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肺癌,病理學類型(鱗癌)ICD-10編碼是什麼
M80700/3
鱗狀細胞癌
M80710/3
角化性鱗狀細胞癌
M80720/3
大細胞鱗狀細胞癌
M80740/3
梭形細胞鱗狀細胞癌
M80750/3
腺樣鱗狀細胞癌
M80760/3
微小侵襲性鱗狀細胞癌
此編碼不是腫瘤專科編碼
無法區分
分化程度
Ⅱ 肺癌的病理和分類有哪些
(1)按解剖學部位分類
①中央型肺癌。發生在段支氣管至主支氣管的肺癌稱為中央型肺癌,約佔3/4,較多見鱗狀上皮細胞癌和小細胞肺癌(SCLC)。
②周圍型肺癌。發生在段支氣管以下的肺癌稱為周圍型肺癌,約佔1/4,多見腺癌。
(2)按組織病理學分類
肺癌的組織病理學分類現分為兩大類。
①非小細胞肺癌(NSCLC)。包括鱗狀上皮細胞癌、腺癌、大細胞癌等。
鱗狀上皮細胞癌(簡稱鱗癌):包括乳頭狀型、透明細胞型、小細胞型和基底細胞樣型。典型的鱗癌細胞大,呈多形性,胞漿豐富,有角化傾向,核畸形,染色深,細胞間橋多見,常呈鱗狀上皮樣排列。
電鏡檢查癌細胞間有大量橋粒和張力纖維束相連接。以中央型肺癌多見,並有向管腔內生長的傾向,早期常引起支氣管狹窄導致肺不張或阻塞性肺炎。癌組織易變性、壞死,形成空洞或癌性肺膿腫。
鱗癌最易發生於主支氣管腔,發展成息肉或無蒂腫塊,阻塞管腔引起阻塞性肺炎。有時也可發展成周圍型,傾向於形成中央性壞死和空洞。
腺癌:包括腺泡狀腺癌、乳頭狀腺癌、細支氣管- 肺泡細胞癌、實體癌黏液形成。典型的腺癌呈腺管或乳頭狀結構,細胞大小比較一致,圓形或橢圓形,胞漿豐富,常含有黏液,核大,染色深,常有核仁,核膜比較清楚。腺癌傾向於管外生長,但也可循泡壁蔓延,常在肺邊緣部形成直徑2 ~ 4cm 的腫塊。腺癌早期即可侵犯血管、淋巴管,常在原發瘤引起症狀前即已轉移。肺泡細胞癌或稱細支氣管肺泡癌,有人認為它是分化好的腺癌之一,發生在細支氣管或肺泡壁。顯微鏡下通常為單一的、分化好、帶基底核的柱狀細胞覆蓋著細支氣管和肺泡,可壓迫形成乳頭皺褶充滿肺泡。這一類型的肺癌可發生於肺外周,保持在原位很長時間,或呈彌漫型,侵犯肺葉的大部分,甚至波及一側或兩側肺。
大細胞癌:包括大細胞神經內分泌癌、復合性大細胞神經內分泌癌、基底細胞樣癌、淋巴上皮瘤樣癌、透明細胞癌、伴橫紋肌樣表型的大細胞癌。可發生在肺門附近或肺邊緣的支氣管。細胞較大,但大小不一,常呈多角形或不規則形,呈實性巢狀排列,常見大片出血性壞死,癌細胞核大,核仁明顯,核分裂象常見,胞漿豐富,可分巨細胞型和透明細胞型,透明細胞型易被誤診為轉移性腎腺癌。
其診斷准確率與送檢標本是否得當和病理學檢查是否全面有關,電鏡研究常會提供幫助。大細胞癌的轉移較小細胞未分化癌晚,手術切除機會較大。
其他:腺鱗癌、類癌、肉瘤樣癌、唾液腺型癌(腺樣囊性癌、黏液表皮樣癌)等。
②小細胞肺癌(SCLC)。包括燕麥細胞型、中間細胞型、復合燕麥細胞型。
癌細胞多為類圓形或菱形,胞漿少,類似淋巴細胞。燕麥細胞型和中間型可能起源於神經外胚層的Kulchitsky 細胞或嗜銀細胞。細胞漿內含有神經內分泌顆粒,具有內分泌和化學受體功能,能分泌5- 羥色胺、兒茶酚胺、組胺、激肽等肽類物質,可引起類癌綜合征。
在其發生發展的早期多已轉移到肺門和縱隔淋巴結,並由於其易侵犯血管,在診斷時大多已有肺外轉移。
Ⅲ 肺癌病理學分期:ptlcno是什麼意思
肝癌的病理分型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原發性肝癌診療規范-2011版
1.肝細胞癌(HCC):占原發性肝癌的90%以上,是最常見的一種病理類型。
(1)大體分型:可分為結節型,巨塊型和彌漫型;也可以參考中國肝癌病理研究協作組1977年制定的「五大型六亞型」分類。對瘤體直徑<1cm稱為微小癌,1-3 cm稱為小肝癌,3-5cm稱為中肝癌,5-10cm稱為大肝癌,>10cm稱為巨塊型肝癌,而全肝散在分布小癌灶(類似肝硬化結節) 稱為彌漫型肝癌。目前,我國的小肝癌標準是:單個癌結節最大直徑≤3cm ;多個癌結節數目不超過2個,其最大直徑總和≤3cm。小肝癌除了體積小,多以單結節性、膨脹性生長為主,與周圍肝組織的分界清楚或有包膜形成,具有生長較慢、惡性程度較低、發生轉移的可能性小以及預後較好等特點。
(2)組織學特點:以梁索狀排列為主,癌細胞呈多邊形,細胞質嗜酸性,細胞核圓形,梁索之間襯覆血竇,也可出現多種細胞學和組織學上的特殊類型,若出現假腺管結構可類似肝內膽管癌和轉移性腺癌,需要注意鑒別。癌細胞的分化程度,可以採用經典的Edmondson-Steiner肝癌四級分級法,或分為好、中、差三級。
(3)代表性免疫組化標志物:肝細胞抗原(Hep Par1)示細胞質陽性,多克隆性癌胚抗原(pCEA)示細胞膜毛細膽管陽性,CD34示肝竇微血管彌漫性分布,磷脂醯肌醇蛋白-3 (GPC-3)通常在HCC癌細胞的細胞質內表達。對於小病灶的肝活檢組織病理學檢查,應由經驗豐富的病理學家實施和評估;可以進行GPC-3,熱休克蛋白70 (HSP)和谷氨醯胺合成酶(GS)染色,如3項中有2項陽性可以診斷為HCC。
2.肝內膽管癌(ICC):較少見,起源於膽管二級分支以遠肝內膽管上皮細胞,一般僅占原發性肝癌的≦5%。
(1)大體分型:可分為結節型、管周浸潤型、結節浸潤型和管內生長型。
(2)組織學特點:以腺癌結構為主,癌細胞排列成類似膽管的腺腔狀,但腺腔內無膽汁卻分泌黏液。癌細胞呈立方形或低柱狀,細胞質淡染,胞漿透明,纖維間質豐富,即癌細胞周圍含有較多的纖維組織。也可出現多種細胞學和組織學上的特殊類型,若出現梁索狀排列可類似肝細胞癌,需要注意鑒別。癌細胞分化程度可分為好、中、差三級。
(3)代表性的標志物:免疫組化檢查細胞角蛋白19(CK19)和粘糖蛋白-1(MUC-1),可顯示細胞質陽性。
3.混合型肝癌:即HCC-ICC混合型肝癌,比較少見,在一個肝腫瘤結節內,同時存在HCC和ICC兩種成分,二者混雜分布,界限不清,分別表達各自的免疫組化標志物。
4.其他類型。原發性肝癌中還有些少見類型肝癌,如透明細胞型、巨細胞型、硬化型和肝纖維板層癌(fibrolamellar carcinoma of liver,FLC)等。其中,FLC為HCC的一種特殊和少見的組織學亞型;其特點是多見於35歲以下的年輕患者,通常沒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肝硬變背景,惡性程度較HCC低,且腫瘤常較局限,因此本病通常可有手術切除的機會,預後較好。腫瘤大多位於肝左葉,常為單個,境界清晰,邊緣呈扇形質地硬,剖面見纖維間隔橫貫瘤體;鏡下可見:瘤細胞呈巢團狀,部分呈相互吻合的瘤細胞索,周圍有緻密的纖維組織呈板層樣包繞,瘤細胞較大,呈立方形或多角形,胞漿豐富,呈強嗜酸性,核仁明顯,瘤組織內血竇豐富。
Ⅳ 類癌區別及治療。
1. 類 癌
1.1 概況 類癌是一古老的而較少見的疾病,1808年Merling對本病做了首次描述,1907年Oberndorfer正式將其命名為類癌(carcinoid)沿用至今,至1989年文獻中共報道本病3 720例。
在胚胎發育過程中,類癌系起源於胚胎原始腸道部分的腫瘤,腫瘤細胞內含有親銀性分泌顆粒,故又稱親銀細胞癌或嗜銀細胞癌。又由於類癌細胞可分泌小分子多肽物質,故又有小分子多肽或肽類結構瘤(amine precursor uptake and decarboxylation tumor.APUD TUMOR. APUDOMA),Oberndorfer命名時認為類癌是一種腺瘤,但不少學者認為類癌是良性小腸腫瘤,是一種局限性生長、較少轉移的低度惡性腫瘤。綜合大多數學者的認識,類癌是一種主要發生於胃腸道,但又涉及全身多數器官、生長較緩慢、惡性程度低的腫瘤。
1.2 類癌發生的部位 類癌除可發生在消化道任何部位外,還可發生在支氣管、卵巢、睾丸、胰腺、膽囊、甲狀腺等多個器官。依其起源於胚胎部位不同可分為:前腸類癌,中腸類癌和後腸類癌。前腸類癌:主要指口腔、食管、胃、十二指腸、膽系、乏特氏壺腹、胰腺、胸腺、支氣管、肺、中耳等部位的類癌;中腸類癌:主要指空腸、回腸、盲腸、闌尾等部位的類癌(有人將升結腸類癌也列為中腸類癌);後腸類癌:主要指發生在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卵巢等部位的類癌。
1.3 類癌細胞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質 由於類癌是起源於神經內分泌細胞的腫瘤,故它有合成、貯存、分泌生物活性胺及肽類物質的功能。其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質有:5-羥色胺(5-hydroxytryptopha)、組織胺(histamine)、血管活性腸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olypeptide,VIP)、生長抑素(somatostain,SS)、神經降壓素(neurotensin,NT)、胰多肽 (pancreticpolypeptide,PP)、緩激肽(bradykinin)、兒苯酚胺(catecholamine)、前列腺素 (prostaglandins)、胃動素(motilin)、腸抑胃肽(gastric inhibitory polypeptide,GIP)、胃泌素(gastrin)。一個臟器的類癌組織可產生多種內分泌物質,而不同臟器的類癌組織也可含有同一種活性物質。故有學者主張依腫瘤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質將腫瘤分為:5-羥色胺瘤(serotoninoma)、胃泌素瘤(gastrinoma)、胃動素瘤 (motilinoma)、腸抑胃肽瘤(GIPOMa)、舒血管腸肽瘤(VIPOMa)。多數學者認為:除5-羥色胺外,其它具有生物活性物質在類癌病人中的作用尚未肯定。
1.4 類癌的病理 大體解剖可見類癌為微黃色硬結狀腫瘤,大小直徑多在1cm以下, 2~3cm者也可見到,大於3~4cm者少見,極少數在5cm以上。光鏡下可見類癌細胞呈索條狀、樑柱狀排列,細胞核小,呈帶狀,細胞內有氣泡和不同的分泌顆粒,Grimelius染色陽性者稱嗜銀性細胞(argyrophli cells),Fonta-manasson染色陰性者稱非親銀性細胞(non-argentaffin cells),染色陽性又稱親銀細胞(argentaffin cells)。前腸類癌一般為親銀細包,極少數為嗜銀細胞,中腸類癌為典型親銀細胞,後腸類癌既不是親銀細胞,又不是嗜銀細胞。電鏡可見類癌細胞內含有很多圓形能阻止電子透過密度的直徑在100~300nm的分泌顆粒。
1.5 類癌的臨床表現 類癌患者無特異性臨床表現,其臨床症狀隨其發生在不同臟器、不同部位出現不同的臨床表現,只有出現類癌綜合征時才表現有特殊症狀,因此一般臨床表現不能做為類癌診斷的依據,類癌綜合征的特殊表現對診斷類癌才有一定價值;有關類癌綜合征的臨床表現見後文。
1.6 類癌的預後 類癌生長緩慢,病程一般為10~15年,但有文獻報道其病程可長達40年。類癌預後與下列因素有關:①類癌的部位:一般認為類癌發生臟器的位置越高,其惡性程度就越高,其預後就越差;②類癌癌灶大小:一般認為癌灶體積小者預後較好,反之預後較差,但也有例外情況;③類癌轉移情況:無轉移者預後較好;④類癌綜合征的出現情況:反復出現類癌綜合征者,特別是出現類癌危象(carcinoid crisis)者預後較差。但和其它惡性腫瘤相比,類癌的預後還是好的,特別是早期發現、正確治療者預後更好一些,有人報告一組回腸類癌,由於行根治手術術後生存有達27年者。
1.7 類癌的診斷 類癌診斷比較困難,患者的臨床表現對診斷僅有參考價值,當出現類癌綜合征時可依其臨床表現做出初步診斷,尿中5-羥吲哚乙酸(5-hydroindole aceticacid,5-HIAA)增高及酒精、葯物誘發試驗陽性可確定體內有類癌存在,此時一些特殊檢查如B超、X線、內鏡、CT、磁共振可進一步確定類癌的部位,手術病理學檢查是診斷類癌的金標准。本文將在下部分重點介紹實驗室診斷的具體方法。
1.8 類癌的治療 一旦確診為類癌應積極治療,包括葯物治療:主要是根據患者所表現的症狀進行對症治療,如皮膚呈現潮紅者可用苯氧苄胺 (phenoxybenzamine.腎上腺素能α受體阻滯劑)。二甲基麥角鹼(methy-sergide,5-HT拮抗劑),甲氧胺 (methoxamine)、血管緊張素(angiotesin)對發作性皮膚潮紅期伴有嚴重低血壓有效;對氨苯丙酸 (parachlorophenlalanine)對類癌患者腹瀉有效;腎上腺皮質醇類激素對預防和治療類癌患者手術中發生危象有效;抗癌化療葯物如5- 氟脲嘧啶(5-fluorouracil)、氨甲喋呤(MTX)、阿黴素(adriamycin),根據病情可單獨應用,也可聯合應用。外科手術治療:對已發現類癌所在部位後應積極治療,包括對孤立的類癌病灶切除、對常轉移到肝臟的病灶切除和部分肝葉切除、對轉移淋巴結的清除,對腫瘤引起腸梗阻的各種方式手術等,根據病人情況確定手術種類和方式。放射治療:多數學者認為對類癌無效。
參考資料:http://www.qq518.net.cn/post/58.html
單葯化療
可以嘗試5-Fu±鏈脲黴素、阿黴素或干擾素a±奧典肽
順鉑 依找泊苷
Ⅳ 結腸癌最常見的病理學類型是
結腸上皮有大量腺體,所以是腺癌最常見
Ⅵ 胃癌的組織病理學是什麼
1979年世復界衛生組織(WHO)按組制織學分類將胃癌分為腺癌(包括乳頭狀腺癌、管狀腺癌、黏液腺癌和黏液癌,又根據其分化程度進一步分為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3種);腺鱗癌;鱗癌;類癌;未分化癌;未分類癌。
我國分為4型:腺癌,包括乳頭狀腺癌、管狀腺癌、黏液腺癌(分為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3種);黏液癌(印戒細胞癌);未分化癌;特殊類型癌,包括腺鱗癌、鱗癌、類癌、未分化癌和混合型癌。
根據國內外資料統計,早期胃癌有如下組織學特點。
(1)早期胃癌有分化較高的傾向,隨著向黏膜下浸潤其分化程度向不成熟方向發展.(2)國外早期胃癌未見黏液腺癌,國內統計則不盡然。
(3)隆起型多見高、中分化型乳頭狀腺癌、管狀腺癌,而未分化癌少見,凹陷型則多見印戒細胞癌和分化型腺癌,而乳頭狀腺癌少見。
(4)淺表局限型癌多見高分化管狀腺癌。
(5)廣泛淺表型多見2~3種組織學類型同時存在,以高分化管狀腺癌和低分化腺癌較多,也可見乳頭狀腺癌和印戒細胞癌。
Ⅶ 直腸息肉但是醫生說是類癌
類癌和息肉的含義是不同的。如果是活檢診斷類癌,應該需要手術切除,然後術後還需要再次病理化驗診斷,這樣才是最准確的。
另外,術後一般不主張化療。因為對於類癌來說,化療沒有明顯的效果。
一句話,先手術,手術完了再說。
Ⅷ 胃癌的組織病理學分型有哪些
胃癌的病理分型有大體分型和組織學分型,大體分型分為早期胃癌和進展期,早期內胃癌指癌組織容限於粘膜和粘膜下層,不論有無淋巴結的轉移大體分為一型 二型和三型,一型為隆起型,二型為淺表型,三型為凹陷型,二型又進一步分為2a 、2b和2c,微小胃癌是指早期胃癌始發階段的直徑在一厘米以內的小癌,胃粘膜活檢病理為胃癌,而手術切除標本經連續切片檢查都未能找到癌組織。進展期胃癌是指癌組織浸潤已經達到肌層以外,又稱為中晚期胃癌,組織學分型常用WHO分型,包括常見的組織類型,有乳頭狀腺癌、管狀腺癌、粘液腺癌、印戒細胞癌、低分化腺癌、未分化癌、還有鱗腺癌、鱗狀細胞癌、小細胞癌等,其中管狀腺癌和低分化腺癌比較常見。
Ⅸ 濕疹樣乳癌的臨床表現 病理學 組織學改變是什麼
濕疹樣乳腺癌或稱為「派傑氏病」,是發生在乳頭部位的惡性腫瘤,是一種特殊類型的乳腺癌。比較少見,約占乳腺癌總數的0.7%~3%。由乳頭表皮細胞原位惡變而來,與深部乳腺組織的癌瘤無關,因而又稱為「乳頭癌性濕疹」或「乳頭濕疹樣癌」。
臨床表現很象慢性濕疹。多數病人常以乳頭局部奇癢或輕微灼痛而就診。可見病人的乳頭、乳暈部位皮膚發紅,輕度糜爛,有漿液性滲出而潮濕,有時還覆蓋黃褐色鱗屑狀痂皮,病變皮膚變硬、增厚,與正常皮膚分界清楚。乳頭和乳暈部皮膚糜爛經外敷葯物處理後,可一時好轉,但很快又復發。
典型病例的乳頭溢液塗片做病理觀察時,可以找到發生惡變的派傑氏細胞。鏡下組織學改變為:皮膚表皮至真皮層可見散在或小灶異型性明顯的癌細胞,胞漿豐富,透亮或嗜酸性。由於該病在早期與慢性濕疹和接觸性皮炎較難鑒別,因此對乳頭、乳暈的慢性皮膚病變,經2周以上治療無明顯好轉或雖好轉但反復發作的病人,應高度警惕。鑒別診斷主要依靠病變部位皮膚的病理組織活檢,應做多點的活檢取材。
在濕疹樣乳癌的較早期,即病變僅僅局限於乳頭乳暈部,乳房內尚未觸及腫塊時行患側乳房單純切除,則治療效果尚好;而若是待乳房內腫塊已經形成,則預後就較差了,必須行乳癌根治術。因此,在病變尚處於乳頭乳暈的濕疹樣改變的初期,即予以及時診斷治療,是獲得較好預後的關鍵。臨床對經治療2周以上無效的乳頭乳暈部的皮膚損害應考慮作活檢,以明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