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歷史中,三皇五帝禪讓制度真是歷史的進步裡面還有多少隱情
若說到中國古代的美政、善政,「堯舜禪讓」無疑是人們最樂於稱引的典故和事例。
堯舜禪讓,是中國歷代盛傳不已的事件,但同時,它也是兩千多年來人們所爭論不休的事,聚訟千年,新知歧見代有人出,但迄今仍不能定其真偽,仍未取得大家一致公認的看法,仍是「迷山霧海」(1)。但這件事關涉中國實在很大,不僅僅是傳統學術而已。它不僅僅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的事件和觀念,還是了解中國歷史進程的一條重要線索,更是理解中國的政治哲學的一個重要「元支點」。專門研究、考辨禪讓其事有無者,不計其數,累牘難以盡數枚舉;但考察禪讓學說演變的則不多見(2),將此二者聯系並將之提升到哲學層面加以討論的,就我陋見所及,似乎還沒有,僅有的討論,則或未盡意,或未中肯絮。本文擬取「歷史的禪讓」和「禪讓的歷史」的視角,考察禪讓的歷史真實和禪讓的歷史演變,以此一窺中國的政治哲學,並加以簡要討論,以求教正於師友。
一、歷史的禪讓:歷史真實抑或歷史觀念
堯舜禪讓,為傳統中國所艷稱之盛事,歷代記之,不絕於書。但自古以來就存在著爭論,延及近現代這爭論愈趨激烈。本節擬通過對這些爭論的考察,辨明「堯舜禪讓」只是歷史觀念,並探討「堯舜禪讓」的真相。
所以古代的文獻中關於禪讓的記載是很多的,主要有:《尚書·堯典》、《論語·堯曰》、《墨子·尚賢》、《孟子·萬章》、《荀子·成相》、《莊子·天地》、《讓王》、《盜跖》、《呂氏春秋·去私》、《行論》、《左傳·文公十八年》、《僖公三十三年》、《國語·晉語》、《韓非子·五蠹》、《竹書紀年》、《大戴禮記·五帝德》、《帝王世系》、《山海經》和《史記·五帝本紀》都有關於堯舜禪讓的記載,近幾年,更增加了一篇剛整理出來的出土文獻,《郭店楚墓竹簡》的《唐虞之道》(3)等。
在這些資料中,對「堯舜禪讓」的態度是極其分歧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1、 傳賢德說:
這主要是儒家和墨家所堅持的的觀點,主要的代表是孔子、墨子和孟子。孔孟側重於傳德,墨子側重於傳賢。
孔子在《論語·堯曰》篇中說:「堯曰:『咨,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天祿永終!』舜亦以此命禹。」這樣平鋪直敘的述說,首開儒家堯舜禪讓的傳說。孟子「言必稱堯舜」,他在繼承孔子的學說的同時,更加進了自己學說的內容,將「堯舜禪讓」描述成儒家仁政的典範。這集中體現於《孟子·萬章》篇。剛出土的《唐虞之道》更證實了儒家是側重於德的和親親的角度考慮堯舜禪讓的。認為;「堯舜之王,利天下而不利也。」「利天下而弗利也,仁之至也。」「堯舜之行,愛親尊賢。」(4)
在孔孟更側重於親親的角度來闡釋「堯舜禪讓「時,墨子則純粹「尚賢」的角度,來闡述了「堯舜禪讓」。他說:「古者要舉舜於服澤之陽,授之政,天下平。」還說:「古者舜耕歷山,陶河濱,漁雷澤。堯得之服澤之陽,舉以為天子,與天下之政,政天下之民。」(5)
先秦時期,儒、墨兩家並稱顯學,由這兩家同時宣傳,其效果不同凡響,「堯舜禪讓」傳賢德的說法迅速風行。但就在這種「傳賢德說」盛行之時,駁議亦隨之而起。
2、 篡奪說
但就在鼓吹堯舜禪讓之風盛行的春秋戰國之世的同時,否認禪讓之風亦起。那些曾在著作中敘說過堯舜禪讓的人,便首起反駁之言:如荀子和韓非子就是典型代表。荀子指斥堯舜禪讓之說為「虛言」,為「淺者之傳,陋者之說」,認為「天子者,勢位至尊,無敵於天下,夫有誰與讓矣。」(6)韓非子則謂堯舜禪讓是「逼上弒君」,為「反君臣之義」,認為那些稱贊堯舜禪讓的為「非愚即誣」的行為。(7)
他們兩人無疑是自摑耳光。但如果僅僅說他們是自相矛盾,觀點變化無常,持論不堅,問題仍還未解決,因為以後歷代懷疑之詞仍還不絕如縷。
晉代出土的魏國史書《竹書紀年》中有「昔堯德衰,為舜所囚也」,「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舜囚堯與平陽,取之帝位,」「舜放堯於平陽」(8)等語。這些文字,由於《竹書紀年》的特殊性,即該書是沒有經過秦火的焚毀之禍的。所以它提出的關於堯舜禪讓與傳統說法不一致甚至截然想反的觀點,即堯舜間是「武力逼奪」而非「禪讓」,很為學者重視,成為後代學者懷疑堯舜禪讓之濫觴。(9)
唐代的劉知幾在他的著作中即是根據《汲冢書》(《竹書紀年》的另一稱謂)和他所知的歷代所謂「禪讓」事實,在考證斥疑了《虞書舜典》中的「五十載,陟方乃死」及注雲「四蒼梧之野,因葬焉」之後,更推論「堯舜禪讓」曰:「舜之放堯,無事別說,足見其情,益與伊尹並戮,並與正書,猶無其證。推而論之,如啟之誅益,仍可覆也。何者,舜廢堯而立丹朱,禹黜舜而立商均,益手握機衡,事同舜禹,而欲因循故事,坐膺天祿。其事不成,自貽伊咎。觀夫近古篡奪,桓獨不全,嗎乃反正。若啟之誅益,亦猶晉之殺玄乎?舜禹相代,事業俱成。惟益覆車,伏辜夏後。亦猶桓效曹馬而獨致元興之禍者乎?」(10)這是他「因後世奸雄,假借禪讓,疑古人亦以禪讓飾其爭奪也。」(11)通過這樣的考論,首開以考據來否定堯舜禪讓之風,也得今人的贊同。(12)
3、虛構說
延及近代,這股懷疑之風更趨熾熱。在崔述的《考信錄》和康有為《孔子改制考》的「托古改制」說的影響下,以顧頡剛為主要代表的疑古派全然否定「堯舜禪讓」的存在,認為它只是一個傳說,是墨家為宣傳他們的尚賢主義而創造的一個傳說而已,而且他們學派內部就實行這種以傳賢為主要教義的繼承製——鉅子制。而其他各家,如儒、法等相繼援引該傳說入他們自己學說里,與他們自己的學說、主張想結合,從而使堯舜禪讓的傳說成為幾乎各家都盛傳、宣揚的盛事。(13)這種說法影響很大,盛傳一時。
4、 新「實有說」
這里說新「實有說」,因為他們所據以認為「堯舜禪讓」實有其事的理由是不同於古代的學者的。故名以示區別。
在疑古派觀點盛行的時候,相信堯舜禪讓確有其事的仍不乏其人。近代西風東漸,西方學理的不斷輸入和本土資料的相結合,觀點發生碰撞,開啟學者們的視野。使他們嘗試著吸收西方理論來解釋「堯舜禪讓」傳說,以期得出對古史的正確認識。
郭沫若以唯物史觀加以考察,套用摩爾根的《古代社會》和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的理論和解釋框架,認為堯舜禪讓反映的是部落聯盟之民主選舉制度。(14) 徐中舒亦持是說。(15),而王漢昌又進一步從對偶婚制之兒子從母居加以解釋。(16)因為他們多著眼與社會進化的痕跡,多從社會進化的角度來解釋堯舜禪讓,所以他們被後人稱「禪讓實有說」中的社會學解釋派。(17)而蒙文通則發揮《韓非子·說疑》篇中「舜逼堯,禹逼舜」說,認為堯之子曾與舜,舜之子曾與禹爭奪王位,但諸侯不歸其子而擁立舜、禹,故傳為禪讓。(18)今人楊安平等人持說與之相仿。(19)他們主要側重從政治學和政治進化的角度來解釋堯舜禪讓,所以他們被人稱為「禪讓實有說」中的政治學解釋派。(20)
此外,還有呂思勉、錢穆等學者,主要從鉤稽史籍出發,從中國史料的古代少數民族史料出發,對比作較為審慎的解釋,也比較的傾向與認為堯舜禪讓是確曾有其事。(21)
直到今天,堯舜禪讓問題,仍舊是個問題。雖然有學者結合應用考古學上的聚落考古學的相關成果,以當時扇形聚落群結構的大量存在,推測當時存在著「平等式聯盟」,以其堯舜禪讓故事發生的社會基礎。而龍山文化第二期存在的降溫期,洪水肆虐,南方民族北移和中原民族的南下等等內憂外患的局面更為聯盟走向進一步的的聯合奠定了基礎,而據說這也就是堯舜禪讓的歷史背景。(22)
更有學者從史學史的角度出發,以「瞽史」這一古代特殊職位出發,認為堯舜禪讓的真相是,古代萬邦林立,存在著多個小邦組成的鬆散聯盟,存在這共主與本國之君的區別,而禪讓就是「把共主的名義讓給別人,並不影響其原為本國之君。」(23)共主僅為虛名,無多大實權。
類似這樣的「真相」、「實際」的解釋還可以再舉出一些,但所有的這些解釋仍屬於推測、假說的階段,仍無新的確切的證據對此加以確證,所以,也就難以令人信服其結論。
面對如此紛繁蕪雜的「確有」和「實無」的爭論局面,幾乎使我們不知該如何理解了。各方都有很多的證據,各方都是論據不充分!我們到底該相信哪一方呢?我想在這里不是擺立場、站隊的問題。我們第一步要做解決我們遇到的第一個也是最為根本的的問題,即堯舜禪讓到底有無其事?也就是說「堯舜禪讓」的真相到底是怎樣的?換句話說,這個盛傳千年的傳說,是歷史真實呢,還是歷史觀念?我們還需從頭對其做出判斷。
關於歷史真實和歷史學家,英國學者愛德華·霍列特·卡爾說:「歷史事實既然不會也不可能會以一種純粹的形式存在著,因而當它們出現在我們面前時,從來就不是單純的,它們總是通過記載歷史事實的人的頭腦折射出來。」「歷史學家不屬於過去,而是屬於現在。」「歷史是歷史學家跟他的事實之間相互作用的連續不斷的過程,是現在跟過去之間的永無止境的問答交談。」(24)以此來審查那些前人時賢對堯舜禪讓的論述。我們不禁要問:「堯舜禪讓」是歷史真實嗎?
研究歷史,最重要的莫過於史料的審查和運用。研究古代史尤其是如此,因為古代去今已遠,我們惟有通過史料才能窺得史實的一鱗半爪,若無史料或史料不真,對於古史我們是寸步難行的。研究「堯舜禪讓」同樣面臨著史料這一大關。那麼,關於「堯舜禪讓」的史料情況如何呢?它們內可信嗎?
王樹民先生對此困難有切身的體會,他說:「禪讓一事,既無當時的文字記錄可供分析,也無法從考古發現中尋求蹤跡,惟有依據古人傳說,結合古代歷史的發展實際,以期得出合理的結論。」(25)但這里有一大邏輯脫漏:既然我們對於堯舜禪讓是沒有「文字紀錄」,也沒有考古蹤跡可尋,僅能依據古人傳說,那何來「古代歷史發展實際」?這實際又是從何而得的呢?又怎能「以期得出合理的結論」呢?這是王先生的自我矛盾處,也是古今解釋堯舜禪讓認為其有的學者的自相矛盾處!
因為古今學者用以論證堯舜禪讓為「實有」的材料,大多是我上文提到的那些文獻,鮮能有能更多的材料。但所有這些材料大多是春秋末期和戰國年間的人,還有就是更後時代的人所寫,與他們所欲描述的歷史事件——堯舜禪讓,相距好幾千年了,其間的矛盾更是比比皆是:「同出與墨子或孟子一人之口,卻或謂堯舜禪讓為真,或曰堯舜未曾真正禪讓。」而韓非,更在同種著作中「」或言禪讓者主動減去負擔,或言禪讓者被逼才退位。」(26)既如此,這些史料如何信得?更怎能據此以考信堯舜禪讓為真呢?陳寅恪先生的考據原則是「一個有力之反證足破無數之妄說。」(27)如果此說不誤,那麼我們又如何相信具有如此之多的反證的「堯舜禪讓」的記載會是歷史真實呢?結合以上卡爾之言,因為「歷史學家是不屬於過去,而是屬於現在的」,所以他們只是站在他們的「現在」——春秋戰國或更後的時代,來描述的,所以這些描述者所描述的歷史事實——若真實有其事的話,也不再會是歷史事實的原形了,而只能是「通過記載歷史事實的人的頭腦折射出來」的歷史事實了。
❷ 國學問題 關於《三皇本紀》中「五行輪環」的問題。
本人才疏學淺,無法正面回答你的問題,僅發表些自我觀點,認為是詭辯亦可,無求完備。
首先,不要過分迷信史書中的東西,都是人寫的,「人為」難避「偽」,真正的歷史沒有文字。
「五德始終」說是自秦始皇才開始的,至於三皇本紀里那些都是司馬遷加上去的。歷朝皇帝為證明自己「奉天承運」,是「真名天子」,必須如孔子所說那樣名正言順,才創出要以五德相剋(偶爾也有五德相生)接替江山這樣的規矩,歷代基本都有沿用。司馬遷寫史記,為求系統完整,肯定要讓前代的帝王都配以各自的德,自然就有了本紀里的說法。但是他再怎麼費盡腦筋,還是有疏漏的地方,上古帝王的接替如果記錄為族譜,你會發現輩分全亂。連明確承襲都搞不清,何必再管這些虛無的東西?當然,史書想怎麼寫都是由人決定的,只是個「名」而已,不用過分在意。
其次,「五德」可以說是中國哲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意識形態,就像西方基督世界的「三位一體」,但丁寫《神曲》還刻意追求「三」這個數字,那麼中國的史家們追求五德圓滿也是自然的了。史記的地位不消說,從中出現的許多形式都成為後世範本,不可動搖。但是要知道,歷史真相的不可還原性,一定意義上,歷史學其實應該是考古學。樓主既然稱為「國學」,那麼我想說,所謂國學不應該是像現在那樣被炒作成政治經濟化的產物,學的不是其內容而是思維模式,「五德」相生相剋的輪回思想,要比五德各照應哪位帝王更重要,夏以前的歷史都是不可考的,史記許多內容都是從百姓口中聽來的傳說。所以,微笑吧。
最後,說說「五德始終」。金木土水火,是五行亦是五德相剋順序。改朝換代,易服改正(正月),就是依據五德始終說。任何一個時代,統治人民需要思想綱領,想想你在學校必須學的一些「與時俱進」東西吧,同理。史記提供的資料只是一種說法,還有人為伏羲乃五德之宗,是金德等等。僅三皇的說法就至少有五種,何必拘泥於其一?讀書要開闊思維,在這個氣氛尚算寬松的時代不應學乾嘉學派一味考證古書正謬,不思進取和思辨。人要有自己的思維,不然不要讀書。
就以上這些,一點或毫釐,願能解君惑。
在此,送你一句復旦的「博學」校訓:博曉古今,可立一家之說;學貫中西,或成經國之才
❸ 陳漢章為什麼支持中國哲學始於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哲學?靠譜嗎?
那還是一個部落聯盟時代,生產力嚴重低下,沒有哲學產生的土壤。
夏朝也太遙遠。
商朝祭鬼信巫。
西周封建宗法。
要說哲學的時代那肯定是春秋戰國,百家爭鳴。一直影響至今
❹ 兩千多年前,一位哲人立於河邊, 逝者如斯夫意思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孔子站在河邊,望著滔滔流失的江水感嘆人世。、想起逝去的時間和人事,孔子說這句話的時候有個背景,故後人多用來指時間像流水一樣不停的流逝,感慨人生世事變換之快,亦有惜時之意在其中。
時間就像這奔流的河水一樣,不論白天黑夜不停地流逝。告訴我們光陰似流水一樣一去不回,要加倍珍惜。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子罕》
(4)哲學三皇擴展閱讀:
詞義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出處:《論語子罕篇》
【注音】:shì zhě rú sī fú。
夫(fú):〈書〉①指示詞。那;這:獨不見夫螳螂乎?②代詞。他:使夫往而學焉。③助詞。a)用在一句話的開始,表(下句)議論:夫戰,勇氣也(《左傳·庄公十年》)。
b)用在一句話的末尾或句中停頓的地方表示感嘆、議論:人定勝天,信夫│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④連詞(也可解釋為助詞):若夫淫雨霏霏(范仲淹《岳陽樓記》)⑤量詞:為一農夫所受之一百畝耕地,用來作為城市規劃的基本單位。 ⑥劍衣。
劍則啟櫝,蓋襲之,加夫襓與劍焉。——《禮記·少儀》 ⑦通「趺」。足背。
渠長丈六尺,夫長丈二尺,臂長六尺。——《墨子·備城門》
(但夫字做第二聲一般做文言詞用,現已無此類用法)
夫(fū):①丈夫。②成年男子。③稱從事某種體力勞動的人。④舊時指服勞役的人,特指被統治階級強迫去做苦工的人。
【原文】
子在川上曰:「逝者①如斯②夫,不舍晝夜。」
【注釋】
①逝者:指流逝的時光。②斯:這里指「川」,即河水。
【譯文】
《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孔子在河邊感嘆道:「時間像流水一樣消逝,日夜不停。 」
時光如流水,一去不復返;
往者不可追,來者猶可惜。
別解1:
《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孔子在江邊上看著滔滔的江水感慨說:「這世間的人不顧修身續慧命,只為追逐名利前仆後繼的就像這江水一般,挾老死病苦晝夜不停的奔勞。
別解2:
此解出自纏中說禪的《論語詳解》,逝通假為誓,意為追求聖人之道要像河流一樣,不舍晝夜的奔流向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逝者如斯夫
❺ 請幫忙解釋下 (風水與哲學關系)
中國傳統風水學,是以陰陽為前提,以「生氣說」為核心,以「藏風得水」為條件,指導人們選取一個適宜的居住環境,用以制里建都,或是營宅修墓的專門理論,表達著人們對良好生活環境的追求。
深入剖析中國傳統風水學說蘊含著的陰陽、大地有機、天人合一、生態美學等哲學思想,對於我們認識風水學的合理內核有著重要意義。
現代社會深受生態危機、環境污染之苦後,人們發現了我國傳統風水學中的「崇尚自然」、「天人合一」思維的合理性,將之應用到城市規劃、景觀設計中,必將引起人們更深更廣的思維觀念的變革,對我們構建和諧人居環境,相信會有不少的借鑒作用。
❻ 盤古開天地中的"後乃有三皇"什麼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是:之後才出現了世間的三皇。
出處:三國·吳·徐整《三五歷紀》
選段:
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後乃有三皇。
譯文:
天每日升高一丈,地每日增厚一丈,盤古也每日長大一丈。這樣又過了一萬八千年,天升得非常高,地沉得非常深,盤古也長得非常高大。天地開辟了以後,才出現了世間的三皇。
(6)哲學三皇擴展閱讀:
《盤古開天地》神話屬於「宇宙起源神話」,主要講的是原始人解釋宇宙萬物最初來源的故事,具有幻想性與超自然的性質。這種神話很早出現於中國各民族神話之中。其流傳歷經三國、南北朝。
先民對於宇宙萬物的認識極其粗淺,在實踐中,自然的和社會的、生活的和生產的界限不清;在認識上,肉體的和靈魂的、正確的與錯誤的、物質的與精神的、有神的與無神的混雜;對於宇宙本原的探索,物質的與精神的相雜,有神的與無神的相融,二者往往錯綜地交織在一起。
所有這些雜糅在一起,就構成了「渾然一體」的原始意識。正是這一「渾然一體」的特點,決定了階級社會初期文、史、哲不分家,巫、醫相伴,自然科學一體化的特點,以及早期哲學「知識總匯」的特點。
❼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說明了什麼哲學理論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說明了客觀事物運行的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而內轉移的哲學容理論,比較接近唯物主義的理論。
1、出處: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出自《荀子天論》,在中國古代,「天行」比較接近現在說「大自然的運行規律」,即客觀規律,而「堯」即上古三皇五帝中的堯帝,被後世認為是一個賢明的君主,而「桀」是夏代最後一位君主,以暴虐著稱。因此整句話的意思就是,客觀規律,不是因為堯帝的個人意願而使得當時社會安定,也不是因為夏桀想亡國夏國才亡的。這個句話的意思還沒有說完,後面還有半句:「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凶」,意思是根據客觀規律用正確的方法(治理國家)天下就會安定興旺,根據客觀規律以錯誤的方法(治理國家)就有亡國的危險。
2、與唯物主義的內在關聯
唯物主義認為,不僅客觀物質世界有一定的客觀規律,人類社會的發展也遵循著一定的客觀規律,比如從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再到封建社會……最終將到達共產主義社會定義的大同社會,其內在的規律就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行規律。荀子相對說得比較概括,馬克思根據更多的歷史進程進行了比較深度的剖析。
❽ 關於道德三皇五帝那首詩的全文譯
明代楊慎《二十一史彈詞》 原文: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後商周。
英雄五伯鬧春秋,秦漢興亡過手。
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
前人田地後人收,說甚龍爭虎鬥。
譯文:
論道德,遠古的三皇五帝最好,論功名,後來就有夏、商、周三朝。戰國七雄和春秋五霸紛爭了很多年,短短的一瞬間就經歷了興亡變遷。史書上那些王侯將相的姓名,早已變成北邙山下無數荒墳野丘。 就好比,前人播種,自然有後人來收割,歷史上的龍爭虎鬥又有什麼好談論的。
(8)哲學三皇擴展閱讀
二十一史彈詞,原名《歷代史略十段錦詞話》,明人所作詞話,現存不多,短篇者有《清平山堂話本》中之「快嘴李翠蓮記」一種,近年在嘉定又發現明代中葉成化刊本說唱詞話十三種;長篇除諸聖鄰大唐秦王詞話外,即此楊氏之擬作。
全書分兩卷,析為十段,每段先用西江月、南鄉子、臨江仙、清平樂、點絳唇、定風波、蝶戀花等詞調及詩數首,次用散文及三三四攢十字的詩句,每段末了則以一詩一詞作結。其十字句式乃源於元代詞話及明代的寶卷,實為有清北方鼓兒詞之句型。
楊氏之作,開文人擬作俗文學之先例、乃有不少學者及文人加以評注、改作或續作。評注者有程仲秩旁註本;董世顯、朱璣評訂本;張三異、孫德威輯注本;傳至江南後乃改稱《二十一史彈詞》。而梁辰魚又有江東廿一史彈詞的改作本,今不存。
續作者有陳忱續廿一史彈詞、顧彩第十一段錦彈詞、金諾明史彈詞、張三異明史彈詞、古木散人明末彈詞等。梁作見於光緒《蘇州府志.藝文志》,陳作見於汪曰楨《南潯鎮志》,二者今均不存。楊作自清康乾間孫德威輯注有康熙辛巳夏嚴虞惇序;民國七年須江楊養勁復據孫注十卷,續作說明朝、說清朝二卷,乃稱二十五史彈詞。
❾ 3的哲學價值
推薦看周易吧。數字的東西,周易搞的比較多。從天文上引下的河圖洛書,對中國古代 數 這個概念有很大幫助。奇數是陽數。一般認為5是陽數最好的。三,是古文裡面的多的開始。一,雙,多。1.2.3;古代沒有文字時,皇帝到底有幾個並不準確,三皇我認為是多皇的意思。三蘇,沒有什麼特別意義,我感覺。三部曲我感覺是事物發展的三個階段,新生、成熟(同時也是衰老)、死亡。三言,多的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