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儒家哲學的主題是內聖外王之道,歷史上有哪幾位哲學家達到了這樣的...
至聖先師:孔子
儒林亞聖:孟子
周末大儒:荀子
公羊大師:董仲舒
古學鼻祖:劉歆
蜀中大儒:揚雄
博學奇儒:王充
經學大師:鄭玄
一代經師:王肅
少年奇才:王弼
盛世鴻儒:孔穎達
盛唐三賢:啖助·趙匡·陸淳
衛道巨擘:韓愈
理學先驅:李翱
大唐文儒:柳宗元
安樂先生:邵雍
理學鼻祖:周敦頤
史林宗匠:司馬光
關學開山:張載
宋學泰斗:程顥·程頤
五峰先生:胡宏
理學大師:朱熹
湖湘學宗:張栻
婺學之祖:呂祖謙
心學祖師:陸九淵
龍川諍儒:陳亮
水心先生:葉適
鶴山耆儒:魏了翁
西山先生:真德秀
禮學師儒:吳澄
心學大師:王守仁
理學殿軍:劉宗周
大清儒宗:黃宗羲
清學開山:顧炎武
學術偉人:王夫之
叔世碩儒:戴震
經學畸人:廖平
維新主帥:康有為
新唯識家:熊十力
現代聖人:梁漱溟
新理學家:馮友蘭
新心學家:賀麟
文化巨人:唐君毅
❷ 《禮記》的主要內容和主要思想是什麼 重點是思想哦
主要內容
《禮記》的內容主要是記載和論述先秦的禮制、禮儀,解釋儀禮,記錄孔子和弟子等的問答,記述修身作人的准則。實際上,這部九萬字左右的著作內容廣博,門類雜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學、歷史、祭祀、文藝、日常生活、歷法、地理等諸多方面,幾乎包羅萬象,集中體現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學和倫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會的重要資料。 《禮記》全書用記敘文形式寫成,一些篇章具有相當的文學價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動故事闡明某一道理,有的氣勢磅礴、結構謹嚴,有的言簡意賅、意味雋永,有的擅長心理描寫和刻劃,書中還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闢而深刻。
主要思想
教育思想
教育目的三綱領: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
學習過程五步驟: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人的完善八步驟: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教育教學九原則:教學相長、豫、時、孫、摩、長善救失、、啟發誘導、藏息相輔、因材施教
教學三方法:講解、問答、練習
學者有四失: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
教師所必備:博喻
孝道思想
《禮記》之孝道思想是豐富而全面的,既論述了孝之起源、地位與作用,孝與忠、禮、政、教的關系等宏觀理論問題,又有關於孝道本身的總體與個別義項和孝行的微觀具體論述。
政治理想
大同世界。
❸ 如何用哲學的觀點來解釋命運
命——必然;
運——偶然;
比方說:你在一個斜坡上把一盆水倒下去,你倒一千遍,水都是向下流的,無一例外。
但是,你倒一千遍,絕不會有兩次,水向下流的路徑是相同的。
前者是「命」,後者是「運」。
❹ 易經的精髓思想是什麼
易贊《易經》是我國古代的一部筮書,經過歷代哲學家的闡釋,發展成為一部博大精深的哲學著作。同時,它也是我國古代一部關於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經典。 《易經》堪稱我國文化的源頭。它的內容極其豐富,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無論孔孟之道,老莊學說,還是《孫子兵法》,抑是或《黃帝內經》,無不和《易經》有著密切的聯系。一代大醫孫思邈曾經說過:「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醫。」簡直可以一言以蔽之:沒有《易經》就沒有中國的文明。 《易經》在春秋戰國時代得到進一步完善,是我國先人的集體創作,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易經》里的思想已經滲透到中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使人們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事實也是如此。孔子就說過人們「日用而不知」。今天,我們誰不曾說過某某人陰陽怪氣,某某人又變卦了,或者扭轉乾坤,否極泰來之類的口語和成語,但不一定人人都知道而這些詞彙都是直接從《易經》里來的。 《易經》在西漢時期就被列為六經(易,詩,書,禮,樂,春秋)之首。在我國文化史上享有最崇高的地位。秦始皇焚書時亦不敢毀傷它。 《易經》研究被稱為「易學」,早就成為一門高深的學問。《漢書·儒林傳》記載:「孔子讀易,緯編三絕,而為之傳。」上下五千年,《易經》代代相傳,釋家林立。許多學者皓首窮經,考證訓詁,留下了三千多部著作,蔚為大觀。 《易經》研究流派紛呈。他們互相爭鳴,互相否定,也互相吸收,取長補短。春秋時期,筮法上出現過變卦說,取象說,取義說,吉凶由人、天道無常說。戰國時期出現過陰陽變易說。漢代有象數之學(卦氣說,五行說,納甲說),魏晉唐時期稱玄學。宋明時期,又出現五大學派:理學派,數學派,氣學派,心學派和功利學派。又有人籠統地分為兩派:一派是儒家,一派是道家。儒家重乾卦,重陽剛。講「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強調修身以有用於社會。道家則重坤卦,重陰柔。講「大道若水,弱能勝強。」強調精神自由,以無為順應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境界。儒道兩家都從《易經》發展而來,猶如長江黃河之水皆發源於青藏高原。 《易經》的科學內涵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承認和尊敬。易學研究將成為二十一世紀世界范圍內的顯學。盡管如此,《易經》里仍然有許多不解之謎,連孔子和朱熹都竟告闕如。 易學史一瞥哲學史家一般把易學發展史分為五個時期,即戰國、兩漢、晉唐、宋易和清代漢學。這里只籠統地劃分為三個階段,勾勒一個輪廓: 1、從伏羲到孔子。從傳說伏羲畫卦,經文王到孔子,中國哲人通過對筮書《易》的闡釋,建立起一套自己的宇宙觀和方法論。司馬遷曾提到「文王拘而演周易」。舊說伏羲畫卦、文王作卦辭,周公作爻辭,孔子作《十翼》。自宋代歐陽修對孔子作《十翼》提出質疑後,越來越多人傾向於認為《十翼》非孔子一人所作,但沒有人否定孔子整理、刪定並豐富了《易經》,為易學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從漢朝到清末,易學研究是在解經的過程中發展,基本上沒有超越。在這漫長的兩千年中,出現了一批易學大師。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有漢代的孟喜、京房、鄭玄、荀爽、虞翻,魏晉時期的王弼、韓康伯,唐朝的孔穎達,李鼎怍,宋朝的陳摶(tuan)、邵雍、朱熹,元朝的雷思齊,明朝的薛宣、湛若水、來知德,清朝的王夫之、黃宗羲等 人。孔子以後,影響最大者莫過於朱熹。今天所見的《易經》文獻,即朱熹勘定。 3、新時期易學。二十世紀迄今,易學研究波浪式地向前發展,正從低潮走向高潮。五四以來,人們把清王朝的腐敗和喪權辱國一並歸咎於五千年來的中國文化,甚至充滿智慧的文化載體中國文字也因此背上黑鍋,直欲廢之而後快。激進的青年人高呼打倒孔家店,廢除科舉,反對讀經,提倡白話文的口號,連魯迅也說過一些過激的言詞,對《三墳五典》《河圖》《洛書》一概持卑視態度,產生了矯枉過正的副作用,致使新中國成長起來的人幾乎不知道什麼是《四書五經》,出現了嚴重的傳統文化知識的斷裂。然而,中國古代文化的強大生命力,既不會因內外野蠻的武力、也不會因愚蠢的行政命令而灰飛煙滅。七十年代以來,隨著國內考古學的新發現,如《帛書周易》和漢墓竹簡的出土,為當代易學研究提供了前人所未見的新資料。近幾年國內外「易經熱」的出現,值得關注。原因何在?歸根結底,還在於《易經》所具有的科學內涵。 《易》的名稱 《易經》又稱《周易》。自漢以來,單是《易經》之名為什麼又稱《周易》就已經爭論了兩千多年。《周禮大卜》將《連山易》、《歸藏易》和《周易》並稱,說明當時三《易》並存。東漢人鄭玄說在夏為《連山易》,在商為《歸藏易》,在周稱《周易》。《連山》意謂「易道象山之出雲連綿不絕」。《歸藏》意謂「易道象萬物莫不歸藏於其中」。《周易》意謂「易道周普無所不備」。唐朝易學大師又說,鄭玄論據不足。根據史書,神農一稱連山氏,黃帝一稱歸藏氏,故連山、歸藏都是代號,周易因周朝岐陽之地名周而稱周易。也就是說,這三易是夏易,商易,周易。文王之後,《連山易》、《歸藏易》失傳。其實,可能不是失傳,而是統一到《周易》里去了。因為其六十四卦基本內容皆同,只是筮法有異。有人說,從龜卜到筮草卜卦方式是歷史發展的進步。龜卜只有鬼謀,通過筮草問卜增加了人的因素(所謂人謀)。此外,這也許是重農和保護物種意識的反應。今天,我們把兩種說法綜合起來便可化解這種爭論:《周易》既是無所不包之易,又是在周朝進一步發展之易。「易」字的含義,綜合前人解說有三種含義:變易,簡易和不易。易字日上月下,象徵變化;它的基本原理一陰一陽,至簡至明故稱簡易;這種認為萬物皆變的理論是不變的,所以又有不易之意。 《易經》的內容:可以歸納為三個字:象,數,理。 1 「易者,象也」。《系辭》說:「古者包犧氏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取象,是聖人仰觀俯察的結果。陰陽爻之象,前人有多種解釋。有人說象天地,有人說象日月,有人說就是取諸身,乃男女生殖器的之象徵,是生命密碼。《帛書周易》的出土證明陰陽爻符號是從數字發展而來。因數字表示卦爻時容易出現混亂,後來便抽象為陽「—」和陰「--」這樣兩個符號來代替奇數偶數。陰陽魚太極圖是後來學者的發明。由陰陽二爻三重演變為八卦,即天地火水風雷山澤等卦象,由八卦推演出六十四卦並以象取義命名。 2 數乃《易經》占筮的根據。《系辭》說:「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揲(she)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於仂(le)以象閏,五歲再閏,故再仂而後掛。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當期(ji)之日。二篇之策,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之數也。……」本來天地之數合為五十五,以「成變化行鬼神」,可為什麼用四十九,歷來說法不一。雖然各有道理,但都沒有說清楚。連朱熹也只好說:「蓋皆出於理勢之自然,而非人之知力所能及也。」《易經》筮法里的數學神乎其神。數學家從中發現二進制,十進制,奇數偶數,排列組合以及三階魔方等規律。
❺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出自『禮記.大學』,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致知,獲得知識.
這是人教版教科書九年級課文『應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里的解釋,應該比較准確.
❻ 我國古代唯心主義的發展歷程與代表人物 我只知道鄭玄的玄學和王陽明的心學...
漢武帝時期 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
程朱理學提出「格物致知」
陸九淵創立心學
王陽明發展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