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論文
悠悠中華五千年,散落在各地的古村落是中國社會歷史發展的見證,是中國農耕文明的結晶,是鐫刻著人類智慧光芒的「活化石」。
中國的村落遍布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江南水鄉之唉乃,茫茫草原之炊煙,東方海島之漁村,西北山中之人家,黃土高原之窯洞,東北密林之木屋,西南邊陲之寨子……千姿百態,魅力迷人。
但隨著工業文明的發展,人類生產、生活方式的現代演進,許多歷史街區、古鎮、古村落正遭遇著被忽視、甚至被毀滅的命運。
這些即將消失的歷史遺存,在中國的文化中占居著何等的地位,它們目前的境遇如何,現在的人們又該如何對其進行保護和利用?帶著這些疑問和擔憂,近日中外專家聚首西塘,探討古村落保護之法。
在前來參加論壇的五十多名專家學者當中,有被稱作「民間文化守望者」的中國文聯副主席、著名作家、畫家馮驥才;有以「罵」著稱、且被媒體稱為「保護古城的衛士」的國家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同濟大學教授阮儀三;還有遠道而來的兩位日本民俗學界的領軍人物:日本神奈川大學教授福田亞細男和日本東京大學副教授菅豐博士。
另外,國內外具有典型意義的古村落——江西婺源、山西榆次、越南順化等地的代表也悉數到場,為論壇帶來了更多的聲音。讓我們借著專家的智慧,試著尋找延續這些傳統文化的良方。
宣言書
4月27日清晨,銀色的月光剛剛退去,蘇醒中的古鎮西塘充滿了生機,鳥鳴聲、搖櫓聲、腳踏車聲、還有清風拂柳的婆娑聲裊裊不絕於耳……一如「生活著的千年古鎮」本色。
而此時,馮驥才和西塘鎮黨委書記沈國強兩人早早地就出現在了「明清食代」的二樓露台上,參加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的節目錄制,主題正是「古村落保護」。
第二次來到西塘的馮驥才還是老樣子,一頭桀驁不馴的頭發,說起話來慷慨激昂。這幾年他一直為搶救民俗文化而奔忙,走了不少地方,今年他把保護的重點放在的古村落上,他堅定地認為,在民間文化遺產和搶救過程中,古村落是民間文化的「箱底」,因此從2005年3月至今,他已輾轉考察了國內七八個省的古村落。他說:「時間很緊迫,我們現在連多少古村落都不知道,怎麼保護?因此在這里開這個會議,希望集中各方力量探討今後古村落的出路。」
「古村落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的農耕文明留給後人的財富,我不希望我們的後代只能在博物館里看到鐮刀、鋤頭,那將是無比的悲哀。」這是他最大的擔憂。
不止在一個場合,馮驥才用「來晚了」來形容對西塘的感受,他也不止一次講述他第一次到西塘時偶遇的一個細節:「我去年第一次到西塘,鎮長陪我在岸邊走,走著走著天有些涼了,我看到一個老太太正把支窗戶的棍子拿起來關窗戶,同時把一盆窗外的花拿進去。我注意到當時花盆上落了一隻蝴蝶,老太太拿起花盆,輕輕一抖,蝴蝶飛走了。西塘連生活的詩意都保存下來了,這種和諧讓我感動。」
馮驥才認為西塘的經驗是一種生態的保護方式,它延續了當地人生活的原態,是以人為本,可以作為典型供其他地方學習。當談到為什麼選擇西塘作為論壇主辦地時,他說,除了西塘的保護做得成功之外,當地政府的觀念也讓他感動。
「當時西塘鎮領導有兩句話給我印象特別深,一句是『對於古村落的保護,責無旁貸是政府的事』,還有一句是『當經濟的GDP和文化保護發生沖突時,我們要把根留住。』一名基層的領導能有這樣的先見之明和文化責任感,讓我看到了希望。」
帶著這樣的希望,馮驥才把論壇帶到了西塘,並發出了旨在呼籲開展古村落保護的《西塘宣言》。他說:「必須要抓緊時間,不然的話,很多古村落可能我們還沒來得及認識它,就要失去它。」
觀點論
一批重量級專家、學者、官員的到場無疑為本次論壇增色不少,他們在會場上激烈的觀點碰撞更是擦出了精彩絕倫的火花。
馮驥才:古村落遺產,比萬里長城還大
「我一直認為古村落是中國最大的文化遺產,比萬里長城還大。」馮驥才這樣解釋他的觀點,「從規模上講,我國有5000年到7000年的農耕文明,56個民族,960萬平方公里,約1600個縣,19000個鎮,按照一個鎮10個行政村來算,我們有20萬個左右行政村落。但不是所有村落都是古村落。我原來估計中國的古村落大約有3000個到5000個。但後來聽說僅貴州黔東南地區就有六七百個古村落。所以我們心裡應該有個數,我們的古村落數量至少過萬。」
他認為,古村落應該符合以下幾個標准:悠久的歷史,豐富的物質與非物質歷史文化遺存,基本保留原來村莊的體系以及鮮明的地方特色。「村落是歷史文化的容器,它是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綜合體。它的建築,它的人與自然關系的獨特規劃,都是其物質遺產,還有很多諸如民俗之類的非物質的文化遺產。」
關於民俗,他補充道:「我所說的民俗,包括人們生產、生活的民俗,商貿的民俗,婚喪嫁娶的民俗,起居飲食的民俗,節日的民俗,信仰的民俗,還有類似神話、故事、諺語、歌謠之類的口頭文化。民間戲劇、民間美術、民間音樂、民間舞蹈等藝人們身懷的民間技藝和民間手藝都是這個村落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為什麼要進行保護?馮驥才這樣回答:「我們的古村落有它研究的價值、學術的價值、見證的價值、歷史文化的價值、審美的價值、欣賞的價值,但最終的價值還是它的精神價值。我們之所以傳承文化遺產,最終的目的就是傳承我們民族的獨特文化,就是把我們的民族身份、民族基因傳承下來。」
他認為我們的文化遺產有一個問題,就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面對的是全球化這種同質化的文化,它把我們的文化變成了同一個樣子。同時它又是商業文化,能成為賣點的就利用,不能成為賣點的就拋棄、甚至毀掉。「這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文化危機,也是我們這一代文化人的失職。」
「我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從去年開始做的,但是由於目前沒有法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所以現在只能做成什麼樣就是什麼樣。」但令他感到欣慰的是,目前有關方面正在加緊相關法律的制定。
阮儀三:村落是最後的「凈土」
「阮儀三」這個名字,對於關注中國遺產保護的人並不陌生。作為一名建築學家,從上世紀80年代初期,他就發起了山西平遙古城的保護運動,而他最讓人熟悉的「力作」莫過於周庄古鎮的保護了。
在他的努力下,上世紀80年代,北京、西安、開封、揚州、洛陽等城市相繼被列入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山西平遙、江蘇周庄、雲南麗江等又在上世紀90年代同時進入世界文化遺產的行列;進入21世紀,阮儀三又馬不停蹄地促使了同里、南潯、烏鎮、西塘等古鎮走上了「保持原汁原味、擴展文化內涵」的道路,為中國留下了嘆為觀止的「水鄉」。
阮儀三認為,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的城市建設熱潮使許多傳統歷史地域遭到了滅頂之災。許多舊城在「舊貌換新顏」的同時,失去了原有的特色風貌。
他說:「一個民族文化的根基、一種精神文明的傳承,需要載體。而我們所說的非物質的東西,民俗文化的東西,就依存在建築等物質載體當中。所以那些具有價值的物質與非物質的遺存都應該保護。比如江南水鄉,就要保護構成江南水鄉的構建:因水成市、因水成街、因水建房、鄰水建鎮的特點,這是它的靈魂。」
在談到「城市記憶」這一概念時,阮儀三舉了「上海猶太人保護區」的例子,那裡是中國人民與猶太人民友好的見證,現在是上海市第12塊歷史風貌區。
「二戰期間,德國法西斯殘酷屠殺猶太人,在許多國家拒絕接納四散逃亡的猶太難民時,也在遭受日本帝國主義蹂躪的中國人民友好地接納了3萬多猶太人。曾任美國卡特政府財政部部長的布魯門撒爾60年後舊地重遊時,淚流滿面,對身邊的女兒說,『記住,沒有上海就沒有我們一家,沒有中國就沒有我們這些猶太人的活路。』為什麼?就是因為這個街區反映了偉大的中國人民的慈愛之心,是和世界人民和諧相處的里程碑。這個街區就是重要的城市記憶,記憶著一代人的友誼,這不是語言能夠承擔的。相反,如果承載著歷史信息的載體消亡了,負載在其上的歷史和文化也必然會被沖淡或消亡。」
他對把旅遊與保護等同起來的看法嗤之以鼻:「我們通常認為用保護來發展旅遊,來搞經濟開發,把保護等同於賺錢。」他認為保護不應該圍繞著商業利益,因為商業利益的背後必然是破壞。「保護不是為了政績,不是為了開發旅遊,為的是留存我們祖國優秀的文化遺產、民族建築的精華、和諧的人與自然相處的環境。而這些是我們今後創造新城鎮、新建築的規范。」
青島泰之:保護活態的文化
聯合國教科文駐亞太地區總代表青島泰之應邀出席了論壇。他在發言中表示,古村落是一個特定文化歷史發展的珍貴的有形見證,反映了人們文化、哲學和審美價值的演變過程。與考古遺址和廢墟相比,這些歷史遺產群落是活態的遺產。
青島泰之認為,在快速的經濟發展、社會轉型以及全球化過程中,傳統的生活方式和價值體系正面臨嚴峻的挑戰。與此同時,傳統建築和街道正不斷被現代建築所替代。因此,保護歷史遺產群落的非物質文化元素與保護其物質形態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而在保護這類遺產的努力中,提高當地社團保護遺產的意識,促進他們的參與至關重要。
他說,中國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文明的國家,文化遺產資源豐富。在中國快速發展經濟的同時,文化遺產保護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平遙古城、麗江古城以及皖南古村落西遞和宏村已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他同時希望中國政府、非政府機構和組織以及地方社團都能夠參與到遺產保護工作中來。
他山石
在「中國古村落保護」(西塘)國際高峰論壇上,浙江西塘、江西婺源、山西榆次、越南順化等地代表的經驗發言也為其他古村落的保護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江西婺源——文脈的延續
婺源的鄉村被譽為「中國最美的鄉村」。馮驥才對婺源也是贊不絕口,「色彩太漂亮了!青磚、灰瓦、白牆、翠綠的竹林、金色的菜花、藍色的山野、紅色的霞光,簡直像一幅畫。」
婺源縣政府根據各村落的實際情況,確定了不同的保護方式。包括景區式、博物館式、分區保護式和原始生態式。
由於婺源境內徽派建築遍布鄉野,獨具地方特色的儺舞、徽劇、茶道等文化絢麗多彩,因此政府出資對分散在鄉村的古建築進行普查、登記、建檔,並在此基礎上制定了保護性規劃,同時成立了「婺源縣歷史文化名村(古村落)建設管理領導小組」,還制定了詳細的農村建房審批流程,以抑制亂拆亂建的現象。
為了增強古村落的生命力,該縣還專門成立「婺源文化研究會」,研究會下設茶文化、民俗文化、古建文化、徽商文化、民藝文化和民間故事等9個分會,負責對全縣民間民俗文化進行保護性挖掘整理。
今年,婺源儺舞、婺源徽劇、婺源徽州三雕、婺源歙硯製作技藝等4項民間藝術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山西榆次後溝古村——民居博物館
後溝古村以古樸的農耕文化、精美的建築文化、傳統的信仰文化、靈動的生態文化,構成了完整的民間文化體系。特別是精巧別致的古戲台、玉皇殿、觀音堂等堪稱北方民俗文化的「活化石」。
後溝古村因地制宜、順勢選址、擇吉而居,強調和諧的「田園山水」和「耕讀文化」。2005年,在經過周密論證的基礎上,當地政府對後溝古村進行了搶救性的整理和修復開發。同時還成立工作組,圍繞村民生產生活的自然形態開展調查、挖掘、整理、引導工作,再現了古村久遠的民間藝術、獨特的飲食文化、特色地域節慶活動,並籌建了農耕民俗博物館。
在搶救和保護古村過程中,始終貫穿「簡單不簡陋,民俗不粗俗」這一主線,在修復保護過程中,力求展現其簡單而精巧的建築、悠久而古樸的風俗、厚重而傳統的民風,使「田園風光、淳樸民風、古村風貌」躍然而出。
越南順化——新舊的和諧
順化市是承天化的省會,位於越南的中部。在順化市發現的新石器時代和金屬時代遺物的年代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當時受南方考古文化的影響和北方青銅時代文化的影響。因此從古代起,這里就成為獨特文化的十字路口,也奠定了多樣風格和生活方式的城市基調。
順化的一個特點是博採眾長,歷史上所有的獨特藝術形式都為順化文化所吸收利用;而另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宮廷文化與大眾文化的共存與互融。
順化是一個都市,但仍保存著歷史中形成的諸多傳統。因此,順化不僅扮演著多樣城市和歷史城市的角色,其實它本身就是一座博物館,在這座博物館里有著很多的可觸與不可觸的文化遺存。
Ⅱ 求一個關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論文題目
題目:從傳統走向現代
民族激情中華魂
讓傳統節日文化「長入」今日生活
態度:「非遺」保護關鍵在於提高文化自覺
現在申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大多數都要求是「活態」的,既需要有人承繼,也要具有相當的技藝水平。至於那些已經完全消失的,將不進行申報。另外,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提倡一種「尊故融新」的觀點,比如像戲曲、相聲等都可以表現新時代的內容,但在形式上卻不可隨便亂改,否則如果一些傳統戲曲用小提琴來伴奏,將完全失去了保護的意義。
事實上,國外在保持非物質文化遺產原貌方面,有很多經驗可以借鑒。比如在韓國,每年都要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進行檢測,檢驗傳承人的技藝是否達到最高水準,如果達不到,就會把這個傳承人的名譽名號重新剝奪,直接授給別人,或直接取消這個項目。
1「端午節」已進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端午文化」作為一種民間民俗化文化形式,具有傳承性、全民性、多樣性、發展性。它的傳承性,表現在於具有頑強生命力,兩千年來深深紮根這塊土壤,而且向外流傳。它的全民性,表現在於具有很強的參與性,正如一個專家說的:「它並不規定,什麼人可以過這個節日,什麼人就不可以過這個節日,誰都能夠參與。」龍舟競渡「這種賽事活動其實是民間健身運動的雛形。」它的多樣性,表現在於文化元素的豐富性,「簡直就是一座文化寶庫」,既是「懷人」,也是娛己;既有體育競賽,也有衛生防疫;既要忙忙碌碌,也能休閑享受,等等。它的發展性,表現在於既可採用時尚的元素演繹傳統文化,又可在傳統形式中裝上新的現代內容。
充分挖掘端午這一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就要破除這一節日目前處境的尷尬,不再讓「吃」成為過節的惟一永恆主題,不再陷入「文化搭台、經濟唱戲」的怪圈。與時俱進,推陳出新,挖掘其中沒被發現的元素,增強其文化娛樂性。
如龍舟競渡可衍化為全民健身活動。龍舟競渡本身含有體育競技、全民健身的元素。應該看到,龍舟競渡是所有的端午文化元素中最先、最徹底「現代化」的元素。它讓群眾既享受龍舟競渡中「更快、更強、更美」的快樂,也讓群眾在運動中體味競爭增強體質、鍛煉意志、強健體魂的意義,還讓群眾體味到了競渡運動中團結、爭先、向上精神內涵。
插艾掛菖等可衍化為全民愛國衛生活動。插艾掛菖,還有掛香囊、飲雄黃酒等,本來是為「避魔驅邪」、「消災殺蟲」,也就是古代的衛生防疫活動,如果在這種習俗中輸入現代防疫手段,無疑具有愛國衛生運動意義。
走娘家、看老戲等可衍化為休閑。「牛歇穀雨馬歇社,人不歇端午被人罵」,在端午節休息是自古以來的「規矩」,因此,將自古以來的「歇」引導成農民的現代休閑,是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的一個重要途徑。
給你一個網址 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介紹
Ⅲ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論文可以從哪些角度寫
題目:從傳統走向現代民族激情中華魂讓傳統節日文化「長入」今日生活態度:「非遺」保護關鍵在於提高文化自覺現在申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大多數都要求是「活態」的,既需要有人承繼,也要具有相當的技藝水平。至於那些已經完全消失的,將不進行申報。另外,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提倡一種「尊故融新」的觀點,比如像戲曲、相聲等都可以表現新時代的內容,但在形式上卻不可隨便亂改,否則如果一些傳統戲曲用小提琴來伴奏,將完全失去了保護的意義。事實上,國外在保持非物質文化遺產原貌方面,有很多經驗可以借鑒。比如在韓國,每年都要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進行檢測,檢驗傳承人的技藝是否達到最高水準,如果達不到,就會把這個傳承人的名譽名號重新剝奪,直接授給別人,或直接取消這個項目。1「端午節」已進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端午文化」作為一種民間民俗化文化形式,具有傳承性、全民性、多樣性、發展性。它的傳承性,表現在於具有頑強生命力,兩千年來深深紮根這塊土壤,而且向外流傳。它的全民性,表現在於具有很強的參與性,正如一個專家說的:「它並不規定,什麼人可以過這個節日,什麼人就不可以過這個節日,誰都能夠參與。」龍舟競渡「這種賽事活動其實是民間健身運動的雛形。」它的多樣性,表現在於文化元素的豐富性,「簡直就是一座文化寶庫」,既是「懷人」,也是娛己;既有體育競賽,也有衛生防疫;既要忙忙碌碌,也能休閑享受,等等。它的發展性,表現在於既可採用時尚的元素演繹傳統文化,又可在傳統形式中裝上新的現代內容。充分挖掘端午這一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就要破除這一節日目前處境的尷尬,不再讓「吃」成為過節的惟一永恆主題,不再陷入「文化搭台、經濟唱戲」的怪圈。與時俱進,推陳出新,挖掘其中沒被發現的元素,增強其文化娛樂性。如龍舟競渡可衍化為全民健身活動。龍舟競渡本身含有體育競技、全民健身的元素。應該看到,龍舟競渡是所有的端午文化元素中最先、最徹底「現代化」的元素。它讓群眾既享受龍舟競渡中「更快、更強、更美」的快樂,也讓群眾在運動中體味競爭增強體質、鍛煉意志、強健體魂的意義,還讓群眾體味到了競渡運動中團結、爭先、向上精神內涵。插艾掛菖等可衍化為全民愛國衛生活動。插艾掛菖,還有掛香囊、飲雄黃酒等,本來是為「避魔驅邪」、「消災殺蟲」,也就是古代的衛生防疫活動,如果在這種習俗中輸入現代防疫手段,無疑具有愛國衛生運動意義。走娘家、看老戲等可衍化為休閑。「牛歇穀雨馬歇社,人不歇端午被人罵」,在端午節休息是自古以來的「規矩」,因此,將自古以來的「歇」引導成農民的現代休閑,是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的一個重要途徑。給你一個網址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介紹參考資料:.cn/
Ⅳ 急求以題目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為題目的一篇1500-2000字論文
要求:講出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和現狀(可選典型案例或者國外情況進行對比)的分析,以及我國遺產的開發與保護前景。
還要200字的中文摘要,3-5個關鍵詞,後附3-5個參考文獻。
Ⅳ 室內設計專業畢業設計選題非遺文化,做苗族的文化,有哪些主題
十來設計的一些專業,它是非常惡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如果做一些苗族的文化,它的主題也內比較多容,苗族的文化都是一些服裝上的,或者說是頭飾和服裝的一些裝飾的,東營還比較多名族的一些酒或者別的一些吃的東西也是比較多的。
Ⅵ 非物質文化遺產有關的作文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不僅有大量的物質文化遺產,而且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黨和國家歷來重視文化遺產保護,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為此做了大量工作並取得了顯著成績。但是,隨著全球化趨勢的增強,經濟和社會的急劇變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存、保護和發展遇到很多新的情況和問題,面臨著嚴峻形勢。
我國「非物質遺產保護」面臨的問題: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實狀況令人堪憂。一些依靠口傳心授方式加以承傳的文化遺產正在不斷消失;許多傳統技藝瀕臨消亡;大量有歷史、文化價值的珍貴實物與資料遭到毀棄或流失;隨意濫用、過度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象經常可見。
二、法律法規建設的進程不能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緊迫性相適應。由於保護工作仍未能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整體規劃,與保護相關的一系列問題不能得到系統性解決。保護標准和目標管理以及收集、整理、調查、記錄、建檔、展示、利用、人員培訓等工作相對薄弱,保護管理資金和人員不足的困難普遍存在。
Ⅶ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論文
我現在在做關於石林彝族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探究,因為涉及的范圍很廣,所以在做的過程中出現一些困難。這種趨與學術性的研究,研究范圍越細越好寫,不管你寫哪種,建議你寫自己能較好收集一手資料的題材,這種類型的論文講究你總結性的東西,但是總結出結論需要的證物需要你去充分了解和體會。所以一定不能選擇看似方向很好但是資料很難收集的項目。當然,我個人建議選擇你自己喜歡的一個,到後期或者後續的踐中起到效果會給你很大的成就感。
希望以後可以多交流相關方面的知識。
Ⅷ 求個非遺的論文題目
首先 你們當地的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然後你的具備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資格。然後你可以去當地文化局找負責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科室,到那要一下表格填寫一下,然後就是文化部門批准和上報上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部門的事情了。
Ⅸ 非物質文化遺產主題徵文600-800字 求!急急急急!
[摘 要]自「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開展以來,我國出台了一系列的搶救和保護措施,其間也面臨著許多實際問題,討論了旅遊業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促進作用.
[關 鍵 詞]非物質文化遺產 旅遊業 地區經濟開發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種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包括口頭傳統、傳統表演藝術、民俗活動和禮儀與節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間傳統知識和實踐、傳統手工藝技能等以及與上述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文化空間.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以人為本的活態文化遺產,它強調的是以人為核心的技藝、經驗、精神,其特點是活態流變.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古代文明為中華民族留下了豐富的文化傳統和文化精神,它們體現在很多現存的物質遺產層面,但更多的是體現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少是在歷史、藝術、宗教、人類學、社會學、語言學、文學或手工藝等方面,具有突出價值並曾廣為流傳的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它們是人類精神創造的天才代表作,有的算得上是世界文化的精萃.非物質文化遺產來源於人民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與廣大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它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具有民族性與大眾性的特點,與先進文化建設血脈相通.保護和弘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實踐,對中華文明的延續和文化創新必將發揮巨大作用.
非物質文化遺產共同特徵: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的特殊遺產,從內容到形式都有自己的特殊性,集中表現為非物質性、地域性、傳承性、社會性、無形性、多元性和活態性等特徵.正確認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這些特徵,是科學認識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前提.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最大的特點是不脫離民族特殊的生活生產方式,是民族個性、民族審美習慣的「活」的顯現.它依託於人本身而存在,以聲音、形象和技藝為表現手段,並以身口相傳作為文化鏈而得以延續,是「活」的文化及其傳統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過程來說,人的傳承就顯得尤為重要.所以要對其進行保護.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是針對以前的「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所提出的,2003年教科文組織第32屆會議在巴黎正式通過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所謂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和文化空間.它包括了傳統的音樂、舞蹈、戲曲等表演藝術;以反映地方風俗為主的民間活動;具有民族風格的傳統手工藝技能等.
隨著當今旅遊產業的社會化程度高、綜合性強、極具發展潛力,是一大新興產業、朝陽產業和可持續發展行業.旅遊產業的發展程度是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質量提高的重要標志.古城的名勝景點、旅遊資源十分豐富,資源品位高,具有極高的歷史保護價值、文化發掘價值和旅遊開發價值.經濟開發可能給遺產造成開發性的破壞,這一點也許不難理解.文化遺產是一種活態的遺產,它需要由傳承人代代相傳,隨著時代的變遷,傳承人所生活的社會也不斷發展,遺產也會發生變化.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一種文化事項,它也要尊重事物的發展規律.不論是開發還是保護,只要違背了事物的發展規律,也總會變得不切合實際.適度的保護與合理的開發會相輔相成的促進文化遺產的傳承發展.
民族民間文化是旅遊產業開發的基礎和賣點,越是有著悠久歷史和傳統文化的旅遊地越能吸引遊客的目光,傳統的非物質類文化遺產則更是旅遊開發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非物質類文化對於旅遊來說吸引力更大,因為比起物質文化,它們更容易失傳,更加隱秘,不易被外人知曉.隨著社會對非物質文化遺產認識的深入,將其列入旅遊產業開發計劃,是搶救、保護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舉措. 以緩解政府壓力,解決資金壓力,真正地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市場運作化,以利益機制調動對非物質類文化的自覺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比物質類遺產更加珍貴,因而更能受到遊客的歡迎,能夠為旅遊經營者、為社會帶來巨大的旅遊效應和經濟效益.因此在發地區旅遊、拉動經濟的同時,促使所有的人自覺地加入到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行列中來.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在歷史上創造並傳承至今的,具有重要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科學價值、文化價值的具有知識性、技藝性和技能性的文化事項.比如民間文學、表演藝術、傳統節日、傳統儀式和生產生活知識等都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漫長的歷史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的遺產,面對這筆巨大的文化財富站在不同的角度往往會有不同的認識.
站在遺產工作者的角度上看: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先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延續,妥善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對於客觀認識歷史、開展文化創新、保護文化多樣性、重建社會秩序都有著重要的意義.由於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具有實物形態,使其較之有形的文物(可移動文物和不可移動文物)在識別、保護方面都有一定的難度;同時又由於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傳承的特性,也使其在歷史變革與時代沖擊時比有形文物更加脆弱,比有形文物更容易消逝.正是因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保護上的這種困難性和其本身的這種脆弱性,對它的保護才顯得更加的急需和緊迫.
站在旅遊和經濟工作者的角度上看: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先民留給今人和後人的一份寶貴財富,其中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過程中,應當鼓勵各方對非物質遺產的活用,從民俗表演到旅遊開發,從工藝品銷售到文化創意發展,多手段全方位的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弘揚傳統文化、振興民族藝術的同時也為開發人文旅遊景觀、刺激地方經濟發展發揮應有的作用.
旅遊業促進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如前所述,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一種活態的遺產,需要由傳承人代代相傳,隨著時代的變遷,隨著傳承人所生活的社會不斷發展,遺產也會隨著時代發生變化.是社會變革的必然結果.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來源於生產力不發達的民族地區和農村,當今在這些地方正發生著快速的社會變革.在社會變革中人們思考的往往不是如何保護文化遺產,而是如何擺脫落後文化的束縛.因此要盡可能真實的保持文化遺產的原貌,讓後人更加真切的了解遺產的全貌,防止以後可能發生的對於遺產的濫用.
在全國各地都流行著申報熱、開發熱、文化熱,紛紛發掘本地優秀的非物質類民間文化遺產,開發旅遊資源.旅遊所帶來的經濟效益直接使得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宣傳、學習和交流,這樣不但擴大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社會中的影響力,而且大大地增強了人們的保護意識.我們不但應該保護更應該弘揚光大.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大環境下,大力發展旅遊業可以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利用市場經濟的利益驅動,將這一嶄新概念真正地貫徹人心,使每個人都自覺地加入到這個行列中來.
非物質文化遺產 具有傳承性 ,它的起源 直至發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種旅遊資源,在本質上是一種帶有鮮明特點是人類的一種基礎文化,在現代的旅遊資源中佔有不可代替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