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理學法學 » 艾曼努爾哲學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艾曼努爾哲學

發布時間: 2021-03-26 19:23:48

A. 1889~1899間在位的沙皇是

尼古拉二世
「血腥的尼古拉」是俄國最後一個沙皇(執政期從1894—1917年)尼古拉二世(1868—1918年)的綽號,這個綽號是與他的雙手沾滿了國內外人民的鮮血相聯系的。他胸襟狹窄,頑固不化,又極端殘忍。他在1905年1月9日以「工人想摧毀冬宮、殺害沙皇」為借口,下令向彼得堡請願的工人群眾開槍,當場被子彈打死、馬刀砍死和軍馬踩死的有1000多人,受傷者在2000人以上,其中包括許多婦女和兒童。彼得堡街頭灑滿了工人們的鮮血。這就是世界著名的「流血的星期日」。這一血腥暴行激起了人民的極大憤慨,導致俄國1905年革命爆發。而這次革命像晴天霹靂打破了資本主義世界紳士們的酣夢,宣告了帝國主義時期革命風暴的來臨。

B. 這個圖標是什麼牌子

品牌:艾詩蘭克

「Excelente」的創造者引用了西班牙語中「Excelente」的四個E作為其品牌的標志,所要傳達的就是卓越、優秀的特質。並將四個「E」引伸為企業的精神象徵,即:產品的功能要實用 [ Effective ],設計要原創 [ Exquisite ],對品質的把握要精銳 [ Elite ],服務生活以人為本的信念要永恆持久 [ Everlasting ]。
繼承義大利皇家御用品質,秉承「尊貴,就是從容地享受禮遇」的這一整體設計理念,用心地製作每一款皮具——Wapello(瓦佩羅)家族皮具品牌「Excelente」能在國際名品之林屹立百年而不衰。

主題
實用與原創的解構 精銳與恆久的交集

四個E組成的LOGO象徵
實用 一種永遠的耐久的功能
原創 一種永遠的締造的記憶
精銳 一種永遠的品質的把握
恆久 一種永遠的生活的職責

品牌歷史

艾詩蘭克品牌來源:1875年,義大利國王VittorianoEmmanuel II(維克多.艾曼努爾二世)指定Wapello(瓦佩羅)家族為宮廷皮具的御用製作商。
1919年,Wapello (瓦佩羅) 家族皮具皮包定名為「Excelente」。
1920年,Wapello(瓦佩羅)家族成為歐洲Sellfridge百貨公司等知名商場的引進品牌。
1969年,Wapello(瓦佩羅)家族,將字母商標中的四個「E」組合成品牌的圖形標志,同年,研發出雙軌道模縫工藝。
1978年「Excelente」開展全球化戰略,由歐洲先後擴展到澳洲、俄羅斯、南韓及中國台灣等地市場。
1995年 「Excelente」進入中國,確定中文名為「艾詩蘭克」,開始進駐全國知名商場。
1998年 「Excelente」拉桿箱面世,成為當代商旅皮具用品的首選品牌。
2000年 納帕系列、大象紋系列公文包面世,迅速成為引領當時商務時尚的標志性款式。
2003年 沿用雙軌道模縫工藝的手抓包、銀包面世,Excelente成為手抓包產品的先行者。
2006年火山爆炸紋系列的公文包、斜挎包、手抓包、銀包成功面世,迅速成為休閑箱包中的極品。
2007年至今,隨著艾詩蘭克人不斷的堅持與創新,所有產品均有他自己獨特的風格和皮料,日漸成為同行業的先驅者。

C. 地心引力的獲獎記錄

類別年份 名稱 獎項 接收方 結果 電影獎2014 金球獎最佳導演阿方索·卡隆獲獎 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影片提名最佳導演阿方索·卡隆獲獎最佳女主角桑德拉·布洛克提名最佳攝影艾曼努爾·盧貝茲基獲獎最佳剪輯Joe Walker最佳視覺效果影片最佳音響效果最佳音效剪輯最佳藝術指導提名最佳配樂獲獎 人民選擇獎 最受歡迎電影人 喬治·克魯尼,桑德拉·布洛克 提名 最受歡迎劇情類電影影片 提名 2015人民選擇獎最受歡迎劇情片獲獎 2013電影藝術獎最佳配樂Warner Bros提名電影節2014棕櫚泉國際電影節沙漠棕櫚成就獎桑德拉·布洛克獲獎2013好萊塢電影節年度女演員桑德拉·布洛克獲獎2013 威尼斯影節 數位未來電影影展獎 阿方索·卡隆 獲獎 協會2013美國電影學會年度十佳電影影片獲獎 2014美國視覺效果協會最佳特效電影視覺效果影片獲獎最佳真人影片CG背景最佳虛擬攝影最佳模型最佳真人影片模擬動畫效果最佳視覺效果合成2013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影片影片獲獎 最佳導演阿方索·卡隆最佳攝影艾曼努爾·盧貝茲基最佳剪輯阿方索·卡隆、Mark Sanger2013紐約在線影評人協會最佳導演阿方索·卡隆獲獎最佳攝影艾曼努爾·盧貝茲基2013波士頓影評人協會最佳攝影艾曼努爾·盧貝茲基獲獎 2013美國國家評論協會創新電影獎影片獲獎 年度十佳電影影片雜志2013《時代》年度十佳年度十佳電影影片獲獎 2013《電影手冊》年度十佳年度十佳電影影片獲獎2013《娛樂周刊》年度娛樂人物年度娛樂人物桑德拉·布洛克獲獎

D. 古今中外哪個人對世界政治和社會的影響最大

對世界影響最大的100大帝王排名
正榜100帝王排行全名單在這里列出的對世界影響最大的100帝王中,他們的稱謂可能是皇帝、國王、天皇,也可能是法老、哈里發、奧古斯都,只要符合本書前言中設定的條件,即一個獨立主權國家的最高統治者、終身制的統治權和某種形式的世襲或確定繼承人的權力、在當時和後世都被廣泛認可為帝王,都可以被列入本排行榜中。而歷史上還有一些對世界影響很大的統治者,如穆罕默德、黃帝、曹操、克倫威爾、希特勒、腓特烈大選侯等,因為不符合本書前言所設定的帝王的條件,沒有被列入本排行榜中。 1、君士坦丁大帝(羅馬皇帝)2、秦始皇(中國秦朝皇帝)3、亞歷山大大帝(馬其頓王、亞歷山大帝國皇帝)4、成吉思汗(蒙古大汗)5、歐麥爾一世(阿拉伯哈里發)6、阿育王(印度孔雀王朝君主)7、拿破崙·波拿巴(法國皇帝)8、彼得一世(俄國沙皇)9、大流士(波斯皇帝)10、查士丁尼一世(拜占庭皇帝)11、屋大維(羅馬元首)12、查理曼(法蘭克國王)13、漢武帝劉徹(中國西漢皇帝) 14、漢謨拉比(古巴比侖國王) 15、愷撒(羅馬元首)16、美尼斯(古埃及法老)17、明治天皇(日本天皇) 18、居魯士(波斯皇帝)19、薩爾貢(阿卡德國王) 20、伊莎貝爾一世(西班牙女王)21、奧託大帝(德意志國王)22、伊麗莎白一世(英格蘭女王) 23、阿克巴大帝(印度莫卧兒王朝皇帝) 24、路易十四(法國波旁王朝國王)25、征服者威廉(英格蘭國王) 26、圖特摩斯三世(古埃及法老) 27、烏爾班二世(羅馬歡迎訪問中安論壇!)28、威廉一世(德國皇帝) 29、唐太宗李世民(中國唐朝皇帝) 30、奧斯曼一世(土耳其帝國蘇丹)31、薩拉丁(埃及阿尤布王朝蘇丹) 32、帖木兒(帖木兒帝國君主) 33、穆阿維葉(阿拉伯倭馬亞王朝阿里發)34、拉美西斯二世(古埃及法老)35、明太祖朱元璋(中國明朝皇帝)36、康熙皇帝(中國清朝皇帝) 37、威廉一世(荷蘭執政) 38、尼布甲尼撒二世(新巴比侖國王) 39、葉卡捷琳娜二世(俄國女沙皇) 40、蘇萊曼大帝(土耳其帝國蘇丹)41、腓特烈大帝(普魯士國王)42、古斯塔夫二世(瑞典國王)43、迦膩色迦(貴霜帝國君主)44、維克多·艾曼努爾二世(義大利國王)45、伊凡三世(莫斯科大公、俄國沙皇)46、曼蘇爾(阿拉伯帝國哈里發)47、威廉三世(荷蘭執政、英國國王)48、愛德華一世(英格蘭國王)49、若昂大帝(葡萄牙國王)50、隋文帝楊堅(中國隋朝皇帝) 51、沙普爾二世(波斯薩珊王朝皇帝) 52、卡洛斯一世(西班牙、德意志國王)53、英諾森三世(羅馬歡迎訪問中安論壇!)54、魏孝文帝拓跋宏(中國北魏皇帝) 55、海護王(印度笈多王朝君主)56、圖拉真(羅馬帝國元首)57、巴西爾二世(拜占庭皇帝) 58、宋太祖趙匡胤(中國北宋皇帝)59、漢高祖劉邦(中國西漢皇帝) 60、亨利八世(英格蘭都鐸王朝國王)61、亞歷山大二世(俄國沙皇)62、戴克里先(羅馬皇帝)63、哈拉爾藍牙王(丹麥國王) 64、提格拉·帕拉薩三世(亞述國王)65、穆罕默德·阿里 (埃及帕夏) 66、腓特烈二世(德意志、西西里國王)67、路易九世(法國卡佩王朝國王)68、矮子丕平(法國加洛林王朝國王) 69、武丁(中國商朝國王) 70、伊本·沙特 (沙烏地阿拉伯國王) 71、阿爾弗烈德大帝(英格蘭國王) 72、維多利亞(英國女王、印度女皇)73、利奧波德二世(比利時、剛果國王) 74、查理四世(德意志國王) 75、穆罕默德·杜爾(桑海國皇帝)76、希拉克略(拜占庭皇帝) 77、利奧三世(拜占庭皇帝) 78、忽必烈(蒙古大汗、中國元朝皇帝)79、月護王(印度孔雀王朝君主)80、旭烈兀(蒙古帝國伊兒汗)81、李成桂(朝鮮李朝國王) 82、朱拉隆功(泰國曼谷王朝國王)83、西蒙大帝(保加利亞國王) 84、梅什科一世(波蘭國王) 85、克洛維(法蘭克國王)86、推古天皇(日本女天皇) 87、亞歷山大一世(俄國沙皇) 88、查理七世(法國瓦盧瓦王朝國王)89、伊凡雷帝(俄國沙皇)90、紅鬍子腓特烈(德意志國王)91、腓力二世(法國卡佩王朝國王)92、阿拔斯一世(波斯薩非王朝皇帝)93、武則天(中國女皇)94、戒日王(印度戒日朝國王)95、 瑪麗婭·特蕾莎(奧地利女皇)96、厄查納(阿克蘇姆國王)97、大衛王(猶太以色列國王)98、克努特大帝(丹麥、英格蘭國王)99、亞蓋洛(立陶宛、波蘭國王)100、乾隆(中國清朝皇帝)

如想知道上述某個人的事跡,請留言。

E. 克勞修斯事跡

魯道夫·尤里烏斯·艾曼努爾·克勞修斯(Rudolf Julius Enmanvel Clausius, 1822-1888)德國物理學家,是氣體動理論和熱力學的主要奠基人之一。),1822年1月2日生於普魯士的克斯林(今波蘭科沙林)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曾就學於柏林大學。1847年在哈雷大學主修數學和物理學的哲學博士學位。從1850年起,曾先後任柏林炮兵工程學院、蘇黎世工業大學、維爾茨堡大學、波恩大學物理學教授。他曾被法國科學院、英國皇家學會和彼得堡科學院選為院士或會員。)因發表論文《論熱的動力以及由此導出的關於熱本身的諸定律》而聞名。1855年任蘇黎世工業大學教授,1867年任德意志帝國維爾茨堡大學教授,1869年起任波恩大學教授。 研究成果熱力學研究 克勞修斯主要從事分子物理、熱力學、蒸汽機理論、理論力學、數學等方面的研究,特別是在熱力學理論、氣體動理論方面建樹卓著。他是歷史上第一個精確表示熱力學定律的科學家。1850年與蘭金(WilliamJohnMa-ZquornRankine,1820~1872)各自獨立地表述了熱與機械功的普遍關系──熱力學第一定律,並且提出蒸汽機的理想的熱力學循環(蘭金-克勞修斯循環)。1850年克勞修斯發表《論熱的動力以及由此推出的關於熱學本身的諸定律》的論文。他從熱是運動的觀點對熱機的工作過程進行了新的研究。論文首先從焦耳確立的熱功當量出發,將熱力學過程遵守的能量守恆定律歸結為熱力學第一定律,指出在熱機作功的過程中一部分熱量被消耗了,另一部分熱量從熱物體傳到了冷物體。這兩部分熱量和所產生的功之間存在關系:。式中dQ是傳遞給物體的熱量,dW表示所作的功,U是克勞修斯第一次引人熱力學的一個新函數,是體積和溫度的函數。後來開爾文把U稱為物體的能量,即熱力學系統的內能。論文的第二部分,在卡諾定理的基礎上研究了能量的轉換和傳遞方向問題,提出了熱力學第二定律的最著名的表述形式(克勞修斯表述):熱不能自發地從較冷的物體傳到較熱的物體。因此克勞修斯是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兩個主要奠基人(另一個是開爾文)之一。 在發現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基礎上,人們期望找到一個物理量,以建立一個普適的判據來判斷自發過程的進行方向。克勞修斯首先找到了這樣的物理量。1854年他發表《力學的熱理論的第二定律的另一種形式》的論文,給出了可逆循環過程中熱力學第二定律的數學表示形式:,而引入了一個新的後來定名為熵的態參量。1865年他發表《力學的熱理論的主要方程之便於應用的形式》的論文,把這一新的態參量正式定名為熵。並將上述積分推廣到更一般的循環過程,得出熱力學第二定律的數學表示形式:≤0等號對應於可逆過程,不等號對應於不可逆過程。這就是著名的克勞修斯不等式。利用熵這個新函數,克勞修斯證明了:任何孤立系統中,系統的熵的總和永遠不會減少,或者說自然界的自發過程是朝著熵增加的方向進行的。這就是「熵增加原理」,它是利用熵的概念所表述的熱力學第二定律。後來克勞修斯不恰當地把熱力學第二定律推廣到整個宇宙,提出所謂「熱寂說」。 氣體動理論研究 在氣體動理論方面克勞修斯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克勞修斯、麥克斯韋、玻耳茲曼被稱為氣體動理論的三個主要奠基人。由於他們的一系列工作使氣體動理論最終成為定量的系統理論。1857年克勞修斯發表《論熱運動形式》的論文,以十分明晰的方式發展了氣體動理論的基本思想。他假定氣體中分子以同樣大小的速度向各個方向隨機地運動,氣體分子同器壁的碰撞產生了氣體的壓強,第一次推導出著名的理想氣體壓強公式,並由此推證了玻意耳-馬略特定律和蓋·呂薩克定律,初步顯示了氣體動理論的成就。而且第一次明確提出了物理學中的統計概念,這個新概念對統計力學的發展起了開拓性的作用。 1858年發表《關於氣體分子的平均自由程》論文,從分析氣體分子間的相互碰撞入手,引入單位時間內所發生的碰撞次數和氣體分子的平均自由程的重要概念,解決了根據理論計算氣體分子運動速度很大而氣體擴散的傳播速度很慢的矛盾,開辟了研究氣體的輸運過程的道路。 其他貢獻 克勞修斯在其他方面貢獻也很多。他從理論上論證了焦耳-楞次定律。1851年從熱力學理論論證了克拉珀龍方程,故這個方程又稱克拉珀龍-克勞修斯方程。1853年他發展了溫差電現象的熱力學理論。1857年他提出電解理論。1870年他創立了統計物理中的重要定理之一──位力定理。1879年他提出了電介質極化的理論,由此與O.莫索提各自獨立地導出電介質的介電常數與其極化率之間的關系──克勞修斯-莫索提公式。 主要著作有《力學的熱理論》、《勢函數與勢》、<熱理論的第二提議》等。 熱力學理論熱力學理論的奠基者克勞修斯一生研究廣泛,但最著名的成就是提出了熱力學第二定律,成為熱力學理論的奠基人之一。人類科學發展到19世紀,蒸汽機的應用已經十分廣泛,如何進一步提高熱機的效率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成了理淪物理研究的重點課題。1824年,卡諾在熱質說和永動機不可能的基礎上證明了後來著名的卡諾定理,這不僅推論出了熱機效率的最上限,而且也包含了熱力學第二定律的若干內容。此後,經過許多科學家長期的研究,到19世紀中葉,能量轉化和守恆定律建立了起來,這個物理學中極其重要的普遍規律,很快就成為研究熱和其他各種運動形式相互轉化的堅實基礎。 克勞修斯從青年時代起,就決定對熱力進行理論上的研究,他認為一旦在理論上有了突破,那麼提高熱機的效率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有了明確目標,克勞修斯學習異常勤奮,他知道只有在學生階段打下堅實的數理基礎,才能在今後的研究道路上有所建樹。因此,克勞修斯用了近10年時間在學校里埋頭苦讀。有志者事竟成,1850年,克勞修斯發表了第一篇關於熱的理淪的論文——《論熱的動力以及由此推出關於熱本身的定律》。在論文里,他首先以當時焦耳用實驗方法所確立的熱功當量為基礎,第一次明確提出了熱力學第一定律:在一切由熱產生功的情況中,必有和所產生的功成正比的熱量被消耗掉;反之,消耗同樣數量的功,也就會產生同樣數量的熱。按照這個基本定律,克勞修斯又以理想氣體為例,進行進一步的論述,否定了熱質理論的基本前提,即宇宙中的熱量守恆,物質內部的熱量是對氣體分子運動論的貢獻 作為熱力學理淪的奠基人,克勞修斯一生的成就遠不止於此,他在許多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研究成果,尤其在氣體分子運動淪方面,人們也習慣性地把他和麥克斯韋、玻耳茲曼一起稱為分子運動論的奠基人。 氣體分子理論 早在18世紀,科學家們就發現氣體是由大量激烈運動的粒子組成的,氣體的壓力來自於粒子對器壁的碰撞。到了19世紀50年代,克勞修斯等建立了熱力學理論,並用熱的運動學說作為基礎來進行分子運動研究,這大大促進了分子運動學說的發展。l857年,克勞修斯發表了一篇具有奠基性質的論文《論我們稱之為熱的那種運動》,論文內容豐富,闡述了多個有關分子運動的問題。克勞修斯從氣體是運動分子集合體的觀點出發,認為考察單個分子的運動既不可能也毫無意義,系統的宏觀性質不是取決於一個或某些分子的運動,而是取決於大量分子運動的平均值。因此,他提出了統計平均的概念,這是建立分子運動論的前提。根據這個前提,克勞修斯建立了理想氣體分子運動的模型,並強調分子的動能不僅是它們的直線運動,而且是分子中原子旋轉和振盪的運動,從而正確確定了實際氣體和理想氣體的區別。在此基礎上,克勞修斯計算了碰撞器壁的分子數和相應的分子的動量變化,並通過一系列復雜的演算和論證,最終得出了因分子碰撞而施加給器壁的壓強公式,從而揭示了氣體定律的微觀本質。不僅如此,克勞修斯還把目光投向了氣體的固態和液態。他論斷說:三種聚集態中的分子都在運動,只是運動的方式有所差異而已。 在1857年的淪文中,克勞修斯第一次計算得到了氧、氮、氫3種氣體分子在冰點時的速率。然而這個氣體分子運動速度高達每秒數百米的結論,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意料,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氣體的擴散(比如煙霧的彌漫)過程是相當的緩慢,因此人們對於克勞修斯的研究成果表示了極大的懷疑。如何才能解釋這個根據理論計算得出的分子運動速度,與氣體擴散現象所顯示的速度二者之間的矛盾呢?克勞修斯陷入了新的困惑之中。他意識到,自己以前把分子看作數學幾何點的模型不夠確切,必須加以修正。他從分析氣體分子間的相互碰撞人手,把分子的作用范圍作為他依據的主要概念,引人了在單位時間內所發生的碰撞數和分子運動的自由程兩個概念,並得出了第一個子均自由程的公式。通過這些全新的研究方法,克勞修斯認為,盡管單個分子運動的速度非常快,但由於分子間的相互碰撞,分子運動的軌跡十分曲折,就整個分子的集合體而言,其前進的路程就更加漫長,遠遠小於分子運動速度紿出的結果,這也就是氣體擴散緩慢的原因。克勞修斯開創性地解決了氣體擴散速度小於分子運動速度之間的矛盾,終於打消了人們心頭的疑慮,使得他們對於分子運動論充滿了信心,開辟了研究氣體運動現象的道路。

F. 普奧戰爭是怎麼爆發的

1866年6至8月發生的奧意戰爭,是義大利的民族解放和國家的統一,在普魯士的支持並與其結成反奧聯盟的情況下,同奧地利之間展開的戰爭。義大利雖然戰敗,但由於義大利人民群眾的革命熱情和積極支持,加之奧地利在普奧戰爭中的失敗,義大利最終還是基本上實現了民族解放和國家統一。

1859年奧意法戰爭和1859~1860年義大利革命的結果,義大利基本上實現了統一。1861年3月建立了義大利王國,撒丁國王維克多?艾曼努爾二世繼承了王位。只有羅馬和威尼斯省仍歸奧地利管轄。

1866年4月,維克多?艾曼努爾二世與普魯士結成反奧聯盟。普魯士向義大利提供了1.2億馬克的援助,並答應幫助解決威尼斯歸還義大利王國的問題。

6月17日,普奧戰爭爆發。6月20日義大利參戰,奧意戰爭爆發。

意軍主力部隊10萬人,名義上由國王統率,實際上歸參謀長拉馬爾莫拉將軍指揮。在明喬河一線展開,於6月23日轉入進攻。在曼圖亞留有3萬人的強大預備隊。與此同時,恰利季尼將軍統率的一個軍約9萬人,從博洛尼亞和費拉拉地域向前開進,准備對奧軍的翼側和後方實施突擊。

奧地利軍隊為了應付兩條戰線作戰,不得不在義大利境內組建了一支7.8萬人的南線軍隊,由阿爾布雷希特大公指揮,於6月24日從維羅納東南地域發起進攻,還在庫斯托查附近地區,將遭遇的義大利軍隊擊敗。拉馬爾莫拉將軍損失1萬餘人後,被迫撤退到克雷莫納地區。

恰利季尼將軍得知意軍在庫斯托查附近地區戰敗後,立即回師後撤,未能發展戰果。因為,奧地利與普魯士作戰失利,尤其是7月3日在薩多瓦附近戰敗,必須火速調兵保衛維也納。這就使意軍得以在威尼斯和蒂羅爾轉入進攻。在這期間,加里波第的部隊作戰非常出色,解放了蒂羅爾南部全境。但是,維克多?艾曼努爾二世命令他們撤退。於是,蒂羅爾再度被奧軍佔領。

7月20日,義大利海軍在利薩島附近被奧地利海軍戰敗。利薩海戰是蒸汽裝甲艦船的首次大海戰。6月16日,由11艘裝甲船、5艘巡航艦、3艘炮艦組成的義大利分艦隊,在佩爾薩諾海軍上將率領下,從安利納出海,企圖用登陸的方式攻佔設有防禦的工事,並作為奧地利海軍基地的利薩島(島上僅有9處永備工事,11個炮兵連共88門火炮,守島部隊近3000人)。

7月18日和19日,意軍對利薩島發起進攻,因組織不力,沒有掌握有關守島部隊的必要情報,遭到了奧軍的頑強抵抗。7月20日拂曉,一支由7艘裝甲艦、7艘炮艦、1艘桅帆戰列艦、5艘巡航艦、1艘輕巡航艦組成的奧地利艦隊,在馮?特格特霍夫海軍少將率領下,前往支援守島部隊。奧地利軍隊突然發起攻擊,集中炮火打擊義大利海軍艦隊,但裝甲艦之間的炮戰未能奏效。於是,奧地利的旗艦「斐迪南?馬克斯大公」號裝甲艦撞擊義大利的「義大利國王」號裝甲艦,後者連同400名艦員被擊沉,從而決定了這場海戰的結局。另一艘義大利軍艦「角力場」號被炮火擊中後起火,失去戰鬥力,最後爆炸。此後,義大利艦隊轉入退卻。義大利失敗的原因是偵察很差,沒有戰斗計劃,通信聯絡不好,佩爾薩諾海軍上將優柔寡斷,指揮失誤。但義大利海軍在利薩海戰的失敗,沒有改變已被奧普戰爭所決定了的這次奧意戰爭的結局。這次戰爭的海戰規模雖然並不很大,但是它卻以蒸汽裝甲艦船作為交戰工具的首次海戰,從而在戰史上留下了值得紀念的一頁。

8月10日,奧意戰爭結束,義大利和奧地利簽訂停戰協定,1866年10月3日於維也納簽訂和約。和約規定,奧地利把威尼斯省割讓給拿破崙第三,再由拿破崙第三將它交給義大利王國。由於人民群眾的革命熱情和積極的支持,義大利基本上實現了民族解放和統一。

G. 墨索里尼的情婦是

克拉雷塔·佩塔奇

1945年,盟軍的進攻一次次加強。4月25日,大勢已去的墨索里尼和他的情婦佩塔奇離開米蘭逃往瑞士。次日拂曉,他們在一家旅館等待3000名黑衫軍與自己會合,但卻連個影子都沒等到。幾天後,他們就在東戈附近被義大利解放組織的游擊隊員捕獲了。對於怎樣處置墨索里尼,游擊隊員們發生了爭執:一方主張立即把他處死,另一方主張把他交給盟軍。最後,手提機槍解決了問題——墨索里尼和他的情婦變成了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