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理學法學 » 華生心理學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華生心理學

發布時間: 2021-03-27 09:39:39

㈠ 華生對心理學的意義

約翰·華生(Watson,John Broas ,1878年1月9日—1958年9月25日)美國心理學家,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廣告大師。他認為心理學研究的對象不是意識而是行為,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必須拋棄」內省法」,而代之以自然科學常用的實驗法和觀察法。華生在使心理學客觀化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1915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
華生所講的行為首先是一種可觀察到的機體反應。這種機體反應的本質是人和動物對於外界環境的適應。華生承認,"反應"一詞是從生理學中轉借到心理學的。但是,心理學擴大了它的用法。也就是心理學把一組簡單的生理反應組合成為一套復雜的反應,把簡單的肌肉骨骼動作聯結為一種行為的方式。華生把反應分為四類:
1.外顯的習慣反應,包括開門鎖、打網球、拉提琴、蓋房子、與人說話、與人交往;
2.內隱的習慣反應,包括條件反射所引引的腺體分泌、無聲言語(即思維)、身體的定向或態度;
3.外顯的遺傳反應,包括人的各種可以觀察到的本能和情緒反應,例如抓握、打噴嚏、眨眼等;
4.內隱的遺傳反應,包括生理覺察所研究的內分泌系統和循環系統的各種變化。
在這里華生概括了有機體的全部行為,並且把這些行為區分出先天遺傳的反應和後天習得的習慣反應。華生認為這種區分是很重要的,因為行為主義就是要發現後者的學習過程和方式,以掌握其形成的規律,實現預測行為、控制行為的目的。
(1)心理學的對象不是意識而是行為。華生格守一般科學所共有的客觀性基本原則。他的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基本特點是否認傳統心理學的對象──心理或意識,而代之以行為。所謂行為,乃是有機體用以適應環境變化的各種身體反應的組合。華生曾把人的反應區分為外觀習慣反應(如開門、打球)、內隱習慣反應(如思維,即無聲語言)、外觀遺傳反應(如眨眼、抓握)和內隱遺傳反應(如內分泌腺的分泌)。華生把心理或意識歸結為內隱而輕微的行為。他指出,一向認為純屬意識的思維和情緒,其實也都是內隱和輕微的身體變化。思維是全身肌肉,特別是喉頭肌肉的內在和輕微的反應。事實上,他把「思維」和「喉頭的習慣」視作同義詞。情緒是身體機構特別是內臟和腺體的變化,是內隱、輕微行為的一種形式。華生自稱行為主義是唯一徹底而合乎邏輯的機能主義。按機能主義的哲學依據──實用主義來說,檢驗意識適應性的唯一標准只能是行為的適應性。既然行為主義是徹底的機能主義,那它就當然可以丟開意識去考察行為,而不能丟開行為去考察意識。
(2)心理學的任務在於預測和控制行為。華生認為構成行為的基礎是個體表現於外的反應,但反應的形成與改變則歸因於有機體所受的刺激,反應緊隨刺激出現。這便導致了刺激—反應的簡化的行為公式。華生在其《行為:比較心理學導論》一書中寫道:「人和動物的全部行為都可以分析為刺激與反應」。他認為最基本的刺激—反應聯結叫做反射。不管多麼復雜的行為總不外乎是一套反射而已。華生強調心理學必須符合一般科學共有的預測、控制的基本原則。心理學研究行為的任務就在於查明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規律性關系,從而根據刺激預知反應或根據反應誰知刺激,以預測和控制動物和人的行為。

㈡ 為什麼說華生的行為主義是西方心理學的一場革命

在華生之前,抄心理學家以意識為主襲要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則是以內省法為主,即使馮特創立了第一個專門研究心理學的實驗室,也只是用「實驗內省法」。
而華生認為心理學研究的對象是外顯的行為,主張以實驗法和觀察法研究行為與環境之間的關系,這使得心理學從研究對象和方法上客觀化,與其它自然科學相一致,對美國心理學產生了重大影響。
可以說,華生創立的行為主義是從實際意義上使心理學成為一門真正的科學。

㈢ 什麼是華生行為主義心理學拜託各位了 3Q

行為主義心理學(Behavioral Psychology / Behavioristic Psychology) 1913年,美國心理學家華生(J. Watson)發表了《一個行為主義者眼中所看到的心理學》, 宣告了行為主義心理學的誕生。 行為主義心理學主張心理學是一門科學, 科學的研究只限於以客觀的方法處理客觀的資料。 內省不是客觀的方法,用內省法所得到的意識經驗,更非客觀資料。 行為主義心理學的主張中最重要的有以下四點:(1)強調 科學心理 學所研究者只是能夠由別人客觀觀察和測量的外顯行為。(2) 構成行為基礎者是 個體 的反應,集多個反應即可知行為的整體。( 3) 個體行為 不是與生俱來的,不是由遺傳決定的, 而是受環境因素的影響被動學習的。(4) 經由對動物和兒童實驗研究所得到的行為的原理原則, 即可推論解釋一般人的同類行為。像此種純粹以「客觀的客觀」為 標 準的行為主義取向,也被人稱為激進行為主義。

求採納

㈣ 一般認為華生是什麼心理學家

行為主義的代表人物

㈤ 華生的行為主義理論的觀點是什麼

否認遺傳的作用和否認遺傳的作用。

㈥ 怎樣看待華生在心理學史中的地位

華生是行為心理學的創始人,他認為心理學研究的對象不是意識而是行為,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必須拋棄」內省法」,而代之以自然科學常用的實驗法和觀察法。華生在使心理學客觀化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華生作為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對心理學發展的貢獻為: 一、確定了以行為作為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消除了傳統心理學的主觀性,格守一般科學共有的客觀性原則。 二、發展了客觀的觀察方法,使心理學在方法上益趨精進。華生的預測與控制行為的觀點促進應用心理學的發展,他的環境決定論觀點影響美國心理學達30年。

㈦ 華生是哪個心理學派的代表

行為主義心理學派

㈧ 簡述華生的心理理論

華生認為心理本質是行為。心理、意識被歸結為行為。雖然,各種心理現象也只是行為的組成的因素或方面,而且可以用客觀的刺激(S)—反應(R)術語來論證的,其中包括作為高級心理活動的思維。
華生的發展心理問題上突出的觀點是環境決定論。這種環境決定論主要體現在:
1.否認遺傳的作用
否認行為的遺傳是華生的環境決定論的基本要點之一。華生明確地指出:「在心理學中再不需要本能的概念了」。
華生為什麼要否認行為的遺傳的作用?其理由有三個方面:首先,行為發生的公式是刺激—反應。從刺激可預測反應,從反應可預測刺激。行為的反應是由刺激所引起的,刺激來自於客觀而不是決定於遺傳,因此行為不可能取決於遺傳。其次,生理構造上的遺傳作用並不導致機能上的遺傳作用。華生承認機體在構造上的差異來自遺傳,但它認為,構造上的遺傳並不能證明機能上的遺傳。由遺傳而來的構造,其未來的形式如何,要決定於所處的環境。第三,華生的心理學以控制行為作為研究目的,而遺傳是不能控制的,所以遺傳的作用越小,控制行為的可能性則越大。因此,華生否認了行為的遺傳作用。
2.誇大環境和教育的作用
華生從刺激—反應的公式出發,認為環境和教育是行為發展的唯一條件。
首先,華生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論斷,即構造上的差異及幼年時期訓練上的差異足以說明後來行為上的差異。
其次,華生提出了教育萬能論。華生從行為主義的控制行為的目的出發,提出了他聞名於世的一個論斷:
「請給我十幾個強健而沒有缺陷的嬰兒,讓我放在我自己之特殊的世界中教養,那麼,我可以擔保,在這十幾個嬰兒中,我隨便拿一個來,都可以訓練其成為任何專家──無論他的能力、嗜好、趨向、才能、職業及種族是怎樣,我都能夠任意訓練他成為一個醫生,或一個律師,或一個藝術家,或一個商界首領,或可以訓練他成一個乞丐或竊賊」。
第三、華生的學習理論。華生的學習觀點的基礎是條件反射。他認為條件反射是整個習得所形成的單位。學習的決定條件是外部刺激,外部刺激是可以控制的,所以不管多麼復雜的行為,都可以通過控制外部刺激而形成。這學習規律完全適合於行為主義預測和控制行為的目的,所以華生十分重視學習。華生的學習觀點為其教育萬能論提供了論證。
(二)對兒童情緒發展的研究
華生對心理發展的研究,其主要的興趣是在情緒發展的課題上。情緒發展的課題又分為兩種:重點是研究兒童在三種非習得性,即非學習性的情緒反應基礎上形成的條件反射;同時,他也重視兒童嫉妒和羞恥的情緒行為研究。
華生有關兒童情緒的觀點,特別是對兒童的怕、怒、愛的分析,主要是來自他對情緒發展所進行的一系列的實驗研究。這些實驗研究,在心理學史上被譽為「經典實驗」之一。這也是華生在發展心理學建設上的一個開創性的貢獻。

㈨ 華生和桑代克屬於哪一流派的心理學家

約翰·華生是美國心理學家,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始人。

愛德華·李·桑代克是機能主義心理學流派的代表人物

㈩ 華生心理學著作有哪些

主要著作
1913年《行為主義者心目中的心理學》文章發表,行為主義正式誕生。
1914年《行為:回比較心理學導論》出答版。
1919年《行為主義心理學》出版。
1925年他的《行為主義》,1930年華生對這本書進行了修訂,這是他在心理學方面最後一項專業工作。
其著作除上述外尚有《行為主義的方法》(1928)、《行為主義的幼稚教育》(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