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理學法學 » 兒童學前心理學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兒童學前心理學

發布時間: 2021-03-30 03:16:22

⑴ 學習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的意義

了解兒童出生後各階段的心理狀態、心理現象以及在面對兒童時期即將遇到大部分事件兒童的心理反應如何。 可以更好的促進兒童的早期心理發展,力求在兒童早期樹立健康的心理,盡可能的確保兒童在今後的成長發展中,擁有良好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 同時也可以更好的促進監護人或直接撫養人與兒童之間的關系。

⑵ 學前心理學的主要流派

【學前心理學】的主要流派介紹

【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慾發展理論】弗洛伊德認為人格由三個部分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人在出生時,人格的全部就是本我。其主要功能就是最大限度地滿足與生俱來的生物本能,當新生兒餓了或尿濕了的時候,他們就會不顧一切地哭鬧,直到有人來滿足他們的需要為止。弗洛伊德認為性本能是最重要的生命本能,人在不同的年齡,性的能量——力比多投向身體的不同部位,弗洛伊德稱這些部位為「性感帶」。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口腔、肛門、生殖器相繼成為快樂與興奮的中心。早期力比多的發展決定了人格發展的特徵和心理生活的正常與否。以此為依據,弗洛伊德將兒童心理發展分為五個階段,並描述了各個階段的特徵。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埃里克森認為人生發展可分為八個階段,每個階段都面臨一對危機或沖突。要想順利進入下一個發展階段,人就必須要先解決好當前所面臨的危機。

學前兒童的發展主要處於埃里克森心理社會發展的前四個階段: 基本信任對不信任(0-1歲),嬰兒必須學習相信別人。如果照顧者常以拒絕的態度或不一致的方式來照顧嬰兒,嬰兒可能會認為這個世界是個危險的地方,到處充滿不值得信賴或依靠的人。母親或照顧者是最主要的社會化代理人。 自主對羞愧(1-3歲),兒童必須學習自主,自己吃飯、穿衣及照顧自己的個人衛生等。兒童若無法自己獨立,可能會使兒童懷疑自己的能力,並覺得羞恥。父母是主要的社會化代理人。 主動對內疚(3-6歲),兒童企圖向別人表明自己已經長大,並開始嘗試作一些自己的能力尚無法應付的事。他們的目標或所進行的活動常和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員相抵觸,這些沖突使他們覺得有罪惡感。兒童必須保持自動自發的精神,但也必須學習不去侵犯他人的權利、隱私或目標,這樣才能克服這種沖突。家人是最主要的社會化代理人。 勤奮對自卑(6-12歲),兒童必須要能勝任社會及學習的技巧。在這階段,兒童常會和同伴比較。只要勤奮,兒童就能學得社會及學習技巧,就會獲得自信;但若不能學習這些重要的特質,則會自貶自卑。教師和同伴是重要的社會化代理人。

【華生的行為主義觀點】華生美國心理學家,行為主義的創始人。認為一切行為都是刺激(S)-反應(R)的學習過程。與洛克的「白板說」一樣,華生也把嬰兒看作是一塊白板,可以被各種經驗填滿。所以,他堅信兒童沒有任何先天傾向,他們要發展成什麼樣子完全取決於他們所處的養育環境,取決於父母和其他重要人物對待他們的方式,甚至號稱能將12個健康的嬰兒塑造成醫生、律師、乞丐等任意的社會角色,而無需考慮這些嬰兒的背景或血統。還認為兒童發展是一個連續的行為變化過程,是由個人獨一無二的經驗鍛造的,因此存在巨大的個體差異。

【斯金納的行為主義觀點】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繼承了華生行為主義理論的基本信條,與華生的刺激-反應觀的不同點在於他區分出應答性行為(即由刺激引起的行為)和操作性行為(即個體自發出現的行為)。操作性行為的發生頻率會在緊隨其後的強化作用下增強,如食物、稱贊、友好的微笑或一個新玩具;同樣該行為也能通過懲罰,如不同意或取消特權等,來減少其發生的頻率。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班杜拉是美國新行為主義心理學家,在其理論中最強調的就是觀察學習和替代強化。 所謂觀察學習就是通過觀察他人(稱為榜樣)的行為,進行的學習。在他看來,兒童總是「張著眼睛和耳朵」觀察和模仿周圍人們的那些有意的和無意的反應,觀察、模仿帶有選擇性。通過對他人行為及其結果的觀察,兒童獲得某些新的反應模式,或調整、矯正了現有的反應特點。當一個2歲的兒童觀察到他的姐姐接近並寵愛小狗後,可能也會與小狗建立積極的關系;而當一個8歲的兒童看到父母談論外地人時態度輕蔑,那麼他也可能學會了用消極的態度對待外地人。 「替代強化」——由於觀察到他人的行為受到表揚或懲罰,而使兒童也受到了相應的強化。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觀】皮亞傑受到其生物學背景的影響,認為智力是可以協助個體適應其環境的基本生活過程。「適應」就是指個體能應付現有環境的要求。例如飢餓的嬰兒抓起奶瓶送入嘴內,青少年在旅行時能成功的運用地圖,這都是適應的表現。當兒童成熟時,他們會獲得更為復雜的「認知結構」,以協助其適應環境。

每個理論都有自己的出發點,都在強調發展的不同側面。由於兒童發展是一個整體,很多兒童心理學家都選擇了折中的態度:認為沒有任何一種理論可以解釋清楚人類發展的全貌,但同時又相信每種理論都在一定程度上對心理發展的研究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⑶ 學前兒童心理學與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的區別,學前教育專業里有什麼區別

學前心理學:研究從出生到入學前兒童(即0-6歲)心理發生發展規律的科版學。
主要內容包括權1、學前兒童感知覺的發展
2、學前兒童注意的發展
3、學前兒童記憶的發展
4、學前兒童表徵的發展
5、學前兒童想像的發展
6、學前兒童思維的發展
7、學前兒童語言的發展
8、學前兒童情緒的發展
9、學前兒童意志行動的發展
10、學前兒童個性的發展
11、學前兒童氣質、性格和能力的發展
學前發展心理學:在內容上反映了學前兒童心理學的新成果和新觀念,不僅闡明了學前兒童認知、情感、個性有關因素的發展特點,而且揭示了學前兒童在交往、游戲及各類藝術活動中的心理特徵;在結構上採用開架式,依據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的不同方面分成編,每一編由具有靈活性的若干模塊構成,教師可以根據需要分別組合成適合學前教育專業專科生和學前教育專業本科生使用的教學內容。

⑷ 學前心理學論述題:論述皮亞傑對兒童思維發展的四階段

幼兒的思維發展表現出三種不同的方式:直覺行動思維、具體形象思維和抽象邏輯思維的萌芽。幼兒早期的思維以直覺行動思維為主,幼兒中期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幼兒末期抽象邏輯思維開始萌芽。

1.直覺行動思維

0~2歲幼兒的思維主要是直覺行動思維。直覺行動思維是指主要利用直觀的行動和動作解決問題的思維。例如,幼兒通過拖動桌上的布來獲得他不能直接拿到的玩具。直覺行動思維離不開幼兒對客體的感知和動作,是幼兒早期出現的萌芽狀態的思維。皮亞傑認為這個階段幼兒思維的發展有兩個明顯的標志:一是幼兒有時不用明顯的外部嘗試動作就能解決問題;二是產生了延遲性模仿能力。所謂延遲性模仿是指模仿的對象或動作在眼前消失一段時間後對行為或動作的模仿。

總體上說,幼兒大致獲得了以下能力:幼兒通過伸手和抓握等動作,開始注意到物體的空間關系,這使幼兒逐漸超越了直接的感知和運動,開始理解周圍的世界;幼兒突破了直接經驗的限制,發展起了具有先後的時間維度的概念,出現了對因果關系的初步理解;幼兒開始逐步理解目標和手段的關系;幼兒可以模仿不在眼前的行為並表現出明顯的目的性等等。

在皮亞傑看來,這一階段的幼兒思維發展的最大成就之一就是獲得了「客體永久性」的概念,即幼兒明白了消失在眼前的物體仍將繼續存在。皮亞傑認為,幼兒在沒有直接感知物體時卻相信物體仍然存在是一個逐步學習的過程,貫穿整個感知運動階段,其典型的表現就是嬰兒出現藏貓貓的游戲行為。直覺行動思維是貫穿人的一生的思維方式。幼兒的直覺行動思維離不開幼兒對實際物體的感知和動作,因而缺乏行動的計劃性和對行為結果的預見性,思維具有明顯的狹隘性。



(圖:客體永久性)

2. 具體形象思維

2至6、7歲幼兒思維的主要形式是具體形象思維。具體形象思維是利用事物的形象以及事物形象之間關系解決問題的思維。這一階段的幼兒雖然擺脫了對動作同步性的依賴,但仍受到具體事物的形象和動作的影響。皮亞傑將這一階段幼兒的思維稱為前運算階段。

皮亞傑又進一步將這一階段分為兩個階段:前概念階段和直觀階段。前概念階段幼兒思維的特點表現為幼兒普遍存在的泛靈論和自我中心主義。幼兒的泛靈論是指幼兒將一切物體都賦予生命的色彩。例如,幼兒認為在採摘植物時植物會受到傷害,植物也會感到疼痛。在以下的一段皮亞傑和一位前概念階段的幼兒的對話中,可以看到幼兒明顯的賦予太陽以生命的色彩。


皮亞傑:太陽會動嗎?
幼兒:會動,你走它也走,你轉它也轉。太陽是不是也跟過你?
皮亞傑:它為什麼會動呢?
幼兒:因為人走動的時候它也走。
皮亞傑:它為什麼要走呢?
幼兒:聽我們在說什麼。
皮亞傑:太陽活著嗎?
幼兒:當然了,要不然它不會跟著我們,也不會發光。

自我中心主義的幼兒完全以自己的身體和動作為中心,從自己的立場和觀點去認識事物,不能認識到自己的思想可能與別人的思想不同,因而不能從客觀的、他人的立場去認識事物。

皮亞傑證明幼兒自我中心主義傾向的著名實驗是「三山實驗」。在三山實驗(如圖)中,把大小不同的三座山的模型放在桌子中央,四周各放一把椅子。幼兒被帶著圍繞三座山的模型散步,使幼兒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觀察這三座山的模型。散步之後,讓幼兒坐在其中的一把椅子上,將三個玩具娃娃放在其他椅子上,然後問幼兒放在其他位置上的玩具娃娃看到的是什麼。

實驗結果顯示,不到4歲的幼兒根本不懂得問題的意思。4~6歲的幼兒不能區分他們自己和娃娃所看到的景色,不管觀察者看到了什麼景色,他們總是選擇他們自己所看到的景色。能夠區別不同觀點的第一個信號出現在大約6歲時,這時幼兒表現出他們知道了區別所在,但是卻不能指出來。在8~9歲,他們能夠理解他們自己與娃娃的觀測點之間的某些聯系。在這個經典的範例中,8歲以下的幼兒被認為是自我中心者。因為他們是基於自己的立場,不能想像出他們自己以外的任何立場。不過,最近的一些研究認為皮亞傑的任務對於幼兒來說是困難的,可能皮亞傑低估了幼兒的能力(Donaldson,1978;Siegal,1997)。




(圖:守恆實驗)

3. 抽象思維的萌芽

抽象思維是指利用抽象的概念或詞,根據事物本身的邏輯關系解決問題的思維。在幼兒末期即幼兒6~8歲這一時期,幼兒開始出現抽象思維的萌芽。

第一,幼兒開始獲得可逆性思維。例如,幼兒開始認識到如果在一堆珠子中減去幾個,然後增加相同數目的珠子,這堆珠子的總數將保持不變。

第二,幼兒的思維開始能夠去自我中心化。所謂去中心化是指幼兒認識到他人的觀點可能與自己的有所不同,幼兒能站在他人的立場和角度考慮問題。例如,幼兒開始能夠解決「三山問題」。

第三,幼兒開始能夠同時將注意集中於某一物體的幾個屬性,並開始認識到這些屬性之間的關系。例如,幼兒開始認識到一個物體可以有重量和大小等幾個屬性,並且認識到這些屬性是可分離的。

第四,幼兒開始使用邏輯原則。幼兒獲得的重要邏輯原則是不變性原則,即一個客體的基本屬性不變。另一個原則是等價原則,即如果A的某種屬性等於B,B等於C,則A必然等於C。

⑸ 學前兒童心理學研究原則

(一)客觀性原則
因為研究與被研究的都是「人」,都有主觀意識,會使材料帶有內主觀性,因此在心理學研容 究中特別強調要以充分的事實材料為依據。
(二)發展性原則
必須用發展的眼光研究學前兒童心理,不僅要注意已經形成的心理特點,更要注意那些 剛剛萌芽的新特點及其發展趨勢。
(三)教育性原則
研究工作對學前兒童心理總會有或多或少的影響, 研究過程本身往往就是教育過程, 因 此研究者必須對兒童的身心發展負責。這是研究者必須遵循的職業道德。

⑹ 學前心理學研究的內容包括哪些方面

研究從出生到入學前兒童(即0-6歲)心理發生發展規律的科學。
主要內容包括內容折疊
1、學前兒童感知覺的發展
2、學前兒童注意的發展
3、學前兒童記憶的發展
4、學前兒童表徵的發展
5、學前兒童想像的發展
6、學前兒童思維的發展
7、學前兒童語言的發展
8、學前兒童情緒的發展
9、學前兒童意志行動的發展
10、學前兒童個性的發展
11、學前兒童氣質、性格和能力的發展

⑺ 什麼是心理學什麼是學前兒童心理學

1、心理學指一門研究人類心理現象及其影響下的精神功能和行為活動的科學,兼顧突出的理論性和應用(實踐)性。

心理學包括基礎心理學與應用心理學兩大領域,其研究涉及知覺、認知、情緒、思維、人格、行為習慣、人際關系、社會關系等許多領域,也與日常生活的許多領域——家庭、教育、健康、社會等發生關聯。

心理學一方面嘗試用大腦運作來解釋個體基本的行為與心理機能,同時,心理學也嘗試解釋個體心理機能在社會行為與社會動力中的角色;

另外,它還與神經科學、醫學、哲學、生物學、宗教學等學科有關,因為這些學科所探討的生理或心理作用會影響個體的心智。實際上,很多人文和自然學科都與心理學有關,人類心理活動其本身就與人類生存環境密不可分。

2、學前兒童心理學指研究從出生到入學前的兒童心理發生發展規律的科學。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是學前教育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理論課,同時,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科學。

既是學習者踏入學前教育領域的基礎課程,也對實踐工作者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可在實踐中幫助幼教工作者按照客觀規律引導兒童心理發展、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及提高教育工作中的成效等。

(7)兒童學前心理學擴展閱讀

心理學應用

1、描述發生的事情

心理學的第一個任務是對行為進行精確的觀察。心理學家一般把這種觀察稱為他們的數據。行為數據(behavior data )是關於機體的行為和行為發生時環境的觀察報告。當研究者進行數據收集時,他們必須選擇一個適宜的分析水平,並且設計出能保證客觀性的度量行為的方法。

2、解釋發生的事情

描述必須忠實於可知覺到的信息,而解釋卻謹慎地超越了能夠被觀察到的現象。在心理學的許多領域中,中心目標都是找到行為和心理過程的常規模式。心理學家希望發現行為是如何工作的。

心理學的解釋通常承認大多數行為受到一些因素的共同影響。一些因素在個體內部起作用,比如基因構成、智力水平或自尊。行為的這些內部決定因素叫作機體變數(organismic variables )。它們是關於機體的一些特殊內容。

就人類而言,這些決定因素是所謂的秉性變數(dispositional variables )。而有一些因素在外部作用。對行為的外部影響是環境變數或情境變數。

一個受過良好訓練的心理學家,可以通過用他或她對人類經驗的洞察力和以前的研究者對同一個現象已經發現的事實,來解釋觀察到的現象。許多心理學家都試圖確定幾種解釋中的哪一種能最精確地解釋一個特定的行為模式。

3、預測將要發生的事情

心理學中的預測是對一個特定的行為將要發生的可能性和一種特定的關系將要被發現的可能性的陳述。對一個潛伏於特定形式行為下的原因的精確解釋,常常能讓研究者對未來的行為做出精確的預測。

4、控制發生的事情

控制是核心的、最激勵人的目標。控制意味著使行為發生或者不發生——引發它,維持它,停止它,並且影響它的形式、強度或者發生率。如果一個對行為原因的解釋能創造控制行為的條件,那麼這個解釋就是有說服力的。

控制行為的能力很重要,因為它為心理學提供了幫助人們改進他們生活質量的途徑。

心理學家使用科學的方法對個體的行為和心理過程得出結論。心理學家有這樣幾個目標:在適宜的水平上客觀地描述行為,解釋產生行為的原因,預測行為何時會發生,以及控制行為以改進生活質量。

⑻ 學前心理學與學前發展心理學的區別

學前心理學可能更加偏重與0~6歲學齡前兒童的心理生理發展規律,發展心理學則是從出生到成年整個個體的身心發展規律,體系更加嚴密,可以說學前心理學史發展心理學的一小部分

⑼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有什麼意義

研究學前兒童心理學的意義 幼教工作者通過學習學前兒童心理學,有以下幾方面的收獲: 1、掌握關於學前兒童心理發展規律的基本知識。
學前兒童心理學是研究從出生到入學前心裡發生發展有關規律的科學,幼教工作者只有掌握了學前兒童心理學的基本知識,基本規律可以提高自己了解孩子和教育孩子的能力,特別是他們的心理發展特點和學習活動規律。才能使自己「快速」了解 「幼兒」的內心世界呢?學前心理學這一學科,本書將幫助我們了解學前兒童的發展,以及如何運用於教學實踐。如,它闡述學前兒童發展過程;;圍繞「學前兒童心裡發展的年齡特徵」、學前兒童注意到發展」、「學前兒童的記憶發展」等,簡述學前心理學的學科發展;
讓我感觸最深的還是學前兒童注意發展,注意是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性和集中性,它是一種心理狀態,特別是小班的小朋友我們平常也會說我們班某某幼兒的注意真是差,總是在抱怨怎麼會這樣那樣的,我學了這章後我知道了3—6歲的幼兒兒童的注意發展的特徵仍然主要是無意注意佔優勢,有意注意初步發展。有意注意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水平底,穩定性差而且依賴成人的組織與引導,注意的選擇有賴於知識經驗好認真水平。
總之,通過這次學習,我受益非淺,掌握了許多學前教育的理論知識,我一定在工作中不斷實踐,利用空餘時間繼續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