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心理學的發展史
心理學
(註:可授予教育學、理學學位)
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發生發展特點與規律的一門科學。心理現象主要分為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兩個方面。其中心理過程包括諸如感知、記憶、思維等認識過程、情緒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個性心理包括個性心理傾向性和能力、氣質、性格等特徵。
心理學的研究范圍包括個體的和群體的、正常的和異常的心理特點與規律。
現代心理學創建於19世紀末的德國,100多年來心理學成為當代科學中發展最迅速的學科之一。由於心理現象十分復雜,目前已形成了不同的理論來解釋心理活動。近幾十年來,心理學的基礎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均日益受到重視,它的研究領域更為精細,並具有更多的跨學科和多學科性質,心理學和一些鄰近學科的交叉重疊,相互滲透,促進了彼此的發展。
中國古代有著豐富的心理學思想,但科學的心理學研究開始於本世紀初。1949年以前,主要受西方心理學的影響。1949年以後,提出在辯證唯物主義指導下建立中國的心理學。50 年代,中國心理學界曾學習前蘇聯的心理學和巴甫洛夫學說。在普通心理學、生理心理學。兒童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和勞動心理學等方面進行了研究工作,取得了成績。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心理學受到了批判而被取消。70年代末心理學得到恢復。在我國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中國心理學開展了廣泛的國際學術交流,中國心理學家進入了各種國際心理學組織的領導機構,吸收各國的先進心理學思想、方法和技術,結合中國國情進行學術研究,使中國心理學事業取得了較大的發展。現在,我國有中國科學院心理學研究所,在20餘所大學建立了心理學系、心理學研究所或心理學專業,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
心理學兼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性質,它與許多學科有著密切的聯系。一方面,它與生命學科結合,探討心理活動的生物學基礎。同時,它伸展到技術學科領域,與信息科學等相聯系,促進了認知科學的發展。另一方面,心理學與社會科學結合。研究社會生活中各個領域所發生的心理現象,促進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的提高。心理學與教育學科的結合尤為緊密,心理學是教育學的一門基礎理論學科,它為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為培養人和教育人。為開發智力資源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
心理學的研究范圍相當廣闊,其研究領域可以分為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一般來說,普通心理學,生物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等屬於基礎研究范圍。教育心理學、工業心理學、醫學心理學、運動心理學等屬於應用研究范圍。實際上,心理學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是很難區分的,許多研究領域既有基礎研究的性質又有應用研究的性質。現代心理學的應用范圍在不斷擴大,心理學參與解決教育、工業、商業、環境、軍事、醫療衛生、運動、司法以及各種社會問題。
心理學分為基礎心理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應用心理學三個二級學科,在培養目標上分別有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
001基礎心理學
一、學科概況。
基礎心理學是心理學的基礎學科。它研究心理學基本原理和心理現象的一般規律,涉及廣泛的領域,包括心理的實質和結構,心理學的體系和方法論問題,以及感知覺與注意,學習與記憶,思維與言語。情緒情感與動機3意識,個性傾向性與能力、性格、氣質等一些基本的心理現象及其有關的生物學基礎。基礎心理學也包括;動理學方法的研究,包括實驗設計、心理測量和各種具體的研究方法。
基礎心理學的發展與腦科學、計算機科學結合的趨勢十分明顯。心理與大腦的關系成為基礎心理學的核心問題。基礎心理學通過腦成象技術與腦科學相結合,將有可能解決心理學中的多解問題--對某些認知過程存在多種可能的理論解釋。這標志著基礎心理學在21世紀將走上更富有成果的發展道路。基礎心理學與計算機科學關系密切,彼此共同推進關於人類認知的理論。
二、培養目標
l.博士學位 透徹了解基礎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系統掌握基礎心理學以及相關學科的基礎知識和技能,較好地掌握當前國際心理學發展的動向,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和跨學科研究的素養,對所研究的領域有獨到見解。至少掌握一門外國語,能熟練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具有一定的寫作能力和進行國際學術交流的能力。畢業後能獨立承擔並完成有較大意義的科研課題,能勝任高等院校心理學的教學工作。
2.碩士學位 具有較系統的基礎心理學以及相關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掌握心理學或相關學科的實驗技能和測量方法,能獨立進行科學研究。較為熟練地掌握一門外國語,能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畢業後能勝任科研與高等院校的教學工作。
三、業務范圍
1.學科研究范圍 基礎心理學研究范圍包括感覺、知覺、注意、記憶、思維與言語,動作,情緒情感與動機、意識,個性傾向性與能力、氣質、性格等及其有關生物學基礎。基礎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心理學史和方法的研究,以及動物心理學的研究。認知神經科學將認知過程與神經過程有機地結合起來,將成為基礎心理學的主要發展方向。
2.課程設置 當代心理學進展,心理學研究方法,心理學基本理論與流派,實驗心理學專題,認知心理學專題,生理心理學專題,比較心理學專題,心理測量專題,認知科學導論,人工智慧概論,認知神經科學,腦成象技術,比較神經解剖學,高級統計學,腐級計算機語言。
四、主要相關學科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應用心理學,計算機科學,教育學,神經生物學。
0O2發展與教育心理學
一、學科概況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包括發展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兩個分支。它們是心理學的主幹學科。主要研究個體心理的發生與發展,以及人類學習與教育,特別是學校教育在促進個體心理發展變化中的心理學問題。
當前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明顯地表現出兩大特點:一是科學研究呈現綜合發展的趨勢,另一是應用研究廣泛開展。與之相應,該學科內部不斷產生一些新的交叉學科,如發展心理語言學、發展心理生物學、發展心理病理學、發展心理社會學、教育社會心理學、學科教育心理
雜、學核心理學等。所有這些都預示著發展和教昏動理學在ZI世紀的廣闊前景和重要價值 。
一、培養目標
1.博士學位 系統地掌握本學科以及相關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充分把握國際心理學發展的最新動態,具有較強的科學研究能力,對本學科中所研究的領域有獨到的見解。至少掌握一門外國語,能熟練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具有一定的寫作能力和進行國際學術交流的能力。畢業後能獨立承擔並完成有重大意義的課題,能勝任高等院校的心理學,尤其是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的教學工作。
2.碩士學位 具有較系統的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的基本理論與專業知識,掌握本學科的研究方法,能獨立進行科學研究,較為熟練地掌握一門外國語。能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畢業後能勝任心理學的科研和教學工作。
三、業務范圍
1.學科研究范圍
(l)發展心理學 主要研究人類發展的基本規律和各個年齡階段的心理發展特點。內容包括嬰幼兒、童年、青少年的認知、情緒情感、意志、個性和社會性發展,成人期和老年期的心理發展與適應,特殊和異常兒童的心理發展,人類心理的演化等。
(2)教育心理學 主要研究教育領域,尤其是學校教育中的心理學問題,揭示其一般規律及其在教育實踐中的應用。內容包括學習與教學心理、品德心理與培養、學科心理、差異心理、特殊教育心理、學校心理學、計算機輔助教學等。
2.課程設置
發展心理學新進展,教育心理學新進展,心理學研究方法,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史,認知發展心理學,社會性發展,品德心理學專題,智育心理學專題,學習心理學專題,教學心理學專題,比較心理學專題,高級統計學,計算機語言等。
四、主要相關學科
基礎心理學,應甩心理學,計算機科學,教育學,語言學,精神病學。
OO3應用心理學
一、學科概況
應用心理學是心理學中迅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學科分支。由於人們在工作及生活方面的需要,多種主題的相關研究領域形成應用心理學學科。應用心理學研究心理學基本原理在各種實際領域的應用,包括工業、工程、組織管理、市場消費、社會生活、醫療保健、體育運動以及軍事、司法、環境等各個領域。隨著經濟、科技、社會和文化迅速發展,應用心理學有著日益廣闊的前景
二、培養目標
1.博士學位 系統掌握應用心理學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了解國內外應用心理學的新進展,學習最新研究方法與技術,能獨立完成應用心理學實驗研究或現場研究。在理論與應用方面能提出獨到的見解。至少掌握一門外國語,能熟練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具有一定的寫作能力和進行國際學術交流的能力。畢業後能勝任應用心理學教學或研究工作,並能在實際部門主持有關應用心理學的工作。"
2、碩士學位 通過應用心理學的基礎訓練,具備進行實驗操作與現場研究的能力,較系統地了解應用心理學的理論體系和研究方法,能夠獨立從事應用心理學的研究。較為熟練地掌握一門外國語,能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畢業後能從事應用心理學教學工作或研究工作並能在實際部門從事有關應用心理學的工作。
三、業務范圍
1.學科研究范圍 運用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研究和解決工業、社會、醫學、運動和軍事等領域的心理學問題。本學科包含若干領域,相互聯系,形成體系。其中主要有五個方面
(l)工業心理學:主要研究工程、技術設計和管理工作中人的因素。內容包括:為適應科學技術的進步,實現高效、安全、健康工作的要求,人所必須具備的感知覺、思維、決策和操作特點,組織管理工作中的個體特徵、群體心理、領導行為和組織心理等,提出有關人員選拔、訓練、評價、激勵的方法和人一機系統設計的心理學依據。
(2)社會心理學:主要研究個體和群體的社會心理與社會行為的一般規律,著重闡明人的心理受社會文化制約的基本原理以及社會心理學原理在各類實際部門的應用。內容包括:個體社會化過程。社會認知、社會動機、社會態度、人際關系與溝通、大眾心理現象等。
(3)醫學心理學:主要研究和探討醫療保健中的應用心理學理論方法及應用。內容包括:醫學心理診斷和評估、行為異常的發生、發展咨詢和防治、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的理論和方法、心理一行為一社會醫學模式,以及心理關護和康復等。
(4)運動心理學:主要研究體育運動中的應用心理學原理、方法與應用。內容包括:運動領域的認知過程、情感、意志、技能學習、心理訓練、運動員選材,以及心理測試與訓練方法等。
(5)軍事心理學:主要研究軍事領域的應用心理學原理、方法和應用,包括軍事人員的選拔、評估、作業過程、訓練、咨詢和作戰心理等。
主要研究方向有:管理心理學,人事心理學,勞動心理學,消費心理學、廣告心理學、工程心理學,環境心理學、社會心理過程,群體與大眾心理,中國人(包括各民族)社會心理,司法心理學,變態心理學,臨床心理學,健康心理學,康復心理學,體育教學心理,運動訓練心理,訓練手段與方法,軍事作業心理、軍事人員選拔與評價等。
2.課程設置 應用心理學新進展,心理學研究方法,多元統計分析,應用心理學文獻,應用心理學(各分支)專題,高級計算機語言。
四、主要相關學科
基礎心理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社會學,臨床醫學,運動訓練學等。
② 心理學發展史
一,心理學根源於哲學和生理學
現代哲學之父-笛卡兒(Rene Descarts)
認為行為由心而生,主張二元論,
強調身與心是分開的.
某些生理學家探討心靈如何將感官所得資訊,
接受刺激經由內在歷程,產生行為.
如:繆勒(Johannes Muller)
二,科學心理學的誕生
德國馮徳(Wilhelm Wundt)
率先採用科學方法,進行人類心理學研究
被公認為心理學的創始人或心理學之父
三,結構主義與功能主義學派之爭
結構主義大師-鐵欽鈉(Edward Titchener)
倡導意識結構的理念,使結構主義成為科學心理學之後的第一個學派
承續馮德的研究方法,讓受試者以內省法(introspection),
說出自己對外界刺激所產生的心思意念,再進一步分析.
功能主義由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William James)所倡導
認為心理學應研究意識的功能而非結構
詹姆斯受達爾文進化論及洛克經驗主義的影響,認為人類的
意識與生活經驗有密切關系.
What is 洛克經驗主義
經驗是人類心理和一切知識的來源,
人一出生即像是一塊白板,一切觀念,標志
均是經驗作用於心靈上刻下的痕跡.
除內省法之外,尚可採用觀察,心理測驗及問卷調查等方法.
四,行為主義的興起
二十世紀初期,由美國心理學家華森(John B.Watson)所創立
主張心理學應該採用科學方法
僅研究可以觀察得到的與可以驗證的行為,不必探討心理歷程
(有關思考,情緒,認知及意識都不再研究范圍內)
認為人類不受遺傳控制,強調後天環境與生活經驗對人類行為
有決定性的影響.
五,完形心理學
由德國心理學家魏哲邁(Max Wertheimer)所創立
在探討人類知覺(perception)與意識的心理過程
認為個人接受外界環境的各種刺激,會經歷有組織的心理歷程
而產生知覺.
主張整體不等於部分的總和
六,精神分析論
又稱心理分析(Psychoanalysis),
由奧地利精神科醫師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所創立
心理分析論探索個人潛意識,來了解人格特質,動機與
心理異常的原因.
潛意識是潛藏個人所不知道的思想,記憶與慾望
對個人的行為具有重大的影響力
佛洛伊德強調性的壓抑與沖動,是造成個人心理失常的主要原因
,亦主張性與攻擊是人類的基本本能,也是人類的原動力.
因此精神分析學派又稱為心理動力(Psycho-dynamic)學派.
七,人本心理學
主張研究方向應以正常人為對象,以人的需要為主,研究人性.
強調人有自由意志,主動積極及善良的本性,對自己未來有抉擇能力
藉著關懷與尊重個人,培養正面的自我概念(Self-concept),
有助個人達成自我實現.
源頭為人文主義(Humanism)
由美國心理學家羅吉斯(Carl Rogers)與馬斯洛(Abraham Maslow)創立
八,認知心理學
代表人物包含皮亞傑,強士基,西蒙等學者
主張透過人們如何獲得,貯存及訊息處理(information-processing)
,就能對人類行為有充分的了解.
認知(cognition)指個體求知的心理歷程,包含思考,記憶,想像,
期望,理解,注意及辨別等復雜的意識狀態.
包含了內在的心理歷程及外在的行為.
九,神經心理學
大腦神經化學物質的傳導,可以影響人類的行為.
經直接觀察個體,在清醒,睡眠,大腦受傷及焦慮不安等
意識狀態下,大腦各部位的活動情形,進而分析大腦各區域的功能.
是從生理心理學衍生出來的,有些心理學者認為以電流刺激大腦,
就可以使動物產生情緒反應.
有些生理學者發現,大腦左半球與又半球的功能不同.
十,現代心理學的新取向
研究人類行為不可忽略文化的變數.
研究的方向有轉向泛文化(cross culture)的趨勢.
③ 當今世界上最頂尖的心理學是什麼
心理學沒有最頂尖之分的。
不同的研究方向有不同的認知,也有不同的代表,沒有辦法可以進行比較。給你介紹一下心理學的主要流派和四次思潮,幫你了解一下。有點長,感興趣的話可以看一看學派名稱
心理錯覺學圖
內容心理學派、意動心理學派、構造主義心理學派、機能主義心理學派、行為主義心理學派、格式塔心理學派、精神分析心理學派、日內瓦學派、人本主義心理學派、認知心理學派。
思潮
心理學四次思潮也就是所謂的四次革命:行為主義革命、精神分析革命、認知心理學革命、人本心理學革命
美國心理學家巴斯(a.r.buss,1978)在《心理學革命的結構》一文中,認為西方現代心理學的發展經歷了四次革命(註:buss,a.r.(1978).thestructureofpsycholog-icalrevolutions,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the behavioral sciences.14,57~64.):
第一次革命:行為主義革命,它是從構造主義心理學到行為主義的革命,即由主觀心理學(意識心理學)向客觀心理學(行為心理學)的轉化。不僅華生本人堅持此種看法,英國哲學家羅素也說行為主義心理學猶如伽利略在天文學上的一次革命。在華生看來,行為主義革命的內涵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指行為主義對傳統心理學(即構造心理學)進行了一場徹底的革命,即把構造主義的主觀心理學轉變成為行為主義的客觀心理學。在這一由主觀心理學向客觀心理學的演變中,機能主義心理學只起著中介和橋梁的作用,而行為主義既繼承機能主義關於心理適應環境的思想,又提出環境改變行為的主張,這樣就使行為主義成為唯一合乎邏輯的和最徹底的機能主義,並且把心理封閉在主體之中的主觀心理學變成可觀察行為的客觀心理學。
第二次革命:認知心理學革命,它是從行為主義到認知心理學的革命,即由外部行為心理學的研究向內在認知過程探索的轉化,也就是由客觀心理學回歸於主觀心理學。如果說20世紀初行為主義的出現是美國現代心理學史上第一次巨大的轉變,那麼,現代認知心理學的產生則是第二次新的巨大的轉變。認知心理學的變革意義在於:(1)它扭轉了行為主義的外周論,重新恢復了意識在心理學中的地位,使意識與行為統一起來作為心理學完整的研究對象,為當代心理學提出一個嶄新的研究內部心理機制的理論範式。(2)它扭轉了行為主義的機械決定論和精神分析非理性主義的範式,突出了人的主體性和意識的能動作用,強調了高級過程對低級過程的影響和認知策略的重要功能,使感性與理性、理性與非理性統一起來作為心理學完整的研究對象,為當代心理學提出了一個主動實現信息加工的理論範式。
第三次革命:精神分析革命,它是從意識心理學到潛意識心理學的革命,即由理性心理學向非理性心理學的轉化、由表層心理學向深蘊心理學的轉化。弗洛伊德本人曾經對別人講過精神分析學的產生是人類科學思想領域里的三次革命之一,即與哥白尼的宇宙學革命(日心說)、達爾文的生物學革命(進化論)並列的一場心理學革命(發現心靈的黑大陸——潛意識王國)
第四次革命:人本主義心理學革命,它是從物化心理學到人化心理學的革命,即由非人的心理學回歸到人的心理學。美國心理學家安斯托思(aanstoos,1994)指出:「心理學在整個20世紀的大多數時光是致力於非人性的研究,那些關在籠子里的、飢餓的、發生了變異的白鼠成了主要對象。在過去的20年代發生了一種轉變,認知心理學取代了行為主義,成為心理學的主要範式,於是,白鼠出去了,計算機模型進來了。但是唯一不變的仍然是心理學中真正人的邊緣狀態」(註:wertz,f.j.(ed.)(1994).the humanisticmovement:recovering the personin psychology.lake-worth,fl:cardner press.inc.6.)。而人本主義心理學和超個人心理學則把人的本性、潛能、價值、創造力和自我實現提到心理學研究對象的高度,這在人類心理學史上來說是一個創舉。彪勒指出,人本主義心理學的革命性就在於:「(1)它提出了一種積極的人性模式;(2)它的倡導者承認他們自己的存在,認為生活是主觀進行的,就像它產生的那樣。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科學家」(註:布勒(陳寶鎧譯,1990):《人本主義心理學導論》,北京市:華夏出版社,24頁。)。布根塔爾指出:人本主義心理學是西方心理學史上「一場重大的突破」,也是「人關於自身知識的一個新紀元」。它「在人類狀況方面會發生的變化,將同我們在過去那個世紀已看到的物理學方面的變化同樣深刻」(註:戈布爾(呂明等譯,1997):《第三思潮:馬斯洛心理學》,上海市:上海譯文出版社,149頁。)。
對四次心理學革命也有不同認識。多數學者承認行為主義革命和認知心理學革命,但有的學者如肯德勤(h.h.kendler,1984)在《進化還是革命》(註:kendler,h.h.(1984).evolution or revolution?in psychology in the 1990' s,northholland.)一文中,認為所有這些都不能稱為「革命」,只能稱之為「進化」,即由一個學派向另一個學派的轉化或過度。如行為主義並沒有徹底拋棄構造主義,仍然繼承了其自然科學化和元素主義分析法;認知心理學雖然接受了s-o-r公式,但並未把中介因素視為生理刺激,而是把它視為知識或心理表徵。至於人本主義心理學雖然嚴厲批評行為主義和精神分析,但卻是更大的包容心理學。在他們看來,漸進發展過程只是進化,並不是破舊立新的革命。
④ 心理學最先看到鮮艷的紅色想到什麼
這個沒有最頂尖之分的。不同的研究方向有不同的認知,也有不同的代表,沒有法可以進行比較。給你介紹一下心理學的主要流派和四次思潮,幫你了解一下。有點長,感興趣的話可以看一看學派名稱心理錯覺學圖內容心理學派、意動心理學派、構造主義心理學派、機能主義心理學派、行為主義心理學派、格式塔心理學派、精神分析心理學派、日內瓦學派、人本主義心理學派、認知心理學派。思潮心理學四次思潮也就是所謂的四次革命:行為主義革命、精神分析革命、認知心理學革命、人本心理學革命美國心理學家巴斯(a.r.buss,1978)在《心理學革命的結構》一文中,認為西方現代心理學的發展經歷了四次革命(註:buss,a.r.(1978).thestructureofpsycholog-icalrevolutions,.14,57~64.):第一次革命:行為主義革命,它是從構造主義心理學到行為主義的革命,即由主觀心理學(意識心理學)向客觀心理學(行為心理學)的轉化。不僅華生本人堅持此種看法,英國哲學家羅素也說行為主義心理學猶如伽利略在天文學上的一次革命。在華生看來,行為主義革命的內涵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指行為主義對傳統心理學(即構造心理學)進行了一場徹底的革命,即把構造主義的主觀心理學轉變成為行為主義的客觀心理學。在這一由主觀心理學向客觀心理學的演變中,機能主義心理學只起著中介和橋梁的作用,而行為主義既繼承機能主義關於心理適應環境的思想,又提出環境改變行為的主張,這樣就使行為主義成為唯一合乎邏輯的和最徹底的機能主義,並且把心理封閉在主體之中的主觀心理學變成可觀察行為的客觀心理學。第二次革命:認知心理學革命,它是從行為主義到認知心理學的革命,即由外部行為心理學的研究向內在認知過程探索的轉化,也就是由客觀心理學回歸於主觀心理學。如果說20世紀初行為主義的出現是美國現代心理學史上第一次巨大的轉變,那麼,現代認知心理學的產生則是第二次新的巨大的轉變。認知心理學的變革意義在於:(1)它扭轉了行為主義的外周論,重新恢復了意識在心理學中的地位,使意識與行為統一起來作為心理學完整的研究對象,為當代心理學提出一個嶄新的研究內部心理機制的理論範式。(2)它扭轉了行為主義的機械決定論和精神分析非理性主義的範式,突出了人的主體性和意識的能動作用,強調了高級過程對低級過程的影響和認知策略的重要功能,使感性與理性、理性與非理性統一起來作為心理學完整的研究對象,為當代心理學提出了一個主動實現信息加工的理論範式。第三次革命:精神分析革命,它是從意識心理學到潛意識心理學的革命,即由理性心理學向非理性心理學的轉化、由表層心理學向深蘊心理學的轉化。弗洛伊德本人曾經對別人講過精神分析學的產生是人類科學思想領域里的三次革命之一,即與哥白尼的宇宙學革命(日心說)、達爾文的生物學革命(進化論)並列的一場心理學革命(發現心靈的黑大陸——潛意識王國)第四次革命:人本主義心理學革命,它是從物化心理學到人化心理學的革命,即由非人的心理學回歸到人的心理學。美國心理學家安斯托思(aanstoos,1994)指出:「心理學在整個20世紀的大多數時光是致力於非人性的研究,那些關在籠子里的、飢餓的、發生了變異的白鼠成了主要對象。在過去的20年代發生了一種轉變,認知心理學取代了行為主義,成為心理學的主要範式,於是,白鼠出去了,計算機模型進來了。但是唯一不變的仍然是心理學中真正人的邊緣狀態」(註:wertz,f.j.(ed.)(1994).thehumanisticmovement:.lake-worth,fl:cardnerpress.inc.6.)。而人本主義心理學和超個人心理學則把人的本性、潛能、價值、創造力和自我實現提到心理學研究對象的高度,這在人類心理學史上來說是一個創舉。彪勒指出,人本主義心理學的革命性就在於:「(1)它提出了一種積極的人性模式;(2)它的倡導者承認他們自己的存在,認為生活是主觀進行的,就像它產生的那樣。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科學家」(註:布勒(陳寶鎧譯,1990):《人本主義心理學導論》,北京市:華夏出版社,24頁。)。布根塔爾指出:人本主義心理學是西方心理學史上「一場重大的突破」,也是「人關於自身知識的一個新紀元」。它「在人類狀況方面會發生的變化,將同我們在過去那個世紀已看到的物理學方面的變化同樣深刻」(註:戈布爾(呂明等譯,1997):《第三思潮:馬斯洛心理學》,上海市:上海譯文出版社,149頁。)。對四次心理學革命也有不同認識。多數學者承認行為主義革命和認知心理學革命,但有的學者如肯德勤(h.h.kendler,1984)在《進化還是革命》(註:kendler,h.h.(1984).evolutionorrevolution?inpsychologyinthe1990's,northholland.)一文中,認為所有這些都不能稱為「革命」,只能稱之為「進化」,即由一個學派向另一個學派的轉化或過度。如行為主義並沒有徹底拋棄構造主義,仍然繼承了其自然科學化和元素主義分析法;認知心理學雖然接受了s-o-r公式,但並未把中介因素視為生理刺激,而是把它視為知識或心理表徵。至於人本主義心理學雖然嚴厲批評行為主義和精神分析,但卻是更大的包容心理學。在他們看來,漸進發展過程只是進化,並不是破舊立新的革命。
⑤ 用心理學分析如何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
。。。1500字
⑥ 在20世紀70年代,心理學界發生了一場什麼革命
在20世紀70年代,心理學界發生了一場認知革命
認知心理學和西方傳統哲學同專樣具有某些屬相關聯系。其主要特點是強調知識的作用,認為知識是決定人類行為的主要因素。它是心理學的一種思潮,興盛於20世紀50年代。它作為西方心理學界的一段時期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在20世紀70年代。它偏重於研究人類的一些行為的高級心理過程即認知過程,比如知覺、記憶、思維、表象以及語言等等。一般認知心理學家們研究方法中,所使用的主要方法是從可以觀察到的行為等現象來推測對象不易觀察到的相關心理過程。一些研究人員把這種方法稱為聚性證明法,意思就是把不同性質、不同途徑的數據集合到一塊,從而得到一些結論。現在,認知心理學的研究一般需要通過某些實驗、認知神經心理學、認知神經科學與計算機系統模擬形式等多方面的數據來合並支撐。這樣一種多視角的方法越來越受到心理學家們的青睞。認知心理學家們把信息的輸入、輸出加工過程細分成一系列階段來研究人腦本身,揭示人類認知活動的本質,而不僅僅是依靠推測。認知心理學的興起是西方心理學發展中一次變化。一些美國心理學家認為,認知心理學的出現是美國心理學發展中的第二次革命。(第一次革命是行為主義的興起)
⑦ 社會心理學在三個哲學思辨期、經驗期、科學時期最重要/典型/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有哪些
一、思辨期(社會心理思想早期積累階段)
人類社會一開始便伴隨著許多社會心理現象。如氏族社會的人們由於對自然(天災、疾病)與戰爭的恐懼而產生迷信並形成宗教,而後,宗族首領或統治者又利用宗教(儀式、禁忌)對個體的影響去調節人們的社會行為,以達到安定或統治的目的;許多游說者為了說服君主或追隨者也常探索聽眾的內心奧秘等。有社會心理現象就會有社會心理思想。
在我國古代,有許多思想家提出過不少社會心理思想。如孔子關於判斷人的善惡的社會知覺思想。他主張,不要因「鄉人皆好之」或「鄉人皆惡之」就說這人是「好人」或「壞人」,「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才是真正的好人。(《論語·子路篇》)。孔子認為人以群分,善、惡群體對同一現象會有不同評價。所以了解人不僅要直接觀察人的言行,還要依據不同性質群體對某人的相反評論來作出判斷。如果「鄉人皆好之」,這個人很可能是個外觀忠誠,實為不辨善惡的「鄉願」人物。關於人知覺,諸葛亮認為:「夫知人之性,莫難察焉。美惡既殊,情貌不一,有溫良而為詐者,有外恭而內自欺者,有外勇而內怯者,有盡力而不忠者。」「然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間之以是非而觀其志;二曰,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三曰,咨之以計謀而觀其識;四曰,告之以禍難而觀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觀其性;六曰,臨之以利而觀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觀其信。」(《諸葛亮集·便宜十六策:知人性》)老子也認為人的內心與外部表現存有復雜關系,他認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等也是對如何判斷人性的論述。此外,還有不少軍事方面的有關士氣和策略的論述,如尉繚子說:「夫將之所以戰者,民也。民之所以戰者,氣也。氣實則斗,氣奪則走」(戰威第四)。又如孫子有關用兵的許多「詭道」,(《孫子兵法·始計篇》:「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不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都是運用戰爭互動雙方特殊心理規律的思想。以上卓識不勝枚舉,它們都是我國極為寶貴的社會心理學文化遺產,因此亟待挖掘。
在西方,被公認為首先提出社會心理學問題及主張的是古希臘的柏拉圖(Plato,公元前427—公元前347)。他認為,宇宙是有理性的,人類靈魂的一部分是純粹理性(即進入肉體的理念或對理念的回憶),另一部分是無理性的,包括生氣勃勃的意志和貪得無厭的慾望。一個人的理性如能成為勸導者與指揮者來統帥其他部分,他就是聰明的;意志經過教育與訓練能堅決執行理性的教誨,知道什麼要警惕和什麼不用畏懼,他就是勇敢的;當慾望同理性融洽,接受其領導,他就是有節制的;當這三者彼此和諧,他就是正直的。人有了上述四種德性,他過的生活就幸福,達到至善。當他用這種倫理觀與人性論去解決社會問題,提出政治理想時,社會心理思想就變得很突出了。他認為,社會上有許多階級,正如靈魂有各種部分與功能一樣:受過哲學訓練的哲學家或君主,代表理性,應是統治階級;軍人代表意志,其職務是防禦;而農業生產者,手工業者和商人代表低級的慾望,其職能是生產物質財富。這幾部分人都能有適合其原有能力的職業,各司其能,安守本分,相互制約、和諧相處,一個國家就會有節制、勇敢、智慧,並且會實現正義。這樣的社會就是一個完善的「理想國」。盡管柏拉圖的先驗論哲學觀點、奴隸主的政治立場與烏托邦思想是許多人不同意的,但是他在兩千多年前依據自己的心理學思想提出解決社會問題和協調人際關系的設想,不能不說是西方社會心理學思想的一種「始創」。此後,還有許多哲學家也都提出了各自的主張,如亞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公元前322)提出「人是社會性動物」和人有社會需求等主張。雖然,這許多主張與論述有的頗為深刻,但畢竟是零散的和思辨性的。
二、經驗描繪期(社會心理學孕育或成型階段)
社會心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發生在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初的歐洲。其歷史背景是:第一,從17世紀(1640—1688)的英國建立君主立憲政權,經過18世紀(1789)法國大革命,到19世紀(1848)德國資產階級革命,為資本主義上升時期。第二,隨著革命與生產力的解放,推動著技術革新與科學進步,如自然科學出現了三大發現:動植物細胞的發現、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的發現,以及達爾文進化論的出現,從而也推動著思維科學(心理學)和社會科學(社會學)的發展。第三,資本主義的發展也帶來許多新的社會問題,如城市人口的驟增所引起的道德、犯罪與競爭等問題,工商業與貿易的發達所引起工人管理、了解消費者需求等問題,階級矛盾與民族矛盾的起伏要求統治者了解輿論、群情和找到協調勞資關系和對付騷動的辦法等。
首先是不少有關人的學科都提出了自身無法解決的社會心理問題,如:語言學提出語言交際與心理(民族心理)相互影響的問題,人類學、考古學提出原始人的思維特點、民族風俗習慣形成的問題,犯罪學提出違法行為的社會原因與心理原因問題,醫學提出社會致病因素和催眠術中人際暗示與心理調控的機制問題等。最為突出的是心理學和社會學兩門學科中出現了民族心理學和群眾心理學兩種新的動向與趨勢。
19世紀中期,心理學是作為個體心理學發展起來的。洛克(J.Locke,1632—1704)、休謨(D.Hume,1711—1776)等人的聯想主義(認為個體的心理是觀念的聯合或聯想)在其中占統治地位。1824年德國心理學家赫爾巴特(J.F.Herbart,1776—1841)首先宣稱心理學是一門科學,反對沃爾夫(C.Wolff,1679—1754)的官能說,主張利用觀察和計算的方法來研究觀念及其關系,企圖建立觀念如何吸引與排斥的動力學,來說明各種事物、知識只有與意識中的觀念有關才能進入意識,形成統一概念。它對費希納的心理物理學,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產生過影響,但他否認心理內容的客觀來源和心理本質的可知性,因而無法解決個體心理的社會性以及種種社會心理問題。在1859年,德國哲學家拉扎魯斯(M.Lazarus,1824—1903)和語言學家斯湯達爾(H.Steinthal,1823—1893)創辦《民族心理學和語言學》雜志,他們在序言中首次提出,歷史的主要力量是人民或「整體精神」(allgeist),它通過藝術、宗教、語言、神話與風俗習慣等表現出來,而個體意識僅是它的產物。他們要求從心理學方面去認識民族精神的本質,揭示其活動的規律。接著實驗心理學創始人馮特(W.Wundt,1832—1920)在1863年首先闡述與發展了上述思想。他認為,心理學應由生理心理學和民族心理學兩部分組成。前者是實驗學科,後者是經驗學科。對於高級心理過程及人類共同生活方面的復雜精神過程如語言、神話、風俗習慣、藝術等應當用經驗描繪方法去進行分析研究。馮特本人花了40年研究前者,用20年時間研究後者,並於1900年出版十卷集的《民族心理學》。民族心理學的提出是和德國當時封建割據、戰爭不斷及資產階級要求民族統一的歷史背景有關,也受黑格爾關於「民族精神」的哲學思想和赫爾巴特關於「靈魂統一」的心理學思想的影響。盡管它的理論基礎與結論都存在問題,但它提出了在個體意識之外還存在著某些左右個體意識的群體心理的東西,應採用不同於實驗的其他方法來加以研究,則對於社會心理學的產生頗有影響。
在19世紀後半葉的法國,許多社會學家出現了研究群眾心理的熱潮。社會學的創始人孔德(A.Comte,1798—1857)在1838年首先使用「社會學」(sociology)一詞。他認為,要達到改造社會與組織社會的目的,就必須去認識社會規律,就需要通過實證(科學觀察和經驗)的方法去建立社會學。社會靜力學研究社會事實,社會存在的規律和社會秩序;社會動力學則研究社會演化、促進社會的進步。接著,塔爾德(G.Tarde,1843—1904)主張社會學的研究對象是人的心理。他認為,人類社會生活是一個發明、模仿、沖突和適應的過程;占人口1%的發明者是一切進步的源泉,其餘99%是帶有服從心理特點的模仿者,是被統治者。國家的權力、法律就是在這種服從心理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是為了協調沖突使人們達到適應而存在的。他於1890年著有《模仿律》,1898年出版《社會心理研究》,後者是最早以社會心理命名的社會學書籍。另一位法國社會學家德克海姆(E.Durkheim,或譯塗爾干,1859—1917)認為社會學要研究的不是個人心理,而是獨立於個人之外的一種社會事實或「集合表象」(assemblage representation),如道德、宗教等,它帶有外在性與強制性(迫使個人接受或遵從),有自己的社會原因。這個主張對後來社會學傾注於研究群眾心理有一定影響。其後是勒邦(G.Le Bon,1841—1931),他認為,人的任何聚結都是「群眾」;它主要是一種「感情現象」。個人在群眾中的行為特點是失掉個性(易受沖動),表現為感情作用大大超過理智作用(易受暗示),根本喪失理智(行為不合邏輯),失掉個人責任感(對情慾失控)。由於群眾從來是無秩序、混亂、盲動的,常表現出病態現象,因此它們需要有「領袖」,而優秀分子可履行這種職責,然而領袖人物又往往有迎合心理。為了解決群眾暴動問題,他主張應對上述現象開展研究。他對法國大革命時期的群眾行為與領袖人物的心態作了系統研究,雖然他把群眾的革命運動說成是非理性行為十分荒謬,但他提出個人和群眾相互作用的命題,又是有意義的。他於1895年著有《群眾心理學》一書,1913年還著有《革命心理學》。
這個時期最有意義的事件,是1908年在英國倫敦和美國紐約同時出版兩本書:一是英國心理學家麥獨孤(W.McDougall,1871—1936)的《社會心理學導論》;另一是美國社會學家羅斯(E.A.Ross,1866—1951)的《社會心理學》。
麥獨孤主張「社會心理學必須說明個人心理的天賦傾向與能力如何形成社會上一切復雜的精神生活;反之,這種生活又如何影響個人天賦傾向與能力的發展與表現」。麥獨孤是個本能論者,他認為人類有14~18種主要本能以及與之相應的情緒,由情緒結合而發展起來的是情操,當情操加上後天以一定對象為中心而形成的理想觀念,便產生能控制行為的意志力。如他說:國家的危亡,引起懼怕;國家的恥辱,引起憤怒;國家的光榮,引起自豪;國家的親切,引起愛護。而這些懼怕、憤怒、自豪、愛護等情緒都是跟避害本能,爭斗本能,自顯本能及親愛本能密切關聯的。正是這些本能及相應的多種情緒,跟國家這個對象的觀念聯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愛國的情操與態度,成為驅策我們產生愛國行為的動機。他認為本能是社會行為的原因,「是人類所有一切活動的推動者」,也是個人品格與民族特性形成的基礎。他還運用這種觀點解釋了不少群體現象,如說:社會團體能保持有組織,有連續性,主要是由於其成員有「自尊情操」的特性,而這種特性是在人們相同的自顯本能和服從本能聯合的基礎上加上種種經驗的結果。([美]R.S.武德沃斯著:《現代心理學派別》,國立編譯館,1934,184~193頁。)麥獨孤的生物還原主義,雖然不久受到許多心理學家如鄧拉普(K.Dunlap,1919)和伯納德(L.Bernard,1924)等的指責,然而他對社會心理學應研究在社會情境下個體的社會心理與社會行為的主張及有關意志的個別論述(如「意志是在以較弱的理想沖動對較強的低級慾望沖動進行斗爭而終於取勝的過程中實現的」的論點)對後來的心理學家(如皮亞傑等)都有影響。
羅斯是集社會學家研究群眾心理之大成者。他主張社會心理學研究由人類結合而產生的心理面(psychic planes)和心理流(psychic currents),前者是指人與人之間一致的靜態心理,如語言、信仰、文化、風俗等現象;後者是人與人之間一致的動態心理,如群眾在騷動時心理的變化,軍隊潰敗時人心慌亂的狀態,工潮擴大時同情與憤慨的情況,宗教推廣與迷信蔓延時的心理狀況等。無論是心理面還是心理流,都是個人與其周圍社會的心理相互作用(psychic interplay)的結果。這種相互作用有兩種情況:一是社會優勢,即社會力量及多數人對個人有決定性的影響或有目的的社會控制(如時尚、輿論、謠言的影響,或開展討論、調停等方式);另一是個人優勢,即非常人物,如發明者、領袖等個人對社會、群眾的影響或改造社會的作用。羅斯的《社會心理學》注重對風尚、習俗、暗示性、模仿性、群眾與暴眾心理的闡述,以及關於沖突、討論、調停、輿論、謠言等現象的探討,並強調對群眾行為的控制方法。羅斯的上述研究偏於經驗總結與描述,但其注重研究社會實際問題的傾向,主張社會心理學應研究群體心理和人際心理相互作用的現象,以及建構獨樹一幟的學科體系,對社會心理學的發展頗有影響。
三、實驗期(社會心理學成熟與獨立發展階段)
20世紀初期,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的美國,一方面經濟未受破壞而得到迅速發展,另一方面也伴隨出現經濟危機和產生大量失業、罷工等社會問題,從而為社會心理學的開展問題研究提供了新的動力。同時,「本能論」受到批判後,行為主義與格式塔理論等一度興起,特別是它們採用實驗方法建立實證學科的設想很具吸引力,從而促使一些,特別是美國的社會心理學家為克服方法論上的缺陷而展開實驗研究的嘗試,結果引起了這門學科的巨大變化與發展。
這里應提到幾位先驅者。
特里普利特(N.Triplett,1897)做過「在定速與競賽中的動力因素」的實驗,發現單獨騎自行車的速度比一群人一起騎自行車的速度慢20%;後來又以10~12歲兒童為被試,進行卷釣魚竿線的對比實驗,發現群體共作比個體獨作的效率高10%,因此認為共作比獨作能促進工作效率。他第一次表明社會現象可以通過實驗方法進行研究,所以頗有意義且具影響。
德國人默德(W.Moede,1888—1958)於1920年在萊比錫首次出版《實驗群體心理學》小冊子,提出用控制變數的實驗方法研究群體對其成員思想、感情、行動的影響,並介紹了1914年所作的競賽中的群體效應實驗:17個兒童被試,先測知個人拍球速度與成績,置於團體比賽的情境中,發現其中9個成績差者出現增量,原來成績優者出現減量。研究者認為,前者是由於社會助長作用(在團體中受他人速度加快的影響),後者是由於缺乏對手和態度鬆弛所致。為證明這一設想,他把成績優者抽出來另組團體比賽,結果出現了明顯的社會增量,於是他認為態度是影響社會助長作用中一個重要變數。
奧爾波特(F.H.Allport,1890—1978)受到默德等的影響,在哈佛大學繼續進行了一系列團體效應的實驗,並進而證明,如果在群體中進行更復雜的推理過程,一般雖也增量,但會減質。最有意義的是他集攏了許多實驗材料,於1924年出版了《社會心理學》教材,被看成為現代社會心理學的開端。本書在當時影響較大,主要是由於它具有下述特色。第一,明確提出社會心理學研究的對象不是集合心理(collective mind)或群體意識(group consciousness),而是有關社會情境中的「個人的社會行為及社會意識」。他認為群眾激動產生情緒,實際上是群眾中的個人激動;由於沒有群體頭腦,因而也就不存在群體心理。這個表述代表了美國相當一部分心理學家對社會心理學的觀點,它持續地支配著後來的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范圍與課題。第二,用行為派(反射)的觀點解釋個人社會行為的發生、發展及其多種形式。他否定麥獨孤的本能論,但不否認先天反應的存在。他主張把行為分析為遺傳成分與習得成分,認為,一切社會性行為都是在社會環境的影響下,由於反射的條件作用而學會的,因此比較強調社會環境的控制、教育指導與訓練的重要性。他在運用刺激—反應理論研究社會行為的同時,並沒有放棄心理分析。他認為弗洛伊德學說中雖有許多武斷成分,但其中所發展的某些心理事實(如社會沖突與心理自衛機制)對於人性的了解很有價值,因此加以引述。第三,重視和強調定量的實驗研究方法,並介紹了自己和他人許多以實驗法進行社會行為(如社會助長)研究的成果。這樣做不僅增強了論述的科學性與說服力,而且向後來者表明用實驗法廣泛研究社會心理學問題的必要性與可能性。第四,以特有的體系比較系統地闡明了社會心理學的問題。本書設導言(講學科對象);第一篇,「個人的社會方面」(包括人類行為的生理基礎,基本的活動──遺傳的及習得的,感情與情緒,人格──社會性的人,人格之測量,共5章);第二篇,「社會的行為」(包括社會行為的性質及其發展,社會的判斷──語言與手勢、社會的刺激──顏面和身體的表情,對於社會刺激的反應──簡單的形式,在團體中對於社會刺激的反應,在群眾中對於社會刺激的反應,社會態度與社會意識,社會適應、社會行為對於社會的關系,共9章)。
奧爾波特這本著作的問世,對促進社會心理學開展實驗研究起著頗大的作用,其有關對象、方法、研究范圍的觀點與體系幾乎統治了美國當時的社會心理學,甚至迄今還有影響。到1931年,兩位墨菲(G.Murphy & L.B.Murphy)又把近期通過實驗室實驗法與有控制的觀察法等對社會心理學所作的許多研究匯集起來,出版《實驗社會心理學》,從而大大推動社會心理學向更科學化的方向前進。
近一個多世紀以來,美國的社會心理學發展迅速,不僅研究成果累累,方法眾多,且有許多發現;而且形成了不少新領域、新理論和學派。據1979年斯密斯(S.S.Smith,1980)對美國主要社會心理學刊物發表文章課題的調查,研究最多的要屬「歸因」(59篇)和「態度和態度改變」(50篇),其次是「社會和人格發展」(44篇)、「認知過程」(41篇);其他如「吸引和合群」、「侵犯」、「助人」、「群體過程」、「非言語溝通」等也有相當數量,課題甚為廣泛。
中國社會心理學在20世紀50年代以前作為一門獨立學科曾存在過。如20年代翻譯出版了G.勒邦的《群眾心理學》,麥獨孤的《社會心理學導論》和F.H.奧爾波特的《社會心理學》等重要著作的譯本。中國學者自己也編寫了一些社會心理學著作,如陸志韋的《社會心理學新論》(1924)、陳東原的《群眾心理學ABC》、潘菽的《社會心理學基礎》(1931)、高覺敷的《群眾心理學》(1934)、張九如的《群眾心理與群眾領導》(1934)等。特別是1944年孫本文出版了大學教科書《社會心理學》,在詳盡介紹西方研究與聯系中國實際方面作了有益嘗試。在研究工作方面,張耀翔進行過民意測驗、情緒測驗、國人之迷信以及廣告等項研究,陳鶴琴研究了婚姻問題,蕭孝榮等研究了戰時心理建設問題,等等。
20世紀50年代,在蘇聯否定社會心理學的思想影響下,中國也否定了社會心理學,停頓的時間比蘇聯要長。直到70年代後期,社會心理學的合法地位才得以確立。1982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批準的「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六五』計劃」中,社會心理學被正式列為要加強研究的學科。與此同時,又成立了中國社會心理學會。十多年來,全國社會心理學工作者引進或翻譯了許多國外特別是西方的社會心理學的文獻資料和教材,開展了不少類似的或獨具特色的研究,發行了兩本有影響的雜志《社會心理研究》(北京)與《社會心理科學》(天津),編寫並出版了多本社會心理學教材和包括社會心理學在內的大型詞典。80年代至今是中國社會心理學蓬勃發展時期,應該說是有成績的。這些研究成果將有選擇地在本書中予以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