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理學法學 » 哲學家屈原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哲學家屈原

發布時間: 2021-03-29 02:11:10

1. 屈原是不是思想家

是啊,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詩人

2. 屈原被聯合國教科文稱為什麼

不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而是被世界和平理事會稱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世界和平理事會是1950年根據第二屆世界保衛和平大會的訣議成立的。總部設在第芬蘭首都赫爾辛基,機關刊物是《世界和平理事會公報》。

從1952年起,世界和平理事會開始評定並頒布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1952年頒布的四位是:法國作家雨果;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和自然科學家、工程師達·芬奇;俄國作家果戈里;中世紀阿拉伯醫學家、哲學家、自然科學家和文學家阿維森納。

1953年在赫爾辛基頒布的四位世界文化名人除了中國的屈原外,還有波蘭的天文學家、日心說創始人哥白尼;法國作家佛朗索瓦·拉伯雷;古巴作家和民族獨立運動的領袖何塞·馬蒂。這一年端午節前後在北京舉辦了楚文物展覽,在這次展覽上首次展出了屈子祠和屈原墓的照片。與此同時,蘇聯各界在莫斯科集會,隆重紀念屈原逝世二千二百三十周年,費德林院士作了《屈原及其創作》的報告,我國駐蘇大使戈寶權在大會上致辭。九月二十七日,由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委員會等五部門組織,在北京舉行了隆重的紀念屈原逝世二千二百三十周年,哥白尼逝世四百一十周年,拉伯雷逝世四百周年,何塞·馬蒂誕生一百周年紀念大會。

此後,「世界和平理事會」以及它在中國的組織「中國保衛世界和平委員會」解散。

3. 請詳細剖析屈原的精神

公元前278年秦滅楚國。楚臣屈原在絕望和悲憤之下懷著無法實現的政治理想而自沉汨羅江。傳說,當地百姓劃船尋找他的遺體,又恐其死後為蛟龍所困,遂投五色絲粽子於水中。此後,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民間形成吃粽子、劃龍舟的風俗,這就是端午節的由來。 兩千年來,後人紀念屈原,不僅因為敬仰這位愛國知識分子積極入世、救國濟民的忠摯精神,還震撼於他對生死的態度。雖然屈原選擇了死,但在對生死的反思和選擇中,他把一個血肉之軀對生命的眷戀、執著和歡欣,統統凝聚和積淀在熱烈的情感中。他提出的死亡的命題反復錘煉著一代又一代中國知識者的心魂,使心靈擔負起整個生存的重量。 本文摘錄李澤厚先生的著作《美學三書》中的部分章節。通過對屈原精神的這種解讀,我們或許能更好地感悟生命的意義。 頑強執著地追求人際的真理、世上的忠實之所以要多次提到無羈的「想像」,是因為人們經常把屈原和莊子並提。莊子也來自南方,庄文中也極多「無羈想像」。楚辭中有《遠游》,莊子有《逍遙游》;莊子遺世獨立,神遊天地,屈原也有好些近乎「遊仙」之辭,也有對獨立人格的追求和實踐。 但是,屈、庄畢竟不同,其不同就在:對人際的是非、善惡、美醜是否執著。庄否而屈是。庄以其超是非、同美醜、一善惡而超乎塵世人際,與大自然合為一體;屈不同,他是頑強地執著地追求人際的真理、世上的忠實,他似乎完全回到了儒家,但把儒家的那種仁義道德,深沉真摯地情感化了。儒、庄、屈的這種同異,最鮮明地表現在對待死亡的態度上。我認為,死亡構成屈原作品和思想中最為「驚采絕艷」的頭號主題。 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又說:「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工》)這是平靜、勇敢而無所畏懼地面對死亡,但比較抽象。它只構成某種道德理念或絕對律令,卻抽去了個體面臨或選擇死亡所必然產生的種種思慮、情感和意緒。 莊子說:「其生若浮,其死若休」;「雖南面王樂,不能過也」(《莊子·至樂》);一生死,齊壽天,但這是一種理想的人格態度。完全拋脫人世一切計慮、一切感情,不但對大多數濟世救民、積極入世的人來說很難做到,而且距離具有自我意識的個體存在所面臨死亡時的具體情緒,也確乎遙遠。 並且,無論孔、庄,都講過好些「邦無道則愚」、「處於材不材之間」等等以保身全生的話,這也就是所謂「既明且哲,以保其身」的北方古訓的傳統教導之一。這種教導也同樣存留在楚國和《楚辭》中,例如著名的《漁父》:「……世人皆濁,何不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其糟而歠其釃。……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但是,這卻恰恰是孔、庄都有而為屈原所拒絕的人生態度和生活道路。屈原寧肯選擇死,而不選擇生:「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塵埃乎?」(《楚辭·漁父》)他的選擇是這樣的堅決、果斷、長久,它是自我意識的充分呈露,是一種理性的情感抉擇,而絕非一時的沖動或迷信的盲從。 他第一個以古典的中國方式尖銳地提出人性的問題——「我值得活著么?」 如果說,莎士比亞在《哈姆雷特》中以「活還是不活,這是一個問題」表現了文藝復興提出的歐洲特點;那麼,屈原大概便是第一個以古典的中國方式在兩千年前尖銳地提出了這個「首要問題」的詩人哲學家。並且,他確乎以自己的行動回答了這個問題。這個否定的回答是那樣「驚采絕艷」,從而便把這個人性問題———「我值得活著么?」———提到極為尖銳和最為深刻的高度。把屈原的藝術提升到無比深邃程度的正是這個人性主題。它極大地發揚和補充了北方的儒學傳統,構成中國優良文化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如果像莊子那樣,「死生無變於已」(《莊子·齊物論》)就不能有這主題;如果像儒學那樣,那麼平寧而抽象,「存吾順事,歿吾寧也」(張載《正蒙·西銘》),也不會有這主題。屈原正是在明確意識到自己必須選擇死亡的時候,來滿懷情感地上天下地,覓遍時空。來追詢,來發問,來傾訴,來詛咒,來執著地探求什麼是是,什麼是非,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是美,什麼是丑。他要求這一切在死亡面前展現出它們的原形,要求就它們的存在和假存在作出解答。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此蕭艾也?」「何方圓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楚辭·離騷》)政治的成敗,歷史的命運,生命的價值,遠古的傳統,它們是合理的么?是可以理解的么?生存失去支柱,所以「天問」,污蝕必須超越,所以「離騷」。人作為具體的現實存在的依據何在,在這里有了空前的突出。屈原是以這種人的個體血肉之軀的現實存在的重要性和可能性來尋問真理。從而,這真理便不再是觀念式的普遍性概念,也不是某種實用性的生活道路,而是「此在」本身。所以,它充滿了極為濃烈的情感哀傷。 可以清楚地看到,那是顆受了傷的孤獨的心:痛苦、困惑、煩惱、騷亂、憤慨而哀傷。世界和人生在這里已化為非常具體而復雜的個體情感自身,因為這情感與是否生存有著直接聯系。事物可以變遷,可以延續,只有我的死是無可重復和無可替代的。以這個我的存在、這個即將消失的「無」,便可以抗衡、可以詢問、可以詛咒那一切存在的「有」。它可以那樣自由地遨遊宇宙,那樣無所忌憚地懷疑傳統,那樣憤慨怨恨地議論權政……有如王夫之所說:「惟極於死以為態,故可任性孤行。」(王夫之《楚辭通辭》) 他總是那麼異常孤獨和分外哀傷: 「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楚辭·離騷》)「世溷濁而莫吾知兮,吾方高馳而不顧。」(《楚辭·九章·涉江》) 「哀吾生之無畏兮,幽獨處乎山中;吾不能變心而從俗兮,固將愁苦而終窮。」(《楚辭·九章·涉江》)「涕泣交而凄凄兮,思不眠以至曙;終長夜之曼曼兮,掩此哀而不去。」(《楚辭·九章·悲回風》) 「遂自忍而沉流;卒沒身而絕名兮,惜雍君之不昭。」(《楚辭·九章·惜往日》)「知死不可讓,願勿愛兮」(《楚辭·九章·懷沙》)。「浮江淮而入海兮,從於胥而自適;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跡;驟諫君而不聽兮,任重石之何益;心結而不解兮,思蹇產而不釋。」(《楚辭·九章·悲回風》) 王夫之說,屈原的這些作品都是「往復思維,決以沉江自失」,「決意於死,故明其志以告君子」,「蓋原自沉時永訣之辭也」。(《楚辭通釋》)在文藝史上,決定選擇死亡所作的詩篇達到如此高度成就,是罕見的。詩人以其死亡的選擇來描述,來想像,來思索,來抒發。生的豐富性、深刻性、生動性被多樣而繁復地展示出來;是非、善惡、美醜的不可並存的對立、沖突、變換的尖銳性、復雜性被顯露出來:歷史和人世的悲劇性、黑暗性和不可知性被提了出來:「伍子逢殃兮,比干俎醢,與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楚辭·九章·涉江》)「天命反側,何罰何佑?齊桓九令,卒然身殺。……何聖人之一德,卒其異方?梅伯受醢,箕子佯狂。」(《楚辭·天問》) 在對生死的反思和選擇中,他把對生命的眷戀、執著和歡欣,統統凝聚和積淀在這情感中要驅除掉求活這個極為強大的自然生物本能,要實現與當時丑惡世界作死亡決裂的人性,對一個真有血肉之軀的個體,本是很不容易的。 它不是那種「匹夫匹婦自經於溝洫」式的負氣,而是只有自我意識才能做到的以死亡來抗衡荒謬的世界。這抗衡是經過對生死仔細反思後的自我選擇。在這反思和選擇中,把人性的全部美好的思想情感,包括對生命的眷戀、執著和歡欣,統統凝聚和積淀在這感性情感中了。這情感不同於「禮樂傳統」所要求塑造、陶冶的普遍性的群體情感形式,這里的情感是自我在選擇死亡而意識世界和回顧生存時所激發的非常具體而個性化的感情。它之所以具體,是因為這些情感始終縈繞著、糾纏於自我參與了的種種具體的政治斗爭、危亡形勢和切身經歷。它絲毫也不「超脫」,而是執著在這些具體事務的狀況形勢中來判斷是非、美醜、善惡。這種判斷從而不只是理知的思索,更是情感的反應,而且在這里,理智是沉浸、融化在情感之中的。 盡管屈原從理知上提出了他之所以選擇死亡的某些理論上或倫理上的理由,如不忍見事態發展祖國淪亡等等,但他不願聽從「漁父」的勸告,不走孔子、莊子和「明哲」古訓的道路,都說明這種死亡的選擇更是情感上的。他從情感上便覺得活不下去,理知上的「不值得活」在這里明顯地展現為情感上的「決不能活」。這種情感上的「決不能活」,不是某種本能的沖動或迷狂的信仰,而仍然是溶入了、滲透了並且經過了個體的道德責任感的反省之後的積淀產物。它既不神秘,也非狂熱,而仍然是一種理性的情感態度。但是,它雖符合理性甚至符合道德,卻又超越了它們。它是生死的再反思,涉及了心理本體的建設。 所以,盡管後世有人或譏諷屈原過於「愚忠」,接受了儒家的「奴才哲學」,或指責屈原「露才揚己」、「懷沙赴水……都過當了」,不符合儒家的溫厚精神。但是,你能夠去死嗎?在這個巨大的主題面前,嘲諷者和指責者都將退縮。「自古艱難唯一死,傷心豈獨息夫人。」如果說「從容就義」比「慷慨從仁」難,那麼自殺死亡比「從仁」「就義」就似乎更難了。特別當它並不是一時之泄憤、盲目的情緒、狂熱的觀念,而是在仔細反思了生和死、咀嚼了人生的價值和現世的荒謬之後。這種選擇死亡和面對死亡的個體情感,強有力地建築著人類的心理本體。 後人更多以死亡的命題來反復錘煉心靈,使心靈擔負起整個生存的重量正因如此,便是這種展現存在的情感本身,而不一定是自殺這死亡的具體行動方式,給後世華夏文藝以極大影響。屈原以其選擇死亡的人性高揚和情感態度,即對丑惡現實的徹底否決和對理想人生的眷戀憧憬,極大地感染、啟發和教育著後代人們。屈原通過死,把禮樂傳統和孔門仁學對生死、對人生、對生活的哲理態度,提到了一個空前深刻的情感新高度。 盡管,屈原以死的行動震撼著知識分子,但在儒家傳統的支配下,效法屈原自殺的畢竟是極少數,因之,它並不以死的行動而毋寧是以對死的深沉感受和情感反思來替代真正的行動。因之是以它(死亡)來反復錘煉心靈,使心靈擔負起整個生存的重量(包括屈辱、扭曲、痛苦……)而日益深厚。所以後世效法屈原自沉的盡管並不太多,不一定要去死,但屈原所反復錘煉的那種「雖體解吾猶未變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心理情感,那種由屈原第一次表達出來的死之前的悲憤哀傷、苦痛愛戀,那種純任志氣、坦露性情……總之,那種屈原式的情感操守卻一代又一代地培育著中國知識者的心魂,並經常成為生活的和創作的原動力量。 司馬遷忍辱負重的生存,嵇康、阮籍的悲憤哀傷,也都是在死亡面前所產生的深厚沉鬱的「此在」的情感本身。他們都考慮過或考慮到去死,盡管他們並沒有那樣去做,卻把經常只有面臨死亡才能最大地發現的「在」的意義很好地展露了出來。它們是通過對死的情感思索而發射出來的「在」的光芒。

4. 比較屈原和老子在形象方面的異同

莊子與屈原,在藝術形象上,都是中國哲學史與文學史上兩顆璀璨的巨星。他們同時出現於戰國時代,可謂庄騷比翼,哲詩輝映,代表了我們民族在思辯與審美領域中達到的高峰。
莊子是一位將認知與審美融為一體的哲人,他的人本體論哲學,讓人們追思「有限的個體生命如何去把握永恆的美的人生」,帶有一種詩意的光輝,一部探討哲理的《莊子》,充滿了藝術想像、浪漫情景和濃郁的抒情。以「辯多而情激」著稱的莊子,正是在理智與情感、哲學與詩之間尋求美和自由的人生——詩意的人生=莊子既是哲人,又是詩人,確切地說,他是一位「哲詩」;屈原則恰好是詩人而兼哲人.是一位「詩哲」。他不僅寫出了《天問》那樣廣泛涉及宇宙、神靈、萬物、歷史、政治、人生問題的哲理詩,以諸子式的懷疑,批判、探索的精神,叩問宇宙、歷史與人生之謎,即使《離騷><九章>《九歌》這類抒情詩篇,也都蘊含了一種深邃的哲學意識,表現出詩人對自然哲學、歷史哲學、人生哲學的思考,屈原既是詩人,又是哲人。屈原及其作品的出現,其意義已經遠遠超出了詩歌或藝術的范疇,而達到了整個文化精神的領域。
「哲詩」莊子與「詩哲」屈原的出現不是偶然的,而是文化高峰中文史哲互涵互動形成的一種文化現象。戰國時代,經濟、政治經歷著極為深刻的變化,文化上亦在歷史繼承和南北交流的基礎上總結、革新、開創,從而掀起了中國文化史上燦爛輝煌的第一個高潮。在這個「高峰」和「源頭」時代.出現了以「楚辭」為代表的文學,以《左傳》《戰國策》為代表的史學和以諸子為代表的哲學,它們體現了整個歷史時期的學術造詣和文化水平。而且,三者之間還表現出一種互涵互動的關系;無論是文學、史學還是哲學,其中一個科學,都不是孤立存在和發展的,而是相互聯系、滲透、彼此促進錯綜地發展的。在文史的交融中,不僅文學自身兼含著史哲的因素,從而呈現了一種氣象雄渾的「大文學」形態,同時還出現了史著文學化與哲學詩意化的傾向,史著文學化導致了史傳文學的產生,它們是史與文的有機統一,是用文學的手法寫出的歷史,又是以歷史為題材的文學作品,從而既把歷史文學化了,又把文學歷史化了。哲學的詩意化,其結果則是哲理藝術散文的產生和詩話哲學的出現。《老子》等雖是自創體系的哲學,但在認知中又都運用了以形見理、以美起真的方法,邏輯思維的線索上綴滿了形象的花結,使哲理與藝術達到了完善的結合,進而更在情與理的交融中,出現了睿智與深情結合的詩話哲學。「哲詩」莊子與「詩哲」屈原正是在這種學術文化背景中出現的,作為一種文化奇觀的「庄騷輝映」,實則是在詩意的沉思和沉思的詩意中,表現了哲學和詩在最深層次上的融通。
參考資料:《新華文摘》1996年第6期《莊周屈原比較論》

5. 下列人物中哪個不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屈原,哥尼,孔子,何塞馬蒂

硬要選的話,孔子並不是,實際上屈原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說法也是不恰當的

從1952年起,世界和平理事會開始評定並頒布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1952年頒布的四位是:法國作家雨果;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和自然科學家、工程師達·芬奇;俄國作家果戈里;中世紀阿拉伯醫學家、哲學家、自然科學家和文學家阿維森納.
1953年在赫爾辛基頒布的四位世界文化名人除了中國的屈原外,還有波蘭的天文學家、日心說創始人哥白尼;法國作家佛朗索瓦·拉伯雷;古巴作家和民族獨立運動的領袖何塞·馬蒂.

屈原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是不恰當的.我們只能說屈原是「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會推出的作為當年紀念對象的四位文化名人之一」,否則肯定會引起別人誤解.

第二次世界大戰給各國帶來了深重災難,但二戰結束後,國際局勢依然緊張.為此,世界各地熱愛和平的人士積極組織籌備保衛世界和平的組織,世界和平理事會便是在那時成立的.它的宗旨是保衛世界和平,但它對人類的科學文化事業也十分重視.
為了紀念各國對人類文化做出過巨大貢獻的歷史人物,世界和平理事會從1952年起每年都推出幾位文化巨人加以紀念.1952年該組織推出了首批世界文化名人,他們是法國作家雨果、義大利畫家達·芬奇、俄國作家果戈里和中世紀阿拉伯醫學、哲學、文學家阿維森納.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會又將屈原、何塞馬蒂、哥白尼、拉伯雷(而不是《語文基礎知識手冊》中列舉的那四位)列入當年的名單.
屈原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是說法就是因此得來的.盡管以上幾人對人類文化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這種說法的錯誤是顯而易見的.
世界和平理事會每年都要評選出一批世界文化名人加以紀念,而且每年選出的人數也不都是四人.如1956年就只有迦梨陀沙、海涅、陀思妥耶夫斯基三人.當年之所以把屈原等四人評為文化名人加以紀念,是因為當年是他們生卒的整數周年——屈原逝世2230周年,哥白尼逝世410周年,拉伯雷逝世400周年,何塞馬蒂誕生100周年.因此,說「屈原是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是不恰當的.我們只能說屈原是「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會推出的作為當年紀念對象的四位文化名人之一」,否則肯定會引起別人誤解.

6. 屈原一生有什麼作為

屈原是一個政治家

他當過三閭大夫(據《史記》《漢書記載》):掌王族三姓,為宗廟序譜,「勵士」辦國學,掌管祭祀。

他當過左徒。司馬遷《史記•屈原列傳》說:「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為楚懷王左徒。」他認為屈原任左徒是在楚懷王朝。其職掌是:對內「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對外「接遇賓客,應對諸侯」。

屈原還是一個思想家

「美政」是屈原政治思想的核心。《離騷》:國無人莫我知兮,又何懷乎故都? 既莫足與為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居!

他強調「選賢任能」。《離騷》:舉賢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

關注「民生」是屈原「美政」理想的歸宿。《離騷》:長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艱。……

屈原還曾在楚國變法,《史記·屈原列傳》:「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原屬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原不與。

屈原還是一個哲學家

他追問宇宙的起源。《天問》「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他對傳統天道觀(天命論)提出懷疑、批判。《天問》「受壽永多,夫何久長」

最後,屈原是一個文學家

聶石樵根據《屈原列傳》敘屈原「嫻於辭令」推論:「屈原應該就是以文學寫成的『辭』文學來待奉君王,得到懷王的賞識,並成為懷王的文學待臣的。」並認為,屈原最早任文學侍臣,再由文學侍臣升任左徒。

這個文學家也是後人所封,在屈原那個年代沒有文學的概念,因此屈原也不會把自己看做一個文學家。但我們在評價屈原的一生時,會認為他是一個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

7. 與屈原同時代的中外名人越好越好.最好再說幾句他們的名言.急.

" 公孫龍(約前325~前250)中國戰國時期哲學家。名家離堅白派的代表人物。戰國末年趙國人。能言善辯,曾為平原君門客。他提出了「離堅白」、「白馬非馬」等命題,認為對於「堅白石」,「視不得其所堅而得其所白者,無堅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堅者,無白也」,強調視覺與觸覺的差異故「堅白石二」。又分析一般與個別的關系,強調「白馬」(個別)與「馬」(一般)的區別,得出「白馬非馬」的結論。公孫龍還提出「唯乎其彼此」的正名理論,強調「名」必須有確定性,此名專指此實,彼名專指彼實。他還就概念的分類進行了初步探討,提出了一些有關概念異同關系的重要見解。公孫龍的觀點誇大了事物和概念的差別性,否定了事物和概念的同一性,但他並非通常意義上的詭辯家,其許多觀點具有開創性,推動了中國古代邏輯思想的發展。《漢書·藝文志》載公孫龍著《公孫龍子》是研究公孫龍思想的主要資料。
荀子(約前325~前238)中國戰國末期哲學家,教育家。先秦唯物主義哲學的集大成者。
荀子名況,字卿。趙國(今山西省南部)人。據說他15歲就到齊國稷下「游學」,後成為稷下有威信的領袖。曾於公元前264年左右應聘入秦,從儒家立場出發,提出用「節威反文」的和緩方式實現統一的建議,沒有被秦國統治者採用。後游學趙國、楚國,受春申君委任作蘭陵(今山東省蒼山縣蘭陵鎮)令。晚年,他積極從事教學和著述,總結百家爭鳴的理論成果,創立了先秦時期完備的樸素唯物主義哲學體系。其思想反映在《荀子》一書中,比較全面地總結了先秦百家爭鳴中提出的一些重要哲學問題。
荀子適應封建大一統的歷史趨勢,運用「解蔽」方法,在對戰國以來百家之說進行全面批判總結的基礎上,建立了自己的思想體系,對先秦樸素唯物主義哲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但他的理論貢獻中也包含著嚴重的歷史局限性。荀子作為先秦諸子哲學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對韓非、王充、柳宗元、劉禹錫乃至近代的嚴復、章太炎等人,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但是,荀子的學說長期被認為有別於儒家正統思想,所以它在封建社會里一直沒有取得正統地位"
屈原是戰國末期的人物,本人只知道此兩位人物,至於名言,公孫龍的名言----白馬非白,病人非人.本人只知道這一句`````而荀子就不說了``回去看看<荀子>就知道了吧!!

8. 屈原的多重身份

屈原(前339?一前278?),戰國末期楚國人,傑出的政治家、哲學家和愛國詩人,名平,字原,丹陽(今湖北姊歸)人。屈原一生經歷了楚威王、楚懷王、頃襄王三個時期,而主要活動於楚懷王時期,這個時期正是中國即將實現大一統的前夕,「橫則秦帝,縱則楚王。」
屈原因出身貴族,又明於治亂,嫻於辭令,故而早年深受懷王寵信,位為左徒、三間大夫。屈原為實現楚國的統一大業,對內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齊抗秦,使楚國一度出現國富兵強、威震諸侯的局面。
楚懷王十五年(前304),張儀由秦至楚,以重金收買靳尚、子蘭、鄭袖等人充當內奸,同時以「獻商放之地六百里」誘騙懷王,致使齊楚斷交。屈原奉命出使齊國重修齊楚舊好,但由於張儀的破壞,齊楚聯盟未能成功。懷王二十四年(前313),秦楚黃棘之盟,楚國徹底投人了秦的懷抱。
屈原亦被逐出郡都,到了漢北。楚懷王三十年(前319),屈原回到鄭都。頃襄王即位後繼續實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鄭都,流放江南。頃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將白起攻破鄭都,屈原悲憤難握,遂自沉淚羅江,以身殉於自己的政治理想。

9. 世界有哪些著名詩人哲學家

詩人:
泰戈爾、普希金、雪萊、拜倫、濟慈、裴多菲、歌德

哲學家:
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黑格爾、狄德羅、笛卡爾、馬克思

既是詩人又是哲學家:詩人大部分也都是哲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