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理學法學 » 消費社會學教程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消費社會學教程

發布時間: 2021-03-29 11:28:43

1. 急問一下,消費社會學這書如何,很是感激

消費涉及每一個人,人們在消費過程中面臨許多與社會和文化有關的問題。《消費社會學(第2版)》作者王寧認為,消費是聯結經濟與文化的社會活動,是經濟生活、文化生活與社會生活的聯結點和匯聚地。消費既是經濟領域與日常生活領域進行交換和溝通的渠道,也是資本與日常生活實踐相結合的領域。因此,消費不僅具有經濟和營銷意義,而且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社會意義。消費生活向我們顯示了,人們不但通過自己的「生產者」角色,而且也通過自己的「消費者」角色,與他人結成一定的分工、合作、交換和互動的社會關系。消費不但是經濟學意義上的消費者追求個人效用最大化的過程,而且也是社會學意義上的消費者進行「意義」建構、趣味區分、文化分類和社會關系再生產的過程。

2. 2019社會學考研,上海大學在全國排名怎麼樣好考嗎

2019社會來學考研,上海大學在自全國排名靠前,考研難度較大,因此考生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上海大學社會學的研究方向有組織社會學、社會分層研究、社會網路與社會資本研究、都市社會學、消費社會學、體育社會學、理論社會學、政治社會學、經濟社會學、社會質量研究、社會人口學、數據科學與社會分析。
上海大學的參考書目如下:
《社會學》(第5版)吉登斯著 李康譯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9年
《現代社會學教程》(第3版)張敦福主編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年
《社會學理論的結構》(上、下冊)J特納 北京:華夏出版社 2000年或2006年最近兩年
《社會學研究》、《社會》兩本雜志發表的相關文章878社會調查與統計方法
《社會學研究方法》仇立平 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 2008年
《社會定量研究的數據處理――原理與方法》(考前六章)翁定軍編著 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 2002年
《社會研究方法》艾爾 巴比 北京:華夏出版社 2009年

3. 侯均生西方社會學教程大家認為寫得怎麼樣

那本書有的章節還行,有些實在是**!看的時候配合賈春增、楊善華和喬納森·特納的三本看吧!希望這個版本早日大改一下!

4. 當代社會生活中的消費理論

http://www.sociology.cass.cn/shxs/yjswk/t20040922_2840.htm

當代中國居民消費分化的社會學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居民消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方式也日漸多元化。與此同時,隨著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斷擴大,居民消費差距也越來越大。消費的分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結構分化的狀況,而且,由於我國收入分配體系的不健全,與特定階層地位相聯系的各種制度化的和非制度化的收益並不都能在收入中體現出來,一些人雖然收入不高,但是消費卻不一定低,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消費的分化要比收入的分化更大。當前,在我國社會階層分化的情況下,消費作為社會地位的表現方式,其階層化趨勢也越來越明顯。而我國社會分層研究一般比較關注不同社會階層在教育、收入等方面的分化,對消費分化的關注還比較少。因此,本研究主要對消費與社會階層的關系進行了探討,這里關注的問題有兩個:一是社會階層不同,其消費有何不同,也就是說消費的分化在多大程度上與社會分層結構是一致的,消費反映了一種怎樣的社會結構分化態勢;二是階層地位及其他社會因素怎樣影響了社會成員的消費。不考慮社會地位因素對消費的影響,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經濟學對消費問題的解釋力,本研究對影響消費的社會結構因素進行探討也有利於深入認識當前我國的消費需求不足問題。
本研究藉助布迪厄的「場域」、「慣習」、「資本」理論分析框架,結合陸學藝主持的「當代中國社會結構變遷研究」課題組的社會分層框架,根據中國的現實,提出了消費與階層關系的一個分析框架和操作化指標。在布迪厄的分析中,階層場域是由經濟資本、文化資本和社會資本決定的社會空間,在本研究中則是以職業地位為基礎的、由經濟資源、組織資源和文化資源決定的社會空間,這三種資源內涵上與布迪厄的三種資本略有不同。本研究的一個基本觀點是:當前我國分層次的等級消費已經形成,社會成員的階層地位越高,消費水平也越高。由於消費行為的復雜性,個人消費不僅受這種職業分層體系的影響,還受到收入、教育以及體制因素的影響,不同職業地位的消費差別可能是收入差別引起的,也可能是由與職業地位相關的資源佔有方式引起的,所以對於影響消費的因素,本研究採用多元回歸方法進一步分析了各種因素是如何影響居民消費的。
本研究從邏輯上可分為三個部分:首先,提出研究的基本問題及其意義;其次,回顧和梳理西方消費社會學理論的發展脈絡和主要觀點;參照消費與社會階層關系的理論判斷,建立本研究的消費分析框架;接著,在後面的三章中利用社會調查數據,分別從消費支出、消費方式和耐用品消費這三個方面具體分析驗證上述理論判斷是否正確;最後,根據前面的分析,提出對中國消費問題的解釋及政策建議。具體地分為七章:
第一章是序言,主要說明所選擇問題及其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回顧了當前消費研究的現狀,明確了本研究的來龍去脈及其定位,並對本研究要使用的深圳調查資料作了說明。
第二章主要是梳理社會學中關於消費與階層之間關系的理論發展脈絡。本章首先介紹了馬克思、韋伯、凡勃倫、西美爾四位經典點理論家對消費與分層關系的理論論述,其次介紹了消費理論在當代的發展,如布迪厄的消費分層理論等,對消費社會學理論演進的脈絡進行了分析。
第三章,在前面社會學家對消費與分層關系的理論基礎上,特別是參照布迪厄的理論分析以及我國社會分層研究的最新成果,結合我國的現實,提出了一個消費與階層關系的解釋框架和本研究的基本假設,確定了本研究中的因變數(消費支出、消費方式、耐用品消費)及影響這些因變數的各自變數(收入、教育、戶籍身份、是否享受養老、醫療保障等)。
第四章論述了社會階層與消費支出的關系。從消費支出看,地位較高階層的消費支出水平也比較高。市場力量和體制因素共同影響著不同階層的消費支出,住房支出受住房福利制度的影響較大,在控制了其它因素的影響後,階層地位高者住房支出並不高,但各階層在總支出上卻呈現出明顯的階層化趨勢,階層地位高者總支出水平也比較高,因此,消費支出差別在很大程度並不是一個完全市場化的結果。
第五章分析了社會各階層消費方式的分化。從外出就餐的餐館類型、交通工具的使用、住房條件、工作與閑暇、服務消費等各個方面看,地位較高的階層,如幹部、企業經理人員、私營企業主、專業技術人員和辦事人員,其消費水平也高,階層地位較低的個體工商戶、商業服務業人員、技術工人和非技術工人,其消費水平相對也比較低,消費方式的階層分化很明顯。
第六章分析了社會階層與耐用品消費的關系。研究發現,階層地位越高,耐用品消費越多,較高社會階層如幹部、企業經理人員、私營企業主、專業技術人員和辦事人員與較低社會階層如個體工商戶、商業服務業人員、技術工人和非技術工人之間的消費差距比較大,而且這種差距很大程度上是由體制因素如戶籍制度、養老、醫療保障的不同引起的,體制因素對較低階層耐用品消費的影響較大。
第七章,首先在前面三章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消費與社會階層關系的基本結論,指出以職業為基礎的社會分層是理解消費分化的有效途徑,並根據消費方式的特點劃分出四個不同層次的消費群體;其次,根據本研究的結論提出了當前擴大內需的政策建議;最後從理論層面上對本研究的不足進行了反思,並提出了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http://www.jjxj.com.cn/news_detail.jsp?keyno=6124

居民的生活法則:生命周期消費理論的擴展
已閱讀3568次

分類: 消費理論 就業與人力資源流動 文章提交者: 張建平 發表時間:2005-03-17

字體:大 中 小

在各種消費理論中,以弗•莫迪利安的生命周期理論較為有特色,但是其中有一個不合理的推證。莫迪利安假定一個人從20歲開始有收入,80歲壽終,20歲之前由父母撫養,當作既無收入也無支出,故生活年數是80-20=60年。
之所以說這是不合理的,是因為莫迪利安在生命周期說的假定中已經假定一個人的消費中包含了對自己子女的撫養,即自己的子女在20歲之前也是接受撫養的,換句話說,有20年中的消費是多個人的消費而不是自身的消費。因此,應該將自己對子女的撫養看作是父母對自己的撫養的對等,所以,一個人的生活年數仍然應該是80歲,而不應該是60歲。
每一個人都應該看作為是生命鏈條中的一個正常環節。如果按照莫迪利安的邏輯,退休後只有自食其力或者用收入購買子女的贍養了,否則就要將被子女贍養的年數從生活年數中減掉,這樣生活年數就變成50年或者40年等等。養育後代贍養老人是人類生命鏈條得以延續的基本社會倫理,這種被養育和被贍養的因素,不應該構成對生活年數的影響,或者說因為對等而抵消。
對於生命周期說,需要提醒注意的另一點是,莫迪利安在其理論中所採用的「儲蓄」概念是大眾式的,而不是凱恩斯的自言自語和循環定義式的「儲蓄」概念。西方經濟學教程中經常將生命周期消費理論當作凱恩斯式的消費理論之後的一個「其它消費理論」來補充介紹,但是基本概念方面還是有不小差異的。
本文以莫迪利安的生命周期理論為基調,做一點修正和擴展,尤其在生活時間分配上進一步細化,同時和勞動供給與工資率關系結合起來討論。

一、基本概念、假定與符號
1、工作:下文中的工作包括廠商以獲利為目的的經營活動。
2、消費:下文中的消費包括廠商作為居民的日常消費。基本的生活(衣食住行玩醫)費用開支具有可預見性和穩定性。假定一生當中在消費時間內每年的平均消費開支為Pc,這里的平均費用包括一生所有消費的分攤。
3、收入:包括居民以勞動力出售獲得的貨幣報酬。包括廠商以經營管理獲得的超過成本的收益部分,即經濟學通常所謂的正常利潤和超額利潤之和。
4、工作年齡Nw:假定一個人的工作年齡是從20歲開始(6歲上學+6年小學+6年中學+2年工作前的職業教育),60歲退休,即Nw=40年。
5、壽命Nm。假定平均壽命為80歲,即Nm=80年。
6、生活方式:20歲之前由父母撫養;20歲開始靠工作收入維持直到死亡的生活費用;自己的子女也由自己撫養到20歲。撫養子女和自己被撫養抵消,相等於自己撫養自己的一生。和莫迪利安的假定有所不同,我們假定自己所接受的父母遺產和自己留給子女的遺產對等,即遺產因素不影響消費水平。贍養父母和退休後被子女贍養因素對等也不影響消費水平。
7、在40年工作年齡中,小時工資為w。假定每天工作L小時,每年工作300天。每年天文時間按照365天計。

二、收支平衡的生活
40年工作年齡Tw中的時間分配為:Tw=必須休息時間Tc2+可支配時間Tf1,可支配時間又分為用於工作和消費,即Tf1=工作時間Tw1+消費時間Tc1。只有在工作時間內是有工資收入的,單位時間平均收入w為固定常數。在此,工作時間設定……

5. 消費社會學的內容簡介

我們通常認為消費者具有某些必須的生存需求和其他不那麼迫切,但是相對而言比較穩定的需求,因為這些需求取決於社會。對消費者進行長期的觀察所得到的結論與此觀點並不背道而馳。一個物質財富日益豐裕的國家的貧困人口往往通過消費原先只有富人才能負擔得起的消費品而終結貧困。
低收入家庭希望未來能夠達到富裕家庭現階段的消費水準,這種消費動力遭到了諸多批判。其中,最為激進的一種觀點認為:這過於強調消費對於提高生活水準所具有的虛假的特徵,實際上是對地球上存量有限的各種資源的浪費。能否留給後代子孫一個物質生活更為美好並實現了可持續發展的社會這一宏大命題,吸引了社會學家更深層次的關注,這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他們研究消費的策略和方法。
本書回顧了法國、英國、德國和美國社會學家的經典分析。另外,我們重點探討了三種理論,試圖從一個嶄新的視角對消費者行為進行分析。
消費社會曾經有過一個令人歡欣鼓舞的階段:即使是最低社會階層也有能力購買私人汽車和各種家用電器,在經歷了那個時期之後,消費社會喪失了其吸引力,尤其是在年輕一代面前。這並不意味著青年人放棄了上輩人曾經費盡心血而追求的豐裕的物質生活,實際上,年輕一代對物質生活的嚮往逐漸被熱愛自然、崇尚和諧的人際關系以及熱衷於各種社會交往活動所取代。
第二種理論著重探討環境污染、交通阻塞、人流擁擠以及暴力犯罪。許多消費活動並沒有事先預料到由此而產生的不良後果,這表明消費並不能兌現先前關於舒適、休閑和安全的承諾。消費社會橫跨多個歷史時段,經受了欺騙、失望,甚至是軍事動員。該理論的核心假設在於產品創新的性質。某些商品(例如網際網路)的出現顛覆了原有的職業體系和個人生活的組織結構,照亮了未來,並重新激發起消費的慾望。
第三種理論強調消費者在生產各自的生活方式的過程中的互相依賴關系。實際上,舒適與安逸取決於其他消費者的行為,而不僅僅是由商品來決定。例如某個社區被譽為「居住愜意並安全」;人們參團旅行希望整個行程「充滿節日氣氛,並能與團友結為朋友」;一間學校之所以優於另一間學校是因為前者擁有「刻苦並能夠激勵學生上進的氛圍」。以上這些特徵並不屬於商業化的生產,也不屬於家庭生產,甚至不屬於公共產品。它們的出現具有偶然性,需要用戶或者對其生產感興趣的使用者的協調行動。將這些策略性的行動納人考量的范疇,為理解鄰里關系或者位於同一個地域內部的不同城市之間的文化差異,提供了一個重要的維度。當然,大眾消費是一把雙刃劍,它導致負面的後果,也帶來正面的影響。
眾所周知,中國人口眾多,發展迅猛,在不遠的將來就會成為首要的消費大國。上述三種最新的理論對於解讀伴隨著市場供應的迅速增長而在中國出現的諸多消費現象,具有一定的作用。謹希望本書能夠引發中國社會科學界的同仁就消費社會的未來進行批判分析的興趣。

6. 請教兄弟們,消費社會學這書如何,坐等你們

很不錯的一本書,英文好的話,看原版比較好,更有味道

7. 西方社會學理論教程的內容提要

本次教材修訂的指導思想是:在原書內容體系的基礎上,力求做到選材更加科學。邏輯更加清晰,內容更加准備,表述更加通俗。可以說,經過修訂以後的《西方社會理論教程》無論是在西主方社會學理論體系的介紹上,還是在具體內容的表述上,都有了很大的變化和進步,更能適應和滿足西方社會學理論教學的需要。

8. 哪位大神幫忙翻譯一下 我真的看得太頭大了 關於消費社會學研究的 加急!

正如讀者通過這本書,它是有趣的吸引力

對意義的異國情調的需要,不僅對西方旅遊搜索

在泰國的工藝實踐的真實性(船)或居民的日常生活

在印度貝拿勒斯的(Huberman),但也為作者為他們吸引讀者

到自己的帳戶,因為毫無疑問,讀者完全運

在市場和消費者的經驗,作者描述的中心。在

與此相關,Huberman的文章啟發了我最,不僅提供了一個簡潔的

考慮如何消費體驗產生成功的人際價值

相互作用,而且對如何,通過這一過程,人類(這里的孩子)

來灌輸的價值在他們自己的權利。同時我會喜歡看的

Huberman開放更多的事實,在這方面,供應商的意義

兒童與成人,為他們的「顧客」,本文在各個戰線上工作,

包括鮑德里亞的符號交換的概念,其理論嚙合。

質量,發現這里和在一些書中的其他部分,確認的弱點

集合中的其他地方。更多的關心與演示和較強的編輯

方向將有一個更全面的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