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物理學物理學與我們的生活和社會有什麼關系怎樣學好物理
什麼是物理學?
物理學是研究物質世界最基本的結構、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運動規律的一門自然科學。
物理學與我們的生活和社會有什麼關系?
物理學的知識、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在自然科學的各個部門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物理學的每一項重大發現,都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學習物理知識和實驗技能,接受科學方法和科學思維的訓練,受到科學態度和科學作風的熏陶,這些對幫助學生提高科學文化素質,繼續學習科學技術,適應現代生活,以及今後從事實際工作都具有重要意義。
怎樣學好物理?
1. 對於物理概念和規律,重在理解
2. 要認真觀察和做好實驗
3. 要及時復習,按時完成作業
4. 要善於應用所學的知識
『貳』 物理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人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物理。在此舉例說明如下:
人的一舉一動,離不開物理。例如,行走奔版跑與權力學,耳聽六路與聲學,眼觀八方與光學,血液流動、呼吸與力學,體溫變化與熱學,等等,不勝枚舉。
家用電器方面,電燈,手機,電腦,電視,冰箱、空調,電飯鍋、電磁爐、微波爐,等等,隨處可見。
醫學醫療技術,體溫表、血壓計,X射線,B超,CT,核磁共振,等等,比比皆是。
其他不管哪個方面,誰便你說,…… ……
『叄』 學了物理,為你們的生活帶來了什麼
讓我找到了生活的方向,給我的人生賦予了重大的意義。讓瑣碎的學習生活和日常生活變得有趣。讓自己的人生和古往今來世界上許許多多的人聯系起來。知道自己的工作對世界的微小意義,在推動人類知識體系進步中做出自己的微小貢獻,這是最值得安慰的。況且,學習物理,也能解決我的經濟問題,最重要的是精神世界的慰藉。
『肆』 物理學是一門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科學它研究
物理學是一門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科學,它研究力、熱、光、電、聲等時時刻刻發生在我們身邊的現象.
故答案為:力;熱;光;電;聲.
『伍』 我在網上看到兩本書,一本《物理學與生活》的書,還有《費曼物理學講
《物理學的進化》(TheEvolutionofPhysics)是愛因斯坦(A.Einstein)與英費爾德(L.Infeld)在三十年代合作完成,並在1938年由CambridgeUniversityPress出版。1962年,這本書由周肇威翻譯後介紹到中國,並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這本書似乎具有某種獨特性,它不是一本單純的物理學史,也不是一本物理學的普及教材,雖然讀了它,你會覺得它可能具備這兩方面的功能,並且在這兩方面都做的很好——作為一本物理學史的著作,它敘述的精闢,並且線索清晰,作為一本物理學的普及讀本,它又從不牽涉復雜的數學公式,通俗易懂。從整體上看,這本書介紹了從伽利略、牛頓的經典力學體繫到現代的場論、相對論和量子論的演變情況,並且在這其中選擇了幾個關鍵點來闡明這種轉變,引導讀者思考轉變現象背後所涉及的哲學思想和觀念的變化。大約像序中所提到的那樣:這本書並不是歷史的記載,因為在其中你幾乎很難找到具體的歷史人物和時間,而是重點探討物理學思想史和觀念史的演化,正如原序中提到的:「我們的目的在於用粗線條描繪出人類的智力如何尋找觀念世界和現象世界的聯系。」《費曼物理學講義》是美國物理學家費曼在美國大一大二年級學生講課時的講義,最後由後人整理成為一套教程即《費曼物理學講義》.從內容上看,都是最基本的普通物理內容.所謂普通物理,就是因為很多定律和規律都由實驗出發,通過推理、總結成的規律.因此,他的要求不是很高,數學要求也不高,只要本科生學習了高等數學就可以看.全書思路非常清晰、內容通俗易懂、數學處理很明晰、簡易.因此,這是學習普通物理、基礎物理的很好的國外名著.雖然兩者沒有可比性,但《費曼物理學講義》涉及知識面比較廣,需要一些專業的物理學知識。所以在學習難度上要比《物理學的進化》難一些。
『陸』 物理學與人生的關系
從物理中學習人世中的哲理!學會生活!學會享受人生。
加速運動:不管初速度多小,位移多小。但只要有加速度,有一個合力作用。在一段時間後,它的速度,它的位移還會那麼落後嗎? 人,開始底子差,但只要有奮進的力量,前進有加速度,那麼用這一生的時間,能跑多快,能走多遠,誰能估量?取決於那個產生加速度的力量!
圓周運動;受著不斷變化的力,但能夠始終走那堅定的軌跡,形成一個圓。因為它有原則,用「心」走,而且是掙著束縛盡力走最遠,最大范圍地抓住自己的追求。所以他唯美!
熱脹冷縮;內心有能量,有那份火熱形象也會膨脹,就像你帶著激情去工作,去生活,去對待世間的萬事萬物,你的體魄,你的靈魂都會變得強大起來一樣,反之亦然!
折射反射;知道光為什麼要選擇那樣走?因為它要走最短的光程,應為他懂效率,所以他跑的最快,它成功了,人們在計量最遠距離時也用它來命名:「光年」。成功需要這樣的智慧!
電流與電阻;電流也確實夠聰明,哪裡阻值小他會選擇從盡量哪裡走,但不能太過聰明,短路了,整個電路全部燒毀是可怕的。人生路上有坎坷,困難是有的,不要企圖捷徑,投機取巧!
裂變聚變;一個休眠的大集體,分成若干,調動了積極性,能產生巨大的能量。但若集體的每個成員團結一致,所謂眾志成城。那樣
的力量才叫人驚嘆?
你知道怎麼用物理中的沖量定理來解釋生活中的三角戀、多角戀嗎?你知道怎麼用萬有引力、范德華力、庫倫引力來解釋愛與愛的引力嗎?
愛的碰撞分為彈性、非完全彈性、完全非彈性碰撞,你和你的愛人之間是屬於哪一種呢?
這些所有看起來正常的生活哲理在物理的世界中可以清晰的表達,學通物理,你可以領略到不一樣的人生現象,體味不一樣的物理與人生。
物理即人生——摩擦力
買了一塊精油香皂,不像其他香皂那樣起沫,握在手裡就像一條鯰魚,靈光一閃,就做了個發泡網,其實很簡單,就是把浴花剪下一小塊,拿線重新綁上,衍生出一個小浴花,但是效果真的非常好。
道理也很簡單,就是因為浴花的網和香皂有了摩擦,於是就起沫了。物理學應該管這個叫摩擦力吧。摩擦力是一種阻力,香皂由於有了阻力而起沫了。同理,我們走路也需要摩擦力。沒有阻力,不僅走的不快,而且還容易摔倒,尤其在大冷天,大雪天。於是每雙鞋底都了花紋,增加了摩擦力,像一個個章魚的小爪,無數的吸盤使我們的腳更緊地抓牢了大地,走的會更穩。阻力,反而使我們走的更穩。
因為有了摩擦力,產生了阻力。我們的身體本能地要去克服,努力去超越,在克服阻力的過程中,身體的肌肉得到了鍛煉,(我們由於不用尾巴了,所以它就萎縮了,所以肌肉是要鍛煉的)比如因為有水的阻力,我們劈波斬浪;因為有山的阻力,我們翻山越嶺;肌肉得到了鍛煉,心肌就會跳的更堅定有力,就如一個強大的泵,日以繼夜地給全身輸送血液,血液流通的順暢,血管就沒有阻塞。哦,外界的阻力,原來是為了內部沒有阻力啊!
其實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我們無法改變生命的長度,無法改變生命的終點,我們不可避免地走向死亡。但是我們可以走的慢一些。沒有人希望自己一帆風順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沖向墳墓吧,那就給生活增添點摩擦力。人生中的阻力是一種歷練,有了阻力,會像浴花一樣產生多姿多彩的泡泡,生活才會豐富充實;有了阻力,無疑會增加你人生的長度,越大的阻力長度越長,比如高山。攀爬一座高山比常人要多走多少路呀,爬高山的壯志,不僅使我們有了成就感,而且因為我們爬的高,看到的風景也不同了,無限風光在險峰!阻力使我們更堅強。阻力越多越大,我們的心靈也會相應地變得強大,心靈的舞台寬闊堅固,我們的人生演繹的才會更完美!
我下意識地微笑,因為屬於我們物理、至少是屬於我們凝聚態物理的季節終於來臨了。
物理本來就是冬天的,是寒冷的,或者說寒冷是物理世界的本徵屬性。當人們贊美春之孕、夏之生、秋之果時,我們不得不去營造我們自己的冬天。這可能是我們的常識,也可能出乎我們意料之外。物理的核心之一是基態,也就是零溫下能量最低的狀態。我們最為仰慕這個基態的內秀與外貌,而且願意賭盡一生所有去溫暖基態的冰涼。達到基態的唯一方法就是寒冷,我們需要寒冷,也因此而熱愛冬天。不讓我們擁有冬天如同剝奪我們去一睹基態芳容的全部希望。
寒冷讓物理充滿了美麗。物理世界的美不在於高溫炎熱季節獲得的高對稱性,因為高對稱性意味著乏味與「平常」,春夏秋都容忍了漲落、躁動、不確定甚至瘋狂主宰,只有冬給我們贊賞美描繪美甚至制備美的舞台。物理的美麗在於寒冷之下構築起來的一系列低對稱結構,以及這些對稱的轉換和共存。寒冷之中有對稱的豐腴與寬厚,有破缺的冰凌與演化,有形態的精靈與別致,有色散的奇異與動量,更有分布的協調與歸一,偶爾還有激發的創新和突破。這些過程在寒冷的映襯與照射下毫無顧及地撫摸浪漫、品嘗溫情、妝點現代、雕刻古典,蘊含了內在的和諧與競爭,從中還依稀可辨基態的舉手投足與朱唇微露。因此,冬天是美麗與和諧的,充盈了對本質與宇宙的呵護。
寒冷也讓世界變得相對干凈,從而為我們描繪物理的視覺和圖像創造了空間。炎熱季節的大地上一切生命(物質)都傾向於簡並和全同。因為炎熱,人生(物理)軌跡的分布變得跳躍不定,人生(物理)慾望的分布變得寬泛而缺失張力,人生(物理)功利的分布變得沒有極值而無法調制,人生(物理)追求的分布變得毫無能帶的法度而混沌一團。
而冬天攜帶寒冷,讓人生(物理)具備了沉澱、宕實和退簡並,使得軌道的分布變得光滑柔和、慾望的分布變得局域而充滿彈性、功利的能量圖譜有了正則坐標而少了無序躍遷、追求的分布嵌入了層次和間隔。這個世界是如此地井然有序與協調共存,允許每一個個體合法而合理地隧穿與高低躍遷、新舊如從。
寒冷雖然讓物理人擁有了如此豐富的天地和美麗,卻同樣給我們的生命規范了坐標與范疇。我們被賦予了冬天的季節,就不得不平抑收斂我們慾望的溫度、擴張的速率,提升我們功利的勢函數和激發的勢壘層。寒冷背景下的物理人就像一顆顆裸露的准粒子,凝聚成格點,排列在一起相互溫暖關懷,從而精確地算計著有序的詩意,自甘愜意地積分著規矩方圓,演示眼花繚亂的世界。我們有序地居住於冰雪寒冷的費米面屋頂下,甘於冬日世界裡的旋轉與破缺,演繹擴散限制(diffusion-limited)的形態與分布。到了春天來臨時,我們再將基態、有序、對稱、激發、色彩奉獻給春天新的生命孕育。至於生長與收獲,那該是屬於社會的聖誕與人類向前的步履。
『柒』 人生物理學是什麼意思
與物同: 按自想著 著 完自願 一實現目標 二完家庭責任 三完社責任 四享受快樂 意識思想: 命意義 理性 享受程 類文明: 真著 著讓自 讓別
『捌』 物理學怎樣影響了人們的生活
不懂物理知識,電視劇里都活不過三集。它影響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玖』 物理學與現代生活的緊密聯系
物理科學作為自然科學的重要分支,不僅對物質文明的進步和人類對自然界認識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而且對人類的思維發展也產生了不可或缺的影響。從亞里士多德時代的自然哲學,到牛頓時代的經典力學,直至現代物理中的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等,都是物理學家科學素質、科學精神以及科學思維的有形體現。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物理已滲入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例如,光是找找汽車中的光學知識就有以下幾點:
1. 汽車駕駛室外面的觀後鏡是一個凸鏡
利用凸鏡對光線的發散作用和成正立、縮小、虛像的特點,使看到的實物小,觀察范圍更大,而保證行車安全。
2. 汽車頭燈里的反射鏡是一個凹鏡
它是利用凹鏡能把放在其焦點上的光源發出的光反射成為平行光射出的性質做成的。
3. 汽車頭燈總要裝有橫豎條紋的玻璃燈罩
汽車頭燈由燈泡、反射鏡和燈前玻璃罩組成。根據透鏡和棱鏡的知識,汽車頭燈玻璃罩相當於一個透鏡和棱鏡的組合體。在夜晚行車時,司機不僅要看清前方路面的情況,還要還要看清路邊持人、路標、岔路口等。透鏡和棱鏡對光線有折射作用,所以燈罩通過折射,根據實際需要將光分散到需要的方向上,使光均勻柔和地照亮汽車前進的道路和路邊的景物,同時這種散光燈罩還能使一部分光微向上折射,以便照明路標和里程碑,從而確保行車安全。
4. 轎車上裝有茶色玻璃後,行人很難看清車中人的面孔
茶色玻璃能反射一部分光,還會吸收一部分光,這樣透進車內的光線較弱。要看清乘客的面孔,必須要從面孔反射足夠強的光透射到玻璃外面。由於車內光線較弱,沒有足夠的光透射出來,所以很難看清乘客的面孔。
5. 除大型客車外,絕大多數汽車的前窗都是傾斜的
當汽車的前窗玻璃傾斜時,車內乘客經玻璃反射成的像在國的前上方,而路上的行人是不可能出現在上方的空中的,這樣就將車內乘客的像與路上行人分離開來,司機就不會出現錯覺。大型客車較大,前窗離地面要比小汽車高得多,即使前窗豎直裝,像是與窗同高的,而路上的行人不可能出現在這個高度,所以司機也不會將乘客在窗外的像與路上的行人相混淆。
再如下面一個例子:
五香茶雞蛋是人們愛吃的,尤其是趁熱吃味道更美。細心的人會發現,雞蛋剛從滾開的鹵汁里取出來的時候,如果你急於剝殼吃蛋,就難免連殼帶「肉」一起剝下來。要解決這個問題,有一個訣竅,就是把剛出鍋的雞蛋先放在涼水中浸一會,然後再剝,蛋殼就容易剝下來。
一般的物質(少數幾種例外),都具有熱脹冷縮的特性。可是,不同的物質受熱或冷卻的時候,伸縮的速度和幅度各不相同。一般說來,密度小的物質,要比密度大的物質容易發生伸縮,伸縮的幅度也大,傳熱快的物質,要比傳熱慢的物質容易伸縮。雞蛋是硬的蛋殼和軟的蛋白、蛋黃組成的,它們的伸縮情況是不一樣的。在溫度變化不大,或變化比較緩慢均勻的情況下,還顯不出什麼;一旦溫度劇烈變化,蛋殼和蛋白的伸縮步調就不一致了。把煮得滾燙的雞蛋立即浸入冷水裡,蛋殼溫度降低,很快收縮,而蛋白仍然是原來的溫度,還沒有收縮,這時就有一小部分蛋白被蛋殼壓擠到蛋的空頭處。隨後蛋白又因為溫度降低而逐漸收縮,而這時蛋殼的收縮已經很緩慢了,這樣就使蛋白與蛋殼脫離開來,因此,剝起來就不會連殼帶「肉」一起下來了。
明白了這個道理,對我們很有用處。凡需要經受較大溫度變化的東西,如果它們是用兩種不同材料合在一起做的,那麼在選擇材料的時候,就必須考慮它們的熱膨脹性質,兩者越接近越好。工程師在設計房屋和橋梁時,都廣泛採用鋼筋混凝土,就是因為鋼材和混凝土的膨脹程度幾乎完全一樣,盡管春夏秋冬的溫度不同,也不會產生有害的作用力,所以鋼筋混凝土的建築十分堅固。
另外,有些電器元件卻是用兩種熱膨脹性質差別很大的金屬製成的。例如,銅片的熱膨脹比鐵片大,把銅片和鐵片釘在一起的雙金屬片,在同樣情況下受熱,就會因膨脹程度不同而發生彎曲。利用這一性質製成了許多自動控制裝置和儀表。日光燈的「啟動器」里就有小巧的雙金屬片,它隨著溫度的變化,能夠自動屈伸,起到自動開啟日光燈的作用。
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物理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科學,與工農業生產、日常生活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物理規律本身就是對自然現象的總結和抽象。
談到物理學,有些同學覺得很難;談到物理探究,有同學覺得深不可測;談到物理學家,有同學更是感到他們都不是凡人。誠然,成為物理學家的人的確屈指可數,但只要勤於觀察,善於思考,勇於實踐,敢於創新,從生活走向物理,你就會發現:其實,物理就在身邊。正如馬克思說的:「科學就是實驗的科學,科學就在於用理性的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物理不但是我們的一門學科,更重要的,它還是一門科學。
物理學存在於物理學家的身邊。勤於觀察的義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在比薩大教堂做禮拜時,懸掛在教堂半空中的銅吊燈的擺動引起了他極大的興趣,後來反復觀察,反復研究,發明了擺的等時性;勇於實踐的美國物理學家富蘭克林,為認清「天神發怒」的本質,在一個電閃雷鳴、風雨交加的日子,冒著生命危險,利用司空見慣的風箏將「上帝之火」請下凡,由此發明了避雷針;敢於創新的英國科學家亨利•阿察爾去郵局辦事。當時身旁有位外地人拿出一大版新郵票,准備裁下一枚貼在信封上,苦於沒有小刀。找阿察爾借,阿察爾也沒有。這位外地人靈機一動,取下西服領帶上的別針,在郵票的四周整整齊齊地刺了一圈小孔,然後,很利落地撕下郵票。外地人走了,卻給阿察爾留下了一串深深的思考,並由此發明了郵票打孔機,有齒紋的郵票也隨之誕生了;古希臘阿基米德發現阿基米德原理;德國物理學家倫琴發現X射線;……研究身邊的瑣事並有大成就的物理學家的事例不勝枚舉。
物理學也存在於同學們身邊。學了測量的初步知識,同學們紛紛做起了軟尺。有位同學別出心裁,用透明膠把制好的牛皮紙軟尺包紮好,這樣更牢固。然後,用大大卷泡泡糖的包裝盒作為軟尺的外殼,在盒的中心利用鐵絲做一搖柄中心軸,軟尺的末端固定在軸上,這樣一個可以收拾並反復使用的捲尺誕生了。同時,這位同學受軟尺自作的啟示,用實驗解決了一道習題:用軟尺測量物體長度時,若把軟尺拉長些,測量值是偏大還是偏小?他做了這樣一個模擬實驗:在白紙上畫一條直線,標上刻度,然後用透明膠粘貼,再扯下來,便做成了「軟尺」,用「軟尺」不僅找到了上題的答案,而且還清楚地看到分度值變大了,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學了電學的有關知識後,同學們對蚯蚓能承受的最大電壓進行了探究:當給它加上1.5V的電壓時,蚯蚓迅速分泌粘液,且奮力掙扎,從瓶內跳出瓶外。當給它加上3V的電壓時,蚯蚓被電為兩截;有同學在測量「2.4V、0.5A」的小燈泡的功率,並研究其發光情況時,不滿足於給燈泡加上2.4V的電壓,而是用自己早已准備好的小燈泡做破壞性實驗,不斷加大燈泡兩端的電壓,直至電壓高達9V、燈泡燈絲燒斷,才停止探究;有同學在學習蒸發的知識時,不厭其煩地座在桌旁觀察相同的兩滴水(其中一滴水灘開),進行聚精會神地觀察,然後進行分析、對比,得出影響蒸發的因素;……同學們捕捉身邊的瑣事進行探究的事例屢見不鮮。
身邊的事物是取之不盡的,對與現實生活聯系很緊密的物理學科來說,更是時時會用到的,用身邊的事例去解釋和總結物理規律,學生聽起來熟悉,接受起來也就容易了。只要時時留意,經常總結,就會不斷發現有利於物理教學的事物,豐富我們的課堂,活躍教學氣氛,簡化概念和規律。新課標告訴我們「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課程應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學生認知特點,激發並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探索物理現象,揭示隱藏其中的物理規律,並將其應用於生產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終身的探索樂趣、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初步的科學實踐能力。」
今天,人類所有的令人驚嘆不已的科學技術成就,如克隆羊、網際網路、核電站、航空技術等,無不是建立在早年的科學家們對身邊瑣事進行觀察並研究的基礎上的。在學習中,同學們要樹立科學意識,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經歷觀察、思考、實踐、創新等活動,逐步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訓練科學的思維方式,不久你就會擁有科學家的頭腦,為自己今後驚嘆不已的發展,為今後美好的生活打下扎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