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尋找有關拉康心理學方面的書(專著),最好是鏡像理論方面的
摘要:鏡像理論是拉康早期思想中的一個關鍵性環節。拉康鏡像論的主要出發點,是改造過的黑格爾的主奴辯證法,它的核心是一種無意識的自欺關系;其另一個重要的內里邏輯是由形象——意象——想像為基座的小他者偽先行性論。拉康的先行性,通俗地說,就是一個不是我的他物事先強佔了我的位置,使我無意識地認同於他,並將這個他物作為自己的真在加以認同。
關鍵詞:拉康;鏡像理論;自我;意象
中圖分類號:B56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02
2. 拉康·雅克的社會評價
拉康·雅克(JacquesLacan,1901-1981)法國精神醫生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最具獨立見解,而又是最有爭議的歐洲精神分析學家,被稱為「法國的弗洛伊德」。拉康嚴厲批評偏離弗洛伊德潛意識理論而走向「自我心理學『的美國式精神分析學派。在美國,精神分析治療集中於自我意識,解釋病理性心理防禦,並促進無沖突矛盾的適應能力的成長。拉康全盤否定這種做法。根據他的觀點,無沖突境界不存在的」自我「是敵視潛意識與主要精神分析過程的。他認為精神分析是一種咨詢,而不是一種治療。拉康以他典型的玩弄文字游戲的手法,諷刺美國試圖將精神分析變成一門實踐科學的研究,是「無心理」和「周圍心理」。英語「實踐」一詞experimental拆成兩面半就成了「無心理」(ex-mental)和「周圍心理」(per﹣mental)。對拉康來說,那種用動物進行的研究排除了心理的概念,因為心理必然與語言、意義和價值觀念相關聯。
3. 請教雅克.拉康的生平和著作的詳細介紹!!!!
雅克·拉康
雅克·拉康 [Jacques Lacan [1] 1901.04.13-1981.09.09],法國心理學家、哲學家、醫生和精神分析學家,結構主義的主要代表。他出生於法國巴黎一個有著天主教傳統的商人家庭,因腸癌逝於法國巴黎。
他是家中長子,有一個弟弟和一個妹妹,弟弟馬克後來成為神父。早年,拉康曾求學於耶穌教會管理的斯坦尼斯拉斯中學古典班,在那裡熟習了希臘文、拉丁文和數學。15 歲時,他開始用古典手法寫詩,並向雜志投稿,17 歲時,拉康結識了喬伊斯等一批重要的現代文學大師。與此同時,年青的拉康亦在很早的時候就對哲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特別是斯賓諾莎的思想。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目睹了人與人之間殘忍的殺戮,因此而對上帝產生懷疑,未滿 20 歲就背叛了家庭的宗教信仰。1919 年秋,拉康進入巴黎大學醫學院學習精神分析學,在 7 年的醫科學習的同時,他也學習文學和哲學。
1927 年,拉康成為聖安娜醫院精神病所的住院醫生,1928 年,他來到警察局附屬的特殊醫院擔任專職醫生。在這里,他的興趣逐漸轉移到精神病理學和犯罪學領域。同年,他發表了《戰爭後遺症:一個女人不能前行的病症》一文,探討特定時期出現的社會心理疾病。1929 年,拉康正式成為魯賽爾醫院的一名法醫,後於 1931 年回到聖安娜醫院,著手用語言學方法分析精神病人的手記,並逐漸將妄想型病症為自己的主要研究對象。值得注意的是,此時,達利已經明確提出所謂的「妄想狂的批判方法」。也是在這一研究中,拉康開始關注病人的「心理自動」現象,即主體心理對某種外部力量的無意識臣屬慣性。這項「心理自動」的研究受益於其見習指導老師克萊朗布爾(Clérambault),在立意上正好與超現實主義者推崇的「自動寫作」處於截然不同的語境中。也是在這里,拉康「導向弗洛伊德」。
1932 年,拉康在克勞德(Henri Claude)教授的指導下,完成了題為《論經驗的妄想型精神病概念與人格問題》的論文,獲巴黎大學博士學位,此後主要從事於精神分析學的教學與醫療工作。1933 年,拉康與達利等超現實主義藝術家的交往日益密切。他連續在巴塔耶命名的超現實主義雜志《米諾托》上發表文章,討論精神病與藝術風格的關系,其中一篇討論帕品姐妹命案的文章尤其引人矚目 [2]。同年,拉康受巴塔耶(Ceorges Bataille, 1897-1962)的邀請,參加了考傑夫(A. kojéve)關於黑格爾《精神現象學》的研討。考傑夫和伊波利特關於黑格爾主奴辯證法思想的慾望關系的詮釋極深遠地影響了拉康。同期,拉康還在法蘭西學院旁聽心理學家瓦隆(Henri Wallon)的課程,瓦隆兒童心理學研究中的「鏡像實驗」成為他不久後提出的鏡像理論的直接科學基礎。1934 年,拉康成為巴黎精神分析學會的候補會員,開始精神分析工作,同年和一位主治醫生的女兒布朗婷(Marie-Louis Blondin)結婚,婚後共育有 3 個孩子。1936 年 7 月 31 日下午,在捷克馬里安巴(Marienbad)召開的第 14 屆國際精神分析學會年會上,拉康發表了關於鏡像階段論的報告,第一次明確提出鏡像理論。1938 年成為巴黎精神分析學會正式會員。
1939-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拉康先在軍隊醫院服役,不久隱居於法國南部的小城奈斯(Nice)。其間,拉康曾學習中文和日語,並與巴塔耶的妻子西維亞(Sylvia)保持密切的關系,1941 年,拉康與這位知名女星生下了女兒朱迪特(Judith)。1946 年以後,拉康以精神分析學家的身份參加了巴黎精神分析協會的活動,並於 1953 年 1 月就任該學會主席,但同年 6 月即辭去這一職務,轉而加入法蘭西精神分析學會,7 月,他和巴塔耶的前妻西維亞開始了他的第二次婚姻。1953 年 7 月,拉康在《象徵,真實和想像》一文中,首次提出「回到弗洛伊德」的口號。同年 9 月,拉康在第 17 屆國際精神分析大會上作了《言語與語言在精神分析中的作用和范圍》的報告。年末,拉康開始了他長達 27 年的公開研討會。他幾乎每周或者隔周作一次報告,吸引了許多學者。1963 年,法蘭西精神分析學會宣告解散。1964 年,拉康與瑪諾尼等人組建法國精神分析學派,不久即更名為巴黎弗洛伊德學派。
晚年拉康的學術思想漸入獨具個性的神秘玄學狀態。在這個最後時期里,難解的「慾望結構」、「真實界」、「癥候」與「對象 a」成為他討論的中心。自 1970 年始,他開始接受電視台采訪,也不斷被義大利,比利時和美國各一流大學邀請講學,成為當時的名人。1980 年1 月,拉康宣布解散巴黎弗洛伊德學派,同年 2 月,組建新的「弗洛伊德主義事業」學派。
拉康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最具獨立見解而又是最有爭議的歐洲精神分析學家,被稱為「法國的弗洛伊德」。他嚴厲批評偏離 S.弗洛伊德潛意識理論而走向「自我心理學」的美國式精神分析學派。在美國,精神分析治療集中於自我意識,解釋病理性心理防禦,並促進無沖突矛盾的適應能力的成長。拉康全盤否定這種做法。根據他的觀點,無沖突境界不存在的」自我「是敵視潛意識與主要精神分析過程的。他認為精神分析是一種咨詢,而不是一種治療。對拉康來說,那種用動物進行的研究排除了心理的概念,因為心理必然與語言、意義和價值觀念相關聯。
拉康對流行的弗洛伊德學派的理論不滿,主張作「重新解釋」,並要求回到弗洛伊德的觀點,他提出了鏡像階段的理論。認為嬰兒從出生後的 6-18 個月中,從鏡子中看到自己。起初,嬰兒還不能區分自己的鏡像與他人他物的鏡像;後來,區別了自己的鏡像與自己;最後,知道了自己的鏡像是自己的形象,並認識到自己與別人別物是有區別和聯系的。這樣,嬰兒就逐漸變成有情感和觀念的人了。
拉康所說的鏡像階段的活動是一種識別作用,即當主體與外界接觸時,人們所認識到的形像總是客體的一個變形,是人們想像中的形像。因此,拉康從鏡像階段的理論又引出了關於個性或人格的想像、象徵和現實三個層次的學說。想像的層次就是通過鏡像階段把有意識的、無意識的、知道的、想像到的都記錄下來,形成世界的圖象。象徵是一種符號性的東西,是對世界的象徵的知識,它類似於結構主義語言學中的「能指者」,它的各種因素只有聯系起來才有意義。想像的東西與象徵的東西結合起來就是現實,因而現實並非客觀的事物,它只是通過人的主觀所形成的現象,而客觀事物在他看來只是一種「未知數」。
拉康把他的這種理論歸結為「無意識有語言的結構」和「無意識是他者的話語」,即無意識有一種語言的結構,有時候以移位和壓縮的形式表現出來,人們可以通過其表現考察內在的無意識的結構。這種無意識的結構包括自我與他人、他物之間的關系。
拉康的著作神秘、隱晦、富於技巧而有詩意,讀來艱澀難懂。存在主義、新黑格爾理論和語言學理論都對拉康有很大影響。尤其是其後期的著作更加令人難懂,因為他將拓撲學和數學,置於他的理論的中心地位。
4. 我對拉康的鏡像理論十分不理解,我想問問: 什麼是初次同化二次同化,希望能淺顯一點,
專業點說,應該不是初次同化和二次同化吧,應該叫原發性認同和繼發性認同。
原發性認同是嬰兒將自己與客體區分開的過程,而繼發性認同是隨著原發性認同而來的,它是主體對客體進行認同從而構建自我的過程。
其實理解鏡像理論的大概要義並不困難,因為拉康是結構主義的精神分析學家,只要知道結構主義這個派系大致上是如何看待世界的,就很容易理解拉康了。結構主義認為,這個世界是被一系列外在於世界的他者場域的東西所結構起來的,比如說人類倫理道德、社會規章、人類語言,等等。這些東西都是原本世界所沒有的,而它們的出現,才將這個世界結構成了一個世界。(這是個大概意思,我說的不一定準確)
回到拉康,兩次認同是一次轉折,這個不難理解吧,因為第一次認同是意識到「我」與他者的區別,第二次認同則是藉助他者形成自我。嬰兒在鏡中看到的自己之所以是想像階段,是因為此時的嬰兒尚處於身體機能無法協調的時期,對於他而言,身體各個部分是不連貫的、支離破碎的,但是在照鏡子的時候,他突然發現,面前是一個完完整整的,具有美好形象的個體,於是,他就把那個完整的形象想像成為了是真正的自己,這種想像在本質上是一種「誤認」,因為那個完整的虛像已然是處於嬰兒自身之外的他者,但嬰兒通過對他的認同,為自己建立了一種虛幻的卻完美的自我。你不用糾結與這一過程為什麼是想像階段,因為嬰兒就是通過想像,將一個虛像認同做了真正的自己。
另外,一定不要將鏡像理論認為是關於嬰兒的理論,這只不過是拉康的一個比喻,鏡像性的想像和認同在人類身上時時刻刻發生著,比如說明星崇拜,普通人追星的過程,就如同嬰兒看到鏡中虛像的過程,我們在星光閃耀的明星面前,就是一個身體機能不足的嬰兒,於是明星就成了我們所面對的完美形象,我們之所以追星,就是想像著他們就是我,我要成為他們。
不論是鏡中的影像,還是那些形象美好的明星,相對於嬰兒或者我們普通人來說,都是處於他者地位的,他們結構了主體,並為主體形成了一個想像性的虛幻的自我。
5. 求各位哲學大師幫忙分析一下拉康發生學結構主義的本體論和認識論,盡量具體點,這是我的考試呢,謝謝啦
第二,是象徵域,或者是象徵的秩序。「1953年在拉康思想的發展史上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年份。這一年的7月,在新成立的『法國精神分析學協會』的第一次科學討論會上,拉康作了題為《象徵、想像與真實》的報告,首次提出想像(the imaginary)、象徵(the symbolic)和真實(the real
)構成了人類生存的三大界域(register),亦是組織人類所有經驗的三個交互作用的秩序(order),這預示著拉康對人類主體性的思考從鏡像階段論的發生學視角轉向一種結構分析的視角。」[1]這種轉向的標志事件是《精神分析學中的言語和語言的作用和領域》的發表,即拉康在1953年9月26日至27日在羅馬大學心理學研究所舉行的羅馬大會的報告,簡稱《羅馬報告》。[2]「如果說拉康用鏡像階段證偽了弗洛伊德『自我』概念,而在這里,他又無情地讓『超我』和人的一切主體名譽掃地。更重要的是,作為主體性深一層自我確立的思想意義體則被揭露為無意識語言能指的異化和侵凌。以鏡像為介體的小他者(a)之役,現在成了象徵性語言的大寫他者(A)之役。主體是否可能?又何以可能?拉康的回答是:永不。」[3]這里需要指出的是,拉康對任何學術資源都是借用,或者是顛覆性的改造,而非移植,對於語言學的態度與思路也是如此。
那麼,拉康回答「永不」的理路是怎樣的呢?
首先,拉康藉助人類學和語言學,確立了其語言哲學的邏輯起點,即「語言(觀念)是對物和人的殺戮。」[4]拉
康在《羅馬報告》中說:「我們這個學科的科學價值來自於弗洛伊德在其經驗歷程中提煉出的理論概念,這些概念還未經足夠辨析,因此還保留著尋常語言的多義
性,這些概念既得益於這些言外之義,又不免於誤解的危險。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以為與傳統的術語決裂還為時過早。但是,在我們看來,只有通過建立起這些術語
與人類學的時下用語的同義關系,甚至與哲學的最新問題的相應關系,才能澄清這些術語的含義。」[5]拉康認為,弗洛伊德所創立的「理論概念」,由於「未經足夠辨析」,存在「語言的多義性」,因此有著「誤解的危險」。那麼,解決之道是什麼呢?在拉康看來,辦法是建立與人類學的關系,並且建立與「哲學的最新問題的相應關系」。張一兵認為,此處的「人類學」是指列維-斯特勞斯的結構人類學,而「哲學的最新問題」則是語言結構主義。[6]結構主義人類學對拉康來說只是一個中介,更確切的說是走向結構主義語言學的中介。「在列維-斯特勞斯看來,人與動物最關鍵的異質性在於二者與現實世界的關系不同,動物浸於物性經驗過程,而人則通過語言將現實的直接感性關系提升為一種以符號為中介的象徵關系。」[7]列維-斯
特勞斯是以語言為中介,把人與動物作了區分。而拉康則是在人類學的基礎上,通過語言對人作了更進一步的解析,即人(偽我)在語言中更加可悲地死去。索緒爾
曾談到語言符號的任意性與可變性,更談到了符號的強制性與不變性。他說:「能指對它所表示的觀念來說,看來是自由選擇的,相反,對使用它的語言社會來說,
卻不是自由的,而是強制的。語言並不同社會大眾商量,它所選擇的能指不能用另外一個來代替。」[8]在
這里,索緒爾談到的是能指與所指的關系問題,而且僅僅是在語言的符號層面上的。但是,在談論能指與所指問題時,我們常常忽略了一個對象,即所指的所指——
客體,或簡單說是「物」。為什麼忽略了?因為已被符號殺死。「柯熱夫曾經生動地舉過一個例子,當我們用『狗』這個概念來指認現實中的狗的時候,『這個詞已
經不會跑、不能喝水、也不能吃東西:詞語中的意義(本質)不再是活的——即它已經死了』。」[9]因此,張一兵說:「從抽象的概念走向世界的旅程,恰恰是殺死感性存在物的過程。然而,拉康的語言哲學卻大大地發揮了這個觀點:語言(觀念)就是對人和物的殺戮。」[10]
其次,語言在對人和物的殺戮中獲得了永恆,而語言所憑借的就是一種象徵性的力量,或者說,「語言的本質是符號化的象徵」。[11]拉康說:「要使從實用解放出來的象徵物成為現時和現地(hic et nune)解放出來的詞語,區別不在其聲響的質地,而在於它的飄逸的存在,在這個存在中象徵獲致了概念的永恆性。」[12]也就是說,象徵物不是「現時和現地」的存在,而在於它的「飄逸的存在」,即「無」,正是這種「不在之在」才使象徵性的概念(語言)成為一種永恆的在場。因此,「詞語只有作為虛無的痕跡才能成立,其承載於是不再會頹壞;依助詞語,概念將消逝者留住而育化出事物。」[13]作為「自我」,在象徵性的語言中,人拋棄了自己,更確切地說是語言拋棄了人,並建構了「我」。這里需要指出的是,語言所拋棄的人,指的是「鏡像自我」,而這種拋棄也是一種「先行性」。在前面我們已經談到這種「先行性」,第一次是「鏡像階段」的小他者a的「先行」,在此則是大他者A的「先行」。拉康說:「象徵功能表現為主體的雙重運動:人為他的行動定個目標,然而只是為了在適當的時候給予他的行動一個基礎的位置。」[14]「象徵的轄域不能被看作是由人來構成的,而應被看作是構成人的。」[15]因此,張一兵論述說:「在拉康這里,象徵性符號構成人,大寫的他者映射和確證主體,人的一生是各種虛假象徵不斷貼補而成的,幾乎每一個主體生存的時刻,都會是一種象徵性概念的先在。」[16]
復次,象徵性概念的先行的結果就是「我」被納入語言之內,從而實現大他者的存在,並把「我」拋入「偽我」的深淵。「拉康認為,每一個『我』都是被語言(大寫的他者)詢喚(interrogation)成為主體的,象徵使人成為人,可是,一旦我在語言的詢喚中認同了自己,真我作為一種存在的可能性就進一步『喪失在語言中了』。」[17]拉
康說:「在話語的世界裡,無就等於有,大家在這里又一次發現了一種間隙構成了主體。主體是引入現實的一種缺失……當主體占據了這個缺失的位置時,一種缺失
就被引入了詞語,這就是主體的定義。為了標明這一點,我們有很必要在語言領域的循環中界定了主體,我把這種循環成為『他者性』。」[18]在拉康看來,主體的本質就是一種「無」,是一種「缺失」,並且是在他者的顯現的地方標志了主體的缺失。
前述我們已經涉及到了小他者的侵凌性,或者暴力性,並指出大他者是比小他者更具侵凌性和暴力性。那麼,大他者的這種侵凌性表現在那些方面呢?張一兵認為,
大他者的侵凌性有兩種表徵:一是被命名;二是被喚醒。何謂命名?拉康說:「主體也是一樣。如果說他顯得是語言的奴僕,他更是話語的奴僕。從他出生之時開
始,即便那時只是以他的姓名的形式,他已加入到了話語的廣泛活動之中去了。」[19]在
拉康看來,大他者以「名字」的方式強行把主體納入語言的范疇之內。這種強行有兩曾含義:一是先行性,即先於肉體的誕生。從這一點上看,命名比之於小他者要
專斷的多。第二是不可或缺性,即主體無法擺脫這種命名而存在。如果說主體可以對命名加以修改的話,那麼,無論作何修改,主體總也擺脫不了被命名的命運。無
論你叫張三、李四還是王五,你總是要標記,即使「無名」也是另一種形式的被命名、被標記。何謂喚醒呢?拉康說:「我在言語中尋找的是別人的回答。使我成為
主體的,是我的問題。為了使我為他人所認可,我是著眼於將至者而講出已逝者。為了得到他,我用一個名字來叫他,為了回答我,他必須接受或拒絕這個名字。我
在語言中認同了自己,但這只是作為客體喪失在語言中後才做得到。」[20]也就是說,我們在被無數次語言的重復與回答中認同了自己。張一兵舉了一個很形象例子,他說:「王二是個男孩,王二長得很白,王二是個大個子;王二很聽話,王二很愛干凈,王二討喜;王二聰明,王二學習好,王二第一名;王二是名牌學校的大學生,王二一定會在英國拿PHD;
王二是個重感情的人,王二從不花心,王二是個好父親;王二是個有個性的人,王二是個會做官的人,王二是一個成功人士。其實,以上每一個肯定性和引導性的概
念不斷從一個他人之口轉到另一個他人的口中,自然形成了一種強制性的『作業批改』,其中每一個象徵指認都會是一種對主體的詢喚和引導。那個被叫王二的人,
正是在這種關系性詢喚中被建構成社會存在中的意識主體的。」[21]
因此,「拉康的大寫他者就是在個人之間通過語言和活的言語建立起來的不是我們的另一個我」「A是強加給我的非我,可是,我並不知道它是一種強制性的暴力,我懵懂地以為這就是應該中的我,甚至,這假我,說不定還是真我將傾注畢生精力為之『拼搏』、向之靠攏的理想。」[22]
第三,真實域,或者真實的秩序。如果說想像域和象徵域是從正面去論述「他者」的話,那麼,真實域則是從反面加以闡述。我們首先來了解什麼是真實域,然後再回答關於「他者」的問題。
什麼是真實域呢?由於真實域是拉康後期提出的一個概念,沒有像想像域和象徵域論述的那樣明了,因此對於真實域的理解存在很大差異。高宣揚認為,真實域就是
「現實」,是一種想像與象徵交融後的變體。他說:「通過鏡像階段的認識活動,主體具備著某種識別能力,意識到主體本身在與外界的接觸中所認識到的形象,無
非就是客觀對象的一種變形。拉康認為,這是主體的一種想像中的變形。然而,這並不是主體的任意想像產物,而是主體藉助於呈現在主體面前的客體,即藉助於
『現實』本身的因素,又通過主體本身所具備的象徵能力而想像出來的客體變形。拉康從這里引申出關於個體和人格的『想像』、『象徵』和『現實』三層次的學
說。」[23]而張一兵和嚴澤勝則認為,真實域不能等同於「現實」。張一兵說:「按照拉康的哲學邏輯和具體語境,Reel(Real)一詞譯成中文最貼切的還是『真實』。一些論者將其譯為『實在』,容易將人錯引到傳統哲學中的物性實在論或非關系性的東西上去。也有少數論者竟然將『real』錯識為『現實』。這正好把拉康的意思顛倒了,『real』恰恰是超現實的」。[24]嚴澤勝也論述說:「拉康對『真實』(the real)這一概念的用法嚴格區別於經驗性的概念『現實』(reality),真實是本體論層次上的概念。『現實』是由想像域和象徵域共同作用的結果,而真實則是超現實的,也就是說,它不僅與想像對立,而且也處在象徵之外。」[25]
那麼,對於真實域的理解,哪一種見解更接近於拉康的原意呢?我們應如何看待?結合前面的論述和拉康的語境,我比較同意後者,即真實域不是經驗中的現實,而是一種哲學層次上的「真」。因為《拉康選集》的中文譯者褚孝泉,並沒有區分Real與Reality,
而是把二者等同待之,都翻譯成「現實」,這一錯誤我們通過對比就可以看到。在《拉康選集》的中譯本中,褚孝泉這樣翻譯道:「這個笑話並不是無的放矢的,因
為它是要作出精神分析中從未有過的那些基本層次的分析,我們以以下的名詞來定下了這些層次的基礎:象徵的,想像的和現實的。在分析的經驗中現實常常是隱藏
在相反的形式後面的,但是要確定現實並不困難。比如說,它常常出現在我們習慣地以為是主動干預的行動中,但如果以此作為它的界限,那也將是一個錯誤。因為
很清楚,從另一個方面來看,分析者的自製,他的拒絕回答,也都是分析中的現實的一個成分。更准確地說,這個反面性因為沒有任何特定的動機而是種純粹的反面
性,在這個反面性中存在著象徵和現實的聯結。
6. 三界說的拉康的三界說
拉康學說的要義在於「三界說」,即他關於「想像界」、「符號界」和「真實界」的理論。「符號界」理論是拉康學說中為人們討論得比較多的一部分,而他關於「想像界」、「真實界」的理論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三者是三位一體、密不可分的。也正是基於其「三界說」,拉康對精神分析學從性質和內容上進行了劃時代的重建。作者進而指出,拉康學說與社會理論的關系在於:一方面,他的「符號界」說與法國的社會學和社會人類學傳統是相聯系的,但他的關於「想像界」和「真實界」的理論又使他超越了這個傳統;另一方面,拉康的學說在很多方面與批判的社會理論相得益彰,但他又與社會批判保持了一定的距離而為個人自由留下了很大的空間。總的說來,作者的解讀在很大程度上去掉了拉康學說的神秘色彩;對後結構主義思潮中的其他人物的解釋不僅僅分析其學說,而且說明了該學說為什麼或在什麼意義上與「後現代社會理論」有關。該書不僅有助於人們對後現代社會理論的深入理解和進一步研究,更是中國社會學,尤其是社會理論的學術積累中的一個有益建樹。
7. 給介紹一下拉康的言語學說和三界學說
拉康認為潛意識具有類似語言的結構。 他將潛意識與語言統一起來:(1) 用能指/所指代替Freud的「物的呈現」(thing-presentation)/「詞的呈現」(word-resentation)(2) 以語言學的隱喻和換喻機制代替潛意識的活動規律 (3) 潛意識可比擬於語言的話語或文本,其組成規律與語言規則(如隱喻和換喻等)類似。他認為潛意識是「他者」的話語。潛意識是我自己的他者。他提出兩種言語類型:(1) 空體言語(empty speech):接受自我秩序,並對他人(other)——想像的對手——對話,通過他人主體被異化。
(2) 實體言語(full speech):對他者(Other)講話,它超越了自我所遵循的語言,實的言語的主體即潛意識的主體——他者
當主體真正向著其潛意識中的他者講話時,其言語對精神分析者、對其本人才是有意義的,這種言語才是有意義的言語。拉康的三界學說又稱為主體三層結構說:1. 想像界
(1) 產生於鏡像階段,並繼續發展進入成人主體與他人的關系之中,即發展至象徵界與之共存。包括「幻想」和「意象(映象)」,「意象」就是潛意識的映象,它調整主體理解他人的方式。
(2) 「想像」既可指映象世界,也可用作指稱一種「誤認」性質。想像秩序既是個特定的時刻或階段(某種自戀式認同),也是個不斷發展的過程。在主體內部(intrasubject)表為主題對自我的自戀關系;在主體之間(intersubject)表為主體間的相似關系。
(3) 自我產生於鏡像階段,它沿著虛構的方向發展起來,因而自我就是一種意象。(嬰兒的自我技能是自我的理想,它屬於想像的秩序)。在精神分析治療中,關鍵不是不讓患者夫妻自己的意象,或為他人重塑一個更好的意象,而是設法使之認識其意象。
(4) 想像界是人的個體生活或人的主觀性的領域,它在主體的個體歷史的基礎上形成,是我們的文化環境使個體形成其特徵的所有的一切,它不受現實原則支配,而遵循視覺的或虛幻的邏輯,它是「妄想功能」、不現實的幻想綜合。它是個體保持平衡、進行自我防禦(ego defense)的手段。它既是一個階段又是個過程;象徵界對它有組織和指向作用。2. 象徵界
(1) 象徵界含三類秩序的象徵現象:
① 邏輯—數學
② 語言
③ 社會與文化
它是由想像的主體向真實的主體的過渡。幼兒在象徵界獲得主體性(隨語言的獲得,意識到自我、他者與外界的區別;通過言語活動表達其慾望和情感)(2) 語言是先於主體的存在。主體的確立過程即是掌握語言的過程,它逐漸將兒童引進:「社會文化關系之中。人類主體通過語言形成,主體是言語/面對語言的主體。言語活動的報紙特徵即對話性,包括說者與聽者。言語不僅是信息的綜合體,而且在說者與聽者之間建立了一種聯系。(3) 兒童必須通過自己對語言的掌握,才能將自己投入語言交際的網路(network),才能獲得「我」概念。「我」是個人身份的一種標志,它證明自身主體性的確立,其前提是「你」「他」存在。(4) 進入象徵秩序,人體自身也被語言異化了。語言的三種異化結果:
① 個體自己的符號化
② 作為說話主體的「我」和句子中作為主語的「我」的分裂
③ 潛意識經驗秩序的產生
語言的介入,等於消滅了自身與自身之間的直接關系,而在語言中建立了一個理想的「我」。主體將自己從語言中分離出來,這一分離過程同時也是潛意識的形成過程。3. 實在界
(1) 實在界定義得很模糊,因它是絕對阻抗象徵性的。
(2) 它不屬於言語活動,故是難以表達、不可言說的。它似乎是超越主體之外的一個領域,不同於客觀現實,它是種脫離語言的主觀現實。它處於知的彼岸,在精神分析會談中也幾乎察覺不到。
(3) 它起著一種十分特殊的作用,即產生慾望對象。實在界是慾望的來源,它是永遠在場(at presence)的或永遠「在這里」。它是種生活機能,是主體支配不了的一種活動。它類似於Id,是本能慾望的范疇。
8. 一組名詞解釋,「榮格及其心理學」、「符號學」、「拉康」等
我看過了,感覺下面的還不大難理解,不知道跟網路比怎麼樣?
1、「榮格及其心理學」
榮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瑞士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醫師,分析心理學的創立者。榮格是一個智力早熟的人,他性格孤僻,想像力豐富。十幾歲時就廣泛閱讀過古希臘羅馬哲學家、中世紀經院神學家以及近代哲學家黑格爾、康德、叔本華、尼采等人的著作。早期曾和S.弗洛伊德合作。後來,由於觀點的不同,兩人的關系終於破裂。他的分析心理學因集體無意識和心理類型的理論而聲名遠揚。
榮格認為集體無意識反映了人類在以往歷史進化過程中的集體經驗。人從出生那天起,集體無意識的內容已給他的行為提供了一套預先形成的模式,這便決定了知覺和行為的選擇性。我們之所以能夠很容易地以某種方式感知到某些東西並對它作出反應,正是因為這些東西早已先天地存在於我們的集體無意識之中。集體無意識一詞的原意即是最初的模式,所有與之類似的事物都模仿這一模式。他曾對下面四種最初的模式作過詳盡的論述。
一是人格面具。所謂人格面具,即指一個人公開展示的一面,其目的在於給人一個好的印象,以得到社會的承認,保證能夠與人,甚至不喜歡的人和睦相處,實現個人的目的。
二是阿妮瑪。這是男性心理中女性的一面。他認為每個人都天生具有異性的某些性質,要想使人可知和諧平衡,必須允許男性人格中的女性性質在人的意識和行為中得到展現。如果一個男人展現的完全是男性的氣質,那他的女性氣質始終留在無意識中,那麼,他的無意識就有一種軟弱、敏感的性質,所以那些表面最富於男子氣的人,內心又往往十分軟弱柔順。有些男人則反其道而行之,過分突出阿妮瑪以至顯得兒女情長,英雄氣短;有的甚至患上易裝癖、戀物癖,或者成為富於女性氣的同性戀者。
三是阿妮姆斯。阿妮姆斯是女性心理中男性的一面,它為女性提供了一個理想化的男性形象。那就是英勇強悍、聰明機智、才華橫溢、體格健壯。榮格認為對一個女性來講,否認她的男性傾向,就是否認她精神生活中的一個重要方面,這是不幸的;但另一方面,一個過分強調男性特徵的女性也同樣是不幸的。
四是暗影。這是精神中最隱蔽、最奧秘的部分。由於它的存在,人類就形成不道德感、攻擊性和易沖動的趨向。暗影代表一個人的性別,同時影響著這個人與其他同性別的人的關系。他們往往把自己受壓抑的暗影沖動強加到別的同性別的人身上,因而與同性別的人之間總處不好。唯有當自我與暗影相互協調和諧時,人才會感到自己充滿生命的活力。
除集體無意識理論外,榮格還提出了人類心理類型說。他勾勒了八種不同類型的人,一種是外傾思維型。這種人按固定的規則生活,客觀、冷靜,善於思考但固執己見。他們通常壓抑天性中性感的一面,因而顯得缺乏鮮明的個性,甚至冷漠無情。如果壓抑過分,則會變得專制、自負、迷信,拒絕接受任何批評。
一種是內傾思維型。這種人喜歡離群索居,由於判斷力貧乏而不願社交。他們極端聰明卻又不顧實際。發展過度就會變得頑固執拗,剛愎自用,不體諒別人,驕傲自大,拒人於千里之外。
一種是外傾情感型。這種類型的人以女性較多,她們理智屈從於情感,往往表現為反復無常,朝秦暮楚,多愁善感,浮誇賣弄,過分殷勤,強烈地依戀他人但情感並不執著。
一種是內傾情感型。這種人文靜多思,敏感憂郁,沉默寡言,難以捉摸,然而有時又表現得恬淡寧靜、怡然自得,給人以莫測高深之感。
一種是外傾感覺型。這種人追求歡樂、善於社交、不斷尋求新的刺激,他們頭腦清醒但對事物淺嘗輒止,他們情感淺薄經常沉溺於各種嗜好,具有戀態行為和強迫行為。
一種是內傾感覺型。這種人愛好藝術,沉浸在自我主觀感覺中,與自己的內心世界相比,他們覺得外部世界索然乏味。這種類型的大多數人表現得較為沉靜、隨和,有一定的自製力,但思維和情感大都不夠深沉。
一種是外傾直覺型。這種人異想天開,喜怒無常,見異思遷,好高鶩遠,一個問題沒解決又忙於解決另一個問題,不能持之以恆,由於情感轉移快,難得知己。
最後一種是內傾直覺型。這種人往往是能產生一些新奇觀念的夢想家,別人看他們不可思議,而他們自己卻自視甚高,自以為是不被理解的天才。
2、「符號學」
法國的符號學研究,萌生於二十世紀上半葉,但其得到真正意義上的發展,還是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和以後的時間。它的發展,得益於多種學科在二十世紀獲得的重大進步。
首先,現代語言學是符號學獲得理論構架和研究方法的主要依據。第一次把對符號的研究當作一門新學科提出的,是瑞士語言學家F·索緒爾(1857-1913)。他在其對現代語言學發生深遠影響的《普通語言學教程》中預言將有一門專門研究「符號系統」的學科出現,並為其做了初始的理論准備。他的繼承者丹麥語言學家葉爾姆斯列夫(1899-1956)通過其《語言學理論導論》和《語言論集》兩本著述,為後來的結構語義學的建立奠定了認識論基礎。法國語言學家本維尼斯特(1902-1976)有關「陳述活動語言學」的研究成果,使得符號學藉助於敘述主體的陳述來掌握意義成為可能,從而形成了話語符號學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因此也就使符號學更靠近了言語活動的實際情況。
其次,文化人類學為符號學提供了部分研究對象。由於文化人類學與符號學都關心話語中影響個體言語的文化習慣(風俗,習慣,沉澱在集體的言語活動實踐中的動因,等),所以它們在這些方面多有交叉。而對於主導話語的跨文化形式即敘事文形式的規律性研究,早在符號學介入之前就由文化人類學家們開始了,當然,這種研究也首先得益於語言學的理論啟發。法國社會學家馬塞·莫斯(1872-1950)曾系統地論述了價值物品與財富在社會的循環中的相互關系,從此,「社會性變成了一種系統,而在這個系統的各個部分之間,我們可以看到銜接、等值和蘊涵關系」(列維-斯特勞斯評語)。列維-斯特勞斯本人也在這方面有非常出色的分析實踐。杜梅澤爾(1898-1986)在《神話與史詩》中以相近的術語解釋了印歐宗教中眾神的「三種等級功能的意識形態」。於是,一種總的結構,在不考慮個別的情況下出現了,而在這種結構中,特殊的問題也在其中找到了它們的准確位置。俄國形式主義文論家普洛普(1895-1970)1928年出版的《俄國民間故事形態學》,於六十年代初被翻譯成法文在法國出版,極大地推動了符號學的研究。格雷瑪斯(1917-1992)就在其基礎上深入而又全面地研究了敘事語法,提出了完整的既可用於文學敘事文又可用於社會敘事文的符號學理論。
最後,在哲學方面,符號學從現象學研究理論中吸收了其有關意指作用(signification)的概念的大部分內容。符號學概念中的「意義顯現」表達方式,就源自現象學的啟發。這種表達方式,在感覺的范圍之內於感覺主體與被感覺對象之間互為基礎的關系之中,把意指形式的地位確定為可感覺的與可理解的、幻覺與分享的信仰之間的一種關系空間。格雷瑪斯在《結構語義學》中明確地寫到:「我們建議把感知確定為非語言學的場所,而對於意指作用的理解就在這個場所內」(第8頁)。當然,符號學不能被看作是現象學的一個分支。符號學對於現象學的借鑒,主要得益於德國哲學家胡塞爾(1859-1938)的《現象學的主導觀念》(於1950年譯成法文)和法國哲學家梅爾洛-龐蒂(1908-1961)的《感覺現象學》(1945)。
還有我想說的是,如果你是學這個的就一定知道它們的意義;就算不學,仔細的到別處查查也能看到比較通俗的解釋。什麼都到網路知道裡面問,還一次性問這么多,沒人願意仔細回答的……
9. 拉康的精神分析四個基本概念基本內容
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 1901-1981)法國精神醫生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最具獨立見解,而又是最有爭議的歐洲精神分析學家,被稱為「法國的弗洛伊德」。拉康嚴厲批評偏離弗洛伊德潛意識理論而走向「自我心理學『的美國式精神分析學派。在美國,精神分析治療集中於自我意識,解釋病理性心理防禦,並促進無沖突矛盾的適應能力的成長。拉康全盤否定這種做法。根據他的觀點,無沖突境界不存在的」自我「是敵視潛意識與主要精神分析過程的。他認為精神分析是一種咨詢,而不是一種治療。拉康以他典型的玩弄文字游戲的手法,諷刺美國試圖將精神分析變成一門實踐科學的研究,是「無心理」和「周圍心理」。英語「實踐」一詞experimental拆成兩面半就成了「無心理」(ex-mental)和「周圍心理」(per-mental)。對拉康來說,那種用動物進行的研究排除了心理的概念,因為心理必然與語言、意義和價值觀念相關聯。
拉康視S.弗洛伊德早期著作《夢的解釋》為精神分析的精華。他提出這樣的理論:潛意識就其結構而言頗似一種「自然語言」;而作為一種理論和治療方法的精神分析是通過重新捕捉具有一定含義的聯想鎖鏈來發現這樣的自然語言。拉康在理論上強調語言學的一個例子,就是他對戀母情結的重新解釋。他認為這個情結包括幼兒從形象階段向多義性符號階段發展的活動。嬰兒的心理活動最初處於「鏡子」階段,就像溪流旁的奈喀索斯看見自己水中的映像一樣。當嬰兒獲得語言和識別符號的能力時,該形象通過這些媒介,其意義就發生了變化。嬰兒成了一個分裂的主體,潛意識成了「另一個」和另一種語言。
拉康的著作神秘、隱晦、富於技巧而有詩意,讀來艱澀難懂。存在主義、新黑格爾理論和語言學理論都對拉康有很大影響。尤其是其後期的著作更加令人難懂,因為他將拓撲學和數學,置於他的理論的中心地位。
A.斯通曾評論道:拉康成了法國知識分子中激進思想的中心人物,並對西方的文學和社會批評極感興趣。他所使用的臨床方法受到有關組織的精神分析學家的反對,最為突出的一點是,他有時只經過5-10分鍾的談話就結束診治。然而,拉康反過來則攻擊精神分析的協會組織,說它只是追求與維護它的會員們的「權威」。他宣稱精神分析不過是對患者要求的一種「應召」,精神分析者只能對他自己具有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