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心理學分析自我性格、氣質的特點及形成原因
人的性格的形成和發展的基礎是先天的氣質特徵,氣質是一個人生來就具有的心理活動的動力特徵,包括強度、速度、穩定性和指向性等多方面的內容。
根據目前的科學認識,認為氣質的生理基礎是人的高級神經活動類型。最常見的分類方法是分為粘液質、抑鬱質、多血質和膽汁質四種類型。氣質本身並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也並不是完全不能改變的。
環境因素對性格的形成和發展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其中兒童時期家庭環境最為重要。在家庭環境中,家庭的結構、兒童在家庭中的社會地位、家庭的氣氛、家庭成員的榜樣作用和家庭的養育方式等都會對兒童的性格發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性格不僅與身心健康有密切的關系,還對人生的許多重要方面,如事業成就、人際關系、職業選擇和婚姻,都有很大的影響。
2. 分析自我性格、氣質的特點及形成原因。心理學回答問題
個性就是一個人總的穩定的心理特徵和行為模式。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在人的個性中性格居於核心的地位。它決定個人的活動方向,是區別於別人的最主要特徵。所謂性格就是一個人對事物的穩定態度和與其相適應的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
人的性格的形成和發展的基礎是先天的氣質特徵,氣質是一個人生來就具有的心理活動的動力特徵, 包括強度、速度、穩定性和指向性等多方面的內容。根據目前的科學認識, 認為氣質的生理基礎是人的高級神經活動類型。最常見的分類方法是分為粘液質、抑鬱質、多血質和膽汁質四種類型。氣質本身並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也並不是完全不能改變的。環境因素對性格的形成和發展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其中兒童時期家庭環境最為重要。在家庭環境中,家庭的結構、兒童在家庭中的社會地位、家庭的氣氛、家庭成員的榜樣作用和家庭的養育方式等都會對兒童的性格發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性格不僅與身心健康有密切的關系,還對人生的許多重要方面, 如事業成就、人際關系、職業選擇和婚姻,都有很大的影響。
性格是人的個性之中最重要的部分。所謂個性就是一個人總的穩定的心理特徵和行為模式。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50億人就有50億種個性,就像世界上沒有哪兩個人的面相完全相同一樣,即使是孿生子也不例外。個性不同,就會在待人處世上表現出差異性。我們只要細心觀察就不難發現,面對同一個挫折,有的人覺得無所謂,不在乎,有的人則認為了不得、不得了;處於相同的逆境之中,有的人鎮定如常,堅韌不拔,依然保持向上樂觀的態度;而有的人則沮喪憂慮,坐立不安,甚至精神崩潰。人的個性是由氣質、性格、興趣、能力等多方面所組成的,但在人的個性中性格居於核心的地位。它決定個人的活動方向,是區別於他人的最主要特徵。所謂性格就是一個人對事物的穩定態度和與其相適應的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人對事物的態度基本上可以分為對己、對人、對事三個方面,一個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各種獨特的心理特徵的總和。在人的性格結構中,通常會具有如下一些特點:整體性、矛盾性、穩定性、可塑性、復雜性、主導性、層次性。人的性格一旦形成,想改變是比較困難的,這就提示我們若想擁有良好的性格,最好在兒時就開始注意培養。但這並不是說,人的性格形成後就無法改變了,只要有信心、有恆心,再加上方法得當,性格是可以調整的。
人的性格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有人強調先天的因素,有人強調後天的因素。目前多數學者認為,兩者都起作用,但以後天的作用為主。培養良好性格一定要注意一個「度」字。《紅樓夢》中說妙玉是「太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凡事過猶不及,物極必反,好事過了頭就變成壞事,真理向前邁進一步就成為謬誤,缺點往往是優點的不適當延伸, 良好性格若走極端就化作性格缺陷。例如,謹慎和認真本屬於良好的性格特徵,但超過了一定的度就會走向反面。表現為死板、固執、拘泥、鑽牛角尖、苛求自己十全十美,把很多無所謂的事情化作自己的心理負擔,嚴重者會導致心理疾病。
3. 人格心理學自我分析
先提高自己心智成熟度。再看那些講理論的。
大腦,本身就是思維的物質基礎,現在要用腦的功能——思維,來探究腦的結構和意義,這一過程顯然是極其艱巨的,在這一過程中,大腦中會出現極其復雜的景象和感受,不是心地善良純正的人,絕難做到不發生精神疾病,。
如果自己心智都不成熟。生活。人生。理解的不夠深刻。連自己都看不清楚。怎麼去看穿別人。看再多的心理理論。技法的書。也等於沒看。不過是個孩子拿把很重的大刀。揮舞不動。只能把自己壓死。
----------------
首先介紹2篇論文
1、《在這個險惡的世界上,你需要在心靈上變的強大》
2、《自戀型人格障礙的儒家文化背景》
-----------------------
《拷問心理學》作 者:胡紀澤
心理學家常陷入一個巨大的陷阱,那就是他常常把一己之見,和心理事實混為一談。心理學家經常他把自己所說的東西,和實際存在的東西,看做是同樣的一件事兒。心理學家順著那些用自己的方法所產生出來的、自己所認可的那些觀點思考下去,實際的情形與之相差甚遠。無數虛幻的謎團就是這樣地被引入到我們的科學中來了——威廉·詹姆斯
--------------------------
《少有人走的路》M·斯科特·派克
正如本書開篇所言:人生苦難重重。人生是一場艱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當漫長。但是,他沒有讓我們感到恐懼,相反,他帶領我們去經歷一系列艱難乃至痛苦的轉變,最終達到自我認知的更高境界。
-----------------------------------------------------
《克里希那穆提作品集》
克給我們指明了方向,要怎麼走,走什麼路還是要靠自己摸索的。別人的路未必適合自己。每個人都因該有屬於自己的路。如果他沒告訴你方向你該忘哪走?那才是值得思考的偽裝。
你要走出外界給你設置的條條框框,包括一切外界灌輸給你的道德觀念,形態意識,人生價值觀。你要認清自己,
---------------
《奧修中文全集TXT版》奧修
你還信政府嗎?我們的教育將我們害得這莫慘,我們的教育將我們變成了廢人,不要再相信那些所謂正統的教育了,奧修哲學上的修為,足以使他與同一時代,甚至他以前的任何時代的哲人平等對話。奧修向來喜歡說佛陀、說基督,在所有宗教派系中,這兩個人所代表的思想無疑是最為寬宏而又仁慈。奧修這個人頗有爭議,他很有辯才,真正是否是個開悟者,表懷疑。
-----------------------
《追尋生命的意義》 作者: 維克多·弗蘭克
我們犯過錯,還要繼續犯錯,這也是我們的人生,我們需要的不是告別錯誤的昨天,而是坦然的接受昨天的錯誤,這樣我們才不會害怕將要產生的錯誤,我們才不會被困在錯誤假想的恐懼中,我們才能動用我們的能力去作出當下的選擇,去真面慘淡的人生。
-----------------------
《靈之舞——中西人格的表演性》鄧曉芒
鄧曉芒教授切入的角度比較特別,從心理學入手。對中國人的人格和造成這種人格的傳統文化的批判是毫不留情的,基本上沒啥正面評價,所談論的主題,如真誠、虛偽、自欺、羞愧、懺悔、孤獨、自尊等等,
-----------------------------------
《西藏生死書》索甲仁波切
學會怎麼死亡的人,就學會怎麼不做奴隸。如果你想要更好的活著,也許應該花點時間,去學會正視死亡。那些相信他們有充分時間的人,臨終的那一刻才准備死亡。然後,他們懊惱不已,這不是已經太晚了嗎?今天大多數人死的時候毫無准備,活著的時候也沒有準備,有什麼事比這個現象更令人寒心呢?
---------
本人QQ空間,大量聊天記錄,整理出來的文章。也許可以幫助到你。
看完30篇才有效果。
一貼見效。那不是醫生。是神仙。
--------
心理學的很多經典讀物。對社會的批判。力度比我這個大的多。只是讀起來吃力。酸澀
我只是把心理學的書讀完了。陪人聊天。把自己讀書體驗。轉給別人。然後說的很明白。
----------------
我也只是學了3年多。輔導人了3年多。搞著玩。賺點生活費
你先去看我QQ空間。覺得我可以。就來找我。不行就算了.
我也只是個人。不是神仙。
-------------
---------
《普通心理學》
教材出版於1988年,是國內近10年內使用最廣泛、最受歡迎的普通心理學教材之一,在本科生教學和研究生入學考試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已重印11次,發行總量為6.7萬冊。國家教委推薦的一本高校心理學教材,它適用於全日制高校心理學專業及其他相關專業、自學高考心理學專業的本科學生,同時,也可作為廣大心理學愛好者,電大、函大選修心理學課程的學員的參考讀物。適用於全日制高校心理學專業及其他相關專業、自學高考心理學專業的本科學生。同時,也可作為廣大心理學愛好者,電大、函大選修心理學課程的學員的參考讀物。由於這本教材提供了心理學的「基礎」知識,因而也能作為心理學各個專業和相關專業招收研究生之用。
----------------------------------------------
彭聃齡《普通心理學》(修訂版)筆記和習題詳解
配套輔導書。全書基本遵循教材的章目編排,共分5篇14章,每章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復習筆記,總結本章的重難點內容;第二部分是課(章)後習題詳解,對該教材的所有習題都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解答;第三部分為考研真題和強化習題詳解,精選部分名校近年考研真題和相關習題,並提供了詳細的參考答案。是一本很好的心理學復習資料。
--------------------
《心理學與生活》
美國ETS推薦為GRE心理學專項考試的主要參考用書。是美國斯坦福大學多年來使用的教材,也是在美國許多大學里的「普通心理學」(General Psychology)課程選用的經典教材。
--------------------------
《Discovering psychology》(探索心理學)
《心理學與生活》的配套電視教程,由WGBH Boston製作的,美國公共電視台(PBS)播出的介紹心理學的電視節目。這是一個為大學、高中課堂及成年學習者介紹心理學的視頻教學系列,共26個半小時。
4. 怎麼用心理學六大人格理論分析自己阿
1、自我理論:他認為自我是人格中一個相當有力的、獨立的部分,其作用是建立人的自我認同感和滿足人控制外部環境的需要。自我認同感是一個復雜的內部狀態,包括了我們的個體感、唯一感、完整感以及過去與將來的連續性。
2、人格發展階段理論:他認為每一個人都要經歷八個發展階段:(1)基本信任對不信任:0—1歲,嬰兒與撫育者在養育情景中形成了一種信任或不信任的關系;(2)自主性對羞怯和疑慮:2—3歲,這個階段產生了「自主性」的意識,他們感到有能力、是獨立的、有強烈的的個人操縱感;(3)自動性對內疚:4—5歲,主動性得到發展,否則就會產生內疚與退縮性,也可能會缺乏目的感;(4)勤奮對自卑:形成了勤奮感和對自己力量和能力的信任感,也可能形成自卑和對自己的天分和能力的低評價;(5)同一性對角色混亂:形成良好的自我認同感,否則會出現角色混亂;(6)親密對孤獨:該階段發展親密關系,否則會孤獨;(7)繁衍對停滯:形成投入工作個建立親密人際關系的能力,否則將產生空虛感和對人生目標的懷疑;(8)自我整合對失望:這一時期將對自己的成績感到滿足,否則就會落入失望的境地。(二)雷蒙德
5. 以心理學角度寫一篇自我分析 ,對自己的分析。
自我分析報告
媽媽曾經對我說,她養了我二十多年直到現在還不知道我什麼性格。的確,媽媽不了解我,我自己也不清楚自己到底是什麼秉性。我只清楚一點:我是一個具有復雜人格的人。過去我不太想弄清楚自己究竟是什麼樣的一個人,因為我在不同的環境會有不同的表現,即使知道哪些因素對自己的性格產生了影響,卻不知如何做系統分析。學習社會心理學,慢慢的就把這些因素理清了,在此,做一個簡單的自我分析。
遺傳因素對我的影響
在我的大家族當中,我發現每一個成員都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情緒波動幅度小,通過他們反觀自己,才知道我很大程度上繼承了他們這些特點。無論遇到什麼事情,令人激動的、悲傷的,開心的與不開心的,很少會引起我內心的波瀾,或者是那種感情的表達只在一瞬間,很快無論是面部表情還是內心都會恢復以往的平靜。有人說,這是一種成熟理智的表現,也有人說這是感情不豐富或是內心世界不願外露的表現,不管哪種說法,這只是別人的一種觀點而已,最重要的是當事人自己的感想,我個人認為,這種表現有利有弊,在遇到一些緊急情況或是比較緊張的場合(如:面試),我一般都會比較鎮定,不會感到緊張。然而,當與同伴們碰到一件比較驚奇或令人激動的事情,我往往又會表現的太過平靜,好像事情發展到某一個程度,有什麼樣的結果是想當然的,根本不用表現得那麼誇張(也許這就是粘液質類型的人吧)。這使得周邊的人覺得我很「深沉」……
環境因素對我的影響——
(一)家庭環境
說起家庭環境,我不知道該用哪種方式來形容,也許「專制型」最適合吧。我記事比較早,但從我開始記事的印象里,挨打與吃葯占據了我半個童年時期。記得我每次從外面玩回到家,准會被揍一頓,那時也就三四歲,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小學五年級。常聽到家裡人說我的一句話就是:不愛笑。至於這點,我也說不上原因。但性格當中的一點我認為是繼承了母親的因素:上高中前我脾氣很不好,容易生氣,碰到一點不順心的事就心煩。這似乎和我前面提到的我不易動感情有些沖突,其實不是的,我善於克制,剋制自己不表達內心的情感。但真的到忍無可忍的地步,我也會爆發出來,周圍的人可能會驚異我這么文靜的一女生怎麼會有那麼大的脾氣。
正如每位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一樣,父母對我的期望很高,尤其是父親,從初中到大學,我似乎一直在沿著父親的心願走,我想學一些藝術類的科目,父親不同意;我想考專科學校,父親不說話。我似乎是想盡孝心的耽誤了兩年時間才來到這。在外求學的六七年父母很少關心我求學的過程,更多的在意的是結果。而我在這一過程當中也很少追求自己的愛好,培養自己的其他興趣。除了學習,我很少干其他的事,包括關心身邊的事情。
父母關愛子女,這我知道,盡管我的記憶中有很多不愉快的事情,但我還是能體會媽媽在那個年代,那種環境所特有的痛苦,所以我不恨。在這種情況下,我是一個被人們稱為「孝順」的孩子。的確,也許是天生而來的因素,我很聽話,作為長女,看到家裡困苦的環境,我從小就感到有很大的責任,而從我能做事起,家務事就全由我來做。也許真的應了那句話「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還有一點就是交流問題,盡管在我上初中以後,媽媽就開始跟我交流(在此之前,我從沒有在家長面前表露過自己的想法),但主要是談過去的事,談我小時候她為什麼打我,做人應該怎樣。我只是聽,偶爾說一兩句。我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大人說話小孩不許插嘴」「大人的事小孩別管」 ,所以有時候跟人交流起來不免有點羞怯,最多的表現就是:不敢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說話之前的得仔細考慮一番,這話該不該說,要說的話哪句該說,哪句不該說。我不大喜歡這一點,但我不得不得承認我就是這個樣子,所以,上大學之後我一直在刻意鍛煉自己。只是,直到現在,家裡還是不讓我「參政議政」。
在「專制型」的家庭里成長起來的孩子多多少少都會有些叛逆心理,因為他們受到的約束太多,很多事情都不是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某一個觸點都可能會是導火索,讓他走上歧路,村裡有好多這樣的例子,而我的家庭給我們(我和弟弟)的對於孝心和責任感的約束可能會強於任何一種管束,我上大學以後,相對自由得多,所以,那種叛逆心理已經消失殆盡了。
(二)社會(學校)環境的影響
上小學和初中的時候,我一直是班裡的佼佼者,等到高中,因為一次與老師的誤會,她竟然罵了我兩句,那是我生平以來第一次挨罵,我沒有因為他罵我而努力學習,相反,我成績開始下滑,到後來就是破罐子破摔,而且變得不再自信,不愛與人交流,高中似乎是以成績判定一個學生的好壞,我成績不好,老師不喜歡我,而我又不是愛打愛鬧的人,進不了「壞學生」的圈子,我就像一個在邊緣徘徊的人,也就是在那時我開始自卑,跟每個人的交往都有一定限度。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高三換班主任,新換的班主任很和藹,她第一次跟我平等交流的時候,我都有點受寵若驚,一直以來習慣了師生之間的那種交流,而不是朋友的交流。後來,我慢慢開朗起來,也開始注意周邊的事物,主動和朋友聊天、互動,過去我一直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那時候世界彷彿突然之間變寬了、變亮了……
上到大學,才知道自己的世界是多麼渺小,不再受學習的羈絆,我開朗的更多,因為我比較討厭束縛,喜歡相對的自由,大學的環境讓我感覺有了一個充分發揮自己的舞台,我可以從頭做自己。我很欣慰自己骨子裡的那份禮貌、細心等等優點可以有一個展現的機會,所以無論是在社團還是平時交際,我都會保持一種好的態度(當然,這並非故意),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時,我也遭受一些挫折,我喜歡反思,然後完善自己,我會從自己的事情抑或他人的事情當中得到一些啟發,這樣就知道自己在對人對事上應該怎麼做,現在大三,過去的一些刻意,有些已經成為我自身的一部分,可以說,我現在有一個好的心態。性格當中的一些不足,比如:過去的愛發脾氣,現在幾乎不存在了。當然,我還是甚至自己的弱點的,我不敢讓人知道我太多的事情,所以有些事情我不願與人做過多的交流……
總的來說,無論是遺傳,還是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從我前面的自我分析也能夠看出來,我記住的似乎都是負面的影響,客觀的講,內心深處,我的確會有些悲觀情緒,但那隻是暫時性的,這種情緒只會出現在我感覺累的時候,大量的運動以及跟平時生活節奏不一致的活動事項都會讓我出現疲勞感,而這種感覺恰好是我出現悲觀情緒的契機。當然,這種疲勞感只是在勞動過後,在事情進行的過程中我總會表現出旁人乃至我自己都想像不到的干勁與活力。
我平時受他人影響的成分較多,很多時候我似乎是在別人的評價中來找尋自己,他人肯定自己,我就自信;別人不發表意見,我則會有些憂慮,這也表明我有一顆敏感的心。我很注重自己給他人的印象,但過多的從他人的評價中來判定自己,顯然是不可取的,以後我會多注意這一點。
盡管我不喜歡與人做太多的交流,但如果我認為對方可以信任的話,我會用心和他去溝通,我喜歡真誠相對,討厭虛偽和人際交往中過假的寒暄。所以,我對自己的朋友是絕對的忠誠。
我有很強的責任感,愛幫助別人,只是給人的感覺似乎是「外表一層冰」其實我「內心一把火」。
以上是我對自己的分析,下面附帶的的人格測試與氣質類型測試結果,雖有一部分符合我自身,但也並不完全正確,我希望能讓自己更了解自己,能正面面對自己,並一步一步的完善自己。
6. 自我性格的分析,從心理學角度
自我
自我即自我意識,是個人對自己的自覺因素。自我意識是一種多維度、多層次的心理系統。從心理形式上來看,自我意識表現為具有認識的、情緒的和意志的三種形式。屬於認知的有:自我觀察、自我概念、自我認定、自我評價等等,統稱為自我認識。自我認識使個人認識到自已的身心特點、自己和他人及自然界的關系、個人在不斷變化的條件下和他一生的時間內他始終是他自己。自我認識主要涉及"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為什麼是這樣的一個人?"等問題。屬於情緒的有:自我感受、自愛、自尊、自恃、自卑、責任感、義務感、優越感等等,統稱為自我體驗。自我體驗主要涉?quot;我是否滿意自己","我能否稅納自己"等問題。屬於意志的有:自立、自主、自製、自強、自衛 自信、自律等等,可統稱為自我控制.自我控製表現為個人對自己行為活動的調節、自己對待他人和自己態度的調節等。如"我怎樣節制自己","我如何改變自己的現狀,使我成為自己理想中那樣的人"等。自我意識的上述三種表現形式綜合為一個整體,便成為個性的基礎--自我。自我使一個人的個性心理特徵和個性傾向性等造成分成為統一的整體。如果自我發生障礙,人就有可能失去自己肉體的實在感,或者感覺不到自己的情感體驗,覺得自己陷入了麻木不仁的狀態,或者感到自己不能做主,總是受人擺布等等,導致人格障礙、個性結構中的諸種心理成分不是無組織的、雜亂無章的,它們是由自我進行協調和控制而成為一個有組織的、穩定的整體。
7. 自我個性心理分析
看你方向了~
我自己做過純文字性的自我剖析~
感覺還不錯~
把自己的問題意識化也是解決無意識沖突的一個途徑~
我是崇尚精神分析的人~比較主張內省
你可以從新精神分析的各種理論進行分析
我個人比較推薦用榮格的八類型人格
分析自己的人格
榮格的集體潛意識還以幫助自己解釋一些
你都不知道為什麼會有的想法
還有可以做零散的反省
比如用弗洛姆的有關於自由和逃避自由的觀點
阿德勒的自卑情結和追求優越
還有就是可以用一些防禦機制來解釋自己的某些不自覺的行為
有些東西真的是以前不太注意的
但是和這些理論聯繫到一起之後,就會重新認識一邊自己
當然啦~你也可以用特製流派的觀點檢驗自己的特質
比如卡特爾的16PF人格量表~不過這個好像不是免費哦
TAT(主題統覺測驗,測潛意識的)的話,在沒有分析師的前提下做了也白做~
建議可以使用一些量表來了解自己,不過這些量表大多不免費
或者啦
你可以用人本主義的需要層次理論,看你現在處於那個層次
然後如何完善自己什麼的~~
理論很多
就看你想了解自己哪方面的了~~
8. 自我分析的性格特徵怎麼寫
首先你先回答:人格是個體在適應環境的過程中所形成的獨特行為或內在的行為傾向性。人格的特徵包括:氣質、性格、能力。氣質的類型有:膽汁質、多血質、黏液質、抑鬱質。性格的特徵包括:態度型、意志型、情緒型、理智型。能力種類分為:一般和特殊能力、模仿和創造能力、流體和晶體能力、認知、操作和社交能力。
然後從心理學對人格的學習和了解,分析自己屬於哪種氣質類型,什麼樣的性格特徵,還有什麼樣的能力。以生活、工作、學習等方面對自己的人格特徵做一個綜合的分析。
最後總結。
我想以這三大段來寫比較實際,樓上的都沒有看清題目,就做於回答。肯定不行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得到樓主的幫助。
9. 心理學自我分析
自我分析,寫從小到大的成長經歷,不同時期發生的印象深刻的事,這些事讓你有什麼成長,得到了什麼啟示。再分析一下自己目前的人格特徵,邏輯一定要嚴密,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