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心理學填空題,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2 激發和維持 心理傾向
3形成和重新組織知識結構
4學習
5發散思維
6智商
7預期
8內心體驗
9去個性化
10學習輔導,人格輔導,生活輔導(其實就題目問法本來就有問題,不確定此答案)
11教師威信
『貳』 關於心理學的幾道填空題,急!!!
1.情緒的管理(調節)——感覺是這個答案
2.生理取向 認知取向 行為取向 動機取向 進化取向。我怎麼查到了5個常見的取向……我覺得前三個是比較主要的吧。
3.
4.
後面兩個……我得在找找看
『叄』 大學心理學選擇題和填空題
1、人的心理現象主要包括 ___和 ___兩大方面。
2、科學心理學誕生於 年,其標志是德國的心理學家 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創辦了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
3、心理過程包括 、 和 。
4、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有許多種,主要的研究方法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個案法等。
5、心理學研究遵循的原則有 、 和 __ 。
6、個性心理包括 和 兩個結構成分。
7、個性心理特徵包括______、 和_______。
8、心理的實質是: 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其對 ____的反映。
9、認識過程包括:感覺、 、 、 和想像。
10、個性傾向性包括______、 、_______、信念及自我意識等。
這就是例子,你從例子中感受總結一下心理學在、考什麼,怎樣考才是重點。
『肆』 心理學教育學所有填空題
學生還是准備考教師啊??
這種題目一大堆啊····所有??不可能
給你點知識點好了····
、填空
1、制度化教育階段開始於:近代。
2、各國的學校教育系統基本形成於:19世紀末。
3、現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義務教育年限在:9年或9年以上。
4、「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啟發教學法的最早倡導者是:孔子。
5、「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與政治的關系。
6、建國初期,對我國教育理論體系影響較大的蘇聯教育家是:凱洛夫。
7、狹義的教育主要是指:學校教育。
8、古代中國學校教育的主要內容是六藝,它包括:禮、樂、射、御、書、數。
9、在古代印度,能夠享受最好教育的是當時的最高種姓:婆羅門。
10、制度化教育或正規教育形成的主要標志是形成近代的:學校教育系統。
11、中國的科舉制度開始於:隋唐時期。
12、戰國後期,我國出現的具有世界影響的教育文獻是:《學記》。
13、在古希臘,最早提出發現法的大教育家是:蘇格拉底。
14、古希臘著名思想家柏拉圖的教育代表作是:《理想國》。
15、在人類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學說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
16、教育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萌芽於:誇美紐斯的《大教育學論》。
17、強調教育學的心理學和倫理學基礎,奠定了科學教育學基礎的教育家是:赫爾巴特。
18、資產階級傳統教育學的代表人物是:赫爾巴特。
19、20世紀初實用主義教育學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杜威《民本主義與教育》。
20、主張教師應以學生的發展為目的,以兒童中心主義著稱的美國教育家是:杜威。
2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層次結構和年齡分級的教育制度。
2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學為目標,以(基礎科學知識)為主要教學內容的學校教育。
23、職業教育是以生產勞動的知識和技能為主要教學內容,以生產勞動的知識和技能為主要教學內容,以
(就業)為主要目標的學校教育。
24、英國教育家洛克將那種既有貴族氣派,又有資產階級創業精神和才幹,還有強健的體魄的人稱之為(
紳士)。
25、教育區別於其他事物和現象的根本特徵,教育的質的規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種(培養人)的社會活動。
26、規定著一個國家各級各類學校教育的系統,包括各級各類學校的性質、任務、入學條件、企業年限以
及它們之間關系的制度中(學校教育制度)。
27、西歐中世紀早期的教會學校主要學習神學和七藝,七藝包括(修詞、音樂、算術、幾何、文法、天文
、辨證法)
28、中國近代制度化教育興起的標志是清朝末年的(「廢科舉,興學校」)。
29、中國近代完備的學制系統產生於1902年的「壬寅學制」以及1903年的(「癸卯學制」)。
30、宋代以後,作為教學的基本教材和科舉考試依據的是(四書五經)。
31、歐洲中世紀用於對普通貧民子弟傳授宗教及讀寫知識的教會學校中(教區學校)。
32、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言行記載〈論語〉中。
33、教育學是一門以教育現象、教育問題為研究對象,探索(教育規律)的科學。
34、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教育思想家有義大利的(維多里諾)、法國的蒙田和(拉伯雷)等。
35、主張讓兒童順其自然,甚至擺脫社會影響而發展的教育家是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
36、蘇格拉底的問答法分為三步,第一步稱為蘇格拉底諷刺,第二步叫定義,第三步是助產術。
37、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徵是「以曾為師」,「以吏為師」。
38、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齊的教育代表作是《林哈德和葛篤德》。
39、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的教育思想集中體現在《愛彌兒》一書中。
40、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的教育代表作《普通教育學》標志著教育學成為一門規范的學科。
41、杜威是20世紀初(實用主義)教育學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民本主義與教育》。
42、歷史唯物主義認為,教育發展的最終決定因素是:社會生產力。
43、一定社會條件下,決定教育領導權的社會因素是:政治經濟制度。
44、美國人力資本理論的代表者舒爾茨認為,教育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是:33%。
45、教育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具有雙重文化屬性,即傳遞和深化文化與:構成文化本體。
46、學校全體成員或部分成員習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稱為:學校文化。
47、校園文化的核心是學校的:精神或觀念文化。
48、一定社會條件下,制約教育的性質和發展方向的最直接的社會因素是:政治經濟制度。
49、教育的發展受政治經濟制度和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制約,但教育又有其自身發展的規律,具有(相對獨
立性)特徵。
50、科學知識再生產的最主要的途徑是(學校教育)。
51、科學技術對教育的影響,首先表現為對教育發展的(動力作用),而且還能為教育的發展指明方向、
預示結果。
52、學校教育進行的科學知識的再生產,是一種(有組織、有計劃、高效率)的再生產。
53、學校物質文化有兩種表達方式:一是(環境文化),二是(設施文化)。
54、學校精神文化可分為如下四種基本成分:(一是認知成分,二是情感成分,三是價值成分,四是理想
成分。)
55、學校的組織和制度文化有三種主要的表達方式:(一是保證學校正常運行的組織形態,二是規章制度
,三是角色規范。)
56、美國生物社會學家威爾遜認為決定人的一切行為的本質力量是:基因復制。
57、美國行為主義心理學家華生認為,人的發展完全是由環境決定的。這是一種:外鑠論觀點。
58、內發論者一般強調人的身心發展的力量主要源於人的:自身的內在需要。
59、精神分析學派認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動人的發展的潛在的、無意識的、最根本的
動因。這是一種:內發論的觀點。
60、美國心理學家格塞爾認為對人的發展起決定作用的因素是:成熟機制。
61、遺傳素質在人的身心發展中的作用是:提供物質前提。
62、個體發展過程中,在一定年齡階段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質的特徵稱為:年齡特徵。
63、個體身心發展的某一方面機能和能力最適宜於形成的時期稱為:關鍵期。
64、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弗洛伊德)認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動人的發展的潛在
的、無意識的、最根本的動因。
65、人的身心發展包括兩個面:(一是生理的發展,二是心理的發展。)
66、人的心理發展是人的發展的重要內容,包括(認知和意向)兩個方面的發展。
67、關於身心發展的動因問題,主要存在著內發文化、外鑠論、多因素相互作用論等不同的解釋。
68、從活動水平的角度看,個體的實踐活動由生理、心理和社會三種不同層次和內容的活動構成。
69、19世紀英國哲學家(洛克)提出著名的「白板說」,強調外部的力量決定了人的發展狀況。
70、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的發生認識論認為,個體認知發展依次經歷了感知運算水平、前運算水平、
具體運算水平、形式運算水平的發展過程。
71、美國心理學家(柯爾伯格)研究證明,人的道德認知的發展經歷了從前世俗水平到世俗水平,再到後
世俗水平的發展過程。
72、根據各級各類學校任務確定的對所培養的人的特殊要求叫做:培養目標。
73、教育目的可以發揮下列哪幾種作用?:導向、激勵和評價作用。
74、我國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關於人的全面發展的理論。
75、毛澤東提出新中國第一個教育方針是在:1957年。
76、素質教育的時代特徵是:培養創新精神。
77、美育最高層次的任務,在能力方面表現為:創造美。
78、馬克思認為,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唯一途徑是: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79、國家對把受教育者培養成什麼樣人的總的要求就是(教育目的)。
80、美育是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發展他們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
81、教育目的的層次包括(國家的教育目的、各級各類學校的培養目標和教師的教學目標)。
82、智育是授予學生系統的(科學文化知識、技能),發展他們的智力和與學習有關的(非認知因素)的
教育。
83、體育是授予學生有關身體健康的知識、技能,發展發展他們的體力,增強他們的(自我保健認識)和
體質,培養參加體育活動的需要和習慣,增強其(意志力)的教育。
84、勞動技術教育是引導學生掌握勞動技術知識和技能,形成勞動(觀點)和(習慣)的教育。
85、聯合國大會通過的《兒童權利公約》所確定的保護兒童的基本原則不包括:無差別原則。
86、學生所享有的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嚴的權利指的是學生的:人格尊嚴權。
87、一般來說,教師所扮演的職業角色不包括:服務者角色。
88、聯合國大會所通過的旨在保障青少年、兒童僉權益的《兒童權利公約》頒布於:1989年。
89、教師職業的最大特點在於其職業角色的:多樣化。
90、學生發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轉變為現實性的條件是(個體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
91、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其主觀能動性主要表現在他具有個人的愛好、興趣、追求,有個人的(獨立意
志)。
92、聯合國大會通過的《兒童權利公約》所確定的保護兒童的基本原則是:(兒童利益最佳原則、尊重兒
童尊嚴原則、尊重兒童觀點和意見原則、無歧視原則)。
93、我國有關的法律法規中對中小學生的身份定位是:中小學生是在國家法律認可的各級種類中等或初等
學校或教育機構中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94、作為權利主體,學生所享有的僉權利主要有人身權和(受教育權)。
95、教師職業從性質上來說屬於(專門)職業。
96、一名教師是否能較好地履行教師角色,根本上還在於教師的(專業素養)。
97、教師所需具備的專業素養主要包括(學科專業素養和教育專業素養)。
98、《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對教師概念作了明確界定: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
教書育人、教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
99、在教師的聘用上目前我國實行的是(教師資格制度)。
100、師生在教育內容的教與學上構成(授受)關系。
101、師生在人上是(民主平等)的關系。
102、課業及進程是指:課程。
103、課程可分為基礎型課程、拓展型課程和研究型課程。
104、根據課程的制定者的不同,課程可分為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
105、課程結構的編制是指:課程設計。
106、學科標準是指課程計劃中每門學科以綱要的形式編寫的、有關學科教學內容的指導性文件,也稱教
學大綱。
107、學科課程標准(教學大綱)的構成要素有本文部分和(說明部分)。
108、新課程改革要改變過去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管理。
109、課程目標有五個方面的規定性,它們是:時限性、具體性、預測性、操作性和指導性。
110、課程的組織方式或設計課程的種類被稱為(課程類型)。
111、基礎型課程是一種注重學生(基礎能力)培養的課程。
112、從課程任務的角度,課程可分為(基礎型課程、拓展型課程和研究型課程)三種類型。
113、從課程制定者角度,課程可分為(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學校課程)三種類型。
114、一定社會培養人的總要求一般稱為(教育目的)。
115、制定課程目標的基本依據主要有三方面,即(對學生的研究、對社會的研究和對學科的研究)。
116、從狹義上理解,制定某個學程的具體過程是(課程設計)。
117、影響學生學習特點的因素是(基礎因素、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118、學生學習的特點有四個方面,分別是(獨特性、穩定性、發展性和靈活性)。
119、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傳授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120、最早的教學過程思想即學、思、行統一的觀點,其提出者是:孔子。
121、以個體認識論為基礎提出教學理論的教育家是:誇美紐斯。
122、試圖以心理學的「統覺理論」來說明教學過程的是:赫爾巴特。
123、學生通過認識書本知識去認識客觀世界,這反映了下列教學過程特點中的:間接性。
124、形式教育論的倡導者是:洛克。
125、實質教育論認為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傳授知識。
126、教學過程階段的中心環節是:領會知識。
127、孔子提出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是要求在教學法中貫徹:啟發性原則。
128、孔子要求「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是說在教學中要貫徹:鞏固性原則。
129、《學記》中提出「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是要求教學中貫徹:啟發性原則。
130、《學記》中說:「不陵節而施。」下列哪條教學原則與其在思想上是一致的:循序漸進原則。
131、最早提出「教學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赫爾巴特。
132、《學記》中要求「學不躐等」,是說在教學中要貫徹:循序漸進原則。
133、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並通過問答的形式來引導學生獲取或鞏固知識的方法稱為:談話法。
134、教育目的規范下的,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共同組成的活動稱為(教學)。
135、學校工作必須堅持(「以教學為主,全面安排「)的原則。
136、孔子把學習過程概括為(學、思、行)的統一過程。這是最早的關於教學過程思想。
137、19世紀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試圖以心理學的(統覺理論)來說明教學過程。
138、教學過程的特殊性表現在(間接性、引導性、簡捷性、交往性)等方面。
139、智力的核心是(思維能力)
140、實質教育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赫爾巴特和斯賓塞)
141、形式教育論認為教學的主要任務是(發展智力)。
142、教學過程的基本階段有(引起學習動機、領會知識、鞏固知識、運用知識、檢查知識。)
143、根據教學目的和對教學規律的認識而制定的指導教學工作的基本准則叫(教學原則)。
144、直觀手段一般可分為(實物直觀、模像直觀、語言直觀)
145、教師通過口頭語言系統連貫地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是(講授法)。
146、考試的核心環節是:命題。
147、一個測驗能夠正確地測量出它所要測量的東西的程度,稱為測驗的:效度。
148、如果高水平學生在測驗項目上能得高分,而低水平學生只能得低分,那就說明下列哪種質量指標高
:區分度。
149、最早從理論上對班級授課制加以論證的是:誇美紐斯。
150、設計教學法的提出者是:克伯屈。
151、在下列教學組織形式中,有利於高效率、大面積培養學生的是:班級授課。
152、柏克赫斯特創立的教學組織形式是:道爾頓制。
153、教學活動中師生為完成特定的教學任務而組合起來進行活動的結構稱:教學組織形式。
154、為達到某種預測效果所採取的多種教學行動的綜合方案稱為:教學策略。
155、以教學組織形式為中心的策略就是:形式型策略。
156、教學工作的基本程序有(備課、上課、作業的布置與批改、課外輔導、學業成績的檢查與評定。)
157、備課的內容包括:(了解學生、鑽研教材和制定教學計劃。)
158、常見的教案有(講義式、提綱式和綜合式)三種。
159、根據教學任務可將課的類型劃分為(單一課、綜合課)兩類。
160、課的基本組成部分及各組成部分進行的順序、時限和相互關系稱為(課的結構)。
161、綜合課由(組織教學、檢查復習、講授新教材、布置課外作業)等部分組成。
162、考試的方式有(口試和筆試)兩種。
163、考試命題的質量指標主要有信度、效度、區分度和難度。
164、學業成績的評定可以彩(記分和評語)兩種形式。
165、常用的記分法有(百分制和等級制)兩種
166、等級制記分法包括(文字等級記分法和數字等級記分法)。
167、班級授課制是把一定數量的學生按(年齡與知識程度)編成固定的班級,集體上課。
168、我國最早採用班級授課制的是清政府於1862年高於北京的(京師同文館)。
169、外部分組包括(能力分組和興趣分組)兩種。
170、外部分組是指打破傳統的按(年齡)編班的做法,改由按學生的(學習能力或學習興趣)來編班。
171、教學策略的基本特徵有(綜合性、可操作性和靈活性)。
172、教學策略按構成因素可分為(內容型、形式型、方法型和綜合性)。
173、思想教育對學生進行的是:正確的人生觀和科學的世界觀教育。
174、德育過程的基本矛盾是下列哪二者之間的矛盾?: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與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
。
175、顏回說:「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反映了德育的:疏導原則。
176、從德育的角度來說,「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反映了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則。
177、通過創設良好的情境,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品德的方法是:陶冶法。
178、根據一定的要求和標准,對學生的思想言行作出判斷的德育方法是:品德評價法。
179、德育中的基本方法是:說服教育法。
180、「桃李無言,下自成蹊」這句話所體現的德育方法是:榜樣示範法。
181、馬卡連柯提出的「要盡量多地要求一個人,也要盡可能地尊重一個人」反映了德育的:尊重學生與
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原則。
182、狹義的學校德育即指(道德教育)。
183、學校德育具有(社會性、歷史性、階級性和民族性、繼承性與世界性)等特點。
184、德育內容主要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構成。
185、德育過程從本質上說就是(個體社會化與社會規范化)的統一過程。
186、德育過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內容和德育方法四個相互制約的要素構成。
187、教育者在德育過程中起(主導)作用,受教育者是自我品德教育和發展的(主體)。
188、自我評價能力是進行自我教育的(認識基礎)。
189、德育的基本途徑是(政治課和其他學科教學)。
190、為達到德育目的採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者作用的活動方式的總稱是(德育方法)。
191、通過擺事實、講道理,提高學生道德認識、形成正確觀點的德育方法是(說服教育法)。
192、說服法包括運用(語言)進行說服的方式和運用(事實)進行說服的方式。
193、榜樣包括(偉人的典範、教育者的示範和學生中的好榜樣)。
194、陶冶主要包括(人格感化、環境陶冶和藝術熏陶)等。
195、品德評價法通常包括(表揚獎勵、批評處分和操行評定)等能力構成。
196、在知、情、意、行四個德育環節中,(知)是基礎,(行)是關鍵。
197、「潤物細無聲」這句話所體現的德育方法是(陶冶法)。
19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句話體現的德育方法是(榜樣示範法)
199、在德育認知模式中,同時涉及兩種道德規范且兩者不可兼行的情境或問題中做(兩難問題)。
200、實際鍛煉法是有目的地組織學生進行一定的實際活動以培養他們的良好品德的方法。
201、通過創設良好的情境,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品德的方法是(陶冶法)。
202、根據一定的要求和標准,對學生的思想言行作出判斷的德育方法是(品德評價法),是對品德發展
的(強化)手段。
203、學校行政體系中最基層的教育和教學行政組織單位是:班級。
204、正式提出「班級」一詞的是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
205、在19世紀初期出現「導生制」的國家是:英國。
206、班主任既通過集體的管理去影響個人,又通過對個人的直接管理支影響集體,這樣的管理模式稱為
班級:平行管理。
207、班主任與學生共同確定班級總體目標,並化為小組目標和個人目標,使其與班級目標融為一體,以
此推進班級管理活動、實現班級目標的管理方式,稱為班級:目標管理。
208、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是班級的:領導人。
209、班集體在育人方面突出價值的實現是通過:集體教育。
210、班主任的領導方式一般可分為三種類型,即:權威型、放任型、民主型。
211、率先正式使用「班級」一詞的是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
212、17世紀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總結了前人和自己的實踐經驗,並在其代表作《大教學論》中對班級組
織進行了論證。
213、在19世紀初斯,英國學校出現了(導生制),這對班級組織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214、中國採用班級組織形式,最早的雛形始於1862年清政府開辦的(京師同文館)。
215、通過制定和執行規章制度去管理班級的經常性活動是(班級常規管理)。
216、班主任既通過對集體的管理去間接影響個人,又通過對個人的直接管理去影響集體,從而把對集體
和個人的管理結合起來的管理方式是(班級平行管理)。
217、班級成員在服從班集體的正確決定和承擔責任的前提下參與班級管理的一種管理方式是(班級民主
管理)。
218、將傳統的他控式的管理方式轉變為強調自我、自控的目標管理方式是由美國管理學家(德魯克)提
出的。
219、在班級管理中,通常我們把班級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稱為(班主任)。
『伍』 心理學填空題
1.馮特 1879
2.注意的轉移
3.學習遷移
4.接收 傳導
5.感覺的大小(或感覺量) 刺激強度(或刺版激量) 費希納權
6.弗洛伊德 釋放力比多
7.PET fMRI
8.心理活動規律
9.雙眼視差
10.明度 飽和度
11.描述 解釋 控制 預測
12.關系 群體心理的形成
13.扣帶回 杏仁核 下丘腦 腦垂體(這個我看書上寫的都比較復雜,沒有簡單提到三個結構,但是有一本書裡面提到這樣一個分類「邊緣葉,附近皮層和有關的皮層下組織構成」,你可以搜搜看網路知道也沒這么分三個結構)
14.色光混合 顏料混合
15.瞬時記憶(或感覺登記、感覺記憶)
16.機械復述 精細復述
17.知覺定勢,注意定勢,問題解決定勢
18.注意,感覺,知覺(應該是吧,不太確定)
『陸』 心理學 填空題
與教師自編測驗相比,高考則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教育測量和評價的成就測驗.
『柒』 關於心理學的幾道填空題,急!!!!
你好,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1.意識是人所特有的反映現實的最高形式,是(對現實的一種有組織的反映)。
2.巴甫洛夫認為催眠狀態是醒一睡交替的一個(恍惚狀態)。
3.人們把某種功能賦予某種物體的傾向稱為(功能固著)。
4.負遷移一般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干擾或抑製作用),使學習所需時間或練習次數增多或阻礙另一種學習的順利進行。
5.晶體智力是人獲得語言、數學業知識的能力,它決定於後天的學習,(與教育、文化)有密切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