺探別人隱私的審問或監視別人的話語而不受歡迎。
中國和英語國家的文化差異還顯著地表現在節日方面。除中國和英語國家共同的節日(如New Year』s Day)外,雙方還各有自己獨特的節日,中國有the Spring Festival
❼ 漢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漢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
彪形大漢、
江漢之珠、
漢人煮簀、
披霄決漢、
漢官威儀、
河漢無極、
河漢吾言、
拔趙易漢、
楚界漢河、
江淮河漢、
氣沖霄漢、
江漢朝宗、
碑沉漢水、
綠林好漢、
好漢英雄
❽ 關於韓語畢業論文中韓傳統婚禮對比開題報告
你得了把,中文都不流利,還寫這么難的韓文
❾ 英漢恭維語的對比分析的開題報告方面的資料。。。
題目比較小
不過也好寫,呵呵,
關於恭維語的研究還是有一些的
如果熟悉的話就很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