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論文題目 » 小學數學學困生的轉化開題報告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小學數學學困生的轉化開題報告

發布時間: 2021-03-18 19:38:24

1. 小學數學同伴互助轉化數學學困生課題中期報告

一、多鼓勵,增強自信心二、給予表現的機會,讓他做一些能夠完成好的事或題,及時表揚三、反復練習同一件事或題,並在該題上變化、拓展,逐漸加深、加細,表揚他完成對的部分四、在前一部分完全掌握後,再開始下一部分的學習總之,第一個原則是表揚,第二個原則是慢。

2. 如何轉化農村小學數學學困生的課題研究條件

農村小學數學學困生轉化策略 1、教師要轉變人才觀念 根據多元智能理論, 八種智能在任何人身上都以獨特方式組合 而存在著。 每個人都有一種或多種相對於別人或自身其他智能的優勢 智能。只要發展自己的優勢智能,任何人都有可能成才。 2、對學困生多加關心、愛護 人人都喜歡學優生,但只有像喜歡學優生那樣喜歡學困生的老師 才是一位好老師。我們一般老師雖然對學困生達不到喜歡的程度,但 我們可以做到不歧視他們,對他們多加關心。學困生本來就因為成績 差而自卑,如果老師、同學都嫌棄他們,他們會更加沒有自信心。對 學困生我們要從思想上、生活上、學習上加以關心。讓其他學生看到 他們身上的閃光點,願意和他們交朋友。 3、提高數學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皮亞傑說: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動都要依賴於興趣。大部分學困生 對數學沒有興趣,上課無精打采,懶於動腦,下課不做作業。可見要 想提高學困生的數學成績,首先要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3. 數學後進生的成因與轉化研究開題報告範文

相關範文:

後進生轉化的心理研究——開題報告

一、課題的提出的背景和意義
(一)背景:
1、當前社會發展狀況
隨著社會變革,新的教育觀念的出現,教育工作者們都在尋求一種解決後進生的方法,這些後進生不管在學校里還是家庭當中都表現為進步比較緩慢、水平比較低、性格比較孤僻,精力比較分散、溝通能力比較差等等。造成他們出現這樣的問題的原因有很多:家庭的教育觀、父母的日常言行、社會不良「細胞」的侵入、教育手段的軟弱單一以及學生本身等因素,致使他們成為學校頭痛、家長憐惜、社會憎惡的「另類」人。
2、傳統教學狀況
傳統教學的弊端主要體現在一味的追求成績,分數說明一切因而使一部分家長及學生有了「分數萬歲,其它白費」的心理,忽視了其他方面的教育和能力的培養。而現在素質教育提倡發展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這必將給教育的改革帶來革命性的沖擊。
3、教育思想背景
進步教育運動強調教育除了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能力之外,還要重視學生的思維發展,並且必須提供學生自然成熟與發展的學習環境。這就為本課題的研究建立了活動的舞台。
(二)課題研究的實踐意義與理論價值
學校教育只要存在,後進生問題就必然存在。後進生的人數雖不多,但其不論對學生群體還是個體來說,就學生的身心都有著不可忽視的潛在影響和危害,所以後進生的轉化有著不可估量的實踐意義。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都表現出不同的能力和水平。有的學生成績好,但其實際生活溝通的能力差,成為「高分低能生」;有的表現出較好的品質,但卻不擅長體育,成為「品優體弱生」;有的在音樂、美術等方面表現出特殊的才能,但學習成績差,成為「低分特長生」;有的學生智商很高,很聰明,卻管不住自己,導致成績很差,我們稱為「自律能力差群體」……因此,後進生具有相對性,只有從德、智、體、美等方面來衡量和考察學生,我們才能科學地做出判斷與評價。
該課題不僅有上述實踐意義,還有非常重要的理論價值,因為它傾注了所有研究成員的大量心血,我們都明白,怎樣轉化後進生是一個難題,轉化後進生的效果怎樣更是一個難題,我們希望在不遠的將來能夠准確把握後進生工作的重點,尋找突破口,提高轉化的效率;期待我們的研究成果對本地區的教學能產生指導意義,對相鄰地區的教學有借鑒意義。

二、課題的界定及實驗目標
(一)課題界定
在課題研究中,我們把「後進生」定義為:進步比較慢,水平比較低。不僅僅指在學習方面。包括:對學業的焦慮;自信心問題;人際溝通;精力分散、自卑心理、別人的理解看法等等問題。
(二)實驗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研究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樹立遠大的目標。
(2)情感目標:有計劃的做好學生系統教育工作,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幫助學生樹立高尚的思想品德,培養愛國主義思想。
(3)發展目標:特別加強基礎德育建設,培養學生遵規守紀的自覺性,使絕大部分同學成為勤奮學習、熱愛勞動、愛護公物、勤儉樸素、尊老愛幼、待人誠懇、講究禮貌具有一定素質的文明人。

三、實驗假說及應遵循的原則
(一)實驗的假說:
我們的這一課題重在探索後進生的心理問題,最重要的是找到後進生諸多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探討深層的施教藝術。爭取轉化他們,使這些後進生在品質、學習、能力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但目前有關這一領域的研究多停留在對後進生轉化的理論研究上,缺乏與實踐的聯系。面對形形色色的後進生,他們文化基礎較差,學習動力不足,更為嚴重的是學生在品行等方面還呈現不良心理特徵。如果不採取有效的教育策略,勢必會影響學生進一步學習的積極性並引起一系列行為心理變化。面對教育和教學的困難,仍沿用常規教育策略,成效不大,因此,亟待改變這一現狀,更新教育觀念,突破常規的教學模式,不斷探索實驗新的方法,消除後進生的心理障礙,使他們充滿信心。在知識、能力、學習方法等方面得到進步。
本課題通過個案跟蹤分析,著重摸清學生的心理、學習困難形成的主要原因,尋找和嘗試指導幫助他們自主解決學習困難的方法,以促進他們品行、能力等方面的進步。預計將有以下突破:
1、探索出有效的教育模式和方法,最大限度地改變學生的學習品質、處事態度、價值取向和人際關系,將會使他們學會自主解決困難、消除困擾、走出困境,為學生的今後進一步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2、我們將能夠創造一定教科研示範效應,在探索指導和幫助學生自主解決困難方法、途徑和模式的同時,會激勵部分對「後進生」失去信心的教師,改變觀念,重振士氣,引導教師強化教育教學研究的興趣。
3、我們的研究也會帶來一定的教學力量群效應。因為學校不僅是幫助學生成功的場所,同時也是鍛造名師、高師之地。這種教研活動輻射出的群體效應是學校所期望的。
(二)實驗中應遵循以下原則:
1、教育的科學性與針對性相結合;
2、面向全體與關注個性差異相結合;
3、尊重、理解與真誠同感相結合;
4、預防、矯治與發展相結合;
5、教師的科學輔導與學生的主動參與相結合;
6、助人與自助相結合

四、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目標及呈現形式
(一)主要內容
A如何緩解學生焦慮、
B正確看待自信問題
C如何改善人際溝通
D擺脫苦悶自卑心理
(二)目標及呈現形式
(1)理論目標:本課題注重研究的實效性和可塑性以及推廣價值,發展已有的理論,開辟「後進生」心理問題探究的新路徑,力爭對本地區的「後進生」轉化研究具有實踐的指導意義,對其它地區「後進生」問題的研究與轉化起到借鑒功效。主要呈現形式是論文和實驗報告。
(2)實踐目標:幫助實驗對象分析自身存在的問題,探根溯源,找出症結所在,給予方法指導;幫助他們正確面對社會的不良誘惑,分清良莠,擇善而從;引導他們樹立爭取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成長為一個心智健全、和諧上進、全面發展的「人」。主要呈現形式是調查報告、論文以及學生的轉變數據分析。

五、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1、人本主義理論
人本主義認為,人類有機體有一種自我發展的潛能,人的本性是積極向上的,富有理性的,可以通過自我教育不斷完善自我達到自我實現。羅傑斯在《患者中心療法:它的實踐、含義和理論》中指出:人類有機體有一種天生的「自我實現」的動機,所有其他的動機都是這種自我實現的不同表現形式,自我實現指的是一個人發展擴充和成熟的趨向。這種潛能只有在真誠、共情、無條件關注的環境和條件下得以充分的發展和實現。
羅傑斯認為:人類給予人印象最為深刻的事實似乎就是其有方向性的那種傾向性,傾向於朝著完美,朝著事項各種潛能的方向發展。因此他所倡導的以人為心的治療就是使來訪者自我調整、自我成長並逐步擺脫外力的控制前進。而且每個人都可以作出自己的決定,每個人都有著實現的傾向,若能有一個適宜的環境的話,一個人將有能力指導自己,調整自己的行為,控制自己的行動,從而達到良好的主觀選擇與適應。
鑒於以上思想,我們認為應該挖掘初中生自身的潛能,他們「是能思考、能感覺、能體驗的一個人」。心理健康教育說到底是學生內心的自我調節。作為學校,要緊的是給他們創造一個有利於學生自我實現的環境,心理輔導教師特別是班主任要給予學生良好的指導和幫助,比如交給學生自我調節心理的方法,設計學生感興趣的、能積極參與的活動課程。使學生在活動中認識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主動進行調節。
2、素質教育理論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中小學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辦出各自的特色。」這里指出了素質教育的目標和任務,即全面發展、面向全體學生、培養能力、培養勞動觀念、發展個性、辦學形式和教學多樣化。我們從中可以看到素質教育的基本原則,即教學要適應兒童每個年齡階段發展的特點:讓學生在經驗中學習;在教學中要努力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或中心;要充分尊重和重視個性差異;教學要多樣化。
3、新課程標准理論

六、課題研究的基本操作方法和變數控制
(一)基本操作
根據課題實施方案組織實驗研究,將實驗法與行動研究法相結合
(二)無關變數的控制
1、均衡參與實驗的學生人數、性別和能力差異,使之符合等組實驗要求。
2、對各組學生(實驗班級和非實驗班級)不作宣傳和暗示
3、嚴格控制學習時間,杜絕加班加點。
4、實驗教師嚴格控制年齡差別,學歷差別,能力差別及工作態度差別等。

七、實驗的方法和研究的過程
(一)實驗方法
本課題借鑒已有的理論經驗,結合新的時代背景對後進生的心理問題的研究採用行動研究法、心理測量法、實驗調查法、個案訪談法、觀察法等研究方法。
(二)實驗過程及時間安排

本實驗分三個階段進行

一、 准備階段(2007年8月----2007年12月)
明確研究目標,進行課題分工、人員職責和計劃安排情況、確定實驗對象,進行問卷調查,走訪談話,建立後進生個人檔案。

二、實施階段(2008年1月----2008年6月)
具體對實驗對象進行個案研究,分析其心理問題的表現,尋找成因,歸納特點,找出共性的規律以及個性差異,從而尋根追源,因材施教,寫出實驗論文及階段總結。

三、鞏固實驗階段(2008年7月----2009年一月)
統計實驗數據、匯總資料,完成實驗研究報告。

八、課題實驗的組織管理
本課題由李壽芹主管,五年級的班主任為成員。

其他相關:

http://www.sssj.net.cn/zktzs/ktbg/200807/955.html

http://www.wzbiboms.net/ReadNews.asp?NewsID=597

http://rcjyky.rcjy.com.cn/keyanketi/ShowArticle.asp?ArticleID=572

僅供參考,請自借鑒

希望對您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