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哲學學習,思辨和學習哪個更重
哲學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是自然知識、社會知識、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是社會意識的具體存在和表現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質、共性或絕對、終極的形而上者為形式,以確立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為內容的社會科學.哲學的核心是「求真」和「求知」,它的特點是思辨性、解釋性和概括性. 詞源哲學 「哲學」一詞,漢語中本來沒有,1874年,日本啟蒙家西周首先採用它來譯西語philosophia一詞.1896年前後康有為等將日本的譯稱介紹到中國,後漸漸通行.此語源自希臘語,是philein(愛)加上sophia(智慧)構成的,意即「愛智慧」.照此意,哲學就是求智慧的學問. 定義所謂哲學,就是研究客觀世界上的一切普遍規律的科學,就是研究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發展中的一切普遍規律的科學,就是通過研究自然界、人類認識、人類種族和人類社會發展中的一切普遍規律,為人類認識、人類種族和人類社會的發展提供一切普遍適用的科學的認識方法和實踐方法的科學.研究規律是手段,為人類認識和實踐的發展提供認識方法和實踐方法是目的.人類怎樣認識世界,就會怎樣改造世界和創造世界.在這個意義上說,所謂哲學,歸根結底就是研究人類認識發展規律的科學. 哲學的定義一直存有爭議,這個領域隨著歷史而不斷地擴張,且根據不同的時代對不同的問題有興趣而改變著.一般認同哲學是一種方法,而不是一套主張、命題或理論.哲學的研究是基於理性的思考,尋求能做出經過審視的假設且不跳脫信念或者只是純粹的類推.不同的哲學家對推理的本質有不同的想法.雖然哲學源自西方的傳統,但許多文明在歷史上都存在著一些相似的論題.東亞和南亞的哲學被稱之為東方哲學,而北非和中東則因為其和歐洲密切的互動,因此常被視為是西方哲學的一部份. 後現代主義把哲學定義為創造概念的學術. 哲學所涉及的研究范疇是其它學科的總和,它給出對世界本質的解釋,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接受者的世界觀. 哲學是研究范疇及其相互關系的一門學問.范疇涉及到一門學科的最基本研究對象、概念和內容,哲學具有一般方法論的功能. 哲學有別於其他方法去承述問題的方法是藉由其有批判性的、一般有條理的方法與其依賴著有理性的辯論. 歷史哲學古希臘時期的自然派哲學家被認為是西方最早的哲學家. 「哲」一詞在中國起源很早,歷史久遠.如「孔門十哲」,「古聖先哲」等詞,「哲」或「哲人」,專指那些善於思辨,學問精深者,即西方近世「哲學家」,「思想家」之謂.一般認為中國哲學起源東周時期,以孔子的儒家、老子的道家、墨子的墨家及晚期的法家為代表.而實際上在之前的《易經》當中,已經開始討論哲學問題. 19世紀70年代,日本最早的西方哲學傳播者西周借用古漢語譯作「哲學」,1896年前後康有為等將日本的譯稱介紹到中國.在西方,哲學一詞通常用來說明一個人對生活的某種看法(例如某人的「人生哲學」)和基本原則(例如價值觀、思想、行為).而在學術上的哲學,則是對這些基本原則的理性根據的質疑、反思,並試圖對這些基本原則進行理性的重建.最早哲學的范圍涵蓋所有的知識層面.它一直是人類最抽象的知識研究.對哲學一詞的介紹最初來自希臘思想家畢達哥拉斯. 特徵哲學的特徵在於追問本質,不斷反思.內容上,哲學的反思對象無所不包;深度上,哲學的反思是無窮無盡的.現實中,人們可以借用哲學的思維方式,但是不能照搬哲學的思維方式.也即是說人們能夠直接關注的現實是具體而有限的,思維的不可封閉性使得我們在解決具體問題時不能進行無窮追問. 抽象是哲學的根本特點.因為一切存在之間都擁有抽象的同一,這種抽象的同一是內在結構的抽象同一和外在關系的抽象同一.正是基於這種抽象的同一,使我們有可能感覺到一切存在的存在.哲學所要做的就是闡述這種抽象同一的內容. 哲學是萬學之學.一切具體的存在和發展都必須遵循抽象的規律;一切具體的應用學科都應該遵守抽象的哲學原理,但這必須以哲學原理的正確性為哲學的有用是因為它是統一切學問的萬學之學;哲學的「無用」是因為它不直接致力於解決具體的問題. 名人見解胡適胡適在他的《中國哲學史大綱》指出:「凡研究人生且要的問題,從根本上著想,要尋求一個且要的解決」這樣的學問叫做哲學. 十八世紀德國著名浪漫派詩人、短命天才諾瓦利斯(1772—1801)關於哲學的定義:哲學是全部科學之母.哲學活動的本質原就是精神還鄉,凡是懷著鄉愁的沖動到處尋找精神家園的活動皆可稱之為哲學. 愛因斯坦關於哲學的定義:如果把哲學理解為在最普遍和最廣泛的形式中對知識的追求,那麼,哲學顯然就可以被認為是全部科學之母. 馮友蘭在《中國哲學簡史》中提到自己的哲學定義:「就是對於人生的有系統的反思的思想」. 毛澤東認為:哲學就是認識論. 研究對象哲學哲學的基本問題──人與世界的關系問題.人與世界的關系,顯然不是那種嚴格的
② 最惡毒的問題就是問他什麼是哲學 研究側重點不同
哲學(希臘語:Φιλοσοφ?α),意思為「熱愛智慧」,或是比較少用的「智慧的朋友」。
哲學一門獨立的學科。是研究普遍而基本的問題,這些問題多與實在、存在、知識、價值、理性、心靈、語言、思想等有關。哲學與其他學科的不同之處在於其批判的方式、通常是系統化的方法,並且以理性論證為基礎。在日常用語中,「哲學」一詞可以引申為個人或團體最基本的信仰、概念和態度。 總的來說,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自然知識、社會知識和思維知識的概括與總結。從西方學術史看,哲學衍生出科學。後來,哲學成為與科學並行的學科。
英國哲學家羅素對哲學的定義為:
哲學,就我對這個詞的理解來說,乃是某種介乎神學與科學之間的東西。它和神學一樣,包含著人類對於那些迄今仍為科學知識所不能肯定之事物的思考;但它又像科學一樣,是訴之於人類的理性而不是訴之於權威的,不論是傳統的權威還是啟示的權威。一切確切的知識(羅素認為)都屬於科學;一切涉及超乎確切知識之外的教條都屬於神學。但介乎神學與科學之間還有一片受到雙方攻擊的無人之域,這片無人之域就是哲學。
」
在《中國哲學史大綱》中稱「凡研究人生切要的問題,從根本上著想,要尋一個根本的解決:這種學問叫做哲學」。
李澤厚先生說:「哲學終結,思想開始」。
還說:海德格爾之後,該是中國哲學登場出手的時候了。「讓哲學主題回到世間人際的情感中來吧。讓哲學形式回到日常生活中來吧。」
東方哲學,而北非和中東則因為其和歐洲密切的互動,因此常被視為是西方哲學的一部份。
對哲學的主題亦存在許多看法。一些人認為哲學是對問題本身過程的審查;另外一些人則認為實質上存在著哲學必須去回答的哲學命題。
後現代主義把哲學定義為創造概念的學術。
哲學所涉及的研究范疇是其它學科的總和,它給出對世界本質的解釋,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接受者的世界觀。
哲學是研究范疇及其相互關系的一門學問。范疇涉及到一門學科的最基本研究對象、概念和內容,哲學具有一般方法論的功能。
哲學和其他承述問題方法的差異是有批判性的、有條理的方法以及以理性為基礎的辯論。
哲學基本問題有兩方面的內容:
第一方面是思維和存在、意識和物質何者為本源的問題。對這一方面的問題歷來有兩種根本不同的回答,由此在哲學上形成了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兩大陣營、兩個基本派別、兩條對立的路線。凡是認為意識是第一性的,物質是第二性的,即意識先於物質,物質依賴意識而存在,物質是意識的產物的哲學派別屬於唯心主義;凡是認為物質是第一性的,意識是第二性的,即物質先於意識,意識是物質的產物的哲學派別屬於唯物主義。除了這兩種根本對立的回答外,還有一種回答,認為物質和意識是兩個獨立的、互不依賴的本原。持這種觀點的哲學流派稱為二元論,它是動搖於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之間的不徹底的哲學,最終往往倒向唯心主義。
哲學基本問題的另一個方面是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問題。對這一方面的問題,絕大多數哲學家,包括唯物主義哲學家和一些唯心主義哲學家都做了肯定的回答。但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對這個問題的解決在原則上是不同的。唯物主義是在承認物質世界及其規律的客觀存在,承認思維是存在於反映的基礎上,承認世界是可以認識的;唯心主義則把客觀世界看作思維、精神的產物,認為認識世界就是精神的自我認識。也有一些哲學家如D.休謨和I.康德,否認認識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認徹底認識世界的可能性,他們是哲學史上的不可知論者。
③ 請問東西方哲學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中西方哲學產生條件之對比劉向雄任何事物都有一個產生的階段,產生的過程也許不是明朗的,相反卻有可能是模糊不清的。這就需要去探尋事物產生的源頭,從頭開始,釐清事物發展的脈絡並且試圖預期事物的未來發展,哲學也不例外。在對西方哲學的研究中,古希臘是不能拋開的一個必經環節,古希臘哲學就是西方哲學的源頭。西方哲學起源於古希臘,並且經歷過古希臘哲學、基督教哲學、近代哲學、現代哲學等階段,在其長期的發展過程中,西方哲學所關注的哲學問題也在不斷地變化,先後出現近代哲學和現代哲學的兩次轉向,近代西方哲學所探討的問題主要集中在認識論方面,而現代西方哲學則開始向人本主義轉變(當代的哲學特徵並不明顯,以後現代命名的寬泛的文化更分布在文藝批評、人類學以及一些邊緣的問題研究,但仍然處於現代西方哲學的發展階段),盡管在古希臘之後的西方哲學發展不盡相同,但其承繼的仍然是古希臘的哲學精神——都表現為對各種現象之後的原因的關注和對確定性的追求;而中國哲學的產生,並不象西方哲學那樣可以找到明確的起點,也沒有出現類似古希臘早期的哲學家試圖截然與傳統分開或創立新的傳統。多數學者認為中國哲學是從《易經》開始甚至可以上溯到更早的陰陽五行等觀念,而此後中國哲學、科學的發展以及理論依據往往都來自於這些傳統觀念。縱觀整個中國哲學,各種學說的前後相繼性很明顯,各個學派所討論的問題雖然有所不同,但是主要都集中在政治倫理方面,即都表現為對人的關懷和規范。 哲學的產生需要一定的自然、社會和經濟條件,作為西方哲學初始階段的古希臘哲學如此,中國哲學也不例外。但是由於古希臘典籍的缺乏,資料不齊全,所流傳下來的往往是一些傳記學家或者是哲學家的零碎記載形成的殘篇,這對於全面了解古希臘哲學家的思想以及中西哲學的對比有很大限制。以下所進行的主要是古希臘哲學和中國哲學的產生之初的條件對比,以此試圖揭示中西方哲學在源頭之處的不同,從而更好地理解兩個哲學的方向和發展,最終達到兩者相互的交流和融合: 第一,自然條件:古希臘境內多山,不具備農耕的條件,沒有如同多數文明古國那樣有豐饒的土地,但是卻適合種植果樹,其尤為盛產的是葡萄和橄欖,其生產的葡萄酒和橄欖油多數用於對外出口,因此從根本上說,古希臘還是農本經濟,而不是一些學者所認為的商品經濟。在陸路交通不暢和不具備如同中國那樣農耕條件的情況下,古希臘的經濟要發展必須利用它的良好的海岸線,大力發展海上貿易,進而才能夠通過海上與其他地區交往、交流,互通有無,所以,古希臘在海上貿易過程中形成相對比較發達的商品經濟。在與其他地區的經濟交往過程中,有機會接觸到不同的文明(例如對亞細亞文明和埃及文明等當時先進文明),學習和汲取它們的文明成果和文化精華,並且對之進行批判、改造和綜合,從而形成具有古希臘特色的哲學-科學文化。在自然因素這一條件中,中國的地理環境和古希臘存在著較大的差別,因為中國與古希臘的自然條件不同,首先,中國有著廣袤而豐腴的土地以及便利的陸路交通,農業比較發達,經濟的交流主要通過內陸各個國家(甚至只集中在幾個諸侯國)之間的互通有無,而不必也難以(因為盡管中國也有漫長的海岸線,但是太平洋在當時的航海條件下是無法跨越的)通過海上貿易交往來實現經濟發展。其次,在古代,由於交通條件的限制,同一地域的文化往往具有相似性,例如在中國的周邊國家的文化要麼沒有根本區別(如印度文明),要麼是中國文化的「文化衛星國」,雖然在具體表現上有所不同,但在本質上都是面向自身的「內在文化」,這樣的外在條件使中國文化的視野被限制在一個類似的傳統環境當中,成為一種內向型文化。再次,中國的文化是當時的先進文化,先進文化往往難以接受和認同落後文化,而落後文化卻能較好地接受、認同先進文化(如古希臘、日本等),因而,在這種諸多的自然條件影響下,造成古代中國與其他不同的文明交往較少,進而引進其他文明的先進文化也較少,從而形成了獨特的、穩定的和完善的文化結構。這些自然條件使中國哲學的特徵表現為一種封閉的自我發展,具有穩定性。 第二,社會條件:由於古希臘自然因素的阻隔使其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難以形成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國家,各個城邦被自然而然地隔離開來,這也就有利於各個城邦獨立自由發展,多種政體在相對獨立的情況下依照城邦的實際情況不同而出現,並且創造了諸多形式的政體,有僭主制、寡頭制、貴族制、共和制、民主制、君主制等形式。這種狀況「實在得益於這一地區在一定生產力水平以及希臘人政治組織能力下的相對割裂的地理環境」(1)。在多樣性的環境里能促進相互之間的比較和思考,人們的思想也呈現出多樣化,激發人的批判精神和創造能力,也有利於在相互比較中形成新、更正確的認識。另一方面,在一些較為寬松的城邦里形成了古希臘著名的民主制,這種民主制總體上為哲學的產生提供了社會條件,因為在民主制度下,自由思想和相互辯論可以允許合法存在,它允許甚至保護公民自由思想的權利,有利於使一些背離傳統的或與時下流行的思想得以產生和發展,甚至成為一種社會風尚——一些權貴常常邀請一些「社會名流」進行聚會、探討,極大地促進思想的多樣性,一部分人試圖開辟另一些道路或者對傳統進行批判——而不是簡單繼承,用於提出自己的觀點,在這種自由的環境下,對傳統(主要是巫術和神話)採取超越成為可能,由此形成古希臘哲學的新的傳統:超越傳統。因此古希臘哲學具有科學精神和不斷超越的特點,因此城邦制和民主制為古希臘哲學的產生創造了必要的社會環境。在中國,雖然較早形成中央集權的國家,有利於經濟的迅速發展,但是由巫術、儀式直接繼承下來的敬天、祭祖的傳統思維,在宗法制度的制約下,產生了以家庭為中心,注重人與人的關系以求得身心內外諧調的價值取向,在大一統的國家內形成具有自身的特點的中國文化,並通過國家權力來強力推行,使思想傳統較早形成和比較一致。另一方面,較嚴厲的思想鉗制使思想自由被限制在狹窄的范圍內(盡管在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中國哲學的繁榮時期,但是這已經是在傳統定型的前提下繼承下的發展),能夠進行討論、研究和辯論的空間較小,多數思想家把傳統思想當作政治行為、禮儀和道德規范的主要來源,使中國哲學整體朝向倫理(政治)的方向進一步發展。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的觀點雖然不盡相同,但是都無法超越傳統,都是在傳統所限定的范圍內展開,他們的學說也試圖從古代的傳說和古籍中尋求證明,用以支持自己的學說,這也表明了中國哲學對傳統的態度並不是採取積極的批判,而是繼承和詮釋,這種態度被強化成為中國哲學的主流:繼承傳統。 第三,經濟條件:社會、經濟的日益發展,物質資料日益豐富,使一部分人能夠直接脫離物質生產勞動,而從事腦力勞動。亞里士多德認為,哲學的產生來自於「人生的必需品以及使人快樂安適的種種事務幾乎全都獲得了以後」(2)因此,在古希臘,探討政治和哲學在社會經濟發展後獲得了物質前提,只不過多數人主要思考政治問題,有一部分人則轉移了注意力,把對政治體制和政治規范以及對人和社會的關注轉向對自然和現象之後的原因的關注,用理性而不是經驗去探求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他們驚嘆於自然的各種現象的奇妙,「他們先是驚異於種種迷惑的現象,逐漸積累一點一滴的解釋。對一些較重大的問題,,例如日月與星的運行以及宇宙之創生,做成說明」(3)。並試圖尋求在各種自然現象後面的非神的、恆定的原因,試圖用理論來論證其合理性,注重概念的明晰和邏輯的嚴密,進而產生古希臘獨特的哲學-科學思維方式。但在中國古代,經濟的發展應當比古希臘時期更為繁榮,可擁有物質滿足前提的中國為什麼沒有如同古希臘那樣對自然「驚異」呢?其原因在於:一方面是中國傳統文化重視經驗的作用。在中國的各種理論當中,無論是科學技術還是倫理道德都需要具有可實踐性,就是哲學也不例外,因此,中國的古代科學一直具有豐富的實用技術和各種發明創造,但卻缺乏科學理論資源;另一方面,中國的知識分子階層(士人階層)也同樣處於物質滿足的前提下,但是他們在社會地位上並不是獨立的,必須依附於權貴,被權貴豢養,因而需要為權貴的爭權奪利斗爭服務,因此士人關注的焦點放在政治斗爭、權利斗爭中,而不是如同古希臘的哲學家那樣關注自然等對現實「無用之事」。相反,在古希臘,哲學家與權貴的關系一般來說是平等的,人格是獨立的,甚至有的哲學家本身就是貴族,因此可以自由、自主地進行思考。在中國相對例外的是老子和莊子,他們都不是為貴族服務的士人,他們的哲學思想與古希臘的哲學思想也最為相像,都提出了關於本原(甚至更進一步提出「道」的一般性本原的規定性)的觀點和較為豐富的辯證法觀點,但他們所形成的道家文化並沒有成為中國文化發展的主流,反而在中國文化關注人事的大方向決定下,道家最後也變成主要地關注人的生存問題,他們雖然也探討自然,但其最終目的是為了個人的自我修養,而不是找到世界的本原,從而形成與古希臘哲學的不同的發展方向,最後成為一種修身養性的宗教。再次,古希臘哲學把自然當作一種認識對象,而中國從原始神話和原始宗教影響下形成的「天人合一」思想傳統以及敬天、孝祖的思想對中國哲學的發展起較大影響,其中的是「敬天」的思想尤為重要,「敬」在於相信和畏懼,也就把天當作一個不可懷疑具有神聖地位的東西,至於這個「天」是神還是其他的什麼,在中國傳統思想看來是不證自明的,沒有必要也不用去關心,所以「天」並沒有西方神話和宗教那樣的神的巨大力量,也不具備事物本原的至上地位,雖然萬事萬物都是從「天」產生,但是卻需要陰陽變化、五行化生才能產生萬事萬物,因而沒有形成如同古希臘哲學那樣的絕對性思維方式。總而言之,中國文化在面對自然事物時,總是避開了對自然現象背後原因的關注,更多地落到現實當中,通過經驗解決現實當中出現的問題和對人的行為的規范,古希臘哲學重在「是什麼?」,而中國哲學則探討「怎樣做?」。 以上所探討的是中西方哲學在產生之初的條件的相互對比,從中看出中西方哲學在方向上和方法上的巨大差異,但從對比中找出兩者的差異並不重要,更重要的是要找到一個中西方哲學融合的新的立足點、結合點,從而形成一個堅實的基礎,實現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和中國文化的復興,當然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眾多的現代中國哲學家也在不斷地思考這個問題,但是始終沒有找到融合兩者的合適的方式和方法,因此這個工作只能在以後的不斷學習和思考中探討,放在這篇文章來闡述則過於輕率,徒貽笑方家。
④ 從哲學上辯論當今社會形而上,形而下
哲學(英語:Philosophy,源於希臘語:Φιλοσοφία),按照詞源有「熱愛智慧」的意思。在學術界里,對於哲學一詞並無普遍接受的定義,也預見不到有達成一致定義的可能。就西方學術史來說,哲學是對一些問題的研究、涉及等概念。早期,哲學衍生出科學。後來,哲學成為與科學並行的學科。
哲學可以看作一種尺度。這種尺度的作用在於,從理性存在物本身出發,去尋找理性的本質(本源)以及自存與世界其他存在物的關系。
哲學是有邏輯系統的宇宙觀。哲學是定性、邏輯地認識宇宙整體變化規律的學問。而科學則是在哲學對宇宙的定性、邏輯的基礎上分科認識宇宙中的各部分即萬事萬物的定量變化規律的學問。
廣義的哲學是對普遍而基本的問題的具體定性研究,這些問題多與實在、存在、知識、價值、理性、心靈、語言等有關。
在古代東方是沒有「哲學」概念的,「哲學」一詞是近代從西方引入的概念。在日常使用中,「哲學」常常與處世學問、宗教信仰、統治術、權謀術、易經算命等等概念相混淆。
⑤ 哲學是對整個世界的總的根本的看法嗎
哲學(英語:Philosophy,希臘語:Φιλοσοφία),是對基本和普遍之問題的研究。其按其詞源有「愛智慧」之意。哲學是有嚴密邏輯系統的宇宙觀,它研究宇宙的性質、宇宙內萬事萬物演化的總規律、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問題。
在學術界里,對於哲學一詞並無普遍接受的定義,也預見不到有達成一致定義的可能。
哲學一門獨立的學科。是研究普遍而基本的問題,這些問題多與實在、存在、知識、價值、理性、心靈、語言、思想等有關。哲學與其他學科的不同之處在於其批判的方式、通常是系統化的方法,並且以理性論證為基礎。在日常用語中,「哲學」一詞可以引申為個人或團體最基本的信仰、概念和態度。 總的來說,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自然知識、社會知識和思維知識的概括與總結。從西方學術史看,哲學衍生出科學。後來,哲學成為與科學並行的學科。
英國哲學家羅素對哲學的定義為:
哲學,就我對這個詞的理解來說,乃是某種介乎神學與科學之間的東西。它和神學一樣,包含著人類對於那些迄今仍為科學知識所不能肯定之事物的思考;但它又像科學一樣,是訴之於人類的理性而不是訴之於權威的,不論是傳統的權威還是啟示的權威。一切確切的知識(羅素認為)都屬於科學;一切涉及超乎確切知識之外的教條都屬於神學。但介乎神學與科學之間還有一片受到雙方攻擊的無人之域,這片無人之域就是哲學。
」
胡適在《中國哲學史大綱》中稱「凡研究人生切要的問題,從根本上著想,要尋一個根本的解決:這種學問叫做哲學」。
李澤厚先生說:「哲學終結,思想開始」。
還說:海德格爾之後,該是中國哲學登場出手的時候了。「讓哲學主題回到世間人際的情感中來吧。讓哲學形式回到日常生活中來吧。」
東方哲學,而北非和中東則因為其和歐洲密切的互動,因此常被視為是西方哲學的一部份。
對哲學的主題亦存在許多看法。一些人認為哲學是對問題本身過程的審查;另外一些人則認為實質上存在著哲學必須去回答的哲學命題。
後現代主義把哲學定義為創造概念的學術。
哲學所涉及的研究范疇是其它學科的總和,它給出對世界本質的解釋,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接受者的世界觀。
哲學是研究范疇及其相互關系的一門學問。范疇涉及到一門學科的最基本研究對象、概念和內容,哲學具有一般方法論的功能。
哲學和其他承述問題方法的差異是有批判性的、有條理的方法以及以理性為基礎的辯論。
哲學基本問題有兩方面的內容:
第一方面是思維和存在、意識和物質何者為本源的問題。對這一方面的問題歷來有兩種根本不同的回答,由此在哲學上形成了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兩大陣營、兩個基本派別、兩條對立的路線。凡是認為意識是第一性的,物質是第二性的,即意識先於物質,物質依賴意識而存在,物質是意識的產物的哲學派別屬於唯心主義;凡是認為物質是第一性的,意識是第二性的,即物質先於意識,意識是物質的產物的哲學派別屬於唯物主義。除了這兩種根本對立的回答外,還有一種回答,認為物質和意識是兩個獨立的、互不依賴的本原。持這種觀點的哲學流派稱為二元論,它是動搖於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之間的不徹底的哲學,最終往往倒向唯心主義。
哲學基本問題的另一個方面是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問題。對這一方面的問題,絕大多數哲學家,包括唯物主義哲學家和一些唯心主義哲學家都做了肯定的回答。但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對這個問題的解決在原則上是不同的。唯物主義是在承認物質世界及其規律的客觀存在,承認思維是存在於反映的基礎上,承認世界是可以認識的;唯心主義則把客觀世界看作思維、精神的產物,認為認識世界就是精神的自我認識。也有一些哲學家如D.休謨和I.康德,否認認識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認徹底認識世界的可能性,他們是哲學史上的不可知論者。
⑥ 西方與東方哲學的異同與相互之間的影響
任何事物都有一個產生的階段,產生的過程也許不是明朗的,相反卻有可能是模糊不清的。這就需要去探尋事物產生的源頭,從頭開始,釐清事物發展的脈絡並且試圖預期事物的未來發展,哲學也不例外。在對西方哲學的研究中,古希臘是不能拋開的一個必經環節,古希臘哲學就是西方哲學的源頭。西方哲學起源於古希臘,並且經歷過古希臘哲學、基督教哲學、近代哲學、現代哲學等階段,在其長期的發展過程中,西方哲學所關注的哲學問題也在不斷地變化,先後出現近代哲學和現代哲學的兩次轉向,近代西方哲學所探討的問題主要集中在認識論方面,而現代西方哲學則開始向人本主義轉變(當代的哲學特徵並不明顯,以後現代命名的寬泛的文化更分布在文藝批評、人類學以及一些邊緣的問題研究,但仍然處於現代西方哲學的發展階段),盡管在古希臘之後的西方哲學發展不盡相同,但其承繼的仍然是古希臘的哲學精神——都表現為對各種現象之後的原因的關注和對確定性的追求;而中國哲學的產生,並不象西方哲學那樣可以找到明確的起點,也沒有出現類似古希臘早期的哲學家試圖截然與傳統分開或創立新的傳統。多數學者認為中國哲學是從《易經》開始甚至可以上溯到更早的陰陽五行等觀念,而此後中國哲學、科學的發展以及理論依據往往都來自於這些傳統觀念。縱觀整個中國哲學,各種學說的前後相繼性很明顯,各個學派所討論的問題雖然有所不同,但是主要都集中在政治倫理方面,即都表現為對人的關懷和規范。
哲學的產生需要一定的自然、社會和經濟條件,作為西方哲學初始階段的古希臘哲學如此,中國哲學也不例外。但是由於古希臘典籍的缺乏,資料不齊全,所流傳下來的往往是一些傳記學家或者是哲學家的零碎記載形成的殘篇,這對於全面了解古希臘哲學家的思想以及中西哲學的對比有很大限制。以下所進行的主要是古希臘哲學和中國哲學的產生之初的條件對比,以此試圖揭示中西方哲學在源頭之處的不同,從而更好地理解兩個哲學的方向和發展,最終達到兩者相互的交流和融合:
第一,自然條件:古希臘境內多山,不具備農耕的條件,沒有如同多數文明古國那樣有豐饒的土地,但是卻適合種植果樹,其尤為盛產的是葡萄和橄欖,其生產的葡萄酒和橄欖油多數用於對外出口,因此從根本上說,古希臘還是農本經濟,而不是一些學者所認為的商品經濟。在陸路交通不暢和不具備如同中國那樣農耕條件的情況下,古希臘的經濟要發展必須利用它的良好的海岸線,大力發展海上貿易,進而才能夠通過海上與其他地區交往、交流,互通有無,所以,古希臘在海上貿易過程中形成相對比較發達的商品經濟。在與其他地區的經濟交往過程中,有機會接觸到不同的文明(例如對亞細亞文明和埃及文明等當時先進文明),學習和汲取它們的文明成果和文化精華,並且對之進行批判、改造和綜合,從而形成具有古希臘特色的哲學-科學文化。在自然因素這一條件中,中國的地理環境和古希臘存在著較大的差別,因為中國與古希臘的自然條件不同,首先,中國有著廣袤而豐腴的土地以及便利的陸路交通,農業比較發達,經濟的交流主要通過內陸各個國家(甚至只集中在幾個諸侯國)之間的互通有無,而不必也難以(因為盡管中國也有漫長的海岸線,但是太平洋在當時的航海條件下是無法跨越的)通過海上貿易交往來實現經濟發展。其次,在古代,由於交通條件的限制,同一地域的文化往往具有相似性,例如在中國的周邊國家的文化要麼沒有根本區別(如印度文明),要麼是中國文化的「文化衛星國」,雖然在具體表現上有所不同,但在本質上都是面向自身的「內在文化」,這樣的外在條件使中國文化的視野被限制在一個類似的傳統環境當中,成為一種內向型文化。再次,中國的文化是當時的先進文化,先進文化往往難以接受和認同落後文化,而落後文化卻能較好地接受、認同先進文化(如古希臘、日本等),因而,在這種諸多的自然條件影響下,造成古代中國與其他不同的文明交往較少,進而引進其他文明的先進文化也較少,從而形成了獨特的、穩定的和完善的文化結構。這些自然條件使中國哲學的特徵表現為一種封閉的自我發展,具有穩定性。
第二,社會條件:由於古希臘自然因素的阻隔使其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難以形成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國家,各個城邦被自然而然地隔離開來,這也就有利於各個城邦獨立自由發展,多種政體在相對獨立的情況下依照城邦的實際情況不同而出現,並且創造了諸多形式的政體,有僭主制、寡頭制、貴族制、共和制、民主制、君主制等形式。這種狀況「實在得益於這一地區在一定生產力水平以及希臘人政治組織能力下的相對割裂的地理環境」(1)。在多樣性的環境里能促進相互之間的比較和思考,人們的思想也呈現出多樣化,激發人的批判精神和創造能力,也有利於在相互比較中形成新、更正確的認識。另一方面,在一些較為寬松的城邦里形成了古希臘著名的民主制,這種民主制總體上為哲學的產生提供了社會條件,因為在民主制度下,自由思想和相互辯論可以允許合法存在,它允許甚至保護公民自由思想的權利,有利於使一些背離傳統的或與時下流行的思想得以產生和發展,甚至成為一種社會風尚——一些權貴常常邀請一些「社會名流」進行聚會、探討,極大地促進思想的多樣性,一部分人試圖開辟另一些道路或者對傳統進行批判——而不是簡單繼承,用於提出自己的觀點,在這種自由的環境下,對傳統(主要是巫術和神話)採取超越成為可能,由此形成古希臘哲學的新的傳統:超越傳統。因此古希臘哲學具有科學精神和不斷超越的特點,因此城邦制和民主制為古希臘哲學的產生創造了必要的社會環境。在中國,雖然較早形成中央集權的國家,有利於經濟的迅速發展,但是由巫術、儀式直接繼承下來的敬天、祭祖的傳統思維,在宗法制度的制約下,產生了以家庭為中心,注重人與人的關系以求得身心內外諧調的價值取向,在大一統的國家內形成具有自身的特點的中國文化,並通過國家權力來強力推行,使思想傳統較早形成和比較一致。另一方面,較嚴厲的思想鉗制使思想自由被限制在狹窄的范圍內(盡管在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中國哲學的繁榮時期,但是這已經是在傳統定型的前提下繼承下的發展),能夠進行討論、研究和辯論的空間較小,多數思想家把傳統思想當作政治行為、禮儀和道德規范的主要來源,使中國哲學整體朝向倫理(政治)的方向進一步發展。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的觀點雖然不盡相同,但是都無法超越傳統,都是在傳統所限定的范圍內展開,他們的學說也試圖從古代的傳說和古籍中尋求證明,用以支持自己的學說,這也表明了中國哲學對傳統的態度並不是採取積極的批判,而是繼承和詮釋,這種態度被強化成為中國哲學的主流:繼承傳統。
第三,經濟條件:社會、經濟的日益發展,物質資料日益豐富,使一部分人能夠直接脫離物質生產勞動,而從事腦力勞動。亞里士多德認為,哲學的產生來自於「人生的必需品以及使人快樂安適的種種事務幾乎全都獲得了以後」(2)因此,在古希臘,探討政治和哲學在社會經濟發展後獲得了物質前提,只不過多數人主要思考政治問題,有一部分人則轉移了注意力,把對政治體制和政治規范以及對人和社會的關注轉向對自然和現象之後的原因的關注,用理性而不是經驗去探求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他們驚嘆於自然的各種現象的奇妙,「他們先是驚異於種種迷惑的現象,逐漸積累一點一滴的解釋。對一些較重大的問題,,例如日月與星的運行以及宇宙之創生,做成說明」(3)。並試圖尋求在各種自然現象後面的非神的、恆定的原因,試圖用理論來論證其合理性,注重概念的明晰和邏輯的嚴密,進而產生古希臘獨特的哲學-科學思維方式。但在中國古代,經濟的發展應當比古希臘時期更為繁榮,可擁有物質滿足前提的中國為什麼沒有如同古希臘那樣對自然「驚異」呢?其原因在於:一方面是中國傳統文化重視經驗的作用。在中國的各種理論當中,無論是科學技術還是倫理道德都需要具有可實踐性,就是哲學也不例外,因此,中國的古代科學一直具有豐富的實用技術和各種發明創造,但卻缺乏科學理論資源;另一方面,中國的知識分子階層(士人階層)也同樣處於物質滿足的前提下,但是他們在社會地位上並不是獨立的,必須依附於權貴,被權貴豢養,因而需要為權貴的爭權奪利斗爭服務,因此士人關注的焦點放在政治斗爭、權利斗爭中,而不是如同古希臘的哲學家那樣關注自然等對現實「無用之事」。相反,在古希臘,哲學家與權貴的關系一般來說是平等的,人格是獨立的,甚至有的哲學家本身就是貴族,因此可以自由、自主地進行思考。在中國相對例外的是老子和莊子,他們都不是為貴族服務的士人,他們的哲學思想與古希臘的哲學思想也最為相像,都提出了關於本原(甚至更進一步提出「道」的一般性本原的規定性)的觀點和較為豐富的辯證法觀點,但他們所形成的道家文化並沒有成為中國文化發展的主流,反而在中國文化關注人事的大方向決定下,道家最後也變成主要地關注人的生存問題,他們雖然也探討自然,但其最終目的是為了個人的自我修養,而不是找到世界的本原,從而形成與古希臘哲學的不同的發展方向,最後成為一種修身養性的宗教。再次,古希臘哲學把自然當作一種認識對象,而中國從原始神話和原始宗教影響下形成的「天人合一」思想傳統以及敬天、孝祖的思想對中國哲學的發展起較大影響,其中的是「敬天」的思想尤為重要,「敬」在於相信和畏懼,也就把天當作一個不可懷疑具有神聖地位的東西,至於這個「天」是神還是其他的什麼,在中國傳統思想看來是不證自明的,沒有必要也不用去關心,所以「天」並沒有西方神話和宗教那樣的神的巨大力量,也不具備事物本原的至上地位,雖然萬事萬物都是從「天」產生,但是卻需要陰陽變化、五行化生才能產生萬事萬物,因而沒有形成如同古希臘哲學那樣的絕對性思維方式。總而言之,中國文化在面對自然事物時,總是避開了對自然現象背後原因的關注,更多地落到現實當中,通過經驗解決現實當中出現的問題和對人的行為的規范,古希臘哲學重在「是什麼?」,而中國哲學則探討「怎樣做?」。
以上所探討的是中西方哲學在產生之初的條件的相互對比,從中看出中西方哲學在方向上和方法上的巨大差異,但從對比中找出兩者的差異並不重要,更重要的是要找到一個中西方哲學融合的新的立足點、結合點,從而形成一個堅實的基礎,實現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和中國文化的復興,當然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眾多的現代中國哲學家也在不斷地思考這個問題,但是始終沒有找到融合兩者的合適的方式和方法,因此這個工作只能在以後的不斷學習和思考中探討,放在這篇文章來闡述則過於輕率,徒貽笑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