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藏器待時哲學意義'
藏器待時意指大環境不允許時,等待時機,伺機而動,並沒有否定器的價值意義,這點最重要,而解釋為暫時條件不成熟,也就是熟語中的是金子總會發光的,總之是沒有否定自我。僅作參考。
㈡ 帶有待」的詞語
待價而沽 沽:賣。等有好價錢才賣。比喻誰給好的待遇就替誰工作。
待理不理 要理不理。形容對人態度冷淡。
待人接物 物:人物,人們。指跟別人往來接觸。
待時而動 等待時機然後行動。
待時守分 待:等待;時:時機;分:本分。為了等待好的時機而暫時安分守己。
待字閨中 字:許配;閨:女子卧室。留在閨房之中,等待許嫁。舊指女子成年待聘。
待賈而沽 等待善價出售,也比喻懷才待用或待時而行。亦作「待價而沽」。
待兔守株 比喻墨守成規不知變通或妄想不勞而獲,坐享其成。同「守株待兔」
待月西廂 指情人私相約會。
不待蓍龜 蓍龜:古時卜筮,用蓍草和龜甲,以卜吉凶。不用占卜就能決定。比喻事情是明擺著的,非常清楚。
更待干罷 意指怎肯干休。
無待蓍龜 待:等待;蓍龜:蓍草和龜甲,古人用以占卜。不等著用蓍草和龜甲占卜,而吉凶已經大白。表示事態發展顯而易...
相待如賓 相處如待賓客。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安坐待斃 坐著等死。指不積極想辦法,坐等滅亡。
嗷嗷待哺 嗷嗷:哀鳴聲;待:等待;哺:餵食。飢餓時急於求食的樣子。形容受飢餓的悲慘情景。
百端待舉 有很多事情等著要興辦。
百廢待舉 許多被擱置的事情等著要興辦。
秉燭待旦 旦:早晨。手持點燃的蠟燭待天亮。
藏器待時 器:用具,引伸為才能。比喻學好本領,等待施展的機會。
含苞待放 形容花朵將要開放時的形態。也比喻將成年的少女。
寬以待人 寬:寬容。以寬宏大度的態度來對待別人。
守株待兔 株:露出地面的樹根。原比喻希圖不經過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僥幸心理。現也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
束手待斃 斃:死。捆起手來等死。比喻遇到困難不積極想辦法,坐著等失敗。
席珍待聘 席:鋪陳;聘:請人任職。鋪陳珍品,待人選用。舊指有才能的人等待受聘用。
以逸待勞 逸:安閑;勞:疲勞。指在戰爭中做好充分准備,養精蓄銳,等疲乏的敵人來犯時給以迎頭痛擊。
迎風待月 指男女秘密約會。
枕戈待旦 戈:古代的一種兵器;旦:早晨。意思是立志殺敵,枕著武器睡覺等天亮。形容時刻准備作戰,
整裝待發 整理好行裝,等待出發。
坐以待斃 坐著等死。形容在極端困難中,不積極想辦法找出路。
坐以待旦 旦:天亮。坐著等天亮。比喻辦事勤勞。
百凡待舉 無數事情都等待興辦。
百廢待興 廢:被廢置的事情;待:等待;興:興辦。許多被擱置的事情等著要興辦。
決不待時 指對已判死刑的重犯不待秋後而立即執行。封建時代處決死囚多在秋後,但案情重大者可立即處決,故謂。
赤誠相待 赤誠:極真誠、忠誠。以至誠之心待人。
赤心相待 赤心:真誠的心。真心誠意對待別人。
刮目相待 刮目:擦眼睛,表示用新眼光看人。比喻去掉舊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來看待人或事物。
急不可待 急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懷急切或形勢緊迫。
計日而待 可以數著日子等待。形容為時不遠。
竭誠相待 竭誠:竭盡誠意。待:對待。竭盡誠意地對待別人。
冷眼相待 用冷淡的態度接待。比喻不歡迎或看不起。
迫不及待 近:緊急。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
翹足而待 踮起腳等待。比喻很快就能實現。
掃榻以待 榻:床。把床打掃干凈等待客人到來。對客人表示歡迎的意思。
時不我待 我待:「待我」的倒裝,等待我。時間不會等待我們。指要抓緊時間。
拭目而待 拭:擦;待:等待。擦亮眼睛等著瞧。形容期望很迫切。也表示確信某件事情一定會出現。
拭目以待 拭:擦;待:等待。擦亮眼睛等著瞧。形容期望很迫切。也表示確信某件事情一定會出現。
虛位以待 留著位置等待。
虛左以待 虛:空著;左:古時以左為尊;待:等待。空著尊位恭候別人。
嚴陣以待 指做好充分戰斗准備,等待著敵人。
倚馬可待 倚在即將出發的戰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著完稿。比喻文章寫得快。
以禮相待 用應有的禮節接待。
指日可待 指日:可以指出日期,為期不遠;待:期待。為期不遠,不久就可以實現。
括目相待 用不同於以前的新的眼光來看待。
希望可以幫到你!
㈢ 待時而動的道家哲學
「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是《易傳》時觀的基本原則之一 。但「待時 」的觀念似乎在 《管子》、《左傳 》、《國語》中就已經提出了。《管子·霸言》在論述霸王大業時則說:「夫謀無主則困, 事無備則廢。是以聖王務具其備 ,而慎守其時。以備待時, 以時興事。時至而舉兵, 絕堅而攻國」, 則可以「徳利百姓,威振天下, 令行諸侯而不拂。近無不服, 遠無不聽 。 」以此論證天下統一的時機。 《左傳 》庄公八年:八年春 ,治兵於廟 ,禮也 。夏 ,師及齊師圍郕。郕降於齊師。仲慶父請伐齊師。公曰 : 「不可。我實不德,齊師何罪? 罪我之由 。 《夏書》曰: `皋陶邁種德 ,德乃降 。 '姑務修德以待時乎 。 」這是說 ,郕降於齊師, 齊師無罪 ,實我無德, 討伐齊師的時機尚未成熟 ,必須修德以待時。《國語 ·齊語上 》也有類似的說法:有人居我官 ,有功休德 ,惟慎端愨以待時, 使民以勸 ,綏謗言,足以補官之不善政。「慎端愨 」,即恐懼修省 ,端正善德 。 「慎端愨以待時 」, 亦即 「修德以待時」。意思是說 ,使有功業有美德之人在位,又能戒慎恐懼, 修養品德, 等待時機 ,勉勵民眾 ,止息誹謗 ,則可以彌補為政的缺失。此種「待時」觀念 ,在當時影響相當廣泛 。 齊國是黃老學派的大本營之一。據眾多學者考證孟子亦曾受過稷下黃老道家的影響。《孟子 ·公孫丑上》亦有: 「齊人有言曰 : 雖有智慧, 不如乘勢 ; 雖有( 金旁茲 ) 基, 不如待時。」由此可見, 「待時」觀念已經成為時人的一種共識 。 《易傳》極力倡導「待時」說,正是此種思潮的產物 。
在 《左傳 》、《管子》、《國語 》看來 ,所謂 「待時」, 實也含有 「動不違時 」之義 。因此, 其中常常將 「時 」與 「動 」,即人的行為活動聯系起來加以論述。如《國語 ·周語中》說 : 「寬所以保本也, 肅所以濟時也, 宣所以教施也, 惠所以和民也。本有保則必固, 時動而濟則無敗功 ,教施而宣則遍, 惠以和民則阜 。若本固而功成 ,施遍而民阜, 乃可以長保民矣。其何事不徹 。 」《周語下 》則更有 「度於天地而順於時動 」, 「方之時動 」, 「方非時動」, 「明以時動 」[ 3] 等說法 。
仔細品讀玩味《國語》,其《齊語》中有一段話,更能引起我們的興趣 。其中說 : 「令夫農群萃而州處察其四時,權節其用, 耒耜枷芟 ,及寒擊菒除田以待時耕。及耕深耕而疾耰之 ,以待時雨 。時雨既至, 挾其槍刈耨鎛 ,以旦暮從事於田野 ,脫衣就功。 」據韋昭注 : 「四時樹藝各有宜也 。權 ,平也 ,平節其器用小大倨句之宜也 。枷 ,柫也 ,所以擊草也。芟, 大鎌 ,所以芟草也 。寒, 謂季冬大寒之時也。菒 ,枯草也。時耕,謂立春之後 。疾 ,速也 。耰 ,摩平也 。時雨至 ,當種也。在掖曰挾。槍, 樁也。刈, 鎌也。耨 ,茲其( 似鏟) 也。鎛,鉏 ( 鋤) 也。 」
照這些說法來看, 「待時耕」, 「待時雨」, 又是同准備器械工具聯系在一起的 。由此我們可以明顯地感到 , 《系辭傳》所謂 「藏器於身 ,待時而動 」,就要呼之欲出了 。只不過 , 《國語 》所說的「時」, 更多地是講時節、天時, 而《易傳》則將「時」賦予了時機、時勢、時運的含義 ,具有某種事物在大化流行過程中的客觀必然性的意味。如此以來 ,就將「時」提升到了一個范疇的高度 。這似乎又受了 黃老道家與陰陽家的影響 。正是在吸取這些思想的基礎上, 《易傳 》進一步發展為「待時而動」說 。
「與時偕行」即現在所說的「與時俱進 」,這是 《周易 》時觀的又一重要原則。此說的提出又與黃老道家、陰陽家有緊密聯系在一起 。
《史記 ·范雎蔡澤列傳》記載有蔡澤勸說范雎及時隱退的對話。蔡澤說 : 「語曰: 日中則移, 月滿則虧 ,物盛則衰 ,天地之常數也。進退盈縮, 與時變化 ,聖人之常道也。故國有道則仕, 國無道則隱。聖人曰 : 飛龍在天 ,利見大人;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今君之怨已仇而徳已報 ,意欲至矣, 而無變計, 竊為君不取也 。 ……昔者齊桓公九合諸侯, 一匡天下 ,至於葵邱之會, 有驕矜之志, 畔者九國 。吳王夫差,兵無敵於天下,勇強以輕諸侯, 陵齊晉 ,故遂以殺身亡國。夏育 、 太史噭, 叱呼駭三軍 ,然而身死於庸夫。此皆乗至盛而不返道理,不居卑退處儉約之患也。 ……易曰 : 亢龍有悔 。此言上而不能下 ,信而不能詘,往而不能自返者也。願君孰計之 。 」照此所說, 蔡澤認為 ,國有道則仕,即 《周易》乾卦九五爻所說: 「飛龍在天 ,利見大人 」; 國無道則隱 ,即《論語 ·述而》所說 : 「不義而富且貴, 於我如浮雲。 」如果身居高位,不知隱退,就是不懂得 「亢龍有悔」的道理, 其結果是能上而不能下, 能伸而不能屈 , 「乘至盛而不返道理 」,必有殺身亡國之禍。朱伯昆先生認為, 其以 「物盛則衰 」、「與時變化 」說明乾卦上九爻辭 「亢龍有悔 」的道理, 是受了道家和陰陽家的影響[ 8]。
《老子》九章說: 「功遂身退, 天之道。 」《老子》67章:「不敢為天下先。 」《管子 ·白心 》解釋說 : 「日極則仄 ,月滿則虧。極之徒仄,滿之徒虧,巨之徒滅 , 孰能己無己乎 , 效夫天地之紀 。 」《莊子 · 秋水 》也說 : 「消息盈虛, 終則有始 。 」天地萬物的變化 ,總是盛極則衰。又 《管子 ·四時 》雲: 「是以聖王治天下, 窮則反, 終則始。德始於春 ,長於夏。刑始於秋, 流於冬 。刑德不失 , 四時如一。 」認為陽氣盛於夏 ,窮則反於秋 , 陰氣到來 ; 陰氣盛於冬, 窮則反於春,陽氣又到來 。聖人應效法此天道, 春夏講德教, 秋冬用刑殺。此既道家與道家文子的 「法天地」「與時變化 」說 。
《戰國策 ·秦策三 》也有范雎與蔡澤的對話的記載 。雖然與《史記》所載詳略有所差別 ,但都有 「語曰 : 日中則移 」至 「與時變化 」一段話。這與 《周易 》豐卦《彖傳》文 : 「日中則昃, 月盈則食 , 天地盈虛, 與時消息 ,而況於人乎, 況於鬼神乎!」其文意是完全一致的。即使尚不能斷定二者的具體關系, 它們均受到道家和陰陽五行家的影響 ,卻是可以肯定的 。 《莊子·山木 》所謂 「一龍一蛇, 與時俱化 」, 《盜跖 》所謂「與時消息」的說法,則可以對此加以印證 。
受其影響, 《易傳 》更將 「天地盈虛, 與時消息 」視為天地萬物變化的自然法則 。 《彖傳 》解釋剝卦說 : 「剝 ,剝也 ,柔變剛也 。 `不利有攸往' , 小人長也。順而止之 ,觀象也 。君子尚消息盈虛 ,天行也 。 」「順而止之」,是解釋剝卦之象坤下艮上,坤為順, 艮為止 。 「觀象 」, 指觀察形勢。意思是說 ,當柔浸剛,陰的勢力興盛,小人得勢之時, 應觀察時勢的變化 , 不要有所進取, 因為小人得勢不會長久, 即將結束。此即君子以消息盈虛為「貴 」,懂得事物變易的法則 。 「天行」, 即天道,天地變化之道。因為事物的變化總是處於消長盈虛的過程 ,所以人類的活動,必須因時而行, 與時消息。
道家與陰陽家特別強調「因時」。 《管子·宙合 》說: 「聖人之動靜開闔詘信浧濡取與之必因於時也,時則動 ,不時則靜 。 」《白心 》說: 「以靖為宗 ,以時為寶 。 」《霸言》則說 : 「視時而動 ,王者之術也 。 」「聖能輔時, 不能違時, 知者善謀 ,不如當時 。 」「輔時」,即因時之來,輔成其事 。而其 《四時》篇則四言 「五政循時 」, 「循時」也即 「因時 」。所以其 《牧民》篇說 : 「知時者可立以為長。」這也就是司馬遷 《論六家要指 》所概括的 「與時遷移」、「因時為業 」、「時變是守」。
「與時變化」、「因時為業 」、「與時消息 」也即與時間 、 時運、時勢共進退 。此種思潮也極大地撞擊著《易傳》作者的心靈。他們對此加以繼承和闡發 ,並明確提出了 「與時偕行」的命題 。
「與時偕行」這一命題 ,在《易傳》中反復出現了三次。 《文言傳》解說乾卦九三爻辭說 : 「終日乾乾,與時偕行。 」意思是說 ,九三爻辭講君子終日勤勉奮發, 至晚夕則安閑休息 ,雖處危厲之境, 亦無災咎,是因為能與時間 、 時運 、 時勢共同前進 。也即所謂: 「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淮南子 ·人間訓 》解釋此爻說: 「終日乾乾, 以陽動也。夕惕若厲, 以陰息也。因日以動 ,因夜以息, 唯有道者能行之 。 」「因日以動, 因夜以息 」,即因時而動, 因時而止 ,也即 「與時偕行 」之義。
損卦《彖傳》說: 「二簋應有時 , 損剛益柔有時。損益盈虛, 與時偕行。 」是說, 只用兩盆飯舉行祭祀 ,如此之薄祭, 在恰當的時機也可以實行。損卦的卦象是損下益上, 抑陰而扶陽, 但有時偏偏損上益下 ,損剛益柔 。因此, 減損還是增加, 豐盈還是虧損 ,要與時並進, 因其時機、時勢而採取不同措施 ,所以說 「損益盈虛 ,與時偕行」。損卦如此 ,益卦也不例外, 所以益卦 《彖傳》說: 「損上益下, 民說無疆。自上下下, 其道大光。 ……天施地生 ,其益無方 。凡益之道, 與時偕行。」
「與時偕行」,在《周易》中也稱為 「與時行也」。遁卦 《彖傳 》說: 「遁亨 ,遁而亨也 。剛當位而應, 與時行也 。 」這是說 ,君子退隱 ,乃是亨通之道 。何以如此 ? 蓋因陰的勢力漸長, 小人得意之時 ,君子不得不因時勢而行事 ,見機而去 ,暫時隱退 。小過卦 《彖傳》又說: 「小過亨( 亨字據王念孫校補) , 小者過而亨也 。過以利貞,與時行也。 」[ 6]小過卦有四個陰爻, 兩個陽爻 , 陰小而陽大 ,小的超過大的 , 故名為 「小過 」。陰的勢力超過陽的勢力, 何以能夠亨通? 原來其利在於守正 ,即能夠依據時局而行事 ,與時機、時勢共進退,故曰「過以利貞 ,與時行也 」。既濟卦《象傳》所謂 「東鄰殺牛, 不如西鄰之時也 」, 亦是此意。這與《左傳》所謂 「相時而動 」, 「時以作事 」, 《管子 ·霸言 》所謂 「慎守其時」, 「以時興事 」也是一致的。據此,艮卦《彖傳 》總結說: 「艮,止也。時止則止 ,時行則行, 動靜不失其時, 其道光明 。 」[ 6]當行則行, 當止則止 ,進退行止 ,與時俱進,不失時機,必有光明前景。「變通趨時」是《易傳》時觀更具開創性的命題。春秋戰國以來 ,無論是道家, 還是陰陽五行家 ,都推崇「時」, 然而 ,將變通與 「時」聯系起來加以思考的 ,除 《莊子 ·天運 》「禮義法度者 ,應時而變者也 」一條之外,尚不多見。不管是黃老道家、老莊道家、還是陰陽家,《易傳 》所謂 「待時而動」說的提出 ,似乎與道家與陰陽家有著某種切割不斷的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