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理學法學 » 教育學和心理學的判斷題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教育學和心理學的判斷題

發布時間: 2021-03-25 05:44:23

㈠ 求教育學和心理學的試題,練習.萬分感謝!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個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文化對高等教育的影響。

2、我國高校教師聘任制改革的重點和方向。

3、大學教材的基本特點。

4、我國高校實行學分制的意義。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1、論述高等教育與經濟的關系。

2、論述世界教育結構改革的一體化模式。

3、論述市場經濟體制下高校的專業設置與調整。

高校教育心理學—— 2002年試題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6個小題,每小題5分,共30分)

26、簡述教師威信的形成。

27、簡述怎樣促進大學生良好認知結構的發展。

28、什麼是自我效能感?他在學習活動中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29、人類個體思維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30、簡述創造性與人格特徵的關系。

31、簡述社會學習理論中榜樣行為示範方式對觀察學習效果的不同影響。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32、聯系實際談談怎樣有效的促進學習遷移。

33、論述大學生怎樣進行自我教育。

34、聯系實際談談怎樣建立與維護良好的人際關系。

高校教育學—— 2003年試題

三、簡答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現代大學的職能體系。

2、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應遵循的原則。

3、大學教學的基本原則。

4、高等學校科學研究的地位與作用。

四、論述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1、論述高等教育與文化的關系。

2、論述高校教師的作用與任務。

3、論述高校課程建設的意義與要求。

高校教育心理學—— 2003年試題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6個小題,每小題5分,共30分)

26、簡述教師角色的多重性。

27、簡述怎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28、簡述怎樣有效的促進學習遷移。

29、影響知識識記與編碼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0、簡述非正式群體對班集體的影響。

31、什麼是「冒險轉移」?造成"冒險轉移"的原因是什麼。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32、談談您對教師的教學監控能力,以及教學監控能力的發展及趨勢的理解。

33、談談您對建構主義學習觀的理解。

34、聯系實際談談大學生戀愛與性心理的困擾,以及如何幫助大學生進行戀愛與性心理調適。
這個可以嗎?

㈡ 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的試題

你要的是那個學校的教育學的心理學的試卷,我知道有個輔導機構有,推薦你到西安學府考研的官方網站上看看,我表弟去年就在買的試卷,很全的!

㈢ 求教育學和心理學試題

上「考試吧」或者「考試大」等網站都可以找到,不過有點麻煩。

㈣ 教育學 心理學 選擇題

1、C(A、D是組建階段,B是初步形成階段)形成的主要標志就是有穩定的核心;共專同的奮斗目標屬,正確的集體輿論和班風的形成。
2、C(這個不說了,簡單的)
3、A(不隨意注意=無意注意,是沒有預定目標,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這里要區分的是隨意後注意,那是有預定目的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
4、A(前攝抑制是前面學過的東西對後面學的的影響,而且是負面影響,抑制么,所以是順向的、負遷移的)
5、D(是再造,這樣題目很多,其實這幾個選項一點迷糊性都沒有啊,肯定D)
6、B(這個沒什麼好說的,那隻餓貓么)
7、B (中學階段人格是自我同一性對角色混亂)
8、D(中學生還是有點具體形象思維的)關於這個我又查了下:思維力發展具有以下兩個主要特點:第一,抽象邏輯思維開始占優勢,但仍屬於經驗型,他們的邏輯思維需要感性經驗的直接支持,即形象思維仍然起著重要作用;第二,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有了顯著的發展,他們往往喜歡懷疑和爭論問題,不隨便輕信教師和書本上的結論。

回答的很完善了吧~

㈤ 教育學心理學試題及答案

網上有各種類型的教育學心理學試題及答案,建議你搜一下,會搜出好多。

㈥ 求教育學與心理學習題及答案

辨析題
【一】有人說學了教育學不一定上好課,不學教育學有的人也能上好課,關鍵看你的專業知識掌的如何?這句話似是而非,你怎樣理解。
1.學了教育學不一定上好課,教育學是理論,如果把理論當教條去背,理論就脫離了實際,理論就不能在實際中應用。因此,學習教育學不能把理論脫離實際,要把理論應用到實踐中去。
2.不學教育學有的人也能上好課,這些人再教育的道路上不斷地探索,他們能上好課是犧牲了一批有一批的學生,累積了經驗,善於總結經驗。
3.到什麼時候專業知識都很重要,不能把專業知識和教育理論對立起來,就是說不能把合格專業老師和合格老師對立起來,專業知識和教育理論相輔相成,應有機結合。
4.沒有理論指導的實踐是有目的的實踐。
【二】科教能興國也能救國,這句話對嗎?
這句話不完全正確。科教能興國但不能救國。教育對政治經濟具有推動作用,但不能起根本的決定作用,要變革制度其有效形式,只能通過革命。當生產力對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對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達到不可調合的地步,必然引起變革,這時教育要麼起促進作用,要麼起阻礙作用。因此,說教育能救國只是空想、空話、口號。

案例分析題
【一】有的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的人「出淤泥而不染」,請用環境對人的發展的作用分析。
答:環境對人的發展具有巨大作用,環境對人的發展提供各種可能,環境對人的發展也有積極和消極之分,但人有選擇環境的能動性。對於那些「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人來說,他們沒有看到環境的積極之處,而對於「出淤泥而不染」的人來說,他們充分利用了環境對他們提供的的優點,也看到了環境的積極之處。
【二】用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理論來解釋王安石的《傷仲永》的情況。
答:1.遺傳為他後天的發展提供可能性,而人的身心發展還受環境、教育和個體主觀能動性的影響。2.仲永成長的過程中環境不好,沒有收到良好的教育,自己也沒有進一步發展,所以到20歲時和其他人一樣。3.所以人的身心發展是遺傳、環境、教育、個體主觀能動性相結合。

簡答題
【一】學校產生的條件?
1.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為學校產生提供了基礎。
2.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相分離,出現了專職的老師。(前提條件)
3.文字的產生和知識的記載與整理達到了一定程度,形成了教育內容,使人類間接知識的傳遞成為可能。(必要條件)
4.國家機器的建立需要有專門的機構來培養官吏和知識分子。(政治條件)
【二】★影響教育與社會發展的關系:生產力;科學技術;政治經濟制度;文化、人口、環境。
A.教育與政治經濟制度的關系
1.政治經濟制度對教育具有制約作用。直接表現:政治經濟制度決定了教育的性質和發展方向。具體表現:①政經決定教育的領導權 ②政經決定受教育權 ③政經決定了教育目的和部分教育內容。
2.教育對政治經濟制度具有促進作用。具體表現:①通過教育可以培養政經所需要的人才(直接促進政經發展)②可以提高全民的民主意識,促進政治民主化 ③可以形成積極的輿論力量,間接的促進政治經濟制度的發展。
B.教育和生產力之間的關系
1.生產力對教育具有決定作用。直接表現:生產力決定了教育的發展水平,為教育提供物質基礎。具體表現:①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決定了教育發展規模的速度 ②決定了人才培養規格和教育結構 ③決定了課程的設置和教育內容 ④決定了教育的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的變革。
2.教育對生產力具有促進作用。具體表現:①教育是勞動力再生產的重要手段 ②教育是科學知識再生產的重要途徑 ③教育可以產生新的科學知識和新的生產力。
▲教育是怎樣再生產勞動力的?
答:①通過教育可以把潛在的勞動力轉化成現實的勞動力 ②一般化的轉換成專門化的 ③低水平的轉化成高水平的 ④一種形態的轉化成另一種形態的 ⑤單維度的轉化成多維度的。
C.教育和科學技術的關系
1.科學技術對教育具有推動作用。直接表現:科學技術直接推動教育的變革,是教育發展的動力。具體表現:①科學技術影響教育結構 ②影響學生 ③影響教育目的和內容 ④影響教育學的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手段等。
2.教育對科學技術具有促進作用。具體表現:①教育可以為科學技術的發展培養數量足夠,質量優秀,結構合理的後備力量 ②教育能夠生產和再生產科學技術 ③教育可以加速科學和技術的相互轉換 ④教育能夠將科學技術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
【三】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因素
1.遺傳:在人的身心發展中起物質前提作用。具體表現:①遺傳素質是人的身心發展的生理前提,為人的身心發展提供可能性。②遺傳素質的發展過程及其成熟程度制約著人的身心發展的年齡特徵。③遺傳素質的差異性在構成身心發展的個別特點上具有一定的影響作用。④遺傳素質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可塑性。
2.環境:在人的身心發展中起巨大作用。具體表現:①環境為人的發展提供了各種可能,包括機遇、條件、對象等。②環境對人的發展有積極和消極之分。
3.教育:在人的身心發展中起主導作用。
▲為什麼教育在人類身心發展中起主導作用?(→論述題←)
答:教育屬於環境因素,但是和一般環境的偶然性、片面性、不可預測性相比,教育具有更大的自覺性和目的性。它可以控制消極因素對人的影響,也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其他因素對人的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因此,教育在人特別是年輕人的身心發展中起主導作用。
具體表現:①教育具有明確的目的性,使人朝著預期方向發展。②教育特別是學校教育對人的身心發展所起的作用具有全面、深刻、持久、系統的影響。③教育特別是學校教育里有專門的人、教師對學生進行科學教導,使學生朝正確方向發展。④教育是可以整合社會其他要素形成合力,共同對人類發展起作用。
綜上所述,教育能在人的身心發展中起主導作用。
4.個體的主觀能動性:在人的身心發展中起動力作用。
【四】人的身心發展的基本規律(特徵)及其教育
1.人的身心發展具有順序性,教育要循序漸進的進行。切忌「拔苗助長、凌節而施」。
2.人的身心發展具有階段性,教育要針對不同年齡段特點選擇不同內容和方法。切忌「一刀切,一鍋煮」。
3.人的身心發展具有不均衡性,教育要善於抓住人的發展和關鍵期。切忌「亡羊補牢」。
4.人的身心發展具有差異性,教育要因材施教。切忌「一把鑰匙開多把鎖」。
【五】我國現階段的教育目的及精神實質
教育目的:1999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了《關於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規定》:教育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精神實質:1.要培養的學生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學校必須堅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質與科學文化知識相結合。2.培養的學生要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學校必須堅持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相結合。3.要適應時代發展,強調學生個性發展,學校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
【六】怎樣實施素質教育?(途經)
1.要把良好的課堂教學與系統有效的訓練、活動和實踐相結合。
2.要把提高學生的基礎素質作為推進素質教育的重點。
3.要密切注意當代科學對大腦研究的最新成果,從中找出進行素質教育的新方法和新思路。
4.要注意現代教育技術特別是電子計算機和國際互聯網的出現對素質教育帶來的深遠影響。
5.倡導使用能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的教學方法。
【七】教師的勞動特點
1.教師的勞動具有復雜性(對象復雜、任務復雜)2.具有創造性。3.具有示範性。4.具有顯效的長期性和滯後性。5.具有時間上的連續性和空間上的廣延性。
【八】※教師的職業素養
1.教師的政治思想素養
①用戶共產主義的領導,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②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積極參加現代化建設。③實事求是,追求真理,勇於創新。④具有現代化教育價值觀,形成現代人應該具有的思想素養。
2.教師的教育思想素養
①要有正確的教育價值觀 ②科學的育人觀 ③正確的學生觀 ④現代的教學觀 ⑤科學的教育質量觀
3.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
①對待教育事業的態度→要熱愛教育事業,獻身教育事業。②對待學生的態度→要熱愛學生,誨人不倦。③對待同事的態度→要團結協助,互助育人。④對待自己的態度→要嚴於律己,以身作責,為人師表。
4.教師的專業素養
①知識素養:a要有精深的專業知識b要有廣博的其他學科知識c要有學以致用的教育理論知識。②能力素養:a語言表達能力b組織教學能力c組織管理能力d了解學生能力e研究能力f製作能力g調控情緒能力h教育機智能力。
5.教師的身心素養
①身體素養:a身體健康,沒有傳染疾病b要有敏捷的反應能力和耐受能力c要有洪亮的聲音和良好的視力d要有適當的身高。②心理素養:a良好的認知能力和廣泛的興趣b要有積極向上樂觀的情緒c要有頑強的意志品質d要有完善的人格。
6.教師的儀表風度的要求
①形體自然美 ②著裝自然大方整潔,符合職業特點 ③修飾(化妝配飾)要得體
【九】什麼是師生關系及其具體表現?
師生關系是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結成的相互關系,包括彼此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對待的態度。
具體表現:①尊重與被尊重的人際關系 ②愛與被愛的朋友關系 ③服務與被服務的工作關系 ④指導與被指導的教育關系
【十】怎樣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1.要樹立正確的師生觀,即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動性相結合。2.要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學生。3.要公平公正的對待學生。4.教師要主動和學生交往。5.要在平等的基礎上樹立教師威信。
【十一】教學的基本任務是什麼?
1.引導學生掌握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2.發展學生的智力和創造力。3.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基礎和良好的道德品質。4.發展學生的體力和個性。
【十二】選擇教學方法的依據
1.教育的目的和任務 2.課程的性質和特點 3.學生的特點 4.學校的教學條件 5.教學的時限 6.教師的自身條件、水平、特點
【十三】講授法運用的基本要求
1.要把高度的思想性和嚴密的科學性相結合。2.講授中要提一些帶有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的積極思維。3.要注意講授的語言藝術。4.要恰當的設計板書。
【十四】教學基本組織形式→班級授課制的優缺點?
優點:1.學生按照年齡和程度編成固定的班級,形成一個集體,有利於互相促進和提高。
2.教師對全班同學進行集體上課,擴大了教育對象,提高了工作效率。
3.在教學內容、方法和時間上,都有統一的規定和要求,是教學有計劃有組織的進行,有利於提高教學質量。
4.各學科之間交替上課,課與課之間有一定休息,既能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又能減輕學生的疲勞,符合用腦衛生。
缺點:1.不利於因材施教,也不利於培養學生的特長和個性。
2.容易造成理論和實際的脫節。

〖四個定義〗
人的發展:指個體從出生到死亡的整個人生歷程中,身體和心理朝著積極的方向發生變化的過程。
師生關系:是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結成的相互關系,包括彼此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對待的態度。
素質教育:是指依據社會和人的發展需要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的教育。
教學:指以教材為中介,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構成的共同的活動方式的總和。(教學的實質是交往和互動)

論述題
【一】為什麼我國把教育放在了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答:要想衡量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為生產力保駕護航的科學技術水平和政治經濟的先進制度,教育對生產力、科學技術和政治經濟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1.教育對政治經濟制度具有促進作用。具體表現:①通過教育可以培養政經所需要的人才(直接促進政經發展)②可以提高全民的民主意識,促進政治民主化 ③可以形成積極的輿論力量,間接的促進政治經濟制度的發展。
2.教育對生產力具有促進作用。具體表現:①教育是勞動力再生產的重要手段 ②教育是科學知識再生產的重要途徑 ③教育可以產生新的科學知識和新的生產力。
3.教育對科學技術具有促進作用。具體表現:①教育可以為科學技術的發展培養數量足夠,質量優秀,結構合理的後備力量 ②教育能夠生產和再生產科學技術 ③教育可以加速科學和技術的相互轉換 ④教育能夠將科學技術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
我國人口眾多,資源缺乏,資源浪費嚴重,環境污染嚴重,管理落後,要想緩解人口包袱,變成人力資源,將落後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提高人的素質,就要依靠教育,將教育優先發展。
【二】怎樣理解掌握知識和發展智力辯證統一的規律?
1.教育史上的兩種理論:實質派,以斯賓賽為代表強調知識重要(知識是土壤,智力是禾苗)形式派,以裴斯太洛齊為代表強調能力智力重要(能力是點石成金之術)
2.兩者的關系:聯系:①掌握知識是發展能力智力的基礎,無知便無智,無知也無能。②智力能力水平的提高又是知識學習的前提條件,一個人智力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他知識的快慢、難易、深淺、鞏固程度。
區別:①知識屬於認知系統,能力智力是心理系統。②知識具有社會性,而智力能力具有個體性。③知識是後天習得的,而智力則是先天和後天的合金。④知識的學習過程較長,能活到老學到老,而智力則與人的生理衰退有關。
3.我國的現狀:重視知識教學,輕視智力能力的培養,其造成的結果是大部分學生高分低能。
4.解決:教學過程中要重視知識教學,同時也重視智力能力訓練,因為由知識轉化為能力是有條件的。條件:①要教給學生帶有規律性的知識 ②要啟發學生積極思維 ③要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 ④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
5.要防止兩種傾向:①防止只重視知識教學,不重視智力能力培養的傾向。②防止撇開知識教學,另搞一套智力能力訓練這種傾向。
【三】啟發性原則
1.含義(實質):是指教師把學生看成學習的主體,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要啟發學生積極思維,使其掌握課程內容的本質,形成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使其形成獨立掌握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
2.啟發由來:孔子《論語》中的一句話「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3.貫徹這個原則的基本要求:①要激發學生學習的求知慾、學習興趣和責任感。②要啟發學生積極思維,指導他們形成自學和獨立工作的能力。③提倡教學民主,形成尊師愛生、民主平等新型的師生關系。
【四】上課→教學環節中的中心環節
一堂好課的標准?
1.要目的明確→確定一個全面、完整、准確的教學目的;教學始終圍繞這個目的明確。
2.內容正確→老師交給學生的知識一定要准確無誤,並且經過實踐檢驗了的科學知識。
3.方法得當→只要選擇的方法滿足了:教學目的和任務;課程的性質和特點;學生的特點;學校的教學條件;教學的時限;教師自身的條件、水平、特點。(教學方法的依據)
4.結構合理→老師上一堂課一般經過五個步驟。即:組織教學、復習提問、講授新課、鞏固新課、布置作業。要求各步之間銜接緊湊,過渡自然,時間分配合理。
5.師生互動要好→教師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學生要積極主動的學習;師生關系融洽,課堂氣氛活躍。
6.教師要有扎實的教學基本功→教師要具有講、寫、畫、演,以及掌握和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
7.教學效果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