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探索心理學的教學內容
1.過去、現在和將來
這篇導言展示了作為科學的心理學在從哲學、人類學到生物醫學、人工智慧等知識的許多領域的交叉地帶上。哈佛大學的博士Mahzarin Banaji(與Greenwald的合作進行了內隱聯想測驗)和伊利諾斯州立大學的Emanuel Donchin的博士參與了本期節目。
2.理解研究
本期的節目檢查了科學方法以及在現場及實驗室收集和分析數據的方式,並強調了在解釋研究發現中使批判性思維變得敏銳。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Christina Maslach博士和康奈爾大學的Daryl Bem博士參與了本期的節目。
3.腦的行為
本期的節目討論了腦的結構和成分:神經元如何活動,信息是如何收集及傳遞,化學反應如何決定每一個想法、感覺和行為。斯坦福大學的John Gabrieli的博士和麻省的波士頓退休軍人醫院的Mieke Verfaellie博士參與了本期的節目。
4.腦的反應
腦如何控制行為,行為和環境如何反過來影響腦的結構和功能是本期節目的重點。麥基爾大學的Michael Meaney和斯坦福大學的Russell Fernald博士參與了本期的節目。
5.兒童的發展
本期的節目追尋了天性與教養的爭論,反映了發展心理學家是如何研究遺傳與環境對兒童發展的作用。伊利諾斯州立大學的Renee Baillargeon博士和Judy De Loache博士參與了本期的節目。
6.語言的發展
語言的發展有許多方面需要探討。本期的節目著眼於發展心理學家是如何通過對兒童在社會交往中對語言的使用的研究,來研究人類的心理、社會以及文化的。波士頓大學的Jean Berko-Gleason博士和斯坦福大學Ann Fernald博士參與了本期的節目。
7.感覺和知覺
本期的節目展示了視覺信息是如何被收集和處理的;我們的文化、先前經驗和興趣是如何影響我們的知覺的。哈佛大學的David Hubel博士(因感受野的研究獲得1981的生理學/醫學諾貝爾獎)和俄勒岡理工學院的Misha Pavel博士參與了本期的節目。
8.學習
巴甫洛夫、桑代克、華生和斯金納對當今學習是如何發生的觀點有重要的影響。本期的節目考查了由這些著名人物詳細闡述的經典條件反射和操作性條件反射的基本原則。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的Howard Rachlin博士和羅徹斯特大學Robert Ader博士參與了本期節目。
9.記憶與遺忘
本期的節目考查了被稱為記憶的復雜過程:圖像、想法、語言甚至身體動作、聲音和氣味是如何被編碼,保持在記憶中,並且的在需要的時候被提取。南加州大學的Richard Thompson博士和天普大學的Diana Woodruff-Pak博士參與了本期節目。
10.認知過程
本期節目是探討了歸因、計劃和問題解決等高級心理過程,以及為什麼「認知革命」對從哲學到計算機科學等如此多樣的研究者是充滿吸引力的。哈佛大學的Howard Gardner博士和俄勒岡大學的Michael Posner博士參與了本期節目。
11.判斷與決策
做出判斷和決策的過程中包含著非常復雜的過程。本期節目探討了人們怎樣以及為什麼做出好的或糟糕的判斷以及冒險心理學,普林斯頓大學的Daniel Kahneman博士和耶魯大學已故的Irving Janis博士參與了本期的節目。
12.動機與情緒
本期節目重溫了研究者關於我們為什麼如我們所做的一樣去行動和感覺的發現,從愛的喜悅到失敗的痛苦。神學院大學的Norman Adler博士和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塞利格曼博士參與了本期的節目。
13.覺醒與睡眠的心理
我們不同的意識水平使我們能夠用靈活的方式解釋、分析和指導行為。本期節目探討了睡眠與做夢的天性以及意識狀態的改變。前Tufts大學的Ernest Hartman博士及哈佛醫學院的Robert McCarley博士參與了本期節目。
14.隱蔽與分裂的心理
本期節目顯示了發生在意識水平以下的經驗如何改變我們的情緒、使我們的行為出現偏見並且影響我們的健康——正如在壓抑、發現的、錯誤記憶綜合症、催眠和裂腦的案例一樣。匹茲堡大學的Jonathan Schooler博士和達特茅斯學院的加扎尼加博士參與了本期節目。
15.自我
心理學家系統的研究了自我同一性和自尊的起源、自我概念的社會性決定性因素、以及關於個體自我信念的情緒性以及動機性結果。本期節目探討了他們研究的方法。斯坦福大學Hazel Markus博士和哈佛大學的Teresa Amabile參與了本期的節目。
16.測驗與智力
本期節目窺視了心理評估領域——心理學家及其他專家努力想要對不同的能力、行為和人格賦予不同的值。斯坦福大學的Claude Steele博士和耶魯大學的斯騰伯格博士參與了本期的節目。
17.性與性別
本期節目探討男性與女性相同點與不同點,以及性別角色是如何影響社會價值及心理學知識的。麥基爾大學的Michael Meaney博士及斯坦福大學Eleanor Maccoby博士參與了本期的節目。
18.成熟和老化
當我們變老的時候,身體和心理到底發生了什麼?本期節目考察了社會如何對生命的最後階段起作用的。斯坦福大學的Laura Carstensen博士和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Sherry Willis博士參與了本期的節目。
19.情境的力量
本期節目探討了我們的信念及行為如何被其他人和微妙的情境力量所影響和操縱,以及社會心理學家如何在其廣闊的社會背景下研究人類行為。哈佛大學的Ellen Langer博士及斯坦福大學的津巴多博士參與了本期的節目。
20.建構社會現實
許多因素有助於我們對現實的解釋。本期節目論述了如何理解控制我們行為的心理過程將有助於我們成為有同情心而獨立的社會成員。心靈自由資料中心的Steven Hassan教育碩士及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Robert Cialdini博士參與了本期節目。
21.精神病理學
本期節目展示主要的精神疾病,描述了精神分裂症、恐怖症、情感障礙,及影響他們主要因素。弗吉尼亞大學的Irving Gottesman博士和美國國家心理衛生研究所的Fuller Torrey博士參與了本期的節目。
22.心理治療
本期節目調查了理論、研究和實踐的關系,以及心理異常的治療如何被歷史、文化和社會力量影響。范德比爾特大學的Hans Strupp博士和已故的羅洛梅博士參與了本期的節目。
23.健康、心、行為
本期節目重新思考了身心的關系。新的生理心理社會模式取代了傳統的生物醫學模式。賓夕法尼亞大學的Judith Rodin博士和耶魯大學的米勒博士參與了本期的節目。
24.心理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現在,心理學正以一種革新的方式應用於人的因素、法律和沖突談判等領域的實際情景中。美國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的Malcolm Cohen博士、康乃爾大學的Stephen Ceci博士以及James Maas博士參與了本期節目。
25.認知神經科學
認知神經科學代表了在腦的機能水平,而不僅僅是信息加工模式和理論理解心理過程的嘗試。它極度依賴於對腦中發生什麼以及個體在哪裡、什麼時候思考、歸因、決策、判斷、編碼信息、回憶信息、學習和解決問題的實證分析,認知神經科學使心理學家、生理學家、腦研究者及其他研究者聯合在一起,這可能是過去十年的心理學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進步。斯坦福大學的John Gabrieli博士和哈佛大學的柯林斯博士參與了本期節目。
26.文化心理學
這個新興領域是跨文化研究和社會及人格心理學、人類學、其他社會科學結合。它的主要新觀點關注文化如何建構自我及其他個體人格、信念、價值觀和情感的中心方面——主要是我們是誰及我們做什麼。隨著全球化和不斷增加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類的交流,這個領域對心理學及美國社會越來越重要。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彭凱平博士(現在清華大學)和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舊金山總醫院的Ricardo Munoz博士參與了本期節目。
❷ 馬斯洛把需要分為7個基本層次,分別是哪七個基本層次
1、生理需求
生理上的需要是人們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飯、穿衣、住宅、醫療等等。若不滿足,則有生命危險。這就是說,它是最強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層需要,也是推動人們行動的強大動力。當一個人為生理需要所控制時,其他一切需要均退居次要地位。
2、安全需求
安全的需要要求勞動安全、職業安全、生活穩定、希望免於災難、希望未來有保障等。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較高一級,當生理需要得到滿足以後就要保障這種需要。每一個在現實中生活的人,都會產生安全感的慾望、自由的慾望、防禦的實力的慾望。
3、社交需求
社交需要包括對友誼、愛情以及隸屬關系的需要。當生理上的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滿足後,社交需要就會突顯出來,進而產生激勵作用。在馬斯洛需求層次中,這一層級是與前二層級截然不同的另一層級。這些需要如果得不到滿足,就會影響人員的精神,導致高缺勤率、低生產率、對工作不滿及情緒低落。
4、尊重需求
尊重的需要可分為自尊、他尊和權力欲三類,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評價以及尊重別人。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夠得到完全的滿足,但基本上的滿足就可產生推動力。
5、認知需要
又稱認知與理解的需要,是指個人對自身和周圍世界的探索、理解及解決疑難問題的需要。馬斯洛將其看成克服阻礙的工具,當認知需要受挫時,其他需要的能否得到滿足也會受到威脅。
6、審美需要
審美需要是指人對美的生理、心理、精神的需求、慾望。是人的生命需求的一種表現方式,人所獨有的自由自覺生生命活動的本質特徵和人的生存、發展的內在機制。人們對於美的需要也是一種基本的需要,比如希望行動的完美,對於事物對稱性、秩序性、閉合性等美的形式的欣賞,對於美的結構和規律性的需要等,都是審美需要的表現方式。
7、自我實現
自我實現的需要是最高等級的需要,是一種創造的需要。有自我實現需要的人,往往會竭盡所能,使自己趨於完美,實現自己的理想和目標,獲得成就感。馬斯洛認為,在人自我實現的創造過程中,產生出一種所謂的「高峰體驗」的情感,這個時候的人處於最高、最完美、最和諧的狀態,具有一種欣喜若狂、如醉如痴的感覺。
(2)探索心理學7擴展閱讀:
需求層次理論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理論之一,人本學派強調人的尊嚴、價值、創造力和自我實現,把人的本性的自我實現歸結為潛能的發揮,而潛能是一種類似本能的性質。人本主義最大的貢獻是看到了人的心理與人的本質的一致性,主張心理學必須從人的本性出發研究人的心理。
該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馬斯洛(1908~1970)和羅傑斯(1902~1987)。
馬斯洛的主要觀點:對人類的基本需要進行了研究和分類,將之與動物的本能加以區別,提出人的需要是分層次發展的;他按照追求目標和滿足對象的不同把人的各種需要從低到高安排在一個層次序列的系統中,最低級的需要是生理的需要,這是人所感到要優先滿足的需要。
羅傑斯的主要觀點:在心理治療實踐和心理學理論研究中發展出人格的「自我理論」,並倡導了「患者中心療法」的心理治療方法。人類有一種天生的「自我實現」的動機,即一個人發展、擴充和成熟的趨力,它是一個人最大限度地實現自身各種潛能的趨向。
❸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七層都是什麼
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指維持生存及延續種族的需求;
安全需求(safety needs),指希求受到保護與免於遭受威脅從而獲得安全的需求;
隸屬與愛的需求(belongingness and love needs),指被人接納、愛護、關注、鼓勵及支持等的需求;
自尊需求(self - esteem needs),指獲取並維護個人自尊心的一切需求;
知的需求(need to know),指對己對人對事物變化有所理解的需求;
美的需求(aesthetic needs),指對美好事物欣賞並希望周遭事物有秩序、有結構、順自然、循真理等心理需求;
自我實現需求(self - actualization needs),指在精神上臻於真善美合一人生境界的需求,亦即個人所有需求或理想全部實現的需求.
❹ 求幾本心理學的書籍
咨詢和治療中的溝通分析技術TA》
《人心》(弗洛姆)
《可理解的榮格——榮格心理學的個人方面》哈里·A·威爾默著
《心的概念》吉爾伯特·賴爾
《心理治療與心理咨詢的理論及案例》
《父親:神話與角色的變換》阿瑟·科爾曼等著
《調節與適應》-許又新
《道德經》與心理治療
《人類行為的經濟分析》[美]加里·S·貝克爾著
《家族系統排列治療精華》
《人格與社會發展過程》弗洛姆
《主體性和他者:讀解拉康哲學》
《一個關於忠誠與背棄的話題——診斷婚姻》
《中國人的心理》
《臨床技術操作規范精神病學分冊》
《主體性的悖論:超驗傳統中的自我》
《親密行為》[英]德斯蒙德
《人格障礙的認知治療》[美]貝克
《人類動機》(伯納德.韋納)
《兒童心理治療指導計劃》第3版
《動機與人格》-馬斯洛
《發展中的精神分析學——從榮格、霍妮到拉康》
《變動中的家庭——跨文化的透視》
《變態人格心理分析》
《111個常見的心理治療錯誤》
《心理臨床會話手冊(2003)》Wiley
《敘事:技巧、讀者、倫理、意識形態》
《後現代精神分析》(霍蘭德)
《和尚與哲學家——佛教與西方思想對話》
《軀體的智慧》坎農
《人格心理與心理治療手冊(2005)》Wiley
《同一性青少年與危機》埃里克森
《面對面的心理戰術》多湖輝
《大母神:原型分析》埃·諾伊曼著
《實用中醫心理學》
《中國人的性格》(美)亞瑟·亨·史密斯.文字版
《應用心理學》
《主體性和自身性》[丹]丹·扎哈維著+蔡文菁譯
《異常與臨床心理學》[英]貝內特(2005)
《弗洛伊德:摩西與一神教》
《人格科學》[美]珀文(2001)
《實驗心理學-掌握心理學的研究》[美]坎特威茨等(2000)
《思想和行動的社會基礎-社會認知論(上、下)》[美]班杜拉(2001)
《超越模塊性-認知科學的發展》[英]史密斯(2001)
《微精神分析學》
《心靈、自我與社會》[美]喬治·H.米德
《心理咨詢與治療的理論及實踐(第7版)》
《心理學一條整合的途徑》(上下冊)艾森克
《人格心理學》[美]伯格(2000)
《心理學導論-思想與行為的認識之路》[美]庫恩(2004)
《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探索心理學研究的歷史》[美]哈克(2004)
《認知心理學》[美]貝斯特(2000)
《心理語言學》[英]伽曼(Garman,M.)
《快速眼動療法一些研究》
《性慾三論》[奧]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情愛筆記》(上、下冊)
《意識形態的崇高客體》
《感覺統合游戲室:兒童學習障礙與多動症的治療》
《揭開你人格的秘密》房、樹、人繪圖心理測驗
《抑鬱:一個心理咨詢師的治療手記》
《拒斥死亡》(恩斯特.貝克爾)
《改變自我意象,改變你的人生》(美)麥克斯威爾·馬爾茨
《夢的解析》(弗洛伊德)(英文版)
《夢:潛意識的神秘語言》
《深度心理學與新道德》(德)埃利希·諾伊曼
《愛欲與人格》弗洛伊德
《犯罪行為心理學》[英]布萊克本(2000)
《人格與心理治療》約翰多拉德
《社會環境中的人類行為》[美]安德森.卡特
《禪與心理分析》(日)鈴木大拙(美)弗洛姆(Fromm,E.)
《筆跡心理學》鄭日昌
《給心理治療師的禮物-給新一代治療師及其病人的公開信》
《自我成長與人格力量》
《薩提亞家庭治療模式》
《行為的心理》
《身態語言》
《領導心理學》
《領導者心理咨詢手冊》
❺ 《教育心理學試題》簡答題,創造性的概念及其常用的7評定方法有哪些
什麼是創造性,有不同的理解。一般認為創造性是指個體產生新奇獨特的、有社會價值的產品的能力或特性,故也稱為創造力。新奇獨特意味著能別出心裁地做出前人未曾做過的事,有社會價值意味著創造的結果或產品具有實用價值或學術價值、道德價值、審美價值等。
創造性是指個體產生新奇獨特的、有社會價值的產品的能力或特性,故也稱為創造力。新奇獨特意味著能別出心裁地做出前人未曾做過的事,有社會價值意味著創造的結果或產品具有實用價值或學術價值、道德價值、審美價值等。創造性有兩種表現形式:一是發明,二是發現。創造性以創造性思維為核心,創造性思維又以發散思維為核心。根據影響創造性的因素,可以從環境制度和個性培養兩個方面來提升學生的創造性。
一切為進行創新活動而進行的思維活動都可以說是創新性思維。思維形式就如同我們在表達時是用筆語進行表達還是用口語的方式進行表達。而思維方法則就如我們在表達時是從什麼方向、方面去進行表達是一樣的道理。
評定方法:1、具有開創意義的思維方法,開拓人類認識新領域、開創人類認識新成果,如發明新技術、形成新觀念、創造新理論等這樣一些探索未知領域的認識過程的思維方法。從更廣泛的含義上理解,則指不僅作出了完整的新發現和新發明,而且盡管未取得最後發現和發明、但在思考方法的技巧上、在某些局部的結論和見解上具有新奇獨到之處的思維方法。
❻ 心理學入門必讀書籍。
《津巴多普通心理學》《心理學與生活》《思考,快與慢》
《三種心理學》《人格心理學》
1.《津巴多普通心理學》——十分適合初學心理學的讀者。這本書圖文並茂、妙趣橫生的闡釋了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心理學現象和規律,引發我們思考分析身邊的心理現象。津巴多和他的合作者用多年的教學經驗完美闡述了一個初學者探索心理學的學習過程,令本書成為打開心理學這扇門的一把鑰匙。
2.《心理學與生活》——是美國斯坦福大學多年來使用的教材,也是在美國許多大學里推廣使用的經典教材。這本教科書寫作流暢,通俗易懂,深入生活,把心理學理論與知識聯系人們的日常生活與工作,使它同樣也成為一般大眾了解心理學與自己的極好讀物。
3.《思考,快與慢》——作者卡尼曼將會帶領我們體驗一次思維的創新之旅,並告訴我們什麼時候可以相信自己的知覺,什麼時候不能相信;指導我們如何在商場、職場和個人生活中做出更好的選擇,以及如何運用不同的的技巧來避免那些常常使我們陷入麻煩的思維誤區。本書將會徹底改變你對思考的看法。
4.《三種心理學》——本書分別詳細地介紹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斯金納的激進的行為主義理想以及羅傑斯的人文義現象學。這些章節均包括基本理論、實際例子及解釋。全書最後一章用具體例子對三種心理學理論進行了比較和評價。很適合心理學的初學者和愛好者閱讀。
5.《人格心理學》——本書不是圍繞傳統的人格的宏大理論來組織內容,而是設計了有關人格功能的六個重要知識領域這種框架,以問題為中心展開論述。這種架構給人耳目一新之感,代表著當代人格心理學體系建構的新趨勢。這六大知識領域揭示了人格的不同側面,既適用於心理學專業本科生、研究生和專家學者,也適合對人格感興趣的讀者拿來輕松閱讀。
(6)探索心理學7擴展閱讀:
心理學如何入門
1.首先,對各個理論學派的基本理論、基本觀點、代表人物都應該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和掌握。了解心理學分科,如犯罪心理、教育心理、發展心理、認知心理、決策心理、社會心理、實驗心理學等等。
2.其次,對心理學的基本理論要有一個系統的理解和掌握,多閱讀一些關於心理學的書籍,對心理學這門學科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和了解。
3.對七大流派的觀點都要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例如,構造主義心理學研究意識的結構,認為意識的內容是可以分解為基本的要素的,把心理分解成這些基本要素後,在逐一找出它們之間的關系和規律,就可以達到理解心理實質的目的。
4.當然,還有對實驗分析的掌握。從心理學現在的發展趨勢來看,心理實驗的發展對心理學的推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對實驗設計、實驗分析應該要有一定的了解。雖然不要求能做到能自己獨立設計一個心理實驗,但至少應該對實驗設計的方式方法有所了解。
5.最後,給大家推薦幾本入門心理學的書籍,希望能夠有多幫助。
《三種心理學:弗洛伊德、斯金納、羅傑斯的心理學理論》 這本書主要是對當代心理學的三大流派(精神分析,行為,人本主義)代表人物的思想進行介紹和比較分析,作為心理學入門書籍值得一讀。
❼ 心理學專業
心理咨詢屬於精神病學。屬於醫學
(心理學屬於生物學)根本就是2個不同的領域。
--------------------
先提高自己心智成熟度。再看那些講理論的。
大腦,本身就是思維的物質基礎,現在要用腦的功能——思維,來探究腦的結構和意義,這一過程顯然是極其艱巨的,在這一過程中,大腦中會出現極其復雜的景象和感受,不是心地善良純正的人,絕難做到不發生精神疾病,。
如果自己心智都不成熟。生活。人生。理解的不夠深刻。連自己都看不清楚。怎麼去看穿別人。看再多的心理理論。技法的書。也等於沒看。不過是個孩子拿把很重的大刀。揮舞不動。只能把自己壓死。
----------------
首先介紹2篇論文
1、《在這個險惡的世界上,你需要在心靈上變的強大》
2、《自戀型人格障礙的儒家文化背景》
-----------------------
《拷問心理學》作 者:胡紀澤
心理學家常陷入一個巨大的陷阱,那就是他常常把一己之見,和心理事實混為一談。心理學家經常他把自己所說的東西,和實際存在的東西,看做是同樣的一件事兒。心理學家順著那些用自己的方法所產生出來的、自己所認可的那些觀點思考下去,實際的情形與之相差甚遠。無數虛幻的謎團就是這樣地被引入到我們的科學中來了——威廉·詹姆斯
--------------------------
《少有人走的路》M·斯科特·派克
正如本書開篇所言:人生苦難重重。人生是一場艱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當漫長。但是,他沒有讓我們感到恐懼,相反,他帶領我們去經歷一系列艱難乃至痛苦的轉變,最終達到自我認知的更高境界。
-----------------------------------------------------
《克里希那穆提作品集》
克給我們指明了方向,要怎麼走,走什麼路還是要靠自己摸索的。別人的路未必適合自己。每個人都因該有屬於自己的路。如果他沒告訴你方向你該忘哪走?那才是值得思考的偽裝。
你要走出外界給你設置的條條框框,包括一切外界灌輸給你的道德觀念,形態意識,人生價值觀。你要認清自己,
---------------
《奧修中文全集TXT版》奧修
你還信政府嗎?我們的教育將我們害得這莫慘,我們的教育將我們變成了廢人,不要再相信那些所謂正統的教育了,奧修哲學上的修為,足以使他與同一時代,甚至他以前的任何時代的哲人平等對話。奧修向來喜歡說佛陀、說基督,在所有宗教派系中,這兩個人所代表的思想無疑是最為寬宏而又仁慈。奧修這個人頗有爭議,他很有辯才,真正是否是個開悟者,表懷疑。
-----------------------
《追尋生命的意義》 作者: 維克多·弗蘭克
我們犯過錯,還要繼續犯錯,這也是我們的人生,我們需要的不是告別錯誤的昨天,而是坦然的接受昨天的錯誤,這樣我們才不會害怕將要產生的錯誤,我們才不會被困在錯誤假想的恐懼中,我們才能動用我們的能力去作出當下的選擇,去真面慘淡的人生。
-----------------------
《靈之舞——中西人格的表演性》鄧曉芒
鄧曉芒教授切入的角度比較特別,從心理學入手。對中國人的人格和造成這種人格的傳統文化的批判是毫不留情的,基本上沒啥正面評價,所談論的主題,如真誠、虛偽、自欺、羞愧、懺悔、孤獨、自尊等等,
-----------------------------------
《西藏生死書》索甲仁波切
學會怎麼死亡的人,就學會怎麼不做奴隸。如果你想要更好的活著,也許應該花點時間,去學會正視死亡。那些相信他們有充分時間的人,臨終的那一刻才准備死亡。然後,他們懊惱不已,這不是已經太晚了嗎?今天大多數人死的時候毫無准備,活著的時候也沒有準備,有什麼事比這個現象更令人寒心呢?
------------------------
《人性能達到的境界》馬斯洛
馬斯洛科學與價值的理論,大多以筆記、談話、試驗、演講等方式闡述的,整個思想顯得比較分散,時間跨度較大,缺少集中歸納總結,而且引用了很多比較晦澀的內容,致使我們一般讀者難以全面掌握他的深刻思想,這不能不說是一大遺憾。
馬斯洛在探討人性能夠達到多高境界時,深深意識到,科學否認人的價值的極其危險性嚴重後果。傳統科學具有太多的懷疑論,太冷酷、非人性。 馬斯洛的真正意圖是在擴展科學研究的范圍,其實。科學本身就是一部倫理學法規,一種價值系統。
----------------------
弗洛姆《逃避自由》
在該書中,弗羅姆提出了一個著名的觀點:古代社會安全而不自由,現代社會自由而不安全,所以現代社會的人要逃避自由。正是這種逃避自由的傾向構成了法西斯主義產生的社會心理基礎。為遠離責任帶來的痛苦,數不清的人甘願放棄權力,實則是在逃避自由。
---------------------
《普通心理學》
教材出版於1988年,是國內近10年內使用最廣泛、最受歡迎的普通心理學教材之一,在本科生教學和研究生入學考試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已重印11次,發行總量為6.7萬冊。國家教委推薦的一本高校心理學教材,它適用於全日制高校心理學專業及其他相關專業、自學高考心理學專業的本科學生,同時,也可作為廣大心理學愛好者,電大、函大選修心理學課程的學員的參考讀物。適用於全日制高校心理學專業及其他相關專業、自學高考心理學專業的本科學生。同時,也可作為廣大心理學愛好者,電大、函大選修心理學課程的學員的參考讀物。由於這本教材提供了心理學的「基礎」知識,因而也能作為心理學各個專業和相關專業招收研究生之用。
----------------------------------------------
彭聃齡《普通心理學》(修訂版)筆記和習題詳解
配套輔導書。全書基本遵循教材的章目編排,共分5篇14章,每章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復習筆記,總結本章的重難點內容;第二部分是課(章)後習題詳解,對該教材的所有習題都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解答;第三部分為考研真題和強化習題詳解,精選部分名校近年考研真題和相關習題,並提供了詳細的參考答案。是一本很好的心理學復習資料。
--------------------
《心理學與生活》
美國ETS推薦為GRE心理學專項考試的主要參考用書。是美國斯坦福大學多年來使用的教材,也是在美國許多大學里的「普通心理學」(General Psychology)課程選用的經典教材。
--------------------------
《Discovering psychology》(探索心理學)
《心理學與生活》的配套電視教程,由WGBH Boston製作的,美國公共電視台(PBS)播出的介紹心理學的電視節目。這是一個為大學、高中課堂及成年學習者介紹心理學的視頻教學系列,共26個半小時。
------------
世界是混沌的。人類對世界的認識是模糊的。
沒分類分科分學。
----
我們現在所說的科學。
用建立在古典希臘哲學基礎上的各種哲學手段。分類分科分學。所謂科學。
科學只是一種用哲學的手法。來認識、解讀世界。 理解世界的一種手段而已。 是工具而已。
用分類分科。把混沌的認識。劃分成各種學問。來解讀這個世界。
----------------
所謂心理學。
1、就是把各種心理現象。通過長期的觀察觀測。實驗。
2、歸納匯總。用哲學的分類辦法。給這些心理現象。取了很多名詞。
3、這些名詞。不等於完全就是心理現象本身。更不等於就是心理活動規律
3、在此2個基礎上。最後又分成很多學派。
4、一切尚處於混沌中。在黑暗中摸索。
----------------------
心理咨詢。
只是利用心理學知識。輔導心理問題。
不等於是心理學本身
--------------------
雖然都是醫生。都系統。全面學習醫學。對人體結構。醫學知識。有全面了解。
但是。
牙科醫生。不可能知道你的胃病是怎麼回事。
----------------------
對某幾種心理疾病的心理活動規律。摸的很清楚了。能輔導這類病人。如此而已。
不等於就是對所有人的心理活動都了解。
不等於所有的心理疾病都能輔導。
------------
心理咨詢。
只是利用心理學知識。輔導心理問題。
不等於是心理學本身
------------
心理師。
不是心理學家。
也不是心理專家門診。
只是利用別人提供的心理學知識。輔導別人。
如此而已
----------
工藝師。不是藝術家。
-----------------
人類社會的所有外在價值。都是內在價值所創造的。
一切的外在行為。都是為了滿足心理需要。
------------------
心理疾病。說穿了。2點
1、價值觀出問題了。受了不好的聽覺刺激。接受了錯誤的思想刺激。意識層。理性認識。導致了感性認識。最後由內而外。導致感受器官出問題了。
2、感受器官。直接受到刺激。缺乏安全感。需要人安慰。給予安全感。比如象父母一樣的擁抱。撫慰。陪伴。守護等等。
1、由內而外。
2、由外而內。
無非如此
1、價值觀錯誤。
2、地震。車禍。災難。直接沖擊到感受器官。
1、由內而外。
2、由外而內。
無非如此
1、價值觀錯誤。
2、地震。車禍。災難。直接沖擊到感受器官。
--------------
本人QQ空間,大量聊天記錄,整理出來的文章。也許可以幫助到你。
看完30篇才有效果。
------------------------------
我QQ日誌可以證明我是基督轉世。佛陀再,2012就要來了。你們都跟我混吧。我說的是實話,我以上帝的名譽擔保
❽ 心理學的研究途徑有哪些
一百年來,復心理學家制們探索著研究心理現象的各種途徑,試圖從各自主張的理論觀點和關注的問題去揭示心理活動的規律。心理學的探討途徑主要有:(1)構造主義與實驗心理學,(2)格式塔心理學,(3)機能主義心理學,(4)行為主義心理學,(5)精神分析學,(6)認知心理學,(7)人本主義心理學,(8)腦的機制研究。心理學現存的許多互相對立的研究途徑,還沒有哪一個已成為強有力的研究範例,多途徑研究反應了心理學的現狀。並且這種處於前規范科學階段的情況還將延續相當長的時期。研究心理學需要多種方法,而在心理學中主要採用的方法是:(1)實驗法,(2)觀察法,(3)測驗法,(4)模擬法,(5)個案法。
記得採納啊
❾ 心理學的書有哪些推薦
一、《心理學導論》
梁寧建《心理學導論》心理學導論是研究心理學基本原理和心理現象的一般規律,從學科特點來看,心理學導論是一門理論和事實性的學科。
二、《心理學與生活》
《心理學與生活》這是一本優秀的、經典的心理學教科書,不僅在美國,在全世界許多國家的心理學界都有著極高的知名度,是心理學基礎教材中第一品牌書、被美國ETS(美國教育考試服務中心)推薦為GRE(美國研究生入學考試)心理學專項考試的主要參考用書。
三、《向偽心理學說不》
《向偽心理學說不》不僅適合於心理學專業的學生,有助於建立心理學研究中必要的批判性思維技能與意識,而其通俗易讀性也非常適合所有對心理學感興趣的讀者,它將幫助你糾正對心理學的種種誤解,學會獨立地評估心理學信息,用科學的精神和方法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為。
四、普通心理學
《普通心理學》普通心理學對心理學基本原理的研究與一定的哲學思想緊密地聯系著,同時也依賴於心理學的具體研究的發展,並常受到鄰近學科的影響。心理學的發展離不開基本原理的研究,而隨著心理學的科學材料的積累,某些心理學基本原理也將發生變化。
五、《社會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這本書將基礎研究與實踐應用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以富有邏輯性的組織結構引領學生了解人們是如何思索、影響他人並與他人建立聯系的。是人們了解自身、了解社會、了解自己與社會之間關系的最佳的指導性書籍。
❿ 心理學入門的話,心理學與生活16版和心理學第七版哪個更好
心理學與生活。 說實話這本書才能稱作教材,並且引導對心理學感興趣的人入門。 也不是另一本不好,只是那本比較學術性會枯燥一點,如果沒有和他人進行交流,還是不推薦從心理學第七版那本起步的好。 推薦你看一本張德芬的《遇見未知的自己》,現在有一個很流行的詞叫做 靈修。我個人也是一名靈修者同時也是一名心理學學生,在我看來學習心理學首先你能向內也就是自我去探索並解決自我的問題,同時再向外去探索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