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理學法學 » 聽話心理學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聽話心理學

發布時間: 2021-03-26 08:33:56

『壹』 從心理學角度說說人的各種動作能反應什麼問題

聲調提高 有與語速變快類似的意思----慌張,想結束話題
很相像的:悲傷懊悔內疚 驚,驚喜與如釋重負!
「抿嘴」表情,一般意味著——其中隱藏了某些事實,壓抑自己不說出來 。聽話時可能有摸稜兩可的意思
下唇往前撇---持不相信態度,希望肯定答案
嘴唇往前撅---心理防禦狀態
例如害怕:眉毛一定上揚,但假裝生氣就得下拉。於是眉毛的上揚與下拉則是真假情緒的互相鬥爭,這就成了說謊的線索。
總之,由衷的笑應該所有肌肉都鬆弛relax。
心理學:揉眼睛代表不情願 看外面代表想掙脫

你去看看行為心理學吧

『貳』 聽話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嗎從心理學講一下,謝謝

問題分析:
你好,我個人認為聽話是否好孩子要根據時間來確定。

意見建議:
如果回小時候寶寶愛好廣泛喜歡思答考和摸索,一味聽話就會出現大腦發育受限(這時期不聽話好些);如果學齡期不聽話就會出現學知識不好(這時期最好聽話)。

『叄』 怎麼自學心理學

1. 放平心態復。自學心理制學可以肯定的說,難度是比較大的,不然那些花了那麼多時間的心理學本科研究生都要哭的……首先要確定自己確實感興趣,想學,那就由淺入深,好好的體味心理學的魅力吧。
2. 從基礎開始,不要操之過急。首先要接觸一些基礎的心理學書籍,例如普通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心理學史,心理統計與測量等,可以使用《心理學導論》這本書作為指導總綱,另外,一些例如《心理學與生活》之類包含趣味性的讀物也是培養感覺的途徑之一。
3. 不斷地向上。有了一定的基礎之後,可以開始進行大方向類別的學習了,一般會選擇教育心理學、人力資源管理這兩類的比較多。所以,例如班級團體輔導,教育統計,教育心理學,管理心理學,人才測評等內容可以進行選擇性的學習。
4. 體味一下成果吧。學到這個時候,需要給自己打打氣,可以選擇參加心理咨詢師三級的資格認定,主要考試的內容就在以上提到的課程中,主要是基礎方面的,基礎扎實的通過三級考試不會有問題。
5. 現在選擇自己確實感興趣的、向發展的方向。比如說心理測量師,職業培訓師,心理咨詢師等,側重某一方向,並且好好地發展,一定會有所成績的。

『肆』 心理學:解析說話時偷看對方的眼睛的人【高分求答,非實勿擾】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要想淋漓盡致地表達自己的內心情緒,必須運用好自己的眼神。談話時對方與你最直接的交流除話語之外,就是兩人的眼神。說話者想讓你認真聽他講話,就一定用眼睛注視著你,而你認真聆聽時也會專注地注視著說話人。會用眼神傾聽的人,不但能給對方留下好印象,還容易與對方建立起感情。

有關眼神的信息也不少,我們首先還得了解一下眼神暗含的信息:

一個人深層心理中的慾望和感情,首先反映在視線上。視線的移動、視線的方向、視線的集中程度等都表達了不同的心理狀況。因此,從一個人的視線變化就能夠了解他內心的活動。

下面,我們從三方面來具體分析如何通過視線變化來看透一個人:

1、從視線的不同方向看人

在談話中,通過觀察一個人的視線方向,能透視他的心理。一般只注意自己所乾的事,根本不正視說話人,這是怠慢、冷淡、心不在焉的態度;仰視說話人,是表示尊敬和信任;俯視說話人,有自我防範的意識;面帶微笑直視說話人,是融洽的流露;皺眉頭直視說話人,表示擔憂和同情對方;面無表情地斜視說話人這是一種鄙視;橫掃一眼說話人後不自然地發笑,這是譏諷的表現;突然瞪大眼睛看一下說話人,表示警告或制止對方;對說話人上下打量一番,是對對方不信任,有審視心理;平和的直視對方的目光,往往表示友好,談話的雙方比較融洽、投機。

當上下級交談時,上級的視線一般是由上而下,將目光很自然的投射到下級的臉上;下級的視線一般是由下而上,目光與上級相反。這是職位高低不同所造成的反應。

2、從視線的移動看人

在交談過程中,視線位置移動情況不同,反映的個人心態也不一樣。一旦被別人注視就立刻將視線轉移的人,大多自卑心理很強,這類人也不敢正視對方。一般而言,當一個人心有愧疚或有不好的隱私時,才會產生這種現象。無法將視線集中在對方身上,並很快收回視線的人,大都屬於內向性格,不善於交際。

美國心理學家理查·科斯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讓患有強度」自閉症」的兒童與陌生的成年人見面,以觀測該兒童面對成年人眼睛的時間;成年人的眼睛分蒙起來與不蒙起來的兩種情況。當理查·科斯將兩種情況下所得的實驗結果相比較時,發現兒童注視前者的時間,居然是後者的3倍。這就是說,雙方眼光一接觸,兒童會立刻移開視線。由此可知,性格內向的人,大都無法一直注視對方;而外向的人則相反。

如果和別人談話時,聽話人不停地轉移視線,不住地看其它東西,表明聽話人對說話人的話題不感興趣;如果對方帶著善意的微笑,目光不時和你的視線相會合,則表示他對你說的話很感興趣,期待你繼續講下去。

在交往中,如果面對異性,只望一眼,便故意移開視線的人,大都是由於對對方有著強烈的興趣。譬如,在公共汽車上,上來一位年輕貌美的姑娘,幾乎所有人的眼光都會集中在她身上;但年輕的男性往往會很快把臉扭向一旁。他們雖然也非常感興趣,不過基於強烈的內心壓抑而產生自製行為。但是自製反而會使興趣慾望增大,這時,他們便會用斜視來偷看。這是由於想看清對方,卻又不願讓對方知道自己的心思的緣故。

另外,行為學家亞賓·高曼通過研究認為:對異性瞄上一眼之後,閉上眼睛,即是一種」我相信你,不怕你」的體態語。所以,當看異性時,並不是把視線移開,而是閉上眼後,再翻眼望一望,如此反復,就是尊敬與信賴的表現。尤其當女性這樣看男性的時候,便可認為有交往的可能。

3、從視線的集中度看人

在與對方談話中,不斷地注視談話人,顯得較為誠實;但不要自始至終盯著對方不放,以免對方誤會。

如果某人想和別人建立良好的默契,則會有百分之六七十的時間注視對方;注視的部位是兩眼和嘴之間的三角區域,這樣信息的傳接,通常會被正確而有效地理解。

如果某人希望給對方留下較深的印象,就會長時間凝視對方的眼睛,並在注視的目光里含有感情。如果在與對方爭論一個問題時,自己想獲勝,那一定是緊盯著對方的目光不放。

聽別人講話時,一面點頭,一面卻不將視線集中在談話者身上,表示對說話人或所說的話題不感興趣,想制止對方說下去。

聽對方說話時,將視線集中在對方的眼部和面部,是真誠的傾聽,表示尊重和理解。初次見面談話,不集中視線者,性格較為主動;相反,因對方不集中視線而耿耿於懷的人,就是愛用心計了,以為對方對自己不滿,或者和自己談不來。

總之,在一般情況下,人們很難徹底隱瞞心事,即使有人擺出一副無表情的臉孔,但刻意的做作並不能維持長久。只要你密切注意他視線的變化,就能發現他心底的秘密。眼神動作時刻都暗傳心機。孟子認為,觀察人的眼睛,可以知道人的善惡。他說:」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瘦哉。」確實有一定道理。

醫學研究發現:眼睛是大腦在眼眶裡的延伸,眼球底部有三級神經元,就像大腦皮質細胞一樣,具有分析綜合能力。所以,眼睛在人的五種感覺器官中是最敏銳的,大概占感覺領域的70%以上。而瞳孔的變化,眼珠轉動的速度和方向等活動,又直接受腦神經的支配,再加上眼皮的張合,眼與頭部動作的配合等一系列動作,人的感情就自然而然從眼睛中反映出來,而且它所流露出的信息比言行更為真實。

所以,作為聽話人,你不但要觀察談話對方的眼神變化,還要注意自己的眼神表情。作為一個傾聽者,要注意用眼神吸引對方:

目光要不斷地與談話人的目光會合。

當對方說到關鍵時刻時要目不轉睛地看著對方。

當對方說得很精彩時,要以贊揚的目光向對方示意。

當對方難為情時,要用理解、寬容的目光來緩解對方的壓力。

當對方的觀點你很贊成時,要用肯定的目光伴隨點頭的動作,給對方以鼓勵。

當對方突然提起你很感興趣的話題時,要用新奇、期待的目光示意對方說下去。

對方的話語幽默風趣,你要以和悅的目光伴隨笑聲給對方以回應。

對方談及他自己的悲傷與痛苦之事時,要以同情的目光給人以安慰。

當你對對方的話題毫無興趣時,轉移目光提示對方改換話題,或自己主動岔開話題。

談話結束時無論談的效果如何都要微笑以友好示意對方。利用好眼神的作用,會給對方留下深刻的印象。用眼神去傾聽話語,用眼神去與對方的眼神交流,不但能增強談話的效果,還會促進雙方的感情,讓對方感到與你談話不但是語言的交流,更是心靈的對話。

『伍』 有哪些著名的心理學實驗

這本書裡面的研究都是最最著名的心理學實驗,可以看看。

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的

1.一個腦還是兩個腦(斯配里)
大腦左半球「擅長」於語言、寫作、數字運算、閱讀等,是主要的語言中樞。大腦右半球則在加工人像、解決空間關系問題、符號推理、藝術活動等方面更有優勢。斯配里切除胼胝體,做了關於割裂腦的研究。大腦右半球能以一種非語言的方式理解語言。正常人左右半球的聯系也不完全充分。比如形成某種情緒的信息,沒有以語言的方式存儲起來,大腦左半球就不可能提取它。結果就可能是你感到傷心,卻說不清原因。

2.豐富的經歷=更大的大腦?(羅森茨維格)
皮層是大腦對經驗做出反應的部分,它負責行動、記憶、學習和所有感覺的輸入。經驗使大腦皮層迅速地增重。

3.人的本性是天生的嗎?(鮑查德和萊肯)
通過對分開養育的同卵雙胞胎研究發現,他們不僅在外表上極為相似,其基本心裡和人格也驚人地一致

4.小心視崖!(吉布森和沃克)
兩個月的嬰兒已經有了知覺深度,大多數動物出生就具有這種功能。作者得出:這種能力是天生的,如果通過嘗試錯誤學習獲得這種能力,可能會帶來過多潛在的、致命的危險。

5.所見即所學(科林•特恩布爾)
感覺是通過感官從周圍環境中獲取信息,知覺是我們處理大量感覺信息並賦予其意義的過程。使用得最頻繁的知覺策略叫「圖形-背景策略」(天生)。我們還使用「知覺恆常性」(經驗)。「大小恆常性」通過原始森林人對開闊平原的看法得出,是習得的。

6.REM睡眠,即快速眼動睡眠(阿瑟瑞斯基)
通過剝奪被試做夢的機會,發現:剝奪做夢,被試做夢的數量和REM時間都有所增加,以補償被剝奪的夢,稱為「REM反彈」。使用酒精製品或某些葯物會抑制睡眠使人保持在NREM睡眠。一旦停止使用這些東西,過於強烈的REM反應會妨礙他們的睡眠,特別是嗜酒成癮的人,這種反彈可能會導致幻覺出現。

7.夢,並不浪漫(霍布森和麥卡利)
作者認為夢是在REM中,人們試圖對大腦自發產生的隨機神經電沖動的解釋。理由在於夢的時間是固定的等。這是一種自我的內部激活,當它到達了腦的更高級的認知結構,人就試圖從中尋找意義。大腦喚醒記憶中的表象來與腦干激活所產生的信息資料相匹配。我們會忘記夢,是因為在REM睡眠階段,大腦中某種將短時記憶轉變成長時記憶所必需的化學物質受到了抑制。

8.催眠(斯潘諾斯)
作者認為所謂催眠狀態下的行為實質都在人正常的自主能力范圍之內。被催眠的被試會產生某種期望。大多數行為科學家認為,人不可能違背自己的意願而被催眠。

9.條件反射(巴普洛夫,他本人是由生理科學轉向心理學的)
通過狗在各種條件下唾液的分泌情況,發現中性刺激是如何變成條件刺激,同時產生條件反射。經典條件反射理論是支撐現代心理學發展的理論基礎之一。

10.情緒化的小阿爾伯特(華生和雷諾)
行為主義者認為,行為是通過外在的不同的環境和情景刺激而產生的。華生指出,情緒反應是我們對環境中某種特定刺激的條件反射。小阿爾博特的恐懼產生實驗證明了他的觀點。

11.迷信行為(斯金納,被稱為激進行為主義者)
他認為所有的行為,不管是內部的還是外部的,都可以由它產生的環境後果來解釋。即你的行為的產生的後果(好結果)使你在類似的情況下會重復這種行為。如果是另一種情況(壞結果),你將很少重復這一行為。行為和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被稱為「強化」和「懲罰」他設計的斯金納箱得到了六隻迷信的鴿子。

12.攻擊行為(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奠基人)
通過波比娃娃研究榜樣對攻擊性行為的影響。兒童通過觀察和模仿,不需其他強化物,就習得暴力行為。此研究應用於減少媒體暴力對青少年的影響。

13.自我實現預言(羅森塔爾)
如果我們預期某一事物將以某種方式發生,我們的期望就會傾向於讓它變為現實。通過教師期望效應對學生表現的影響研究,證明了「人際期望」這一理論。

14.你在哪一方面更聰明(加德納)
作者歸納出八種智能:語言,音樂,邏輯-數學,空間,肢體-運動,人際,自我內省,自然觀察

15.心中的地圖(托爾曼,「認知-行為主義」奠基者)
探究內部心理活動的存在。通過老鼠走地圖的實驗(「潛伏學習實驗」和「空間定向」實驗),證明了有機體形成了一種廣泛的地圖,一種認知「地貌」。這一觀點形成了「認知心理學」。

16.記憶並不可靠(羅夫斯特)
作者認為回憶並不是准確的在現,而是對實際發生事件的一種重構。她證明,重構式記憶是你用新信息和現存信息去填補你回憶某種經歷所出現的遺漏的結果。記憶會調整和改變的。 在司法程序中,提問中措辭的細微差別都可能改變一個人對事件的記憶。實驗證明,提問中一些錯誤的假定前提會使目擊者在重建對某事件的記憶時把未曾出現在事件中的物體包括進來。

17.愛的發現(哈洛)
愛和情感可能是與飢餓和乾渴一樣強烈的基本需要,抑或比它們更強烈。哈洛通過研究猴子與絨布母猴和鐵絲母猴之間的依戀程度,發現接觸安慰在依戀關系的形成中比母猴提供乳汁的能力更重要。他認為,成功養育的關鍵是接觸安慰,而不是哺乳能力。

18.客體永久性——智力的發展(皮亞傑)
客體永存概念是所有智能的基礎。皮亞傑通過觀察自己的孩子,得出了關於認知發展的概念,既:智力或認知的發展達到某個特定的階段,個體才會有特定的推理思維水平,否則,無論經過多少次學習也學不會這種能力。

19.道德的形成(柯爾伯格)
作者通過向不同年齡段的兒童提供10個道德兩難故事,並從孩子們對這些故事的評價,分析總結出了六個道德發展階段,三個道德水平。極少數人能達到階段6,這類人的道德判斷將建立在對普通道德行為准則的信仰之上。當法律與道德相沖突時,個體將依據自己的道德准則做出決策而不考慮法律。決定道德的是個體內在的良心。兒童學會道德的階段是逐漸深入的。

20.讓你愉快的控制力(蘭格和羅丁)
此處的控制力指你所擁有的,能夠控制你自己的生活和個人事件的能力。當我們擁有控制力時,我們便是更快樂和更有成就的人。研究者通過對一個養老院的不同老人控制力的分配,最後導致老人們不同的健康狀態的研究中證明,對於一個被迫放棄控制力與自我決策權的人,如果我們給他一種較強的自我責任感,那麼他的生活質量便會提高,生活態度會變得越發積極。所以,在絕大多數的生活情景中,提高個人行為的選擇程度的確是一個值得追求的人生目標。

21.性動機(金賽)
通過對男性和女性性反應的各個階段進行直接的系統觀察和生理測量,研究者發現人類的性反應可以分為四個階段——「人類性反應周期」,依次為興奮期、持續期、高潮期和消退期。他們的研究主要是探討性功能不全的問題,之後幾乎所有的性治療都是建立在這項研究的基礎之上的。

22.我能讀懂你的臉(埃克曼)
作者認為表達基本情緒的面部表情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他們通過讓新幾內亞東南部高原的一個原始部落族人聽與情緒表達相關的故事,並同時辨認表情,證實了人在出生時這些情緒就已經在生物學意義上形成了。

23.生活、變化和應激(霍爾姆斯)
應激是情緒的極端形式。研究者證明, 在生活中,當人們必須做出某種重大的內在心理調整,以適應某種外部變化時,其患病幾率將相應地上升,我們稱這些外部變化為生活應激。作者制定了一份《社會再適應評定量表》,通過被試給各個生活應激事件的打分,試圖找出人們 的生活應激分值與患病幾率之間的關系。研究發現,此表在預測與應激有關的疾病方面是有效的。

24.認知失調(費斯廷格)
當你的行為和你的態度發生矛盾時,為了與行為保持一致,你的態度將會有所改變。當你同時經歷兩種或多種彼此不協調的心理過程時,這便是認知失調。一旦出現了這種情況,它將導致不同程度的不適感和緊張感,其程度取決於該認知失調對你的重要程度。進而,這種不適感會促使你做出某種改變以使它減弱,既然你不能改變你的行為,你只得改變你的態度。當個體的失調很嚴重時(如為了很少一筆錢而做出與內心想法相悖的行為),其態度和觀點的改變幅度將是最大的。或者說,引起撒謊行為的壓力越大,則改變原有觀點的傾向越弱。認知失調和勸說這兩個基本過程足以使我們改變自己原有的觀點和態度。此外,你面對自己的言行不一致的機會越多,你所體驗到的認知失調就越嚴重,因而你改變自己行為的動機也越強。

25.你能主宰自己的命運嗎(朱利安 羅特)
作者認為人們把自己的行為後果歸因為運氣、命運或者是他人力量的影響時,這種人持有內控點;與之相反,如果人們把行為後果歸因於自己的行為和人格特徵,則他們就具有一種內控點。個人所有的具體學習經歷使其對強化是內控還是外控形成了一種總體預期。羅特製作了I-E量表,此表測量的是一個人的人格特徵中內控或者外控的程度。他認為內、外控傾向形成的可能原因有三:文化差異、社會經濟水平的差異及父母教養方式的差異。

26.男性化、女性化……還是雙性化?(貝姆)
男性化和女性化並不是同一個維度的兩級,相反,它應該成為衡量人類性別的兩個獨立維度。一個更協調的人,可以有效融合男性化和女性化兩種行為,他們比極度男性化或女性化的人更快樂,心理適應能力也更強。當一個人從一種生活環境轉移到另一種生活環境時,雙性化的性別特徵更可以為增加行動的適應性提供有利條件。貝姆發明《貝姆性別角色量表》(BSRI),此表是由一系列人格特徵或特質組成的,作者使用的是符合社會期望或贊許的性別特徵。

27.和心臟賽跑(弗里德曼和羅森曼)
人格特質使我們能夠較穩定地預測出某人在某一特定情境中的所作所為。作者通過研究A型行為模式和B型行為模式的人發現,某些特殊行為模式能大大增加某些嚴重生理疾病患病幾率。

28.個人與集體(川迪斯)
如果不考慮一個人的文化背景,那就根本無法全面或准確地了解這個人。川迪斯認為,在某種程度上被界定為個人主義或集體主義的特定文化,正以一種復雜和廣泛的方式決定著其成員的行為和人格。它也對成員的身體健康產生著重大的影響。

29.這兒,誰是瘋子(羅森漢)
作者安排一部分假病人進入精神病院,觀察醫生多久能發現這些病人是正常的,證明了在醫院環境中,正常人不能從真正的精神病人中被鑒別出來。他認為這是因為過於強大的精神病院環境影響了醫務人員對個體行為的判斷。當一個病人被貼上「精神分裂症」的標簽,精神分裂症就成為他的核心特徵或人格特質。從標簽被貼上的那一瞬間,醫務人員也就明白,他們理解病人的所有行為起源都來自於標簽。

30.你再次獲得防禦!(安娜 佛洛依德)
弗洛伊德假設,人格是由三部分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一般來說,弗洛伊德的人格觀是動態的,即自我不斷地試圖用超我的道德去平衡本我的需要和慾望,以此來決定你的行為。大多數的人不存在反社會或越軌行為,這是因為在三個人格部分之間有這個檢查和平衡系統。但是如果這個系統出故障,即不被接受的本我慾望擠進你的意識並開始擊敗你的自我,你將經歷一種非常不愉快的、被稱為焦慮的情況,雖然你感到焦慮和害怕,但你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因為產生焦慮的原因並沒有完全進入意識。安娜 弗洛伊德確定了十種防禦機制,本章討論了5種原始防禦機制——壓抑、退行、投射、反向作用和升華作用。
壓抑的作用就是把煩惱沖動擠出意識層。它可產生心理問題並以神經症的形式表現出來。
退行是一種被自我用來防止焦慮的防禦機制。這種焦慮使人退回到發展的早期階段中那種要求很少和相對安全的行為。
投射是你開始把你無意識中的慾望看成是別人的行為,這樣把焦慮外化,進而減少焦慮。
反向作用是當一個人感到不可接受的、無意識的「邪惡」沖動,為了避免焦慮,人們表現出與本我真實慾望相反的行為,這些行為通常是被誇大甚至是強迫的。比如恐同症,即為了避免自我壓抑的同性戀傾向所引起的極端焦慮而採用防禦機制,一個在無意識中有同性戀傾向的人,可能會有攻擊或毆打同性戀這種極端相反的行為,以迴避他們真實的慾望和與此關聯的焦慮。
升華作用是人們找到社會認可的方式來軟化無意識中被禁止的慾望所產生的能量。

31.習得性抑鬱(塞里格曼)
你的行為至少部分由一種信念所決定,即相信自己的行為會產生某種後果,這種後果是與行為相對應的。作者相信黨一個人控制特定事件的努力遭受多次失敗後,他將停止這種嘗試,如果這種情況出現得太頻繁,這個人就會把這種控制缺失的知覺泛化到所有的情境中,甚至泛化到實際上能夠控制的情況。這時,他便產生了習得性抑鬱。作者通過對狗把狗分為可逃脫組合不可逃脫組,並施以電擊的實驗證明了自己的看法。

32.擁擠導致行為失常(卡爾霍恩)
作者通過觀察在不同白鼠密度環境下的白鼠的行為反應,發現擁擠會導致行為淪喪,對解決問題能力會產生消極影響。當科學家對攻擊行為、不孕症、精神疾病或各種形式的社會沖突等問題進行進一步了解和干預研究時,常會參考卡爾霍恩關於擁擠和行為病理學的研究。

33.為自己挑選心理治療師(史密斯和格拉斯)
作者通過搜集大量關於心理治療效果的文獻並重新分析發現,第一,心理治療是有效的;第二,不同類型的心理治療所產生的療效差異是可以忽略的;第三,研究者和治療師所掌握的有關心理治療效果的知識和信息還太少。在選擇心理師的時候,最重要的並不是考慮他所採用的治療方法,而是你對心理治療的期望,以及心理治療師的特點。

34.緩解你的恐懼心理(沃爾普)
沃爾普治療恐懼症的基礎:你習得了一個無效的行為(恐懼症),現在你必須消除它。他認為,如果一個反應在引起焦慮的刺激呈現時能抑制焦慮的產生……存在與刺激和焦慮之間的聯結將被消弱,即兩種反應彼此抑制,在既定時刻,只有一種反應可以存在。通過不斷聯想和身體放鬆——系統脫敏法,可以消除恐懼。

35.投射出真正的你(羅夏)
羅夏發明了羅夏墨跡測驗,他認為一個人把墨跡看成是什麼東西,常常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他真實的內心世界。

36.編個故事吧!(默瑞)
默瑞發明了主題統覺測驗(TAT),該測驗把注意的焦點全部集中在被試解釋的內容方面,然後這些內容將被分析,以揭示隱藏在被試無意識中的沖突。默瑞指出這一測驗的理論基礎的一部分是「大量的文學創作是作者自身經歷或幻想在意識或潛意識中的表現。」

37.言行不一(拉皮爾)
在美國曾對亞裔存在著嚴重的偏見與歧視的時期,拉皮爾曾經與一對中國夫婦開車環游美國。大多數的旅館和餐廳、咖啡店都非常友好地接待了他們。在旅行結束後,拉皮爾給這些地方寄信詢問他們是否願意接待中國人,51%的旅館或餐廳回了信,幾乎所有的回信都表示他們不願意接待中國人。這項研究發現假設性情景的口頭回答(即態度問卷)不能預測一個人在面對某一真實的特定情景或特定人物時將如何表現。

38.從眾的力量(阿希)
作者通過操縱群體看法,觀察個體面對群體一致性的壓力時的反應,發現團體壓力能有力影響從眾行為。同時研究還發現:1.一個同盟者就能抵抗從眾效應;2.個體對團體的歸屬感越強,越容易順應團體的態度與行為;3.團體規模在一個合適的大小人才會產生從眾效應;4.近代研究發現,性別對從眾效應沒有影響。

39.你會伸出援手嗎(達利和拉塔內)
1964年,美國紐約的Kitty Genovese在返回公寓時被一個男人用刀刺死,在整個過程中有38個人目睹這一襲擊事件,但最終只有一個人報了警。Kitty不幸身亡。心理學家認為,正是由於觀看事件的目擊證人太多而降低了個體提供幫助的意願。這是一種「責任擴散」的現象——在突發事件中,旁觀者越多,人們心裡的某種想法就越強烈,即「有人會去幫助他的,我就不必去了」。當我們作為群體的一員,我們的大腦會立即把握機會,認為自己的個人責任也變少了。達利和拉塔內設計了一個模擬情景的實驗證實了這個觀點。同時在分析中,他們也認為,我們沒有去幫助當事人的部分原因是我們害怕難堪或被嘲笑。最後我們應該記住,要永遠像只有自己一個人在場時一樣去行動。

40.無條件服從?(米爾格拉姆)
米認為,人類有一種服從權威命令的傾性,即使這個命令違背他們自己的道德和倫理原則。在某些情況下,服從傾向是如此強烈而根深蒂固,它抵消了個人的道德、倫理,甚至是同情。他設計了一個無傷害電擊實驗(被試對此毫不知情),以此觀察被試對實驗者的服從程度。此實驗也證明了他提出的理論。
了解我們極強的遵從權威的傾向後,我們可以設法使自己提防不受歡迎的或應該受到譴責的命令。

『陸』 為什麼古代人喜歡自己指揮的動,聽話的奴才,心理學,

解答,

肯定是喜歡聽話的人了,不管什麼時候,什麼時候的人都是喜歡聽自己話的奴才。
指揮不動就會生氣呀。

『柒』 關於孩子叛逆期的心理學

為什麼你家孩子叛逆不聽話?這三個心理學效應,家長最好早知道

光明網
2019年05月10日 · 光明網官方賬號
「好孩子總是別人家」很多父母都發出過這樣的感慨,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那麼聽話那麼乖巧,而自己家的這位就總是調皮搗蛋不聽話呢?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出現很多的問題,比如故意和家長對著干、想要一樣東西就哭鬧撒潑非要得到不可、學習自己不肯努力還和父母討價還價——考多少名需要多少的獎勵等等。這些育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很多家長都遇到過。家長可能不明白,自己明明都是為了孩子好,可是為什麼孩子這么地叛逆這么的不聽話呢?為什麼你家孩子叛逆不聽話?這三個心理學效應,家長最好早知道。

德西效應

所謂的德西效應,是關於獎勵和動機的一種效應,通俗一點解釋,這種心理學效應認為,一定程度的獎勵可以調動人們做一事情的動機,吸引人的興趣,但是過度的獎勵卻會讓人做事變得功利,當獎勵減少的時候,也就不願意再去做了。

有一個很出名的故事可以解釋這種效應,一群小朋友在老人家附近玩耍吵鬧,老人受不了就想了一個辦法,給孩子獎勵。獎勵跳動了孩子的興趣,每天都到這個地方玩耍吵鬧。然後突然又一天獎勵減少了,孩子們覺得不劃算,於是就到別的地方去玩耍了。

本來孩子在這個地方玩耍是自己願意的事情,因為有了獎勵他們的行為開始帶有功利性,獎勵減少覺得不劃算,所以就不願意幹了。明白這個心理學效應以後,家長就應該知道,讓孩子聽話或者是讓孩子好好學習可以有獎勵,但是不能過度,尤其是不要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在替父母學習。

過多的獎勵當孩子帶有一種目的性和功利性去學習的時候,他會感覺到辛苦,會覺得自己是在替父母學習,所以就會去和父母討價還價,如果父母不答應自己的要求,就不去好好學習,不肯聽父母的話。

標簽效應

標簽效應通俗點說就是給人貼上某種標簽,時間長了這個人就會產生心理暗示,行為處事越來越向著這個標簽靠攏。從小被誇獎的孩子越來越優秀,而不斷被打擊的孩子越來越自卑內向,其實就是這種心理效應在起作用。明白這種心理效應以後,家長心裡應該明白,不要隨便給孩子貼標簽。

尤其是不要隨便給孩子貼那種負面的標簽,如「笨」「懶」「馬虎」之類的,如果孩子在心理上接受了這些負面的標簽,他會越來越向著這個標簽靠攏。家長應該多給孩子貼一些正面積極的標簽,比如「努力」「勇敢」「相信自己」「樂觀心態好」,要注意標簽不要過於誇大。適度給孩子貼這一類的標簽,孩子會更聽話,更乖巧,家長不妨試試看。

超限效應

所謂的超限效應,簡單來講,就是刺激太多了引起了不耐煩的心理,反而會麻木,沒有什麼效果。比如家長給孩子講道理,對孩子進行說教,就要注意「適可而止」的原則,小孩子的耐心有限,家長的說教過多的話,對孩子的刺激過度了,反而會讓孩子感覺到很不耐煩,進而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不當回事,不配合。

不僅教育沒有用,孩子還會形成「免疫力」,以後你再說什麼,他都無動於衷。所以家長教育孩子,要注意方法,要堅持適度的原則,多從孩子的角度去考慮,說教能夠讓孩子聽進去就適可而止,反復的嘮叨會讓你的教育大打折扣,讓孩子更加不聽話。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