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理學法學 » 書評心理學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書評心理學

發布時間: 2021-03-29 06:44:40

1. 求一篇心理學名著的讀後感拜託各位大神

<烏合之眾>社會心理學著作(讀後感) 無意中看到這個書的介紹,感覺很有意思,就下了看(抱歉,懶的去書店買,應該買書來看的). 中文版的序言有20多頁,感覺翻譯者生怕讀者讀不出本書的現當代的指示意義,不斷的給暗示,其實他就想告訴我們,把這本書跟我們的歷史對比著看吧.尤其是那些為當局所不願意提及的那些歷史.對我而言,這本書給出了一個新的角度來解釋我們的歷史和現實.感覺自己離主流越來越遠了. 文中有好多經典性的結論和語言,可以用醍醐灌頂(一般很難用到)來形容,比如書中提到的福特的那句著名的「歷史全是一派胡言!」 待我讀完後整理在此. 這本書不但是社會學的名著,同時還是心理學、傳播學甚至金融學的參考書。可見是很值得一讀的。 簡介: 1895年首次出版的《The Crowd: A Study of the Popular Mind》的中譯本名為《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作者是法國的古斯塔夫.勒龐(Gustave Le Bon),馮克利翻譯,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年出版。 ----------------------------------------------------5月18日添加 早飯的時候,一位喜歡讀書的同事問讀書的最快記錄是多少? 突然想起高中的時候看武俠的經歷,記得那個時候花了15塊前買一本印刷簡陋字跡微小的<鹿鼎記>(我看的第一本武俠小說,貌似也是最後一本),學校要開兩天的運動會,是那種人到心離的那種,記得之前還有一天的假期,就三天的時間把這本小說看完了.現在仍以之為傲(高中時候很少有值得吹噓的事情).但說到看書的享受,絕對不是平時以為的在一個陰雨天,舒服的靠在床頭抱書慢品,我試過,結局往往都是昏睡在床,直到頭疼難耐或者飢腸轆轆.看書最享受的時間也在高中,是在一位大腹便便的語文老師課上.老師年事已高,但由於學校擴張師資緊張,只能再度出山.年紀大了往往器官方面有所退化,尤其是眼力.老師遠視,為了監視課堂,上課很不情願地要帶著眼鏡.我個小所以坐在第一排,所以眼鏡老師就很難照顧的到.起先把小說雜志放在桌洞里看,後來發現此舉純屬多餘.放桌面上閱讀也不會妨礙老師講課,也更有利於我閱讀.我提前實踐語文的素質教育.想想我們的教育把語文課上成那樣,真是悲哀.除了小學認字階段有必要外,其餘東西都是多餘,尤其罄竹難書地是所謂教參的標准答案.一個藝術性的科目,怎麼會有一個標準的答案.這就跟讓你評價是阿嬌還是希爾頓漂亮? 標准答案是A,因為她代表了東方的內斂美.可我偏偏就喜歡希爾頓,老師說你這個觀點不對,你不選A就得不了分,就不能上大學,就永遠不可能有機會去見希爾頓了,好吧,為了希爾頓我努力讓自己覺得阿嬌有東方的含蓄美.撤遠了,回到勒老先生的書上來.一周的時間來看這本100多頁的小冊子書應該不算短了吧.希望都把核心的東西讀出來了. 感覺勒龐老先生給了我一個降妖的秘術,好多東西都可以拿他老人家的群體理論來量一量,嗨,別說有些還真能套上.理論研究最大的障礙就是先入為主地攜帶著自己的價值觀.文中序言中好像也有提到,這其實也是一個人性的客觀現實,無論你用多麼科學和邏輯的方法,都無法避免個人的影響,因為是人,本身在做這樣或那樣的論述求證.區別在於個人因素對研究影響的大小.勒龐老先生當然沒有今天我們的科學邏輯的研究方法支持(我特別討厭這中東西),但這不妨礙他寫的東西有價值. 1841年歐洲大陸的革命之火仍舊余煙裊裊,但經歷一場大體力的活動,社會再也折騰不動了.於是反思的聲音逐漸響起,人們紛紛疑惑那場夢魘似的革命真的發生過嗎? 為什麼會發生呢? 結果已經顯而易見,現在人們要做的就是總結經驗查找原因了. 這一年,古斯塔夫-勒龐出生.繼承了前輩托克維爾的對歐洲大陸批判的傳統,對比海峽對岸的盎格魯-撒克遜文明,勒龐從社會心理學角度來重新分析了大革命時代人們的瘋狂.之所以有人將他跟馬基雅維利比,是因為他們都說出了一些可怕而有真實的東西.這本書以"群體"為基本的研究對象,結合法國社會自從1789大革命以來的一系列巨大社會波瀾,來一步步論證這個群體的"沖動,偏狹,簡單,暴力,低智,保守沒有反思能力以及受無意識支配",作者將我們一貫視為歷史和文明的真正創造者的廣大人民描述成了一個魔鬼的形象.這讓我想起來了自然界的螞蟻,他們在與大黃蜂的斗爭中一個個前赴後繼,後來者踏著先前者的屍體蜂擁向前,最終打敗了黃蜂.在這場戰斗中,那些死亡的螞蟻就處在一個"群體"里,他們靠無意識支配,完全放棄或者沒有個體意識,這也是為什麼勒龐又將"群體"當作文明的創造者的原因.人類的文明在這里就是螞蟻對黃蜂的勝利.所不同的是,上天給人以恩惠(或者懲罰),讓像勒龐這樣的單個人,具備了理性思考能力,開始解釋我們文明的真諦,而螞蟻們將永久性地重復著他們先輩的道路.在這一點上,人類目前也沒法超越,及時我們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前因後果.但正如人類學所揭示的,理性人的出現也只不過近二三百年的事情,相比與幾百萬年的歷史進化,可以忽略必記. 理性也許只屬於單個個體,一旦進入到一個群體里(當然群體是有個界定的,不是隨便幾個人聚集在一塊就是一個群體),再理性的個體都將被群體吞噬,變的只會用無意識來判斷指揮自己行動. 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洗腦吧.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傳銷活動中的個人如此的冥頑不靈,缺乏最最基本的判斷能力.也解釋了以前受到高等教育的大學教授執迷於FLG.大男子主義的勒龐說,群體就像女人寧願屈從堅強的男人,而不願意統治懦弱的男人,群體愛戴的是統治者,而不是懇求者.看來群體是天生媚骨,但仔細想想其實每個人都是一個臣服主義者,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個最脆弱的一面,只不過群體表現的更為突出.相對個人,群體也許更需要一個上帝. 翻譯者的序言幾乎把勒龐的骨幹都講的很清楚了,甚至說的更明了,當然100多年後,事情相對來說更清楚明白了.所以光看前面的序言也就基本上算是閱讀完了這本書. 如果還有值得特別提出來的,就是勒龐關於英美教育和歐洲大陸教育的對比批判,一個半世紀過去,但聽起來還像是在說我們當下的中國一樣.一個人有限的六七十年來,要機會拿出16年左右的時間在課堂上啃那些"書本",然後獲得權威部門的一個證件,然後在步入工作的崗位後,重新開始完全陌生的學習.想想還真是挺大的人力浪費.家長花錢,孩子遭罪,社會需要承擔巨大的成本.真不知道這套教育體系怎麼發展起來的. 勒龐是這么說的: "教育既不會使人變得更道德,也不會使他更幸福;它既不能改變他的本能,也不能改變他天生的熱情,而且有時——只要進行不良引導即可——害處遠大於好處。------它以根本錯誤的心理學觀點為基礎,認為智力是通過一心學好教科書來提高的。由於接受了這種觀點,人們便盡可能強化許多手冊中的知識。從小學直到離開大學,一個年輕人只能死記硬背書本,他的判斷力和個人主動性從來派不上用常受教育對於他來說就是背書和服從。前公共教育部長朱勒·西蒙先生寫道:「學習課程,把一種語法或一篇綱要牢記在心,重復得好,模仿也出色——這實在是一種十分可笑的教育方式,它的每項工作都是一種信仰行為,即默認教師不可能犯錯誤。這種教育的惟一結果,就是貶低自我,讓我們變得無能。」我們古典教育中的全部弊端,盡管它只能培養出心懷不滿和不適應自己生活狀況的人,但是向人灌輸大量膚淺的知識,不出差錯地背誦大量教科書,畢竟能夠提高智力水平。但是它真能提高這種水平嗎?不可能!生活中取得成功的條件是判斷力,是經驗,是開拓精神和個性——這些素質都不是書本能夠帶來的."

2. 征關於心理學的論文或讀後感 1500——2000字

讀《行為心理學》有感

沒有沒有原因的行為。
人的行為盡管錯綜復雜,但卻是可以解釋、可以預測、可以控制的。它具有可認識的發展模式,並受其自身內在規律的制約。
人快樂,是因為笑;
人傷心,是因為哭;
人恐懼,是因為戰栗;
……
《行為心理學》的研究向我們揭示了左右一個人行為的人們頭腦中的各種詭譎,由此我們可以認識到人的有機體內部始終存在著生命沖動的本能傾向,這種本能傾向乃是由於有機體受到環境刺激作用而激發,以這種本能傾向為基礎尋求自身意象格局居中守正實際上策動著人們每一種行為。人的這種本能傾向或者通過簡單理性在自然行為中獲得滿足,或者通過復雜理性在沖動行為、有意行為、幽默行為、攻擊行為、嫉妒行為、反態行為、過失行為、退行行為、代償行為、投射行為、補償行為、升華行為、墮落行為、性行為、白日夢行為、變態行為乃至自殺行為中獲得滿足,或者通過第三條途徑在夢的行為與心因性本能行為中獲得滿足,或者通過最後一條出路在精神病症中表現出來。
只要抓住了人所共有的上述要素,我們就能夠比較清楚地認識人的行為,辨察人的內心欲求,而這正是解釋人的行為、預測人的行為、控制人的行為的前提條件。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強行者有志,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欺詐成性的人往往都以人人相欺之類來為自己辯護,敵意心強的人總是想他人在憎恨自己;
將要背叛的人言辭慚愧不安,內心疑惑的人言辭雜亂無章,善良的人話少,浮躁的人話多,污衊好人的人言辭游移不定,失職誤事的人言辭迂曲不明;
勇敢的人剛毅,可以用憤怒激怒他們;智慧的人有謀略,可以用信義說服他們;仁德的人不虛假,可以用正義責難他們;位高的人輕權,可以用奉承左右他們;財大的人輕利,可以用名望威嚇他們;貪婪的人重財貨,可以用物質引誘他們;不肖之徒容易被嚇住,可以用危難去嚇唬他們;愚昧的人不通事理,可以用表面的誠信去引導他們;
跟智慧的人說話要靠淵博,跟笨拙的人說話要靠強辯,跟善辯的人說話要靠扼要,跟高貴的人說話要靠氣質,跟富有的人說話要靠高雅,跟貧窮的人說話要靠利害,跟勇敢的人說話要靠果斷,跟卑賤的人說話要靠謙恭,跟負過的人說話要靠鼓勵,跟上進的人說話要靠銳意進取。
對人的行為的研究永遠是一門深奧的學問。光了解人所共有的諸要素還顯然不夠,我們還必須循此而進注意人與人之間的基本區別,運用人的性格分析的基本知識去成功而有效地理解人的行為,揣度人的心靈深處的欲求,而這正是解釋人的行為、預測人的行為、控制人的行為的關鍵。
一旦我們掌握了人所共有的諸要素,能夠「問之以是非而觀其志,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咨之以計謀而觀其識,告之以禍難而觀其勇,醉之以酒而觀其性,臨之以利而觀其廉,期之以事而觀其信」,精於揣情摩意分析一個人的性格,對一個人的性格的微妙之處能夠做到概要的了解,懂得什麼樣的刺激在什麼樣的情境下作用於一個什麼樣性格的人會引起什麼樣的反應,效法一個人的內部動力系統運行的道理我們就不難知其所圖,明辨引起一個人活動以及維持已引起的活動並促使該活動朝向某一目標進行的內在作用亦即動機所在,理解一個人特定的行為和言談究竟意味著什麼進而發掘一個人行為背後所隱藏的意義,從而以相當的精確性來解釋人的行為。同時與人謀事只要我們能夠「知其習性以引導之,明其目的以勸誘之,諳其弱點以威嚇之,察其優勢以鉗制之」,時刻留心不忘其所圖,我們同樣也就不難一眼把人看穿,料定一個人在某種場合下將為何行動以及會如何行動,從而以相當的合理性來預測一個人的行為,以相當的有效性來控制一個人的行為。

3. 求一篇有關心理學方面書籍的讀後感

《心理學與生活》讀後感 (2008-05-06 01:50:11)
標簽:雜談 分類:本科作業

這本書給我的第一感覺是一本很實際、很基礎的心理學入門書籍,如果想了解一些心理學最根本的知識,看這本書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學書籍,裡面沒有心理測驗、沒有心理故事、沒有人力資源、社會任何一個方面的專業內容。它能讓一個對心理學毫無所知的人,有能力一步一步的走進心理學更深奧的世界。看了這本書,讓我發現原來生活真的到處都有心理學。

它就是一本心理學最根本的書,但是卻很全面。這本書有十八章,主要介紹了生活中的心理學、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學習與行為分析、智力與智力測驗、理解人類人格、心理障礙、心理治療、社會過程與關系、社會心理學與社會文化等內容。書中還包含了由600餘條詞彙及解釋構成的「專業術語表」、2000餘條「參考文獻」以及近1000條「人名和主題索引」,對教學、研究和學習都極具參考價值。

我很喜歡書中特別設置的一些專欄,比如「我們如何知曉」這個專欄,它介紹了200多個經典的心理學實驗,讓你知道心理學的一些結論是如何得出的,而這些結論通常加深了我們對人性的理解。

還有「生活中的心理學」這個專欄,把心理學和我之間的距離拉近了很多。看看這些題目吧:「幸福感的遺傳性」「青少年在想什麼?」「感覺和知覺組織的分離」「清醒夢境的試驗事實」「你無法忽視數字的「意義」」「在「瘋狂「的地方做個正常的人」———原來,你每天都用得到心理學!

「21世紀的心理學」這個專欄也很好,介紹的是心理學中那些前沿性的研究課題,把有興趣的學生引向心理學的新領域。在那裡他們將開疆辟壤,施展抱負,為人類了解和改善自身做出貢獻。

要學習一種知識,就象是在一個陌生的地方行走。你可以跟著別人的指示走,而不管對錯;也可以自己摸索著走,看看運氣好不好。但是,最好的方式是有一張地圖,讓自己知道自己在那裡,這個陌生的地方到底有多大,有多少條路,然後你選擇你喜歡的道路走下去。這本書就是心理學世界的地圖,它沒有把所有的知識給你,但是,它給了你全貌,給了你路徑,要了解心理學,這本書足夠了,要想要深入,這本書也告訴你該如何尋找道路。

對於初學者和對心理學有興趣的任何人來說都是一本非常不錯的書,本書從生活入手,深入淺出的與心理學知識聯系起來,讓你在不知不覺中領悟到心理學的魅力,從心理學的角度講述生活中一些習以為常但又從沒注意過的生活瑣事,能幫助你逐漸產生對心理學的濃厚興趣,學心理學的都該讀一讀這本書。它教會了我如何思考,如何去分析人類的心理現象以及由此決定的行為方式,我覺得這是最大的裨益。

4. 與心理學有關的書的讀後感至少200,每多100就再加5分,最多1000字!!

《心理學》讀後感
心理學是一門與人的生活和工作息息相關的科學,讀來獲益頗多,就心理學本質而言,它是一門幫助我們正確處理認知與行為、自身與環境、工作與人際關系等問題的實踐科學。
近來看了一本心理學的書,最有感觸的一句話就是:把「要我做」變成「我要做」。
「要我做」就是一個人在工作的時候缺乏主動性,總是在生活所迫或者別人的催促下不得不做自己的工作。如果一個人缺乏對生活的熱情和主動,就會被動的接受一切,在生活和工作沒有目標,看不到前途,物質和精神得不到滿足的情況下,人的懶惰的本性就會被激發起來,就會處處「要我做」,如果在一個單位人人都處於這樣的狀態,開展一項工作就會變得很困難,個人和集體的發展就會受到嚴重製約。那麼,如何才能把「要我做」變成「我要做」呢?《心理學》這本書給我們開出了一劑溫良的治病葯方。
心理學在人的激勵方面分析的很詳細,就是如何激發個人的積極性,首先就是確定正確的目標。人活著要有理想,有奮斗目標,不然就會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成功:簡單的說,就是目標加上進取心,有人安於現狀,只想維持現狀,採取「守」的態度,時間久了就會變陳消極的態度,失去積極的動力,人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所以必須要設置向前看的目標,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追求卓越,追求更好,時時努力超越現在的自己,才能不斷進步,才能離成功更近一些。
心裡學家馬斯洛指出,人類的基本需要可以分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其中自我實現的需要建立在其他需要的前提之下,在工作能夠體現自我價值,變成了一種興趣的時候,人就會以工作為樂,而不是以工作為負擔,一旦工作變成了一種興趣,就會變被動為主動,「要我做」也就順其自然成了「我要做」。
保持一種樂觀向上的積極心態,讓自己時時擁有快樂的感覺,凡事不斤斤計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學會感激,只要健康和活著,就是上天最大的恩賜,就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自己應有的一切。
在現實社會和工作中,一個人滿足了基本需要以後,就要給自己定目標,思考和理解自己生活工作的目的是什麼,意義如何體現,怎樣讓自己的心情快樂和輕松,怎樣用積極的心態去對待挑戰和麻煩,在反思的過程中,「要我做」也就逐步轉化為「我要做」。

5. 求個心理學的書觀後感2000字的,要原創。謝謝,急!!!

推薦個網站藍心網可以去看看

超個人心理學及相關書目推薦、部分書籍讀後感
----巫小仙

超個人心理學是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美國興起的一種心理學流派。

在心理健康研究中,主流心理學主要以病理學為依據,認為心理健康只不過是身體上「沒有病」而已。超個人心理學則認為心理健康包含著更高的要求,是人的內在潛能和價值的最高實現,達到身心健康長壽、超凡脫俗的境界。

對於超個人心理現象和神秘的內心體驗的研究,主流心理學要麼認為它毫無意義、要麼斥之為病態的或宗教的。超個人心理學則認為病理的自我分裂和超越自我的非認同是有重大差異的;並且認為所謂神秘體驗中也存在著科學真理。科學心理學不去研究,那就只能讓位給宗教。

針對主流心理學的這些不足,馬斯洛、薩蒂奇、格羅夫等人多次協商,決心建立「第四種心理學」,即超個人心理學。1969年春《超個人心理學雜志》創刊,1971年超個人心理學會正式建立。其主要代表人物除上述三人外,還有塔爾特(C.Tart)、沃什(R.N.Walsh)、威爾伯(K.Wilber)、克瑞普納(S.Krippner)、阿瑪斯(A.H.lmaas)等人.

超個人心理學關心的是那些與「終極的人類能力或潛能」有關的心理學方面。薩蒂奇曾指出:「這種新出現的超個人心理學(第四勢力)特別關注對成長、個人和種族的超越需要、終極價值、統一的意識、高峰體驗、存在價值、神入、神秘體驗、敬畏、存在、自我實現、本質、極樂、驚嘆、終極意義、超越自我、精神、一體性、宇宙意識、個人與種族的協同一致、最高的人際了解、日常生活的神聖化、超越現象、宇宙的自我幽默和嬉戲、最高的覺知、反應與表達,以及相關的概念、經驗和活動等實證的與科學的研究,對它們的認真貫徹實施和研究發現」。

超個人心理學有三個關鍵性主張:第一,超個人心理學家認為人除了生理和心理兩個層面以外,還有精神(或靈性)的層面;第二,超個人心理學家揭示一般人的自我迷失。大多數人盲目和錯誤地認同自己所扮演的某種角色、自己的人格、自我觀念,或認同自己在平常清醒的意識狀態下所含含糊糊覺察到的所謂「我」,但這些都不是我之所以為我,也就是說,都不是「真我」;第三,超個人心理學家強調,每個人都不是絕對獨立的個體,而是屬於「大我」,並置根於「大我」的,因此,人的使命不只是人本心理學所強調的自我實現而已,人還需要自我超越。

對我而言最迷人的就是威爾伯的著作。

初讀時就與人曰:我只承認兩個天才,一個是寫《丹東之死》的畢希納,另一個便是威爾伯。只惜畢希納這等人物二十四歲即死於高熱,不再得見其他著作。如今怕是只承認威爾伯一人。

通達廣博的威爾伯以整合觀點為核心,憑借深入到底的洞悉力和幾乎恐怖的歸納整合能力,提出了詮釋法界構成演化的二十條法則、四大象限、從長青哲學的大存有連上發展而來的意識光譜等基本概念,展示了能同時容納科學、宗教、藝術、社會、哲學、個人內心成長、靈性擢升等各方面的統觀知識體系。由此揭露了許多領域有意或無意忽視其他方面,這樣排他的封閉、狹隘和傲慢,最終造成自身體系的崩毀坍塌。

他所謂「定位歸納」法的關鍵觀念在於:各種不同的知識領域在純抽象的層次上,其實是相互融通的。將各種領域的相對真理提煉歸納,串連成緊密相系的網狀綱要,可由此照見較為狹窄的途徑中的不完整。

瑪麗琳的《寶瓶同謀》和威爾伯的《萬法簡史》都是讓譯者苦不堪言的「硬書」,橫跨各大領域,以純粹的理性研究態度切入意識領域,視野開闊,對資訊的處理和思考的深入精密著縱橫捭闔,對普遍存在的盲信、崇拜、教條、傳統的狹隘以及被扭曲得面目全非的理論和觀念有著強大的除舊布新作用。

毫不誇張地說,那是難以概其綱領敘其精妙的。絕不是我這樣幾筆帶過能夠展示筋骨的,頂多隻是描其皮相。

《萬法簡史》里威爾伯試圖定位詮釋整個「法界」的氣魄令人咋舌,所謂「法界」是包含了物質、生命、心智、靈魂和靈性等所有存在領域的定性本質與過程。他提出二十條法則,如法界由全子組成,所謂全子,既為整體又為更大整體的部分。全子沿著一定的秩序演化,謂為「全階序」……等等。

由個人、集體、內在、外在組成的這看似思考范疇極其簡單的四大象限,填充後且不敢說是最嚴密周到的考量體系,但確定的是,展開了一幅截然不同的知識地圖,比以往支離破碎上的傲慢要開闊寬容得多。

在這幾個基本概念的支撐下,他探討了遠古、魔幻、神話、理性和存在期的核心觀念的發展脈絡,尤其理清了長久以來存在於各領域的「前成規期」和「後成規期」(前和超)的混淆,以及各種現代與後現代典範里或明顯或微妙的二元對立議題。

額外值得一提的是,他對定性式術語挑剔得近乎苛刻的選擇,很大程度地昭示了,如今使用的語言系統是如何僵化了我們的思維,將我們帶入了狹隘的境地。

但讀來擊節贊嘆,如獲至寶,非但不覺艱澀枯燥,反而覺得像熠熠生輝的明珠,本散落四處,現終被一雙用心的手拾起串聯,美得光芒四射。

有時甚至覺得自己以前在不少領域浮光掠影地涉獵,彷彿只等待著有朝一日與這般書籍的邂逅。於是零亂散落的知識碎片像遇到一隻魔棒,輕輕一揮調遣,各自歸位,整個的知識結構震顫抖動,渣滓簌簌落下,雜亂殘缺而僵固的認知結構整合成具有更好彈性的新結構演化,並將持續演化。

契合之處實在太多,難以細述,只一點於我尤其重要。「究竟有沒有這樣的本源存在,能消解和否定各種由此延伸發散並固置的價值意義,而不是被各種觀念所抽象掉?是否它的核心在於有流動著的、生發性的否定力量?如有,如何跳出先驗范疇和已有概念的陰影,去追溯這種個人真實性?」

這個問題現在仍舊沒有解決,只是我終於清楚明白我那時始終覺得不對勁的重點——我尋求和相信的,是那冠以千名的,本體、道、梵、諦、空性、上帝、絕對真理等的個人真實體驗,我要棄絕的是對這種體驗扭曲了的詮釋。用柏拉圖的洞穴比喻,則是,我尋求的是真正的光明,而不是光明的投影。

而威爾伯帶來的是我態度的轉變——只要放下盲信,一直保持辨別,這投影也就是入口所在。各種詮釋都可為我所用。

「我所尋找的,正是那尋視的。」
(二)
《恩寵與勇氣》被稱為威爾伯難得的感性之作,以他和妻子崔雅的靈修之路貫穿始末,由崔雅的日記、威爾伯的補充註解以及學術議題組成,一則動人心魄的愛情故事在「偉大的智慧傳統、靜修的本質、心理療法與靈修的關系,以及健康與治療的本質」(威爾伯語)的主題表達中,盪氣回腸地演繹。

美麗聰慧的崔雅,有著十多年的靈修基礎,已認為自己可能一輩子都遇不到適合的男人,卻在三十六歲那年遇到了「夢寐以求的男人」——小她兩歲,身高一米九五、光頭、長相猶如外星人的超個人心理學者肯。倆人一觸鍾情,第一次見面就感覺奇妙,彷彿生生世世都在尋找對方。兩周後決定結婚。卻在新婚幾天後發現崔雅患了癌症……

這戲劇化的開頭簡直像一個童話故事的初始。也是我「夢寐以求」的——一個契合的靈魂伴侶,一份能全方位深入並促進彼此發展轉化的關系。

真正吸引我的,除了書中對以上那些主題純理論的介紹探討,便是在崔雅在面對種種挑戰——癌症、身心反應、情緒起伏、夫妻間的齟齬——時,對自我的坦誠得接近赤裸的自省和剖析。

在崔雅和肯的身上都發現了不少自己也有的特質,綜合起來是過於陽性、傾向於做而非存在的價值觀;對理性、智慮的執著;強烈的掌控欲; 「喜歡在最簡單的事物上編織理論」;對「由理論、邏輯、概念與符號組合而成的理念的阿波羅世界」的熱愛……

有了這樣的印證,隨著倆人赤誠地一步步自我揭露、剖析和轉化,尤其是閱讀倆人身心靈都落入泥潭的艱難時期的敘述,我很多深埋的意識也隨之曝光,輔以阿瑪斯強有力的威脅和干擾,開始自我轉化與自療。

讀到最後,崔雅接納和承擔了生命中的種種磨難,通過愛與慈悲的修行,保持了靜定、喜悅、自在並充滿著生命力的精神狀態,並透過磨難轉化自我,最終解脫。而肯也從放棄自己的事業、五年隨侍左右這樣無私的奉獻中,了悟了無我和解脫的真諦。

讀到接近末尾時忍不住流淚,完全讀畢,心中卻是一片純然的溫暖平靜。

<三>

阿瑪斯「鑽石途徑」的理論基石,在我看來幾乎足以概括所有非後人本心理學的「坑洞」理論。

此理論的核心在於:剛出生的孩子和本體是合一的(當然,這種不能分辨的合一與後來證悟了的合一,完全不是一回事),因為童年某些創傷經驗、與環境互動中的艱難造成了失去和本體某些面向的聯結,會造成某些坑洞。而一旦隔絕了本體中的能量、熱情及價值感,我們勢必會感到虛弱、匱乏和不滿足。無法安住在匱乏感上,會造成兩種傾向——逃避傾向,補洞傾向。

補洞傾嚮往往是被我們的自我和整個社會所認可的,它促使我們向外追尋各種的肯定、贊美和支撐,來自父母的、朋友的、愛人的、工作的、地位的等等。一旦那個用來補洞的對象發生改變,會立刻帶來不安全感,這時就會企圖固定對象在原位,以維持洞被填滿的暫時滿足。(這簡直可以用來分析所有的關系,無論是人與人之間還是人與物之間)

整個社會就這樣建立在補洞的基礎上。男性往往表現為追求事業的成就,極端的則拚命追逐金錢、權力,女性多表現為對一份穩定的關系的追求,極端些的病態依賴伴侶。

我們都希望被愛被關注被肯定,由此來維護自我的安全感和價值感。這份對價值感、安全感的需求隱藏在我們的一言一行上——穿衣打扮,說話措辭,順服他人和社會的要求。

依照社會標准順服地存活,其實是和大家一樣地補洞,總是安全而容易的,不會受到排斥。若一個人不以一般的方式來補洞,甚而不補洞,必然會威脅到別的補洞的人,讓補洞者更明顯地感到自己的匱乏,從而引來對他的排斥和攻擊。

而被人否定和貶抑(尤其是親近的人)時,都常常不舒服,會自動護衛和反擊。因為底端是對孤絕、被拋棄的恐懼,通過自我防衛機制的處理,通常表現為通過否定對方(批判、攻擊、說服),以否定對方對自己的否定。

補洞傾向從本質上而言,也是一種逃避。我們從來都無法安住當下,完全地去經驗那份匱乏和不滿足,用各種事物、追逐、游戲來打發時間,為自己設立一個又一個目標企圖獲得些許安穩的確定性,將意義賦給外物——工作、愛人、興趣,用忙碌來使自己對匱乏的感覺遲鈍,以求得暫時性的虛假滿足。

而真正的喜悅、滿足、意義、力量、愛與慈悲都是來自本體。

阿瑪斯在「鑽石途徑系列」的第二章就介紹了如此完備的「坑洞理論」,他系統的現代心理學知識和豐富的個案知識,即使不涉及深層次的靈修方面,說服力也是很強大的。他對心理議題的探討客觀得簡直無情,促使我反觀自照,努力保持對自我的覺察。

初讀時心中滋味復雜,苦樂交陳,有幾個晚上煩躁不堪,幾乎恨不得把書狠狠砸出去。它一方面揭露性過強、印證極多,另一方面威脅實在太大,劇烈動搖了私我的根基。

我讀書一般都容易讀得興奮,阿瑪斯的書每晚卻讀得我很快睏倦,巴不得早點丟了睡覺,也是不願意麵對自我真相的一種逃避。

在斷斷續續保持了近一個月對內心狀態、情緒生滅的覺察後,終於可以承認這個真相:我和絕大部分人一樣,基本每天的行為、念頭和情緒都是一種近乎自動化的機械反應,它的構成機制十分單調,只有恐懼、慾望和自我防衛三個基本單位,以抗拒為關鍵演化點,遇到外在刺激時,可以表現和發展出各種花樣:逃避、期待、興奮、壓力、耽溺、焦慮、憤怒、沮喪、悲傷、嫉妒、仇恨、認同、譴責、批判……通過投射和外界緊密連接,和過去的經驗組合成「人格」這個冒牌貨。

我們習慣以各種各樣的身份包裹自己,而所謂的「自我」只是被恐懼、慾望和自我防衛機制所掌控、由一堆舊有觀念、記憶累積而成的機械反應物,「自我」還渾然不覺感覺良好。

這完全不是抽象的理論,而是最細致真實的個人體驗,在意念的升起之處目睹所得。

認識到內心的混亂破碎並不亞於外在世界,甚至本就是一體,所謂外在世界的種種都只是內在意識投射和擴張的結果——這實在是讓人難受的事,震撼比以往看見這個社會的愚鈍腐爛更大。畢竟我們習慣主客對立,事不關己。

尤其憋屈的是,阿瑪斯把意識上所有的問題追溯下去,都歸結為「和本體某個面向失去了連接」,本體這個個我壓根沒見過沒體驗過的內在寶貝,不可能不接受我的懷疑。

調整好心態,放下抗拒來讀阿瑪斯,斬獲頗豐。他是充滿洞見的靈性導師,用通俗易懂但深具穿透力的語言來探討各種議題。

最關鍵的是,他和克里希那穆提都使我從那個理念的阿波羅世界回歸到最切身的體驗和認知轉化上。讓我意識到,智性的進益如果沒有心靈的修煉配合,是一種極不平衡的畸形發展,而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我的文字世界,竟然都建築在我對內心的整體結構和自身局限幾無所知的情況下。

若能保持覺察,大部分時候的經驗都是正向的,都是能夠拓展出空間,並在偶爾安住當下的瞬間體味到空寂里的平靜與喜悅。堅持了十來天後,就能很快識辨出自我緊縮的傾向,不止覺察到心念的走向,也能捕捉到它對身體的影響(對我是往往帶來肩頸部位的緊張和僵硬)。

再配合以羅伊的情緒平衡技巧,輔以腹式呼吸,抓住身體不適時使情況糟糕的關鍵點——升起的第一個抗拒念頭,頗能緩解不舒服條件反射式的緊張和抗拒。

但我遠做不到「無揀擇的覺察」,無法不以自己的認知去評斷干擾,最好的時候也只能目睹著自己念頭的升起,並目睹自己對念頭的抗拒,因抗拒而升起嗔意,覺察到嗔意,又生出對嗔意的惱怒,再是覺察惱怒,升起對惱怒的恨意……這一細微迅速而永遠上演的模式。

最糟糕的時候則是深陷其中無法自拔,因為覺察到自我防衛的機制有多麼頑固和難以抵抗,它一層一層地敷在恐懼和慾望的雙面體上,露出猙獰的嘴臉朝我得意地笑。於是會連續產生——憤怒、自憐、投射、批判、自我認同、壓抑、否認以及企圖以理性分析轉移注意力——等各式各樣的逃避方式,被意識到後,情緒只會更加糟糕,愈演愈烈。

用威爾伯的比喻,這好像凍瘡,本來是凍著的,因為麻木遲鈍反而不覺得痛,現在解凍了一部分,開始痛得受不了。問題沒有解決,敏銳程度增加,只增了痛苦。

這樣的問題,是只能獨自面對的,無人訴說。

無人可訴說的原因在於:

一、我覺得棘手的這些問題已經超出一般人關注、思考的層面,如要闡釋,則牽一發動全身,要迅速介紹足夠的背景知識網路是不可能的。

二、否定、反叛和轉化某個東西的力量,來源於更強大事物作為後盾。我窺見問題,必也窺見可能的明光。而訴說的對象很可能不見明光只聞問題。

三、即使訴說的對象有誠意和耐心了解問題本身和背景知識脈絡,但它們太具威脅性,攸關緊縮著的「私我」的生死,教人難以接受。

而無論訴說的內容為何,訴說本身就是一種尋求肯定的企圖,說給不懂的人只會增加自憐和憤怒,於事無補。

但不論是從短期還是長期去看,這一意識的覺察和轉化自療初始,都是必要且有利的。

我承認,某些最根本的「傻問題」,比如「我是誰」「我為什麼在這里」「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我一直不知道答案,且不知是否有能力找尋答案。但這團問題的火焰我想讓它一直燃燒下去,燒掉所有的無明,用各種各樣的觀察和學習喂養它,而不是試圖以任何外來的答案熄滅它,不管是社會的、宗教的、文化的還是證悟者的。以免陷入自以為知的渾噩生活。

提煉歸納出想要對治的四個主要問題為:

一、強烈的掌控欲(底端隱藏的不安全感)

二、投射問題(批判性、攻擊性、意義感)

三、合理化自己的嚴重傾向(自動防衛機制)

四、明知有些習慣是自身發展的阻礙,大部分時間仍舊保持著(慣性和惰性)

6. 讀心理學書後的感想

哈,還有這東西?你多大,感想干什麼用的,800都寫不出來么,先用100寫心理學的概況,再200寫你看的書的概況,從前面簡介抄點,有序什麼的就最好了。然後,在用400寫1-2個書里邊的實例,最後再100談談你的收獲就完了。
像「埃里克森說過,心理學有個短暫的歷史卻有著漫長的過去」這句我至少在3本心理學的書里看過了,超級廢話。

7. 心理學名著讀後感

[心理學名著讀後感]1.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Freud)是奧地利醫生,精神病學家,作為一個治療精神疾病的醫生,弗洛伊德創立了一個涉及人類心理結構和功能的學說——精神分析學,心理學名著讀後感。他的學說以及對人類心理隱藏的那一部分的深刻理解,開創了一個全新的心理學研究領域,從根本上改變了對人類本性的看法。 在很多時候,一個人最難認清的其實就是自己,一個人最難改變的也是自己。所以有這么一句話:解決自己就是解決上帝。「我是誰」這是一個亘古不變的命題,弗洛伊德以其「無意識」理論作出了新的解說。盡管他的無意識學說存在明顯的局限,但它豐富了「人」的內涵。弗洛伊德認為,無意識「是一種不能為意識所知的特殊心理活動」,這種心理活動雖然不為人所知,卻是一個具有巨大能量的心理系統,在人的心理和人格形成過程中,無意識起決定性的作用,無意識才是人的心理的本質和真實。 人無完人,在這個不斷發展的社會,可以說,我們絕不可能找到一樣完美的事物,同樣也不可能找到一個完美的人。哪個時代都會有偉人存在於這個世界,但於我而言,偉人不是完人,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在他的一生中他創造了前人所沒能創造出來的東西,堅持了常人難以堅持的信念,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2.榮格心理學是主觀性極強的學科,它的理論必然根植於個人的先天個性與後天環境塑造。因此,心理學才有了那麼多流派,那麼多截然不同的方法和觀點。讀榮格之前,我對於他的了解僅限於一些理論和觀點。至於他的生平和個人經歷,我是一無所知的。我極其渴望了解榮格究竟是一個怎樣個性的人,他經歷了哪些生活事件,才成為了後來的他,才創造他的種理論,讀後感《心理學名著讀後感》。榮格出生在基督教家庭,父親是牧師。榮格的一生都受到深刻的宗教影響,包括他對於夢、幻覺、神話的種種思考。榮格從東方哲學中得到了許多啟發和智慧。不難發現,榮格的阿尼瑪和阿尼姆斯的原型,與道家中的陰陽之道異曲同工。從莊子的仰慕者印度哲學家奧修的理解中 「成為一個整體的人——試著去體味這個整體意味著什麼。每個男人和每個女人都具有雙重性,沒有一個人只是男人或女人——他們不可能這樣——因為父母的一方是男人,父母的另一方是女人,你繼承的是他們雙方的東西——一半對一半。」他在兒時曾坐在一塊石頭上,心裡想著那塊石頭正在說「我」。他的這一幻覺與莊子的夢蝶同是自我意識與潛意識顛倒了關系,把潛意識表現為經驗人格的製造者。這種顛倒的含義是,在「另一方」的見解中,我們的潛意識的存在是真正的,而我們的意識世界則是一種幻覺,一種為專門的目的而設計的表面的真實,就像夢一樣,只要我們還在其中,他就是一種現實。被集體潛意識的巨大影響震撼到的同時,我也為沙盤強大的內心投射能力所折服。因為無論你是天真的兒童抑或城府滿腹的成人,無論你企圖掩飾抑或不善表達,無論你曾經設想過多少遍你想要做出的沙盤,甚至在腦海中勾畫出最小的細節。你依舊會在這個過程中,不自覺地被內心引導著,做出它想要展現的沙盤,成為它的一面鏡子。現代社會,我們越來越習慣去壓抑本能,我們告訴自己要理智、富於技巧、舉止優雅、自製隱忍,於是,我們的潛意識極少有機會表達它的意願。當這種不合理的壓抑產生失衡,導致巨大的自我意識,以及如同彈簧般被緊緊擠壓著的潛意識。這種意識與潛意識極端的對比沖突便會產生種種心理問題。對於人的精神和身體都造成惡性的影響。當你真誠坦然地對待自己的內心時,它亦會真誠坦然地對待你。榮格說:「我的同時代人無法領悟我的幻覺的意義,因此他們看見的只是一個匆匆趕路的傻瓜。」希望我們這個時代的人,能夠關注與熱愛自己的心靈,而非僅僅是物質層面的追求,多領悟自己的內心——通過夢和幻覺,通過他們更加地愛自己,只有懂得愛自己,才會愛別人! 〔心理學名著讀後感〕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8. 關於《內向者'心理學》1500字的讀後感

《內向者心理學》讀後感,觀感,書評:一直以為我是一個孤獨的人
2014-05-23

文/淘多金
幸福快樂的首要之點,就在於一個人願意成為他自己。 ——Erasmus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常常對自己感覺很困惑。我總是充滿了各種各樣讓人很糊塗的矛盾。我是一個古怪的傢伙。我在一年級和二年級時表現很差,我的老師都希望我重讀。但是,到了三年級的時候,我就表現得很優秀了。有時候,我非常活潑且健談,言談乾脆利落且有見地。事實上,如果是我熟悉的話題,我就可以滔滔不絕地說個沒完。也有些時候,我想要講話但頭腦中一片空白。或者是我要在班上說點什麼並舉起了自己的小手——我的心怦怦地跳著,我可以提高占總成績25%的課堂表現的成績了——但是當我被老師叫到時,我想說的話卻又跑到九霄雲外去了。我的內心世界陷入了黑暗之中。我簡直想鑽到座位下面去。後來,我又出現了幾次回答時猶猶豫豫、不清不楚,表現比我實際差很多的情況。再後來,當老師掃視全班想請一位同學起來回答問題時,我就運用各種各樣的方法來躲避老師的目光了。我不能夠信賴自己,我不知道自己會有怎樣的反應。 更讓我感到困惑的事情是,當我的確是在大聲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時,人們常常告訴我說我善於表達、言簡意賅。而其他的時間,我的同班同學將我視作智力有缺陷似的。我認為自己並不笨,但是我也認為自己不是一個非常機敏的人。 我的大腦的工作方式讓我大為困惑。我不清楚為什麼自己總是在事情發生之後才有那麼多的想法。當我對過去發生的某事發表自己的觀點時,老師和朋友們總會以一種不悅的語調問我為什麼以前不說。他們似乎認為我是故意隱瞞自己的想法和感情。我發現自己的想法就像是遺失的航空行李,它們遲了一段時間才到達。 當我長大之後,開始認為自己是一個神秘的人,沉默寡言、深沉、不喜歡拋頭露面。許多次,我准備說點什麼,但是沒有任何人有反應。後來,另外的某個人可能說同樣的事情,而他或她卻會得到大家的響應。我在想,是不是我說話的方式有問題。在另外的時間,當人們聽我談論或宣讀我所寫的什麼東西時,他們會用一種震驚的表情看著我。這種情況發生了很多次,我都對那種「表情」非常熟悉了。它似乎是在說:這些是你寫的?我對這些反應感到心情很復雜:我喜歡受到認可,但是我又會因大家的關注而感到壓力太大。 社交活動也會讓我感到迷惑。我喜歡人們,而且人們似乎也喜歡我,但是我常常害怕外出。對於是否要在某次聚會或公共活動上拋頭露面,我也會猶豫不決。我認定自己是一個害怕社交的人。有時候,我感到很尷尬和不舒服;但在另外的時間,我又感覺很好。即便是我玩得非常開心,我也總是眼睛盯著門口,幻想著穿著睡衣褲蜷縮在床上的情景。 讓我感到痛苦和挫敗的另外一個來源是我不濟的精力。我會非常容易就感覺疲憊。我似乎沒有我的朋友和家人那麼多的精力。當我疲倦的時候,我走路很慢,吃東西很慢,講話很慢,在與人談話時也是時斷時續。另一方面,如果我休息好了,談話時我可以妙語連珠,從一個想法跳到另外一個想法,和我談話的人都會感到難以應對。事實上,一些人會認為我是一個精力充沛的人。相信我,我過去不是那樣的人(而且現在也不是)。 然而,即便我的步調很緩慢,我最後也實現了生活中大多數的夢想。我用了很多年的時間才發現,所有令我感到困惑的矛盾實際上都有其意義。我是一個正常的性格內向的人。這一發現讓我如釋重負!

內向者心理學》讀後感,觀感,書評:歧視無處不在,我們需要的是適應
2014-05-23

文/干啃方便麵
人們從出生到死去,整個人生都在經歷著歧視和被歧視的階段。人對人、人對某一群體甚至群體對群體的歧視,這種涵蓋不同范圍和激烈程度的非理性關注往往會造成悲劇。在各種心理學行為當中,外向型性格成員對內向者的歧視似乎是無處不在的。
父母要求孩子必須進行的社交活動,其他孩子對內向兒童的質疑和疑問。這些看似生活中的小事,其實本身就是在將內向者置入了一個弱勢、受質疑的境地。因此,按照一般邏輯來說,內向者的成長很艱難,成功更是困難重重。

但是在心理學家眼中卻不這么認為。美國心理學博士,教育學家,作家,演講家,心理臨床醫師馬蒂•O.蘭尼在《內向者心理學》中指出,世界上70%以上的成功者其實是性格內向的人,成功更青睞內向。 (讀後感 www.bufuzao.com)
這本書與其說是心理分析書籍,倒不如歸類為「生活指導類書籍」。作者通過臨床案例和生活中的瑣事向讀者展示出了門類各異的內向者圖譜:溝通困難、社交能力匱乏……不同類型的內向型性格成員在生活中有著不同的表現,但無一例外對群體性生活中的潛規則有著種種不適應。

內向者,自卑於自己的內向,羞怯、膽小、敏感、宅,卻看不到自己冷靜多思、謹慎專注、善於傾聽、獨立而有領導力;外向者,具有天生的進取心,性格決定他們將是社交和職場最前線的寵兒,但他們也會面臨思維不集中、計劃容易出現紕漏等職場大忌,同時還有模糊性格者的存在。
相比較於外向型性格,其他類型的成員更容易受到猜疑和誤解。作者在書中提到,不同形態的社會都贊美外向性格的優點,而且,許多性格外向的人以懷疑的目光看待性格內向的人所展現的才能。讓人感到悲哀的是,甚是性格內向的人自己都經常不能理解自己所做出的貢獻。

在這里,馬蒂•O.蘭尼博士希望能夠通過這部作品,重建內向型性格成員在大眾心目中的形象,從而影響社會對他們的態度。本書也從另一個角度對各種不同性格成員進行了分析和探究。
和其他純理論性著作不同,本書將內向者的成功經歷作為了導向性內容,希冀通過這種方法向人們展示:內向者也能夠走向成功,甚至比外向者的道路更加平坦和容易。此外,這些案例對內向者也具有很僵的激勵作用。

作為人類建立在群體性生活的社交圈中的一員,外向者受到矚目和稱贊已經成為一種習慣。這種習慣帶來的副作用毫無疑問會影響到大眾對內向者的看法與態度。這種無意識的歧視已經充斥著整個社會,毫無疑問的,我們需要這本書來提醒大家,同時幫助大家來面對內向者。

希望這個社會不是讓內向者適應,而是選擇包容他們。

《內向者心理學》讀後感,觀感,書評:做一個安靜的人也沒有什麼不好
2014-05-23

文/還是隱姓埋名吧
做一個自信的性格內向的人。享受生活。 適當休息。 欣賞您的內心世界。 做一個真實可信的人。 珍視您的好奇心。 享受心境的和諧。 享受獨處。 對生活充滿感激。除了這些,做做那些你以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想說就說。迅速平息內心的怒火。對自己寬容不要作繭自縛。帶齊必須的物品。恢復充沛的活力。用幽默展現自己陽光的一面。最重要的是,做真實的自己......

《內向者心理學》讀後感,觀感,書評:可以透析內向者的內心 很勵志
2014-05-23

文/penelopeTIAN
在這個崇尚外向開朗,崇尚能呼群引伴的社會里,我常常感到困惑。我能感受社會也向我傳達著外向更容易成功的概念。他們開朗幽默,口若懸河,人見人愛。初中一位我十分敬重的老師有天鄭重的跟我說「女孩子還是要開朗一點才能吃得開。」這句話成為了我好幾年的奮斗目標。甚至很多人都認為我其實還蠻活潑的,尤其是剛認識我的朋友。但我的內心承認這些都失敗了。壓力巨大。有時候在大自然中欣賞花兒的鮮妍姿態,或者看一整個下午的書,比呆在很多人的飯桌上讓我感覺更快樂。

PS:這些都不是我寫的,是我給你復制的,那樣你會看著方便吧,我找了找基本也就這些了,你可以再找找。

9. 急急急!哪位大哥大姐能給我一篇關於心理學書籍方面的書評文章

我這有:

http://iask.sina.com.cn/b/12295254.html

書評:《我們時代的神經症人格》
作者:[美]卡倫·霍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