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社會科學有幾大高潮
把動態的話還是非常明確的這個太大高潮的話有個有那個愛因斯坦的中國社會科學有幾個
❷ 跪求當代中國社會學現狀
社會學在中國的發展,可以說是迂迴曲折,苦盡甜來,前途無量,任重道遠。
第一,中國社會學正處在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
就政策導向和體制條件來說,社會學的學科地位,即作為要加強的哲學社會科學基本學科之一,得到了確認。
就國內氛圍和國際環境來說,中國社會學也看到了自己發展的難得的機遇。中國社會正經歷著激烈、深刻而廣泛的變遷和轉型。前所未有的社會進步與沉重的社會代價相隨相生。作為雙刃劍的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社會的正負影響亦開始逐步顯現。這使中國社會學的發展,不僅有了自上而下的體制條件,而且有了自下而上的社會氛圍。
第二,中國社會學的理論研究正醞釀著某種有原創意義的新進展。
迄今為止,社會學一直植根於現代性過程。處在這樣一個舊式現代性步入沒落、新型現代性勃然興起的歷史時期,中國社會學必須順應時代的要求,在理論研究上開拓出新的學理空間。
中國社會學界自1979年恢復和重建以來,就有一個共同的體會,這就是:學術發展也和整個國家的發展一樣,不能閉關自守,一定要走本土化和與國際化相結合的道路。
第三,中國社會學的發展任重而道遠。
社會學的深層理念是「增促社會進步,減縮社會代價」。從這一深層理念的視角看,關注社會困難群體,調整我國社會政策,是當前和今後相當一段時期的重要課題。
當然,中國社會學的發展也不是一切都盡如人意,還有不少問題有待改進和落實。首先是宏觀環境方面,還有許多工作要做。其次是微觀方面的問題也開始突出。
❸ 中國社會學發展的歷程,需要超詳細
西方社會學作為一門完整的學科,是於19世紀末傳入中國的。而中國的教育社會學卻在中國出現的很晚,而且是在中國高校開始出現的。本篇論文主要是結合社會學在中國的發展為脈絡來分析中國教育社會學的發展歷程的。
首先,從整體上分析一下中國教育社會學在中國建立的時代背景以及興起的原因,同時介紹一下國外相關的背景情況,以期與中國的教育社會學形成一個直觀而鮮明的對比,對中國教育社會學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從整體上能有一個大體的認識和把握。
其次,緊緊把握住中國教育社會學發展的歷史脈絡,介紹一下其發展的大致情況和階段以及與此同時產生的問題,當然還要提出一些自己對問題的看法並嘗試提出自己解決問題的建議。
中國教育社會學在中國的建立和發展大致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一、中國早期教育社會學的建立和發展
二、中國教育社會學的取消與恢復、重建
最後,談談中國教育社會學的未來發展前景以及自己的一些主觀感受。同時總結一下教育社會學的重要性和前瞻性。
❹ 中國社會學的發展前景如何
說老實話社會學專業前景堪憂,我是有切身體會,不是不明者胡說。
如果本科學社會學的還好一點,因為你可以通過學雙學位來改變劣勢,或者通過鍛煉社會活動能力來增加自己的競爭力。本科畢業生不管學什麼專業只要基本素質不錯找工作都不難。
但是考研的話此專業只怕是找不到飯吃。因為專業性太強,能消化此專業的地方又太少太少,我是過來人,奉勸能不學盡量不要學冷門專業,就算你再喜歡再迷戀,就算你目前下定了決心要做一代社會學大家(因為成不成家要看天份而不僅僅是決心的,別到時候成不了家連飯都要不上)。經濟學,英語,工商管理等熱門專業永遠都應該是首選。
❺ 請問社會學三大基本原理是什麼 是否可以用在中國的實踐中
社會學在中國的發展
一、社會學在中國的發展歷程
鴉片戰爭後,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由於外敵的入侵,民族矛盾、社會矛盾日益突出,一些進步的知識分子渴望向西方學習,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在這種情況下,西方社會學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開始傳入我國。此後,社會學在我國的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
(一)社會學的傳入與初步發展時期(1891~1930)
1891年是以康有為、在廣州「萬木草堂」以「群學」為名開講社會學,1896年譚嗣同在《仁學》一書中最先採用了日文的「社會學」一詞,社會學開始傳入中國。此後, 1902年章太炎翻譯出版了日本社會學家岸本能武太的《社會學》,吳健常翻譯了美國吉丁斯的《社會化理論》,梁啟超發表了《進化論革命者頡德之學說》,介紹了西方社會學學說,1903年嚴復以《群學肄言》為名翻譯出版了斯賓塞的《社會學研究》。總之,我國學者的這些翻譯工作以及向日本派遣的留學生,都成為中國引進社會學的重要力量。
我國高等學校為社會學在中國的傳播做出了重大貢獻。1908年上海聖約翰大學最早開設了社會學,1912年國立北京大學首任校長嚴復在文科課程中設置了社會學,1913年上海的瀘江大學最早創辦了社會學系,到1927年已有60所大學開了社會學。僅僅1926~1927年就開設了308門課。
隨著中國社會學的發展,出現了一批著名的早期社會學者,如陶孟和、孫本文、吳文藻、潘光旦、雷潔瓊、李劍華、吳澤霖、吳景超、費孝通等,他們較早地開展社會調查,對中國的現實狀況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索,並出版了大量社會學著作。1924年出版了《中國農村經濟研究》,毛澤東於1926年通過深入調查寫出了《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1927年又寫了《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1929年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社會調查部出版了李景漢的《北平郊外之鄉村家庭》等。1929年7月出版《社會學刊》(季刊)。1930年成立了「中國社會學社」。(二)本土化的最初努力時期(1931~1951)
對中國而言,社會學的本土化就是社會學的中國化,也就是建立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的,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學。
社會學本土化是在1931年2月中國社會學第二屆年會上最早提出。它包括兩種傾向:其一是社會學傳播與研究中國實際問題相結合。他們注重社會調查,寫出了很多研究中國社會的著作,如陳達的《人口問題》、許仕廉的《人口論綱要》、柯象峰的《中國貧窮問題》、李景漢的《中國農村問題》、孫本文的《現代中國社會》等,涉及了中國人口問題、勞工問題、貧困問題、農村城市問題等諸多現實問題。其二是西方社會學理論與馬克思主義相結合,形成了馬克思主義社會學傳統。在這方面,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李達、瞿秋白、陳翰笙等一批共產黨人和許德珩、李劍華、姜紹辰、李平心、馮和法等一批革命知識分子都做了大量的工作。1923年在上海大學增設社會學系,開設的課程有:社會學原理、進化社會論、社會主義史、現代社會、社會問題、勞動問題、婦女問題、人類學及人種學、統計學、社會政策和兩性問題等約40門必修課。這批共產黨人親自講課,並親自編寫教材,瞿秋白編寫的《現代社會學》、蔡和森編寫的《社會進化史》、李達的《現代社會學》等,在宣傳馬克思主義社會學方面起了重大作用。
到1949年,中國社會學發展已經初具規模,並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三)中斷時期(1952~1978年)
1951年11月~1953年,由於受蘇聯影響,高等教育及其體制改革,院系大調整,社會學被看成資產階級學說而被取消。社會學發展停滯。
(四)恢復重建時期(1979年~ )
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社會學在費孝通教授等老一代社會學工作者的努力下成立中國社會學研究會。1979年3月30日,鄧小平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講話中指出:「……政治學、法學、社會學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們過去多年忽視了,現在也需要趕快補課。」會後立即辦培訓班,各大學紛紛開設了社會學課程。此後,社會學走上了健康發展的道路。到1996年,中國大陸已有35個社會學研究機構,有25所大學成立了社會學系或專業,從事社會學研究和教學的專業人員有3000多人,他們開展了一系列與當代中國社會問題有關的研究工作,並取得了重大進展。二、當代中國社會學研究的新進展
隨著社會學研究的恢復,社會學研究在理論上取得了以下新的進展:
(一)發展理論與中國現代化研究
發展問題是全球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社會學學者們就中國的發展與現代化建設開展了廣泛的理論探索和經驗研究,圍繞著發展理論問題、中國現代化的特點、條件和道路問題等形成了較為一致的意見。學者們認為,當今中國正處於由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的時期,這一時期成功地實現了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軌,但也由此產生了一系列社會問題,除城鄉差別、貧富分化、社會腐敗等普遍性問題外,還有婚姻家庭問題、生育問題、民工潮、買賣戶口等特殊問題。(二)小城鎮與社區發展研究
費孝通在80年代初就開始關注小城鎮的研究,並發表了《小城鎮大問題》、《小城鎮再探索》等文章,就小城鎮的地位、作用、發展的影響因素、人口轉移及發展模式等問題展開了專門研究,帶動小城鎮研究廣泛展開。學者們圍繞小城鎮研究在中國城市化道路、城鄉社區關系、邊遠社區開發、社區服務、人口流動等一系列問題的研究上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
(三)中國社會分層研究
自改革開放以來,學者們對社會分層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並形成了新的較為一致的看法。學者們普遍認為,在現階段,原有的階級劃分標准不復存在,階層劃分取代了階級劃分,階層結構變化出現了新特點。其一是與現代經濟相聯系的職業階層壯大,且很多農民轉為工人;其二是職業的分化使原有階級內部出現擁有不同地位和財富的利益群體——階層;三是所有制結構的變動使個體私營業主階層出現。此外,與階層相關的一些問題也成為社會學界討論的熱點。(四)中國社會保障研究
隨著社會結構的轉型,90年代以來,社會保障問題成為學者們討論的重要課題,研究主要圍繞著社會保險制度、社會救助與救濟制度、社會福利制度等幾方面展開。學者們普遍注意到了我國目前的保障制度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城鄉社會保障存在著巨大差別;二是社會保險成了「企業保險」;三是失業保險急需發展;四是原有的社會保障機制單一等。針對存在的這些問題學者們提出了嘗試性的解決方案。
❻ 社會學考察社會的三種視角
社會研究主要有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兩大類。會用各種方法搜集經驗實證,包括問卷、面談、參與者觀察及統計研究。歷史社會學研究屬於定性社會研究方法。
不同的方法所面對的困難是它們都根據研究員各自採納的理論基礎來解釋及了解社會。作為功能主義者,艾彌爾·塗爾干喜歡以社會大規模結構來解釋任何東西。如果他是符號互動者,他便專注人們如何理解別人。馬克思主義者或新馬克思主義者把什麼都化作階級斗爭。
現象學家只是思考大眾對現實如何建立自己的意義。當各方都面對現實社會問題時,常常爭論誰對誰錯,而實際上會把不同方法學結合。
一般觀點將社會學區分為宏觀(巨視)或微觀兩類,認為分析單位如國家發展,就屬於前者;分析個人精神與家庭等,較屬於後者。這是相當僵化的解決看法。
事實上,所謂微觀並非依照研究單位的規模看,微觀較屬於處理社會學基本原型的東西,更觀察在不同單位之間的互動,事實上,在企業之間、乃至於國家之間,也可以視為是一個個個體,研究他們之間的互動關系,以微觀方式處理之─諸如用象徵互動論、現象學方法等。
互聯網是社會學家的興趣所在,原因有四:
一、它是研究工具。例如網上問卷調查代替紙張問卷;
二、它成為討論平台;
三、它本身是研究課題。互聯網的社會學研究網上社區、虛擬社區;
四、因為互聯網而產生社會組織上的改變,例如由工業社會轉型到知識社會的大型社會改變。一般歐美注意到互聯網問題,較傾向從媒介角度出發。
認為它不僅是一個溝通工具而已,更在於改變人們互動的模式,一如20世紀以前,貨幣出現聯帶影響人們的現代生活,都會生活等;或像古騰堡印刷術在歐洲蓬勃之後,對歐洲知識與教育等面向的改變。
(6)中國社會學的三種趨向擴展閱讀
社會學理論和方法研究是社會學學科發展的基礎。中國社會學理論和方法體系的建構,還處於翻譯引進與研究並重階段。
兩年來,歐美社會學的大量經典著作以及重要當代著作被譯介進來,其主題幾乎涵蓋了社會學的所有重要領域和部門,為建設中國社會學的學科基礎提供了廣泛的智識支撐,為拓展中國社會學研究的視野和論題范圍提供了有價值的啟發示範。
為提升中國社會學研究的內涵質量和規范水平提供了有益的參照標准,也為我們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為指導並結合當下的中國經驗發展本土社會學理論提供了思考進路。
兩年來,中國社會學界建構本土社會學的理論自覺更加明確。大家普遍認為,對於社會學基礎理論研究來說,西方社會學理論的引介和研討固然是必要的和重要的,但運用社會學的比較成熟的範式和方法。
通過廣泛深入的經驗考察尤其是實證研究,探討中國社會發展的實踐過程,在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總結現代化中國經驗,發掘其中的理論蘊涵,進行理論抽象和創新,乃是更加重要更為基礎性的工作 。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社會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社會學
❼ 中國社會學的發展歷程及其特點
西方社會學作為一門完整的學科,是於19世紀末傳入中國的。而中國的教育社會學卻在中國出現的很晚,而且是在中國高校開始出現的。本篇論文主要是結合社會學在中國的發展為脈絡來分析中國教育社會學的發展歷程的。
首先,從整體上分析一下中國教育社會學在中國建立的時代背景以及興起的原因,同時介紹一下國外相關的背景情況,以期與中國的教育社會學形成一個直觀而鮮明的對比,對中國教育社會學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從整體上能有一個大體的認識和把握。
❽ 中國社會心理學發展的趨勢有哪些
中國社會心理學發展的趨勢有哪些?這要看考察問題的視角和層面,有總體的趨回勢,有某個答方面的趨勢等等。如果從基本理論的視角看心理學總體層面的發展趨勢,至少可以概括為四點:即心理學科技化的發展趨勢;心理學綜合化的發展趨勢;心理學本土化的發展趨勢;心理學實用化的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參見楊鑫輝:《心理科學應當面向社會生活》, 《心理學探新》1990年第1期。
2.參見葛魯嘉:《心理文化論要~中西心理學傳統跨文化解析》,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1995年。
因此,發展趨勢主要是:當代心理學和當代一般科學都是一種事實與理論的混合物。應用是生命力,理論是指南針,兩者相輔相成而缺一不可,我們強調實用化是因為理論最終還是為了應用。供參考。
❾ 社會轉型期的發展趨勢有幾種
社會轉型期的發展趨勢有以下三種:
首先,當代中國社會轉型過程,實際上就是利益關系不斷調整的過程。改革打破了原有的利益格局,在由原來單一計劃經濟結構向市場契約型的多元結構的轉變過程中,我國社會階級、階層結構發生重大變化,社會利益主體結構呈多元化趨勢。傳統階層的經濟利益和政治社會地位受到威脅;新的社會階層不斷出現,提出了政治上和經濟上的各種要求;在經濟增長中被邊緣化的社會成員面對不平等的分配存在著「相對被剝奪」的離心情緒。由此,一元社會到多元社會的轉變改變了各類人群的社會角色和地位,無論處於何種階層的社會成員,出於自身現實利益的考慮都希望看到與自身利益密切相關的政治利益權利能在民主氣氛下高透明度地流動,希望得到更多參與政治生活的權利,擁有較多的機會表達自己的利益願望和要求。特別是那些處於「弱勢地位」的社會成員,存在著社會心理失衡加大傾向。這種社會結構變動中不同階級、階層經濟利益和政治社會地位帶來的摩擦與激盪的背後蘊涵著復雜而深刻的社會政治內涵。
其次,社會階層分化以及利益多樣化的趨勢不可避免導致價值取向的多元化。由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客觀條件和社會變革的復雜性,我國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利益分配和就業方式日益呈現出多樣化趨勢,這種多樣化也導致了社會觀念和價值取向的多元化。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結構的日益分化,在此基礎上形成的不同利益群體在價值趨向上形成了不同的社會態度和對社會生活的理解,使社會價值和社會意識多樣化趨勢表現得日益明顯。不僅如此,在當前錯綜復雜的社會環境下,在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盪,以及各種思潮相互沖突和碰撞的背景下,人們開始用合乎理性的目光評價政治現實,人們的價值取向正朝著個性化、現實化的端點移動。這種思想結構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使主流意識形態受到影響,客觀上使主流意識形態維持社會向心力的凝聚因素受到削弱,使得社會公眾的價值觀念日益多樣化。
第三,人們對政治民主提供保證及表達渠道的要求進一步提高。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和現代化的推進,現實生活中不同階層、不同社會群體之間的各種差別、差異、不平等和不公正的現象,依然客觀地存在著。這種現象不可能很快消除,並且會在一定時期和一定范圍內有所加大。當這種現象超越一定限度,人們的期望長期受挫折,就會構成政治不穩定的心理基礎,並在其他偶發條件的影響下,導致政治騷亂的社會氛圍。由於歷史的原因和種種現實因素的作用,廣大人民群眾的民主參與公共事務、政治事務的空間還很小,還處於自發狀態向自覺狀態的過渡之中。大多數群眾的民主參與主要以維護其經濟權益為目的,尚未把政治參與當作一種目標、一種價值自覺地去追求,因而導致社會民主參與的方式五花八門:有正當的參政議政、民主選舉、反映情況;也有在正常渠道不通或問題無法解決時採取極端方式來表達自己要求的,以致影響到社會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