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理學法學 » 哲學無統一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哲學無統一

發布時間: 2021-03-27 15:52:59

哲學中統一性和同一性怎麼理解和區分謝謝。

一般情況下,兩者不作區分。同一性就是指統一性。
非要區別,統一性指矛盾雙方的相互關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聯結在一起。
同一強調雙方共處一體,合二為一,是一體,是為同一。

② 哲學應該有一個怎樣的"統一定義

讀韓東屏教授《我說哲學》一文之後,才知道「全球」哲學界對哲學是一門什麼學問至今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我不是哲學家,最多是一個哲學業余愛好者,哲學知識當然沒法和專業哲學研究者韓東屏教授相比。但奇怪的是,自從我接觸一些零星的哲學知識開始,我心目中就始終對哲學有一個統一的定義:哲學是一門關於人類認知規律的專門學問。這個定義如同「哲學是認識論」一樣,顯然作為「陳舊」的觀點被韓教授排除在「哲學統一定義」之外。但反觀韓教授自己創立的哲學定義,即「哲學就是在用超驗思辨的方法探索科學未答問題所形成的學問」,總有一種似是而非的感覺。當然,作為一名業余哲學愛好者,在關於哲學的專門知識和學養上,我是絕難和國內知名哲學家韓東屏教授相提並論的,但我仍想把自己的不同看法講出來,以求教於韓教授。
哲學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我以為,如果要對哲學下一個統一的定義,那麼這個定義一定要真實而精準地反映出哲學這門學問的本質。那麼,韓教授的哲學定義是否能夠反映哲學的本質呢?我們先「重溫」一下韓教授的定義:「哲學就是在用超驗思辨的方法探索科學未答問題時形成的學問。簡之,哲學就是研究科學未答問題的學問。根據這個定義,哲學的對象就是科學未答問題,而哲學的使命就是回答科學未答而人又要追問並希望有所答案的問題。通俗地說,凡是科學未研究回答的問題,就是該哲學思考的問題。」在這個定義中,僅僅概括了哲學思考對象的范圍,而沒有說出哲學研究自身的本質是什麼。如果僅僅用「超驗思辯」這一條劃定哲學的本質,那是說不通的。因為不僅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研究中,而且在文學創作或藝術創造中,往往也需要「超驗思辯」。比如自然科學對微觀世界的把握,光憑經驗是遠遠不夠的,必須以抽象思維或「超驗思辯」加以把握。也就是說,如果僅僅規定出哲學研究對象的范圍而不同時規定出哲學研究本身的性質,那麼這樣的定義是站不住腳的,因為科學研究「未答問題」的范圍實在太廣了,而試圖對這些「未答問題」染指的「學科」也實在太龐雜了,比如對於「人到底有沒有靈魂」這個問題,人體科學是斷然不敢下一個肯定或否定的結論的,但「神學家」或教育學家均可以他們不同的「超驗思辯」作出肯定的回答,那麼他們是否就成了哲學家呢?
當然,作為哲學家的韓教授不會犯這樣簡單的錯誤,他對所謂科學未答問題的范圍終究進行了規范,不妨來看看:「我的哲學界說中的所謂『科學未答問題』,包括三種所指:一是指歷史上曾經沒有對應科學研究的問題。如,經典物理學出現之前的物體運動問題、現代物理學出現之前的最小物質結構問題、現代生物學出現之前的生命本質問題、現代宇宙學出現之前的宇宙起源問題,等等;二是指科學在目前還回答不了但以後有可能回答的問題。如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的一般規律問題、由每個時代的人類思維和實踐不斷提出的具有因果關系的綜合性問題之類;三是指科學肯定且永遠也不能研究的問題,即前提性問題、超驗性問題、反思性問題和價值性問題。這四類問題均屬『形上問題』或『形而上的問題』,即有形對象之上的問題,它們都是哲學研究的世襲領地和永久家園。」
我們發現,這「三種所指」例舉的所有問題,都回歸到了「人類認知規律」這個哲學的本質上來:第一種所指可歸結為「本體論」,即對宇宙起源、世界共同本質的追尋;第二種所指和第三種可歸納對世界發展包括人類發展一般規律的探索和對人類認知能力本身的哲學研究。也就是說,這「三種所指」統統沒的擺脫哲學大家們「將普遍性作為哲學本質特點」的定義。問題是,韓教授一方面在「三種所指」中將所有「例舉」規范在哲學的「形而上問題」的范疇之內,另一方面在其上文對將「普遍性」作為哲學本質特點的「定義」的反駁中,又援引了超出這個范疇的許多例證,因而至少在表述上弄出自相矛盾的混亂。比如他例舉的所謂「物理哲學、化學哲學」,就和他關於哲學的那個定義矛盾:物理化學是典型的自然科學領域,它們回答的問題顯然不屬於「科學未答問題」,如此,哲學又如何去染指?又如何形成「物理哲學、化學哲學」?如果是指物理化學還沒有形成獨立學科,哲學家們僅僅是研究有關物理化學的零星知識時,那麼所謂「物理哲學、化學哲學」更不能成立的。專門的學科還沒有形成,又如何以沒有形成的學科為哲學命名呢?這一點,韓教授的哲學定義無法自圓其說。
實質上,我以為,那些哲學前輩和哲學大師們對哲學所下的定義,是精準而深刻的,正如韓教授所言,尤其恩格斯的「定義」更為明確完整:「辯證法不過是關於自然、人類社會和思維的運動和發展的普遍規律的科學。」當然,其中的「科學」應該改為「學問」。那麼,問題出在哪裡呢?恐怕出在韓教授對所謂「普遍性」、「普遍規律」的理解上。
既然哲學研究的「基準點」瞄準的是事物的「普遍性」,那麼,這個普遍性就和「特殊性」相對應,就像「一般」和「個別」相對應一樣。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哲學研究的根本性質,是不斷「揚棄」認知對象的特殊性質和具體內容,找出其中的普遍規律。也就是說,哲學根本不在乎認知對象的具體規律,而在乎它和其它事物甚至和整個世界共有的本質、規律和「共相」。說白了,哲學所折射的,就是人類面對眼前世界所產生的「打破砂鍋「紋」(問)到底的強烈的好奇心,說得更「白」一點,就是哲學擁有找到整個世界甚至宇宙發生、發展的終極原因的勃勃野心。而這個終極原因,當然也是萬事萬物生成興亡的根本原因,這個根本原因雖然孕育了萬事萬物和整個世界甚至宇宙,但它又揚棄了萬事萬物所有的具體內容和特殊形態。
我們不妨舉個例子。古希臘第一「哲人」泰勒斯首先提出了世界的本原是什麼的問題,這無疑是一個純哲學問題。他認為「萬物源於水」,水不僅是整個世界的總根源,而且是萬事萬物生成發展的根本原因,因而水是世界發展的「普遍性」或萬事萬物共同的本質,但水又「揚棄」了萬事萬物的具體形態、具體內容和特殊規律。但無論泰勒斯的「水」本原論還是赫拉克利特的「火」本原論,都是從萬物的流動不止、生生息息的共同特性上勾勒「本原」說的,而從宇宙萬物構成的最小的不可再分割的基本單位或基本元素去勾勒「本原」說,則達到了另一重哲學境界。同是古希臘的哲學家留基伯和他的學生德謨克利特提出的「原子論」,則屬於追尋宇宙萬事萬物產生發展的「終極原因」的最高意義的哲學思考。因為宇宙萬物的共同特性,如不斷地處於運動之中,不斷地生成、發展和滅亡,也可以從構成宇宙萬物的最小的不可再分割的基本元素或基本單位中找到全部終極原因和密碼。我們看到,兩千多年前誕生的關天「原子說」的偉大哲學猜想,已經被現代自然科學完全證實。而現代自然科學對物質最小單位原子內部構造和運行規律的發現及其科學推論,,至少幾乎可以說明宇宙間所有無機物質和有機物質生成變化的「終極原因」,並可以此推論宇宙的起源和生成,推論地球及其太陽系的起源和生成。但是,是否像韓教授那個哲學定義所說的那樣,當現代自然科學基本或只能說部分解決了物質構成的最小單位問題、亦即世界的「本原」問題後,哲學就應該退場了呢?不,哲學在現代原子論面前並沒有退場,仍在堅守它獨特的哲學追問:第一,現代自然科學發現的「原子」及其內部構造,是否已經是物質的最小「單元」了?可以不可以再分?這是一個重大而典型的哲學命題,現代原子論根本無法繞過;第二,是否發現了物質的最小單位,就意味著弄清並掌握了物質世界的全部歷史進程,比如宇宙、太陽系、地球的全部生成、變化、發展的真相和歷史全貌?根本不可能!兩者之間的距離,幾乎等於兩顆恆星之間的天文距離,中間堆積著一望無際、無窮無盡的「雜多」,蘊藏著無數哲學范圍內的「普遍性」命題,比如時間和空間的本質及其兩者之間關系的本質,有限和無限之間的關系和本質等等。也就是說,自然科學包括天文學的每一個重大發現,都可能給哲學提供新的命題;第三,至少在地球上,無機物質和有機物質的生成歷史,是一個延長的鏈條:如果說有機物是由無機物在特定的地球環境中生成的話,那麼,在同樣特定的地球環境中,有機物還生成了生命,進而由低等生命孕育、生成了高等生命,直到生成了會勞動、會思維的高等生命,而正是這根延長了的鏈條,為哲學拓展了難以想像的廣闊空間;第四,關於人類認知的生理構造及其特殊能力和認知過程、認知方法、認知環節的層出這窮的哲學猜想和哲學命題,是需要現代科學的不斷發現來提供「實證」支撐和理論根據的。
總而言之,哲學關心的只是諸多事物的共同本質、終極原因、普遍聯系,它總是「揚棄」掉事物的特殊形態、內容、性質、規律。因而哲學所用的術語、概念、范疇、語言符號,既整個「話語體系」都是和科學根本不同的,可以用八個字概括:高度抽象,大而化之。比如「本原」——直指一切事物的終極根源;「存在」——頃刻「揚棄」了萬事萬物的特殊屬性,成為它們惟一的屬性;「主體」——成為人類中一切認知著、思考著的人們的統一指稱;「客體」——所有「主體」的一切「身外之物」;「大自然」——舍棄了山川森林、江海河流的一切具體屬性和具體形態,成了整個自然界作為人類認知對象的高度抽象概念。
哲學體系的三大板塊
我以為,如果以「關於人類認知規律的學問」這個統一定義為核心和鏈接,那麼構成全部哲學體系的有三大板塊:第一板塊,人類對整個世界(宇宙)或所有認知對象的本原、共同本質、共相、普遍聯系的探尋、認知。即所有這一類型或性質的思想探索和思辯性質的認知,都包括在哲學的范圍之內;第二大板塊,對人類認知能力本身的原理、構造、性質和本質,一句話,對人類認知能力本身真相的探尋、思考、追問、驗證的所有理論,都包括在哲學研究范圍內;第三大板塊,關於人類認知能力和人類所有認知對象之間在認知互動中生成的一切關系、內容、規律、性質和本質的理論研究和思想探索,都屬於哲學的范圍。如果以所謂哲學四種基礎「元」理論和這三大板塊對應,那麼存在論對應第一板塊,認識論對應第二板塊,方法論和價值論對應第三板塊。
哲學和科學的關系及哲學譜系的構成和走向
正如韓教授所說,科學是離哲學最近的學問,兩者關系密切,但哲學不是科學。那麼,科學和哲學之間的區別和關系究竟怎樣,將直接決定著哲學譜系的構成和走向。在引述了前人關於哲學和科學之間區別的一系列論點之後,韓教授說出了自己的看法:「不過,在科學與哲學的眾多差異中,要說其中的根源性差異,還是方法的不同,其它的不同,則均由不同的方法派生。科學方法從本質上可以概括為經驗實證,即廣泛運用觀察、測量、實驗和調查等手段獲取研究對象的感性材料,經理性加工,主要是依靠歸納法進行總結,並力求引進數量概念和數學方式進行理論描述,使之上升為科學理論或科學假說或科學預測,再用觀察、測量、實驗和調查等手段去加以驗證。正因科學理論源於對經驗事實的提煉,並被經驗事實驗證,科學成為求真的事業,負責向人們提供真知、真理。哲學雖然也向人們提供知識。但以上所有這些做法幾乎都是哲學所沒有的。哲學不作觀察、不進行實驗,不搞調查,不收集事實,也不用甚至鄙視歸納法,至於引進數量概念和數學描述方式雖偶有嘗試,如笛卡兒的的《哲學原理》、斯賓諾莎的《倫理學》之類,卻未成表述範式。哲學的方法是超驗思辨,這種方法不從經驗材料出發,而是在沉思中發現並提出令人驚異或費解的問題,然後通過構造超驗的或沒有經驗對應物的概念、范疇或原理來對問題進行辨析、解釋,並在不斷推進的辨析解釋中演繹出更多的概念、范疇和推論,從而形成自己的理論體系。試想古今中外各位哲學大師的學說或各種原創性哲學學說,哪個不是這樣建構的?」
其實哲學和科學的「本源性」區別,根本不在於方法的不同,而是研究的目標、目的、方向的不同,而正因為最終目標的不同,才導致出研究方法的不同。至少在存在論意義上說,科學研究的目標始終盯著每一個認知對象具體的真相、具體的性質、具體的結構、內容和特殊的規律,而哲學研究的目標則定位在每一個認知對象的「本原」、和其他認知對象共有的本質、共相、規律、內在聯系等等。比如,如果說「運動」是所有認知對象共有的本質特徵和存在方式的話,那麼,研究萬事萬物或整個世界怎樣在運動中生成變化興衰存亡的一般的、普遍性規律,就是哲學的任務。一個化學家研究化學反應的特殊規律,必須從認清每一個化學元素的結構特性開始,並須進行無數次化學公式的演算和化學實驗進行驗證,從而弄清化學元素各種組合、反應的全部真相,但哲學家的目標根本不在這里,他研究物質運動的一般規律,比如事物矛盾運動中的兩個對立面,是如何既對立又統一的,人的認知能力能否真的抵達事物的真相和本質等等。因此,只有弄清哲學和科學的根本區別,才能弄清它們之間的關系。
我以為,哲學和科學之間關系的本質特徵,有如下幾點:第一,在人類遠古文明時代,由於哲學和科學都沒有作為獨立學科出現,因而兩者共存於人類對知識領域的最初探索中,是不奇怪的。但是從兩者的混雜狀態之中,也可看出哲學和科學的分野之處。舉凡對認知對象提出本原性、普遍性、共同「規律」問題的,就已經屬於哲學思考,而力求弄清每一個認知對象具體性質、內容、真相的,就已經是科學探索的萌芽;第二,由於哲學探索的目標存在於每一個認知對象的具體形態、具體內容、特殊規律之中,因而,科學在每一個領域出現的重大突破,都在驗證著哲學的某些結論、猜想和成果,或者推動著哲學向新的領域進軍,因此,科學真理的發現永遠是哲學發展或哲學創新最有力的後盾;第三,但是,任何哲學新理論新學說的構建,肯定不是哲學家們在一一親歷相關科學研究的具體過程之後才進行的,他們也不需要這樣做,哲學內容的發展是哲學家們在前人哲學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通過對事物現象的進一步觀察和高度的抽象思維、理論思維實現的,它「鏈接」的對象不是科學研究的具體成果和科學思維本身,而是前人傳承下來的哲學研究成果和哲學思維;第四,對人類認知能力和認知過程本身的真相和奧秘進行探尋,是哲學的根本任務之一。這種探尋可以在人類所有活動的一切領域中展開。但是,由於人類的認知能力在科學發現領域比在其他任何領域都更能抵達認知對象的真相和本真狀態,或者其科學發現在大部分場合可以通過實驗或「實證」加以驗證,或者可以「證偽」,因而可以從多重角度證實人類認知能力的各種功能的可靠性,因而在對人類認知能力本身進行探尋的整個哲學坐標中,科學領域始終占據核心或領先位置,可以這樣說,幾乎每一個重大的科學家發現,都可以令哲學家們在「方法論」這一哲學「元基礎理論」方面實現某些甚至新一輪的「破舊立新」、「添磚加瓦」;第五,當然,人類科學發現的路徑和人類對自身認知規律進行探索的路徑可能會產生若干交集,但兩者從根本上說就是兩回事,不可能長時段地或者永遠重疊。對於前者而言,人類在足夠的知識儲備、成熟敏銳的思維能力及其認知手段不斷更新的情況下,可以勢如破竹地大面積大規模地抵達事物的真相。而對於後者來說,由於人類對自身生理構造的未知領域太多,因而對於人類認知能力和認知對象之間究竟存在著哪些障礙,在兩者互動之中雙方是否能夠達到真正的重合,或者這樣的重合能夠達到什麼程度,似乎是一個永遠無法徹底破解的謎底。而這樣的謎底隨著人類認知進程的拓展,會派生出無數個撲朔迷離的謎面。哲學徜徉於這些謎面之間,也會同步派生出無數個命題。而這樣令人尷尬的狀態,也許永遠無法結束,是永恆的。
在基本弄清哲學和科學的關系之後,我們就可以探討一下:哲學作為人類一門獨特的思辨學科,在它漫長的發展歷史中有沒有形成自己獨立的「譜系」?我想應該是有的,或許已經有哲學家們對其做過專門研究,筆者孤陋寡聞,對其一無所知。但對於現代哲學體系的基本架構,卻早有定論。這里不妨摘錄李德順先生《新價值論》的一段,可視為對哲學體系基本架構的經典解釋:「從現代的觀點看來,劃分和確定一種哲學理論體系的結構,主要有三種不同的角度或邏輯標准。這就是:(1)按對象領域來劃分。『哲學是自然知識、社會知識和思維的概括總結』。據此,一個完整的哲學體系就包括自然觀、社會歷史觀和思維觀三大方面。(2)按元理論分支來劃分。迄今為止,整個人類在哲學上已經形成的元理論分支,在國際上通常都概括為四個方面的基礎理論:存在論、認識論、價值論和方法論。(3)按學說立場、觀點的派別來劃分。這樣的分類就有許多種,如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經驗主義和唯理主義、科學主義與人本主義等等。這是最現實的、綜合的劃分。通過這種劃分,我們可以具體地判斷一種哲學的性質和傾向如何。」既然每一種哲學都內涵著這同一模式的架構,那麼就可以推斷:這也是人類整個哲學體系的基本架構。
如果以這個基本架構為坐標勾勒哲學的總譜系,那麼,我們就可以看到哲學所面對的三大研究領域:自然界、人類社會、人類精神活動或思辨活動;也就是說,這三大研究領域構成了哲學總譜系的三條總綱。那麼,三條總綱下面的各項分支諸如「目」、「科」、「項」,又是如何「演化」出來的呢?實質上,只要弄清楚哲學譜系中這三條總綱是怎樣「演化」出來的,就會弄清總綱下面的各項分支是如何按照同一規律派生出來的。從直觀上看,哲學的三大總綱一眼看上去就是性質迥然不同的領域,但如果進一步追問這三個領域對哲學研究而言為什麼性質不同,不同在哪裡,而自然科學中的化學、物理、生物、數學諸領域的性質也有所不同,社會科學中的經濟、政治、法律、文化諸領域的性質也有很大區別,為什麼將它們分別歸入同一領域呢?根本的答案就在於:哲學研究領域的分類或哲學譜系的構成,是由研究對象中各個領域或分支的「終極本原」、或最小的、不可再分割的「元單位」是否一致或能否通約為劃分邊際的。比如在自然界,無論是無機物還是有機物構成的任何物體,它們的終極本原和不可再分割的「最小組成單位」都是原子,因而同一「本原」的自然科學領域在哲學研究面前就可以「歸類並項」,合成一個共同的哲學研究領域。就是說,哲學不需要針對具體的「化學領域」、「物理領域」、「天文領域」再細分哲學研究的分支,因為這些領域認知對象的終極「本原」是一致的,或者是可以通約的;但是,由有機物演化出來的生命,它的本原和不可再分的最小組成單位就不是原子了,而是DNA,是基因,是細胞,是遺傳密碼。因此,從理論上說,生命領域理應同樣成為哲學的一個專門研究領域,即生命哲學。但是,從生命機體的純生理構成而言,它的本原和最小元單位仍然是自然界的衍生物,不過是有機物質的更高一級發展而已,仍可歸類於自然界,但當生命的發展由低級向高級發展,最終產生出以勞動和理性為標志的高等生物即人類之後,由人類組成的社會生活的「本原」及其「最小元單位」,不僅和「原子」,而且和「DNA、基因、細胞」大相徑庭了。因此,將人類社會作為哲學研究的獨立領域劃分出來,是必然的,天經地義的;那麼,人類的思維活動為什麼也要從人類社會劃分出來,成為哲學研究的獨立領域呢?有三個原因:其一,人類大腦的思維活動雖然也是一個生理過程,或許可以用大腦內部的功能分工或某種「神經元」的生化反應來解釋思維活動的產生原因和過程,但問題在於:人類思維活動的生理過程和這種思維活動的豐富內容,有著天壤之別,完全不可同日而語,產生思維活動的生理規律和思維活動本身的內涵和規律,幾乎沒有任何因果關系和內在關聯,行善和作惡的念頭在大腦產生的過程,其生理機能是一樣的,如果以為破解了思維產生的生理奧秘就可同時破解思維內容的奧秘,那會讓人把大牙笑掉。可以這樣說,你破解了原子的奧秘,也就可以說掌握了自然界物質生成變化的一般奧秘,同樣,你破解了基因、細胞的奧秘,也就掌握了生命肌體「生老病死」的基本生理過程。但是,你是否能找到人類思維過程中的某種「本原」或「元單位」,從而掌握人類思維的一般規律和具體內容嗎?顯然不能。因此,其二,人類思維活動的「本原」或「元單位」是什麼,就像人類社會活動的「本原」或「元單位」是什麼一樣,至今無解,但可以肯定,人類思維的「本原」和人類社會生活的「本原」盡管可能有著千絲萬縷的內在聯系,但兩者肯定不是一回事,也不可能通約;其三,作為哲學研究的三大板塊之一的人類認知能力之謎,就屬於人類的思維活動領域。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第一,本原相同,可以通約,是歸並哲學認知對象各領域的依據,也是哲學譜系劃分的依據;第二,如果一個對象系統(領域、區域)的本原或最小的、不可再分的「元單位」無法和任何其他對象系統的本原和「元單位」一致或通約,則哲學就會將其「單列」為自己的專門研究對象;第三,舉凡那些「本原」和「元單位」還沒有被認知主體弄清楚的認知對象系統和領域,哲學均可將其「單列」出來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
如此,哲學譜系的構成、變動和走向,便可呈現出一幅比較清晰的圖譜:舉凡其「本原」和「元單位」處於宇宙物質「演化」鏈條低端的認知對象,其「內域」空間對世界和整個宇宙的覆蓋「面積」就越大,普遍性也就越廣泛,因而被哲學「歸類並項」的「領域」、「種類」就越多,規模就越大。比如整個自然界中的各個領域都可以被哲學歸類並項,諸如物理、化學、數學、生物等等領域,均可以被哲學合並為一個認知對象;舉凡其「本原」和「元單位」在宇宙物質「演化」鏈條中位置越高的認知對象,其「本原」、「元單位」可以「歸類並項」的「同類」就越少,其空間領域就越狹小;因此,哲學譜系的基本走向是:對第一哲學領域即自然界各學科的分項,將越分越粗,越分越少;而哲學對第二領域的人類社會和第三領域的人類理性及思維的分項,將越分越細,越分越多,會不斷涌現出新的家族和成員,比如社會、政治、經濟、道德倫理、歷史、經濟、文化、語言、教育、心理、思辨、藝術、審美等等,均可能成為專門的哲學研究領域,其中一些已經成為哲學研究的對象;另外,在這張哲學圖譜上,還會出現兩個特別令人注目的基本走勢:第一,針對第一領域——純物質自然界的獨立的哲學研究已經變得越來越不可能,它們最終的歸宿總是「回歸」到對人類社會自身的哲學研究。因為至少整個地球上大部分大自然景觀,已經被人類改造得面目全非了,你已經很難找到原汁原味、沌然如初的「本真」的大自然了。你看到的那一片果林,早已經過人工嫁接、人工雜交——體現出人類的「旨意」,你觀賞的自然景點,還有幾處沒有經過人類審美情趣的精心打理,留下「人工」的痕跡呢?一座矗立在你面前的摩天大樓,對你來說是純粹的「客體」嗎?不!它是「思維和存在的同一」,其造型的每一根線條,裝飾,都浸潤著建築設計師的創意和審美理念。因此,你面對的「大自然」,你面對的「物質世界」,除了人工無法企及的,恐怕大部分甚至絕大部分已經成為人類運用大自然「質料」進行創作的主觀作品,甚至地球上大自然自身的運行變化,也時常受到人類主觀意志的干預而不得不改變其原有的軌道。優勝劣汰,適者生存,這是大自然中生物進化的客觀軌道吧?然而,當今有多少瀕臨滅絕的物種,是由自然淘汰的規律支配、而不是由於人類利益的蠶食與圍剿面臨滅頂之災的?因此,當今面對人類生存環境中的「物質運動」或「大自然」的發展規律及「趨勢」的哲學研究,你怎麼可能僅僅停止在所謂「客體」層面,怎麼可能不回歸到人類社會自身呢?第二,幾乎所有哲學難題,都會通向第二哲學領域和第三哲學領域,尤其是第三哲學領域,而所有的哲學難題,極有可以圍繞價值哲學命題展開。其依據是:人類的存在,才是地球上一切存在中的最高存在,而價值哲學的終極命題,則是圍繞人類存在的終極追問:人類存在的終極價值和終極意義是什麼?人類的存在最終會有一個什麼樣的歸宿?這個問題,下文再講。
中國有沒有哲學?
這個問題的提出,當然有其特殊的時代背景在裡面。今天的中國,無疑是有哲學的,因此這個問題所特指的是中國古代文明有沒有哲學?這個問題,不僅和現代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沒有產生在中國有關,而且和哲學的起源有關。而韓教授對這個問題的有關表述,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③ 哲學中一切都是對立統一呢,那有沒有什麼東西不能統一

其實學過哲學的人都知道世界上一切都是對立統一的,這是對於方法論而言,但是確實存在著一些東西不能夠統一,意味著人的思維以及對應的認知以及世界上一些固有的東西都是無法被哲學所涵蓋的,但是哲學正在努力著改變人們的認知世界的方式,所以不得不說是確實存在著不能夠統一的東西,但是仍被新的思想和新的哲學體系所覆蓋,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出來思考問題。

3,哲學本是指導人們實踐的學科,所以不同的人認知不一樣,所以,對應的哲學觀有一定的區分。

其實不得不說是哲學與廣義和狹義之分,所以也受限於觀測人的思維方式以及哲學觀,但是對於一些物理上的東西,有些實質性的物質是無法用哲學來認知和推測的,所以不得不說是物質的屬性,究竟是人賦予的還是自然界所賦予的,都是不得而知的,這本身超出了哲學之外,所以這些東西並不能夠真正意義上做到統一,而應該隨著科學的發展,幫助人們更好的認知這個世界和感知這個世界,而這個方法論卻是哲學所賦予的。

其實不得不說是哲學中的一切都是對立統一的,這句話本身並沒有錯,但是相對於狹義和廣義來說,確實有一些人類認知之外的東西,是無法用哲學來涵蓋的,所以畢竟經過人們的認知才能夠真正認知世界,而人類的認知也存在一定局限性,所以那些認知之外的事物是無法做到真正統一的。

④ 如何理解老子哲學中「有」和「無」的統一

基本的原則是有無相生,有和無都統一於道,只是名不同——「此兩者同出,異名同謂」(有其他版本和斷句方法)「是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
無與有還體現在體用關繫上,「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器之用」,也就是說體現為「有」的「用」通過「無」實現.這有一個更好的例子,就是所謂藝術的留白,無言而有意.
總的來說,老子認為有一個不可言說之事物主宰萬物,它非常的微妙,幾乎超越了人的認識和表達能力范圍,只能勉強將它叫做「道」,但這還是很模糊,那麼再勉強地解釋「道」,就是「有」和「無」.因此有無是道的兩面,統一於道.

⑤ 哲學中的統一是什麼意思

1、在哲學中,統一一般指事物或要素之間的聯系;對立一般指事物或要素之間的區別。專
2、在屬對立統一規律中,統一是指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雙方相互依存、相互貫通性質和傾向。
其一,矛盾雙方相互依存。
其二,矛盾雙方的相互貫通。相互貫通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矛盾雙方相互滲透。二是矛盾雙方相互轉化的趨勢。

⑥ 哲學上的統一是什麼意思

1在哲學中,統一一般指事物或要素之間的聯系;對立一般指事物或要素之間的版區別。權
2、在對立統一規律中,統一是指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雙方相互依存、相互貫通性質和傾向。
其一,矛盾雙方相互依存。
其二,矛盾雙方的相互貫通。相互貫通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矛盾雙方相互滲透。二是矛盾雙方相互轉化的趨勢。

⑦ 在老子的哲學中 道 不是有和無的統一 虛和實的統一 對嗎

老子思想中包含有樸素辯證法的因素,「正復為奇,善復為妖」、「回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答之所伏」,一切事物都有正、反兩面的對立,對立面可以轉化。老子還說,「道」具有「有」和「無」兩種性質,並用生動的事例來說明「有」和「無」的關系。

他說,一個杯子,因為中間是空的,才能產生盛物的作用;一間房子,也是因為它的「無」,才能產生居住的作用。由此可知,「有」之所以能給人便利,全依賴「無」發揮它的作用。僅有「有」,是發揮不了大用處的,惟有「有」與「無」配合才能產生大用。

(7)哲學無統一擴展閱讀

根據司馬遷的說法,老子是一位知識淵博、社會經驗豐富、精通禮儀的老人,對禮儀的批判態度嚴肅,脾氣古怪。他生活在周景旺和周景旺時代,社會動盪,人們的思想也在改變。也許和許多清廉的大臣一樣,他也曾向周王討論過治國方略。

當時,周王沒有恢復君主制的雄心壯志。他想到的是如何擺脫帝國主義的持不同政見者,以及如何巧妙地在大國之間輪回生存,老子是個聰明人,當他的理想不能付諸實施時,他沒有捲入皇室的正誤,正如一些大臣所做的那樣,因此導致了死亡。他埋頭讀書,接待孔子等學者,談論遠離現實政治的哲學命題。

⑧ 如何理解老子哲學中「有」和「無」的統一

基本的原則是有無相生,有和無都統一於道,只是名不同——「此兩者同出,異名同謂」(有其他版本和斷句方法)「是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
無與有還體現在體用關繫上,「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器之用」,也就是說體現為「有」的「用」通過「無」實現。這有一個更好的例子,就是所謂藝術的留白,無言而有意。
總的來說,老子認為有一個不可言說之事物主宰萬物,它非常的微妙,幾乎超越了人的認識和表達能力范圍,只能勉強將它叫做「道」,但這還是很模糊,那麼再勉強地解釋「道」,就是「有」和「無」。因此有無是道的兩面,統一於道。

⑨ 在老子的哲學中道不是有和無的統一虛和實的統一對嗎

老子的哲學說: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是說實有與虛無同出一源,那就是道。實有與虛無都是現象,真正的本質是」道「,其實也就是佛家所說的「空」,有點與「0」相像。天理就是平衡,陰陽太極圖也能讓你悟出「道」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