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管理學發展階段的劃分
1、工廠管理--古典管理階段
工廠管理理論基於科學管理, 以生產管理為主, 旨在提高工廠的生產效率。科學管理以經濟人為對象, 遵循效率至上的原則, 強調工廠應該以制度管理來代替傳統的經驗管理, 而工人則應當以科學的方法取代過去已經習慣了的工作方式。
2、組織管理--當代管理階段
梅奧的霍桑實驗可以說是管理史上的一個分水嶺。梅奧在社會人假設的基礎上認為, 對金錢的需要只是工人想要滿足的需要的一部分, 工人的大部分需要是情感慰藉、安全、和諧、歸屬 。
3、組織間管理--現代管理階段
在組織管理理論日趨成熟之時, 學者們注意到: 雖然管理學已經建立在社會人的人性假設之上, 但員工卻被局限在單個組織中, 並被作為組織人來看待。隨著知識經濟的不斷發展, 人已成為知識的載體, 知識管理變得尤為重要, 知識和技能成了管理的核心問題。
(1)管理學時期擴展閱讀:
從管理的二重性出發,著重從三個方面研究管理學:
1、從生產力方面:研究如何合理配置組織中的人、財、物,使各要素充分發揮作用的問題;研究如何根據組織目標的要求和社會的需要,合理地使用各種資源,以求得最佳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問題。
2、從生產關系方面:研究如何正確處理組織中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問題;研究如何建立和完善組織機構以及各種管理體制等問題;研究如何激勵組織內成員,從而最大限度地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實現組織目標而服務。
3、從上層建築方面:研究如何使組織內部環境與其外部環境相適應的問題;研究如何使組織的規章制度與社會的政治、經濟、法律、道德等上層建築保持一致的問題,從而維持正常的生產關系,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② 管理學的發展經歷的三個階段是( )。
A,傳統管理階段。D,科學管理階段。E,現代管理階段。
科學管理階段是指企業經營者在根據個人的經驗和判斷進行管理的基礎上,總結提高,使之科學化、系統化而形成的理論。這種理論的代表人物是美國的泰羅和法國的法約爾。
現代管理階段是指從20世紀40年代以後直到現在的管理發展階段。
(2)管理學時期擴展閱讀:
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環境下,管理者通過執行計劃、組織、領導、控制等職能,整合組織的各項資源,實現組織既定目標的活動過程。 它有三層含義:
(1) 管理是一種有意識,有目的的活動,它服務並服從於組織目標。
(2)管理是一個連續進行的活動過程,實現組織目標的過程,就是管理者執行計劃組織領導控制等職能的過程。由於這一系列職能之間是相互關聯的,從而使得管理過程體現為一個連續進行的活動過程。
(3)管理活動是在一定的環境中進行的,在開放的條件下,任何組織都處於千變萬化的環境之中,復雜的環境成為決定組織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因素。
從管理的二重性出發,著重從三個方面研究管理學:
1)從生產力方面:研究如何合理配置組織中的人、財、物,使各要素充分發揮作用的問題;研究如何根據組織目標的要求和社會的需要,合理地使用各種資源,以求得最佳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問題。
2)從生產關系方面:研究如何正確處理組織中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問題;研究如何建立和完善組織機構以及各種管理體制等問題;研究如何激勵組織內成員,從而最大限度地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實現組織目標而服務。
3)從上層建築方面:研究如何使組織內部環境與其外部環境相適應的問題;研究如何使組織的規章制度與社會的政治、經濟、法律、道德等上層建築保持一致的問題,從而維持正常的生產關系,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主要用途
管理學是研究在現有的條件下,如何通過合理的組織和配置人、財、物等因素,提高生產力的水平;是社會組織中,為了實現預期的目標,以人為中心進行的協調活動調。
在一般意義上講,它是通過採取某些具體的手段和措施,設計、營造、維護一種環境,包括組織內部和外部的環境,使所有管理對象在特定的環境中,做到協調而有序地進行活動。
③ 管理學的發展歷史
1、工廠管理--古典管理階段
工廠管理理論基於科學管理, 以生產管理為主, 旨在提高工廠的生產效率。科學管理以經濟人為對象, 遵循效率至上的原則, 強調工廠應該以制度管理來代替傳統的經驗管理, 而工人則應當以科學的方法取代過去已經習慣了的工作方式。
2、組織管理--當代管理階段
梅奧的霍桑實驗可以說是管理史上的一個分水嶺。梅奧在社會人假設的基礎上認為, 對金錢的需要只是工人想要滿足的需要的一部分, 工人的大部分需要是情感慰藉、安全、和諧、歸屬 。
3、組織間管理--現代管理階段
在組織管理理論日趨成熟之時, 學者們注意到: 雖然管理學已經建立在社會人的人性假設之上, 但員工卻被局限在單個組織中, 並被作為組織人來看待。隨著知識經濟的不斷發展, 人已成為知識的載體, 知識管理變得尤為重要, 知識和技能成了管理的核心問題。
(3)管理學時期擴展閱讀
現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導致管理科學發生了深刻的變革,使管理在功能、組織、方法和理念上產生根本性變化,從而使管理學研究呈現以下發展趨勢:
第一,管理學在科學體系中的地位將進一步提高。因為人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管理不僅是決定一國的生產力發展水平不可缺少的要素,而且是現代生產力的首要構成要素。管理學的教育將會更加普遍,管理學的重要作用將會體現得更加充分。
第二,管理學發展的理論化、哲學化趨勢。縱觀管理的發展史,由管理活動而管理學,由管理學而管理學原理,由管理學原理而管理哲學,這表明了人類對管理認識深化的歷程,也正是管理理論發展的總趨勢。
④ 管理學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20世紀初科學管理的興起管理活動古已有之。管理活動走向科學化並開始理論探討,是從18世紀開始的。管理成為一門科學,則是20世紀初期的事。
管理是通過計劃、組織、控制、激勵和領導等環節來協調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以期更好地達到組織目標的過程。這也是對人、物、事的有組織運動進行有目的、有意識的控制行為。生產管理是最基本的社會管理活動。管理科學是對管理活動的科學總結和概括,是一門系統研究管理活動的基本規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學。它的內容不僅涉及生產力的組織,也涉及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是一門橫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綜合性學科。
大約6000年前,人類有了集體協作,共同勞動便產生了管理。早期的一些著名的有效管理實踐和管理思想大都散見於埃及、中國、義大利等國的史籍和許多宗教文獻之中。中世紀,這種管理實踐和管理思想繼續發展。義大利的N.馬基雅維利在所著的《君主論》一書中,對統治者怎樣管理國家、怎樣更好地運用權威,提出了4條原則。不過這時期的管理還不是一門科學。
18世紀到19世紀中期是歐洲各國在社會、政治、經濟、技術等方面經歷大變動、大改革的時期。許多理論家,特別是經濟學家,在其著作中便涉及有關管理方面的問題。英國經濟學家、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傑出代表亞當·斯密在其所著《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中,分析了勞動分工的經濟效益,提出了生產合理化的概念。英國數學家查爾斯·巴貝吉對專業化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1832年發表《機器與製造業經濟學》一書。他對工序分工進行分析,提出了製造直針的7個作業步驟。這種勞動分工原理為科學管理理論的提出奠定了基礎。在管理實踐方面,英國蘇霍製造廠和R.歐文的新拉納克的試驗等都很有成就。不過這些著名的管理實踐和管理理論,都還是作為某個人或某個集團對某一活動單一的管理實踐和管理思想的體現,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屬於早期的管理理論。
真正科學管理理論的出現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管理工作逐漸成為一種專門職業,出現了資本所有者同經營管理者的分離,形成了單獨的經營管理者階層,要求管理經驗系統化、科學化、理論化。
科學管理理論最早出現在美國。1862年出現了一種新的籌資形式——有限責任聯合股份公司。歐洲移民把大量科技成果帶到美洲大陸,使得美國的商品經濟、勞動分配、工廠制度得到發展,使人們認識到需要專業的管理人員和行政人員;工會運動的興起,促使人們去研究新的管理課題——勞資關系;企業、公司產品的多樣化和生產經營的分散化,小規模條件下獨裁類型的管理,逐漸被專業類型的管理所代替,技術進步促使人們去尋找激發人類活力的適當方法。
1886年,美國工程師湯恩在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的年會上作了《工程師兼經濟學家》的報告,提出管理是專門的學問。他的講話對青年工程師弗雷德里克·泰勒有很大影響。他於1911年發表的代表作《科學管理原理》一書,成為科學管理學史上的一部代表作。泰勒的科學管理具體有5條:在進行時間和行為研究的基礎上制定工作定額;能力與工作相適應,即必須為工作挑選第一流的工人;工人在工作時要採用標準的操作方法;差別計件付酬制;計劃和執行相分離。這套方法被稱為「泰勒制」。此外,對企業的組織管理泰勒也提出重要見解。他認為整個管理工作應分為許多較小的管理職能,各級管理人員應盡量分擔較少的管理工作,高級管理人員應「超脫」,只處理重要事項的決策與監督工作,這為組織管理研究奠定了基礎。泰勒也因此被譽為「科學管理之父」。
一些大企業自覺地用泰勒理論對生產過程的管理進行了改造,美國福特汽車公司建立起生產流水線。為了使汽車大量普及,福特汽車公司把生產大眾汽車作為公司的目標。為了降低價格,1913年採用了現代化的大規模裝配作業線,93分鍾可造1輛汽車。汽車的產量提高,成本降低,價格自然就低了。汽車進入了家庭。於是流水線作業逐漸成為企業普遍的生產方式。
同期在歐洲也有人在進行科學管理的研究,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法國人H.法約爾。他在1916年出版的《工業管理和一般管理》一書中提出,管理職能理論和管理原則理論,著重研究企業高層領導的管理理論問題。他認為「經營」與「管理」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經營」是指導一個整體趨向1個目標,它有6項職能,而「管理」是其中之一。他又提出「14點管理原則」。法約爾的理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才被人們所注意。
與此同時,俄國的卡爾·阿德米耶奇提出了勞動協調進度表模式。德國社會學家韋伯提出「理想的組織機構模式」。英國管理史學家厄威克提出計劃、組織與控制三職能理論,預測、協調和指揮三個指導原則。這些都為科學管理學的創造做出了貢獻。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發現金錢刺激和嚴格的控制失去了原有的作用。美國人際關系學創始人埃爾頓·梅奧在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廠進行人際關系研究,結果霍桑試驗發現,影響生產力最重要的因素是工作中發展起來的人際關系,而不是待遇及工作環境。後來,梅奧總結他親身參與和指導霍桑試驗及其他試驗的體會,1933年出版了《工業文明的人類問題》一書,提出了人際關系理論,為提高生產效率開辟了新途徑。他的著作載入了管理發展史冊。由於經濟大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人際關系的研究沒有充分發展,管理科學的研究在戰時也就中斷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生產力飛速發展,生產社會化程度日益提高,科學不斷取得新突破,給管理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管理研究日趨深入。管理科學由「科學管理」理論階段發展到「現代管理」理論階段。
現代管理理論分為兩大流派:一是「行為科學」,二是「管理科學」。「行為科學」理論是在戰前「人際關系研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許多行為科學家從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的角度進一步分析人的行為。他們對勞動者的「需要與動機」、「激勵因素」、「領導行為」等問題進行研究,認為勞動者效率的高低,不僅決定於勞動技能,還決定於勞動者的動機。1954年,美國學者馬斯洛在《激勵和個人》一書中提出「人類需要層次論」,將人的需要排次序,認為管理不僅著眼物質,也要注意職工精神需要。1959年美國學者赫茨伯格在《工作的激勵》一書中提出「激勵因素——保健因素」雙因素理論,進一步豐富了馬斯洛理論。50年代初美國人類行為研究基金會的成立標志該學科的成熟。
「管理科學」理論注重經營方針、目標的確定,以提高效果。它從操作方法、作業水平的研究向科學組織研究發展,運用管理統計、運籌學、電子計算機高新科技手段研究現代管理問題。1953年美國管理科學會成立,出版《管理科學》雜志,標志該學科的成熟。
大約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管理學進入了「最新管理」理論階段。它用「系統理論」將上述「行為科學」和「管理科學」統一起來,從而形成一種新的管理理論,該理論把人、物和環境結合起來進行全面考察,系統分析。1970年,華盛頓大學卡斯特和盧森威教授合著的《組織與管理——從系統出發的研究》,是該理論的代表作。西方管理理論學派紛呈、涉及內容也十分豐富。由於現代化的工業生產和現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管理的組織、方法、手段必然不斷變化,管理科學也相應隨之繼續發展。
⑤ 管理理論發展的三個歷史階段。
(一)古典管理理論:20世紀初到20世紀30年代行為科學學派出現前。
這一階段出現了管理職能同體力勞動的分離,管理工作由資本家個人執行,其特點是一切憑個人經驗辦事。
(二)現代管理理論:20世紀30年代到20世紀80年代。
這一時期由於受世界性石油危機極其觸發的經濟危機的影響,使研究經費來源枯竭,出現了資本家同管理人員的分離,管理人員總結管理經驗,使之系統化並加以發展,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學管理理論。科學管理鼻祖泰勒。
還有由於比較管理學受當時流行的一般系統論的影響的啟迪,而一般系統論的衰退,對比較管理理論也受到一定的影響。
(三)當代管理理論階段:20世紀80年代至今
以四部管理著作:《Z理論》《日本企業管理藝術》《公司文化》《成功之路》為標志。從經濟的定性概念發展為定量分析,採用數理決策方法,並在各項管理中廣泛採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控制。研究重點由過去的以概念分析為主轉向以實踐為主,增加了研究成果的價值。
(5)管理學時期擴展閱讀:
管理理論學派
1、管理過程學派:主要研究管理者的管理過程及其功能,並以管理職能作為其理論的概念結構。
2、經驗學派:主要從管理者的實際管理經驗方面來研究管理,認為成功的組織管理者的經驗是最值得借鑒的。
3、行為科學學派:主張要研究人,尊重人,關心人,滿足人的需要以調動人的積極性,並創造一種能使組織成員充分發揮力量的工作環境。
4、決策理論學派:認為管理的關鍵在於決策,管理必須採用一套制定決策的科學方法及合理的決策程序。
5、交流中心學派:該學派認為管理人員是交流中心,並圍繞這一觀念建立起管理理論體系 , 而管理人員的作用就是接受信息、儲存信息、處理信息、傳播信息,並將計算機運用於管理之中。
⑥ 管理學發展的四個階段的代表人物是誰
(1)管理過程學派。這一學派的創始人是約法爾,其主要特點是把管理學說與管理人員的職能聯系起來,他們認為,無論是什麼性質的組織,管理人員的職能是共同的。
(2)經驗學派。代表人物是德魯克和戴爾,他們主張**分析經驗來研究管理學問題,不少學者認為,經驗學派實質上是傳授管理學知識的一種方法,稱為「案例教學」。實踐證明,這是培育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一種很有效的途徑。
(3)「科學管理之父」——泰勒,他的代表作為《科學管理原理》:
1)工作定額:通過對時間與動作的研究,制定了科學的操作方法,並據此定出合理、有效的日工作量標准。
2)科學的挑選和培訓工人3)標准化:工人掌握標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標准化的工具、機械和材料,並把工作環境加以標准化,從而形成一整套標准化制度。
4)差別計件工資制:制定不同工資率。
5)計劃職能與執行職能分離:計劃由管理當局負責,執行由工長和工人負責。
6)職能管理原理:管理職能的分工和專業化
7)例外事件原則:沒有納入標準的事件稱為例外事件。
(4)「現代經營管理之父」——法約爾,亨利·法約爾(HENRI FAYOL,1841~1925),法國人,他的代表作是《工業管理和一般管理》。法約爾把管理的過程劃分為五個要素,認為管理就是實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它們形成了完整的管理過程。他最主要的貢獻在於三個方面:從經營職能中獨立出管理活動;提出管理活動 所需的五大職能和14條管理原則。
(一)貢獻:較泰勒的科學管理相比,更具系統性和理論性。
法約爾的一般管理理論是西方古典管理思想的重要代表,後來成為管理過程學派的理論基礎(該學派將法約爾尊奉為開山祖師),也是以後各種管理理論和管理實踐的重要依據,對管理理論的發展和企業管理的歷程均有著深刻的影響。管理之所以能夠走進大學講堂,全賴於法約爾的卓越貢獻。一般管理思想的系統性和理論性強,對管理五大職能的分析為管理科學提供了一套科學的理論構架,來源於長期實踐經驗的管理原則給實際管理人員巨大的幫助,其中某些原則甚至以「公理」的形式為人們接受和使用。因此,繼泰勒的科學管理之後,一般管理也被譽為管理史上的第二座豐碑。
(二)弊病:主要不足在於他的管理原則過於僵硬,甚至有時使實際管理工作者無法遵守。
金字塔式的管理組織模式一般是指在法約爾的組織理論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種組織結構,具有森嚴的等級結構和規章制度.在這種理論基礎上建立的組織模式會呈現出底端較大,隨著等級的上升,人員數量隨之下降,呈金字塔狀。法約爾認為,不論什麼工作,一個下屬只能接受唯一的一個上級的命令,並把這一原則當成一條定律。
管理科學理論是在二次大戰期間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此時人們不僅關注生產效率,更加關注效果。因此決策成了企業的核心職能。
⑦ 管理學經歷了哪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早期的管理思想,產生於19世紀末之前。此階段雖還沒有「管理」這一名詞,但已存在著大量的管理思想和實踐。
第二階段:古典的管理思想,產生於19世紀末至1930年之間。此階段的特點是以「事」以「物」為中心,研究如何提高生產效率。其代表人物有泰勒和法約爾等。
第三階段:中期的管理思想,產生於1930-1945年之間。此階段的特點是把管理的重點從以「事」以「物」為中心轉移到以人為中心,將西方的社會學和心理學等引進管理的研究領域,提出用調節人際關系、改善勞動條件等辦法來提高勞動生產率。此階段的代表人物有梅奧和巴納德。
第四階段:現代管理思想,產生於1945年之後。此階段管理領域非常活躍,出現了眾多的管理學派,每一學派都有自己的代表人物,都從各自的角度來研究管理。
⑧ 中國管理學發展歷程概述
摘要:本文以管理學原理的發展歷程為線索,逐一剖析管理學原理每一發展階段其主流理論中蘊涵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立足當前的管理思想,對現代管理的未來發展的基本趨勢作出了理性的分析和預測。
關鍵詞:傳統文化管理學原理發展歷程一、問題的提出美國著名管理學家哈羅德·孔茨認為,「管理就是設計和保持一種良好環境,使人在群體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標。」
[1]管理的每個環節都離不開人的參與,現代管理既然以人為中心,在其理論與實踐的研究過程中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對人類傳統文化的反思,通過反思研究傳統文化是如何作用並影響管理理念,從而對管理的現代和未來能有更好的把握。
二、管理學原理發展各階段蘊涵的中國傳統文化
1.戰略思想我國先秦諸子的治國思想和以《孫子兵法》為主的治軍理論,就包含了許多可用於研究企業戰略性決策分析的一般原理方法。道家個人管理的目標是「內聖外王」;儒家主張通過「修己」、「安人」實現「大同」,其中,「修己」與「安人」體現了個人管理目標與組織管理目標相統一的辯證關系。個人管理逐步實現從自律到自覺的飛躍,通過推己及人實現組織的目標。對現代企業而言,就是要注重營造一個協調個人、群體乃至社會三者利益的目標鏈,使前一目標的完成成為後一目標實現的前提和基礎,後者的達成又是前者的印證和升華,由此循環往復而形成一個合理的目標流程網路,促成企業最高戰略目標的實現。《孫子兵法》明確提出「五事」、「七計」是決定戰略決策成敗的基本因素。「五事」乃「道、天、地、將、法」。按現代意義來理解,「道」是一種宏觀的、全面的、客觀的政治、經濟環境;「天」,即天時,指機遇;「地」,是地利,即企業的微觀環境;將,指的是管理者的素質;法,就是法制、組織的結構、層級關系及相應的規范、准則等。以上「五事」,可作為企業制定經營戰略,進行企業環境分析的總綱。「七計」為「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對現代企業而言,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要將自己與競爭對手在這七個方面進行分析和比較,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總之,五事主要分析外部環境存在的威脅與機會、企業自身所具有的能力與不足,「七計」更注重與競爭對手的比較。當然,企業在決策時,不僅要了解「五事」、「七計」,更重要的是研究它們作為戰略要素的主次關系及其相互聯系、作用的時間、方式和程度,從整體上觀察各種因素相互作用的機制,以便作出綜合評價。
2.組織工作的基本原則與傳統「分」、「合」說任何管理目標的實現,都要靠一定的組織來完成。組織工作的任務就是設計一個決策和溝通網路,使組織內成員明確誰去做什麼,誰要對什麼結果負責,並消除由於分工含混不清造成的執行中的障礙。有效的組織應遵循目標一致、跨度合理、指揮統一、權責分明、職能明確等基本原則。[2]這是現代管理學理論關於組織工作的基本觀點。在我國,《荀子》一書集中了對組織問題的探討。荀子認為合群是人類的本性之一,而「分」又是人類結成社會群體的必要前提,沒有等級劃分的限制,群體內部就會發生爭奪。按現代意義來解釋,「分」實際上包含兩層含義:
1)明確為完成管理目標、政策和計劃所必需的活動並加以分門別類。
2)根據現有的人力和物力,並根據環境來使用人力和物力的最佳方法,把上述活動分成各個組。「群分」是由社會分工和職業差別所導致的,也是解決各類組織矛盾的必要手段,是組織良性運轉的前提。所以,荀子認為「群而無分則爭,窮者,患也,爭也,禍也。救患除禍,則莫若明分使群矣。」而「有分義,則容天下而治」。
[3]在分的基礎上,組織工作的核心應是培養組織成員的團結和協作精神,以提高整個組織實現其目標的效率。相應地,《周易》中有「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的論斷,意指實現組織目標要通過管理者和組織成員的上下溝通。《孫子兵法》進一步闡述了這一思想,「故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之於人,故能擇人而任勢。」「故善戰人之勢,入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勢也。」
[4]即對組織的要求,更在於其功用,特別是要求組織本身能產生出戰鬥力,這就是「勢」,一旦形成這種組織,又能「擇人而任勢」,按組織的功能需要用人之長,組織就會具有一種「不動則已,動必雷霆萬鈞,一擊成功,無可阻擋之勢。」
3.領導理論與中國傳統激勵方法在現代管理學理論中,領導工作是指「影響人們為組織和集體目標作出貢獻的過程。」領導的實質是通過建立一種追隨關系來實現組織的目標。由於人們往往追隨那些他們認為可提供實現其願望、要求和需要手段的人,因此領導和激勵密切相關,只有理解了人們的真實需要和行為動因,才能更好地理解激勵問題,從而實現有效的領導。多年來,西方學者從不同側面提出了關於人性的各種看法,其中以沙因、波特、道格拉斯·麥格雷戈登的人性假設最具有經典意義。他們大致都認為人經歷了從「經濟人」、「社會人」、「自我實現人」到「復雜人」的演變。我國古代有代表性的人性理論有儒家的「人性可塑說」(其中包括荀子的性惡論和孟子的性善論)、道家的「人性自然說」以及法家的「人性好利說」。人性假說是管理者採取管理措施的必要前提。西方行為科學都假定人性不是一個「變數」,管理者只有設法去適應人性。這與我國道家、法家的看法不謀而合。只有儒家認為人性是可變的,如荀子主張「導人去偽」,孟子主張「領悟善端」。他們更強調後天的塑造與引導,這比起單純被動地適應人性會取得更好的管理效果。「士為知己者死」反映出了領導者與被領導者的追隨關系。《孫子兵法》中分析道:「視卒如嬰兒,故可以與之赴深溪;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儒家孔子提出「施仁政」,強調國家的統治者要像愛護親屬一樣對待臣民,「民可載舟,亦可覆舟」。愛民必須體現在滿足臣民的需要上,決策時必須順應民心,從而形成凝聚力。「賞不可不平,罰不可不均。」不分人的貴賤,賞罰要嚴明,這樣才能通過正強化和負強化的激勵作用,來鼓勵先進,鞭策後進,提高組織績效。「任賢律己」,「身先士卒」。這是告誡領導者要知人善任,嚴於律己,身先士卒,以自己的言行來感染和激勵下屬。在這方面,《周易》、《孫子兵法》都從不同側面提出了對領導者的期望,認為領導者應反身修行,團結和厚待下屬,以達到「上下同欲」的最佳協調狀態。
4.控制與「禮治」、「無為」在管理的控制職能方面,相對而言,西方管理學注重對物化結果或階段性成果的控制,強調控制的實效性;中國傳統文化則偏重於對人的控制,因而控制的標准模糊、不精確但更具柔性。儒家強調「禮治」,道家主張「無為」而治,法家則力推「法治」。「禮」,其實是一種用來規范以等級為中心的社會秩序、社會結構,即建立貴賤、君臣、父子等級從屬關系為核心的名分等次。儒家認為對社會進行控制,必須「兩手並用,先德後刑」。用孟子的話說即:「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最有效的控制,應是「無為而治」,這一思想被彼得·聖吉稱為「無為而治的有機管理」,他認為應盡最大可能地讓下屬面對所有的課題,包括處理企業成長與持續經營之間的兩難困境。換句話說,就是給他們充分的行動自由去實現某構想,並對所產生的結果負全責。不再通過傳統的復雜的控制系統,而是「通過學習來控制」,致力於改善思考品質,加強反思與團隊學習能力,從而達到「無為而治」的最高管理境界。「無為而治」正是道家思想中的核心命題,老子講的「無為」是達到「無不為」、「無為治」這一目的的手段。確切地說,無為管理的實質是把人的社會性減到最低限度,通過恢復人的自然屬性的方式來達到理想的管理效果。在歷史上,唐太宗的「貞觀之治」、唐玄宗的「開元之治」均為「無為而治」的典範。三、管理發展的展望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國傳統文化對管理學發展歷程的作用和影響絕不是一種偶然,它有著深刻的時代背景。現代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高速發展的今天,中國傳統文化依然並將繼續發揮巨大的促進作用。可以預言,在二十一世紀管理理論的發展過程中,東西方管理文化的交融將會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站在現實的角度,我們可以對現代管理的未來發展的基本趨勢作出分析和預測:
1.決策方面中國古代系統思維與現代決策的結合將日趨緊密。前美國通用汽車公司董事會主席羅傑·史密斯就從《孫子兵法》中學到了許多東西:「孫子13篇《兵法》可與歷史名著相媲美。今天沒有一個對戰略的相互關系、應考慮的問題和所受的限制比他有更深刻的認識,它的大部分觀點,在我們當前環境中仍然具有和當時同樣的重大意義。」
[6]由此可見,《孫子兵法》作為我國文化遺產中的瑰寶,在形成中國未來管理模式的戰略運籌理論過程中,將會起到更大的推動作用。《孫子兵法》對組織的內外部因素和與這些因素相關聯的內外部條件進行系統、動態考察的思維方法,對企業決策者仍有重要的借鑒作用。
2.組織方面西方管理慣用「二分法」把完整的組織劃分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兩大對立陣營。中國文化推崇圓滿和諧,認為只有組織內處處融通一致,才能形成一個廣大和諧的系統。打破這一系統,組織便不得安寧。所以管理者不可將自己與下屬決然分離,而應始終把自己視為組織中的一員。相應地,組織劃分不能拘泥於技術的專業化、組合的便利性、成本的降低、效率的提高等因素,而應以「和」為管理的終極目標,分工、合作乃是達到「和」所需的手段,這樣,不論部門如何劃分,整體和諧所激發的向心力,就會促成真正的分工合作。
3.領導方面21世紀的管理是以人為本的管理,在人本管理從「以個性為本」、「以人性為本」到「以人文為本」的轉化過程中,文化對管理的影響權重日益增加,綿延5000年的華夏文化充分說明了我國在對文化的整合與管理方面的巨大成功。中國古代積累了豐富的選人、用人、觀人的經驗和方法,相對於現代管理,中國古代更注重對人的「德」的考察,更注重候選人在其所處情境下的行為,強調發揮人才的彈性去配合工作的需要。在人性的看法上,中國古代的「人皆可以為堯舜」、「內養外化,皆可成善」等觀點無疑為中國未來的管理模式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4.控制方面不得人心的控制,是不會長久的。科學的控制方法和技術,如果得不到下屬的真心配合,將會變得毫無用處。這在預算編制、問卷調查中表現得尤為明顯。我國古代先哲都非常重視對心理因素的把握,深知人心的向背,才是成敗的關鍵。管理者應「道之以德」、「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正人先正己」,運用「德主刑輔」的手段,才能實現「心悅誠服」的控制,以趨向管理的最高境界———「無為而治」。總而言之,在二十一世紀管理理論的發展過程中,中國未來的管理模式應該具有兩個基本特徵:一是一切有效的國際經驗被融合並以民主化的形式出現;二是具有獨特的管理創新。這種創新是由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內核孕育的,是其他民族只能學習借鑒而無法復制的。如何重組現代管理理論與傳統文化,兼顧人性與理性、和諧與原則,形成適合中國國情的管理模式將是中國管理學者所面臨的一項重大歷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