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簡述城市的產生和發展的過程 社會學問題
世界城市的發展史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城市產生及早期發展階段;中世紀階段,即前工業化社會時期;工業化時期;當代或稱後工業化社會時期。為分析的方便起見,本節僅討論前三個階段,當代世界城市化進程將放在下一節討論。 一、城市產生及早期城市的發展 公元前3500到3000年間,先是在尼羅河流域,然後是兩河流域,出現了人類歷史上的最早一批城市。公元前3000年左右,埃及形成統一的王國,定都在提尼斯,以後又建新都孟斐斯。公元前3000—2500年,兩河流域的蘇美爾地區開始了最初國家的形成過程,出現了很多城市國家,重要的有埃利都、烏爾、烏魯克、拉伽什等。這些早期城市國家是由幾個地區圍繞一個中心城市聯合而成的。在尼羅河和兩河流域文明共同影響之下,公元前2000年左右,在小亞細亞的赫梯和地中海東部沿岸的腓尼基也開始出現城市。公元前19與18世紀之交,赫梯人已建有設防城市,以庫薩爾、涅薩和察爾帕為最重要。腓尼基則與兩河流域相似,出現很多城市國家,最重要的有烏加里特、阿瓦爾德、畢布勒、西頓、推羅等。腓尼基諸城有發達的手工業和商業,與埃及、克里特等地發生商業往來。約在同時,東地中海上的克里特島上也開始出現城市文明。 印度河流域是人類文明的又一發源地。1922年,先是在信德地區的摩亨卓達羅,後在西旁遮普的哈拉帕發現古城遺址,它們統稱為哈拉帕文化。哈拉帕文化的存在時期,估計為公元前2500—1500年,但也有一說上推至公元前3500年,從而使這兩個城市成為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城市。哈拉帕時期的居民主要從事農業,但手工業和商業也相當發達。城市有又高又厚的城牆,並占據相當大的面積,如摩亨卓達羅佔地達260公頃。在公元前2000年前後,這兩個城市進入繁榮期,人口估計為2萬左右,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中國也是世界城市文明的發源地之一,約公元前2500—2000年,出現城市的雛型,公元前 2000—1600年間出現城市,我們將在第三節詳細介紹。美洲和非洲作為另兩個城市發源地,城市的出現略晚一些。在瓜地馬拉熱帶叢林中發現的一座瑪雅人城市埃爾麥雷多,其興盛年代是公元前300年,產生的年代則應更早一些。在非洲,特別是在辛巴威、奈及利亞、蘇丹等地都發現了城市遺址,其中一些至少在公元1世紀就存在了。 綜上所述,公元前3000—1500年,是世界上城市產生的主要時期。從此,在亞歐非大陸上,從西部到東部,城市文明蓬勃地興盛起來。澳大利亞著名史學家蔡爾德(V.G. Childe)稱城市的出現是人類史上的一次革命,他還強調了在產生古代文明的泛濫平原上灌溉過程與廣泛貿易活動的興起在城市革命上的重要性。但是,美國著名城市學家芒福德(L. Mumford)卻認為:「從分散的村落經濟向高度組織化的城市經濟進化過程中,最重要的參變因素是國王,或者說是王權制度」。這是因為在美索不達米亞的文字中,「商人」這一詞彙是到公元前2世紀才出現的。從埃及、蘇美爾、中國等地城市興起原因看,王權制度確實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腓尼基、希臘等地城市興起的因素中,商業的作用更大一些。因此,各個地方城市起源的主要因素有所不同。 從公元前1000年以後至公元5世紀羅馬帝國衰亡為止,歐洲產生了光輝燦爛的希臘、羅馬文化,這一文化的出現是與城市的發展息息相關的。在亞歐大陸的另一端中國,產生了可以與之媲美的春秋戰國及秦漢文化,同樣是以城市的發展為主要標志。 公元前8—6世紀,希臘各地社會生產力有了很大發展。生產力發展的一個主導因素是鐵礦的開采。而後,隨著與地中海沿岸各國的貿易往來,商業也大大發展起來。這些因素促進了希臘奴隸制關系和階級分化的發展,城邦國家也一個接一個出現。在最初興起的希臘城邦中,尤以米利都、以弗所、卡爾息斯、科林斯等最為繁盛。雅典和斯巴達則是後來兩個最大的城邦。希臘城邦發展中還通過移民在希臘以外地方建立移民城邦,將城市文明擴散到地中海西部和黑海地區。在新建立的移民城邦中,包括義大利的那不勒斯、敘拉古,高盧南部的馬賽利亞,黑海南岸的西諾普等等,它們都是重要的工商業中心。 雅典位於希臘東南沿海的阿提卡平原上,這里有肥沃的農田,大片的粘土(用以製造陶器),豐富的銀礦和曲折的海岸線。這種良好的地理條件使雅典的人口、權力和威望大大發展起來。雅典的人口超過了40萬人,其貿易往來遠達埃及、南俄羅斯、利比亞、義大利和法國南部沿海地區。 古希臘城市是早期城市的典型,其特點是:①大多數座落在有利於農業、防禦和貿易的地方;②大都有城牆環繞;③宗教在城市布局和社會結構方面佔主導地位;④大都有中心廣場,廣場四周是宗教和政府的建築物;⑤從中心廣場放射出寬闊的林蔭道,在市中心的林蔭道兩側居住著富人;⑥從富人住宅的周圍一直延伸到城牆的地帶是其他人居住的地方;⑦商人和工匠住在他們工作的地方,這里稱為市;⑧城市統治其周圍的農業土地,從農民那裡取得糧食,作為回報,城市保護農民不受侵犯。 當希臘文明逐漸衰弱之時,亞平寧半島上的羅馬開始強大起來。公元100年時,羅馬控制了地中海和西歐的大部分地區。羅馬的統治者不斷進行軍事征服,為這一目的建立了公路系統。正是這個公路系統,使羅馬人在歐洲內陸建立了各種各樣的市場、行政中心和軍事基地,現今歐洲一些著名城市,如倫敦、巴黎、科隆、維也納等均始興於這一時期。羅馬在頂峰時,人口達80到100萬,佔地約206k2。羅馬的城市建設也取得很高的成就,修建了環繞整個城市的長達數百英里的排水道,還有一些高達35m的建築物,相當於10層或11層樓。至今,羅馬還保存著規模巨大的浴池、斗獸場、宮殿寺廟的遺跡。但是,在羅馬城市建設成就中極其富麗堂皇的另一面是極其奢侈糜爛。羅馬是一個寄生城市,後來又發展為一個病態城市。芒福德稱古希臘文化是講求體魄強壯而又精神健康,而古羅馬文化基本上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講求滿足物慾,靠自己的權勢過著寄生生活。公元5世紀,羅馬的城市文明與羅馬帝國一起消亡。 在當時的亞洲內陸地帶,波斯帝國十分強盛,東征西討,擴大疆域。波斯帝國的首都蘇薩城,以及波塞玻利斯城(今伊朗設拉子附近)都是當時有名的都城。 二、中世紀城市的發展 中世紀是歐洲各國的封建社會時期,從羅馬帝國消亡至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持續達1000年。 傳統見解認為,中世紀是歐洲的黑暗時期,城市文明幾乎消失殆盡。確實,羅馬帝國的消亡使很多城市遭到嚴重破壞,而南下的日耳曼人以農業耕作為主,對城市的依賴程度輕,加上頻繁的戰爭使商路斷絕,手工業、商業蕭條,人們生活重心轉入鄉村,這些因素使歐洲很多城市衰落,如羅馬城由近百萬人減至4萬人。但是,歐洲的城市傳統並沒有完全消亡,中世紀的後半期,約從11世紀以後,城市在整個歐洲再次出現,因此,籠統地說中世紀是「黑暗時期」是不確切的。 早在公元9世紀初,歐洲形成一些新的城市中心,巴黎有2.5萬人,西班牙的科爾瓦多有16萬人,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人口更高達30萬人。在義大利,羅馬有5萬人口,那不勒斯有3萬人口。9世紀時,隨著查理曼帝國的建立,城市生活方式在歐洲重新復甦。查理曼大帝重新組織了歐洲的政治結構,還通過威尼斯、那不勒斯、熱那亞等城市,重新開辟了貿易渠道。 10世紀末起,歐洲的封建人身依附關系相對鬆弛,農業生產也開始恢復。農奴、手工業者成批逃離封建領主的庄園,到便於銷售產品的關隘、渡口、交通要道、寺廟附近及羅馬舊城等地方去,其聚集地就逐漸形成了城市。如在法國,500個城市中有420個就是這樣興起的。還要指出的是,一些封建領主給予前來城市的工匠與商人以永久定居的各種特權和利益,從而保護了新興的商人階級。如果農奴在某法定城鎮能夠連續居住一年零一天,他的農奴身份和義務便被免除了。因此中世紀城市便成為一個競爭力很強的環境,它從農村向自己身邊吸引了大批更有開拓精神和技能的人口。 盡管中世紀城鎮初建時的政治需要早於其經濟需要,軍事上的考慮放在第一位,但隨著商人階級的興起和商業繁榮,不久一些城市「市」的色彩日益增強,這是中世紀城市與早期城市的一個顯著差別。隨著貿易的復興,城堡的君主也越來越依賴商人,以便從他們那兒得到奢侈品。其後果是商人的力量增強,被允許在城堡外築起城牆自衛。由於城牆的存在以及君主們為獲得奢侈品而對商人的依賴,城市的局部自治就出現了,而且自治的程度越來越大,最終形成「自治市」。 歐洲新城市發展的核心是「自治市」或稱「自由城市」、「帝國城市」。自治市實際上是以城市為中心、轄有周圍農村的一種政體。與古希臘城邦不同的是,它是一種封建制的共和政體。12—13世紀,義大利的威尼斯、佛羅倫薩、熱那亞、錫耶納等,德意志的漢堡、不來梅、盧卑克、科隆等都屬於這樣的城市國家。 但是,自治市的權力並不能導致實現完全的地方自治,即不受任何外來干涉,因此一些自治市結成同盟以保護自己的政治與商業利益。在這些同盟中,最著名的是漢薩同盟。漢薩(Hansa)一詞的德文含義為公所、會館。最初只是德意志北部盧卑克、漢堡、不來梅幾個城市為維護海上交通安全而聯合,後來正式結盟。參加的城市最多時達160多個,以盧卑克為首。從14世紀到17世紀,漢薩同盟一直是北歐政治結構中的一個活躍因素,這些城市的自治權力則一直勃興到19世紀中葉的俾斯麥時代。至今、漢堡、不來梅仍擁有龐大的自由港區。 以城市為單元,結成政治性同盟,以及以城市為中心形成城市國家、自由城市、帝國城市等政治客體,這些都說明了城市在地區政治經濟結構中的地位,也是歐洲中世紀城市發展的一個突出特點。歐洲城市的發達,促進了歐洲文化的發展,成為日後歐洲文藝復興和資產階級革命的重要舞台。 從總體上說,中世紀歐洲城市的人口規模仍較小。據估計,1400年,僅巴黎的人口達27.5 萬,布魯日、威尼斯人口超過10萬,倫敦、羅馬、那不勒斯、科隆、佛羅倫薩、根特等人口在4到5萬之間。與西歐城市規模相比,當時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中國的北京人口達70萬,日本的大阪、東京、京都、埃及的開羅的人口達30到40萬,顯示了更高的城市發展水平。 三、工業社會時期的城市化 中世紀末期,即15—17世紀初,資本主義在歐洲一些國家開始發展起來。當時歐洲發生了兩件重大事件,一件是文藝復興運動,另一件是新航線的開辟。新航線的開辟使資本主義的發展中心從義大利轉移到北海沿岸的尼德蘭、英國等國,在那裡逐步興起很多新興工商業城市。 17世紀後,歐洲開始了現代國家的產生過程,君主制的建立對首都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它們很快就達到中世紀從未達到的規模。17世紀初,倫敦、那不勒斯、米蘭、巴黎的人口達到20萬,巴勒莫、羅馬、里斯本的人口達到10萬,塞維利亞、安特衛普、阿姆斯特丹等城市發展也很快。19世紀初,人口 20萬以上的城市有莫斯科、維也納、聖彼得堡、里斯本,人口達10萬大關的有華沙、柏林和哥本哈根。巴黎的人口達54.7萬,那不勒斯有43萬,而倫敦達到86.1萬,成為歐洲有史以來繼古羅馬之後的最大城市。但是,當時一些工商業城市規模仍較小,象利茲、曼徹斯特這樣的工業城市人口不足5萬。 18世紀中葉開始的工業革命,迎來了城市發展史上一個嶄新的時期。在工業革命的浪潮中,城市發展之快、變化之巨,超過了以往任何時期。 工業革命,結束了城市中工場手工業的生產形式,代之以機器大工業的生產形式,使城市中經濟活動的社會化、生產的專業化向著更廣的范圍發展。工廠企業為尋求協作利益和增強競爭能力,在地域上出現了相對集中的傾向。這種傾向直接影響近代城市內部的擴展形式和城市的區域分布格局。 在城市內部,蒸汽機的發明導致城市中鐵路和火車的出現,中世紀緊湊的城市出現了向郊區發展的傾向,成片的工業區和工人住宅區也開始出現。 在區域范圍內,隨著資本、工廠、人口向城市的迅速集中,某些地理條件優越的地區人口集中、密度高,工業,特別是在煤田和沿海地區,如英國的蘭開夏地區,德國的魯爾地區,美國的大西洋和五大湖沿岸,都在工業革命中形成城市密集地區,導致城市空間分布嚴重不平衡。 總之,工業化帶動城市化,是近代城市發展中的一個重要特點。 工業革命始於英國,因而英國也是世界上最早開始近代城市化的國家。在工業革命推動下,19世紀英國的城市化進程十分迅速,一大批工業城市,如格拉斯哥、曼徹斯特、伯明翰、利茲、紐卡斯爾等迅速成長起來。從1801年到 1851年的半個世紀里,英國 5 000人以上的城鎮由106座增到265座。城鎮人口比例由26%增至45%,到1900年上升到75%,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城市化的國家。 19世紀起,法、德、美、荷蘭、比利時等國也相繼開始工業革命,城市化的進程在西方國家大幅度鋪開。例如,美國1800年時城鎮人口僅佔全國總人口的6.1%,到1890年則上升到35.1%,城鎮數目也由33座激增到1384座。必須指出的是,19世紀開始的以歐洲向南北美洲大規模的移民,是美洲城市化進程的一個不可缺少的因素。從1846年到1939年,歐洲共向外移民5 159萬人(19世紀前半期約數百萬人),其中大部分到美洲,一部分到大洋洲和世界其它地區。這些移民首先在沿海港口登陸,然後向內地推進,故在沿海形成很多著名港口城市,如紐約、費城、巴爾的摩、聖保羅、里約熱內盧、布宜諾斯艾利斯、墨爾本、悉尼等。 在進行工業革命的同時,英、法、葡、德、美等國開始向海外實行殖民主義擴張,通過炮艦政策不斷向落後的亞非大陸施行殖民和掠奪。亞洲、非洲眾多的沿海城市被殖民主義者選為侵略的橋頭堡,而內地的部分區域中心被選為掠奪基地。這些城市在殖民主義刺激下,開始畸形繁榮起來。如非洲的阿克拉、布拉柴維爾、金沙薩、內羅畢、拉各斯等,南亞的卡拉奇、孟買、加爾各答、科倫坡等,東南亞的新加坡、雅加達、曼谷、西貢(今胡志明市)、馬尼拉等,我國的香港、上海、天津、大連、青島等。盡管這些城市處於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狀態下,但所引進的近代工商業對本國的封建經濟造成了一定沖擊,產生了新興的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加速了社會分化和社會變革的步伐。由於這些城市的興起,亞非廣大國家也開始近代城市化的進程,一元的封建城市體系向封建城市與近代城市並存的二元結構轉化。這是近代世界城市化的又一特點。 隨著資本的擴張,世界政治經濟體系開始建立起來,世界城市體系也逐步形成。由於資本主義國家在世界政治經濟體系中的中心地位,使它們的城市在世界城市體系中也處於壟斷中心的地位。1900年,倫敦、巴黎、紐約、柏林、阿姆斯特丹是國際商業、金融的中心,也是政治經濟決策的重要中心,世界城市體系的出現成為近代世界城市化的第三個特點。但是,由於各資本主義國家間的相互競爭和發展的不平衡性,使它們首位城市的發展有所不同,並進一步影響世界最大城市的規模分布變化。
B. 簡述社會學理論中觀察學習過程的
觀察學習是一個連續的心理活動過程,它包括注意過程、保持過程、運動再現過程和動機作用過程共4個部分。 觀察學習起始於學習者對示範者行為的注意,這就叫注意過程。 保持過程即用言語和形象兩種形式把所獲得的信息轉換成適當的表象保存起來。 運動再現過程是把記憶中的表象轉換成行為,並根據反饋來調整行為以作出正確的反應。 能夠再現示範行為之後,學習者是否能夠經常表現出示範行為還受到行為結果因素的影響,這是動機過程。
C. 誰看過默頓的<<論理論社會學>>要講其中的中層理論,看不下去,誰給總結一下
我找了很久,希望對你有幫助,記得幫我加分啊
默頓,R.K.
Robert King Merton (1910~ )
美國社會學家,結構功能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
生平與著作 1910年7月5日出生於美國費城的一個工人家庭。1931年獲坦普爾大學學士學位。後進入哈佛大學學習,師從社會學家P.A.索羅金、T.帕森斯和科學史家G.A.L.薩爾頓,1936年獲博士學位後留校任教 3年。1939~1941年在圖雷因大學先後任副教授、教授和社會學系主任。1941年後到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系任副教授、教授(1947),吉丁斯講座教授(1963)。曾任行為科學高級研究中心理事(1952~1975),哥倫比亞大學應用社會研究所副所長,美國哲學、社會學、社會研究協會會員和主席(1968),東方社會學會主席(1969),美國科學院院士,科學社會學研究會主席(1975),瑞典皇家科學院外籍院士。主要著作有:《17世紀英國的科學、技術與社會》(1938)、《大眾見解》(1946)、《社會理論與社會結構》(1949)、《站在巨人的肩上》(1965)、《理論社會學》(1967)、《科學社會學》(1973),以及與他人合著的《住房的社會政策與社會研究》(1951)、《官僚制文選》(1952)、《現代社會學》(1959)、《建立科學評價體系》(1978)等。
結構功能主義理論 默頓吸收了B.K.馬林諾夫斯基在社會人類學中所倡導的功能主義思想和É.迪爾凱姆等人對社會進行結構分析的方法,建立了他的結構功能理論。他把社會看作是由各個部分組成的一個結構系統,各部分之間依某種相對穩定的形式結成一定的關系,這些關系表現為功能並對社會現象有決定性影響。默頓所發展的結構功能分析方法被人稱為經驗功能主義,它有3個特點:①把結果層次的功能分析轉變為方法層次的功能分析;②把功能分析中理性主義的、抽象的方法轉變為更具經驗性的中層理論指導的方法;③把社會的靜止圖景轉變為動態圖景。
默頓還提出了對社會進行功能分析的範式,包括11個方面:①確定具有功能的各個社會要素(如角色、制度、組織等);②主觀意圖(動機、目的)的前因後果;③社會結構運行的客觀效果,並要區分正功能與負功能、顯功能與潛功能;④功能所影響的各個部分;⑤功能必要條件;⑥滿足功能的機制;⑦功能替代;⑧結構約束條件;⑨社會動態過程與社會變遷;⑩通過比較研究證實功能分析結論;
D. 社會學中關於社會有哪些理論視角
社會學中關於社會有六種理論視角:功能論、沖突論、過程論、符號互動論、批判論和結構化理論。
此處列舉五種:
1、結構功能主義
結構功能主義是指側重對社會系統的制度性結構進行功能分析的社會學理論。形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主要代表為美國的帕森斯、默頓等。
由社會有機體論和早期功能主義發展而來,主張用功能分析方法認識和說明整個社會體系和社會制度之間的關系。認為社會生活之所以能維持下去,是因為社會找到了一種手段(結構)去滿足人類的需要(功能)。其最重要的理論是社會均衡論。
2、沖突理論
現代西方社會學理論之一,與結構功能主義相左。本世紀50年代後流行於西歐和美國,著重探討社會沖突的本質和根源,沖突的類型、預防及其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等。
沖突理論產生後,在西方社會學界引起了巨大反響,它很快滲透到社會學各分支學科的經驗研究中去,在政治社會學、組織社會學、種族關系、社會分層、集體行為、婚姻家庭等領域出現了大量以沖突概念為框架的論著,在當代社會學發展中有重大的影響。
3、符號互動論
又稱象徵互動論,是一種主張從人們互動著的個體的日常自然環境去研究人類群體生活的社會學和社會心理學理論,由美國社會學家米德(G. H. Mead)創立,並由他的學生布魯默於1937年正式提出。「符號」是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象徵意義的事物。
符號互動論認為事物對個體社會行為的影響,往往不在於事物本身所包含的世俗化的內容與功用,而是在於事物本身相對於個體的象徵意義,而事物的象徵意義源於個體與他人的互動(這種互動包括言語、文化、制度等等),在個體應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時,總是會通過自己的解釋去運用和修改事物對他的意義。
4、批判論
它認為社會學理論知識的主要任務和作用就在於對現實社會的批判性檢視,其基本特徵就是不斷強調社會學理論批判的、革命的性質,強調理論和理論家在改造、變革現實社會中的重要作用,反對那種旨在維護、修補現存社會結構的單純解釋性的「科學」研究和把現代工業社會的既定現實當作合法的做法。
5、結構化理論
英國社會學家安東尼·吉登斯的結構化理論,是以批判的特點而著稱,他的結構化理論代中最初萌芽於20世紀70年後期,是在與功能主義的抗衡中誕生的。它的發展與完善經歷了很長的時間,1984年出版的《社會的結構》是該理論最成熟、最系統的著述。
E. 從社會學理論來講,個人的社會化有幾個過程啊
http://data.book.163.com/book/section/000BEKVb/000BEKVb2.html
F. 社會學功能主義理論的產生和發展過程
可以查看賈春增的 外國社會學史 2000年版
從早期的斯賓塞 迪爾凱姆 到人類學家馬林內諾夫斯基 後來又帕森斯容集各家所長形成一套完整的功能理論,後來莫頓 科瑟又有發展。
這一問題太大,很難回答還是自己總結好。
G. 社會學學什麼
目前社會學系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社會學理論和方法」、「人口學」「人類學」和「民俗學」等方向。
目前社會學方向的人才培養主要集中在三個專業:社會保障專業、社會工作專業和社會調查專業。主要研究社會的結構、功能和發展變化規律,揭示社會良性運行與協調發展的條件和機制,以更好地認識社會現象,解決社會問題,進行社會規劃和管理。主要包括社會保障體制、社會福利制度、社會政策與社會行政、社會分層與流動、城市社區管理問題、環境管理問題以及新技術發展引發的社會結構問題的研究。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的研究主要涉及對中國社會結構變遷過程的理論概括和總結、對西方各社會學主要流派的理論與方法的研究,以及對社會學研究方法的探討。其中在清華的社會學系中專門設立農村社會學專業,研究的重點包括農村中的國家與社會關系之動態研究、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與出路、鄉鎮企業發展與改制對農村社會結構影響的研究、農村基層政權的建設以及從微觀的、歷史的文化象徵視角的鄉村日常生活進行研究等。我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民俗史的國家,對於民俗工作的研究歷來是社會學中的重點,在全國范圍內對民俗研究力量最強的是北京師范大學。另外人口學、人類學方面的研究也在社會的地位日益提高,全國范圍內的社會學系資料資料庫正在籌建之中。
社會工作是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而迅速發展起來的現代社會及重要、社會需求量極大的職業。其專業培養目標是掌握現代社會的組織原理、人的心理和社會行為的知識,掌握對人的心理與行為進行咨詢、診斷和治療的原理與技術,並能運用這些理論與技術動員社會資源,協助個人、團體和社區發揮潛能,改進生活質量的專業人員。
社會學研究生要求具有較扎實的社會學知識,能熟練運用社會調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備較強的分析解決實際社會問題、從事社會工作與管理的實踐能力,不僅可以適應社會學學科建設和發展的需要,從事社會學相關專業的教學與研究以及社會工作與管理等實際部門所需的人才,而且要為公共管理機構、社會組織機構、企業管理機構和政策研究機構等提供專業人才。目標是為我國政府有關部門、高等院校、新興的社會保障事業、城市規劃與社區管理事業、市場調研和企業。學生畢業後,主要就業去向包括在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從事教研工作, 各級政府的民政、勞動與社會保障、扶貧等部門及相關的政策研究機構、公安、勞動改造部門及相關的研究機構、各級學校、醫療服務 單位、工會、婦聯、共青團等群眾團體、社區組織和各種基金會會團體從事社會規劃、社會政策研究、社會調研分析、社會工作管理、社會公共事業管理,以及社會保障、社會福利、社區管理、市場分析、公關策劃等工作。
H. 社會學的相關理論
社會學是關於社會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的條件和機制的綜合性具體社會科學。社會學是從社會整體出發,通過社會關系和社會行為來研究社會的結構、功能、發生、發展規律的綜合性學科。學科最初得名於孔德,經過K·馬克思、H·斯賓塞、E·迪爾凱姆、M·韋伯等學者的不斷發展,逐漸形成有獨立研究對象、理論、研究方法和範式的一門社會科學。其研究對象包括與歷史、政治、經濟、社會結構、人口變動、民族、城市、鄉村、社區、婚姻、家庭與性、信仰與宗教、現代化等領域。其方法論思想是多元的,比如以E·迪爾凱姆為代表的社會唯實論,認為人存在於社會之中,其行為和思想都並非純粹服從於個體理性的,而是受到社會的塑造、限制乃至決定。另有以M·韋伯為代表的社會唯名論 社會學作為對現代性突出矛盾的回應出現於19世紀。這個現代性矛盾是: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小和越來越成為一個整體,個人的世界經驗卻變得越來越分裂和分散。社會學家不但希望了解什麼使得社會團體聚集起來,更希望了解社會瓦解的發展過程,從而作出「糾正」。(這種觀點主要是社會學中塗爾干學派所持的觀點,而其他派別尤其是法蘭克福學派,並不探索對社會的救治,因為他們認為對社會病疾提出的救治方案,往往是以一個小群體的觀念強加到絕大多數人的身上,這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會使問題加重)
今天,社會學家對社會的研究包括了一系列的從宏觀結構到微觀行為的研究,包括對種族、民族、階級和性別,到細如家庭結構個人社會關系模式的研究。社會學系分成更多更細的研究方向,包括像犯罪和離婚,在微觀方面例如有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社會學家還常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從數量上來描述一個社會總體結構,以此來研究可以預見社會變遷和人們對社會變遷反應的定量模型。這種由拉扎斯費爾德(Paul F. Lazarsfeld)倡導的研究方法,現在是社會學研究中的主要方法論之一。社會學研究方法的另外一種方法是定性研究方法,包括參與觀察、深度訪談、專題小組討論等收集資料的方法,以及基於紮根理論、內容分析等定性資料的分析方法。從事定性分析的部分社會學家相信,這是一種更好的方法,因為這可以加強理解「離散」性的社會和獨特性的人文。這種方法從不尋求有一致觀點,但卻可以互相欣賞各自所採取的獨特方式並互相借鑒。主流的觀點認為,定量和定性這兩種研究方式是互補的,而不是矛盾的。
孔德發明了社會學一詞。「社會學」是一門新的學術范疇。它橫跨經濟、政治、人類學、歷史及心理學。它的意義在於尋找混合了人類知識及哲學的源頭。
「社會學」一詞是由孔德(Auguste Comte)首創的,他試圖使用一種物理學的方法來統一所有的人文學科——包括歷史、心理和經濟學,從而建立經得起科學規則考驗的學科,原本他用「社會物理學」來稱呼這個新的學科。他的社會學理念是典型18世紀的:他相信所有人類活動都會一致地經歷截然不同的歷史階段,如果一個社會可以抓住這個階段,它就可以為社會病開出有效的葯方。
第一本以社會學為題目的書是19世紀中期的英國哲學家 赫伯特·斯賓塞所著。在美國,1890年 肯薩斯大學的「社會學元素」是社會學第一個課程[1],[2],1892年 芝加哥大學由艾比安·斯莫爾成立了美國第一個獨立大學學院,他也創立了「美國社會學學報」[3]。1895年,法國 波爾多大學成立了歐洲第一個社會學學院。 1904年 倫敦經濟及政治學院成立了英國第一個社會學學部[4]。1919年 馬克斯·韋伯在慕尼黑大學成立第一個社會學學部。1920年Florian Znaniecki在波蘭成立第一個社會學學部。
第一次關於社會學的國際合作發生於1893年。當時 René Worms 成立「社會學國際小學院」,最後與創立於1949年的國際社會學家協會合並[5]。1905年成立的美國社會學協會是今天世界最大的社會學家協會。
19世紀至20世紀有一群古典社會學家冒起,例如:卡爾·馬克思、Ferdinand Toennies、埃米爾·塗爾干、帕累托及馬克斯·韋伯。他們的工作涉及宗教、教育、經濟、心理學、道德操守、哲學、神學及其他學術范疇。
早期由孔德帶出的理論研究方式是模仿研究自然科學的方法,應用相同的方法來探討社會現象。強調以經驗、實證和科學方法為社會學扎實的基礎。這個方法學稱為實證主義。
19世紀早期以實證主義與自然主義手法來研究社會生活受到了德國的狄爾泰、海因里希·李克爾等新孔德主義派哲學家的質疑。他們認為自然世界跟社會世界是不同的,人類社會有獨特的范疇如意義、符號、規則、道德規范及價值。這些元素產生了人類文化。後來馬克斯·韋伯根據這個觀點發展出「反實證主義」的解釋社會學(Interpretive Sociology),強調社會學研究的對象是人類行為的主觀意義。它跟反自然論有密切關系,使社會學研究特別關注人類及文化價值。這導致難以為主觀客觀研究分野的爭論並影響了詮釋研究。網際網路時代也催生了社會學的新分支-公共社會學。
最後,自然科學實際上並沒有取代其他的社會科學,而是變成強調對象和方法的另一種形式。今天,社會學家通常通過比較法來研究人類組織和社會制度,特別是在復雜的工業社會組織結構的研究中。從20至21世紀來看,社會學的研究也應該是突飛猛進的時代。 社會理論當中常常用一些抽象和甚至復雜理論框架來解釋和分析社會樣式和宏觀社會結構。社會理論總跟經典的學科有一個令人不安的關系,就是大部分的重要社會學家從未擔任大學職務。現今社會理論被認為社會學分支,涉足多個科學區域譬如人類學、經濟、神學、歷史等等。第一種社會理論幾乎跟社會學同時誕生。社會學之父-孔德創立第一社會理論-社會演化理論。在19世紀,三大社會理論分別是社會進化論、社會周期論和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雖然它們現在被認為是過時,但是它們卻產生了新理論,像新進化論、現代化的社會生物學、後工業化的社會理論及多邊理論。
跟客觀的自然科學不同,社會理論家很少使用科學方法及其他事證方式來證明論點。反而,他們面對非常大型的社會走勢時候都使用一些假說。可是,這些假說需要很長的時間來證明。這正是反對者所批評的重點。對於解構主義者及後現代主義者,他們更質疑所有的研究及方法都是錯誤地承襲下來。很多時候,社會理論被認定為不可證明的。
可是,社會理論是構成社會學的最大部份。客觀的科學研究經常支持社會理論家的解釋。建基於科學方法的統計研究發現婦女和其他人雖然執行同樣職業,但是收入出現嚴重收入差距。這成為女權主義的復雜社會理論的大前提。總之, 特別是對於純凈的社會學的追隨者,社會理論曾有這樣的呼籲因為它的焦點從個體移到社會本身及一些能控制我們生活的社會力量。這社會學的洞察多年來都集中在學生和對現狀不滿意的人是因為它假定社會結構和樣式是任意或受到具有力量社會群組所控制。這暗示了變動的可能性。這暗示了在社會底層的人士受到不該受的壓迫。主要的社會學主題群體組織方面:家庭-社區—鄉村-集鎮-城市-部落-民族-團體—文化..
群體與組織
初級社會群體
家庭
鄰里
兒童游戲群體
社會組織
科層制
社會制度方面:親屬-婚姻-經濟-政治-法律-宗教-教育-文化-體育..
社會過程方面:合作-競爭-戰爭-改革-革命-社會輿論-社會價值觀-社會一體化..
社會化
社會角色
規范與越軌
社會變遷
分層與流動
城市化
現代化
社會問題方面:就業-民族分裂-犯罪-環境污染-人口-移民-種族歧視-暴力—貧困.. 社會學理論 社會有機體論
社會發展論
社會公平論
社會交換論
社會互動論
社會進化論
社會均衡論
社會認知論
社會學習論
社會控制論
結構功能論
社會沖突理論
馬克思主義
後現代理論
批判理論
女權主義理論
等等 社會學學派及分支 歷史社會學派
社會統計學派
社會學分支
社會學史
教育社會學
社會思想史
社會學方法
社會調查方法、社會統計學
實驗社會學
數理社會學
應用社會學
職業社會學、工業社會學、醫學社會學、城市社會學、鄉村社會學、家庭社會學、環境社會學、青年社會學、老年社會學、犯罪社會學、越軌社會學、婦女問題、種族問題、社會問題、社會群眾及分層問題、社區、社會保障、社會工作、微觀社會學、政治社會學、宗教社會學、體育社會學、發展社會學、人口社會學
比較社會學
社會地理學
文化社會學
藝術社會學、知識社會學、道德社會學
歷史社會學
經濟社會學
軍事社會學
社會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史、實驗社會心理學
公共關系學
社會人類學
組織社會學
發展社會學
福利社會學
人口學
人口經濟學、人口社會學、人口學說史、人口史、人口地理學、人口生態學、區域人口學、人口系統工程、人口預測學、人口規劃學、人口政策學、計劃生育學
參看:
心理學 -- 情報學 -- 政治學 -- 社會主義 -- 社會發展規律 -- 社會結構 -- 人才學
I. 社會學對社會運行及協調發展的理論解釋過程主要包括什麼
社會學對社會運行及協調發展
的理論解釋過程主要包括
問題提出 問題分析 理論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