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論文題目 » 古箏專業畢業論文題目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古箏專業畢業論文題目

發布時間: 2021-03-17 01:11:33

A. 誰能提供幾個音樂專業方向畢業論文題目

1. 試論莫扎特《g 小調弦樂五重奏》第一樂章中對中提琴地位與作用的提升
2. 優雅的男高音——論大提琴在樂隊中的作用
3. 大提琴演奏中國民族音樂的幾點探索
4. 大提琴演奏發音問題探討
5. 論二胡演奏的內心感覺與藝術修養的提高
6. 古箏演奏與心理音色
7. 淺談想像力與心理調控力在小提琴演奏中的作用
8. 長笛演奏的基本技巧分析與實踐
9. 關於借鑒西方作品分析法分析傳統古琴曲的幾點思考
10. 小議視唱練耳在樂器演奏中的重要性
11. 談兒童學習樂器演奏的意義
12. 探析銅管樂器演奏的音準問題
13. 淺談中小學銅管樂隊的訓練
14. 如何組織開展中小學小樂隊的活動
15. (某器樂)演奏中的准確讀譜與正確理解
16. 論(某器樂)作品的音樂風格與演奏
17. (某器樂)演奏右手技術問題之我見
18. 如何處理好(某器樂)教學中音樂表現與彈奏技術的關系
19. 淺談(某器樂)考試、比賽前的心理的准備
20. 《二泉映月》的創作分析與演奏實踐
21. 中國民族器樂的歷史與現狀之研究
22. 論楊琴演奏的思維
23. 淺析關於(某器樂)演奏的發音問題
24. 如何演奏好《莫扎特C大調長笛與豎琴協奏曲》K299
25. 小提琴的左手技巧
26. 淺析現代楊琴的演奏技巧及表現力
27. 簡述薩克斯的氣息
28. 淺談琵琶演奏與教學心得
29. 論揚琴演奏中手臂運動與力度控制
30. 少年兒童古箏考級教學淺談
31. 長笛演奏中的呼吸氣息運用
32. 淺析二胡曲《洪湖人民的心願》
33. 女子十二樂坊現象分析

鋼琴
1. 怎樣提高鋼琴伴奏的演奏水平
2. 論鋼琴演奏情和理的統一
3. 臨場演奏中的心理因素
4. 淺談鋼琴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演奏能力
5. 論鋼琴演奏藝術中的想像力
6. 淺談鋼琴演奏的基本技巧
7. 淺談中國風格鋼琴作品的演奏
8. 試論鋼琴表演藝術中的共性與個性關系
9. 試論鋼琴表演藝術中的二度創作與實踐
10. 論鋼琴教育的教學原則與方法
11. 論鋼琴教師的職業素養
12. 即興伴奏與音樂表現
13. 論鋼琴演奏中音樂表現與彈奏技術的關系
14. 論鋼琴踏板的重要性及運用
15. 試論兒童鋼琴教學的特殊性
16. 論鋼琴教學中弱指的訓練
17. 論鋼琴演奏中的放鬆問題
18. 論巴赫鋼琴作品的演奏風格
19. 論鋼琴的指法藝術
20. 對鋼琴演奏心理問題的研究

聲樂
1. 當前適應中小學音樂新課程的高師聲樂教學改革芻論
2. 民族聲樂演唱中字正腔圓探究
3. 舒伯特藝術歌曲的演唱風格
4. 透過聲樂套曲《冬之旅》淺談舒伯特藝術歌曲的演唱
5. 演唱中國作品的發聲與吐字
6. 歌唱心理素質在演唱中的影響
7. 花腔技巧在古典歌劇演唱中的運用與表現
8. 論趙元任聲樂作品的民族性與演唱表達
9. 淺析黃自藝術歌曲的音樂特徵與演唱表達
10. 試論多媒體在聲樂教學中的運用
11. 釋析巴羅克(古典/浪漫)時期聲樂作品的風格特徵
12. 試論聲樂教育的評價體系
13. 怎樣運用歌聲傳達情感
14. 如何運用科學的方法演唱通俗歌曲
15. 歌唱藝術中的情感體驗與表現
16. 論學校聲樂人才培養方案如何適應社會要求
17. 中國古代聲樂美學發展初探
18. 童聲訓練的原則與方法
19. 高師音樂專業聲樂課改革之我見
20. 聲樂教學中應注意民族問題
21. 歌唱心理調控在人聲訓練中的作用
22. 民族聲樂歌唱方法探析
23. 通俗演唱方法探析

舞蹈
1. 淺談舞蹈教學中表演意識的培養和訓練
2. 論舞蹈的教育功能
3. 淺談音樂與舞蹈的關系
4. 文化對舞者的重要性——淺談舞蹈理論對舞蹈實踐的指導作用
5. 兒童舞蹈教學中的寓教於樂原則
6. 舞蹈對幼兒成長的作用
7. 論舞蹈教育與素質教育
8. 中小學音樂舞蹈教育的現狀及創新發展探討
9. 論普及性舞蹈教育在中小學教育中的重要性
10. 論節奏在民間舞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
11. 加強高師民間舞教學中「民俗」的滲透
12. 論中小學舞蹈教育
13. 淺談中小學舞蹈課程設置
14. 淺談幼兒師范學校的舞蹈教學
15. 談兒童舞蹈教學的製作
16. 淺談中國民間舞的表演
17. 「鼓」在民間舞中的運用和發展
18. 「道具」在中國民間舞教學與創作中的運用和發展
19. 論舞蹈作品與社會生活
20. 淺談舞蹈表演形式的創新
21. 淺析現代舞動作的發展
22. 淺談中國古典舞對戲曲舞蹈的借鑒
23. 新時期大學生校園舞蹈教育的思考
24. 淺談中等師范學校的民間舞教學
25. 淺談地域文化對中國民間舞蹈文化的影響

音樂教育
1. 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形勢下的高師音樂教育
2. 從普通高校學生音樂素質教育現狀所引發的思考
3. 淺議對高師音樂教育專業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
4. 音樂素質的培養對幼兒身心發展的作用
5. 二十世紀中國學校音樂教育發展研究
6. 音樂新課程標准下的高師音樂教育專業學生的職業素質培養
7. 合唱在中小學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8. 論音樂教師鋼琴即興伴奏能力的培養
9. 論中學音樂課堂教學方法的多樣性
10. 美育與音樂教育
11. 試論童聲合唱的訓練方法
12. 音樂新課標下的課堂教學方法研究
13. 中小學音樂教育與合唱活動
14. 高師音樂教育專業如何體現師范性的要求

作品分析
1. 析理查·施特勞斯交響詩《唐·吉訶德》中的引子的主題內涵
2. 淺析普羅科菲耶夫《第二鋼琴奏鳴曲——Scherzo》的寫作特徵
3. 淺析莫扎特鋼琴作品的和聲曲式結構特徵
4. 現代音樂作品中的情感因素
5. 對某某作曲技法的分析
6. 簡述車爾尼練習曲
7. 論肖邦夜曲
8. 肖邦第一敘事曲解析

其他
1. 關於現代大眾審美的思考
2. 淺論音樂音調與基本情緒運動狀態的關系
3. 膠片上流淌著的音樂篇章——有關電影音樂的綜述
4. 「文化融合」視野下的探戈音樂
5. 17世紀古式風格與新式風格
6. 試論前古典時期的情感風格對古典主義音樂的影響

B. 古箏專業畢業論文怎麼寫答辯自述

首先確定自述的時間,一般是10到15分鍾。
然後看是否要求結合幻燈片陳述,如果是,則安排10張左右的幻燈片(包括片頭的論文題目、答辯人、時間;片尾的「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謝謝」)。
自述的內容基本上由以下幾部分構成:寫作動機、研究方法、文章結構和核心觀點、創新和不足。寫作動機一般講你為什麼選擇這個問題進行研究,包括機遇、興趣、積累和老師的教育培養;研究方法一般講你怎麼研究所選的問題,這個內容你論文的導論已經包括了,簡要介紹即可;文章結構和核心觀點的交待要簡潔明了,不能只把目錄復制粘貼了事,而是要結合你要闡述的問題,交代你布局謀篇的邏輯線索,文章每一部分分別得出了什麼結論,這些結論如何證明了你的核心觀點;創新和不足一般講你論文有什麼意義,在哪些方面是前人沒有做過的,不足反映你對文章的理性認識,建議創新講的要實在,有就是有,沒有就講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深入了一點,拓展了一點;不足講的要詳細,你自己就認識到的,答辯老師就不會過多發問,畢竟是學生的論文,存在不足和不成熟非常正常。
一定要注意的是控制時間,建議你先寫好一份答辯詞,自己計算一下時間,如果超時要自己取捨,挑最精彩的部分講!記住,答辯詞是有固定內容要求的演講,既要滿足內容的規定,也要達到演講的水平。
最後祝你答辯成功,順利畢業!

C. 古箏論文寫作

親,論文的題目不要定的太大。估計你是大學本科學生。給你一個建議:《淺談古箏小勾搭指法演奏技巧在古箏演奏中的運用及擴展》

從三個層次來寫:

  1. 小勾搭在古箏演奏中廣泛性和特殊性。

  2. .小勾搭衍生出其他更高級的基本指法介紹。

  3. 舉例小勾搭及其衍生指法的應用和規范。

這樣能達到5000字左右。如果你們學校有要求達到1W字,那麼系統的研究一下快四點、雙十點奏、四指分指、序指和他們衍生出的其他指法就可以了。起碼論文這樣寫不會給自己找麻煩。

D. 馬上大學畢業,要寫古箏的論文,有沒有方向可以提供的

可以具體的古箏流派來寫啊。比如山東箏派的淵源和藝術特點 ,還有河南箏派,客家,浙江。潮州都可以寫。還有具體的分析一個曲子還有作者的創作特點,比如徐曉林。還可以寫有關古箏幼兒教育的。還有有關古箏表演的都可以寫。多著呢

E. 古箏專業畢業論文 秋夜思 關於作品的相關知識和分析

從審美風格看古箏音樂鑒賞

藝術作品(審美對象)在其體貌、風采上都有屬於自己的獨特類型,我們將這種體貌、風采類型視為「審美風格」。鑒賞者可以從這種風格中可以看出其創作主體的品格和氣質。本文通過對典雅、悲情、壯美等不同風格的梳理,反觀和闡述了不同風格的古箏音樂作品在藝術形式、結構鋪排、內容題材、意蘊內涵以及效果等方面的特點。

一、古箏音樂中的典雅美

典雅是優美這一美學風格的重要形態之一,以獨具一格的情調贏得人們的青睞。典雅與粗俗相對,指的是斯文優雅。楊廷芝在《詩品淺解》中講道:「典則不枯,雅則不俗。」典雅的音樂作品一般「端莊中雜流麗」,文詞雅緻,猶如新出芙蓉,格調清新而脫俗;節奏柔和緩慢,不以剛勁、粗重取勝,而是娓娓道來,猶如春風化雨,細水淙淙,平靜而緩緩地感染人。

在音樂語言運用或樂句「行文」方面,典雅之作多平實典重,旋律一般體現出舒緩、閑適的特點。這決定了在樂風上,作品多具有輕盈、秀雅、舒展、自由、勻緩等品格,有些則格調高古,雄深雅健,意境濃厚。樂曲「動中有靜」的柔和的安排和表達方式帶給人們以和諧、靜謐的審美感受。

在題材方面則多摹寫山水,吟詠花鳥自然之趣,從中寄託人們鍾情於自然的情感。一般的描繪山水的作品在風格上都較為典雅,無論作品中所寄寓的情感如何,都講究適中,娓娓道來。這些作品展現的是大自然無限的生機和生趣,帶給人們的是一種安詳、閑適與平和的審美感受。在這里,人們可以在旋律中滌盪心胸,聞聲而近自然。

在意蘊上,可謂「閎約深美」,多追求以「和」為美,在意旨的表露和情感的表達中追求適中、平正和勻稱,由此也多蘊藉綿密,余韻悠長,意境多宏大乃至超然,為人們呈現出的是一種超然世外的境界,其中融入著人們追求悠閑適意的人生觀和審美觀。

典雅包括如和雅、古雅、清雅、儒雅等多個子范疇,具有不同的美學意境:
和雅即和平雅淡。作品一般體現出平和閑適、溫潤和雅的境況;古雅則意趣貴高,追求一種高遠的意境;清雅則是一種最高「雅」靜的體現,它是對濁的升華,對俗的超越,作品裡浸著一股股不染塵俗的清氣,給人以超塵棄俗、沖淡質朴的審美感受。

山東箏曲《琴韻》是一首溫潤和雅的小曲。雖是北派箏曲,但樂曲整體旋律走向平穩,起伏不大,樂風中正而平和。潮州箏曲《平沙落雁》則更多體現出古雅的格調。樂曲營造出「秋水共長天一色,孤鶩與落霞齊飛」的美妙意境。又如《鐵馬吟》,樂曲中獨特的演奏技法、泛音的效果以及對古琴音色的模擬,營造出一種古樸、優雅的氛圍,讓人忘記塵世,身臨肅穆的禪院。客家箏曲《出水蓮》則是清雅的典型之作。箏曲由著名客家箏大師羅九香先生從民間樂曲《出水蓮》發展變化而來,經過削刪、加花潤色的加工而成為目前廣為傳奏的曲目。樂調因與中原古調的歷史淵源而具有古樸之風,更因為民間的加工而呈現出清雅之貌。《梅花三弄》也是清雅的一首樂曲。格調清新雅緻,尤其是其中的泛音,將梅花舞羽翻銀、亭亭玉立於風雪中的形象和高潔的品格巧妙瀉於指下。此曲可謂「以最清之音寫最清之物」的寫照。潮州箏曲《寒鴉戲水》是潮州弦詩樂十大套中最富詩意的一首。整體上,樂曲格調嫻雅清新,又不失諧謔。樂曲從慢板到拷拍再到三板的鋪排結構,以及在節奏上的跌宕變化,巧妙地刻畫出寒鴉(即魚鷹)悠閑自得的步態以及追逐嬉戲於江湖中的情景。「湖光秋色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粵樂箏曲《平湖秋月》一曲猶如清風從人面拂過,清新的旋律令人聯想到美不勝收的深秋月夜。

典雅的古箏音樂作品注重聲韻互補,重視意境的拿捏和營造,通過顆粒性的彈撥樂聲織就的音串、形象的音響模擬效果和起伏錯落有致的旋律讓聽眾展開聯想和想像,每位聽眾都可以根據自己的閱歷和修養來描繪自己心裡的詩情畫卷。《漁舟唱晚》、《高山流水》、《月兒高》等古箏樂曲無不如此。

二、古箏音樂中的悲情美

悲劇性是審美風格中的又一重要類型或形態,在中外很多藝術作品中都有所體現,佔有一定的比重。就審美意義上的悲劇性而言,它講究對主體深刻的情感體驗,與現實生活中所常見到的悲劇具有不同的性質和意義。進入審美領域的悲劇一般都通過主體個人生命的摧殘、毀滅乃至不幸遭遇,彰顯出主體在精神上的不屈不撓和堅強。

中國與西方在悲劇精神方面具有不同的傳統。同是悲劇性,中西方對它的性質界定、對它的主觀感受和認識是個不相同的。這源於雙方不同的文化根源。拋開導致這種不同屬性和不同感受認識的緣由,但就美感表現、美的性質而言,西方作品多「悲愴」,中國作品則多「悲傷」或者「傷感」。西方的悲劇美是要給人當頭一棒,悲的尤其徹底和淋漓。而中國音樂作品在悲劇的感受方面是以一種「哀怨」、「哀惋」方式體現出來,也恰如此,「哀怨」成為中國悲劇性音樂作品中最普遍的情感基調和陳述方式。藉此,筆者將這種在音樂作品裡所寄寓和渲染的「感傷」、「哀怨」等情感基調稱為悲情。之所以這種作品能打動人,拋開形式,單看內涵或內容,完全是因為它的悲情美。

與典雅的作品娓娓道來的形式相比,悲情的音樂作品則要大起大落,極具情感沖擊力和爆發力。音樂作品在結構上多宏大,形式鋪排巧妙復雜,節奏快慢起伏搭配,時而似佳人悲泣,凄楚悱惻;時而象暴雨將臨,情感揮灑淋漓盡致。尤其是刻畫古代女子心境與情緒的作品,充分把古箏在表現腔韻方面的優勢給發揮了出來。《和番》、《落院》中陳杏元的憤懣獨白、《漢宮秋月》中宮女的凄涼心境儼然是古箏左手技法的訴說和吟唱功能的範例

從樂曲的旋律走向來看,悲情的作品多曲折。在調式運用方面,多採用苦音調式,對於「4」、「7」兩個音尤其講究。在技法的運用和音效的追求方面,尤其重視左手的技法和由此產生出的多種腔化音。陝西箏派中的一些作品在悲情的展現方面獨具一格。陝西箏曲《姜女淚》、《秦桑曲》都是悲情作品的典型,樂曲中左手游移的變化產生出一種彷彿人的哭訴、哀嘆的腔調。箏曲《長相思》就運用了古代歌曲以及陝北信天游風格的音樂為素材,調式的獨特將一位懷才不遇的相思人刻畫地惟妙惟肖。

在意蘊方面,豐富而深刻。樂曲多借文學故事、詩詞作品等為情境進行創作,或「楚臣去境,漢妾辭宮」,或「負戈外戍,殺氣雄邊」,抑或「塞客衣單,霜閨淚盡」。欣賞者在接連不斷、張弛有度的樂音串中與藝術主題共命運,同命運。樂曲作品在「聲文」方面重視主體的情感體驗,那麼相應地在題材方面,自然多以反映藝術主題或對象的情感為主。一些表達情感母題的樂曲也很容易將人們打動,如《陳杏元和番》、《昭君怨》、《漢宮秋月》、《文姬思漢》等。如《陳杏元和番》,樂曲通過大指掌關節發力而來的托劈結實清脆,左手的迅疾按滑以及邊游搖邊按顫的音響將主人公悲憤、抑鬱的情緒表達出來。

自古以來,「嘆悲苦,悲離別」就成為人類一種珍惜自身生命意識的集中體現。悲苦與離別產生了人類諸如憂思、憤懣、傷感、凄苦、惆悵等多種情緒,在藝術作品中則留下了很多有名的感傷之作。如刻寫閨閣之怨的,它往往描寫在封建禮教壓抑女子的苦悶、壓抑之心境,正值風華的女子悲嘆獨守空閨、韶華盡逝;代表性作品很多。反映了古時女子聽命家長安排,不能自主人生大事而造成精神痛苦和折磨的《閨中怨》(河南箏曲);反映出於無奈背負歷史使命而出國和番的《昭君怨》、《陳杏元和番》、《陳杏元落院》、《妝台秋思》;反映宮中女子凄凄冷秋夜,思念遠方親人,唯有寄月傷情的《漢宮秋月》;反映古代大教育家、思想家對弟子顏回的逝去而惋惜感嘆的《嘆顏回》;反映「追思盛德,淚染湘竹」而寄託娥皇、女英二妃對舜帝思念之情的《湘妃淚》等,無不飽含著藝術形象主體的憂郁、憤懣卻無可奈何的感傷情緒。創作箏曲《陌上桑》(閻明、劉巧君曲)、《雪梅祭》(王中山曲)、《嫦娥奔月》(楊娜妮曲)等,都在延續著對人類悲苦、哀怨之情感的摹寫和創作。這些都是因個人遭遇不平的個中哀愁悲怨,僅僅是悲情題材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另外的包括忠義愛國之士憂國憂民、感傷時事、感嘆故國家園的正義彈唱。箏曲《哀江頭》、《臨安遺恨》是典型的代表作。《哀江頭》表達了詩人對國難家難的悲嘆。唐代安史之亂給人民帶來巨大創傷,戰亂致使民不聊生,哀鴻遍布,百業俱廢,詩人杜甫面對此情此景,悲痛、悲憤、悲傷,心系蒼生而百感交集。《臨安遺恨》則描繪了忠義之士身陷囹圄,仍系家園社稷的難以平靜的心緒和悲情。

中國人不僅僅悲嘆個我的命運,也容易因時節、環境的變化而傷感難耐,如「悲秋」便是中國人文化心理長期積淀下來的一種「時間」悲情。所謂「自古逢秋悲寂寥」。深秋時節,秋風颯颯,草木搖落,群鳥移徙,萬物歸寂,人們深陷一種不可自拔的悲情情境,唯千百種思緒湧上心頭,自感自嘆,自憐自傷。代表樂曲如《秋思》、《秋夜思》、《秋夜箏》等。暮夜沉昏也是人們容易動心的時辰,傍晚或者深夜時分,人們或思念故國家園,或思念親朋好友,或思情思凡,箏曲《鴻雁夜啼》、《蕉窗夜雨》、《夜深沉》、《楓橋夜泊》、《秋夜思》等都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人之主體的思念感傷,人物微妙的內心世界在樂曲中被刻畫得形象生動。

三、古箏音樂中的壯美

在審美風格中,壯美和優美是一對對立的范疇或者形態。作為一個獨立的形態,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很多的藝術作品中,壯美品格的作品就佔有了很大比重。壯美與其他美相比,若將優雅之作比作手按南琶嬌聲評彈的女子,那壯美的作品無疑是手持銅板高聲謳歌的大漢了。它沒有「小家碧玉」似的羞赧,沒有那麼多「兒女情長」的纏綿悱惻,而整體上充盈著大氣和有力的震撼。
壯美的作品往往體現出一種史詩的美學特點。它以氣勢取勝,多宏偉、壯觀之貌,在樂曲篇幅、樂曲形式、結構鋪排、聲響效果、演奏技法、旋律動態等方面都有所體現。壯美的音樂作品往往採用敘事的方式,極具情感張力,旋律具有極為明顯的動勢,這些作品可以模擬狂風暴雨,可以刻畫人們歡快熱烈的勞動場面,包含著對生命的一種歌頌和肯定。

在音樂語言的運用或者形式鋪排方面,壯美的作品作講究豐厚的織體,講究樂音的飽滿,由此多採用和弦、大段的點奏、重勾托劈、掃搖等指法,聲響效果震撼人心。

從樂曲的速度來看,壯美的樂曲作品多比較急促,樂曲結構多宏大,音樂的情節性非常典型,比如反映碼頭工人歡快勞動、為拯救國家才站而與風雨搏鬥的《戰台風》,就通過勞動、台風、搏鬥、雨過天晴等段落構成,情節典型。樂曲共分五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以飽滿沉實的和弦開始,形象地描繪了碼頭工人們熱烈歡騰的勞動場面;第二部分特殊的演奏技法比如左右手分別在箏柱兩側刮奏、大指快速搖指等,模擬出台風呼嘯而來的氣勢;第三部分以主題音樂幾次變奏,逐漸將音樂推向高潮,形成緊張而強烈的音樂效果,生動地描繪了工人們與台風搏鬥的場面;第四部分的旋律寬廣舒展,抒發了工人們戰勝台風後的喜悅心情,演奏這一部分時,需要把握好度,使雨過天晴,工人們歡欣喜悅的寓意得以完美表達;最後是第一部分的再現,樂曲磅礴壯闊的氣勢和生動鮮明的形象給聽眾以深刻的印象。

在演奏技法上也十分講究。除了左右手演奏大和弦之外,右手方面多運用一些掃搖、重勾托劈等特色技法。縱觀一些壯美的作品,都強調對特殊技法的運用,比如掃搖,搖指在加上掃弦之後,氣勢和力度明顯加大了。在左手,則經常是在右手彈奏的同時加以固定的伴奏音型,多以低音組伴奏為主,從而將音樂的聲部豐富起來;另外演奏技法也講究快速,比如對點奏(輪抹)的運用。這些在《戰台風》中都有體現。

近來,壯美的古箏音樂作品也多採用鋼琴伴奏,典型代表就是《臨安遺恨》。樂曲開始,鋼琴悲壯的前奏、古箏強有力的和弦與左手大幅度刮奏,奠定了音樂的情緒和基調。樂曲刻畫了愛國英雄岳飛憂國憂民的焦慮、戰場上英勇戰斗的豪邁氣概、對自己不能精忠報國的傷感和對奸臣當道的憤恨之情。此外如《英雄們戰勝了大黃河》、《霸王卸甲》等作品都是壯美的,作品裡寄寓著對象的豪邁氣概和悲壯品格。

壯美的文藝作品在每個時代都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糧。人們在這些作品的審美中,找到了力量的所在,也由此成為人們蓬勃向上、不斷進取的精神食糧和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