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趣味心理學:為什麼你會刷抖音上癮
總是覺得下一個會帶來驚喜
⑵ 有哪些令人叫絕的心理學效應
在心理學上,有很多心理效應,而這些心理效應時時刻刻發生在我們的生活之中。我們耳熟能詳的就有很多,比如蝴蝶效應、破窗效應、鳥籠邏輯等等。今天說一個安慰劑效應。
這種事情在我們的生活中屢有發生,我們不自覺的都在應用各種心理效應,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
⑶ 最近感覺心理學好有趣的樣子,怎麼快速學會心理學
喜歡看怪誕心理學的話,那一定要看看《魔鬼搭訕學》、《每天懂一點好玩的心理學》《心智探奇》、《不正常人類癥候群》,都可以看看哦,都是很好看的書,還很有趣,也能學到特別實用的心理學知識!
⑷ 心理學課前小游戲
心理學游戲破冰游戲大全
1.[破冰游戲]串名字游戲
游戲方法:
小組成員圍成一圈,任意提名一位學員自我介紹單位、姓名,第二名學員輪流介紹,但是要說:我是***後面的***,第三名學員說:我是***後面的***的後面的***,依次下去……,最後介紹的一名學員要將前面所有學員的名字、單位復述一遍。
分析:活躍氣氛,打破僵局,加速學員之間的了解
……
……
下面的網址有很多
http://hi..com/%B6%B4%B3%B2/blog/item/34cfdb38421077cad462254e.html
⑸ 每天玩一個心理學游戲的介紹
1《每天玩一個心理學游戲》幫助讀者從自我、職場、愛情、智商、情商等方面全方位認識自己,其中所收錄的心理學游戲數量眾多、包羅萬象,語言輕松活潑、風趣幽默,讓你可以從任何一個地方開始你的自我發現之旅。
⑹ 求一些趣味心理學游戲........
心理學作為一門獨立於哲學的學科,很早就引起了世界各國著名專家學者的關注。人的版基本需要應該權得到滿足,潛能要求實現。基本需求是指人們所共有的最基本的需要,包括不同人文條件下人們的特殊願望。
心理學作為一門成熟的多層次、多角度的科學,從使用范圍上可以分為微觀層次、中觀層次和個體層次。養育游戲在訓練和管理上有成就感,玩家會對其中發生的細節和過程感到非常高興。與傳統游戲相比,虛擬寵物開發游戲具有分散性、可信性和智能性等特點。它著眼於寵物飼養過程中的心理變化,與寵物互動,期待新一代寵物的誕生,旨在滿足玩家更加豐富的心理需求。在每個層次上,都有許多學科,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情感心理學和認知心理學。正如伊扎德指出的,情感心理學和認知心理學這兩門學科交叉度很高,可以說已經建立了一個相對全面的框架,建立了一個綜合性的心理學領域,實現了不同分支和領域之間的統一關系框架。網路時代的發展為心理學注入了新的活力。面對千變萬化的新世界,各種新的生活方式層出不窮,數據層出不窮,心理選擇與計算機和信息科學技術相結合,推動心理研究的新發展。
⑺ 心理學有趣案例
1924年11月,霍桑工廠內的研究者在本廠的繼電器車間開展了廠房照明條件與生產效率關系的實驗研究。研究者預先設想,在一定范圍內,生產效率會隨照明強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實驗結果表明,不論增加或減少照明強度都可以提高效率(有兩個女工甚至在照明降低到與月光差不多時仍能維持生產的高效率)。隨後,研究者又試驗不同的工資報酬、福利條件、工作與休息的時間比率等對生產效率的影響,也沒有發現預期的效果。
1927年梅奧等人應邀參與這項工作。從1927~1932年, 他們以"繼電器裝配組"和"雲母片剝離組"女工為被試,通過改變或控制一系列福利條件重復了照明實驗。結果發現,在不同福利條件下,工人始終保持了高產量。研究者從這一事實中意識到,工人參與試驗的自豪感極大地激發了其工作熱情,促使小組成員滋生出一種高昂的團體精神。這說明職工的士氣和群體內的社會心理氣氛是影響生產效率的更有效的因素。在此基礎上,梅奧等在1928~1932年中,又對廠內2100名職工進行了采訪,開展了一次涉及面很廣的關於士氣問題的研究。起初,他們按事先設計的提綱提問,以了解職工對工作、工資、監督等方面的意見,但收效不大。後來的訪談改由職工自由抒發意見。由於采訪過程既滿足了職工的尊重需要,又為其提供了發泄不滿情緒和提合理化建議的機會,結果職工士氣高漲,產量大幅度上升。為了探索群體內人際關系與生產效率之間的聯系,研究者在1931~1932年間進行了對群體的觀察研究。結果發現,正式群體內存在著非正式群體,這種非正式群體內既有無形的壓力和自然形成的默契,也有自然的領導人,它約束著每個成員的行為。
在心理學研究的歷史上,霍桑實驗第一次把工業中的人際關系問題提到首要地位,並且提醒人們在處理管理問題時要注意人的因素,這對管理心理學的形成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梅奧根據霍桑實驗,提出了人際關系學說。人際關系學說為西方管理科學和管理工作指出了新的方向。但也有人對霍桑實驗提出批評,認為它帶有推論的性質,缺乏客觀性。研究者沒有考慮工人的階級覺悟、工會的作用以及其他廠外力量對職工態度的影響。
"遲延滿足"
發展心理學研究中有一個經典的實驗,稱為「遲延滿足」實驗。實驗者發給4歲被試兒童每人一顆好吃的軟糖,同時告訴孩子們:如果馬上吃,只能吃一顆;如果等20分鍾後再吃,就給吃兩顆。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則耐住性子、閉上眼睛或頭枕雙臂做睡覺狀,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語或唱歌來轉移注意消磨時光以克制自己的慾望,從而獲得了更豐厚的報酬。研究人員進行了跟蹤觀察,發現那些以堅韌的毅力獲得兩顆軟糖的孩子,長到上中學時表現出較強的適應性、自信心和獨立自主精神;而那些經不住軟糖誘惑的孩子則往往屈服於壓力而逃避挑戰。在後來幾十年的跟蹤觀察中,也證明那些有耐心等待吃兩塊糖果的孩子,事業上更容易獲得成功。實驗證明:自我控制能力是個體在沒有外界監督的情況下,適當地控制、調節自己的行為,抑制沖動,抵制誘惑,延遲滿足,堅持不懈地保證目標實現的一種綜合能力。它是自我意識的重要成分,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質.
「感覺剝奪」實驗
1954年,加拿大麥克吉爾大學的心理學家首先進行了「感覺剝奪」實驗:實驗中給被試者戴上半透明的護目鏡,使其難以產生視覺;用空氣調節器發出的單調聲音限制其聽覺;手臂戴上紙筒套袖和手套,腿腳用夾板固定,限制其觸覺。被試單獨呆在實驗室里,幾小時後開始感到恐慌,進而產生幻覺……在實驗室連續呆了三四天後,被試者會產生許多病理心理現象:出現錯覺幻覺;注意力渙散,思維遲鈍;緊張、焦慮、恐懼等,實驗後需數日方能恢復正常。這個實驗表明:大腦的發育,人的成長成熟是建立在與外界環境廣泛接觸基礎之上的。只有通過社會化的接觸,更多地感受到和外界的聯系,人才可能更多地擁有力量,更好地發展。
情緒實驗
古代阿拉伯學者阿維森納,曾把一胎所生的兩只羊羔置於不同的外界環境中生活:一隻小羊羔隨羊群在水草地快樂地生活;而在另一隻羊羔旁拴了一隻狼,它總是看到自己面前那隻野獸的威脅,在極度驚恐的狀態下,根本吃不下東西,不久就因恐慌而死去。醫學心理學家還用狗作嫉妒情緒實驗:把一隻飢餓的狗關在一個鐵籠子里,讓籠子外面另一隻狗當著它的面吃肉骨頭,籠內的狗在急躁、氣憤和嫉妒的負性情緒狀態下,產生了神經症性的病態反應。實驗告訴我們:恐懼、焦慮、抑鬱、嫉妒、敵意、沖動等負性情緒,是一種破壞性的情感,長期被這些心理問題困擾就會導致身心疾病的發生。一個人在生活中對自己的認識與評價和本人的實際情況越符合,他的社會適應能力就越強,越能把壓力變成動力
實驗——迷宮中的白鼠
迷宮中的白鼠
設制一個非常復雜的迷宮,在迷宮的盡頭有一塊非常豐厚的乳酪,把小白鼠放在迷宮入口。起初,小白鼠以特有的嗅覺與靈性,很快在迷宮中找到了通往迷宮的最佳路線。後來,科學家在這條路線中設制了障礙,小白鼠按記住的路線跑來跑去,當確信這個路線無法找到乳酪時,它們又開始勘察其它的路徑,直到最終發現乳酪。
從中可以悟到什麼?
基礎心理學的一個經常用的實驗
大西洋上的心理學實驗
大西洋上的心理學實驗
1900年7月,一位叫林德曼的精神病學專家獨自一人架著一葉小舟駛進了波濤洶涌的大西洋,他在進行一項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心理學試驗,預備付出的代價是自己的生命。
林德曼博士認為,一個人只要對自己抱有信心,就能保持精神和機體的健康。當時,德國舉國上下都在注視著獨舟橫渡大西洋的悲壯的冒險。已經先後有100多位勇士相繼駕舟橫渡大西洋,結果均遭失敗,無人生還。林德曼博士認為,這些死難者首先不是從肉體上敗下陣來的,主要是死於精神上的崩潰,死於恐怖和絕望。為了驗證自己的觀點,他不顧親友們的反對,親自進行了試驗。
在航行中,林德曼博士遇到了難以想像的困難,多次瀕臨死亡,他的眼前甚至出現了幻覺,運動感也處於麻木狀態,有時真有絕望之感。但只要這個念頭一升起,他馬上就大聲自責:「懦夫,你想重蹈覆轍,葬身此地嗎?不,我一定能夠成功!」生的希望支持著林德曼,最後他終於成功了。他在回顧成功的體會時說:「我從內心深處相信一定會成功,這個信念在艱難中與我自身融為一體,它充滿了周圍的每一個細胞。」他的試驗表明,人只要對自己不失望,自己充滿信心,精神就不會崩潰,就可能戰勝困難而存活下來,並取得成功。
在1976年我國發生的唐山大地震中,有許多死者並非死於飢渴、垮塌,而是死於絕望。據觀察,他們的身上並無任何傷痕——除了滿身自己手抓的傷痕以外,他們是在極端絕望中自己結束生命的。而另一對夫婦被壓在地下三天,仍然活了下來。在壓在地下的日子,傷痛和飢渴也幾乎使他們喪身。丈夫找了一把菜刀努力想挖出一條生路,但四周都是水泥地板,菜刀除了砍下一點灰塵之外,並無作用。但是菜刀砍在水泥地板上的聲音使妻子得到了振奮,她不停地問丈夫:「快了嗎?快挖開了嗎?」丈夫也滿懷希望地說:「快了, 快了」。
聰明的丈夫用「希望」拯救了妻子,也拯救了自己。
心理學家從大量的觀察事實中發現:在危險的情境中,經常是那些性格樂觀、富於自信的人存活下來,因為他們總是沒有泯滅自己的希望。
對於希望效應,心理學家進行了一次廣泛的調查,他們要求許多人回答題為「你有哪些希望?」的問卷。問卷分析的結果表明,抱有希望的種類(不論大小)越多的人,往往充滿了自信並注意生活的樂趣,精神煥發,精力旺盛。而那些沒有明顯的或者較少希望的人則往往表現出漠然、悲觀、消沉。一位富翁在試卷上只填了一句話:「我沒有希望,所有的希望都已經滿足了——除了長生不老之外,而這能算是希望嗎?」經過調查,這位富翁患了嚴重的憂鬱症。心理學家與他進行了接觸,勸告他從事一些具體的活動,並列出分階段的計劃表,如對外孫的培養、對某個足球俱樂部的支持等。經過指導,經過不斷的、各種各樣的希望的「煎熬」,這位富翁在精神上已判若兩人。
希望感是人類能夠生存的根本慾望。一些剛剛步入社會及人生之路的青年,卻過早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大多數是由於對生活感到失望以至累積成絕望。而一個對生活有希望的人,即使環境再艱難,他都會發揮同環境抗衡的能力,在改造環境中改善自己的生存條件和地位。
讓我們一起去尋找生命中的希望吧,讓她牽引我們前行。
雙耳分聽實驗
在一項實驗中,徹里(Cherry,1953)給被試的兩耳同時呈現兩種材料,讓被試大聲追隨從一個耳朵聽到的材料,並檢查被試從另一耳所獲得的信息。前者稱為追隨耳,後者成為非追隨耳。結果發現,被試從非追隨耳得到的信息很少,當原來使用的英文材料改用法文或德文呈現時,或者將課文顛倒時,被試也很少能夠發現。這個實驗說明,從追隨耳進入的信息,由於受到注意,因而得到進一步加工、處理,而從非追隨耳進入的信息,由於沒有受到注意,因此,沒有沒有被人們所接受。
1960年,格雷(Gray)等人在一項實驗中,通過耳機給被試兩耳依次分別呈現一些字母音節和數字,左耳:ob-2-tive;右耳:6-jec-9。要求被試追隨一個耳朵聽到的聲音,並在刺激呈現之後作出報告。結果發現,被試的報告既不是ob-2-tive和6-jec-9,也不是ob-6,2-jec,tive-9,而是objective。格雷的實驗證明,來自非追隨耳的部分信息仍然受到了加工。
神奇的"莫扎特效應" 趣味心理實驗
1993年,加利福尼亞大學歐文分校的戈登·肖教授進行了一項實驗。他們讓大學生在聽完莫扎特的《雙鋼琴奏鳴曲》後馬上進行空間推理的測驗,結果發現大學生們的空間推理能力發生了明顯的提高。他們將這種現象稱作"莫扎特效應"。
莫扎特效應啟發人們從多個角度思考促進腦功能發展的途徑和方法,並使人們日益認識到欣賞音樂等傳統上被視為"休閑"的活動在腦的潛力開發中可能具有一定的價值。
音樂:神奇的力量 科學家們發現,當人聽到歐洲18世紀的巴洛克音樂時,心跳、腦電波、脈搏等會逐漸與音樂的節奏同步,從而變得緩慢和協調;血壓也會相應地下降--這時,整個人會有一種輕松舒暢的感受。同時,實驗證據也表明,如果經常聆聽巴洛克音樂,還對人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幫助,特別是對一些心因性疾病,如高血壓、心臟言不由衷、失眠、糖尿病等,有非常好的預防和緩解的作用。
在戈登教授發現了"莫扎特效應"以後,他們又對小學生進行了類似的實驗。讓一組小學生在進行鋼琴訓練後玩一個有關比例和分數的數學電子游戲;另一組小學生則在英語訓練後再玩游戲,結果發現,進行鋼琴訓練的小學生的游戲成績比進行英語訓練的高出了15%。如今,研究者們發現,音樂不僅對小學生分數、百分比運算能力、空間-時間推理能力有一定促進作用,而且對閱讀理解、言語記憶等心理能力也有著重要的影響。
一些科學家認為,音樂欣賞包含了空間知覺和空間推理能力,這是數學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欣賞能夠強化人腦中潛在的神經結構,從而提高相應的數學能力--就像肌肉訓練能夠強化人的運動能力一樣。另一些科學家則認為,音樂可能更多地和我們的右腦活動相關,如果有意識地加強音樂訓練,就相應地能夠促進右腦的活動,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音樂的魔力還不止於此。醫生們常常發現,患有帕金森氏綜合症的患者行動和反應都很遲緩,但是在聽音樂,甚至在頭腦中想音樂時,也可能會奇跡般地恢復一些功能恩賜 當音樂一停止又會變得寸步難行。這說明,盡管"莫扎特效應"等發現還有待進一步科學研究的確認,但音樂在腦功能促進方面的神奇力量已經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對失去了意願和行動之間聯系的病人而言,音樂有可能使中斷的"鏈條"重新連接起來。
運動:智力發展的重要途徑 過去,在人們的印象中,運動和智慧似乎是兩樣相反的事物,人們總認為"四肢發達"必定"頭腦簡單"。然而,現在的科學研究卻表明,不但運動和智慧能夠互相協調,而且運動還是智力發展的重要途徑。
科學家們已經發現,適度、有規律地搖動嬰兒可以促進其腦部的發育,尤其是前庭系統功能的發展。而前庭系統對於正常心理能力的發展有重要的作用。美國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如果兒童每天都參加體育活動,包括旋轉、跳繩、做操、翻筋斗、打滾、走平衡木,在操場一些低矮的運動器具間攀爬、滑行、翻滾、跳躍,在教室里參加集體游戲等等,將會有助於他們學習成績的提高。科學家們認為,這些游戲有利於兒童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前庭感覺等的發育,將感覺統和起來,從而促進腦功能的發揮。
對兒童來說,適量參加體育活動,將會非常有效地促進腦的發育,使許多重要的心理功能得到迅速發展。而即便是成年人,在休閑時間多參加體育活動,進行相應的體育鍛煉,也可以緩解腦的工作壓力,從而更好地投入工作。
蔡格尼克效應
蔡格尼克命被試去做20件指定的工作,半數工作允許完成,半數工作則中途加以阻止,不予完成。被試共32人。實驗結果發現示完成工作的回憶要優於已完成的工作的回憶。如以RC代表已完成的工作的回憶要所得的件數,RU代表示完成工作所得的件數,P為兩種回憶件數的比例,即RU/RC,用以在數量上表明哪一種工作易於回憶。若是P等 於1,則兩種工作的回憶量一樣;若是P大於1,則示完成的工作易於回憶;若是P小於1,則已完成的工作易於回憶。實驗的結果P從0。8至3。5不等 ,平均為1。9,即RU的回憶量差不多等於RC的兩倍。
為什麼未完成的回憶量優於已完成的工作?也許有人認為這是由於未完成的工作引起情緒上的震動所致。但若把工作用三種方式處理:一種是允許完成,一種是中途加以阻止不予完成。結果表明,中途阻止後再給予完成的工作的回憶量卻優於上述兩者,這就不是中途阻止產生的情緒只能用心理的緊張系統是否得到解除來加以說明。已完成工作所引起的心理 緊張系統還沒有得到解除,因而回憶量較多。中途加以阻止的未完成的工作不僅易於回憶,並且在做了其他工作之後,還有重圖再做的趨勢。
心理學實驗:喜新厭舊還是越看越喜歡
人們常常說『喜新厭舊』,似乎人對於新鮮的東西更為喜愛,而對熟悉的東西則感覺厭倦。
事實真是如此嗎?
20世紀60年代,心理學家查榮茨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向參加實驗的人出示一些人的照片,讓他們觀看。有些照片出現了二十幾次,有的出現十幾次,而有的則只出現了一兩次。之後,請看照片的人評價他們對照片的喜愛程度。結果發現,參加實驗的人看到某張照片的次數越多,就越喜歡這張照片。他們更喜歡那些看過二十幾次的熟悉照片,而不是只看過幾次的新鮮照片。也就是說,看的次數增加了喜歡的程度。這種對越熟悉東西越喜歡的現象被稱為『多看效應』。
多看效應不僅僅是在心理學實驗中才出現,在生活中,我們也常常能發現這種現象。例如,我們新認識的人中,有時會有相貌不佳的人。最初,我們可能會覺得這個人難看,可是在多次見到此人之後,逐漸就不覺得他難看了,有時甚至會覺得他在某些方面很有魅力。親戚朋友之間多來往能增進感情,否則就可能會慢慢疏遠。另外,你細心觀察可能會發現,經常在領導身邊出現的人往往比較受領導喜歡。這可能也是多看效應的作用吧。
因此,如果你希望被別人喜歡,別忘了給他機會多『看見』你。但是請注意,『多看』的次數是有界限的,過於熟悉可能會產生厭煩感哦。(《中國青年報》)
心理學領域中的痛苦實驗
心理學領域中的痛苦實驗
--------------------------------------------------------------------------------
許多最痛苦的實驗是在心理學領域中執行的。1986年,美國國立精神健康研究所就贊助 了350種實驗。該所還只是贊助心理學實驗的聯邦基金會之一。該機構用於直接操縱腦 部的實驗為1100萬美元,500萬美元用於葯物對行為的影響,300萬美元用於學習與記 憶實驗,約200萬美元用於睡眠剝奪、壓力、恐懼與焦慮之實驗。這個美國機構每年花3000 余萬美元在動物實驗上。
心理學領域中用的實驗方式是電擊。其目的可以找出動物在不同的懲罰時有何反應,也可以 是為訓練動物執行不同的任務。在本書第一版,我曾描述實驗人員在60年代和70年代如 何電擊動物。現在我只選取一例:
在匹茲堡獸醫院上班的瑞伊和巴瑞特曾電擊1,042隻老鼠的腳。然後,用杯狀電擊棒 強烈電擊老鼠的眼睛,或用電擊夾夾住老鼠耳朵,強烈電擊,引起痙攣。他們報告說,有些 老鼠「順利完成了頭一天的訓練」,「第二天訓練之前就生病或死了」。
現在,在我寫本書第二版的時候,離他們提出報告的年份已幾近20年了,但類似的實驗仍 在進行,只不過在旁枝末節上想要略做改變: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希列克斯與丹尼把老 鼠放在迷宮中,當它們走到歧路而在3秒鍾之內未能做正確選擇時,就用電擊。他們結論道 :「結果顯然使人聯想到早期的一種老鼠實驗,在T型迷宮選擇點之前的桿子上老鼠遭到電 擊,以此測驗老鼠是站著不動還是後退。……」(換句話說,新實驗只不過是在選擇點電擊 老鼠,而早先的則在選擇前電擊——這實在沒什麼重要的不同。)實驗人員接下來又引述了 1933、1935等年份的實驗,直至1985年。
下面的一個實驗只是為了證明發生在人身上的反應也會發生在老鼠身上:加州大學聖地牙哥 分校的科特·斯班尼斯與拉里·斯奎爾在同一個實驗中採用兩種不同的電擊,以測試「痙攣 電擊」對 老鼠的記憶有何種影響。一個箱子分成兩邊,一邊有光,一邊無光,老鼠放在有光的一邊。 當老鼠從有光的一邊要步入無光的一邊,腳就遭到痙攣電擊。在經過「訓練」以後,老鼠接 受「痙攣電擊……凡4次,每次中間休息一小時……而痙攣每次皆發生。」結果,痙攣造成 了倒 退性的失憶症,延續28天之久。斯班尼斯與斯奎爾說,這是因老鼠不記得要避免進入無 光的一邊,因此遭受電擊。兩人說,他們的發現跟斯奎爾原先以精神病患者所做的研究「相 符 」。他們承認實驗的結果,並不能「強力支持或否定」失憶的理論,因為「不同的族群有甚高的不同性」。不過,他們宣稱:「這些實驗擴充了實驗室動物和人類之間失憶的相似性。」
任職於卜內門化學工業公司美國分部(位於德拉瓦州的威明頓)的派特爾與米格勒訓練鼠猴以 壓桿的方式取得食粒。然後,在鼠猴脖子上佩以鐵環,每次取得一粒食粒,就遭電擊一次。 只有等待3個小時再壓桿取食,才能免於電擊。鼠猴用了8個星期,每天6個小時,才學會 了用這種方式避免電擊。這種實驗,據稱是為了製造「沖突」局勢。然後研究人員再將猴喂 以葯物,看是否會因為葯物影響而忘卻之前所習得的「教訓」,以致再度遭 受電擊。實驗者報告道,他們也以老鼠做此實驗,而此實驗「或期望可以有助尋找抗焦慮葯 劑。」
制約實驗已經進行了85年了。1982年,紐約的「動物聯合行動」協會揭示一份報告 ,謂動物制約的古典實驗已有1425篇論文,可嘆的是,威斯康辛大學一群實驗人員所發 表的一篇論文卻揭發了前述那麼多論文大多無用。蘇珊·曼尼卡及其同仁將140隻老鼠 施以電擊,一種情況是可逃,另一種情況下是不可逃,以比較兩者之間的恐懼程度。以下是 他們做此實驗的藉口:
15年來,大量實驗旨在分別暴露於可控制及不可控制的惡劣情 況下,其 行為與生理影響有何不同。一般的結論是,暴露於不可控制的惡劣情況下更能使有機體沮喪 。
在讓老鼠遭受種種不同強度的電擊,而有時可逃有時不可逃之後,實驗者們還是不能確定是 什麼因素才造成了呈現的結果。不過,他們說,他們相信他們的結果是重要的,因為「對15 年來上千上百的實驗之可靠性,他們提出了一些疑問。」
換句話說,讓動物承受了15年的電擊,並沒有產生可靠的結果。但在心理學實驗的古怪世 界里,這種不可靠性正好讓他們有藉口再對動物做更多無可逃避的電擊,以使最後終能得到 「可靠的」結果——而請記得,所謂「可靠」,也不過是對那些困在籠中不能逃避電擊的動 物而言。
另一種同樣無益的實驗是所謂的「習得性無助」實驗。「習得性無助」被認為是人類的一型 沮喪。1953年,哈佛大學的實驗人員所羅門,坎明和維恩把40隻狗置於名為「穿梭箱 」的東西里;箱子分兩邊,中間有阻隔體。一開始,阻隔體只有狗背高。從格柵箱底上對狗 腳發出千百次電擊。狗如果學習到跳過阻隔體到另一邊,就可以逃脫電擊。然後,進行「挫 折」 狗的跳脫實驗,實驗人員在狗跳入另一邊時,也在格柵通電,並且狗須跳100次才終止電擊 。他 們說,「當狗從一邊跳入另一邊之際,發出預料可免電擊的松釋聲,但 當它到另一邊的格柵而 重遭電擊時,則發出慘叫。」接下來,實驗人員用透明塑膠玻璃阻隔在兩邊之間。狗觸電後 向另一邊跳躍,頭撞玻璃。狗開始「大便、小便、慘叫、發抖、畏縮、咬撞器材」等等;但10天至12天之後這些無法逃避電擊的狗,不再反抗。實驗人員說他們為此「感動」,結論 道,兩邊之間加以透明玻璃並加電擊,「非常有效」的消除了狗的跳脫意圖。
這一項研究顯示,反復對動物施以無可逃避的強烈電擊會造成無助和絕望情緒。60年 代對這種「習得的無助感」之研究又做了加強。突出的實驗者之一是賓州大學的馬丁·賽利 曼。他把籠中的狗從鋼制格柵地板通以如此強烈而持久的電,以致於狗不再企圖逃避,「學 會了」處於無助狀態。賽利曼和他的同仁史蒂芬·麥爾與詹姆士·吉爾在一篇論文中寫道:
當一個正常、未曾受過任何訓練的狗在箱中接受逃避訓練時,以 下的行為 是常態:初遭電擊,狗就狂奔,屎滾尿流,驚恐哀叫,直到爬過障礙時間較快,如此反復, 直至可以有效地避免電擊。
再一步,賽利曼把狗綁住,使它們在遭到電擊時無法逃脫。當這些狗重又放回電擊時可以逃 脫的穿梭箱時,賽利曼發現:
這樣的狗在穿梭箱初被電擊時的反應,和未曾受過任何訓練的狗 一樣。但 它卻不久就停止奔跑,默然不動地一直等到電擊結束。狗沒有越過障礙逃避電擊。它寧可說 是 「放棄」了,消極地「接受」電擊。在連續多次的測試中,狗仍舊沒有做逃跑的動作,而忍 受每次五十秒鍾強烈而有節奏的電擊。……一隻原先遭受無可逃避之電擊的狗,……會接受 電擊而不意圖逃走,次數不限。
80年代,心理學家們仍舊在繼續做這種「習得的無助感」之實驗。在費城的天普大學 ,菲立普·柏希和另三位實驗人員訓練老鼠去認識警示燈,讓它們知道5秒鍾之內將有電擊 。老鼠一旦懂得了警示燈的含意,就可以走入安全區避免電擊。在老鼠學會了這一步以後, 實驗人員又把安全區擋住,使老鼠遭受比原先更久的電擊而無法逃避。可以想見,後來即使 可以逃避了,老鼠們還是無法重新很快習得逃避。
柏希與同仁又讓372隻老鼠遭受難以忍受的雷擊,以測驗巴夫洛制約和習得的無助感 之間的關系。他們報告說,「實驗結果並不很能確定習得無助」而「一些基本的問題仍然存 在。」
馬丁市田納西大學的布朗、史斯和彼得斯花了很多功夫為金魚製造了一種特殊的穿梭箱,或 許是為了看看賽利曼的理論在水中的合用性。實驗者將45條魚做了65次電擊試驗, 結論道,「所得資料不能對賽利曼習得性無助感學說提供支持。」
這些實驗人員讓許多動物遭受強烈的痛苦,先是為了證明某理論,再又反證之,最後則支持 修訂過的。跟賽利曼與吉爾合寫犬類習得無助感之報告的史蒂芬·麥爾,曾因使習得性無助 感模式流行甚久而名利雙收,但在晚近一篇評論中,對這一型的動物沮喪模式之有效性他卻 有如下的說法:
⑻ 有沒有一些比較權威的好的又有趣的心理學書籍
《每天懂一點創意心理學》
《每天懂一點戀愛心理學》
《每天懂一點色彩心理學》
《每天懂一點潛伏心理學》
《每天懂一點好玩心理學》
————————————————————上面這些都是簡單易懂的,挺有趣的,圖文並茂還有一些心理學小測試,看了感覺不錯
《心理催眠術》 修改回答
⑼ 你知道的有哪些有趣的消費心理學
如果一件商品原來幾百元,在和老闆談價格時直接砍到一半的價格,一件衣服幾百的價錢老闆幾十賣給你,這時就有人不敢買這件衣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