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天才在於勤奮用心理學判斷並解釋
英國心理學家邁克爾·豪花了10年時間研究成就很高者的成長過程,並著成《解釋天才》一書(1999年出版)。他說,雖然這些超常兒童是令人注目的,但他們並不是天生有超人的才能,而是不斷實踐、堅持不懈和正確的時機選擇,再加上小小的運氣。
莫扎特5歲時開始作曲,六七歲時就在歐洲各地舉行演奏古鋼琴和小提琴的專業音樂會。他在14歲時記下了17世紀義大利神父格雷戈里奧·阿萊格里的九聲部合唱曲《求主憐憫歌》的總譜。難道這不是一個具有天生才能的青年?邁克爾·豪說,事實並非如此。莫扎特童年時的作曲多半是改編其他作曲家的作品,他的第一部原創作品是在他21歲時完成的。更重要的是,從很小時起,莫扎特就在父親的督促下,每天勤奮練習數小時。邁克爾·豪估計,到莫扎特6歲時,他用於學習音樂的時間已有3500小時。
豪的論點得到了一項研究的支持,這項研究對76名世界著名作曲家的作品作了分析並證明,其中的73人都是在從事音樂生涯10年後才寫出其主要作品的。
豪及其同事也分析了200名當代音樂家的成長過程,他們發現,預測一個演奏家的成就水平的唯一最可靠的依據是,他花了多少時間練習。這就是說,只要我們作出足夠艱苦的努力,我們全都能出類拔萃。
❷ 世界上有心理學天才嗎,有的話請介紹一下。
近代心理學鼻祖――馮特生平簡介
威廉·馮特(Wilhelm.Wundt,1832.08.16―1920.8.31),世界近代心理學創建人,德國心理學家,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的創立者。他的《生理心理學原理》是近代心理學史上第一部最重要的著作。
威廉 馮特將內省實驗法引入了心理學。他請對方向內反省自己,然後描寫他們自己對自己的心理工作方法的看法。他創造了特殊的方法來訓練對方,讓他們更仔細和完善地來看待自己,但不過分地解釋自己的心理。這個工作方式與當時的心理學非常不同。當時的心理學更多的是哲學的一個分枝。
威廉 馮特認為,心理與生理是互相關連的。他的認識論結合了斯賓諾莎、萊布尼茨、康德和黑格爾的理論。
馮特自稱他的心理學為內容心理學,他的某些觀點由鐵欽納繼承,發展成為構造心理學。他的主要貢獻是使心理學轉變成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獨立學科。
19世紀中期的心理學家在馮特以前開始進行一些心理學實驗,但那時的研究大都結合在實驗生理學之中,是在生理學實驗室里進行的,由於馮特在理論和研究工作兩方面的努力,才使心理學既脫離哲學又同生理學分開走向真正獨立的道路。
馮特的生理心理學是指一種以生理學方法研究的心理學。他認為心理學是研究人的直接經驗的,它和一切以間接經驗為研究對象的科學不同,因此必須找出一種能夠測定直接經驗的特殊實驗方法。這種實驗方法就是在他所創立的第一個心理實驗室中採用的內省實驗法。
在他之前,由於心理實驗和生理實驗難以區分,純內省的的哲學心理學仍然佔有一定的優勢。馮特依循實驗程序得出的內省報告使純內省的哲學心理學開始變為歷史,另一方面,由於內省實驗的研究對象是以直接經驗為特徵的心理活動,因而馮特又使實驗心理學和生理心理學實驗嚴格區分開來。盡管馮特的內省實驗法仍有許多難以克服的缺陷,以至引起後繼實驗家的許多非難,但心理學家大都承認他作為第一位實驗心理學家的歷史貢獻。
1856年馮特畢業於海德堡大學醫學系。1858年他成為赫爾曼 馮 赫耳姆霍茲的助手。在這段時間里他開辟了第一個科學地教授心理學的課程。在這個課程中他使用來自自然科學的實驗方法來研究心理學。他的講議被編輯為《人類與動物心理學論稿》。1864年他被提升為助理教授。
1874年他發表了《生理心理學原理》。在這部書中他發明了一個系統性的心理學來研究人的感識:感覺、體驗、意志、知覺和靈感。
1875年馮特在萊比錫大學成為教授。1879年他在那裡創建了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實驗室。晚年發表了他的十卷巨著《民族心理學》。
心理學大師介紹 巴甫洛夫
不願作心理學家的心理學家——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1849—1936)是俄國一個鄉村牧師的兒子,他在當地的神學院受教育,後來就讀於彼得堡大學,專修動物生理學,1875年獲得學位後,成為醫學院里生理學的高級研究生,後來又出國去深造,與當時最傑出的生理學家們一塊兒從事研究。回國以後,巴甫洛夫任職於彼得堡軍事醫學院,他將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關於消化的研究上,並以其在消化方面的傑出研究而獲得了1904年的諾貝爾獎。
與其他心理學家不一樣的是,巴甫洛夫並不願意做一名心理學家,相反,作為一名嚴謹的自然科學家。巴甫洛夫十分反對當時的心理學,反對過分強調「心靈」、「意識」等看不見、摸不著的僅憑主觀臆斷推測而得的東西。他甚至威脅說,如果有誰膽敢在他的實驗室里使用心理學術語,他將毫不留情的開槍將他擊斃。然而,這樣一個如此鄙視心理學的人,卻在心理學研究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雖然那並不是他的初衷!
巴甫洛夫在心理學界的盛名首先是由於他關於條件反射的研究,而這種研究卻始於他的老本行——消化研究。正是狗的消化研究實驗將他推向了心理學研究領域,雖然在這一過程中他的內心也充滿了激烈的斗爭,但嚴謹的治學態度終於還是使他冒著被同行責難的威脅,將生理學研究引向了當時並不那麼光彩的心理學領域,而後來,該項研究的成果——條件反射理論又被行為主義學派所吸收,並成為制約行為主義的最根本原則之一。
巴甫洛夫對心理學界的第二大貢獻在於他對高級神經活動類型的劃分,而這同樣始於他對狗的研究。他發現,有些狗對條件反射任務的反應方式和其他狗不一樣,因而他開始對狗進行分類,後來又按同樣的規律將人劃分為4種類型,並和古希臘人提出的人的4種氣質類型對應起來,由此,他又向心理學領域邁進了一步。
到老年的時候,巴甫洛夫對心理學的態度有了松動,他認為:「只要心理學是為了探討人的主觀世界,自然就有理由存在下去」,但這並不表明他願意把自己當作一位心理學家。直到彌留之際,他都念念不忘聲稱自己不是心理學家。但盡管如此,鑒於他對心理學領域的重大貢獻,人們還是違背了他的「遺願」,將他歸入了心理學家的行列,並由於他對行為主義學派的重大影響而視其為行為主義學派的先驅。
❸ 西方心理學中一般認為智商超過多少為天才
根據國際標准智商測試評分標准《斯坦福-比奈量表》
智商140以上者接近極高才能(天才)
>120~140者為很高才能
>110~120為高才能
>90~110為正常才能
>80~90為次正常才能
>70~80為臨界正常才能
>60~70為輕度智力孱弱
>50~60為深度智力孱弱
>25~60為亞白痴
>25以下者為白痴
望採納,謝謝!
❹ 天才在於勤奮用心理學解釋
1、只有2.5%的人屬於高智商,絕大多數人的智商都不會相差太遠。
2、有心理學研究發現智商和成就只有25%的相關。
3、人天生下來什麼都不會,所有技能都是後天學習獲得的,每一個技能從初學到熟練,到爐火純青都需要勤奮地練習。
所以說那些在我們看到有所成就的天才大多數都是在背後付出了比別人更多的努力。
❺ 心理學經典問題,自認為是心理學天才的請進
我們上心理學課時,老師說過:保險等直銷行業,是把心理學理論用的最好的行業。你的老闆是學心理+做保險,就更不用說了。不過,這樣分析下來,你好像也是做保險的吧?建議你不喜歡的東西,做作多餘的話就沒有必要說。多請教業務知識,做事簡單,做人勤工奮,最後用業績來說話,老闆自然會刮目相看。
我也有你一樣的經歷,學了心理學後,才有了上面的體會。用心理學的理論,我們必須重視自已的感覺,這是本我,它的存在是有道理的,如果一定要按超我的要求去做,會產生沖突。處理不好,事得其反。
❻ 怎麼判斷自己有沒有學習心理學的天分
我認為所說的天分更多的,於是一個人的興趣,如果你有興趣學習沒學的話,在哪的話你都會去學的,如果你沒有興趣的話,那麼他多簡單的也都不會去學,所以一個人有沒有天分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感興趣。
❼ 天才是天生的,還是後天的
天才(genius)
tiāncái
[genius;talent;endowment;gift] 指擁有一定的天賦(即天份:不是可以學到的東西),包括:卓絕的創造力;想像力;天然的資質的人(如:體質;嗓音等);一般認為,智商80到120之間叫做正常,其中110到120屬於較聰明,達到130叫做超常,超過160叫天才。就是具有卓越想像力,創造力和突出的聰明才智的人。
天才被心理學上稱有超常智力的人物。天才一詞有兩種相近但略有不同的含義∶
1.特曼(Lewis M. Terman)認為,天才指的是在標准化的智力測驗中成績突出者。故天才僅僅意味著智力水平高,僅僅是一種潛力,而不是成就。特曼認為∶智商在140以上者可謂「潛在天才」(約佔全人口的0.4%);有的人的標准還高些。在這個意義上,天才指還沒有機會因成就而取得社會聲望的兒童。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稱這種人物「有天賦」,還把他們分成二級∶一級天才兒童佔全人口的0.1%;二級天才兒童占其餘人口的10%。
2.出自高爾頓(Francis Galton)的見解,較第一種更為流行,他認為∶天才應具有由傑出實際成就反映出來的高度創造性,他們的成就應該有長久的價值而且不應是出身造成的(如世襲君主)。「天才」和「天分」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有不同。「天分」僅僅是對某種工作有一種特殊的潛能,以及能很快、很容易地學會某種技能。而「天才」則應有獨創性、創造性,能在完全生疏的環境中從事思想和工作,能夠獨立地為世界作出前所未有的貢獻。
盡管天才人物常常只在某一特殊領域中作出傑出貢獻,但他們早年的一般智力水平也很高。很可能是,天才概念中的兩種含義實際上反映了同一質量的兩個方面。對於天才的性質及來源,各家說法不一。有人認為天才人物屬於另一心理生物學種屬,在智力和情緒活動過程中,他們與一般人的差別,可與人和類人猿之間的區別相比。但也有人認為天才和神經症、精神病密切相關。大家最常引證的代表人物可能便是義大利犯罪學家隆布羅索(Cesare Lombroso)。雖然現代精神分析學理論也認為∶天才的發生是由於自己和環境之間激烈沖突的結果,在這一點上與神經症和精神病相似,但天才解決上述沖突的方式不同,其症狀及後果是對社會有益的,並受到社會尊重。研究表明,天才人物較常人更不易發生精神病、體質虛弱和畸形等情況。
一般說,可稱為「天才兒童」和「潛在天才」的兒童,不僅智力水平高,而且在身體素質、情緒調節和社會適應等方面,亦優於一般兒童。高爾頓認為∶天才人物有突出的智力、熱情和工作能力。他還用明確的統計結果表明∶凡有傑出貢獻的天才人物,常出於相同家族(《遺傳的天才》〔Hereditary Genius,1869〕)。自高爾頓之後,科學家們常爭執,個人成就間的差異有多大成分是由遺傳造成,而不是教育和機遇的結果。不過人們普遍認為∶天才與遺傳和環境兩者有關。天賦潛力能否開花結果,至少在某種程度上取決於機會和訓練。
相信自己是天才,才可能成為天才;相信自己不是天才,才有可能成為真正的天才!
[編輯本段]德萊賽小說《天才》
本書主人公尤金,是一位正直、誠實的小鎮青年。他聰明、刻苦、熱愛藝術,喜愛大自然。他極富幻想,不安於現狀。於是他來到大都市尋求發展,一心要實現自己的夢想。從芝加哥到紐約,從成名為商界巨子又淪落到聲名狼藉,荀且偷生。故事情節十分曲折,充滿了戲劇性的人生變化。
[編輯本段]附錄
理解天才可可從以下幾方面來參考,與人才成就不能混淆:
1、先天具有某種才能便可稱之為天才,可以是多重及綜合的。
2、某項才能達到了很少人能到達的境界,可稱其為超級天才。
3、能夠在本職及附職上積極努力尋求即為人才,是可用之才。基於天份去尋求則會成為超級人才!
4、成功與否只能看其個人的成就,不能以整個社會來衡量,冠軍只有一個!
5、失敗的因素是多種的,有社會方面的也有自身其它素質因素。
天才:天才分兩種
1。前者為先天具有某種才能,且該項才能達到了很少人能到達的境界。
2。後者為努力型天才,這種往往是認清了自身的現狀,認識到某一條路,或是某一種選擇是自己唯一出路後,以強大意志力,以及驗證可行的方法,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到達某種甚至連先天型天才都無法達到的極少數人的境界。
兩者的差異在於,前者往往屬於技術型的層面;而後者往往屬於策略型的層面。
天才,又被稱作另類的人,或者是不一樣的人,他們有著與眾不同的東西。
真正意義上的天才是很少有人可以達到的,它不是單一的指標,而是多種多樣的綜合。
天才,在我理解,『天』非天生,而是像天一樣的高度,使人們仰望、膜拜。而『才』,則是才能、智慧以及本領的統稱。
[編輯本段]附錄2
天才是什麼?
最近常有人贊美你是天才,我聽了只是搖頭苦笑。
因為若沒有父母盯著你練琴,你就不會去彈;沒有我把石膏像放在你面前,並遞上紙筆,你就不會去畫;沒有我逼你作文,你就不會動手;沒有我交給你一本世界名著,你就不會主動去念;沒有父母逼你念書,你也可能馬馬虎虎地應付功課。所以雖然你在各方面的表現都很傑出,我卻私下對你母親說,你只是過人地聰明,仍然算不得是個天才,如今小事了了,長大之後未必能成。除非:體育那種內在、自行激發的能力,主動地、不斷試圖的沖動,楔而不舍、百折不撓的精神。這就是天才所特具的一種氣質,它不見得是過目不忘、一目十行的高度智商,而是一種說不出的,對任何事務自然所具有的懷疑態度、好奇的想法,與不達目的絕不終止,近於傻的沖勁。
中國有句話:「苦心孤詣」,非常適合用來形容天才做事的態度,因為天才所追求的目標,常常難為外人了解;他們做事的方法,也常難為人所接受;他們的苦心奮斗,常會傷害自己的健康,造成天才體弱或容易早夭的現象。他們更常因為孤詣而孤獨。但是若不能忍耐孤獨,又如何站到顛蜂呢?顛蜂只有一點點,容不下許多人站,所以不僅遭遇到的風大,而且邊是唯有扶持的,受不了風寒與孤寂的人,就無法成為天才。
記得在一九人八年冬季奧運會閉幕式的時候。負責轉播的美國ABc電視台評論員說了一句耐人尋味的話,他說奧運的真正精神,是把我們自己硬推到自己的極限之外(Push yourown limits)。這句話也適合形容天才,只有那種不向自己既有的能力屈服,不滿足於既有的成就,總是試圖,抱著一種不服、不平、甚至憤懣,以自己為敵,追求突破的人,才可能稱得上天才。也就因此,天才才會看來有幾分神經質,或被人看成瘋子,當然他們加諸自己身上過人的壓力,也確實常會使他們崩潰。譬如愛迪生小時候,曾經被學校老師懷疑為低能兒;有詩鬼之你的唐代詩人李賀,由於早晚不停地寫作,連他的母親都認為自己的孩子只怕要嘔出血來才能停止;印象派大師梵谷,不但割下自己的耳朵,更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我說這許多話,不是要教你去效法李賀、梵谷般透支自己,而是告訴你,你雖然是一個學什麼,像什麼,甚至能青出於藍的人,但是不論你的文章、繪畫、彈琴目前有多麼好,只要那不是出於你內在學習沖動而獲得的成就,便會不算一回事。
年輕人!如果有一天,我不準你寫作、不準你彈琴、不準你繪畫,甚至不準你念書,而你卻千方百計地自己追求。如果有一天,你工作繁重、乃至生計無著,拖著疲憊飢餓的身子回來,卻仍會提筆,一吐你胸中的塊壘。雖然不一定成功,也不一定會被任何人肯定,卻可以自己對自己說:我是個楔而不舍的天才。
在二次世界大戰的納粹集中營里,有些猶太藝術家,明明知道自己即將被推進煤氣室,卻伸出他們骨瘦如柴的臂膀,以自己僅有的一點食物,向人換取發條和鉛筆,創作出他們生命中最後的作品。
當你被我硬是塞上紙筆畫出一幅好畫時,我要問,在你心底可有他們那種「生死與之」的創作原動力?如果沒有,你就不可能成為天才![超越自己
http://..com/question/77770549.html
❽ 介紹幾本研究天才的心理學書籍
樓上片面了,先天因素和早期環境對人的能力形成還是很重要的,單獨針對天才的研究也有,但像你所說的書籍...我只能說我還不知道吧,天才屬於超出常態的部分人群,在《變態心理學》中應當會有提及,另推薦看《發展心理學》以及《教育心理學》,對於人的能力培養及形成有系統科學的講述
至於你想要的估計在網路上廣泛找找也許能找到資料,但現在娛樂信息太多,而研究中又有很多事研究所謂天才的發展的,所以很不好找
PS:NLP是模仿成功人士模式的語言技術,思維導圖也差不多,至於天才...在國內看需要的還是人才
❾ 心理學領域的天才是什麼樣的
天才一詞「Genius」源自於拉丁語,原意是指守護神。隨後衍生出創造能力、天賦、才華等意思。 天才,顧名思義,是指有天生的才能的人的意思.
❿ 《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這本書 屬於心理學嗎
《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裡面的個案都是一些被認為是精神病的人的獨特的世界觀,和與常人不同的思考方式。這是一本值得一看的好書,對你重新審視世界有很好的幫助,但是如果你看過這本書後就認為心理學是這個樣子只會加深你對心理學的誤解,而且這本書裡面的個案都是經過作者精心篩選的,對話內容也有刪改的地方,不能作為真正的精神病學的個案去分析,只能作為一部閱奇的讀物。如果你對心理學理解不深,建議你還是看一下《心理學與生活》、《普通心理學》或《心裡學導論》,這是心理學的入門書。如果你喜歡一些比較有趣的心理學,但又對心理學理解不深,心理學裡面,精神分析學派比較有趣,也就是弗洛伊德那一套東西,可以看一下弗洛伊德的《釋夢》(又譯夢的解釋),也是適合很多人看的一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