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培根在哲學史上有著何種地位
1626年,培根因支氣管炎在倫敦逝世,終年65歲。培根的去世並沒有影響他的哲學在歷史發展上所起的偉大的轉折作用,作為現代科學的指路人,他在哲學史上的地位是永恆的。
Ⅱ 技術哲學的主要觀點
什麼是技術哲學
技術哲學是指專門研究技術的本質以及認識論和方法論。
技術哲學的內容
研究技術的哲學理論。以技術為研究對象,是對哲學的技術思考。1877年德國卡普(E.Kapp)出版《技術哲學綱要》一書,被認為是技術哲學的奠基人。
20世紀以來,經歷了著重研究技術的本質和技術設計、技術發展的一般規律和技術的價值以及技術和社會的關系等三個階段。主要從人與自然的關系、人工自然的角度研究技術的本質和特徵,分析技術的組成要素及其聯系方式,揭示技術進步的內在機制,探究技術發明、技術創新的方法論問題;技術在社會生產力中的地位和作用;科學、技術、經濟、社會之間的協調發展;科學革命、技術革命、產業革命和社會革命之間的區別和聯系等。
技術哲學向來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理解,一個是作為部門哲學、哲學的分支學科、哲學關注的特殊領域,另一個是作為一種新的哲學傳統、哲學視角、哲學眼光。前者從屬於一種或幾種哲學傳統和哲學綱領,後者本身就是一種哲學綱領。作為哲學綱領的技術哲學往往具有原創性和革命性,作為部門哲學的技術哲學則相對比較平庸,往往從屬於某種既有的哲學傳統,在這個哲學綱領指導下做具體工作,拓展領域、解決難題,屬於科學哲學家庫恩所謂的「常規活動」。
技術哲學的研究[1]
傳統的技術哲學是按照哲學的研究傾向分為工程技術哲學和人文主義技術哲學。工程技術哲學是指專門研究技術的本質以及認識論和方法論。在產生時間上比人文主義技術哲學更早,更多的是將技術視為社會發展所創新出來的物質工具,技術是人類器官功能的延伸。工程技術哲學將技術看作人類在參與自然地創造活動中所獲得的經驗。
人文主義的技術哲學主要是從技術之外用人文的觀點來解讀技術在社會中的意義,強調人文價值,這種技術哲學對技術持批判的態度.認為人是技術的創造者,技術是人的從屬物,技術應該處於人的控制之下。人文主義的技術哲學主要足對技術在社會中的使用使人產生異化提出批判,海德格爾就是20世紀的人文主義技術哲學的主要代表人物。海德格爾是西方二十世紀最早提出技術問題,並從哲學層面思考技術危機的哲學家。他在技術存在主義的現象學框架之內進行思考,認為技術與人具有內在的關聯,認為現代科學住實質上是一種技術,技術將人置於一種危險的境地。法蘭克福學派的技術哲學思想也是屬於人文主義的技術的社會批判理論。在該學派的技術研究中,著重關注技術對人的壓抑,認為技術是現代社會制度通過其對人實施控制的工其,在發達工業社會中,技術已經成為一種意識形態,從物質到精神對人實施控制。
傳統的工程技術哲學和人文主義技術哲學從研究方向和價值取向方面仃顯著的差別,工程技術哲學表現的是下面的樂觀的傾向,技術的發展進步必將為人類社會創造更為豐富的物質財富和美好的生存環境。而人文主義的技術哲學更多的是對技術表現出悲觀的態度和批判的觀點。
現代技術批判理論發展概況技術社會學和科學社會學在20世紀的發展對技術哲學的研究帶來新的影響,特別是社會建構論和物質符號淪,物質符號論是塒技術進行社會理解的理論。符號論可以應用到環境、程序語占或是相關文本中,將符號置於物質中分析物性的意義,從而消除主客體之問的界限,通過分析技術世界中社會的物質性和物質的社會性,將技術作為文本加以解釋。這種觀點主要包括:技術作為一種文本,是山多種包括技術的因素在內的多種異質因素的聯合,技術設計的日的和使的日標一致,技術與社會聯系緊密並共同發展,技術世界通過備種組成的異質因素的互動而形成社會秩序,從而在實踐意義上建立現實的技術世界。於20世紀70年代山愛丁堡學派開展的對科學知識的研究,稱為科學知訓社會學,是科學社會學的發展的轉向,主要內容包括有強綱領,利益理論和相對主義綱領,論述分析綱領,科學工作的建構主義和人類學研究等等,其中重要的理論是建構主義,學者將這種對科學爭論、實驗室的形成對科學知講產生過程的共同看法稱為科學知識的建構主義綱領。技術哲學家甲奇則將強綱領支配下的實驗室研究、科學爭論研究和科學家進分析稱為社會建構主義綱領。同時,由於認為技術是科學知泌社會建構中的特殊問題這些理論被借用於技術的社會研究。將科學和社會學相關理論延伸至技術最終建立技術的社會建構方法。
相關條目
技術樂觀主義
技術學
參考文獻
↑ 諸華 .20世紀技術批判理論發展研究[J].《成都理工大學》.2012年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
0
分享到:
Ⅲ 英國哲學家培根認為做學問有三種方式
英國哲學家培根用形象的比喻介紹了做學問的三種方式,學生首先回要理解每一種動物的行為特點答,然後再用簡潔、平實的語言進行概括.第一種,用蜘蛛從自己肚子里吐絲織網作比喻,說明「自我封閉,不知借鑒」;第二種,用螞蟻整天忙於把食物從外面搬回自己的窩里,說明「機械搬用,不知創新」;第三種,用蜜蜂忙於採花粉,釀造成蜂蜜,說明「吸收消化,創造新知」;
故參考答案為:
①自我封閉,不知借鑒;
②機械搬用,不知創新;
③吸收消化,創造新知.
評分建議:一點2分,兩點4分,三點5分;意思對即可.
Ⅳ 培根的哲學思想是什麼
蘭西斯·培根(1561—1626),是英國近代傑出的資產階級思想家、唯物主義和實驗科學的始祖。培根出生於倫敦一個新貴族家庭,從青年時代起就熱心於科學和哲學的研究。在詹姆士一世時代,他飛黃騰達,成為貴族男爵、子爵,並多年擔任宮廷要職。培根一生置身於重大的社會關系,特別注重倫理的研究和應用,力圖通過對知識的改造來改進人類生活 。
培根是一個唯物主義經驗論者,他反對中世紀經院哲學,提倡實驗和觀察的方法。馬克思、恩格斯指出:「英國唯物主義和整個現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是培根。」在倫理學領域,培根運用唯物主義經驗論去說明道德的來源和標准,以反對中世紀宗教倫理道德,力圖使倫理學建立在實驗科學基礎上,為近代倫理思想的發展開辟了道路。
培根的哲學思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四假相說:
培根提出了「四假象說」。四假象指「種族假象」、「洞穴假象」、「市場假象」和「劇場假象」,並從而形成了這樣四種假象,即:「種族假象」、「洞穴假象」、「市場假象」和「劇場假象」。
所謂「種族假象」,它存在於人的天性之中,存在於人類的種族之中。培根指出,人的感覺是事物的尺度,乃是一種錯誤的論斷。相反地,一切感覺,不論是感官的知覺還是心靈的知覺,都是以個人的尺度為根據的,而不是以宇宙的尺度為根據。這就意味著,人們對外部事物的感知,不是事物的自然標准,也不是感官的客觀標准,而只是個人主觀的、自我的標准。一方面,人的理智在本性上喜歡抽象,並且喜歡賦予飄忽不定的東西一種實體和實在;而另一方面,「或者是由於人的精神的實體氣質相同,或者是由於它的成見,或者是由於它的狹隘性,或者是由於它的無休無止的運動,或者是由於一種情感的灌注,或者是由於感官的無力,或者是由於印象產生的方式」,而導致了「種族假象」的產生。這樣一來,人的理智就變得好像是一面鏡子,由於不規則地接受光線,因而把事物的性質和自己的性質攪混在一起,使事物的性質受到了歪曲,改變了顏色。
顯然,培根所說的「種族」只具有比喻的意義。但是,事實上,個人對外部事物的感知,原始的、種族的因素倒的確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因為從發生認識論的角度看,作為心理建構、認知建構的基礎,乃是集體無意識;而集體無意識則直接來源於集體表象。如果我們把由於種族原因而形成的集體無意識,作為培根所說的「人的精神的實體氣質相同」、「成見」、「狹隘性」等等性質的根源,那倒的確揭示了「種族假象」的本質,並從而使培根的比喻獲得了科學的內涵。
關於「洞穴假象」,培根認為,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洞穴」。正是由於這種洞穴的作用和影響,「使自然之光發生曲折和改變顏色。」他所作的這一比喻在於表明,由於每個人都有他自己所特有的天性;或者是由於他所受的教育和與別人的交往,或者是由於讀書和他所崇拜的權威;或者是由於印象產生於具有成見的人心中抑或產生於漠然無動於衷的人心中而有所不同,如此等等所造成的,便不僅僅是各個人的精神各不相同,而且還變幻不定。這樣,就形成了各個人的不同的假象。正是基於這一觀點,他認為洞穴假象的產生是由於每個人的心理或身體上的特殊結構;也是由於教育、習慣和偶然的原因。這種假象是很多的,而且各式各樣。
眾所周知,不僅個人的人格建構,而且個人的知識建構,既要受到先天性因素的影響,也要受到後天性因素的影響。因此培根在他所處的時代能把「洞穴假象」界定為「個人的假象」,並且產生於後天的原因,具有先導性的意義。由於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洞穴」,因而才使這種假象不僅是各式各樣的,而且總是同個人的性格有高度的關聯性。
培根的「市場假象」是指由人們彼此交往、互通信息的活動中形成的假象。的確,不僅信息的交流,而且相互的交往,都是藉助於語言來進行的;之所以會形成這種假象,根源也就恰恰在語詞上。因為語言的意義是根據普通人的理解來確定的,如果用語選擇得不恰當,就會阻礙人們的理解。盡管人們相信他們的理智能夠正確地使用語詞,但實際上語詞也會反作用於理智,並且正是由於這種情況而使哲學和科學流於詭辯和無能為力。他認為,語詞加於理智之上的假象有兩種,它們或者是不存在的事物的名稱,或者是它們是存在的、但是混亂而沒有明確定義的、匆匆忙忙地和隨便從實際引申出來的東西的名稱。他斷言,語詞顯然是強制和統治人的理智的,它使一切陷於混亂,並且使人陷於無數空洞的爭辯和無聊的幻想。語詞的不準確、多義性以及由此而造成的理解和解釋上的混亂,是形成「市場假象」的一個重要原因。並且,正是這個緣故,在現代,才形成了語義學、語言哲學等學科,以試圖消除語言所造成的混亂。但同樣重要的是,語言作為信息交流的工具,它所傳遞的不但可能有假信息,而且也可能由於接受者在解讀信息時誤解了信息的含義,從而導致「市場假象」的產生。在人們的各種假象中,最主要的是「市場假象」;而「市場假象」之得以形成,便在於人們彼此之間的以訛傳訛和按照自己的意願去解讀信息。
對「劇場假象」,培根認為,這是從各種哲學教條、以及從證明法則移植到人心中的假象。因為在他看來,「一切流行的體系都不過是許多舞台上的戲劇,根據一種不真實的布景方式來表現它們自己所創造的世界罷了。」所以,他也把這種假象稱為「體系的假象」。他認為,這種假象不是天賦的,也不是暗中潛入理智中的,而是「從哲學體系的劇本和乖謬的證明規則印到和接受到人的心裡上面來的。」由此表明,「劇場假象」的形成,正如我們看戲一樣,雖然目的在於娛樂,但卻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了劇中故事情節的感染,而使劇中所流露出的感情、思想、價值觀念等等,被我們所受納、所汲取。
所謂「劇場假象」不僅限於哲學體系所造成的假象,所有意識形態都可能造成這種假象。正如我們所知道的,統治階級的思想之所以是占統治地位的思想,便在於精神文化的生產者大多數是統治階級的成員,同時他們也控制著各種傳播媒體,以致於被統治階級的成員就只能從統治階級那裡獲得精神文化。這樣,他們就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了「劇場假象」。傳統社會之所以不能沒有意識形態這一精神支柱的支撐,便因為只有藉助於「劇場假象」,才可能使被統治階級心安理得地接受現存的社會等級結構,並承認現存的社會法律秩序。
二、人本主義思想:
在歐洲中世紀,神學和經院哲學占統治地位,它極力抬高神,貶低人的價值,宣揚自然界和人都是上帝有目的地創造和安排的,因此,不要去研究自然,不要關心現實,要面向天國和來世。針對這種信仰主義、蒙昧主義,培根提出了研究、解釋自然和人的目標,並且探討了在人和自然的王國中,人的地位和作用問題。在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上,培根首先肯定,「人是自然界的臣相和解釋者」②,人必須尊重自然,服從自然。但培根同時強調,人不能消極地受自然擺布,而要靠自己的力量去認識和利用自然,創造幸福生活。他指出,「讓人們想一想在歐洲最文明的區域和新印度最野蠻的地方之間人們生活是怎樣大不相同,他們就會感到『人是人的上帝』這句話乃是有道理的,不僅從人們所得到的幫助和福利說來是這樣,從生活情況的比較說來也是這樣。」③這樣把人提到了神的高度,對人的價值予以高度評價。那麼人類這種力量的源泉何在呢?培根通過對人類以往生活狀況和現在生活狀況的比較,對同時代不同地區的人們生活狀況的差異的分析,指出這些差異的根源,「無關於土壤,無關於氣候,也無關於人種,這個差異只在方術。」④也就是說在於知識,在於人們對自然的規律性的認識,知識是開啟自然秘密的鑰匙,人的知識素質決定其文明程度。他高度頌揚知識的權威,把知識看成是照亮隱藏在世界深處的一切秘密的燈火,人類如果沒有知識,就會永遠愚昧,因此,他響亮地喊出了「知識就是力量」的口號,強烈地感受到人類只能靠自己及所掌握的知識的力量,認識自然,控制自然,為人類造福,沒有什麼外來的救世主, 「人就是人的上帝」。
培根把知識分為三類,一類是自然的知識,相應的是自然科學,一類是上帝的知識,相應的是神學,再一類是人的知識,相應的是人類科學。他把關於人的科學放在最後,也在於表明人的科學是最高的科學,科學研究、獲取知識的目的都是為了使人過善和幸福的生活。在他看來,人是能夠藉助於自身的力量得救的,一方面,人們可以通過信仰上帝和宗教信條拯救自己的靈魂; 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科學活動,通過科學實驗和歸納、分析,提高自己在自然中的地位,利用自然為自己謀福利。羅素曾對此評論說:「培根哲學的全部基礎是實用性的,就是藉助科學發現與發明使人類能駕馭自然力量。」⑤培根在他未完成著作《新大西島》中也表露出這種思想。在這本著作中,他設計了一個科學技術統率下建立起來的理想社會,這里擁有眾多的科研機構和科研人才,人們藉助於知識的力量,通過各自的工作,實現了幸福的生活,可見,在他看來,人能夠藉助自己的力量,通過自己與知識的結合,達到那種理想社會的境地。
培根肯定人的地位,頌揚人的力量,歌頌人的偉大,並著重探討了人與自然的關系,人的理性及知識的巨大作用,從而恢復了人應有的權威。這種思想體現了當時英國資產階級力圖從封建專制和宗教神學的束縛下解脫出來,爭取人格解放,提倡科學實驗,發展生產,擴大資本主義經濟的時代要求。
三、全體福利說
在關於人的科學中,培根強調倫理學作為其中之重要部分,其真正任務應是告訴人們怎樣才能過一種幸福生活。因此倫理學應該求教於自然,注重實踐,不僅要研究什麼是善,給人們說明善的本源,描述善的楷模,提供行為規范,而且要探討善性的培植,給人們指明達到善的途徑。他把前一方面喻之為「生命的果實」,把後一方面喻之為「果實的耕稼術」。那麼什麼是善?培根從分析事物的善性開始,提出了他的全體福利說。
培根認為,成全人的幸福就是善。他提出「每一事物都含有雙重善性:一種善是就每一種事物本身之為一個全體或實體而言的,另一種善是就其為較大物體的一個部分或一個肢體而言的。」⑥顯然、前者即是個體的善,後者則是公共的善。他認為,公共的善「程度較大而較有價值,因為它趨向於保存一個較大物體的本質」。他列舉了一些自然現象,用物體的吸引力、向心力和離心力來說明個體的善趨向於公共的善是必然的,合乎自然規律的。具體從人來看,則更為明顯地表現出兩種善性的比較,他說,只要人沒有墮落,就會認為「力守對公家的職責,比維持自己的生命和存在更為珍貴得多」。他舉了龐培的例子,說龐培受命去羅馬賑荒時,許多人勸阻他,不可在險惡的天氣中冒險進入海上,龐培卻只是回答:「我需要的是前往,而不是圖生。」他還盛贊《聖經》中那些有益於公眾的善德,批評只圖私利的惡行。可見,培根認為個體的善是公共的善的組成部分,公共的善高於個體的善,公共福利高於個人福利,這就是他的「全體福利說」。
根據全體福利說,培根對亞里士多德、伊壁鳩魯和蘇格拉底等的倫理思想進行了批評,指責他們的倫理學都是從個人出發談善,只顧自己的快樂和尊嚴,只求個人的道德完善和心境寧靜,而不顧及社會和他人,不講公共利益和整體幸福,培根認為這種不向外發光的思想是一種消極無為的思想,是不足取的,他主張人應積極投入社會生活,在謀求公共利益中求得個人道德上的完善。
關於公共的善,培根又把它稱之為「職責」、「力守對公家的職責」。這種職責可分為兩部分,「一種是每個人作為一個人或國民所應盡的共同職責,另一種是每一個人在其行業、職業和地位中所應盡的相對的或特殊的職責」。第一種職責已有闡述,至於第二種,如夫妻職責、親子職責、主僕職責,還有社會、團體、政社、鄰里中人與人的友誼,報施與團結的法則等等,都屬於這種特殊的職責。這些職責歸結到一點,那就是要有利於人類,要竭力維護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對他人具有仁愛之心。
培根對個體的善作了比較深入具體的分析。他認為個體的善分為積極的善和消極的善兩種,前者表現為「膨脹或繁殖自己的慾望」,即發揮個人的聰明才智,求得才能和事業上的發展和進步,後者表現為「保存或延續自己的慾望」,即保存自己,追求適於人性的感官享受。他認為,積極的善較之消極的善更為優越、更有價值。因為沒有人會如此萎靡不振,以致於不認為完成雄心壯志是高於聲色犬馬的。而且人生枯榮無定,那種消極的善主要是來自感官的快樂,沒有多少花樣和進步的餘地,而積極的善「在人生的事業中和工作中,則花樣可以翻新,在這里,人們可以由創始而興來,因進步而心喜,因暫休而力馳,因重來而益奮,終因達成目的,躊躇滿志」⑦。同時培根強調,這種積極的善畢竟是個體的善,它與公共的善「沒有一致之處」,雖然它也經常「產生仁慈行為」,與公共的善「有巧合之處」,但「它的目的只在於謀求私人的權力、光榮,只在於增大和維持自己的尊榮;在當事者心想的善與社會的善相抵觸的時候,這一點看得最為明顯」⑧
再看消極的善,培根又把它分為保守的善和完成的善兩種。他指出,一切事物都是自愛的,由此產生三種慾望,「一是保存和維持其本質的慾望,二是促進和完善其本質的慾望,三是繁殖自己本質並把它擴展於他物之上的慾望」⑨。第三種慾望就是我們前面論述過的積極的善,而剩下的保存本質和完善本質則是兩種消極的善,其中後一種是最高級的消極的善,因為保存現狀是較小的善,而保存現狀並加以提高,乃是較大的善。
培根的全體福利說強調公共的善高於個體的善,個人積極的善高於個人消極的善,從而主張個人利益要服從社會利益,個人要積極謀求公共福利,這表明了培根倫理思想的積極進取性質,是新興資產階級蓬勃進取心和個人奮斗心態的理論反映,對維護資產階級整體利益、團結資產階級革命力量、促進資產階級革命到來起了積極作用,他力圖用經驗主義的方法探討道德與利益、個人利益與整體利益的關系,對後世也有深刻的影響。但是他的這種學說也強調自愛,從本質上看仍是一種利己主義理論。在他看來,公共利益是抽象的、附帶的,是肖像,個人利益則是具體的、根本的,是模型,沒有個人利益的實現,公共利益無從談起。可見,這種全體福利說是建立在資產階級利益基礎上的,實質上是一種資產階級利己主義,它為後來的資產階級功利主義奠定了基礎。
四、德性說:
培根哲學思想的另一重要內容是如何培養人們的德性,探討達到善德的途徑,他把這方面的學問稱為「耕稼術」。在他看來,闡明善是必要的,但這不是目的,而目的是在現實生活中創造善、培植善,而正是在這點上,西方古代倫理學家都沒論及或論述不明確,近代人也往往加以忽略。那麼怎樣去培植善德呢?
培根認為,首先需要勤學苦練,全部天性皆可因苦練而克服。他說的苦練不是不學無術的苦練,而是建立在知識基礎上的明哲勤奮的苦練。在他看來,知識是致善之道,真理同善的區別,有如印章同印紋的區別,真理就是道德的善的印章。他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修飾使人善辨。總之,『知識能塑造人的性格』。」⑩可見,知識是道德的基礎,是自我完善的手段,它可洗滌善人的心靈,使之明辨是非,去惡從善。
其次,必須研究人的各種情感。他認為人們「心靈的疾病和弱點」,就是由於「情感的攪亂和失調」造成的,情感是影響人的精神和行為的重要因素,它容易使人失去控制,忘乎所以。他把人的心靈比作大海,把情感比作風,「如果情慾不是如風似的,使心靈洶涌紛擾起來,那末,心靈就其本性而論,原當是溫和而穩定的」。他還指出,在情感問題上,詩人和歷史學家是最好的教師,他們極其生動地描寫出各種情感怎樣燃燒起來,激動起來,怎樣平靜下去,抑制下去,怎樣活動和發展變化,以及它們之間怎樣互相影響,互相鬥爭匯合等等。道德科學也應注意研究,尤其是要注意研究各種情感的相互關系,要學會「怎樣以一種情感抵制另一種情感,怎樣以一種情感控制另一種情感」,只有這樣,才能使人們理智清醒,選擇正確的行為。
再次,習慣、風俗、教育、模仿、競爭、交遊、朋友、稱譽、責斥、慫恿、名譽、法律、書籍等,都能影響人的心靈,在善性培植中都有一定作用。他著重闡述了風俗習慣的作用。他認為,對習慣加以很好的指導和訓練,是培養良好善行的一條途徑。「人的思考取決於動機,語言取決於學問和知識,而他們的行為,則多半取決於習慣。」人們的行為就是從習慣而來,好的習慣產生有德的行為。培根還指出,個人的習慣力是很大的,而集體的習慣力量更大,所以善德的培植也要仗著秩序井然、紀律良好的社會環境。這里,他注意到社會環境對人們善性培植的作用是很深刻的。既然養成良好習慣是培養良善行為的途徑,那麼怎樣才能形成良好習慣呢?培根認為,一要靠教育,「人自幼就應該通過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種好的習慣。」同時要靠個人的德性修養,要按哲人們鍛練心智的許多格言去培養良好的習慣,如為人做事不要唱高調,也不要胸無大志;要有意識地在兩種相反的心情下去練習做一切事情,逆自己的天性而行等等。
最後,必須樹立好人生目標。他指出,這一點在一切進德方法中是最為簡便、直接而又最為高貴而最能使人心恪遵德性、處於良好狀況的,那就是給一個人自己選擇並闡明他力所能及的那些良善有德的人生目標。因為假使能做到這兩件事,即一個人既然立定誠實良善的目標,又能堅定有恆,忠於那些目的,那末,必然的結果就是,他將同時把自己陶冶得契合於一切德性。在他看來,立定良善有德的人生目標乃是培植善性中的一項真正的工作,而上述的種種途徑不過是人為的工作,有一定局限,想藉助於習慣培養完善的德性是難以做到的,因為習慣往往只局限於某一方面,如有節制的習慣並不會養成剛毅的德性。但一旦有了良善有德的人生目標並為之努力時,那不論哪種德性,都會欣然樂意地去接受和遵行,可見,它是全面培養人的德性的根本途徑。
Ⅳ 關於培根的哲學理論解析
首先,歸納法一定是錯的,哲學談歸納法略不靠譜。
其次,你的問題,比例一詞,應當是他所舉例的實際情況中,關於顏色之間的比例。比如一隻黑白斑紋的貓,黑色與白色很明顯。但是如果是一隻黃色褐色斑紋的貓,它看上去似乎黃色褐色顏色比較融合。
最後,這句話他自己總結的意思,把白色,黑色,透明色,放一起,會有很明顯的區別。
仔細一看,通篇廢話,人的視力本身有限,顏色的漸變本身是視覺系統障礙導致的。瞎子眼裡只有黑色,色盲眼裡沒有多色,這個歸納法的歸納條件本身就是不成立的,又談何公理?
Ⅵ 培根的哲學思想起到了哪些作用
培根強調需要一種新的方法或工具來發現真理,以取代顯然已經枯竭了的三段論式。他的「知識就是力量」的思想鼓舞了多少人在科學道路上不斷探索。
Ⅶ 培根的主要哲學觀點是什麼
培根的哲學思想是與其社會思想是密不可分的。他是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代表,主張發展生產,渴望探索自然,要求發展科學。他認為是經驗哲學阻礙了當代科學的發展。因此他極力批判經驗哲學和神學權威。他還進一步揭露了人類認識產生謬誤的根源,提出了著名的「四假相說」。他說這是在人心普遍發生的一種病理狀態,而非在某情況下產生的迷惑與疑難。第一種是「種族的假相」,這是由於人的天性而引起的認識錯誤;第二種是「洞穴的假相」是個人由於性格、愛好、教育、環境而產生的認識中片面性的錯誤;第三種是「市場的假相」,即由於人們交往時語言概念的不確定產生的思維混亂。第四種是「劇場的假相」這是指由於盲目迷信權威和傳統而造成的錯誤認識。培根指出,經驗哲學家就是利用四種假相來抹煞真理,製造謬誤,從而給予了經驗哲學沉重的打擊。但是培根的「假相說」滲透了培根哲學的經驗主義傾象,未能對理智的本性與唯心主義的虛妄加以嚴格區別。
培根認為當時的學術傳統是貧乏的,原因在於學術與經驗失去接觸。他主張科學理論與科學技術相輔相成。他主張打破「偶像」,鏟除各種偏見和幻想,他提出「真理是時間的女兒而不是權威的女兒」,對經驗哲學進行了有力的攻擊。
培根的科學方法觀以實驗定性和歸納為主。他繼承和發展了古代關於物質是萬物本源的思想,認為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具有運動的特性,運動是物質的屬性。培根從唯物論立場出發,指出科學的任務在於認識自然界及其規律。但受時代的局限,他的世界觀還具有樸素唯物論和形而上學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