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論文題目 » 民歌茉莉花開題報告的理論意義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民歌茉莉花開題報告的理論意義

發布時間: 2021-03-19 08:05:55

『壹』 開題報告中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怎麼寫

理論意義是指對於學科理論體系的構建和研究的意義,這主要要聯系個人專業背景來談;
現實意義是指運用方面的意義,比如說可以供心理輔導、學校心理健康課參考,引起全社會對家庭教育的重視等等。

『貳』 簡答 江蘇民歌《茉莉花》為什麼能作為我國民歌的代表而經久不衰呢

《茉莉花》源於生活,有著經久不衰的藝術生命力;所選意象突出、鮮明,能使感情很好地表達出來;表現手法一唱三嘆,反復迴旋,主題集中;以獨特的情節,溶注著濃郁的民族性情,古老而又新鮮;體現了當代人們的審美風尚,反映出中國人民善良、真誠的精神特質。

『叄』 論文開題報告的理論和意義怎麼寫

現實意義是有助於解決當下的現實問題,理論意義是對這領域的理論有所補充和完善。

『肆』 開題報告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怎麼寫

理論意義是指對於學科理論體系的構建和研究的意義,這主要要聯系個人專業背景來談。

現實意義是指運用方面的意義,比如說可以供心理輔導、學校心理健康課參考,引起全社會對家庭教育的重視等等。

縱觀整部小說,太多的痛苦和離別、暴力和流血、痛苦和災難讓人久久不能釋懷,瑪麗雅姆被槍決更是給人一種悲切甚至悲壯的感覺。然而,故事的結尾也給了讀者希望:戰爭結束了,和平重新降臨這個國度;乾旱結束了,大雪昭示著綠色和豐收。

最終,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權被推翻,民主政府上台,平等和自由開始降臨這片飽受了30年災難的土地。萊拉最後也逃脫了拉希德的魔爪,與塔里克結婚,享受與孩子一起的天倫之樂,重新獲得了自由和幸福,恢復了女性的自我和本性。

誠如魯樞元所說:「女性的真正解放,在於恢復女性長久以來被壓抑、被扭曲的天性,發揚女性在人類歷史進程中的獨特優勢。這表現為:大地崇拜的女性精神,護佑萬物的女性倫理,充滿感性與溫情的女性思維。」 由此可見,阿富汗婦女一定能夠通過不斷努力,實現與男子地位平等,在阿富汗的重建中發揮重要作用。

(4)民歌茉莉花開題報告的理論意義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胡賽尼在回復《京華時報》采訪郵件中稱,在完成《追風箏的人》之後,他對於創作有關阿富汗女性故事的想法相當著迷,於是就寫出了《燦爛千陽》,他希望這本小說能為阿富汗傳統婦女增添更多深度、細致與情感的內涵。與前一本小說《追風箏的人》一樣,《燦爛千陽》講述的也是一個關於愛的故事。

對於新書取名《燦爛千陽》,胡賽尼解釋說,該書的書名源自一首有關喀布爾的詩,「這首詩是17世紀阿富汗詩人Saib-e-Tabrizi在參觀喀布爾之後創作的,其末尾詞語『一千個燦爛的太陽』正適合這本小說想要表達的主題。與此同時,這首詩還很適合書中人物即將離開深愛城市時的悲傷氣氛。」

胡賽尼坦言創作《燦爛千陽》時困難也更多:「開始創作時,我對是否有能力再創作出一本成功的小說有些疑慮,缺乏自信,尤其是知道有眾多讀者正迫不及待地想看我的新作品後,我就更加恐慌,我的妻子可以為我作證。但當我提起筆創作,故事情節開始進行時,我就很快融入了主角瑪麗雅姆與萊拉的世界,憂慮逐漸消失了。」

胡賽尼說,當他開始寫時,他不斷想起那些充滿韌性的阿富汗婦女。「雖然她們不見得是引發我描寫萊拉或者瑪麗雅姆的靈感來源,但她們的聲音、面容與堅毅的生存故事卻一直影響著我,可以說,來自阿富汗女性的集體精神力量給我的創作帶來了很大啟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燦爛千陽

『伍』 《茉莉花》歌曲創作背景

一、靈感來源

茉莉花這種植物在漢代就已傳入中國,最早種植於廣東一帶(南越、南海),到宋代開始廣泛種植於福建並傳入江浙等地;在傳播過程中逐漸中國化,並因其香氣而受喜愛,由於其芳香獨特,迎合了中國文化對「香」的崇尚,逐漸成為人們歌頌的對象。

二、作詞編曲

能見到的最早與現代版本相似的《茉莉花》歌詞收編在明朝萬曆年間(1573-1620)馮夢龍的《掛枝兒》中;《茉莉花》歌詞的前身最早刊載於清朝乾隆年間(1764-1774)的戲曲劇本集《綴白裘》,在《綴白裘》中收錄的《花鼓曲》共有12段唱詞,敘述的是《西廂記》中「張生戲鶯鶯」的故事,前兩段唱詞以重疊句稱為《鮮花調》,也有從其為基礎發展的稱為《茉莉花》。

最早關於《茉莉花》的曲譜(《鮮花調》工尺譜)收錄在道光年間(1821年,一說1837年)的《小慧集》中 。

這種曲調是在明代已流行的《鮮花調》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各地方言語調、風土人情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衍生出各種風格的「同宗民歌」,流傳於各省的不同版本曲調各異,但歌詞基本上以反映青年男女純真愛情為主題。

這些民歌以江蘇的《茉莉花》流傳最廣、影響最大;1942年冬天,新四軍淮南大眾劇團的文藝兵何仿記錄下了在南京六合金牛山地區一位民間藝人那裡聽到的民歌版本《鮮花調》 。

後將原詞中三種鮮花(茉莉花、金銀花、玫瑰花)修改為一種,集中突出茉莉花的特點,對歌詞的順序也做了調整,把有封建意味的「奴」改成了「我」字 ,將其他一些歌詞改為老少咸宜的語句。

對原曲的頭尾作了一定的改動,將毫無變化重復的前兩句加入了一點「轉」音,用同一曲調演唱三段歌詞,三段的結束音由上揚改為下抑,並增加了以翻高拖腔做結束 。

至1957年、1959年之前,共作了兩次修改,進一步豐富其旋律,將歌詞將「滿園花草」改為「滿園花開」,將「看花的人兒要將我罵」改為「又怕看花的人兒罵。

(5)民歌茉莉花開題報告的理論意義擴展閱讀:

社會影響

《茉莉花》在兩個大陸相互隔絕的時代跨越了地理距離的藩籬,成為象徵中歐人民友誼和交流的生動符號。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這首改編後的《茉莉花》唱響中國。

此後,眾多世界級亮相讓這首民歌引起蘇皖多地關注 。2002年10月,南京市六合區以該首民歌為名舉辦了首屆中國南京六合《茉莉花》音樂文化節。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期間,頒獎儀式的現場《茉莉花》出現總共774次。

《茉莉花》歌詞

詞曲:何仿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芬芳美麗滿枝椏

又香又白人人誇

讓我來將你摘下

送給別人家

茉莉花呀茉莉花

『陸』 歌曲茉莉花的國際影響和歷史地位

我國地域遼闊,歷史悠久,民族眾多,因此廣泛流傳的民歌小調數量也甚多。它們就像暮春三月花園中的百花,奼紫嫣紅,姿態萬千,芳香四溢。其中有一個品種姿壓群芳,栽培悠久,廣受大眾喜愛,她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民歌小調《茉莉花》。[3]
她旋律委婉,波動流暢,感情細膩;通過贊美茉莉花,含蓄地表現了男女間淳樸柔美的感情。早在清朝乾隆年間出版的揚州戲曲劇本集《綴白裘》中,就刊載了它的歌詞,可見其產生流傳年代的久遠。
十八世紀末年,有個外國人將她的曲調記了下來,歌詞用意譯的英文和漢語拼音並列表示。後來,又有個叫約翰·貝羅的英國人來華,擔任英國第一任駐華大使的秘書。1804年,他出版了自己的著作《中國游記》。也許在他眼裡《茉莉花》是中國民歌的代表吧,所以在著作中特意把《茉莉花》的歌譜刊載了出來,於是這首歌遂成為以出版物形式傳向海外的第一首中國民歌,開始在歐洲和南美等地流傳開來。
1924年,世界著名歌劇大師、義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在癌症的病患中完成了歌劇《圖蘭多特》的初稿後逝世。該劇以中國元朝為背景,虛構了一位美麗而冷酷的公主圖蘭多特的故事。普契尼把《茉莉花》曲調作為該劇的主要音樂素材之一,將它的原曲改編成女聲合唱,加上劇中的角色全都穿著元朝服飾,這樣就使一個完全由洋人編寫和表演的中國故事,有了中國的色彩和風味。1926年,該劇在義大利首演,取得了很大成功。從此,中國民歌《茉莉花》的芳香,隨著這部歌劇經典的流傳而在海外飄得更廣。
1942年冬天,著名軍旅作曲家、原前線歌舞團團長、蘇皖民歌《茉莉花》的搜集整理加工者音樂家何仿先生到南京六合八百橋鎮采風,從當地一位知名的民間藝人那裡,採集到了這首在當地廣為傳唱的民歌,將她的曲調及歌詞一一記錄了下來。1957年,他將原曲原詞作了改編,三段歌詞都用同一曲調,由原來歌唱三種花改成集中歌唱茉莉花,並以悠揚婉轉的拖腔作結束,遂成為現在大家所熟悉的這個樣子。該曲當年由前線歌舞團演唱,後由中國唱片社出了唱片,於是得到進一步的流傳。
本世紀初年,張藝謀在它導執的申奧、申博宣傳片中,都用《茉莉花》作背景音樂。2003年8月3日,2008年奧運會徽——「中國印.舞動的北京」在北京天壇公園祈年殿隆重揭曉。當著名運動員鄧亞萍和著名影星成龍扶著會徽緩緩走上祈年殿時,管弦樂又響起了《茉莉花》的旋律。此時此刻你所聽到的《茉莉花》的樂聲,委婉中帶著剛勁,細膩中含著激情,飄動中蘊含堅定,似乎向世人訴說:《茉莉花》的故鄉——古老的中國正在闊步向前。隨著這些電視片的播放,相信《茉莉花》的芳香,將飄得更遠更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