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理學和心學有什麼異同
陸王心學與程朱理學進行了長達數百年的論爭。其實,他們的學說本質上是一致的,都以封建主義的三綱五常為基礎,以維護封建統治為目的,把經學哲學化。他們的分歧,只是主觀唯心主義與客觀唯心主義的區別。他們的論爭只是唯心主義內部的學派之爭。
他們的學說本質上是一致的,都以封建主義的三綱五常為基礎,以維護封建統治為目的,把經學哲學化。他們的分歧,只是主觀唯心主義與客觀唯心主義的區別。他們的論爭只是唯心主義內部的學派之爭
1.宇宙構成:理學認為宇宙萬物是由「理」和「氣」兩個方面構成的,使客觀
唯心主義觀點;心學則認為「心外無物」「心即理也」,是主觀唯心主義觀
點;
2.道德主張:理學主張人應該以外在的天理為行為規范;心學則主張人應通過
內心的自修,自省達到良知;
宋明儒學從理學到心學的發展,體現了文化思想的繼承與發展關系。心學的提出,表明了儒家思想有客觀唯心向主觀唯心的轉變。儒學的發展也反映出儒學在不斷吸取其他思想的有益成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② 什麼是理學和心學
1、理學又名為道學,兩宋時期產生的主要哲學流派。理學是中國古代最為精緻、最為完備的理論體系,其影響至深至巨。
理學的天理是道德神學,同時成為儒家神權和王權的合法性依據,理學以儒家學說為中心,兼容佛道兩家的哲學理論,論證了封建綱常名教的合理性和永恆性,至南宋末期被採納為官方哲學。
2、心學最不同於其他儒學者,在於其強調生命的過程,中國的聖人學問開始「哲學化」,而有新儒家的誕生。不過回歸成聖的本來面目,這才是儒家能對混亂的世局與世人能展開的貢獻。
作為儒學的一門學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顥開其端,南宋陸九淵則大啟其門徑,而與朱熹的理學分庭抗禮。
至明朝,陳獻章開啟先河,從陳獻章倡導涵養心性、靜養「端倪」之說開始,明代儒學實現了由理學向心學的轉變,成為儒學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2)心學轉理學擴展閱讀:
理學和心學主要是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
程朱理學:程顥、程頤、朱熹——格物致知,存天理滅人慾。
陸王心學:陸九淵、王陽明——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程朱理學認為世界的本質和規律是客觀的,由天理主宰著這世界。要想知道這個天理,變成聖賢,就要格物致知,即不斷的接觸事物,獲得知識,從而歸納總結,知道世界的天理。由於世界是由天理主宰,因此當人的慾望和天理矛盾時,就要存天理滅人慾。
陸王心學認為這個世界的本質和主宰就是人的心理。要想知道心中的這個理,就需要實踐和省察內心,即知行合一,而不是單純的格物致知。省察心理關鍵要有良知,這樣才能認識到世界的正確的本質規律。由於這種思想是「心明便是天理」,因此思維更加開闊,不易被封建禮教禁錮。
認為知先於行,知難行易。通俗的講,就是說世界存在著一套客觀的先驗的真理,掌握了這套理論,再用以指導實踐,就會變得很容易。所以關鍵就是怎麼掌握這個客觀先驗的真理呢,太難了。朱熹的思想,算是對老莊孔孟荀的反轉,更接近西方的柏拉圖。
困而學之者,最高的思想,也只能走上這條路了。朱熹的思想把王陽明坑壞了。窮盡世界的知識,並總結出一套客觀先驗的真理出來,按照朱熹的思想,王陽明真的去這么幹了,他格竹子把自己格的吐血,依然無法找到那個先驗的客觀的天理出來。
於是,王陽明又顛覆了朱熹。既然不存在那個客觀的先驗的真理,那麼我說什麼是真理什麼就是。「心外無物」「我心即宇宙」「六經注我」的觀點都出來了。王陽明,類似於西方思想史上的存在主義者,也更像是個後現代主義者。西方人打倒了三流的柏拉圖。
王陽明打倒了三流的朱熹,東方柏拉圖。但是打倒了三流,就能成為一流嗎。非也。王陽明並沒有返回到老莊孔孟的那個一流和二流思想界。他走向了和朱熹平行的另一種三流世界:解構。打倒了朱熹,也順帶這把孔孟之道也全拆除了。甚至是四流,困而不學以為知。
知行合一,說的是什麼呢。既然世界不存在先驗客觀的真理,那麼一切都是自己說了算。人人都是聖人,大家想幹啥幹啥就是了。於是,王學大興,士大夫階層的氣節徹底淪喪,儒學的經世致用的宗旨也被廢棄,以至於亡國之後,都沒有知識分子感到痛心疾首,還樂不可支的趕著去做漢奸。
③ 心學與理學的區別
心學,作為儒學的一門學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顥開其端,南宋陸九淵則大啟其門徑,而與朱熹的理學分庭抗禮。至明朝,由王陽明首度提出「心學」兩字,至此心學開始有清晰而獨立的學術脈絡。心學最不同於其他儒學者,在於其強調生命活潑的靈明體驗,因此民國時期陳復開始提出「心靈儒學」做出註解。儒家的學脈自清末已經全然中斷,西學東漸的過程里,中國的聖人學問開始「哲學化」,而有新儒家的誕生。不過回歸成聖的本來面目,這才是儒家能對混亂的世局與世人能張開的貢獻。因此,陳復重新提倡心學,並書寫《盤古心經》,繼承陽明學的道統,再開「盤古心學」,創辦書院講學,教育弟子,並組織「新人道協會」,從事外王事業的奮勉,這使得心學開始有新的動能,這種心學包容儒釋道傳統三教思想,兼融新世紀思潮與印度瑪家哲學,創造出極其特殊而新穎的儒學面目,目前正在台灣發展中。
王陽明心學
無善無惡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良知是心之本體,無善無惡就是沒有私心物慾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發之中,是無善無惡的,也是我們追求的境界,它是「未發之中」,不可以善惡分,故無善無惡;當人們產生意念活動的時候,把這種意念加在事物上,這種意念就有了好惡,善惡的差別,他可以說是「已發」,事物就有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惡;良知雖然無善無惡,但卻自在地知善知惡,這是知的本體;一切學問,修養歸結到一點,就是要為善去惡,即以良知為標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動。
無善無惡就是沒有私心物慾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發之中,是無善無惡的,也是我們追求的境界。
但是有時候人的判斷會出現錯誤,也就是意之動出現了錯誤,即不能正確地分辨善和惡,把惡當作善,把善當作惡,那麼他的良知也會出現錯誤,從而格物也會誤入歧途,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因為此時的心已經被私心和物慾遮蔽了,不是天理,這時就要反諸求己。
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無善無惡的狀態。
回到無善無惡的狀態了,才能有正確的良知,才能正確的格物。
什麼是有理,只要格物致知來達到一顆沒有私心物慾的心,心中的理其實也就是世間萬物的理。
天理不是靠空談的,是靠格物致知。靠實踐,靠自省 ,即「知行合一」。
心中有天理,無私心,就好比世間有規矩,有規律,有規矩就能丈量世間萬物的方與圓。無論有多少方和圓,無論這些方和圓的大小,都能靠格物致知揭破其規律,不然這些規律就是不正確的。 天理就在人的心中。
好多人認為心學是空談,實在是被歪曲的太厲害了,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好比孝順父母,心中有這個意念還不能算作孝,必須在實際行動中有所體現,並且在孝順父母的過程中,奉養得宜,讓父母舒適滿意,這就是實踐。表面上看這個實踐好像是在對客觀的父母進行作用,其實是對自己的本心進行作用,萬物皆在本心。這個孝順父母的天理並不是在父母身上得到的,父母也沒有教我們要我們孝順他,這是純粹發乎沒有私心物慾的良知。而且父母死後,我們的孝順之心也不因此消失。
講究名正言順是中國的特色,思想家們都想爭儒家正統的地位。朱熹為了宣揚他的思想,減少反對他的阻力,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篡改《大學》,按自己的意願進行解釋。其實他的思想跟儒家的思想有很大的背離了。
同樣聰明的王陽明的心學完全是靠批判朱子之學發展起來的,但是在剛開始他至少在表面上他也不敢和朱熹的思想分道揚鑣,因為當時的程朱理學是主流,科舉考試考的就是這些東西,為了減少阻力,他寫了幾本書,《大學古本》,說心學才是儒家的嫡傳。《朱子晚年定論》,說朱熹晚年已經逐漸象心學靠攏了,又把儒家按照自己的心學理論進行解釋。舉一個例子,當時的另一位大思想家羅欽順就對此進行了質疑,王陽明很委屈,表明了心跡說道
孟子辟楊、墨,至於「無父無君」。二子亦當時之賢者,使與孟子並世而生,未必不以之為賢。墨子「兼愛」,行仁而過耳;楊子「為我」,行義而過耳。此其為說,亦豈滅理亂常之甚,而足以眩天下哉?而其流之弊,孟子至比於禽獸夷狄,所謂「以學術殺天下後世」也。今世學術之弊,其謂之學仁而過者乎?謂之學義而過者乎?抑謂之學不仁不義而過者乎?吾不知其於洪水猛獸何如也!孟子雲:「予豈好辨哉?予不得已也!」楊墨之道塞天下,孟子之時,天下之尊信楊墨,當不下於今日之崇尚朱說,而孟子獨以一人呶呶於其間,噫,可哀矣!韓氏雲:「佛老之害,甚於楊墨。」韓愈之賢不及孟子,孟子不能救之於未壞之先,而韓愈乃欲全之於已壞之後,其亦不量其力,且見其身之危,莫之救以死也矣。嗚呼!若某者,其尤不量其力,果見其身之危,莫之救以死也矣。夫眾方嘻嘻之中,而獨出涕嗟,若舉世恬然以趨,而獨疾首蹙額以為憂,此其非病狂喪心,殆必誠有大苦者隱於其中,而非天下之至仁,其孰能察之?其為《朱子晚年定論》,蓋亦不得已而然。中間年歲早晚誠有所未考,雖不必盡出於晚年,固多出於晚年者矣。然大意在委曲調停,以明此學為重。平生於朱子之說,如神明蓍龜,一旦與之背馳,心誠有所未忍,故不得已而為此。「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蓋不忍牴牾朱子者,其本心也,不得已而與之牴牾者,道固如是,不直則道不見也。執事所謂決與朱子異者,仆敢自欺其心哉?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學,天下之公學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天下之公也,公言之而已矣。故言之而是,雖異於己,乃益於己也。言之而非,雖同於己,適損於己也。益於己者,己必喜之;損於己者,己必惡之。然則某今日之論,雖或於朱子異,未必非其所喜也。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其更也,人皆仰之,而小人之過也必文。某雖不肖,固不敢以小人之心事朱子也。
在這里,王陽明已經以孟子自居了,而把朱子看作了墨子楊子一類的人物,徹底劃清了界限,在形式上都分道揚鑣了
王陽明的心學是在陸九淵宋明理學中心學基礎上進一步發揮而成就的。所以,我認為要理清王陽明心學不得不提及陸九淵和朱熹對「理」、「氣」、「心」幾個關鍵點的不同理解。
「理」的分歧。朱陸都認為理是世界萬物的終極本原。但是陸九淵藉助的是儒學天人合一的思維模式,以為「心即理」,萬事萬物皆由心而生發。「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來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自雜談》,其與朱熹所說的理為天地、人物存在之本是先於宇宙而存在的明顯不同。結果,朱熹主張由道問學,強調格物致知,即窮物理,強調學習知識的重要性,以為人的道德水準必將隨著知識的增長而增進。陸九淵說「明心」,要尊德性,強調為學的目的並不僅僅在於增進知識,而是為了實現道德的至高境界,因此,儒家經典的學習與研究、對外界事物的認知與把握,都不可能直接有助於實現增進道德境界的目的,因為人的本心就是道德的根源,因此只要擴大、完善人的良心結構就能實現增進道德的目的。(從當前德育範式來看,學習知識的多寡並不決定道德水準,禹三過家門而不入一心為公的公僕並沒有高深的知識,但是,知識的深淺有助於增長道德水準,不過,這是由於學習者不把學作為致知目的而作為完善德性的追求之果。朱熹本人教育思想的核心是道德教育,而這種定為方式決定了難以達到道德的較高境界。)
「氣」的分歧。陸九淵的概念中,「氣質」只是一個生理、心理意義上的問題,指的是人的一種心理或生理狀態。他認為,人的這種生理心理品性和人的社會行為之間雖有聯系,但並不是必然的、唯一的關系,即人的氣質並不能決定人的善惡賢愚,並不能決定人的做後歸宿,學能變化氣質。朱熹之氣是和理相對的概念,既指宇宙萬物生成的基礎,構成萬物的物質材料(一草一木),又指形成人物(善惡賢愚)之別的內在因素。
「心」的分歧。朱熹認為心是分為「人心」與「道心」的,道心是天理的體現,是「原於性命之王」,是義理之心,是人心的主宰;人心是氣質的表現,故而必須接受道心的主宰和統領,此即「心統性情」。陸九淵認為人心道心只是從不同方面描述心的性質狀態,如果將二者對立起來,則分明是「裂天人為二」,心是人的本質所在,是倫理本能。(朱熹覺得形而上心為道心形而下則為人心,本質還是天理決定氣的問題;陸九淵似乎認定心就是理理就是心。)
。
④ 心學和理學有何區別,為什麼說他們是對立的
簡單說來就是
理學認為:天理是存在的,應以天理治人慾
心學認為:天理即是人慾,以致良知化人慾
復雜說來請見下文
心學,作為儒學的一門學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顥開其端,南宋陸九淵則大啟其門徑,而與朱熹的理學分庭抗禮。至明朝,由王陽明首度提出「心學」兩字,至此心學開始有清晰而獨立的學術脈絡。心學最不同於其他儒學者,在於其強調生命活潑的靈明體驗,因此民國時期陳復開始提出「心靈儒學」做出註解。儒家的學脈自清末已經全然中斷,西學東漸的過程里,中國的聖人學問開始「哲學化」,而有新儒家的誕生。不過回歸成聖的本來面目,這才是儒家能對混亂的世局與世人能張開的貢獻。因此,陳復重新提倡心學,並書寫《盤古心經》,繼承陽明學的道統,再開「盤古心學」,創辦書院講學,教育弟子,並組織「新人道協會」,從事外王事業的奮勉,這使得心學開始有新的動能,這種心學包容儒釋道傳統三教思想,兼融新世紀思潮與印度瑪家哲學,創造出極其特殊而新穎的儒學面目,目前正在台灣發展中。
王陽明心學
無善無惡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良知是心之本體,無善無惡就是沒有私心物慾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發之中,是無善無惡的,也是我們追求的境界,它是「未發之中」,不可以善惡分,故無善無惡;當人們產生意念活動的時候,把這種意念加在事物上,這種意念就有了好惡,善惡的差別,他可以說是「已發」,事物就有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惡;良知雖然無善無惡,但卻自在地知善知惡,這是知的本體;一切學問,修養歸結到一點,就是要為善去惡,即以良知為標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動。
無善無惡就是沒有私心物慾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發之中,是無善無惡的,也是我們追求的境界。
但是有時候人的判斷會出現錯誤,也就是意之動出現了錯誤,即不能正確地分辨善和惡,把惡當作善,把善當作惡,那麼他的良知也會出現錯誤,從而格物也會誤入歧途,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因為此時的心已經被私心和物慾遮蔽了,不是天理,這時就要反諸求己。
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無善無惡的狀態。
回到無善無惡的狀態了,才能有正確的良知,才能正確的格物。
什麼是有理,只要格物致知來達到一顆沒有私心物慾的心,心中的理其實也就是世間萬物的理。
天理不是靠空談的,是靠格物致知。靠實踐,靠自省 ,即「知行合一」。
心中有天理,無私心,就好比世間有規矩,有規律,有規矩就能丈量世間萬物的方與圓。無論有多少方和圓,無論這些方和圓的大小,都能靠格物致知揭破其規律,不然這些規律就是不正確的。 天理就在人的心中。
好多人認為心學是空談,實在是被歪曲的太厲害了,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好比孝順父母,心中有這個意念還不能算作孝,必須在實際行動中有所體現,並且在孝順父母的過程中,奉養得宜,讓父母舒適滿意,這就是實踐。表面上看這個實踐好像是在對客觀的父母進行作用,其實是對自己的本心進行作用,萬物皆在本心。這個孝順父母的天理並不是在父母身上得到的,父母也沒有教我們要我們孝順他,這是純粹發乎沒有私心物慾的良知。而且父母死後,我們的孝順之心也不因此消失。
講究名正言順是中國的特色,思想家們都想爭儒家正統的地位。朱熹為了宣揚他的思想,減少反對他的阻力,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篡改《大學》,按自己的意願進行解釋。其實他的思想跟儒家的思想有很大的背離了。
同樣聰明的王陽明的心學完全是靠批判朱子之學發展起來的,但是在剛開始他至少在表面上他也不敢和朱熹的思想分道揚鑣,因為當時的程朱理學是主流,科舉考試考的就是這些東西,為了減少阻力,他寫了幾本書,《大學古本》,說心學才是儒家的嫡傳。《朱子晚年定論》,說朱熹晚年已經逐漸象心學靠攏了,又把儒家按照自己的心學理論進行解釋。舉一個例子,當時的另一位大思想家羅欽順就對此進行了質疑,王陽明很委屈,表明了心跡說道
孟子辟楊、墨,至於「無父無君」。二子亦當時之賢者,使與孟子並世而生,未必不以之為賢。墨子「兼愛」,行仁而過耳;楊子「為我」,行義而過耳。此其為說,亦豈滅理亂常之甚,而足以眩天下哉?而其流之弊,孟子至比於禽獸夷狄,所謂「以學術殺天下後世」也。今世學術之弊,其謂之學仁而過者乎?謂之學義而過者乎?抑謂之學不仁不義而過者乎?吾不知其於洪水猛獸何如也!孟子雲:「予豈好辨哉?予不得已也!」楊墨之道塞天下,孟子之時,天下之尊信楊墨,當不下於今日之崇尚朱說,而孟子獨以一人呶呶於其間,噫,可哀矣!韓氏雲:「佛老之害,甚於楊墨。」韓愈之賢不及孟子,孟子不能救之於未壞之先,而韓愈乃欲全之於已壞之後,其亦不量其力,且見其身之危,莫之救以死也矣。嗚呼!若某者,其尤不量其力,果見其身之危,莫之救以死也矣。夫眾方嘻嘻之中,而獨出涕嗟,若舉世恬然以趨,而獨疾首蹙額以為憂,此其非病狂喪心,殆必誠有大苦者隱於其中,而非天下之至仁,其孰能察之?其為《朱子晚年定論》,蓋亦不得已而然。中間年歲早晚誠有所未考,雖不必盡出於晚年,固多出於晚年者矣。然大意在委曲調停,以明此學為重。平生於朱子之說,如神明蓍龜,一旦與之背馳,心誠有所未忍,故不得已而為此。「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蓋不忍牴牾朱子者,其本心也,不得已而與之牴牾者,道固如是,不直則道不見也。執事所謂決與朱子異者,仆敢自欺其心哉?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學,天下之公學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天下之公也,公言之而已矣。故言之而是,雖異於己,乃益於己也。言之而非,雖同於己,適損於己也。益於己者,己必喜之;損於己者,己必惡之。然則某今日之論,雖或於朱子異,未必非其所喜也。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其更也,人皆仰之,而小人之過也必文。某雖不肖,固不敢以小人之心事朱子也。
在這里,王陽明已經以孟子自居了,而把朱子看作了墨子楊子一類的人物,徹底劃清了界限,在形式上都分道揚鑣了
王陽明的心學是在陸九淵宋明理學中心學基礎上進一步發揮而成就的。所以,我認為要理清王陽明心學不得不提及陸九淵和朱熹對「理」、「氣」、「心」幾個關鍵點的不同理解。
「理」的分歧。朱陸都認為理是世界萬物的終極本原。但是陸九淵藉助的是儒學天人合一的思維模式,以為「心即理」,萬事萬物皆由心而生發。「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來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自雜談》,其與朱熹所說的理為天地、人物存在之本是先於宇宙而存在的明顯不同。結果,朱熹主張由道問學,強調格物致知,即窮物理,強調學習知識的重要性,以為人的道德水準必將隨著知識的增長而增進。陸九淵說「明心」,要尊德性,強調為學的目的並不僅僅在於增進知識,而是為了實現道德的至高境界,因此,儒家經典的學習與研究、對外界事物的認知與把握,都不可能直接有助於實現增進道德境界的目的,因為人的本心就是道德的根源,因此只要擴大、完善人的良心結構就能實現增進道德的目的。(從當前德育範式來看,學習知識的多寡並不決定道德水準,禹三過家門而不入一心為公的公僕並沒有高深的知識,但是,知識的深淺有助於增長道德水準,不過,這是由於學習者不把學作為致知目的而作為完善德性的追求之果。朱熹本人教育思想的核心是道德教育,而這種定為方式決定了難以達到道德的較高境界。)
「氣」的分歧。陸九淵的概念中,「氣質」只是一個生理、心理意義上的問題,指的是人的一種心理或生理狀態。他認為,人的這種生理心理品性和人的社會行為之間雖有聯系,但並不是必然的、唯一的關系,即人的氣質並不能決定人的善惡賢愚,並不能決定人的做後歸宿,學能變化氣質。朱熹之氣是和理相對的概念,既指宇宙萬物生成的基礎,構成萬物的物質材料(一草一木),又指形成人物(善惡賢愚)之別的內在因素。
「心」的分歧。朱熹認為心是分為「人心」與「道心」的,道心是天理的體現,是「原於性命之王」,是義理之心,是人心的主宰;人心是氣質的表現,故而必須接受道心的主宰和統領,此即「心統性情」。陸九淵認為人心道心只是從不同方面描述心的性質狀態,如果將二者對立起來,則分明是「裂天人為二」,心是人的本質所在,是倫理本能。(朱熹覺得形而上心為道心形而下則為人心,本質還是天理決定氣的問題;陸九淵似乎認定心就是理理就是心。)
⑤ 心學與理學的關系式什麼是否理學為心學奠定了基礎
道學發展到二程的時候,已經開始分化。朱熹繼承了程頤的思想側重於理學,陸王心學發展了程顥的思想。有說朱熹理學後期有向陸王心學轉化的傾向,這種說法始於王陽明(《朱子晚年定論》),但駁斥的人也很多。總的來說,兩者屬於宋明理學(廣義)的兩個分支,是並列關系;相對來說,心學思想較理學(狹義)更為進步,但不能說理學是心學基礎。
⑥ 理學與心學有何區別
學是種客觀唯心主義,而心學是種主觀唯心主義...
理學強調物質與人性的聯系,而心學則比理學更強調自我看法與感受...
王陽明的心學是在陸九淵宋明理學中心學基礎上進一步發揮而成就的。所以,要理清王陽明心學不得不提及陸九淵和朱熹對「理」、「氣」、「心」幾個關鍵點的不同理解。
「理」的分歧。朱陸都認為理是世界萬物的終極本原。但是陸九淵藉助的是儒學天人合一的思維模式,以為「心即理」,萬事萬物皆由心而生發。「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來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自雜談》,其與朱熹所說的理為天地、人物存在之本是先於宇宙而存在的明顯不同。結果,朱熹主張由道問學,強調格物致知,即窮物理,強調學習知識的重要性,以為人的道德水準必將隨著知識的增長而增進。陸九淵說「明心」,要尊德性,強調為學的目的並不僅僅在於增進知識,而是為了實現道德的至高境界,因此,儒家經典的學習與研究、對外界事物的認知與把握,都不可能直接有助於實現增進道德境界的目的,因為人的本心就是道德的根源,因此只要擴大、完善人的良心結構就能實現增進道德的目的。(從當前德育範式來看,學習知識的多寡並不決定道德水準,禹三過家門而不入一心為公的公僕並沒有高深的知識,但是,知識的深淺有助於增長道德水準,不過,這是由於學習者不把學作為致知目的而作為完善德性的追求之果。朱熹本人教育思想的核心是道德教育,而這種定為方式決定了難以達到道德的較高境界。)
「氣」的分歧。陸九淵的概念中,「氣質」只是一個生理、心理意義上的問題,指的是人的一種心理或生理狀態。他認為,人的這種生理心理品性和人的社會行為之間雖有聯系,但並不是必然的、唯一的關系,即人的氣質並不能決定人的善惡賢愚,並不能決定人的做後歸宿,學能變化氣質。朱熹之氣是和理相對的概念,既指宇宙萬物生成的基礎,構成萬物的物質材料(一草一木),又指形成人物(善惡賢愚)之別的內在因素。
「心」的分歧。朱熹認為心是分為「人心」與「道心」的,道心是天理的體現,是「原於性命之王」,是義理之心,是人心的主宰;人心是氣質的表現,故而必須接受道心的主宰和統領,此即「心統性情」。陸九淵認為人心道心只是從不同方面描述心的性質狀態,如果將二者對立起來,則分明是「裂天人為二」,心是人的本質所在,是倫理本能。(朱熹覺得形而上心為道心形而下則為人心,本質還是天理決定氣的問題;陸九淵似乎認定心就是理理就是心。)
⑦ 理學和心學有什麼區別與聯系
聯系:心學其實是理學的一部分。
區別:
1、范疇不同
天理是理學的最高范疇,一切事物都以天理為依據,是天理的演化。宋儒把三綱五常等基本價值就說成天理,這裡面有個問題,既然一切都是天理,那麼善惡也都是天理。
心學是理學在處理普遍理性和個體性的關系時,以普遍性理性為先,普遍理性在形式上是先驗的。經過幾百年討論後,普遍性和個體性的關系被顛倒過來。它的哲學表述就是「心即理」、「良知之所知便是天理」、「天理正從人慾中出」、「人慾之恰當處,便是天理」。
2、強調側重不同
心學強調良知是心之本體,無善無惡就是沒有私心物慾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發之中,是無善無惡的,也是我們追求的境界。
理學研究本體論問題,即世界的本原問題。心性論問題,即人性的來源和心、性、情的關系問題。張載提出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和心統性情的學說,認為天地之性來源於太虛之氣。認識論問題 ,即認識的來源和認識方法問題 。
3、內容不同
心學只要格物致知來達到一顆沒有私心物慾的心,心中的理其實也就是世間萬物的理。天理不是靠空談的,是靠格物致知。靠實踐,靠自省 ,即「知行合一」。
理學討論的主要問題大體是:理氣、心性、格物、致知、主敬、主靜、涵養、知行、已發未發、道心人心、天理人慾、天命之性氣質之性等。
⑧ 心學與理學的關系式什麼是否理學為心學奠定了基礎
道學發展到二程的時候,已經開始分化.朱熹繼承了程頤的思想側重於理學,陸王心學發展了程顥的思想.有說朱熹理學後期有向陸王心學轉化的傾向,這種說法始於王陽明(《朱子晚年定論》),但駁斥的人也很多.總的來說,兩者屬於宋明理學(廣義)的兩個分支,是並列關系;相對來說,心學思想較理學(狹義)更為進步,但不能說理學是心學基礎.
⑨ 心學和理學上的「格物致知」有何異同
一、理學1、含義:以「理」或「天理」為核心,既貫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運,又繼承孔孟正宗並能治國的學說。2、主要思想:1)「理」。含義:是產生萬物的本源,是離開事物而能獨立存在的一種東西,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主宰,是天下萬物永恆普遍原則。與社會秩序和個人身心相貫通,體現在社會是儒家三綱五常道德倫理;體現在人身上是人性,從而將個人、社會及宇宙聯系起來。2)把握「理」的方法:「格物致知」(格物,接觸事物;致知,獲得知識;即通過接觸世間萬事萬物,在體會到各種知識的基礎上加深對理的體驗,最終貫通明理)3、代表人物:北宋的程顥、程頤等人開創;南宋朱熹集大成。 二、心學1)陸九淵心學.(南宋理學大師)背景: 在理學自身的發展過程中,理學家們也對於一些具體的問題產生了分歧。他們不滿意程朱理學對於「理」的探究方式的煩瑣,相對而言,更受到佛教、道教強調個體修養作用這一思想的影響,提出了「心即理也」等觀點。內容:①心是萬物本原(「心即理也」)。 他認為天理、人理、物理只在人的心中,「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主張「心」和「理」是永久不變的,以此證明一切封建的道德教條都是人心所固有的,是永恆不變的。②求「理」的方法 -----內心反省。認為「理」就像太陽、月亮一樣簡單明了,不許要旁求他索,通過世界外物或者咬文嚼字埋首經書,都是煩瑣而無用的求證方法,人們要了解、認識客觀事物,只要悟得本心就可以了,甚至連書都不必多讀。認識來自心中,所謂「發明本心」也就是要直達自己的內在良知。③反對「格物致知」(但它們在本質上是一致的,都是為封建統治提供理論根據的,反對人民為改善受壓迫的處境去同封建統治者進行斗爭。) 2)陽明心學。背景:隨著程朱理學在思想界統治地位的確立,其本身也逐漸地成為統治者束縛人們思想的工具。特別是程朱理學與科舉制度正式掛鉤之後,許多知識分子更多地將程朱理學看作求取科舉功名的敲門磚。而明中期以來,社會生活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農民起義也頻繁發生,程朱理學不能夠回應這些變化。一些儒家學者認為,人心混亂是由於思想界的混亂導致。在官學話的程朱理學之外,他們通過進一步發展陸九淵的「心學」來挽救理學和更新儒學,「陽明心學」由此產生。內容:①思想核心:「致良知」 良知即本心、即理,乃天生,不必外求②強調自我主動,鼓勵奮發立志王守仁,世稱陽明先生,明代理學大師。核心思想是「致良知」即本心和良知即是理,天理本在人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需克服私慾、回復良知即可成聖賢。強調加強自我修養,激勵人們奮發立志。
⑩ 請問心學+理學=心理學
沒有吧,心學,理學,心理學不是一脈相承的,是獨立的~~前面的是唯心主義的思想學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