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理學法學 » 浩哲學長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浩哲學長

發布時間: 2021-03-30 11:31:15

Ⅰ 於浩哲這個名字怎麼樣

不太理想

於浩哲的姓名測試結果

有異常成功,境遇安穩,但大多陷於放盪,可生破亂變動。
1、總論:人格部或總格部若為29、39劃時,天資聰明,反應靈敏,事業往往能夠誤打誤中而成功發展。但人格部或總格部為9、19、49時,做事一意孤行,多才多藝,但經過的困難較多,中年後可成功。
2、性格:具有天賦的才華,性格主觀而任性,過於信任自己,判斷力特別敏銳,想像力豐富,對於哲學或技術方面有很好的天份,容易達到功名成就,發展自己的抱負。
3、意志:意志堅定,但凡事過於理想化,一生勤勉,具有堅強的毅力,定能成功發展,名利雙收。
4、事業:如從事技術或哲學方面的工作可得到發展,其他行業只要謹慎行事亦可成功,切忌大意、自大。
5、家庭:如能改進任性的性格,家庭可得圓滿。女命者,夫妻有爭執現象,喜歡掌理家中大權。
6、婚姻:男娶賢淑之妻,婚後大致幸福;女嫁寡和之夫,婚後常有爭執。
7、子女:男孩多於女孩,聰明活潑,長大後在社會上有所成就,能共創家業。
8、社交:待人坦誠易怒,守信且樂天助人,外緣及交際能力皆佳,無論從事任何行業都能得到支持。
9、精神:物質生活再好,終因理想過於高遠,而使精神生活常在不安定中。
10、財運:財運佳,名利可得,但天運五行屬土時,一生辛勤得財,財運平凡。
11、健康:易患胃腸、氣喘、泌尿系統等症。
12、老運:晚景財源不缺,但心情欠開朗,天運五行屬水時,乃是人間一富翁。

對基礎運的影響:(凶)
境遇雖安定,數理難免凶災,易患肝臟或者腎臟疾病。

對成功運的影響:(凶)
品行不修,荒唐散財,成大功但也可能變為泡影夢幻。

對人際關系的影響:(凶)
有口才,富俠義,濟困救貧,好打抱不平,恐因急躁而惹是非。易患皮膚病、腹疾、胃病。

對性格的影響:
其性遲滯不動,欠缺活動力,易受沖動。一旦時機來臨,有如山風穀雨,心潮澎湃。易失敗破產。有才智,每思不忘功名利祿。

Ⅱ 還記得你學生時期的「風雲人物」嗎

誰見了都想打我算嗎?

Ⅲ 現代校園女變男bl小說,重生的女主十分美型,絕世美男,重生到娛樂圈的文(娛樂貴公子)這類型的。

娛樂圈貴公子,本人覺得超好看。音樂鬼才重生為法國頂級模特,炒股成為隱形世界貴公子,從頭強到尾

Ⅳ 誰可以找到《讀者原創版》2005年第3期上一篇叫《高三祭》的文章

高三祭
發表日期:2005年6月11日 出處:讀者(原創版)2005年第3期 作者:去留無意 【編輯錄入:去留無意】

我的高三就那樣過去了。
站在華東政法的校園中,滿眼的綠色和陽光。春天的氣息彌漫在申城的每一個角落,洋溢在一張張年輕的臉龐上。

「高考已經離我遠去了」,我對自己說,卻又想起那一年在重壓下依舊鮮活的生命,依舊美麗的笑臉。

那是一種生命的極致,催人淚下。

03年高考的硝煙還未散盡。7月13日,我們的高三開始了。

全部高三生都被遷到城市邊緣的一所分校,偏僻、荒涼。學校的意圖不言自明。

到處是口號和標語。高三總動員大會結束了,各科老師的訓話結束了。教室里不再生氣勃勃,一張張稚氣未脫的臉上寫滿沉重與冷峻。

不知是誰在後面黑板上很隨意地寫下「330」,很小卻很清晰。沒有人去理會那個三位數,卻都明白,那是懸在我們頭上的劍,寒光閃閃。

開學第二天的晚自習,班主任把全班前十名召集起來,異常嚴肅地說:「從今天開始,你們要明確自己的任務——沖擊名校!」走廊昏黃的燈光下,大家都默默地站著,咬著嘴唇。我緩緩抬起頭,直視著班主任的眼睛,輕輕地吐出兩個字:「明白!」

我把「沖擊北大」貼得到處都是,課桌、床頭、牆上……北大校徽安安靜靜地躺在鉛筆盒裡,每天看著它,心裡默默地想著一塔湖圖,還有北大西門的石獅子。

黑眼圈的人在慢慢增多,教室里總飄著一股濃濃的咖啡味道。課桌上的書越摞越高,就連過道上也堆滿卷子。

沒有人咒罵天氣炎熱,也沒有人抱怨如山的書本、習題。我們的高三,就這樣悄無聲息地拉開了帷幕。

我的面前站著班主任,「殷浩哲,你的北大夢就要實現了!」我揚起頭,微笑著。八月的陽光暖暖地灑進辦公室。我似乎聽到了遠方的召喚。

我為自己做了張表,最上面寫下自己在高考中各科最理想的分數,下面密密麻麻的空格等待著這一年的考試成績。詳盡的年度計劃貼了一牆。

打仗似的學完高三的課程,很快進入第一輪復習。

這正是我的軟肋所在。

依然是飛一般的速度。嶄新的高一課本讓我後悔不已。由於高一時的貪玩,我的高一幾乎是空白。高二的發奮圖強讓我躋身年級前十,而高一的缺憾卻無法彌補。同學們都已是輕車熟路,我卻要從頭做起,從最基本的定理看起。我開始熬夜,狂補高一的語數外政史地。課本很快被我畫得「面目全非」。身體慢慢瘦下去,成績也在穩步上升,可數學卻仍始終在及格線上下徘徊。一次次測驗的不如意讓我不止一次地問——我該怎麼辦?!

復習進度越來越快。下課後老師總被圍得水泄不通,同學之間互相討論問題的身影隨處可見。

秋天到了。沒有人站在窗口望著落葉感傷,也沒有人去秋遊。我們已經冷暖不知了。

考試接踵而來,一輪輪地轟炸。雪花般飄下的卷子幾乎要掩埋掉這些年輕的軀體。林林總總的參考書鋪天蓋地地砸下來,「強化練習」、「黃岡密卷」……

黑板上總是滿滿當當地抄著各科選擇題答案,A、B、C、D。被各色紙張埋沒的頭顱抬起又伏下,口中念念有詞,在試卷上打下一個個紅叉。

各科老師也開始了對自習課的「明爭暗鬥」。終於,全部自習被瓜分完畢。晚自習延長到十點半。

每周大考一次。精確地計算時間、做題、等分數、排名次。周而復始。

沒有怨言,沒有呻吟,我們默默地承受著,用這個年齡不應有的平靜容忍這一切。

而我卻驚恐地發現,每次考試都是數學拖住我的總分。北大……北大……我反復念叨著。沒有數學的高分支撐,足以讓我與北大無緣!我把全部課余時間拿出來拚命彌補數學漏洞,甚至在政史地課堂上也偷偷地演算數學題。不知有多少個深夜,當全天任務都被紅筆一條條地劃掉以後,我站在窗口,微微活動著酸痛的脖子和手臂,向著北方,輕輕地呼喚著一個名字——北大,耳邊又響起兒時那稚嫩的童聲——非北大,我不上!

我在用意志和夢想支撐著每天超負荷的學習和壓力,痛並快樂著。

班主任開始每周一下午抽出一節課給我們開鼓勁大會。大家睜著呆滯的雙眼看班主任在講台上唾沫橫飛、神采飛揚,心裡默默地算著今天還有多少張卷子沒做,還要熬到凌晨幾點。

一句經典的問話——今天早晨你幾點睡的?

既是一條戰壕里的戰友,又是競爭對手,大家沒有「反目成仇」,卻更加團結,更加親密,更加默契,以一種獨特的方式珍惜著在一起的最後時光。

偶爾大家也會為地處山東,分數線最高而憤慨。英語老師一句「天下烏鴉一般黑」讓我們復歸平靜,重投書海。

班裡出現了幾對情侶,大家看著他們,幾分悵然,幾分無奈。

我還在不遺餘力地提高數學分數,卻沒有發現,政史地和語文英語成績已經開始全面下滑。數學終於勉強穩定在及格線以上,而其他五科卻損失掉60分,總名次迅速下降。

未名湖……博雅塔……石獅子……山鷹社……我突然變得脆弱無比,聽到任何與北大有關的詞彙,眼淚就要落下來。

為什麼,為什麼我付出努力,卻得不到應有的回報?!

北大,你,真的,就這樣,成了我今生的一個夢了嗎?

短暫的寒假飛快過去,那個春節索然無味。

很快便知道了第一學期期末成績。全班14名。

一個可怕的名次。

我被徹底擊垮了。我不知道再這樣下去會有什麼結果,可是,誰能告訴我,我該怎麼辦?

那個深夜,又一次被數學擊倒的我把自己蒙在被子里痛快地哭了一場。就在那個晚上,我做出決定——放棄數學!

這就意味著放棄北大!

我把「沖擊北大」撕下來,扔進廢紙簍,北大校徽也被我丟進抽屜。和數學有關的東西統統從我視野里消失。我的心在滴血——畢竟是一個懷了十幾年的夢啊!

我揮霍著我的高三。

我選擇逃課,把有數學的晚自習全部逃掉。回到家,媽媽什麼也不說,可她的眼神卻無法掩飾作為母親的那種深深的憂慮。

一個寒夜,我又一次逃掉數學晚自習,自己在家復習(爸爸媽媽為了不幹擾我學習,借口出去散步)。只聽見一陣敲門聲,開門以後,門口站著的人把我驚呆了——高大卻又單薄的身材,蓬亂的頭發,深陷的眼窩。「浩哲,這是今天晚上數學自習做的卷子,你總是不去,損失太大了。」教數學的毛老師身子靠著門框,一手提著沾滿雪的摩托車頭盔,一手把兩份題遞給我,瘦削的臉上滿是疲憊。

毛老師騎著摩托車的背影慢慢駛遠,我的眼淚不可抑制地往下流。我知道,從學校到我家騎摩托車要一個小時。

回到房間,我咬破食指,寫下3個血字——走下去!淚水一滴一滴地打濕白紙,血和淚慢慢交融在一起,刺得我睜不開眼睛。我咬著牙對自己說——為了毛老師,你也要把數學學下去!

距離高考只有100天了,每個班都開始了倒計時,備戰進入白熱化狀態。每天上課及晚自習前,整幢高三大樓口號聲此起彼伏。班主任嚴肅地站在講台上,我們拚命地吼著,歇斯底里。對面是理科實驗班,他們的口號清晰地傳來——我們都是清華北大,永不放棄!我不再張口,看著窗外的夕陽,眼淚滑落下來。

「北大」就像鬆手的氣球,越飄越遠,可望而不可及。我的「北大」,就這樣逝去了。

我陷入了一個怪圈,就在離高考不足百天的時候。我反復地問自己,我為什麼要高考?高考於我而言有什麼意義?我苦行僧般地追尋答案。而這一切,只有步入大學才能明白。

依舊玩命地做著數學題,發瘋地背著政史地,只是,好象失去了前進的動力。失魂落魄。

我又在放縱自己,給自己找一個又一個逃避的理由。終於有一天,武校長在操場上抓住了閑逛的我。當時,同學們都在教室里上課。

他扳住我的肩膀,大吼:「你不想活了?!」我面無表情地盯住那張憤怒得幾近扭曲的臉,無語。

班主任把我從校長那裡領回去,只是看著我,什麼也沒說。猛然飛起一腳,兩腳,我倒了下去……

清清楚楚的26腳,每一腳都刻骨銘心。我已經躺在地上不能動了。

班主任心疼地把我抱起來,「孩子,你不能這樣下去了,你明白嗎?」老師哭了。

走在外面,班主任指著枝頭那黃得耀眼的迎春花,一字一頓地對我說:「這是你生命的春天,你要怒放!」我漠然地看著班主任充滿希望的眼睛,甚至覺得自己已經透支了。不是因為學習,而是因為壓力。

還是那樣過著,渾渾噩噩,痛苦卻又快樂。

直到有一天,老師宣布第二輪復習已經全面結束,我們將迎接最後一次全市模擬考試。

成績很快出來了。全班17名,全市500名開外。滿分150的數學,我只得了八十幾——尚未達到及格線,本是強項的文科綜合還不到230(滿分300)。這意味著我只是有希望上二本,若照這個狀態下去,二本也沒戲。

班主任已經決定不再管我。她把我叫出去,只對我說了一句話:「自生自滅吧!」

回到教室,我重重地在課桌上刻下八個字——破釜沉舟,背水一戰!

沒有人能救得了我,只有自己拯救自己。

我要孤注一擲了!

就在離高考只有一個月的時候,我才剛剛找到高三的感覺。

各科老師都以十分「憂郁」的目光看著我這個從全市28名「墮落」到500多名的學生,揣測著我在決戰中是上線還是落榜。

我在慢慢地調整自己,努力忘記高三一年發生的所有事情。我把高中全部課本找出來,從頭到尾看了一遍,又認認真真地把數學課本上的所有例題「掃盪」干凈。現在只記得那一個月真的特別心無旁騖,不去想自己能考上什麼,只想著要自己堅持下來。

爸爸媽媽沒有給我施加任何壓力,他們知道,在這個特殊時期,說什麼都是徒勞的。他們只是默默地平靜地為我做著一切。

心態越來越平和,學過的東西也慢慢系統起來了。成績開始回升,並最終穩定在全班前三。

6月4日離校以後,我仍每天堅持在學校圖書館學習,只為了讓自己保持臨戰的狀態,不要鬆懈。

高考前的那個晚上,我站在空盪盪的操場上,望著如水的夜空,我問自己——多少天以後,你就可以站在另一個校園里仰望同一片星空?

6月7日高考時,心態已經極其平和。我在左手中指上用紅筆寫下:「我是最優秀的!」紅色,又是刺目的紅色!我又看到了那個年少輕狂的我,那個固執地抱著「北大」不放的我,那個傷痕累累的孩子。

爸爸媽媽沒有說話,只是靜靜地看著我打開車門,慢慢走進學校。

試卷發下來了,心如止水。

兩天鏖戰。

當結束的哨聲吹響的時候,我突然意識到——這是高考!我的高考,我的高三,我的高中,已經結束了!下一步,我就要上大學了!

第一次如此真切地呼吸陽光,我叫著喊著,發瘋般地沖出考場。

守候在學校門口的班主任把我緊緊擁住,淚光閃閃,「孩子,你終於走過來了!」高三的點點滴滴猛地涌進我的腦海。這一年,我過得太艱難。我不再興奮,眼淚奪眶而出。

2004年6月8日下午,京杭大運河邊,夕陽西下,垂柳依依,我淚流滿面。

不久,成績公布。數學120,文科綜合262,總分全班第二。

然後,我鄭重地在第一志願欄中寫下「華東政法學院」,傾盡我全部的力量和激情。

再然後,我收到了華政的錄取通知書。

7月,我回到學校看那間承載了我一年夢想與希望的教室。依舊是那熟悉的黑板和桌椅,還有桌子上堆放的滿滿的書——裡面已坐滿了復讀生。又是一批人在艱難地尋夢,落水之後跳上岸向著那座獨木橋發起又一次沖鋒。

暑假裡同學們聚在一起,班長拿出錄音機,輕輕按下,裡面清晰地傳出那段日子我們喊過的口號,震耳欲聾,然後就是零點樂隊的《相信自己》。沒有人再提起高考,淚珠卻真實地掛在每一個人的臉上,懷念著那些我們共同走過的日子。

我的北大,我的未名湖、博雅塔、石獅子還有山鷹社……就將這樣永遠停駐在我心中,揮之不去。

高三已逝,夢想猶存……

Ⅳ 求一篇論文,題目是紀錄片的存在理由及其價值,不要是網上隨便復制粘貼的,要有些思想深度。

淺析文獻紀錄片的價值性及其體現方式
底層平民生存狀態的藝術呈現——賈樟柯電影作品研究

摘要:文獻紀錄片作為一種體現文化價值傳承歷史文化的重要
表現手段,由於其製作手段和取材的陳舊,使得很多及其具有歷史文
獻價值的紀錄片並沒有被觀眾接受。文獻紀錄片如果想走近電視主流
群體,就必須在受眾觀賞的融合性上多下功夫,探討出更加貼切現在
社會的表達手段。
關鍵詞:文獻紀錄片;受眾觀賞;表達手段
紀錄片作為一種文化標識逐漸成為一種影像語言性的文化產
品,這其中包括對自然生態、地域文化、社會事件、民族特色等
多方面的紀錄,而文獻紀錄片則是這其中最嚴謹最能反應歷史性
的一種紀錄片,也因其對文獻史料要求的真實性謹慎性,使得大
部分文獻紀錄片的敘述方式看起來死板而教條,在觀眾的接受過
程中,這種死板教條的印象有時甚至讓降低了觀眾對於文獻紀錄
片的興趣,從而降低了史料價值的珍貴性。

文獻紀錄片作為一種從電影紀錄片過渡到電視紀錄片,又
逐漸分離出的一種紀錄片類型,文獻紀錄片不僅傳承了紀錄的作
用,更重要的是展現了珍貴文獻的價值性,所以傳統意義上的文
獻紀錄片都是現有影像資料、文本資料、當事人口述等方式對事
件進行全方位的紀錄、演繹和剖析,從而達到紀錄歷史、反應歷
史、還原歷史的目的。
所有紀錄片都具有文獻價值,但並不是所有紀錄片都是文
獻紀錄片——文獻紀錄片必須有文獻,即影像、圖片、檔案等資
料,而不是泛泛的文獻價值。文獻紀錄片是在大量佔有文獻資料
的基礎上製作完成的,文獻價值是其最基本的價值。法國《電影
辭典》這樣定義紀錄片:「具有文獻資料性質的、以文獻資料為
基礎製作的影片。」這種廣義的文獻紀錄片概念賦予了所有紀錄
影像以文獻價值。
中國承襲了蘇聯的紀錄片觀念,習慣上將「匯編性」紀錄
片稱為「文獻片」,即利用以往拍攝的具有文獻價值的影像資料
輔以新近拍攝的素材進行再創作性編輯。這種狹義的「文獻紀錄
片」歷來為中國紀錄片創作所重視。
以上兩種定義或過於寬泛,以至於忽略了文獻紀錄片的特
質;或過於狹窄,不能全面涵蓋當今文獻紀錄片發展的新態勢,
因此有必要從新的角度進行理解。一方面,隨著歷史的發展,紀
錄片已逐漸包羅各種題材樣式,構成了以「非虛構」為根本屬性
的影像集合,是與故事片並列的片種;另一方面,文獻紀錄片不
再局限於對歷史資料的簡單匯編,口述、扮演、情景重現、動畫
等手段都可以表現具有文獻價值的內容。而這種文獻的組合是
「作者的主觀意圖要靠調動材料自身的意義和組合後的含義來完
成,在對事實的描述上求細、求近,在思想和感情的抒發上,保
持客觀冷靜的態度,盡量隱藏作者的主觀敘述。」①
雖然表現形式有所豐富,但是文獻紀錄片的最基本最突出的
特色還是其歷史性,文獻性,所以形式只能服務於類型,而所拍
攝的內容的必須絕對真實,這樣才能進一步體現其歷史性
與文獻性,在形式有所變化的情況下,讓觀眾沒有產生虛假
的感覺,形成對歷史的現實化註解和對現實的歷史性紀錄的有機
結合。所以文獻紀錄片應該是,「文獻紀錄片」當指那些具有重
大留存價值的、實現了對歷史的現實化註解或對現實的歷史性記
錄的非虛構影視作品。

從社會文化角度看,文獻紀錄片具有珍貴的歷史資料價值,
是民族和國家的影像檔案。紀錄片的核心價值在於「紀錄」,文
獻紀錄片的核心要素是它的「文獻性」,「文獻」二字正是對紀
錄片「紀錄」功能最有力的註解。百年來雖然有多種理論觀點、
眾多學術流派和不同創作傾向,但是紀錄片以「紀錄」作為主要
功能這一點始終未變。無論對人類歷史發展而言,還是對電視這
種傳播媒介來說,文獻紀錄片都具有永恆的意義。
文獻紀錄片是民族和國家的一部歷史影像檔案。文獻紀錄
片在記錄社會歷史進程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反映出主流意識形
態的特質,因此,在觀看一些珍貴影像資料的同時,我們也可觸
摸到社會思想趨勢和時代文化思潮,其價值的凸顯是「以民族的
根本利益為基礎,以現代化的發展為參照,重新審視本民族的文
化,在對民族文化的反思和批判中發掘其優秀的內核和傳統,在
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之間架高溝通的橋梁」②,所以說,文獻紀
錄片同時具有社會思想認知價值。
電視文化角度看,文獻紀錄片的審美價值提升了電視節目的
文化品位,從而有助於改善電視內容生產格局。文獻紀錄片具有
較高的品位和審美價值,具體表現在:第一,視野更開闊。文獻
紀錄片往往採取宏大敘事策略,從國家、民族、時代的高度把握
主題,風格上追求大氣磅礴、恢宏豪邁;第二,時空開合大。歷
史題材的文獻紀錄片作品,一般都具有大的時間和空間跨越;而
反映當代的文獻紀錄片,也常常注意把當下的一些價值取向放到
歷史的坐標中去考量;其三,思想有深度。好的文獻紀錄片往往
具有思想的魅力,可以啟迪智慧,讓人在歷史中重新認識現實。
在電視節目日趨娛樂化的今天,《大國崛起》、《新絲綢之
路》等文獻紀錄片的播出,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觀眾對當今電視媒
體的認知和評價,提升了電視節目的文化品位,改變了電視被娛
樂之風裹挾的生態格局,為電視媒體自身的良性循環和未來發展
創造了良好的生態環境,重塑了電視文化的尊嚴。

所謂細節描寫是指文學作品中對人物動作、語言、神態、
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觀、場面氣氛等細小環節或情節的描寫。
細節描寫在刻畫人物性格、豐滿人物形象、連接故事情節、豐富
作品內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紀錄片通常最終都是要求達到
對人的刻畫,即也應當注意細節對人,對周圍環境的刻畫描寫。
生動的細節描寫,有助於折射廣闊的生活畫面,表現深刻的社會
主題。「不管是哪一類紀錄片,他的成功與否最後都取決於對細
節的擁有量和對細節的處理」③,文獻紀錄片是一種精神產品,
又是綜合藝術的結晶,與電影、戲劇、小說一樣,同屬文藝作品
的范疇,要遵循文藝創作的基本規律。但是,它又不同於文藝作
品,要遵循紀錄片創作的特殊規律。一部優秀的電視紀錄片,離
不開借鑒和利用文藝創作的一些基本手段,細節描寫就是電視紀
錄片創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的藝術表現手法。
中國近20年的文獻紀錄片題材從政治宣傳走向歷史人物、
歷史事件,從宏大敘事、空洞說教走向個人視角、細節敘事無疑
是一個巨大進步,不斷在各種歷史記錄當中尋找被記錄對象的細
節,重視對文獻的挖掘,從那些從來沒有面世過的資料里找尋和
收集,形成一種「揭秘」的效果。觀眾在被那些從未知曉的信息
所吸引的時候,不自覺地就接受了滲透於其中的觀念。並對這些
細節加以整理,表現,這既是紀錄觀念的變化,也是技術的改
進。
中國大部分的文獻紀錄片選材近似,或聚焦重大題材,揭秘
歷史真相,或呈現領袖人物的心路歷程,普通百姓在時代變遷中
的生存狀態,或通過對歷史的全盤審視,解讀今天的社會。但不
同的是西方文獻紀錄片從1980年以後發生了重大變化,即政府或
主流意識形態集團出資拍攝的宣傳片大量縮減,以歷史人物、歷
史事件為主的商業片成為主流,突出故事性與市場價值;同時堅
持主流價值觀。中國文獻紀錄片先前單一關注政治領域而忽視文
化領域是明顯的。我們從過去一系列的片子中可以看出記錄的重
心放在無產階級領袖這一群體身上,而對文化精英缺乏關注。
中國擁有悠久的文化歷史,名垂千古的歷史人物,不計其數
淺析文獻紀錄片的價值性及其體現方式
張潔瓊 (南京藝術學院影視學院 江蘇南京 210046)
影視與傳媒
大 眾 文 藝
174
摘要:在電視節目泛濫的今天,綜藝娛樂類節目幾乎成了大哥
大,占據了絕大部分的收視市場,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觀眾更需要看
到一些新的節目形式和新鮮血液的出現。
2011年1月,湖南衛視重力推出解讀姓氏文化的電視節目《非常
靠譜》,節目形式新穎,風格幽默娛樂,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
注。但是作為一檔新生的節目,《非常靠譜》也尚有許多需要改進的
地方。
本文主要分析討論《非常靠譜》獨具一格的特點以及急需改進
的缺陷,為其未來的發展方向提供一些建議和意見。
關鍵詞:非常靠譜;電視節目;文化;娛樂
2011年伊始,綜藝大台湖南衛視就發布聲明,表示今年湖南
衛視將有幾檔新的節目出現在觀眾的視野中,並強調今年湖南衛
視的主題將不再是單純的娛樂。在其熱力推出的《非常靠譜》、
《好奇大調查》、《給力星期天》、《喜劇之王》這幾檔節目
中,以解讀姓氏文化為節目內容的《非常靠譜》節目受到了廣泛
的關注。
一、《非常靠譜》節目介紹
《非常靠譜》於2011年1月3日開播,由湖南衛視資深主持人
汪涵挑大樑,每期節目中都會請到幾位對姓氏文化頗有研究的專
家學者到場組成「擺譜團」,對每一姓氏背後的故事展開挖掘,
每期到場的觀眾中有80%都是那一期姓氏的同族。迄今為止,一
共做過7期節目,分別是劉姓專場、姜姓專場、歐姓專場、許姓
專場、伍姓專場以及開春特別企劃節目和十二生肖姓氏專場。
《非常靠譜》旨在解讀中華民族的姓氏文化,以姓氏為包
裝,曬百家姓里的人傑、絕活、故事等,曬祖宗、曬歷史、曬文
化,讓觀眾在了解這些姓氏歷史的同時找到共鳴,為自己的姓氏
而驕傲。
該節目製作人徐晴表示:當下電視熒屏上的文化類節目大多
與解讀歷史有關,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家族、姓氏解讀還屬冷門。
電視觀眾看解讀歷史的文化類節目只能傾聽、借鑒;但《非常靠
譜》可以參與。
2011年2月28日做完十二生肖姓氏專場後,《非常靠譜》一
直處於停播狀態,5月10日湖南衛視發表聲明,《非常靠譜》將
於5月16日正式回歸。
二、《非常靠譜》如何「靠譜」
從契合當今社會對中國文化的傳承與發揚這一點上來說,
《非常靠譜》的出現無疑是非常有價值的。中國人歷來講究認祖
歸宗,血脈相承,而姓氏作為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現象,通常成
為了血緣之間隱形的紐帶。另外,《非常靠譜》節目名稱中這個
「譜」字指的是家譜、族譜。家譜和族譜也是中國文化特有的符
號,其承載的意義非同一般。
另一方面,從節目形式本身來說,也有許多的創新之處。
1.文化性和娛樂性的結合
當今社會是一個浮躁的多元化社會,傳統文化式微、流行
文化喧囂。《百家姓》、《三字經》、《論語》、《道德經》、
《莊子》這些國學中的經典固然大家耳熟能詳,但是真正能閱讀
並理解的人是越來越少。反之,流行元素卻鋪天蓋地,這是一個
把文化弄丟了的時代。
縱觀各個電視台的節目,關於中國文化方面的節目實在是太
少了,還不及娛樂節目的一半,能去收看這些文化類節目的觀眾
更是屈指可數。《百家講壇》應該算是為數不多的比較成功過的
案例之一。但是《百家講壇》作為一檔高端的文化歷史節目,最
開始的時候也是走的高端路線,請來一些學者專家做講座,收視
率甚微;直至出現了劉心武、易中天、紀連海等等這些人之後,
《百家講壇》才隨之火了起來。火的理由很簡單,因為這些人會
講歷史會講故事,娓娓道來,十分傳神。
從《百家講壇》的案例可以看出,板起一副面孔以一副老
學究的姿態來講歷史講文化已經過時了,人們需要了解歷史,但
是不代表歷史就是枯燥的說教,換一種輕松的方式講述效果會更
好。
《非常靠譜》就非常注意文化性和娛樂性的融合。主持人汪
涵和擺譜團的專家們在講述姓氏文化的歷史時經常會調侃,也會
通過一些flash的小短片對姓氏歷史上的名人做簡短的介紹,增
進了與觀眾之間的距離,寓教於樂,讓觀眾在一種輕松的氛圍中
學到了更多的知識,比單純的講述更能加深觀眾的印象。
2.主持人與擺譜團的智慧
《非常靠譜》還在策劃的時候,汪涵就直諫台長,要求做該
節目的主持人,甚至連該節目的名稱都出自於汪涵的創意。汪涵
自己說,台上的他幽默搞笑,私底下的他卻是個非常安靜的人,
平時喜歡看書、研究古玩,非常熱愛中國的歷史和文化。
可以說,《非常靠譜》這一檔節目就是為汪涵量身定做的,
也是他從娛樂節目向高端文化節目華麗轉身的轉折點。因此,在
最初汪涵主持這檔節目的消息傳出時,他就成了大家共同關注的
焦點。觀眾都在猜測,那個在《天天向上》中搞笑的他能控制好
這樣文化類的節目嗎?而節目播出之後,汪涵憑借自己的實力給
觀眾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節目中的他幽默而不失睿智,搞笑而
不失深沉,正是他身上散發的這種魅力,使得整個節目既有文化
氣息又通俗易懂。
該節目的另外一大亮點就是由對姓氏文化頗有研究的學者
《非常靠譜》是否靠譜
崔 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廣播電視藝術學研究生 江蘇南京 210000)
的歷史事件。中華民族經歷過無數文明的變遷與過度,中國人民
在數千年中經歷了無數的傷痛但是依然挺立不倒,這些都是中華
文明的文化給了我們巨大的力量,這樣生命中的閃光點,不僅是
可以指導中國人前進的明燈,也是吸引外國友人了解中華民族的
地方。到現在為止,我們在很多歷史題材的挖掘和呈現上都有所
欠缺。
中國文獻紀錄片近年來在藝術表現上實現了大面積突破,突
出體現在手法多元,如真實再現、電腦動畫等,敘事上開始追求
故事化、懸念感,剪輯上注意蒙太奇效果。但是,就整體而言,
電影語言陳舊依然是紀錄片的一個普遍現象,其理論依據是紀錄
片的真實性依託於紀實手法。,情景再現的表現手法符合紀錄片
創作的語言系統,並不違背紀錄片的本質特徵,與傳統紀錄片比
較,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符合時下紀錄片創作手法多元化的時
代特徵。情景再現是符合現階段紀錄片創作特點的一種有效的手
法之一。然而,人類歷史是不斷向前邁進的過程,不同階段的社
會環境、文化環境需要不同的創作理念、創作手法與之相適應,
盡管現階段它體現出的優越性令眾多題材的紀錄片增色生輝,然
而它只是符合這個時期的創作熱潮,如果想獲得持久的生命力,
則必須在不違背紀錄片本質的前提下,將其豐富、發展、完善。
注釋:
①時間.《簡論匯編性紀錄片(文獻紀錄片)的創作》.《中國廣播電
視學刊》1997年第11期.
②金元浦.譚浩哲.陸學明.《中國文化概論》.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9年出版.第705-706頁.
③ 陳漢元.《紀錄片的類別》.《電視研究》.1998年04期.
影視與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