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哲學脫離人生,將成玄虛;人生脫離哲學,將無定位是什麼意思
哲學脫離人生將成玄虛,人生脫離哲學,將無定位」.哲學脫離人生,將成玄虛;哲學是對於人生的一種反思.哲學的智慧產生於人類的生產實踐,在人生這個大課堂,我們所經歷的每一件事情中屢次地證明著哲學的智慧.哲學在人生中體現,哲學在人生中彰顯價值.
人生脫離哲學,將無定位.哲學讓人明白人之所以為人.哲學以一種系統化理論化的科學態度指引著人們的主觀人生,豐富我們的思想,強化我們的知識,分析我們的情感,深化我們的認識,並且在這些意識層面的作用下潛移默化地反作用於我們的客觀人生,使我們的行為更具有合理性.哲學恰似燈塔又如坐標,讓人看清人生的理想,也明確人生的階段與位置.
2. 哲學是"有定論" 還是"無定論
哲學問題,終歸是無定論的。
哲學的有定論是一定程度上的有定論。
哲學源自人們的生活。
說白了,哲學就是人們在茶餘飯飽後,開始思考人生,思考世界的一種偉大觀念、思想。
3. 哲學萬能論和無用論是什麼含義
萬能論:宇宙間一切所有的物質(包括電、磁、質、色等)都是可以相互轉化的,而這所有的物質在本質上是一個一。這就是關於物質統一思想的核心,也是萬能理論的前提。
相對論認為有物質才有時間和空間,而我卻認為物質的存在不僅決定了時間和空間的存在而且決定了力和能量的存在。
因此,我們在研究關於力的統一的大統一理論時是否可以換個思路來研究其更為根本的東西――-物質的本質統一呢?
若物質的本質統一成功的話,它便可以解釋一切物理現象(如力的,能量的,時間的,空間的------),也便成了一種超統一的理論,那麼這就自然而然蒙生出這樣一種觀念―――宇宙間應存在萬能理論。
而事實上,萬能思想的出現是需要解決三個方面的問題:壹、要把所有的科學做一個極大的統一,包括自然的,數學的、人文的,社會的哲學的等等。貳、必須揭示生命的本質是什麼。叄、必須找到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內在聯系(即中西醫內在聯系)。
無用論:當今時代,普通人普遍認為哲學是沒有意義的,或者用處的。如果這個用處或意義是指可不可以給人帶來物質財富,或者是物質利益,那麼哲學確實無用,但是不能因此就全盤否定哲學,也不能因此就說他無意義,無用處。
(3)哲學的無定論擴展閱讀
哲學的意義
首先,哲學教你如何看待整個世界,甚至整個宇宙。哲學是「元知識」,正所謂大道至簡。哲學研究的領域是宇宙萬事萬物演化的總規律,它的任務是對現實世界進行元理層面的把握,其他一切理論都可以由元理論演化而來,這意味著它對其他學科具有指導作用。
當年被譽為量子力學之父的玻爾訪問中國時發現道家的太極圖,為互補原理找到了哲學上的依據,在他煞費苦心對光到底是什麼作出闡述的時候,發現老子早在2500多年前就提出了互補的思想,自此玻爾與道家結下不解之緣。
甚至在他被丹麥王室授予勛章時還說,「我不是理論的創立者,我只是個得道者」,要求把太極圖作為榮譽證書的背景圖片。由此可見,學習哲學是在培養一種看待世界的眼光和方式,學好哲學有助於實現各學科之間的融會貫通,讓人們在認識世界時有統一的理論依據。
其次,哲學鍛煉的是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當代著名哲學家周國平曾經說:「哲學從來不是為了把人束縛在嚴肅的世界裡,而恰恰是為了讓人脫離『嚴肅性』,去審查自己,不再由社會和他人來束縛自己,去過真正的、好的、自由的、有意義的生活。」
哲學讓人學會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一切常識性的東西,躲開人雲亦雲的陷阱,學會獨立思考和評價一切真正有意義的事物,從而激發自身的創造能力。
4. 哲學的定義!!!
科學哲學是從哲學角度考察科學的一門學科。它以科學活動和科學理論為研究對象,探討科學的本質、科學知識的獲得和檢驗、科學的邏輯結構等有關科學認識論和科學方法論的基本問題。
哲學是什麼?這是一個問題,一個既簡單又復雜的問題。我們說它簡單是因為它應
該是哲學這門學科最基本的規定,但凡學習哲學的人都要從這個問題開始,如果一個學習或研究哲學的人說他不知道哲學是什麼,那似乎是一件很可笑很滑稽很不可思議的事情。然而,這的確是事實。我們說它復雜就是因為迄今為止它仍然是一個問題,而且很可能永遠是一個問題。
換言之,「哲學是什麼」這個問題至今尚未有終極的答案。
對於初學者來說,「哲學是什麼」這個問題是很好解決的,翻翻哲學辭典或者大百
科全書就行了,雖然他們並不一定真正理解那上面說的是什麼。但是我們這些號稱研究哲學的人,或者說自認為對哲學「略知一二」的人,卻不能這樣做,因為那並不能解決我們心中的疑問。說來令人難以置信,也令我們感到汗顏,雖然哲學這門學科已經存在了幾千年,但是「哲學是什麼」這個問題卻至今尚未有定論。由於這個問題太大太難了,即使是以此作為書名的大部頭著作業已汗牛充棟數不勝數,所以我們在此並不想(實際上也不可能)解決「哲學是什麼」的問題,而只是想把這個問題本身當作一個問題,看一看會有什麼答案。
從問題本身看,「哲學是什麼」可以有兩種表達方式:「哲學是什麼」與「什麼是
哲學」。表面上這兩種表達方式所說的是一回事,都是關於哲學的基本規定或定義,似乎無論把問題中的「什麼」放在後面還是放在前面,並沒有什麼根本上的區別。在西方語言中一說到「哲學是什麼」或「什麼是哲學」,其實就是一句話,例如英語中的「what is philosophy」,德語中的「Was ist die Philosophie」。雖然當我們把它們翻譯成中文的時候,既可以譯作「哲學是什麼」,也可以譯作「什麼是哲學」,不過通常並沒有要突出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的意思,但是實際上在這兩種表達方式之間存在著某種差別,而且這一差別不僅僅是翻譯的方式問題,而且是表述的含義問題。不要以為我們是在玩兒文字游戲,因為不同的表達方式的確可以有不同的意義。
「哲學是什麼」與「什麼是哲學」之間究竟有什麼區別?
當我們追問某種東西「是什麼」的時候,通常在邏輯上問的是這種東西的「本質」
或「本性」,亦即規定它「是什麼」的「定義」。然而所謂「定義」所表述的既可以是曾經如此或現在如此的實際狀態,也可以是將來如此或應該如此的理想狀態,前者說的是「是如何」,後者講的則是「應如何」,一個是「實然」,一個是「應然」。在一般情況下,一門學科的基本規定是沒有這種區別的,或者說上述兩方面是統一的,但是哲學卻不一般。由於哲學家們在「哲學是什麼」這個問題上始終未能達成普遍的共識,使得我們只知道以往人們關於哲學的不同規定,而無法確定關於哲學的一般規定,於是在「哲學是什麼」與「什麼是哲學」之間就出現了差別。在某種意義上說,「哲學是什麼」問的是作為歷史事實的哲學過去和現在「是什麼」,而「什麼是哲學」問的則是究竟什麼樣的哲學才能夠被我們稱之為哲學,亦即作為普遍意義的哲學「是什麼」。
當我們以這兩種不同的方式追問哲學的時候,似乎顯得對哲學有點兒不太恭敬,因
為這意味著在「哲學過去和現在是什麼」與「哲學應該是什麼」之間存在著差別,把這個問題問到底就很可能得出這樣的結論:無論哲學過去或者現在是什麼樣子,它有可能還不是它應該所是的樣子。
有人可能會說,對於一門已經存在了幾千年之久的學科是不應該產生這樣的疑問
的,而且哲學也可以有一般的規定,如「世界觀」和「方法論」等等。從理論上講的確是這樣,但是事實上卻不盡然,因為哲學是一門與眾不同、十分獨特的學問。不僅如此,對於一門學科而言,存在的時間長短其實並不重要,關鍵要看它是否已成定型。我們之所以不會向其他科學提出這樣的質疑,原因就在於它們早就定型了,無論它們的內容、方法甚至對象的范圍等等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一門科學的定義通常是不變的。哲學就不同了。因為哲學與任何一門科學都不一樣,我們簡直無法將它看作是科學。
盡管說哲學不是科學很難為人們所接受,對於以哲學為職業的人尤其如此,然而只
要有一點兒哲學史知識的人都知道,這實在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事實。2000多年來,哲學家們幾乎在所有的哲學問題都爭論不休,甚至在哲學的對象問題上也難有定論。雖然我們都希望哲學是科學,都認為哲學應該是科學,但是它的的確確並不具備一門科學知識應該具有的基本特徵。因而即使從這個角度看,哲學也還不是它應該所是的樣子。
為什麼說哲學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科學?原因有很多,而其中最明顯的原因是,哲學
不像科學那樣是一個知識積累的過程,或者說,哲學留給我們的不是知識,而是許許多多的問題。譬如就數學而論,通常我們認為只有一門數學,其他各式各樣的數學都是數學的分支或不同的發展階段。但是我們卻不能說歷史上只有一門哲學,其他哲學都是哲學的分支或發展階段。黑格爾曾經主張歷史上只有一種哲學,其他哲學不過是哲學發展的不同階段,現在很少有人持這種庸俗進化論的觀點了,因為它起碼與事實不相符合。無可否認,哲學也有自身的發展過程,然而這個發展過程並不是一個知識積累的過程。歷史上的哲學思想的確有某種傳承關系,但是在大多數哲學問題上它們的基本觀點卻是很難調和的。不恰當地說,自然科學類似某種知識積累的「直線運動」,我們可以不管科學的歷史,只要把它積淀下來的成果拿過來使用就行了。哲學卻不一樣,它更像是一種「圓周運動」,圍繞著一些永恆無解的難題,嘗試著一種又一種不同的解答方式。所以盡管在哲學家們之間的確存在著繼承和發展的關系,但是每個哲學家的理論都有其不可替代的價值,而這種價值並不在於它的知識內容,而在於它提供了什麼樣的解決問題的獨特方式。顯而易見,今天的人們在知識的佔有上是古人無法比擬的,任何一個醫學院的學生所具備的知識都要比醫學始祖希波克拉底「先進」得多,然而即使是研究哲學的人也極少有人能夠達到柏拉圖或者亞里士多德的思想水平,雖然他們所表述的知識內容早已過時了,故而哲學很難用「進步」來衡量。
那麼,把「哲學是什麼」這個問題區分為「哲學是什麼」與「什麼是哲學」這樣兩
種不同的問題形式究竟有什麼意義?如果這種區別是有意義的,那麼我們除了知道歷史上不同的哲學思想之外,究竟能否把握所謂一般意義上的哲學或者說哲學的普遍規定?
首先,上述區別給我們的啟發是,哲學的一般規定與科學的一般規定是不同的,它
具有更廣泛的「寬容性」和「歷史性」。關於哲學的規定應該體現它的研究領域和范圍(這種領域和范圍亦有其不確定性),與此同時亦不應該企圖以一種哲學思想代替全部哲學,除非這種哲學思想確實可以含蓋過去、現在乃至將來所有哲學(倘若如此,它也就不是「一種」哲學了)。因為哲學的問題和對象根源於人類要求超越自身的有限性而通達無限之自由境界的最高理想,就人類有理性而言他一定會產生這樣的理想,但是就人類的有限性而言他又不可能現實地實現這一理想,雖然他無法實現這一理想但他又不可能不追求這一理想,哲學就產生於這個「悖論」之中。由於在有限與無限、現實與理想、此岸與彼岸、暫時與永恆之間橫著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而我們命中註定要千方百計地去嘗試各種方式以圖超越這一界限,所以真正的哲學問題不僅是沒有終極的答案,而且永遠也不會過時,因而哲學就表現為過去、現在和將來人們面對共同的哲學問題而採取的不同的解答方式。由此可見,哲學不可能存在於「一種」哲學之中,而只能存在於所有哲學之中,因為任何一種哲學都只不過代表著哲學問題的一種解答方式,而不可能代表哲學問題的所有解答方式。我們之所以堅持在「哲學是什麼」與「什麼是哲學」之間作出區別,就是為了說明所謂哲學歸根結底乃是哲學史這個道理。這也就是說,誰要想給哲學下一個定義,他就必須把過去、現在乃至將來所有可能的哲學都考慮在內,我們不能按照給科學下定義的方式來規定哲學,因為一旦哲學有了這樣的科學的定義,哲學也就不再是哲學了。
我們並沒有正面回答哲學「是什麼」的問題,或許我們永遠也不可能解決這個問
題。在有些人看來,哲學雖然存在了2000多年,但是時至今日仍然面臨著這樣的困境,這實在令人感到悲哀。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這未嘗不是哲學的幸運。因為它意味著哲學而且只有哲學是一門真正開放的、永遠沒有定型的學科,而這也許正是哲學的魅力所在。當然,即使我們永遠也無法解決「哲學是什麼」這個問題,了解「哲學是什麼」與「什麼是哲學」之間存在著差別仍然是有意義的,因為那是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不過雖然它們是不同的兩個問題,實際上它們之間又是有聯系的。這倒不是我們有意賣弄「辯證法」,事實就是如此。誰也不可能在沒有哲學的時候憑空想像「什麼是哲學」,只有當我們對哲學的實際狀況感到不甚滿意時才會提出這樣的問題。
在某種意義上說,我們研究哲學史,就是要通過「哲學是什麼」來解決「什麼是哲
學」的問題,即通過研究歷史上的哲學來解答哲學究竟應該是什麼的疑問。
如此說來,研究和學習哲學史,從來都不是與過時的歷史打交道,其本身就具有「
現實意義」。
學習哲學史就是學習哲學史上哲學家們的思想,因而可以看作是我們的思想「思
想」哲學家們的思想,也可看作是思想與思想之間的「對話」。由於哲學家們的思想保存在他們的著作之中,學習哲學史也就是「讀書」,所以與哲學家們的「對話」通常是通過「讀書」來實現的。然而,盡管歷史上的哲學家們斯人已逝,我們讀他們的「書」卻不是讀死書。雖然這些書的內容大多已經過時了,但是哲學家們解決問題的方式卻沒有也永遠不會過時,因為哲學問題並沒有過時,這些問題不僅是他們面臨的難題,而且也是我們面臨的難題,甚至可以說是人類將永遠面臨的難題。既然哲學問題沒有終極的答案,那麼任何一種解答方式都不可能取代其他的解答方式,也不可能為其他的解答方式所取代,所有一切的解答方式都有其各自獨特的意義和價值,它們為後人提供了各式各樣可供選擇的可能方式。因此,對於學習哲學史的人來說,學習哲學史無非是將人類精神所思想過的東西再思想一遍,把人類精神已經走過的思想之路再走一遍,然後選擇或者開創我們自己的路。
由此可見,我們學習哲學史並不是站在哲學史之外,在某種意義上說,前人的思想
就構成了我們現存在的組成部分。我們之所以說研究和學習哲學史本身就具有「現實意義」,原因就在於此:當我們與哲學家們進行思想之間的「對話」的時候,他們的思想「復活」了。這並不是說,哲學家的思想「死了」,是我們的「對話」使之「復活」了。其實,歷史上的哲學思想原本就是「活的」,因為它們構成了哲學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因而它們的「復活」並不是「復古」。換言之,哲學家們的思想既是歷史性的,同時又超越了歷史,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具有現實性。所以,哲學史從來就不是什麼死材料的堆積,而是一種活生生的思想律動。
就哲學是哲學史,學習哲學就是與哲學家們進行思想「對話」而論,我們與哲學家
們之間的思想對話並不是「單向性」的受動活動,而是「雙向性」的互動活動,這種思想與思想的對話類似現代解釋學所說的「視界交融」。
哲學家們的思想保存在他們的著作之中,讀他們的書需要「理解」和「解釋」,
而「理解」和「解釋」的過程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再創造」的過程。以往傳統的解釋理論追求知識的客觀性,將理解和解釋看作是本文原著之純粹的再現。但是現代解釋學卻告訴我們,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再現所謂客觀存在的文本,因為古人有古人的「視界」,我們有我們的「視界」,換句話說,古人與我們處在不同的歷史、文化、社會、個人環境等等的背景之下,我們既不可能完完全全地將古人的視界「復制」到現代來,也不可能徹底擺脫掉自己的視界,純粹沉浸在古人的視界之中。從這個意義上說,理解和解釋實際上是不同視界之間的碰撞和交融,而且正是因為如此,人類文化才有可能進步和發展。
因此,學習哲學史的過程並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富於創造性的「視界交
融」,亦即我們與以往的哲學家們就大家共同關心的哲學問題進行思想之間「對話」的過程。正是在這種思想對話的過程中,我們由研究「哲學是什麼」而進一步追問「什麼是哲學」。
總而言之,一切研究和學習哲學的人,都應該追問這兩個問題:「哲學是什麼」
與「什麼是哲學」。因為,哲學就存在於這種追問活動之中。
5. 什麼叫哲學
哲學(英語:Philosophy,希臘語:Φιλοσοφία),是對基本和普遍之問題的研究。其按其詞源有「愛智慧」之意。哲學是有嚴密邏輯系統的宇宙觀,它研究宇宙的性質、宇宙內萬事萬物演化的總規律、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問題。
哲學就是元知識、元理學,即所謂大道至簡。哲學任務就是對現實世界進行元理層面的把握,把多綜合為一或把一區分為多,一和多都是元理。元理也要清晰表達、系統構造,這樣的元理系統才適用於闡釋世界或指導實踐。哲學是元理,科學是原理、方法、事實,元理與原理劃分並非絕對,實用依據可以是:元理是需要時刻記著即時可用的元初理論,原理是可以查工具書利用的基礎理論。
(5)哲學的無定論擴展閱讀
第一方面:思維和存在、意識和物質何者為本源的問題。對這一方面的問題歷來有兩種根本不同的回答,由此在哲學上形成了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兩大陣營、兩個基本派別、兩條對立的路線。凡是認為意識是第一性的,物質是第二性的,即意識先於物質哲學派別屬於唯心主義;凡是認為物質是第一性的,意識是第二性的,即物質先於意識哲學派別屬於唯物主義。
除了這兩種根本對立的回答外,還有一種回答,認為物質和意識是兩個獨立的、互不依賴的本原,持這種觀點的哲學流派屬於二元論。
哲學基本問題的另一個方面是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問題,對這一方面的問題,絕大多數哲學家,包括唯物主義哲學家和一些唯心主義哲學家都做了肯定的回答。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對這個問題的解決在原則上是不同的。
唯物主義是在承認物質世界及其規律的客觀存在,承認思維是存在於反映的基礎上,承認世界是可以認識的;唯心主義則把客觀世界看作思維、精神的產物,認為認識世界就是精神的自我認識。
6. 哲學既然無定論,為什麼還要研究
哲學有定論嗎?我們模糊地回答,有。為什麼模糊地回答?這里需要解釋。不同的人對哲學有不同認識,這是由他們世界觀決定的,有什麼樣的世界觀就有什麼樣的哲學。古代人有從事文化的貴族階層,他們有形而上學情結,尋找人生的真諦和世界的根基;有從事政治的官僚階層,他們要求公正客觀,保證國家的安全和社會的秩序;有從事生產的平民階層,他們要求勤勞簡朴,為了國家的富強和人口的繁衍。為什麼市民階層要服從官僚階層?官僚階層要服從文化階層?因為他們沒有共同的認識標准,文化階層根據天道(超越者)看問題;官僚階層根據現實看問題;市民階層根據利益看問題。同樣,在現代社會,我們看到唯利是圖和強者為王的軍閥政治,看到口頭是民主自由,實質上男盜女娼的政客政治,看到無產階級專政的馬列主義政治,看到現代「多餘者」追求的天道政治。
現代哲學是實踐的哲學,黑格爾對世界哲學發展有個公允的評價,哲學的進步表現在包容了前人的哲學,哲學只能越來越豐富和充實,實證主義卻拒斥哲學,現代實踐哲學要包容前人哲學和現代科技,這就是天道政治的核心所在。中世紀的成君子和成聖人的道德實踐使人們擺脫了自私自利的小我,成了現代掌握科學技術的生力軍。現代社會革命化和神聖化的人類天道政治實踐使人們擺脫虛偽的政客和無形而上學的硬漢,成為與天道同行的中保。
7. 哲學的定義是什麼
看《現代漢語詞典》和《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的定義或概念
8. 哲學中的無定形是什麼意思
阿那克西曼德是古希臘繼泰勒斯之後的第二位自然哲學家,泰勒斯提出,萬內物從水中來,阿那容克西曼德提出「無定形---阿派郎」是萬物的本源,從本體論角度來說,阿那克西曼德是萬物本源的真正提出者。阿那克西曼德也是第一個將否定作為萬物本源的哲學家。阿那克西曼德認為,萬物都來自其最原始的本質,這個最原始的本質就是一個不定的或者無限制的實在。如果通俗一點理解什麼是「無定形」,那麼可以說「無定形」就是「什麼也不是」的一個「實在」。哲學上的「實在」和我們日常生活的實在是完全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我們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在哲學家看來恰恰是最不實在的,是流變的,而哲學家說的「實在」,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永恆的、不變不動的。
9. 高中政治哲學里 對復雜事物的認識是一個永無定論的過程嗎
這個觀點是錯誤的。對復雜事物的認識是一個永無定論的過程,這一觀點陷入了不可知論。
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認為,實踐是認識的基礎,來源。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准。
所以,實踐中,主觀與客觀相符合的認識,就是真理。
但真理具有條件性和具體性,真理適用於一定的范圍和社會歷史條件。
復雜事物的本質的暴露需要一個過程,導致了認識具有反復性,但並不說明人們無法獲得真理,而只是說,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真理是不斷前進發展的,新真理的產生並不是對原有真理的推翻,而是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