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論文題目 » 中西方文化比較的論文題目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中西方文化比較的論文題目

發布時間: 2021-03-18 06:53:27

A. 關於中國借鑒西方文化中優秀的東西 ,寫什麼論文題目

標題的樣式還有多種,作者可以在實踐中大膽創新。
副標題和分標題
為了點明論文的研究對象、研究內容、研究目的,對總標題加以補充、解說,有的論文還可以加副標題。非凡是一些商榷性的論文,一般都有一個副標題,如在總標題下方,添上「與××商榷」之類的副標題。
另外,為了強調論文所研究的某個側重面,也可以加副標題。如《如何看待現階段勞動報酬的差別——也談按勞分配中的資產階級權利》、《開發蛋白質資源,提高蛋白質利用效率——探討解決吃飯問題的一種發展戰略》等。
設置分標題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清楚地顯示文章的層次。有的用文字,一般都把本層次的中心內容昭然其上;也有的用數碼,僅標明「一、二、三」等的順序,起承上啟下的作用。需要注重的是:無論採用哪種形式,都要緊扣所屬層次的內容,以及上文與下文的聯系緊密性。
目錄
一般說來,篇幅較長的畢業論文,都沒有分標題。設置分標題的論文,因其內容的層次較多,整個理論體系較龐大、復雜,故通常設目錄。
設置目錄的目的主要是:
1.使讀者能夠在閱讀該論文之前對全文的內容、結構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以便讀者決定是讀還是不讀,是精讀還是略讀等。
2.為讀者選讀論文中的某個分論點時提供方便。長篇論文,除中心論點外,還有許多分論點。當讀者需要進一步了解某個分論點時,就可以依靠目錄而節省時間。
目錄一般放置在論文正文的前面,因而是論文的導讀圖。要使目錄真正起到導讀圖的作用,必須注重:
1.准確。目錄必須與全文的綱目相一致。也就是說,本文的標題、分標題與目錄存在著一一對應的關系。
2.清楚無誤。目錄應逐一標注該行目錄在正文中的頁碼。標注頁碼必須清楚無誤。
3.完整。目錄既然是論文的導讀圖,因而必然要求具有完整性。也就是要求文章的各項內容,都應在目錄中反映出來,不得遺漏。
目錄有兩種基本類型:
1.用文字表示的目錄。
2.用數碼表示的目錄。這種目錄較少見。但長篇大論,便於讀者閱讀,也有採用這種方式的。

B. 求論文 題目是:我眼中的中西方文化比較

一樓20073。。是大騙子!

C. 急需3000字左右論文一篇 題目 中西方文化差異探究

如果從中西方法律文化著手寫的話建議可以去看看一正(劉星)的《西窗法雨》通俗易懂 論文什麼的,還是自己寫比較好,加油!

D. 西方文化史方面的論文題目

聖經與西方文化、中西文化交流、中世紀經院哲學對後世的影響
12~13世紀西歐「新春天」與文藝復興的對比
文藝復興中的「異端」成分
宗教改革與反宗教改革
西歐宗教地域劃分的歷史由來
三十年戰爭對歐洲的影響

E. 求一篇中西文化差異探索的論文 3000字左右

中西方文抄化差異范圍很廣,3000子論文根本寫不完,建議你把范圍縮小,不然也不知道怎麼幫你好(本人時間和能力有限)
范圍縮小就是,把中西文化差異改成中西語言中文化差異之類的(其實中西語言中文化差異還是有點大當時我的老師建議我寫探究中西語言中敬語的文化差異,題目大真的不好寫)

F. 論文題目!!中西方飲食文化的比較!!

中西方飲食文化比較

1.飲食觀念及味道和營養
由於中西哲學思想的不同,西方人於飲食重科學,重科學即講求營養,故西方飲食以營養為最高准則,進食有如為一生物的機器添加燃料,特別講求食物的營養成分,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及各類無機元素的含量是否搭配合宜,卡路里的供給是否恰到好處,以及這些營養成分是否能為進食者充分吸收,有無其他副作用。這些問題都是烹調中的大學問,而菜餚的色、香、味如何,則是次一等的要求。即或在西方首屈一指的飲食大國——法國,其飲食文化雖然在很多方面與我們近似,但一接觸到營養問題,雙方便拉開了距離。
中國五味調和的烹調術旨在追求美味,其加工過程中的熱油炸和長時間的文火攻,都會使菜餚的營養成分被破壞。法國烹調雖亦追求美味,但同時總不忘「營養」這一大前提,一味舍營養而求美味是他們所不取的。尤其是20世紀60年代出現的現代烹調思潮,特別強調養生、減肥,從而追求清淡少油,強調採用新鮮原料,強調在烹調過程中保持原有的營養成分和原有的味道,所以蔬菜基本上都是生吃。所以說西方飲食之重營養是帶有普遍性的。
平心而論,談到營養問題也觸及到中國飲食的最大弱點。盡管我們講究食療、食補、食養,重視以飲食來養生強身,但我們的烹調術卻以追求美味為第一性要求,致使許多營養成分損失於加工過程中。近年來我國廚師參加世界烹調大賽,人家端上一個菜營養成分開列得一清二楚,我們則拿不出這份材料。經人提問,亦瞠目結舌不知所雲,大大地吃了啞巴虧!
我們從來都是把追求美味奉為進食的首要目的。民間有句俗話:「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先」。雖然人們在贊譽美食時,總愛說「色香味俱佳」,但那是由於我們感受色香味的感覺器官「眼、鼻、口」的上下排列順序如此。人們內心之於「色、香、味」,從來都是「味」字「掛帥」的。 而西方烹調講究營養而忽視味道,至少是不以味覺享受為首要目的。他們以冷飲佐餐,冰鎮的冷酒還要再加冰塊,而舌表面遍布的味覺神經一經冰鎮,便大大喪失品味的靈敏度,漸至不能辨味;那帶血的牛排與大白魚、大白肉,生吃的蔬菜,白水煮豆子、煮土豆,雖有「味」而不入「道」,凡此種種都反映了西方人對味覺的忽視。他們拒絕使用味精,更足以證明此輩皆屬不知味之人,非「知味觀」之座上客也!

2、基於對營養的重視,西方人多生吃蔬菜,不僅西紅柿、黃瓜、生菜生吃,就是洋白菜、洋蔥、綠菜花(西蘭花)也都生吃。因而他們的「沙拉」有如一盤兔飼料,使我們難以接受。現代中國人也講營養保健,也知道青菜一經加熱,維生素將被破壞,因而我們主張用旺火爆炒。這雖然也使維生素的含量下降,但不會完全損失,可味道卻比兔飼料好吃得多。因而中國的現代烹調術旨在追求營養與味道兼顧下的最佳平衡,這當然也屬於一種「中庸之道」。
而西方烹調講究營養而忽視味道,至少是不以味覺享受為首要目的。他們以冷飲佐餐,冰鎮的冷酒還要再加冰塊,而舌表面遍布的味覺神經一經冰鎮,便大大喪失品味的靈敏度,漸至不能辨味;那帶血的牛排與大白魚、大白肉,生吃的蔬菜,白水煮豆子、煮土豆,雖有「味」而不入「道」,凡此種種都反映了西方人對味覺的忽視。他們拒絕使用味精,更足以證明此輩皆屬不知味之人,非「知味觀」之座上客也!

3. 用餐方式及餐具
在用餐方式上。在中國,無論什麼宴席,都是大家團團圍坐,共享一席,美味佳餚放在桌子中間,它既是一桌人享用的對象,又是大家交流感情的媒介。在餐桌上,中國人都喜歡互相勸酒,夾菜,舉杯共歡,非常和睦生趣。而西方就不同了,當他們聚在一起吃飯或請客時,勸酒,夾菜並沒有中國人那麼熱情,並且客人與主人之間也沒有那麼客氣。西方人更注重個人的獨立性,各吃各的,沒有中國人聊歡共樂的情趣。中餐上桌的菜講究豐盛多樣,一般是8或10碟、12碟,品種多樣,從主菜到湯,到甜品,到水果,次序也講究。而西方人宴客則是以牛、羊、豬排等為主食。在餐具方面,差異就更甚明顯。眾所周知,中國人包括亞洲一些黃種人的國家,使用的是筷子,湯匙,吃飯也用碗盛;而西方人呢,則是盤子盛食物,用刀叉即切即吃,喝湯則有專門的湯匙。筷子與刀叉作為東西方最具代表性的兩種餐具,筷子和刀叉影響了東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代表著不同的兩種智慧

4. 用餐禮儀:
在禮儀方面,中西兩者更顯不同。在中國現代,在用餐過程中,不可以只顧自己吃飯。如果和別人一起吃飯,必須檢查手的清潔。不要把多餘的飯放回鍋里,不要專占著食物,也不要簸揚著熱飯。吃完飯後,客人應該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的盤碟,交給主人,主人跟著起身,請客人不要勞動,然後客人再坐下。在西方宴席上,主人一般只給客人夾一次菜,其餘由客人自主食用,若客人不要,也不便硬讓人家再吃,也不要頻頻給客人勸酒,夾菜。吃東西時,也不要發出響聲,但客人要注意贊賞主人准備的飯菜。若與人談話,只能與鄰座的交談,不要與距離遠的交談。

5. 中西飲食未來前景:
對於中國人,我們一出生便開始了品味中式飲食了,因而或多或少對厭倦中式飲食。同時我們現在又正處與經濟全球化的形式中,西方飲食的進入使得我們有了新鮮感,開始習慣出入西式快餐店,品味與中式飲食不同的西餐或西式快餐。然而,中國人的飲食觀念和習慣畢竟 與西方有天壤之別, 這決定了中式飲食在我國人民心目中的基礎地位,它決不會因為西餐的介入而改變。但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西餐在中國會越來越盛行,但它只能是大多數人生活的「調味劑」,總不會有中國人將西餐當主食的一天。

G. 西方文化史的論文選題

聖經與西方文化、中世紀經院哲學對後世的影響
12~13世紀西歐「新春天」與文藝復興的對比
文藝復興中的「異端」成分
宗教改革與反宗教改革
西歐宗教地域劃分的歷史由來
三十年戰爭對歐洲的影響

H. 急需知道"中西方文化比較"和"中西方文化沖突與融合"這兩個論文題目有什麼不同

比較是多方面的
而沖突和融合是指兩者比較後的 矛盾集中體
可以說
沖突與融合 是比較中的一支
你再稍微修改下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