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做最好的教師》讀書匯報
今晚,我又有幸被我們親愛的年級組長杜燕飛老師點將來到這個講台,組長之命不可違啊,我就不好意思地上來了,大家多多包涵,謝謝大家! 真的有點難為情,說起來有點汗顏,種種原因,最近真的沒正兒八經地看什麼書,為了完成今晚的任務,我突擊看了一本書,就是《如何做最好的教師》,勉為其難,就談一點讀書心得吧。和同仁們共勉,請大家指教。其實在我們修文大家都是最好的老師,然而有一句話說,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讓我們繼續努力。做得更好。 讀了著名教育家魏書生主編的《如何做最好的教師》一書之後。我有很多新的思考。其實,自從做老師一來,這就是始終陪伴著我們的問題和話題,並努力去實踐的話題。今天就這個機會再重新認識和梳理一下罷了。引用編者的話就是:「我們教師應努力提升自我,修煉教師之賢,做最好的自己,成為最好的教師。」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我今天備課是不是比昨天更認真?我今天上課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學生談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誠懇?我今天處理突發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機智……」。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遺憾,但每天都這樣自己和自己比,堅持不懈,不斷地向『最好的教師』的境界靠攏。我想只要我爭取每天多讀些書,每天都有點進步,每天都做得更好,每天都比前一天有進步,我想我一定會有很大的提高。正如書中所提到的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曾說過:「倘若當教師的,自己天天去研究,有所得的,即隨時輸入於學生,如此則學生受益較多,即當教師者也覺得有無窮的樂趣。所以學生求學,固然要學而不厭,就是當教員的,也要真正做到學而不厭」。 那麼如何才能真正「做最好的老師」呢?編者在《如何做最好的教師》一書中將影響教師一生的中外教育家經典感言分別進行了闡述,對於我們教師具有深刻的借鑒和指導意義。作為老師的我也不由地思考了從教十幾年來,在教學實踐中的得失,並將其與讀完本書後的感悟深入地融合在一起,得到了一種體會,即「如何做最好的教師」最基礎、最根本的是要做到兩點:(1)時刻保持對學生的愛;無條件的愛(2)將這種愛說到做到。 本書中提到狄德羅提出:「教師要有豐富的情感——熱愛孩子,是教師生活中最主要的東西。不允許漠視學生的情感,因為教師的漠視就是一種摧殘,這是不能容忍的。情感淡漠使人平庸,情感衰退使傑出的人失色,有意摧殘情感是絕對的蠢事。我們當以自勉——不論對自己還是對學生。」在教師素質的諸多因素中,對學生的奉獻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責任之心等教師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核心是愛。因此,教師的責任首先在於發現並扶正學生心靈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讓它不斷壯大,最後排擠掉自己缺點的雜草。如果我們用成人的冷漠去對待孩子的真誠,那麼一切「語重心長」的教育都無濟於事。都說人沒當父母之前看學生是一種心態,當了父母親之後又是一種心態,以我的理解,可能當了父母親,有了自己的孩子,對待學生便有了孩子自己父母親的心境。我們這里也有年輕沒成家的,我想也可以體會到啊。有人說,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我們教師就應該是神。不管聽話的、不聽話的、漂亮的、不漂亮的、聰明的或是不聰明的孩子,在父母親的眼中都是有無數優點的。我們常說要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我想,如果有了父母愛之心,我們就會發現,原來這種「閃光點」無處不在。並不是有了愛就有了一切,這種對學生的愛絕不是遷就縱容學生,絕不是放棄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教育中真正的「愛」,意味著要對學生的成長以及未來一生負責,所以教師不能憑個人好惡只喜歡那些自己認為「可愛」的孩子,而應該懷著一種責任把欣賞和期待投向每一個學生,包括「後進生」。並且真正的教育之愛,並不是遷就學生,不是放棄「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而是要給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提供幫助和服務,我們要給與學生的,是他們走出校園多年以後仍然保留在身上的,深入骨髓的習慣和性格。這種帶有養成良好文明習慣的「養成教育」必然帶有「強制性」,離開了嚴格要求,便不是真正的愛。同時,這種愛對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內容,如對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懷著一顆愛才之心;對淘氣、不守紀律的學生懷著一顆寬容之心;對學習較困難的學生懷著一顆關懷之心……這些愛是成為最好老師的基礎。作為老師,要從「喜歡學生」向「愛學生」發展!要為學生的成長以及未來一生負責! 就在家長開放日之前,我和很多家長朋友交流溝通時,多次聽到家長要求老師嚴格要求孩子的共同心聲,這和我的想法和做法不謀而合,我堅定承諾,對待孩子的學習和各方面良好習慣,一定會嚴格要求,高標准要求,決不放鬆,但是在人格上,在感情上,我們又要和孩子打成一片,像朋友一樣民主、和諧、平等。 在這次「家長開放日」活動上,我又借機強調了這一點,該嚴的時候嚴,該好的時候好。也就是嚴慈相濟。但這是一個矛盾,當我們對孩子嚴格時,孩子會聽話很有秩序,但對我們有可能敬而遠之,這不是我們想看到的,親其師信其道嘛;然而,當我們對孩子親近時,走得較近時,他們又顯得自由散漫,這也是我們不願看到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嘛。那麼,如何調解這一矛盾,把握一個合適的度呢? 我深深體會到,解決這一矛盾的根本就是一個字,「愛」,無條件的愛,全身心奉獻的愛,毫無半點假意的愛,恆久忍耐的愛,我們真心實意的愛,孩子一定會感受到,並一定會投桃報李。在《水知道答案》一書中,告訴我們,水能感受到人對她不同的情感,而展現出不同的姿態,更何況人呢?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因此,對於懷著「做最好的自己」心願的老師們,為達成所願「做最好的教師」,還應該把這些愛化作「潤物細無聲」的「愛心之雨」通過教學實踐「灑向」所教授的所有學生。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一個老師創造一個感人的場面並不難,但一個老師,能夠長期像書中所提到的教育家們對待每一個學生,難!因此,只有把教育作為一種事業,始終如一地把對學生的愛進行到底,才能真正地「做最好的教師」。 在現實生活中,最好的老師,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想當,但不是所有人都能當上,這是為什麼?難道說做最好的老師、成為名師真的就這么難嗎?我想不是這樣的,只是我們缺少了勇氣與自信,更缺少了作為純粹教育人的那種激情!要做最好的老師,那就要帶著「愛」這個教育理念行走在教育道路上,愛教育事業,把教育當作自己的一項事業,愛學生,用真正的愛——師愛,去對待學生,為學生的的未來服務! 由此我也感到,作為一名教師,我們還要在自身的工作生活中學會適時適度對自己進行心理調節,快樂地面對自己的人生和事業,面對你的學生和家長,只有保持這種積極向上的心態,你就會感動自己的每一天都是充實幸福的。 根據書的教導,最後,我想說的是,在我們的教育教學生涯中,只要我們充分了解學生,尊重學生,愛護學生,自己又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我們一定會成為更好的老師,就像我們的校訓所言,I can do it better. 我能做得更好!謝謝大家。
B. 《什麼是最好的教育》讀書報告
《左傳》是《春秋左氏傳》的簡稱,又名《左氏春秋》,相傳是春秋末年魯國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共18萬字,記載了春秋240年間列國的政治、軍事、外交活動和言論以及天道、鬼神、災祥、占卜之事。這部書敘事富於戲劇性,情節緊湊,戰事描寫尤為出色,語言精煉,富於形象。
《國語》是一種國別史,分別記載了周王朝及諸侯各國(公元前1000--前00)之事,記言多於記事,所記大多為當時較有遠見的開明貴族的話。
C. 有關教育的書籍,讀書報告2000字
D. 閱讀名著《愛的教育》讀書匯報心得體會600字
看到這個書名,我不禁開始思考一個問題:在這個繽紛多彩的世界裡,愛究竟是什麼含義?帶著這個問題,我跟著一名小學生安利柯去探索答案。
《愛的教育》採用了寫日記的方式,把一位名叫安利柯小男孩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寫得淋漓盡致,字里行間都洋溢了他對祖國、父母、長輩、老師和朋友真摯的感情。雖然書中沒有用上任何誇張式的宣傳,詩歌般的贊美,但是卻用上了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把天底下孩子們的喜悅、煩惱、悲傷、痛苦和父母親的絲絲教誨都娓娓訴說著,使得文章更加真實感人。
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後,我對愛有了更深一層次的認識。
愛,就像空氣,隨時隨地都在我們的身邊,但它也因其無影無形而被我們一一忽略。但它的意義已經融入了生命。例如父母的愛吧,不用說他們為了我們在外面日夜奔波,單是臨睡前對孩子溫柔地說聲晚安,都是他們對我們深深的愛。當我們陷進困境時,沒有人支持,是父母的愛,使我們勇敢地戰勝困難。讀了《愛的教育》,我認識到了父母那一顆關愛子女的心。安利柯都有一本與父母共同分享的日記本,可是現在許多小學生的日記本上都弄了一把切斷小學生與父母之間心靈溝通的小鎖!作文
愛的種類有很多,有老師的愛,有親人的愛,有長輩的愛……這些愛都給予了我們堅定的信念,讓我們更加堅強的走在人生這條漫長的道路上。
可是,有些同學卻不理解這些愛,把父母的愛當作了煩人的嘮叨,把老師的愛當做討厭的教棍,把長輩的愛當做理所應當的需要……愛,無處不在,但這個世界裡,真實的愛並不多。有多少人會如此關心你、照顧你呢?作文
我們要好好珍惜這些愛,愛很難看到,很難持之以恆地做下去。作為幸福的擁有者,我們要好好學習,長大後報效祖國,報答父母、長輩、老師,關愛更多的人,讓愛永遠地傳遞下去!
E. 魯迅的兒童教育觀念的讀書報告
魯迅從打破「黑色的染缸」、「救救孩子」的吶喊出發,質疑中國傳統教育,倡導「以孩子為本位」的教育思想。針對封建社會壓抑兒童、摧殘兒童的舊教育體系,魯迅從兒童自身特點出發,在創作和評論中提出了「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使兒童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