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哲學為人類生產力發展做過什麼貢獻
對人類生產力發展有直接貢獻的是科學而非哲學,但是哲學的層次高於科學,哲學可以指導科學,哲學總結起來就是從根本上解決了人類社會中什麼是永恆的美好什麼的永恆的醜陋的關鍵問題。比如科學只能指導如何才能造出殺傷力巨大的武器,但是哲學可以指導是否應該造出這種武器,或者可以指導在什麼情況下才能使用這種武器。
『貳』 什麼是哲學,什麼是學哲,什麼是哲理,什麼是哲人
哲學:愛 * 智慧
哲理:比如,產出糧食,首先得把種子,種進土壤里。不缺水,施肥,年頭好,就豐收了!
哲人:威廉*詹姆斯。就是哲人。
------------------------------------------------------------------
笑了,你對一個乞丐說哲學就是愛智慧,乞丐問你愛是什麼,你說愛是行動給予,那哲學就是行動給予智慧,這樣別人怎麼能聽懂?
----------------------------------------------------------------------------------------
哲學被我分為兩大類
第一類:世界觀
研究世界物質的發展規律,分為唯心和唯物,涉及范疇眾多,包括其自身,這樣的哲學被我稱為上帝哲學,因為以有限推無限無法得出結果,只有上帝知道。也許現在你不懂,學到這你就懂了。
第二類:生活哲思
對於生活有些特別感悟的東西。比如說,失敗就是成功之母。這樣的語句有很多,我也可以造出一個,驕傲是成功他外祖母,因為驕傲是失敗之母,所以……。任何一個相反的詞都可以用什麼什麼聯系起來,比如說,貓.狗,你只有成為貓,你才能了解狗。你也可以造出這樣的語句。哲學無非是甚麼文字游戲罷了,說什麼大道理的人也無非是乞丐。
其實哲學不算甚麼深奧的東西,無非是智者用來開動腦筋的,愚者用來防身的,政府用來愚民的(說到這里,其實哲學也是宗教的一種,或者說宗教是哲學的一種)。
甚麼是哲學?上面的就是哲學
甚麼是學哲?學習哲學
甚麼是哲理?驕傲是成功他外祖母
甚麼是哲人?每個人都是哲人
『叄』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怎麼產生的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條件和過程同整個馬克思主義是一致的。
一、馬克思主義產生的社會條件(首次危機)
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發展,為馬克思主義創立提供了客觀社會條件。
二、馬克思主義產生的階級基礎(三大工運)
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是馬克思主義產生的階級基礎和實踐基礎。
三、馬克思主義產生的理論來源
人類的優秀思想文化成果,為馬克思主義的創立提供了思想理論材料。
1、自然科學基礎(三大發現)
這些科學發現,促成了人類自然觀的變革,為馬克思主義的創立提供了豐富的自然科學材料。
2、直接理論來源(三大思潮)
①德國古典哲學的精華是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基本內核和黑格爾辯證法的合理內核;
②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積極成果是亞當·斯密和大衛·李嘉圖的勞動價值論;
③空想社會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國的聖西門、傅立葉和英國的歐文,他們揭露了資本主義的罪惡並設計了人類理想社會的藍圖。
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的繼承了這些優秀的哲學和社會科學成果,使馬克思主義建立在人類優秀文化的基礎之上。
四、實踐科研成果(兩大轉變)
馬克思主義的創立又是同馬克思和恩格斯積極參加工人運動實踐分不開的。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革命實踐和理論研究活動中,完成了兩大轉變。
1、從唯心主義向唯物主義的轉變;
2、從革命民主主義向共產主義的轉變。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革命實踐和理論研究活動中,創立了馬克思主義。
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肆』 哲學如何產生生產力
哲學,無處不在。它對人產生的是思想上的認識,所以大家都認為哲學是純理論的,其實不然。比如:心理學都是哲學中最晚劃分出去的學科,最初數學物理化學都是從哲學分出去的。
『伍』 哲學基本理論有哪些
四大塊: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歷史觀唯物論:1+1=1第一個1是講物質是世界的本原,是客觀實在,即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第二個1是意識,意識是人腦的機能,是物質世界的主觀映像;第三個1是說世界統一於物質,人的主觀能動性要和客觀規律性相統一。辯證法:2+3+52指聯系和發展,這是辯證法的總特徵。3指三大規律,即對立統一,質量互變,否定之否定。5指五對范疇,即原因與結果,內容與形式,可能性與現實性,偶然性與必然性,本質與現象。認識論:主要是三個問題,認識的本質、過程和結果(最佳結果是真理)認識的本質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認識的過程是從實踐到認識、從認識到實踐的無限發展。認識的最佳結果是真理,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認識。歷史觀: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存在指地理環境、人口因素和生產方式,生產方式起決定作用。社會意識按主體分為個人意識和群體意識;按反映程度分為社會心理和社會意識形式。而社會意識形式又可分為屬於上層建築的社會意識形式(又叫作為上層建築的社會意識形式,社會意識形態,意識形態,觀念上層建築,思想上層建築,觀念結構等)和非上層建築的社會意識形式。社會結構理論:三層架構,兩對矛盾(即社會基本矛盾):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基礎)--上層建築。社會發展的動力系統:社會基本矛盾是根本動力;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革命是歷史的火車頭;改革是社會制度內的自我完善;科學技術是社會發展的有力杠桿;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陸』 稻盛哲學是怎麼生產的怎麼逐步涉入人心的
遵循簡單法則
對一個合格的經營者來說,最重要的不是知道多少復雜的知識和理論,而是懂得珍視那些看似簡單、「引導人們採取正確生活態度的原理原則,即哲學」。這種哲學「不是晦澀難懂的書桌上的學問,而是從經驗和實踐中產生的生動的哲學」。這些哲學看上去「像小學教室里貼的倫理或道德紀律方面的標語一樣」。聰明的人往往對這樣的哲學一掃而過或視而不見,但那些不那麼聰明的人卻極其珍視它,「不僅用腦筋理解,還要用靈魂領悟,使其變成血肉的一部分。」
做人貴在沉穩中藏著精明
這種「精明」表現在,在面對紛繁的頭緒和各種各樣的利益誘惑面前保持清醒的頭腦,視線始終不偏離他真正想要的。
這與那些頭腦靈活、一看便知其精明的人是不一樣的。他們的思想和行為能對周圍的各種信息和利益關系迅速做出反應,以至於陷入「復雜性之災」之中。精明人只能在局部上不斷表現出精明,資源、精力全部消耗在局部的小勝利或高效率和整體性的失敗或低效率中,就像在一個因沒有紅綠燈而擁堵的十字路口,精明的人能敏感地發現空隙,盡可能往前鑽,所有精明人在整體的超低效中徒勞地追求高效,無數精明的個體不知不覺地陷入集體性的愚蠢。
『柒』 馬克思哲學中有再生產的概念。請問再生產和生產有什麼區別嗎
生產是指人類從事創造社會財富的活動和過程,包括物質財富、精神財富的創造和人自身的生育。亦稱社會生產。狹義生產僅指創造物質財富的活動和過程。
再生產即 不斷反覆進行的社會生產過程。從企業說,以貨幣形態為起點,轉化為生產形態、商品形態,再以貨幣形態結束。如此周而復始,以維持人類社會的存在和發展。從社會再生產過程來說,它包括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四個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環節,其中生產起決定性作用。按規模可分為簡單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前者為生產在原有規模上重復,後者是生產總量比原來增加。再生產又是勞動力的再生產和生產關系的再生產。再生產首先是物質資料的再生產,在物質資料的再生產中不斷再生產出用於生產消費的生產資料和用於生活消費的消費資料
『捌』 哲學的知識點
一、 辯證唯物論(第一課、第二課) 1、 物質和意識的辨證關系 原理: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正確的意識對物質具有促進作用。 方法論:①想問題、辦事情要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②重視意識的作用,重視精神的力量,樹立正確的意識。 2、 規律的客觀性和人的主觀能動性的辨證關系 原理:規律是客觀的,它發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規律制約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另一方面,人具有主觀能動性,能夠認識和利用規律。 方法論:發揮主觀能動性要尊重客觀規律,按規律辦事。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認識和利用規律,改變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變害為利。 二、 唯物辯證法(第二、三、四課) (一)聯系的觀點 1、 聯系的普遍性和客觀性 原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處於普遍聯系之中,其中沒有任何一個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整個世界就是一個普遍聯系的統一整體。 事物的聯系又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人們不能否認和割斷事物之間的客觀聯系,也不能主觀臆造聯系。 方法論:堅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認識和把握事物的真實聯系,具體分析事物之間的聯系,根據事物的固有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改變條件創造條件),建立新的具體聯系。 2、 因果聯系 原理:事物之間的因果聯系既是先行後續的關系,又是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原因總是伴隨一定的結果,結果總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任何事物都處於因果聯系的連接之中,因果聯系是普遍存在的,它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方法論:①承認因果聯系的普遍性和客觀性,是人們正確認識事物,進行科學研究的前提;②正確把握事物的因果聯系,才能提高人們實踐活動的自覺性和預見性。 3、 整體和部分的關系 原理:整體處於統帥的決定地位,部分從屬於整體,整體的性能狀態及其變化會影響到部分的性能狀態及其變化;整體是由部分構成的,整體功能的形成離不開部分原有的功能,部分制約整體,甚至在一定條件下,關鍵部分的性能狀態會對整體的性能狀態起決定作用。 方法論:①要樹立全局觀念,辦事情從整體著眼,尋求最優目標②搞好局部,使整體功能得到最大發揮。 (二)發展的觀點 4、 發展的觀點 原理:一切事物都處在永不停息的運動、變化和發展的過程中,整個世界就是一個無限變化和永恆發展著的物質世界;發展就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的過程。 方法論:①堅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②要把事物如實地看成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③要明確事物處於怎樣的階段和地位④要與時俱進,培養創新精神,促進新事物的成長 5、 內因和外因的辨證關系 原理:事物的發展都是內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據;外因是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 方法論:堅持用內因和外因辨證關系的觀點看問題,要重視內因的作用,同時也不能忽視外因。 6、 量變和質變的辨證關系 原理:事物的變化發展都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一切事物的發展都是首先從量變開始的,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准備;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質變,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事物都是在量變和質變的兩種狀態中不斷發展的。 方法論:①用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看問題②要堅持適度原則③要不失時機地促成飛躍④要重視量的積累⑤學會優化結構 7、 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原理: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而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進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進,是一切新事物發展的途徑。 方法論:堅持用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的觀點看問題,堅信前途是光明的,准備走曲折的道路。 (三)矛盾的觀點 8、 矛盾的普遍性 原理: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中,並且貫穿於每一事物的始終,即事事有矛盾,時時有矛盾。 方法論:要承認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觀性,敢於承認和揭露矛盾;要善於全面分析矛盾,堅持兩分法,防止片面性。 9、 矛盾的特殊性 原理: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點;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階段各有不同的特點;矛盾雙方各有其特點。 方法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10、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辨證關系 原理:二者是辨證統一的關系,是不可分割的;二者相互聯結;在不同的場合可以相互轉化。 方法論:①學會正確認識事物,掌握認識秩序②學會科學的工作方法 11、主次矛盾關系 原理: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處於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的矛盾,而次要矛盾則處於從屬地位,不起決定作用;二者相互依賴、相互影響;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方法論:要善於抓重點,集中主要力量解決主要矛盾;要學會統籌兼顧,恰當地處理次要矛盾。 12、主次方面關系 原理:主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內部居於支配地位,起主導作用的方面,而次要方面則是處於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導作用的方面;二者是對立統一的關系;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賴,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方法論:看問題既要全面,又要善於分清主流和支流。 13、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原理:主次矛盾和主次方面的相互關系原理 方法論: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兩點是有重點的兩點,重點是兩點中的重點。 三、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第五課、第八課) 14、實踐和認識(理論)的辯證關系原理 原理內容:實踐決定認識(理論),認識(理論)對實踐有反作用,正確的認識、科學的理論對實踐有指導作用。錯誤的認識、不科學的理論對實踐有阻礙作用。 方 法 論: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重視科學理論的指導作用。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反對教條主義,反對思想僵化。 15、認識隨實踐的發展而不斷深化、擴展、推移 原理內容:從深度上說,認識需要不斷深化;從廣度上說,認識應當不斷擴展;從進程上說,認識必須向前推移。 方 法 論:反對思想僵化、認識固定化的觀點,反對一切停止、悲觀、無所作為的觀點。 16、認識的根本任務是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透過事物的現象抓住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17實踐決定認識原理 原理內容: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動力、目的、檢驗標准,是認識的基礎,認識依賴於實踐。 方法論:從實踐中獲得認識、發展認識、檢驗認識,並用認識去指導實踐 四、人生觀、價值觀(第六、七、八課) 17、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辯證關系原理(歷史唯物主義)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先進的革命的科學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有巨大的促進作用,反之起阻礙作用。 18、價值觀具有導向作用 原理內容: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導向作用,對人生選擇、人生道路具有導向作用。 方法論:要求我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價值觀,發揮正確價值觀的導向作用。
『玖』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
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於19世紀40年代。這是歷史發展和哲學發展的必然結果。
19世紀30—40年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已以英國、法國占據了統治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也在德國占據了統治地位。由英國開始的工業革命,使機器大工業在歐洲各國迅速地發展起來,社會生產的規模日益擴大,世界性的貿易聯系不斷加強,交通工具愈加發達,使人們開闊了眼界,能夠對社會歷史發展作全面的了解,以便從中提示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這就為新的世界觀的建立提供了現實的可能性。
同時,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固有的基本矛盾日益顯露出來。資產階級對於封建階級的全面勝利。使社會的主要矛盾由封建貴族等級與第三等級的矛盾轉變為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矛盾,其中表現就是30年代的法國里昂工人起義、英國憲章運動和1844年的德國西里西亞工人起義。這些工人運動表明,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革命斗爭已經由分散的自發斗爭,發展到有組織的大規模的聯合運動,無產階級在政治上已經成為一支獨立的力量。因此,無產階級迫切需要有代表自己的利益,指導革命斗爭的科學理論,馬克思議哲學正是適應這一歷史任務而產生的。
19世紀自然科學的發展,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立提供了自然科學前提。從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自然科學從原來的以分門別類研究為主的「收集材料的科學」,進入了對所獲得的材料進行綜合整理並給予理論說明的「整理材料的科學」,如地質學、胚胎學、動植物生理學、有機化學等科學紛紛建立和發展起來。特別是細胞說、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以及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三大發現,給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的產生提供了可能。細胞學說提示了各種生物有機體之間的聯系;能量守恆和轉律說明了各種物質運動形式之間具有相互聯系、相互轉化的同一性關系;生物進化論揭示生物物種進化發展的辯證法。總之,正如恩格斯說的:「由於這三大發現和自然科學的其他巨大進步,我們現在不僅能夠提出自然界中各個領域內的過程之間的聯系,而且總的說來也能指出各個領域之間的聯系了,這樣,我們就能依靠經驗自然科學本身所提供的事實,以近乎系統的形式描繪出一幅自然聯系的清晰圖畫。」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還有它的理論來源。它批判地繼承了哲學史上的唯物主義和辯證法傳統,吸收了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切優秀成果。德國古典哲學——主要是黑格爾辯證法和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成為馬克思哲學的直接理論來源。馬克思和恩格斯拋棄了黑格爾的唯心主義體系,批判地吸收了它的辯證法的「合理內核」,批判了費爾巴哈的形而上學和宗教、倫理的唯心主義,吸收了他的唯物主義基本思想,把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有機地結合起來,並徹底貫徹到歷史領域,創立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科學世界觀,作為共產主義的理論基礎,還吸收了其它方面人類所創造的一切有價值的思想。英國的古典經濟學對資本主義的經濟關系作了一定程度的理論分析,提出了勞動價值論;法國和英國的空想社會主義揭露和批判了資本主義的罪惡,提出了建立無階級社會的理想;法國復辟時期的歷史學家提出了階級和階級斗爭的理論。這些都為新的世界觀科學地考察歷史發展的規律准備了必要的思想資料。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立,除了上述科學歷史條件之外,馬克思和恩格斯親自參加和領導無產階級的革命運動,同各種思潮和派別進行了不調和的斗爭。在這一斗爭中,他們也經歷了世界觀和政治立場上的洗禮,自己逐步從唯心主義轉變為共產主義戰士。在革命實踐中,他們研究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固有矛盾,總結了國際工人運動的歷史經驗,分析和概括了大量的社會歷史和自然科學材料,進行了艱苦的理論研究,從而創立馬克思主義哲學。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是人類認識史上空前的革命,使哲學真正變成為科學。但是,它沒有結束哲學的發展,而是在更高的基礎上為哲學思想發展開辟了廣闊的道路。恩格斯說得好:「我們的理論是發展的理論,而不是必須背得爛熟地並機械地加以重復的教條。」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同各種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斗爭中,在同形形色色的機會主義思潮的斗爭中,總結工人運動經驗,概括科學發展的新成果,先後寫下《共產黨宣言》、《資本論》、《反杜林論》、《自然辯證法》、《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等著作,創立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哲學。
『拾』 哲學這個概念是誰提出來的
關於「哲學」一詞的引入並在中國學術界普遍使用的情形,不少學者已作了詳細的描述。如說「哲學」一詞是個舶來品,最初是日本學者西周在1875年用來翻譯西語「Philosophy」而使用的;稍後,中國學者便把這個譯名用於中國傳統思想方面,以指稱中國古代研究「形而上」的學問;再後來有了「中國哲學史」的著作,「中國哲學」的學科也逐漸建立起來,等等。根據這樣的描述,似乎是先有了西方「哲學」觀念的引進,然後人們以之為思維範式和框架來處理中國傳統思想,才有了「中國哲學」、「中國哲學史」的概念和說法。其實,早在我們使用「中國哲學」的概念之前,早在中國學者所寫的《中國哲學史》著作問世之前,西方學者就已經廣泛使用「中國哲 學」一詞、談論「中國哲學」,並相繼出版了名之曰《中國
哲學》、《中國哲學史》或有關「中國哲學」的著作了。
從可查閱到的文獻資料看,利瑪竇(1552—1610)用過「中國哲學家」一詞,並認定孔子是「大哲學家」;維科(1668—1744)用過「孔子的哲學」一語;馬勒伯朗士(1638—1715)也使用過「中國哲學家」一詞,並著有《一個基督教哲學家與一個中國哲學家的對話》;衛方濟(1651—1729)不僅使用了「中國哲學」一詞,而且還以拉丁文著《中國哲學》;曼肯尼也著有《中國哲學史》;萊布尼茨(1646—1716)在《致德雷蒙先生的信:論中國哲學》中,不僅使用了「中國哲學」的概念,並認為在中國古代文獻中有一些是「中國哲學」的著作;另一位德國哲學家沃爾夫(1679—1754)認為,早在17世紀前的幾百年間,西方世界就贊頌著「中國哲學」,他還提出了如何研究中國哲學的問題;狄德羅(1713—1784)為《網路全書》專門撰寫了《中國哲學》一節,不僅使用了「中國哲學」概念,而且勾畫了中國哲學簡史,闡述了自己的中國哲學史觀。即使就自己所劃定的哲學領域而對中國哲學多有非議的黑格爾(1770—1891)而言,雖然認為中國哲學不屬於哲學史等,但他在談論哲學史時卻無法迴避「中國的哲學和宗教」,要談孔子的哲學、老子的哲學、《易經》哲學。其後,許多西方學者都使用了「中國哲學」 一語,並有不少人從事中國哲學的研究。
由上可見,早在中國學者之前,西方學者就已經普遍使用「中國哲學」概念了,兩者之間的時間差距至少有三百年;「中國哲學」的概念並不是我們的「發明」,也是一個「舶來品」。不僅如此,早在中國學者把「哲學」這一譯名用於指稱中國古代研究「形而上」的學問之前,西方學者就已經以西方哲學的理念、範式來研究和詮釋中國哲學了,而構制和描述「中國哲學」歷史的工作也不是我們先賢的創意。說起來真是慚愧,但這卻是誰 都無法否認的歷史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