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理學法學 » 農村社會學復習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農村社會學復習

發布時間: 2021-03-25 14:51:05

Ⅰ 農村社會學 簡答題當前我國農村人地關系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哪些

一是農村金融體系不完善。農村信用社沒有發揮應有的支農作用;農業發展銀行的業務范圍又過窄,而且隨著糧食購銷體制改革的完成,貸款業務又進一步萎縮;商業銀行出於自身經濟效益考慮,將部分分支機構從縣鄉退出;農業的保險制度落後,農業商業保險規模小,險種單一。二是農村資金流失嚴重。農業銀行及一些商業銀行的分支機構,在農村吸儲能力很強,對農戶和農村中小企業的貸款卻較少;城市信用社下鄉攬儲挖走部分資金,轉向城市。三是缺乏農村特點的貸款擔保制度。在現行信貸政策下,農戶和農村中小企業自身不能提供有效的貸款抵押擔保,難以得到需要的貸款。在這種情況下,政府勢必需要進一步採取措施,通過深化農村金融改革、加強國家的政策扶持和完善農村金融風險規避機制等三方面加大金融支農的力度。

Ⅱ 簡述農村社會學的特徵

從社會學的特徵,農村社會學的特徵有它自身的特點和運行方式。

Ⅲ 求社會學概論的復習資料啊

一、填空題:(每空格1分,共20分)
1、社會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社會科學,是從____孔德_______開始提出的,產生於_____19世紀30_______年代。
2、在中國第一個講解社會學的是___康有為______,在___1891______年。
3、巴甫洛夫的_____條件反射學說_____是解釋人類學習活動、學習能力的權威學說。
4、___語言______是人們相互傳遞信息、感情的象徵符號之一。
5、我國組織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表現為:家長制管理較為普遍、行政因素干預管理_、_重人性___、____輕規則_______。
6、社區一詞由德國社會學家_____滕尼斯________最先使用的。
7、我國人口問題的成因__政治原因__、_人口慣性___、文化及社會因素的影響____。
8、失業有_ 顯性失業______和___隱性失業_____兩種存在形式。
9、在就業和失業之間有一個過渡狀態,即_不充分就業或隱性失業狀態__。
10、社會保障的實質是通過_國民收入______再分配來緩解各種社會問題。
11、在研究現代化問題中有一個突出的機構__羅馬俱樂部______________。
12、我國現代化戰略的確定的依據是___人民的物質和文化_______的需要。
二、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1、一個人同時擔當了幾種角色,對個人的期待發生了矛盾,難以協調,這種現象稱為( B )
A、角色扮演 B、角色沖突 C、角色中斷 D、角色失敗
2、以下哪一種活動不是集體行為( C )
A、趕時髦 B、搶購 C、春遊 D、球迷鬧事
3、與正式組織相比,初級社會群體的主要特徵是( B )
A、規模小 B、人際關系密切 C、存在長久 D、綜合性功能
3、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組成的家庭是( A )
A、核心家庭 B、主幹家庭 C、聯合家庭 D、其他家庭
5、中國城鄉發展的理想目標為( D )
A、城鄉對立 B、縮小城鄉差別 C、農村發展為城市 D、城鄉協調發展
6、人文區位學的分析框架是由哪個學派提出來的。( A )
A、芝加哥學派 B、紐約學派 C、華盛頓學派 D、哈佛大學學派
7、有人借改革,假公濟私,有所謂「你有政策,我有對策」,這種現象我們稱之為( C )
A、制度化優先 B、制度化沖突 C、制度化逃避 D、制度化建設
8、提出社會失范論的是( C )
A、羅斯 B、默頓 C、迪爾凱姆 D、韋伯
9、手段——目標論認為人們的五種行為方式中,「只認同文化目標,但不遵從制度化手段,此為( C )
A、逃避行為 B、形式主義 C、創新 D、反叛
10、「後工業社會」論是由誰提出的( A )
A、貝爾 B、弗蘭克 C、奈斯比特 D、達倫道夫
三、名詞解釋:(每小題2分,共10分)
1、社會變遷——是指一個社會中,社會結構方面發生的社會制度和人們的生活方式、社會角色模式的變動過程。
2、後工業社會論——美國哈佛大學丹尼爾.貝爾首先提出了「後工業社會」的概念。他認為後工業社會的特徵是:專業與技術人員處於主導地位,產品生產轉變為服務性經濟,理論知識處於中心地位,未來發展方向是控制技術的發展和靠智能技術決策。
3、社會保障——社會保障也叫社會安全,是國家和社會依照法律對因不能參加正常勞動或遭受意外而不能維持基本生活的社會成員提供最低限度的經濟援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4、社會問題——是指人文環境失調,影響了廣大社會成員的正常生活和社會進步,需要動用社會力量加以解決的問題。
5、城市化水平——它是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城市發展水平的指標,是該區域內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一般地,城市化水平在20%以下為低水平,20-40%為一般水平,40-70%為中等水平,70%以上為高度發展水平。
四、簡答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1、合作需要的條件?
答:第一,具有一致的目標,合作總要有某種共同的目標,缺少一致的目標,就無法進行合作。
第二,具有相近的認識。合作是一種互相配合的行為,合作各方在目標及實現目標所採取的方式上的共識,勢必有助於合作的順利進行。
第三,具有切實的行動。合作是一種現實行為,一定要落實在行動上。離開了實際行動,任何合作都將成為一紙空文。
第四,合作在某種意義上說是一種利益的結合,為了使得合作能夠順利進行,必須採取相應的措施,制定必要的規則,保證合作各方在目標達成後,各自能夠獲得相應的利益。
2、社會化對個性形成的影響。
答:第一,個性的形成有其生理、心理基礎。先天的遺傳,人的身體方面的因素對個性形成是有影響的。
第二,一個人的個性形成和發展,既受自身生理和心理條件的制約,更受社會關系的制約。在人的個性的形成過程中,生理、心理因素都以社會因素為中介發揮作用。因此,人的個性是個人社會化的產物,是隨著個人社會化的進程而逐步形成和發展的。
3、社會分化與社會分工的關系?
答:社會分化是指社會中的個人或群體之間產生的,被社會認可了的區別。
從人類歷史的發展來看,社會分工造成了社會的大分化。歷史上三次大分工,是畜牧業、手工業、商業從農業中分化出來,三次大分工,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又形成了不同的階級;因而一般說來社會分工引起社會分化,社會分工越精細,社會分化就越復雜;但我們也要看到社會分化並不一定都是由社會分工造成的,因為同一職業內部也有分化。
4、社會現代化內容?
答:第一,經濟現代化。它是社會現代化的基礎和核心。沒有經濟現代化,其他現代化就難以實現。經濟現代化不僅表現為經濟增長,而且包括生產力結構、生產方式、消費等現代化。
第二,政治現代化。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沒有政治現代化,經濟現代化很難推進和持久。它包括政治民主化、管理科學化、社會生產法制化、軍隊現代化等。
第三,文化、科學技術現代化。科學技術不僅是生產力,而且還能直接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質量。
第四,城鄉社區現代化。中國的現代化,走城鄉共同繁榮、城鄉一體化的道路。城鄉一體化不是城市吃掉農村,而是二者繁榮到一個水平上,打消城鄉二元經濟結構,不分彼此,融為一個新一體的現代化。
第五,群體組織現代化。是指從小到家庭、大到企業,在組織結構、活動規律、組織管理等方面的現代化。也可以說是組織管理的科層制。
第六,人的現代化。人是現代化事業的主體,是一切現代化活動的主宰者。
5、舉例說明角色扮演及扮演過程?
答:1)每一個人在社會中都擔當著一定的社會角色。當一個人具備了充當某種角色的條件,並按照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為規范去活動時就稱為角色扮演。例如,一個人要扮演好「教師」這個角色,需要此人站在學生的位置上來反觀自身,這名教師更容易弄清楚應該教什麼,任何施教。
2)角色扮演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這一過程包括三個階段:了解社會對角色的期望,培養角色意識,實踐角色規范和表現角色行為。同是售貨員,有些人能積極、主動、熱情、耐心、平等地接待顧客,而另一些人則消極、被動、對顧客冷眼相對、傲慢無禮。其產生差別的原因是他們對售貨員這個角色的意識不同所致。
3)在角色扮演中,由於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常會出現一些問題,如角色沖突、角色中斷、角色失敗等。要克服這些矛盾,順利地扮演社會角色,一方面要切實搞好人的社會化,另一方面社會要為人們創造良好的社會條件。
角色沖突,如,一名職業婦女同時滿足作為職員、妻子和母親的角色期待,當這些期待出現矛盾時,就會形成角色沖突。
角色中斷,如,一位到了退休年齡的幹部突然接到單位要他退休人員的行列,而他對退休後的生活毫無准備,於是處於彷徨和失落狀態,這就是角色中斷現象。
角色失敗,如,離婚後,雙方的婚姻關系解除,標明這對夫妻角色失敗。
五、論述題:(共10分)
1、目前我國家庭中存在的問題?談談你的看法和解決對策。
答:第一,在婚姻的締結過程中,仍存在著包辦、買賣婚姻的現象。
第二,早婚、違法婚姻問題嚴重。
第三,獨生子女問題。
第四,老人贍養問題。
第五,離婚問題。
(要根據自己的觀點展開,只要自圓其說就能得分)
六、案例分析:(共20分)
1、參考答案:
(1)上述材料揭示了由社會分層所導致的嚴重的社會不平等現象。
(2)由於窮人和富人在生產資料佔有上的不同,導致他們的社會地位的不同,從而造成了社會分層。這種由社會地位帶來的社會分層意味著不同階層的人所擁有的權利和義務的不同。在同樣的條件下,社會地位高的人擁有更多的權利。這種社會分層在某種程度上是必要的,是有助於社會發展的。但是這種分層應該有個適度的界限,即應該倡導現代社會的自致性的社會分層制度,而不是那種建立在出身等先賦地位上的地位獲得或社會分層制度。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就需要建立一種機會平等的制度。不合理的、過分的不平等蘊含著社會沖突。社會分層中應保持適度不平等。另外,社會還應有一種平衡過分不平等的制約和補償機制。最後,社會還應盡量縮小下層社會的規模,同時擴大中、上層社會的規模,從而形成一個龐大的中產階級。
2、參考答案:
參考答案:
(1)材料一反映了當前青少年在社會化過程中出現的早期社會化困境和無效文化傳遞的問題。早期社會化困境問題是由於青少年在網路上接受了大量的信息,但是由於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上的不成熟,無法判斷這些信息是否有用,且在當前社會飛速發展的情形下,社會規范和價值標准也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導致青少年在內化社會文化知識和價值標准時往往無所適從。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在於社會必須提供相對穩定和統一的社會規范和價值標准,提供令人佩服的社會權威形象。無效文化傳遞問題的產生是由於青少年過分依賴網路,導致對傳統文化知識涉獵較少,因此上一代的知識和規范未能有效地傳遞給下一代,由此形成了無效文化傳遞。解決這一問題的途徑是對青少年上網和學習知識進行有效地引導,並對其上網內容進行適當地控制。
(2)材料二說明的是青少年在社會化過程中出現的社會化偏差和失敗,主要表現為使人處於不利地位的社會化。這主要是由於在「應試教育」的觀念下,很多學校將學生分為「好生」和「差生」,區別對待,而學習成績成為這種判斷的標准。這樣一種社會化模式對「差生」來說,是不公平的,容易使他們在今後的社會上處於不利地位,應該適當加以引導,改變社會的這種觀念。
一、填空題:(每空格1分,共20分)
1、社會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社會科學,是從___孔德___________開始提出的,產生於__19世紀30__________年代。
2、社會學把社會作為一個系統、整體來看待,一個社會群體不是個人的累加而是___結構的總和____。
3、馬克思是從____宏觀上___闡述了需要層次論;馬斯洛是從____微觀上___闡述了需要層次論。
4、根據交往的性質,把社會交往劃分為__競爭_、 合作__、沖突、_和__順應____。
5、集體行為的特徵:非組織性___、__突發性______、___反常性__________。
6、__語言_________是人們相互傳遞信息、感情的象徵符號之一。
7、家庭的發展經歷了__血緣家庭__、___普那路亞家庭___、_對偶家庭___、__ 一夫一妻制家庭___四個階段。
8、社區一詞由德國社會學家__滕尼斯_________最先使用的。
9、社會控制的目的是使人們遵從__社會行為規范_________。
10、犯罪預防的措施有:__教育_____、_建立健全法律體系________。
11、在研究現代化問題中有一個突出的機構_羅馬俱樂部________。
二、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1、「社會」一詞源於( A )
A、中國 B、美國 C、英國 D、德國
2、人類社會與動物社會的本質區別是( C )
A、語言 B、思維 C、勞動 D、直立行走
3、「工作安定」屬於哪種需要。( B )
A、生理的 B、安全的 C、歸屬的 D、自尊的
4、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需要重新走進課堂,拿起書本,這種現象是( D )
A、再社會化 B、特殊社會化 C、重新社會化 D、繼續社會化
5、與正式組織相比,初級社會群體的主要特徵是( B )
A、規模小 B、人際關系密切 C、存在長久 D、綜合性功能
6、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組成的家庭是( A )
A、核心家庭 B、主幹家庭 C、聯合家庭 D、其他家庭
7、社會組織與外部環境的關系是( A )
A、交換關系 B、索取關系 C、對立關系 D、奉獻關系
8、結構功能主義的主要人物是( A )
A、帕森斯 B、斯賓塞 C、庫利 D、丁伯根
9、在許多發達國家,出現了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鎮或農村遷移的現象,這種現象被稱為( B )
A、過度城市化 B、逆城市化 C、郊區化 D、城鄉融合
10、什麼問題正在成為世界性問題,引起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 C )
A、人口問題 B、失業問題 C、環境問題 D、貧窮問題
三、名詞解釋:(每小題2分,共10分)
1、社會變遷——是指一個社會中,社會結構方面發生的社會制度和人們的生活方式、社會角色模式的變動過程。
2、後工業社會論——美國哈佛大學丹尼爾.貝爾首先提出了「後工業社會」的概念。他認為後工業社會的特徵是:專業與技術人員處於主導地位,產品生產轉變為服務性經濟,理論知識處於中心地位,未來發展方向是控制技術的發展和靠智能技術決策。
3、社會保障——社會保障也叫社會安全,是國家和社會依照法律對因不能參加正常勞動或遭受意外而不能維持基本生活的社會成員提供最低限度的經濟援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4、社會問題——是指人文環境失調,影響了廣大社會成員的正常生活和社會進步,需要動用社會力量加以解決的問題。
5、城市化水平——它是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城市發展水平的指標,是該區域內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一般地,城市化水平在20%以下為低水平,20-40%為一般水平,40-70%為中等水平,70%以上為高度發展水平。
四、簡答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1、合作需要的條件?
答:第一,具有一致的目標,合作總要有某種共同的目標,缺少一致的目標,就無法進行合作。
第二,具有相近的認識。合作是一種互相配合的行為,合作各方在目標及實現目標所採取的方式上的共識,勢必有助於合作的順利進行。
第三,具有切實的行動。合作是一種現實行為,一定要落實在行動上。離開了實際行動,任何合作都將成為一紙空文。
第四,合作在某種意義上說是一種利益的結合,為了使得合作能夠順利進行,必須採取相應的措施,制定必要的規則,保證合作各方在目標達成後,各自能夠獲得相應的利益。
2、社會化對個性形成的影響。
答:第一,個性的形成有其生理、心理基礎。先天的遺傳,人的身體方面的因素對個性形成是有影響的。
第二,一個人的個性形成和發展,既受自身生理和心理條件的制約,更受社會關系的制約。在人的個性的形成過程中,生理、心理因素都以社會因素為中介發揮作用。因此,人的個性是個人社會化的產物,是隨著個人社會化的進程而逐步形成和發展的。
3、社會分化與社會分工的關系?
答:社會分化是指社會中的個人或群體之間產生的,被社會認可了的區別。
從人類歷史的發展來看,社會分工造成了社會的大分化。歷史上三次大分工,是畜牧業、手工業、商業從農業中分化出來,三次大分工,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又形成了不同的階級;因而一般說來社會分工引起社會分化,社會分工越精細,社會分化就越復雜;但我們也要看到社會分化並不一定都是由社會分工造成的,因為同一職業內部也有分化。
4、社會現代化內容?
答:第一,經濟現代化。它是社會現代化的基礎和核心。沒有經濟現代化,其他現代化就難以實現。經濟現代化不僅表現為經濟增長,而且包括生產力結構、生產方式、消費等現代化。
第二,政治現代化。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沒有政治現代化,經濟現代化很難推進和持久。它包括政治民主化、管理科學化、社會生產法制化、軍隊現代化等。
第三,文化、科學技術現代化。科學技術不僅是生產力,而且還能直接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質量。
第四,城鄉社區現代化。中國的現代化,走城鄉共同繁榮、城鄉一體化的道路。城鄉一體化不是城市吃掉農村,而是二者繁榮到一個水平上,打消城鄉二元經濟結構,不分彼此,融為一個新一體的現代化。
第五,群體組織現代化。是指從小到家庭、大到企業,在組織結構、活動規律、組織管理等方面的現代化。也可以說是組織管理的科層制。
第六,人的現代化。人是現代化事業的主體,是一切現代化活動的主宰者。
5、舉例說明角色扮演及扮演過程?
答:1)每一個人在社會中都擔當著一定的社會角色。當一個人具備了充當某種角色的條件,並按照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為規范去活動時就稱為角色扮演。例如,一個人要扮演好「教師」這個角色,需要此人站在學生的位置上來反觀自身,這名教師更容易弄清楚應該教什麼,任何施教。
2)角色扮演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這一過程包括三個階段:了解社會對角色的期望,培養角色意識,實踐角色規范和表現角色行為。同是售貨員,有些人能積極、主動、熱情、耐心、平等地接待顧客,而另一些人則消極、被動、對顧客冷眼相對、傲慢無禮。其產生差別的原因是他們對售貨員這個角色的意識不同所致。
3)在角色扮演中,由於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常會出現一些問題,如角色沖突、角色中斷、角色失敗等。要克服這些矛盾,順利地扮演社會角色,一方面要切實搞好人的社會化,另一方面社會要為人們創造良好的社會條件。
角色沖突,如,一名職業婦女同時滿足作為職員、妻子和母親的角色期待,當這些期待出現矛盾時,就會形成角色沖突。
角色中斷,如,一位到了退休年齡的幹部突然接到單位要他退休人員的行列,而他對退休後的生活毫無准備,於是處於彷徨和失落狀態,這就是角色中斷現象。
角色失敗,如,離婚後,雙方的婚姻關系解除,標明這對夫妻角色失敗。
五、論述題:(共10分)
1、目前我國家庭中存在的問題?談談你的看法和解決對策。
答:第一,在婚姻的締結過程中,仍存在著包辦、買賣婚姻的現象。
第二,早婚、違法婚姻問題嚴重。
第三,獨生子女問題。
第四,老人贍養問題。
第五,離婚問題。
(要根據自己的觀點展開,只要自圓其說就能得分)六、案例分析:(共20分)
1、參考答案:
思想意識形態變革是社會制度變革的先導。
制度一旦形成,即具有穩定性.社會是復雜多變的,而制度的變動卻不靈活,於是社會變革的需要和相對穩定的制度之間產生矛盾. 當社會要變革,要發展時,必須先對已有的制度進行改革,即制度創新.
一種社會制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同任何社會歷史現象一樣,有其固化、創新與變遷、消亡的過程。當社會生活中某種利益關系的格局發生變化,或者設置環境出現重大調整的時候,原有的社會制度就要做出相應的調整或變革。
制度創新,可以舉例說明我國經濟、政治、教育等制度發生了哪些變化(進行了哪些改革)
2、參考答案:
(1)家庭(family)是社會的「細胞」,是一個典型的首屬群體,同時也是人進行社會化的場所。所謂家庭,是指以婚姻、血緣關系和收養關系聯系起來的、有共同經濟關系的生活共同體。簡言之,「家庭=實體婚姻+孩子+生活共同體」。英國社會學家安東尼•基登斯則將家庭定義為「直接由親屬關系聯結起來的一群人,其成年成員負責照料孩子。」
(2)家庭功能(family function)是指家庭在一定生產力水平下和社會發展過程所表現出來的作用和功能及其所擔負的社會責任等。在不同的生產方式下,家庭所具有的功能也往往不同,也就是說,家庭功能是隨著生產力發展和社會進步而變化的。不過,從家庭所具有的眾多功能來看,如下幾種功能是最主要的:生育功能、生產功能、消費功能、教育和撫養功能、贍養功能和精神慰藉功能。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遷,我國家庭的結構出現了一些變化。家庭規模小型化,結構簡單化,逐漸向核心家庭轉變。從而家庭的功能也出現了明顯的變化:生育和消費功能仍然是家庭的最基本的功能。但是,在現代社會中,隨著社會化大生產的日益廣泛化,家庭的生產功能正在被企業組織所取代。家庭的生產功能呈逐漸弱化甚至滅亡之勢。而且,隨著社會生產力進步及學校正規教育的發展,家庭教育的功能已呈弱化之勢。另外,隨著人口老齡化的來臨,城市的家庭養老方式逐漸弱化;而在家村,家庭養老仍將是重要的養老方式。最後,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精神需求層次越來越高,家庭所具有的精神慰藉職能應越來越被有所看重。但是我國目前出現的空巢家庭和代際居住分離現象,使得部分老人的精神得不到應有的慰藉,這是值得我們關注的重要社會問題,應予以高度重視。

Ⅳ 你有沒有 農村社會學 農村政策學 農村推廣學這三本教材和筆記啊我也是農大的

我剛大二。。。農村社會學正在學,其他兩科還沒學呢,。。你是學長或者學姐吧。。。

Ⅳ 學習鄉村社會學的意義。

(一)認識鄉村社會的發展規律,為科學規劃鄉村發展服務。學習鄉村社會學有助於全面地看待鄉村發展、鄉村現代化過程,有助於制定有利於鄉村持續發展的計劃,以推進鄉村社會現代化進程。
(二)調查和分析鄉村社會問題,為制定正確的鄉村政策提供參考。學習鄉村社會學有助於掌握科學的社會調查方法,為政府制定正確的政策提供參考。同時,學習鄉村社會學的理論和方法也有助於鄉村政策的實施、檢測和評估。

Ⅵ 農村社會學主要講什麼內容

1.社會學的涵義和研究對象
社會學是從社會整體出發,通過社會關系和社會行動來研究社會變遷的社會科學。社會學以社會關系、社會行動、社會結構、社會變遷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具有整體性、綜合性和應用性的特點。
2.鄉村社會學的涵義
鄉村社會學是研究以農業或相關產業為主要經濟活動、居住在鄉村地區的人們組成的鄉村社區為對象的社會學分支學科。鄉村社會學也稱農村社會學。
3.農民、農業、農村(鄉村)的關系
農業是一個內涵不斷變化的概念,傳統農業即指農田種植業,這里是從勞動內容而不是勞動方式來使用傳統這一概念的。實際上,從行業的角度來講,農業並不局限於農田種植業,而是還包括林、牧、副、漁業。
農民是從事農業、以農為生的勞動者,傳統社會有士、農、工、商的職業分類方法。農民的涵義也是廣義的。
農村則是由眾多農民家庭聚居而成的社會。它有與城市不同的經濟類型、居住形態和生活方式。
農民被看作農村社會活動的主體,農業是農民謀求生存和進行交往的手段。農村是農民及其家庭成員從事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活動的場所,是他們從事共同生活的社區。
4.鄉村社會學的研究對象和基本內容
研究對象:鄉村居民的社會生活、鄉村社會關系、鄉村社會結構和社會變遷。
基本內容:
從理論的角度來講,鄉村社會學是研究鄉村社會的,包括鄉村社會的涵義、特點、結構、運動規律等;
從應用的角度來講,鄉村社會學是研究鄉村社會問題的,包括人口問題、貧困問題、教育問題、生態問題等。
5.鄉村社會學與與農村經濟學的關系
農村經濟學是經濟學的分支學科,屬於部門經濟學。它是研究鄉村中人們的經濟活動、經濟關系及鄉村經濟發展的學科。以鄉村經濟過程為研究對象,目的是通過分析這一經濟過程,找出經濟發展的規律。
鄉村社會學是社會學的分支學科,它是研究鄉村社會的特點、結構、鄉村社會問題及運動規律的學科。它以整個鄉村社會為研究對象,其不僅研究經濟,也研究其他現象。
二者的研究對象有區別。
當然二者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如經濟活動是鄉村社會生活的主要內容,是全部鄉村社會的基礎,因此只有研究經濟現象才能認識鄉村生活和鄉村社會運動的本質規律。
6.鄉村社會學與城市社會學的關系
鄉村社會學的研究對象是鄉村居民的社會生活、鄉村社會關系、鄉村社會結構和社會變遷。
鄉村社會學研究鄉村社會,城市社會學研究城市社會。它們之間存在密切聯系,因為鄉村與城市形成一個相互依存的體系。
農業的發展、鄉村的繁榮支持著城市的發展,鄉村剩餘勞動力進城務工、經商,既支持著城市建設和城市運行,也給城市帶來重大壓力。城市文明越來越明顯地影響著鄉村。無論是文化知識還是科學技術,都有一個由城市向鄉村傳播的過程。
另外,鄉村城市化是一個世界性的規律。現階段我國採取發展小城鎮的策略,小城鎮就成為我國城----鄉體制的連接點。
7.學習鄉村社會學的意義
(一)認識鄉村社會的發展規律,為科學規劃鄉村發展服務。學習鄉村社會學有助於全面地看待鄉村發展、鄉村現代化過程,有助於制定有利於鄉村持續發展的計劃,以推進鄉村社會現代化進程。
(二)調查和分析鄉村社會問題,為制定正確的鄉村政策提供參考。學習鄉村社會學有助於掌握科學的社會調查方法,為政府制定正確的政策提供參考。同時,學習鄉村社會學的理論和方法也有助於鄉村政策的實施、檢測和評估。
(三)推進鄉村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設
鄉村社會學可以提供生活方式方面的知識,從提供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推進的視角,為鄉村的社會進步做出貢獻。
8.鄉村建設運動
鄉村建設運動是20世紀20-30年代由知識分子倡導並參加的、以建設和復興中國農村和解決農村問題為主旨的社會改良運動。
其中最有名的是梁漱溟領導的山東鄉村建設運動和晏陽初領導的華平民教育運動。
9.現階段我國農村社會學研究的主要課題
農民的分化。
農民的社會流動。
農村基層組織。
農村的家族問題。
農村的婚姻和家庭問題。
農民生活方式問題。
農村貧困問題。
農民利益的保護問題。
鄉鎮企業的發展問題。
農村城鎮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