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開題報告
音樂教育是目前素質教育很重要的一部分.如何上好音樂課呢 我調查了當前初中音樂課的現狀,並進行了思考與探索,有如下實踐:指導學生認真的理解,深情地歌唱,潛心的欣賞,興致淋漓的彈奏,進而進行迷人的創作,以此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使他們有一對審美的耳朵,高尚的情操.
[關鍵詞]音樂教育,音樂調查,思考,探索,音樂興趣,審美
[引言]音樂作為人類社會的文化現象,它是一種以多種學科為基礎和背景的學科體系.它所體現出來的文化,是一種充滿活力,開放的,流動的,動態的學科.它以不斷的變化去適應或影響人們思想的表達和情感的願望,並且對人們觀念的形成產生重要的作用.
[正文]在現在這個人才競爭激烈,世界瞬息萬變的社會中,人的總體素質被重視起來,而音樂則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音樂教育已經引起普遍的關注.作為一名中學音樂教師所肩負的責任也是非常重大的.但現在卻有一種流行的說法:"學生喜歡音樂卻不喜歡上音樂課."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呢 這就要從兩個方面去分析了.
一,學生方面:
中學生的心理發展正處在一個特殊的階段,其心理特徵不同於兒童,也有別於成人,正是"半大人"時期.中學階段是他們生長的高峰期之一,隨著生理上的巨大變化,心理發展也必然經歷由量到質的變化過程.原蘇聯的彼得羅夫斯基在論述中學生的心理特點時曾指出:中學生正處於少年末期,在他們身上同時存在"孩子氣"和"成人氣"的特性,既要求自尊,自治,在生活中表現出相當強的獨立性,同時又對父母有一定的依賴性.他們的音樂認知處於從幼稚向成熟的發展之中.相比小學生而言,中學生的認知機能有了長足進步;而與成人相比,他們常常表現出表面性和片面性.進入中學,結識了新的老師,同學,增加了許多新的學科,接觸音樂的內容也更廣泛了.但是,由於學生的年齡和知識水平畢竟有限,故他們對音樂的認識還是比較膚淺的,常常受到社會的影響,簡單的認為流行就是美,在通俗歌曲和搖滾樂的潮流迅速而猛烈的沖擊下,很多學生對此十分喜歡,甚至要求在音樂課上也欣賞這一類內容,我就遇到了多次,從而反映了他們對音樂了解和認識的片面性.
另外,中學生普遍喜歡唱歌,但初中階段正進入變聲期,許多學生的歌聲不如童聲了,特別是男生很明顯,當他們聽到別人悅耳的歌聲時,不免產生焦慮,自卑的情緒.在課上他們就不大願意唱,或寧願大家一起唱,以免顯露自己的"不足".而且,隨著中學學科的增加和分化,對於音樂來說,中學階段既是建立音樂興趣的時期,也可能是轉移的時期.他們已經能把探索的視線對著自己了.一舉一動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別人怎麼看自己,評價自己,都會是他們所關注的.雖然也有一些人會大膽的當眾表現自己,但大部分中學生還是顯現一定的"閉鎖性",他們小學時對老師提的問題,總是能積極舉手,毫無顧慮,中學則是在自己沒有把握時決不舉手,原因就是怕答錯了,有損"形象".比如:我給初二的學生講五線譜知識,講解過後考考他們,要到黑板上畫高音譜號和低音譜號,如果我說:"誰行的話就請自己舉手上台來."那學生是絕對不會上前來的,哪怕我說:"畫錯了也沒關系","畫對了有加分"等等之類的話也都是無效的,學生表現的是:不愛動或不屑做.其實這些舉動的背後,是他們的羞怯心理在"作怪",並且有一定的普遍性. 二,教師方面:
首先,一些受了傳統教育觀念影響的教師們孤立地把"雙基"作為主導或唯一的目標,而忽略了學生的興趣,情感和自我表現能力.在每周只有一節的課中,學生乘興而來,卻遇到枯燥的樂理,老套的教學模式,並沒有帶給學生音樂真正的美感,他們就往往以被動接受和心不在焉的方式進行逃避.其次,有些音樂教師一直是孤軍奮戰,由於缺少相互學習和交流,久而久之成了自我封閉的教學模式,也有的因為曾經在教學上取得過一點成績而在原地沾沾自喜,這些都與音樂教育的發展不合拍的.有句話說得好:學生永遠是新的.如果我們教師停步不前,必會遭到歷史的淘汰.第三,教學內容和形式方面都趨於單調,許多學校都只*"老師的說和唱","粉筆","琴","錄音機"等,課上除了唱歌就是聽歌了.還有些老師懶得設計課例,自製教具和使用已有的先進課件,就只用單調模式進行教學.或者,有的老師喜歡主宰一切,學生只能洗耳恭聽,氣氛嚴肅枯燥.第四,有些老師在學生面前要擺"先生架子".這樣的話,就和學生有了隔閡和距離.
那麼,如何改變這一現狀,吸引中學生上好音樂課呢
前提:我愛學生,從心底里喜歡他們!我把學生看成一個有待開啟的寶庫,雖然,他們有時會惹你生氣,但我總是努力的去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同時,音樂是一門藝術課,我們老師也要像藝術家一樣善於"進入角色",針對學生這位"對象",本著始終為教學服務的宗旨,老師要會演,既是演員,又是導演.在《中學音樂教學大綱》的指導下,我在教學實踐中是這樣做的: 1,認真的理解:
中學基本樂理教學的任務是:在感受音樂的基礎上,使他們認識、理解、掌握、運用知識、提高學生的獨立視唱能力及感受、理解、表現。創造音樂的能力!但實踐中,這方面的內容又是比較枯燥和不容易理解的.所以,要採取一些特殊的導入,來增加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例如:我在教"樂句"這一知識點時,先在黑板上出示一些簡短的,拍子多樣的,尾音上揚的旋律,如圖: 1=C 3/4
(上句):∣5 - 65∣3 - 36∣5 5 ì6∣5 - -∣ (下句): (其他略)
他們會創編出很多好的下句,然後我就啟發"這樣是不是很象古代詩人在對詩啊 "通過創編,讓學生自己歸納出樂句的概念和要求.同時,我要求他們將好的旋律哼唱出來,也可以自己加上一些變化把小作品展示給大家,學生的積極性很高.
又如:在視唱練耳方面,我採取了"比一比,賽一賽"的模式,讓學生為自己小組爭高分.把視唱,聽音,聽辯和聽記等教學內容編成游戲,比賽和搶答題.他們爭先恐後的樣子可認真了. 2,深情地歌唱:
中學的歌唱教學活動,是引導學生用歌聲正確地表達歌曲思想內容和情感的.針對不同情感的歌曲,老師要設計適當的導入.比如,在教學生學唱《大海啊,故鄉》(初中第二冊音樂課本)時,我先請學生談談我們的家鄉湖州.他們就七嘴八舌地說開了,有說湖州地理和物產的;有說湖州名勝的;有說湖州名人的;有說贊美湖州的歌曲的;以及有說和湖州相關的詩詞的等等„„我最後總結:"由此可以看出你們對家鄉的了解和熱愛,今天有一個人也很愛自己的故鄉,但他是用歌聲來表達的,我們帶著幾個問題來聽聽看."(問題:歌中的"我"故鄉在哪裡 這個"我"現在在故鄉嗎 他是怎麼表達對故鄉的愛的 )從而,讓學生在理解了歌所要表達的情感後,讓他們帶著自己對故鄉的熱愛和歌曲的情感融合在一起來學唱,在唱的過程中他們能把情感處理得很好.強弱都用得恰到好處.最後,他們學會了,我拿出一首詩句"湖山信是
東南美,一望彌千里"!讓學生為這詩句來創編旋律,寫好的同學既可以自己哼唱,也可以請一位"歌手"唱出來,優秀作品可以貼在作品欄里,從而激發了他們的創作慾望.又如:我在教《河邊對口曲》(初中音樂第三冊課本)時,採用多媒體課件,放了一段戰爭小片段,讓他們看後說說戰爭時期老百姓的生活.學生能把自己從書上學到的知識和觀看影片獲得的資料描述出來.然後,我將歌詞設計成劇本的模式出示給他們看,給他們幾分鍾准備.讓學生來做演員,表演這一片段.他們會很想試試的,並且要表演成功就一定會把歌曲情感全理解.然後,我再象"導演"一樣,給他們指導,最後把旋律加進來,說唱出來.課堂氣氛非常踴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不知不覺中,學生既學會了革命歌曲,也使他們感受到這類作品同樣很有魅力,並有很深刻的意義,不像一些流行歌曲,都是"情"和"愛". 3,潛心地欣賞:
音樂欣賞課的重點是從"聽"中去感受作品,但如果提高和加強音樂課堂的意境設計,那會使每一堂課精彩,有趣,生動,活潑,同時,對陶冶情操,提高他們的欣賞能力,培養興趣起到很大的作用.但學生目前比較喜歡的是流行音樂,我要怎麼讓他們去聽戲曲一類的作品呢 如:欣賞越劇《祥林嫂》(初中第四冊課本)時,我以給學生講一個故事的形式導入,將主人公凄慘的命運有感情的講述,把學生的情感調動起來.也以角色的表演帶動來聽祥林嫂唱《聽他一番辛酸話》.又例如:欣賞木管五重奏《窗花舞》(初中第四冊課本)時,我利用自己本身有舞蹈的專長,將內容節奏宜載歌載舞的一段編成簡單的舞蹈片段,以邊歌邊舞的形式上課,吸引了同學的學習興趣.有時,我還讓學生自己自由創編,培養他們的情感表達.學生的積極性一樣很高,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4,興致淋漓地彈奏:
現在許多學生都會一點器樂,這方面的教學能提高學生識譜能力,鞏固基本樂理的知識,增強對音樂的表現力,使他們的音樂素質得到全面的發展.比如:在一節課器樂課上,講的是打擊樂器(初中第二冊課本),我找來了:鼓,鈸,鑔,碰鈴,木魚,小鑼等等樂器,以組為單位,讓學生每人都能使用到一件樂器.然後,先讓他們"玩"(既了解),然後給一小段節奏,試著敲一敲,其他沒有樂器的同學就用拍手或拍腿的方式配合.輪流一圈後,通過訓練,學生能把握了,我就將自己挑選來的音樂旋律和多媒體屏幕上的電影場景放給學生聽,感受了解之後,讓學生用手中的樂器發揮作用,來給音樂,場景配上簡單的節奏.雖然,學生開始會很糟糕,但他們能慢慢同過訓練越來越好的.雖然有點亂,但每一位學生都用心的聽和感受,積極的參與,怕自己錯過了機會,效果很好! 5,迷人的創作:
在音樂教育中,學生的創作是最珍貴的.在教學中,作為老師,我應用個人電腦中最流行的迷笛音樂來製作軟體,通過學習能製作屬於自己的美妙音樂了.打開Cakewalk,就能看到音軌窗(Track),這是主窗口,它分為兩部分,左邊是各個音軌參數,右邊是一條條被分割的整條音軌.兩邊都一一對應.我還給它們取了名字,以便於區分.第二個主要的窗口就是鋼琴卷簾窗(Piano Roll)從VIEW菜單中點擊它就可以進入這個"神秘地帶"了.例如:我將自己製作的表現"課間"的音樂向學生展示: 1=C 2/4
5│11 21│0 5.6│65 0│06 62│22 02│22 1.6│5 3 0│ 6.5 6.5│3 5.3│6 6 0│12 22│02 03│5 ì│ì -‖
通過展開討論我的"課間",學生表現出很強的興趣.從而激發了他們創作的慾望.於是我便出示一系列場景如:餐廳里;宴會上;湖面劃船;運動會上;貓捉老鼠等等.讓學生從樂句→樂聯→樂段,逐漸來創作,使他們從音階,旋律,節奏強弱多方面來體會,思考,表達,最終培養了學生具有審美的耳朵和高尚的情趣.
[總結]綜上所述,是我對吸引中學生上好音樂課的思考與探索.實踐證明:我的五點作法行知有效,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也是符合音樂教育的規律的.我將在這條音樂教育的道路上繼續思考與實踐
⑵ 如何寫小學音樂課識譜教學開題報告
開題報告的格來式(通用)
由於開題報告源是用文字體現的論文總構想,因而篇幅不必過大,但要把計劃研究的課題、如何研究、理論適用等主要問題說清楚,應包含兩個部分:總述、提綱。
1 總述
開題報告的總述部分應首先提出選題,並簡明扼要地說明該選題的目的、目前相關課題研究情況、理論適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數據等等。
2 提綱
開題報告包含的論文提綱可以是粗線條的,是一個研究構想的基本框架。可採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綱形式。在開題階段,提綱的目的是讓人清楚論文的基本框架,沒有必要像論文目錄那樣詳細。
3 參考文獻
開題報告中應包括相關參考文獻的目錄
4 要求
開題報告應有封面頁,總頁數應不少於4頁。版面格式應符合以下規定。
開 題 報 告
學 生:
一、 選題意義
1、 理論意義
2、 現實意義
二、 論文綜述
1、 理論的淵源及演進過程
2、 國外有關研究的綜述
3、 國內研究的綜述
4、 本人對以上綜述的評價
三、 論文提綱
前言、
一、
1、
2、
3、
⑶ 培養學生音樂學習興趣的開題報告
(雖然我沒有相關的報告,但我知道有一個日本的著名的音樂教育家的音樂教育方法是很有用的,在這里介紹給你,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鈴木鎮一是世界著名的音樂教育家,他每年能夠培養700個莫扎特式的小提琴神童。
三千人同時演奏小提琴,這樣壯觀的場景,你曾經想像過嗎?而所有演奏者全是學生,其中多半是幼兒,甚至是三四歲的幼兒,而且他們完全沒有經過統一的訓練,這樣神奇的事情,你會覺得不可思議嗎?
2003年3月31號,日本的3000名兒童從全國各地匯集到東京的一個音樂會場,他們集體演奏小提琴,按照從500人到1000人、1500、2000人的規模,逐漸遞增。最後達到3000人的超大型演奏,把表演大會推向最高潮。這些孩子們的合奏,簡直如同一人獨奏那樣和諧,但他們既不是精選出來的尖子,也沒有經過其他什麼特殊的訓練。這樣的無法言喻的精彩演奏使與會的所有聽眾深受感動,在場的一些世界級著名音樂大師們甚至是邊聽邊流淚。他們為如此眾多年幼的孩子出色的演奏而驚訝,被那高超優美的音樂所感動。但是怎麼會冒出那麼多的音樂神童呢?方法——聽!鈴木鎮一的一個很重要的教學方法就是給他的學生收集世界頂尖演奏家的錄音帶,要求他的學生們聽賞。
⑷ 音樂學本科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範文
您的音樂學專業開題報告有什麼要求呢
開題報告是需要多少字呢
你可以告訴我具體的排版格式要求,希望可幫到你,祝順利
開題報告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論文名稱
論文名稱就是課題的名字
第一,名稱要准確、規范。准確就是論文的名稱要把論文研究的問題是什麼,研究的對象是什麼交待清楚,論文的名稱一定要和研究的內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確地把你研究的對象、問題概括出來。
第二,名稱要簡潔,不能太長。不管是論文或者課題,名稱都不能太長,能不要的字就盡量不要,一般不要超過20個字。
(二) 論文研究的目的、意義
研究的目的、意義也就是為什麼要研究、研究它有什麼價值。這一般可以先從現實需要方面去論述,指出現實當中存在這個問題,需要去研究,去解決,本論文的研究有什麼實際作用,然後,再寫論文的理論和學術價值。這些都要寫得具體一點,有針對性一點,不能漫無邊際地空喊口號。主要內容包括:⑴ 研究的有關背景(課題的提出): 即根據什麼、受什麼啟發而搞這項研究。 ⑵ 通過分析本地(校) 的教育教學實際,指出為什麼要研究該課題,研究的價值,要解決的問題。
(三) 本論文國內外研究的歷史和現狀(文獻綜述)。
規范些應該有,如果是小課題可以省略。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廣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尋找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從而確定本課題研究的平台(起點)、研究的特色或突破點。
(四)論文研究的指導思想
指導思想就是在宏觀上應堅持什麼方向,符合什麼要求等,這個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學、政治理論,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發展規劃,也可以是有關研究問題的指導性意見等。
(五) 論文寫作的目標
論文寫作的目標也就是課題最後要達到的具體目的,要解決哪些具體問題,也就是本論文研究要達到的預定目標:即本論文寫作的目標定位,確定目標時要緊扣課題,用詞要准確、精練、明了。
常見存在問題是:不寫研究目標;目標扣題不緊;目標用詞不準確; 目標定得過高, 對預定的目標沒有進行研究或無法進行研究。
確定論文寫作目標時,一方面要考慮課題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率實際的工作條件與工作水平。
(六)論文的基本內容
研究內容要更具體、明確。並且一個目標可能要通過幾方面的研究內容來實現,他們不一定是一一對應的關系。大家在確定研究內容的時候,往往考慮的不是很具體,寫出來的研究內容特別籠統、模糊,把寫作的目的、意義當作研究內容。
基本內容一般包括:⑴對論文名稱的界說。應盡可能明確三點:研究的對象、研究的問題、研究的方法。⑵本論文寫作有關的理論、名詞、術語、概念的界說。
(七)論文寫作的方法
具體的寫作方法可從下面選定: 觀察法、調查法、實驗法、經驗總結法、 個案法、比較研究法、文獻資料法等。
(八)論文寫作的步驟
論文寫作的步驟,也就是論文寫作在時間和順序上的安排。論文寫作的步驟要充分考慮研究內容的相互關系和難易程度,一般情況下,都是從基礎問題開始,分階段進行,每個階段從什麼時間開始,至什麼時間結束都要有規定。課題研究的主要步驟和時間安排包括:整個研究擬分為哪幾個階段;各階段的起止時間 希望可以幫你。
⑸ 本科開題報告格式怎麼寫學前教育音樂類的。
怎麼寫開題報告呢?
首先要把在准備工作當中搜集的資料整理出來,包括課題名稱、課題內容、課題的理論依據、參加人員、組織安排和分工、大概需要的時間、經費的估算等等。
第一是標題的擬定。課題在准備工作中已經確立了,所以開題報告的標題是不成問題的,把你研究的課題直接寫上就行了。比如我曾指導過一組同學對倫教的文化諸如「倫教糕」、倫教木工機械、倫教文物等進行研究,擬定的標題就是「倫教文化研究」。
第二就是內容的撰寫。開題報告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所謂課題背景,主要指的是為什麼要對這個課題進行研究,所以有的課題乾脆把這一部分稱為「問題的提出」,意思就是說為什麼要提出這個問題,或者說提出這個課題。比如我曾指導的一個課題「倫教文化研究」,背景說明部分里就是說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倫教作為珠江三角洲一角,在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她的文化發展怎麼樣,有哪些成就,對居民有什麼影響,有哪些還要改進的。當然背景所敘述的內容還有很多,既可以是社會背景,也可以是自然背景。關鍵在於我們所確定的課題是什麼。
二、課題研究的內容。課題研究的內容,顧名思義,就是我們的課題要研究的是什麼。比如我校黃姝老師的指導的課題「佛山新八景」,課題研究的內容就是:「以佛山新八景為重點,考察佛山歷史文化沉澱的昨天、今天、明天,結合佛山經濟發展的趨勢,擬定開發具有新佛山、新八景、新氣象的文化旅遊的可行性報告及開發方案。」
三、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課題研究的目的,應該敘述自己在這次研究中想要達到的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結果。比如我校葉少珍老師指導的「重走長征路」研究課題,在其研究目標一欄中就是這樣敘述的:
1、通過再現長征歷程,追憶紅軍戰士的豐功偉績,對長征概況、長征途中遇到了哪些艱難險阻、什麼是長征精神,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感悟。
2、通過小組同學間的分工合作、交流、展示、解說,培養合作參與精神和自我展示能力。
3、通過本次活動,使同學的信息技術得到提高,進一步提高信息素養。
四、課題研究的方法。
在「課題研究的方法」這一部分,應該提出本課題組關於解決本課題問題的門路或者說程序等。一般來說,研究性學習的課題研究方法有:實地調查考察法(通過組織學生到所研究的處所實地調查,從而得出結論的方法)、問卷調查法(根據本課題的情況和自己要了解的內容設置一些問題,以問卷的形式向相關人員調查的方法)、人物采訪法(直接向有關人員采訪,以掌握第一手材料的方法)、文獻法(通過查閱各類資料、圖表等,分析、比較得出結論)等等。在課題研究中,應該根據自己課題的實際情況提出相關的課題研究方法,不一定面面俱到,只要實用就行。
五、課題研究的步驟。
課題研究的步驟,當然就是說本課題准備通過哪幾步程序來達到研究的目的。所以在這一部分里應該著重思考的問題就是自己的課題大概准備分幾步來完成。一般來說課題研究的基本步驟不外乎是以下幾個方面:准備階段、查閱資料階段、實地考察階段、問卷調查階段、采訪階段、資料的分析整理階段、對本課題的總結與反思階段等。
⑹ 簡析幼兒音樂教育的特點和意義的開題報告怎麼寫
簡析幼兒音樂教育的特點和意義
按給你一篇包括正文的
⑺ 音樂教育開題報告
音樂教育我會呀
具體題目定的什麼呢?
⑻ 如何在中小學音樂教育中滲透德育教育開題報告
在教育部頒布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准》中明確指出音樂的文化傳承價值:「音樂是人類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是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和智慧結晶。學生通過學習中國民族音樂,將會了解和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華夏民族音樂傳播所產生的強大凝聚力,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學生通過學習世界上其他國家和民族的音樂文化,將會拓寬他們的審美視野,認識世界各民族音樂文化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增進對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熱愛。」①我們在談論音樂文化的時候必然要談及音樂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問題,以便從根本上認識音樂文化到底何謂多元以及怎樣實現多元。
一、認識音樂的民族性與世界性是把握音樂多元文化的關鍵
過去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在一提外國音樂的時候,大家不約而同的想到歐洲音樂,包括很多學生也認為歐洲音樂就是比較發達一些、時髦一些,或者通俗音樂比較現代一些。但是一說到亞非拉音樂學生們就會認為它很「土」,不能把其放在等同的位置上,不能平等地來看待這個問題,實際上這是對亞非拉音樂文化的偏見。藝術不像科學那樣新舊更替迅速。有些藝術品個性極強,不可代替,不同的藝術作品對於不同的群眾基礎或者文化圈而存在,總是傾向於多元化的發展。音樂藝術價值的高低不是取決於民族性或國際性的強弱,而是取決於作品所達到的藝術成就的高低。那種認為只有世界性好或只有民族性好的觀點,都否定了多元化所取得的成就,硬把自己的愛好說成是真理,而把別人的愛好說成是錯誤。著名的音樂學理論家洛秦在《音樂與文化》一書中,強調指出的:「抽象、普遍、理性的啟蒙人並不存在於所有的文化和地理環境中:認識文化的人、社會的人、民族的人、觀念的人、意識的人,而且他們是一個個獨立的、具體的、不能復制的。人類的各種文化,社會和民族沒有價值上的差別,只是觀念、行為和由之產生的具體物品不同:音樂中體現了文化,文化中包含了音樂。」② 音樂文化包含了一種其他文化與藝術不可替代的形式,包含其他物質不可構建的思維基礎。它一方面具有可操作性,有實實在在的音樂基本要素,具有形象的表現內容和理智的控制基礎;另一方面可以超越時空與語言界限,讓人輕易接受,而不像文字、語言那麼復雜,要通過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才得以接受。所以它是了解世界各民族、各地區、各團體組織的重要工具,也是促進交流和發展文化的重要工具。
二、如何在音樂教育過程中進行多元文化滲透
著名音樂教育家廖乃雄在《關於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的八個論點》一文中指出「每一個民族的音樂都是人類音樂和世界音樂的一部分,它正是以它獨特的民族特點是否濃烈,以及是否具有高度的藝術造詣,而在人類音樂和世界音樂中佔有一個獨特的、突出的、抑或一般的位置。現代科技、傳媒以及國際交往已得到空前發展的今天,正如柯達伊早在半個世紀前已經指出過『世界正日益開放,只與單一一個民族有關的藝術,已變得沒有意義。』」③因此,在音樂的民族性始終不渝地永葆青春的同時,音樂也正日益國際化、洲際化、文化際化及世界化。任何國家和民族的音樂教育,無不建築在它自己民族音樂的基礎上,而在這同時,任何國家和民族的音樂教育,也日益把其他民族的音樂包
括進來,只有這樣,才有助於音樂教育的發達和自己民族音樂的繁榮昌盛。因此,作為音樂教育中的主導——教師應當有種強烈的自主意識,加強自身多母音樂文化修養的建立,以開拓的視野,豐富的音樂資源和優秀的世界音樂文化,對學生進行多母音樂文化審美情趣的培養。
(一)教師自身多母音樂文化修養的建立
中華民族是多民族結成的大家庭,任何一個民族系統中的優秀音樂都是具有中華民族性的,盡管它不包括中華民族音樂的民族性的全部外延。中華民族有著廣闊的疆域,豐富的音樂品種,有民間歌曲、曲藝、戲曲、舞蹈音樂和民族民間器樂等等。在多元化民族中有著多元化的音樂存在樣式可以說是一個國家的音樂特性。19世紀的西方民族樂派,實際上就是國家樂派,它們也是多元化的民族性。全人類的音樂文化就是由不同國家的音樂構成的,各國之間的音樂關系也是多元化的,是在更高層次上的多元化。我們的音樂教師要把握不同國家、民族、地區、時代各自的音樂特徵,不論是在橫向還是在縱向都能信手拈來,從音樂的形式、風格、文化構成上了解多元的音樂文化。例如同處在古典主義時期的維也納古典樂派三位偉大作曲家海頓、莫扎特和貝多芬,他們的作品的風格和特點一聽便涇渭分明。海頓的音樂有著沉穩和寧靜,即使有了怨氣也不過是用突強的和弦嚇唬嚇唬打瞌睡的貴婦人們(驚愕交響曲);莫扎特的音樂則充分顯示著靈氣和天分,雖然在骨子裡他是一個「叛逆」者,不忍封建主教的呵斥與侮辱,毅然同其決裂,但是在他的音樂卻時時處處「清泉石上流」般的透徹,羅曼?羅蘭稱莫扎特的音樂是含著眼淚的微笑;貝多芬卻是一個以音樂作為為受迫害階級吶喊的武器,「從絕望到斗爭,從斗爭到勝利,從勝利到歡樂」,因此他的音樂中充滿著矛盾和斗爭,期望人類的理想世界一定會變為現實,一定會到來。因此,作為一名音樂教師,如果要想把維也納古典樂派三位巨子星座的音樂解釋清楚,不了解作曲家成長的經歷和社會背景的話,恐怕只是探其皮毛,無法真正洞析三位大師作品的深刻內涵了。維也納古典樂派三位作曲家音樂風格的差異是音樂歷史長河中的同一時期的多元化音樂的代表之一。
再如,筆者曾經看到一節優秀的示範課——《媽媽的歌》,縱觀整節課內容充實,主題鮮明,選材新穎,特別是在採用了多個國家、多個民族、多個體裁和多個形式的搖籃曲,使得同學們的情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升華的同時又感受到了多母音樂文化的巨大魅力。在課上老師沒有走傳統的路線,練聲,教唱,而是通過兩張照片作為導入,背景音樂是勃拉姆斯的《搖籃曲》,震撼心靈,感受母愛。接著,老師又讓學生連續欣賞了地中海、巴西、非洲和法蘭西四個國家的搖籃曲片段,使學生開拓了視野,感受了色彩豐富、原汁原味的各國搖籃曲,體會全人類父母對孩子的愛心。第三部分是搖籃曲與母愛,第四部分是搖籃曲的特點,第五部分選用了五首合唱搖籃曲有日本的,有柴可夫斯基《暴風雨中的搖籃曲》,有東北搖籃曲,有藏族和土家族搖籃曲,讓學生自己挑選感受和體會藝術搖籃曲的優美意境和深邃情感。第六部分是器樂搖籃曲勃拉姆斯弦樂《搖籃曲》,豪塞管弦樂《搖籃曲》和格里格鋼琴《搖籃曲》,既讓學生了解了搖籃曲的器樂形式,又進一步開闊了他們的視野。第七部分是學唱布拉姆斯的《搖籃曲》,第八部分是選擇欣賞現代搖籃曲,選用了蘇小明的《軍港之夜》、羅大佑的《搖籃曲》、動力火車的《搖籃曲》和美國「民謠四兄弟」的《綠野》,充分讓學生了解用搖籃曲的形式可以抒發各種深沉、溫柔、細膩的情感,感受藝術風格的多樣性。最後一部分是給母親的電子賀卡。可見,作為一個課
279
大大 眾 文 藝
平面構成教學中逆向思維的應用和轉換訓練
牛建琳 伍立峰 (蘇州科技學院 江蘇蘇州 215009)
摘要:平面構成作為藝術設計類高校大學生的必修課程之一,近年來在其是否適用於現代教學的意見上出現了分歧,其中主張廢棄或者內容修訂的說法主要集中在對平面構成課程教學效果的不滿意方面。突出的問題是,學生對平面構成課程與後續專業課之間的聯系理解往往非常模糊,對於平面構成內容的純理性、冷抽象思維不能適應,感覺學習起來枯燥乏味。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運用一種逆向思維進行的轉換訓練,為這些在設計道路上剛剛起步的大學生提供了有效的幫助。通過這種逆向思維的練習不僅能有效完成此課程的教學任務和目的,同時還能激發學生對後續的包裝設計,VI設計,書籍設計,招貼設計等專業設計課程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平面構成;基礎性;逆向思維
Abstract: Two Dimensional Composition is a required course of college students of art design. There is disputation on whether it is suitable for a modern teaching. Those who propose that the content of this course shall be discarded or revised are mainly not content of the class teaching effect. The protruding problem is that there is no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ch a course and other courses followed up. Most students can not adapt to such thinking patterns as pure reasoning and cold abstraction. They think such a class is too bore to study.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a train of reversal thinking will be very helpful for those freshmen in art design, and will contribute a lot the teaching of such a course. We believe that the practical training in reversal thinking will also be very helpful for other courses such as packing design, VI design, book design and poster design.
Key words: Two Dimensional Composition; fundmental; reversal thinking
目的在於培養學生對平面形態的認識能力和創造能力,以激發學生的創意性思維。平面構成課一般安排在一年級下半學期。眾所周知,學生對平面構成課程的有效學習對後續的很多專業課程的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平面構成課的學習,學生對平面設計中元素組合規律會有更加清晰的認識和把握,再加上積極的設計實踐,在平面的整體審美和創造能力方面,肯定會得到長足發展和提高。不同的專業對平面構成的基礎性要求也是稍有差別的,本文主要探討視覺傳達專業學生平面構成課程的特點。
一、必須要積極面對和正確解決的一個問題
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積極面對一個問題,即學生對於平面構成對後續專業課程的基礎性作用理解不夠的問題。因為這種情況普遍存在於歷屆大學一年級學生的平面構成課程中。以前,筆者曾在課前准備很多包裝設計、書籍設計、招貼設計等資料幫助學生理解平面設計中元素排列組合的奧妙和技巧,意在引出平面構成課程的基礎性作用。這些圖形和文字在學生眼裡既陌生又不乏吸引力。但其結果是,大部分學生欣賞完圖片後的確很興奮,但卻沒能和平面構成產生多少聯系。雖然我一再提示他們這些平面設計中元素的點、線、面排列構思如何精妙,但構成的基礎性意義就在一陣唏噓和驚嘆聲中被擱淺了。所以,單單靠學生自己結合包裝設計、招貼設計等的應用,去理解平面構成的基礎性作用,其效果一般都比較差。原因之一,一年級的大學生對於專業設計的理解很片面尚不具備綜合把握的能力,這樣做的後果會導致學生對於基礎課程的誤解,增加其對平面構成課程的學習負擔和學習難度;原因之二,在於平面構成是一種純粹性構成,其特點是運用純理性和抽象思維較多,這種思維方式與注重感性思維方式的專業設計相距甚遠。現在市面上一再出現的所謂新編平面構成教材,其內容與傳統平面構成內容相比有的刪減幅度太大,有的甚至與圖形設計,招貼設計隨意混淆,為了避開冷抽象的思維方法而痛失平面構成體系的精華部分,顯然是不可取的。基於的工作。在青少年的音樂生活中審美趣味的形成直接受外界環境的影響,他們對社會上流行歌曲的模仿是下意識的、自發的。因此往往缺乏正確的審美判斷和准確的審美評價。從這一方面來看,尤其需要教師以健康的審美觀來加以引導,我們既要把關定向,不能聽任其自流發展,又不能採取說教、訓斥等簡單的做法,而應採取積極主動的引導、疏導的方法和措施,使青少年健康、積極的審美趣味、審美判斷、審美能力得到提高。⑤
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有賴於不同國家、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我們在理解本民族音樂文化的基礎上,學習、了解世界各國有代表性的優秀民族音樂。這樣,我們的學生才能真正有一個健康的審美觀,開放型的思維方式,放眼世界和了解世界,並學會理解、尊重其他國家和民族的音樂文化,樹立起平等的多元文化價值觀。
注釋:
①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准》2001年,藝術教育司②洛秦著《音樂與文化》,西冷印出版社 2001年第一版,13頁
③廖乃雄 於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的八個論點 《音樂教育》 2000年第4期
④羅小平 著 從文化學角度談星海審美趣味的形成《音樂研究》1995年第3期
五曹理,繆裴言《中學音樂教學論新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4月,第1版
平面構成作為高等教育藝術設計類大學生的基礎必修課,是研究二維空間造型要素以及造型要素間排列、組合規律的課程,堂的導演者的教師,如果沒有廣闊的視野和不具備多元思維,怎能把一堂音樂可上得如此生動、扣人心弦呢?
當然,古今中外優秀的音樂文化都是我們音樂教育肥沃的土壤,作為新時期的教師既不能一味地走民族路線,也不能過多地走古典路線,而是放眼縱橫,加強自身多元文化底蘊,以豐富的音樂資源和營養,培養出更多「有文化的」 高素質人才。
(二)對學生多母音樂文化的審美情趣的培養
審美趣味是人們對某些審美對象的興趣、喜愛與選擇。它是主體在審美實踐中形成的獨特審美定向。音樂的審美趣味一方面可以涉及主體對各種音樂體裁、風格、流派、樂器與表演形式的不同興趣;另一方面,也因主體音樂價值觀的不同,會存在高尚情趣與低下的興趣、積極的傾向於消極的態度、多元化的選擇與單一的挑選,相對的愛好與絕對的偏愛④。著名作曲家冼星海的身上的審美趣味的形成就交匯著中西文化大系統的作用。在中國文化傳統中,又涉及傳統文化、嶺南文化、海洋文化、華僑文化、新民主主義文化的影響。在西方文化傳統中則是歐洲 ,尤其是法國印象派音樂文化的熏陶。冼星海以本土文化為基礎,大量吸取、溶化異質文化的動律與氣勢,對他崇尚壯美,追求新穎,豐富的藝術美等審美興趣、愛好,有重要影響,使其成為中國音樂史上最有影響力的音樂家之一。
現今的絕大多數中小學生音樂欣賞對象是快餐式的流行音樂,有的甚至達到了狂熱的程度,但是他們不知道這類作品中有一些是不適合他們的,有的是對他們有害的。要使學生分清流行音樂的良莠,主動並熱愛高雅音樂,必須提高他們的鑒賞能力,幫助他們樹立起正確的音樂審美觀。這是一項艱難而又富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