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世界上有哪些畫與哲學家的故事有關
三個哲學家這幅畫取材於傳統的宗教故事,喬爾喬納並未表現任何與朝拜有關的情節,只刻畫三僧面壁論道和沉思冥想的情況,畫中三僧分別表現為老、中、青三代,前兩人站著交談,後者則坐著沉思,三人皆僅據畫幅右半部,左半部大膽地表現為幽暗山崖的一角,遠景可見一片夕陽余暉中的山林村舍。
Ⅱ 三個畫師體現的哲學原理
第三個畫師畫的是:國王把一條瘸腿踏在石頭上,一手舉著單筒望遠鏡,瞎眼閉著,用好的眼遠眺。
Ⅲ 國畫包含哲學嗎
國畫 是藝術,和哲學是兩個分派,一般來說國畫不包含哲學,但有一些畫是寓情於景,借景抒情的,後事的文人墨客都以此來看出些哲學思想也是有的
Ⅳ 畫畫家需要有哲學的思辨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嗎
1. 哲學是哲學家依據一定的自然知識、社會知識和思維知識,把不自覺的、不系統的世界觀加以理論化、系統化而形成的思想體系。
哲學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產生的不自覺的世界觀,既有聯系,又有區別。
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同一問題的兩個方面。人們關於世界是什麼、怎麼樣的根本觀點是世界觀,用這種觀點作指導去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論。
哲學既是世界觀,又是方法論。所以說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2.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體現著世界觀,有什麼樣的世界觀就有什麼樣的方法論。不存在脫離世界觀的方法論,也不存在脫離方法論的世界觀。
因此,二者又是辯證統一的。
Ⅳ 誰知道這幅畫的哲學含義嗎
一個人和一個人的想法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也不同,所以這幅畫的哲學含義,每個人的想法和看法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含義也是不一樣的。
Ⅵ 羅中立《父親》這幅畫的哲學內涵
父親耳朵上別了一隻筆,這是官員強迫羅中立加上去的,為了表可能這是最大的內涵吧現中國人人愛學習。這是典型的zheng治綁架藝術。
Ⅶ 一幅畫的哲學
諸如:品味之選;高雅之選。
Ⅷ 哲學漫畫要怎麼畫,要有哲理有什麼故事可以畫
``姚非拉的 FLY博士'這個不太好找'
還有 吳淼的 <塔希里亞故事集> 在他的博客里內就有··很贊
寂地的《容MAY WAY》 一共四冊 我買了全套 第一本最好 圖文俱佳~
以上是我看過的最好的哲理短篇漫畫 每本都很經典··
Ⅸ 怎麼理解中國畫的哲學之美,詩意之美
中國畫是「國粹」,是中國傳統文化百花園中的一株奇葩,經過上千年的人文關懷,歲月雕琢、筆墨積累和沉澱,逐漸形成了它固定的思維方式、獨特的民族風格,與精緻的審美情趣、以及一套完整的畫學體系。
意境是中國畫的品位,是從畫家修養中培植的土壤。
意境是中國畫的精神,是從畫家情感內生成的枝葉。
意境是中國畫的靈魂,是從畫家思想里開出的花朵。
意境又是我國傳統美學中的一個重要范疇,它體現了藝術美的歷程。
對於意境的營造,是一個中國畫家畢生探索的課題。
在藝術創作、欣賞和批評中,常常把「意境」作為衡量作品質量的一個標准。
繪畫是否具有意境,這是作品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
意境是情與景、意與境的統一。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曾說:「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他所提出的「境界」說,即意與境的統一。他認為「境界」應包括情感與景物兩方面。他把「境界」看做是藝術美的本原。提出「言氣質,言神韻,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氣質神韻末也,有境界二者隨之矣。」就是說在藝術中,如果達到情景交融,自然也就產生了神韻,體現了氣質。所以他又說「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辭脫口而出,無矯揉妝束之態。以其所見者真,所知者深也。詩詞皆然。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無大誤也。」。他還說:「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盡管這是在談詩詞的意境,但中國的詩與畫,古人一直是把兩者相提並論的,把詩與畫放在同一套理論體系中去看待。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敘畫之源流》中曾下過一個定義;即「詩畫異名而同體」……後來人們甚至認為詩與畫是一種東西,其表達的意境是一致的,詩只不過詩人用文字寫成的畫,而畫則是畫家用筆墨畫出來的詩。一位寫詩的人如果僅能用文字去表達物象,是不能稱為詩人的,一位畫畫的人如果僅憑技術去表現圖形,是不能夠稱為畫家的。一位真正的詩人或畫家,要具有詩情畫意才能創作出真正的藝術作品,才能成為名符其實的詩人或畫家」。同時古人還強調「意」在繪畫中的重要性。認為,作詩必有立意,作畫同樣必有立意。王夫之在《姜齋詩話》中所謂:「意猶帥也。無帥之兵,謂之烏合」。
歐陽修雲:「余嘗喜覽魏晉以來筆墨遺跡,而想前人之高致也!所謂法帖者,其事率皆吊哀候病,敘暌離,通訊問,施於家人朋友之間,不過數行而已。蓋其初非用意,而逸筆余興,淋漓揮灑,或妍或丑,百態橫生,披卷發函,爛然在目,使驟見驚絕,徐而視之,其意態如無窮盡,使後世得之,以為奇玩,而想見其為人也!……正是這種人情美感通過筆墨的傳遞,使古往今來的仁人志士,面對著浮生蒼涼,能不受時空的限制而感知一種人生的溫情,「而想見其為人也」,遂成為人類文化史上,一種普遍意義上的隔代知音。
我們從《論語》中孔子與弟子的交流中,知道孔子他是崇尚自然之美的,他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有一天他問幾個弟子的志趣。於路、冉有、公西華都都一一陳述了自己的理想,輪到曾點,他問道: 「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子日:「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嘆日:「吾與點也!」 ……
後代讀書人讀到這里,幾乎都驚詫孔子這種出乎意料的人生態度。而潘岳則把這種境界寫進了他《秋興賦》里:「……耕東皋之沃壤兮,輸黍稷之餘稅。泉涌湍於石間兮,菊揚芳於崖澨。澡秋水之涓涓兮,玩游鰷之澼澼。逍遙乎山川之阿,放曠乎人間之世。悠哉游哉,聊以卒歲。」……
我們又能從《莊子》里,從他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的對話中,了解莊子以貫的作風。莊子曰:「鰷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後來簡文帝入華林園,顧謂左右曰:「會心處不必在遠,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間想也,覺鳥獸禽魚自來親人」。……
不管在山林之中或廟堂之上,中國文化中都極推崇這種「濠濮間想」的風致的。古人早就發現和諧的根本在於人對自然的親近,在回歸自然中感受無上的樂趣。因為那些聖人賢者們,早就認為人和自然原本為一體的。《老子》「天地之大德曰生」等一系列言辭就是反復強調天地之仁,而天地對待人就象對待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一樣。《世說新語》中記載桓溫(桓公)北征,經金城,見前為琅琊時種柳皆已十圍,慨然曰:「木猶如此,人何以堪?」攀條執枝(攀枝執條),泫然流淚。 ……
桓溫武人,情致如此。庾信著《枯樹賦》,末尾引桓大司馬曰:「昔年種柳,依依漢南,今逢搖落,凄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他深感到桓溫這話的凄美,把它敷演成一首四言的抒情小詩了。
再後來梁任公把這些一往情深的感觸集成一聯:「春已堪憐,更能消幾番風雨;樹猶如此,最可惜一片江山。
宗白華先生說:「這是一種心靈的美,或哲學的美,這種事外有遠致的力量,擴而大之可以使人超然於死生禍福之外」……
中國人的美感和藝術觀,就大體而言,是以老莊哲學的宇宙觀為基礎,把人與自然的關系,上升到人的性情與天地精神的高度來看待,因而奠定了中國畫「澄懷觀道」「立意為象」千百年來有關於意境的諸多美感。說到底,中國畫與中國文化形成的思維理念是一樣的,它是一種對宇宙的仰望與融合,這是一種對命過程的體悟,認識到這生命狀態,就是一定需要有相當的時間。對於一個人而言,這就需有一個漫長的生命過程,否則你的積累到不了那個厚度,智慧沒有辦法到達那種通透,「澄懷觀道」就成了一句空話。一切都不過是一種淺嘗輒止而已!……所以,中國人講「大器晚成」,就是這個意思。
毫無疑問,意境對於中國畫,是關於客觀自然景物與主觀情思的結果,為此古今畫論亦多有著述。象以上那些深刻的見解都是從創作、鑒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因此,意境作為藝術創作的結果,必然展示創作過程中的一些審美特點,體現創作過程中的一些人文關聯,記錄創作過程中的一些理想契合。……
一個傑出的畫家之所以傑出,不是因為他在一個詩的國度里活著,而是他能活在這個國度的詩里,不僅能活在這個國度的詩里,還能在她的詩里上下遨遊,縱橫捭闔!……
如是我謂:胡翹然繪畫的意境美有三,一曰:詩意之美、二曰:人情之美、三曰:物相之美。
【一】
中國是詩的國度,在這里到處都充滿著詩意。詩又是中國文化燦爛於世的開始。孔子對前人傳誦的上千首古代中國最優美的詩歌進行了整理、選編三百首而輯錄成《詩經》。《毛詩序》曰:「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中國的所有文藝形式便是從這一個個「不足」的意願中誕生出來的。……
國畫與詩歌歷來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晉書·束晳傳》載太康二年汲郡魏襄墓發掘出簡書七十五篇,其中的一篇被稱為「圖詩」,並說「圖詩一篇,畫贊之屬也」。這就是說有關詩與畫結合最早的文獻可以追溯到戰國時代,而所謂「畫贊」是詩與畫結合的樣式。
南宋孫紹遠編的《聲畫集》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題畫詩選集,收唐、宋兩代詩人的作品,未見唐以前的題畫詩。清代陳邦彥編的《御定歷代題畫詩類》,盡搜歷代文人諸集,得題畫詩八千九百六十二首,不可謂不完備,但也只是唐、宋、金、元、明五個朝代詩人的題畫詩,並無一篇唐以前的作品。其實早在南朝時期的江淹就在《雪山贊四首》的序中說「壁上有雜皆作山水好勢,仙者五六,雲氣生焉,悵然會意,題為小贊雲。」北周時期庾信的《詠屏風詩二十四首》等,這些後人沒有著錄的作品,可能是我國最早的題畫詩。
作為一種文學形式,題畫、詠畫不僅要描述畫面的主要內容,更重要的在於能寫出畫的意境。
唐代題畫與詠畫詩開始繁榮,杜甫大概是寫作題畫詩最多的詩人。盧鴻自題《草堂十志圖》和張先自題《十詠圖卷》,他們是最早在自己畫上題詩的畫家。顧愷之是第一個作詩意畫的畫家。他根據曹子建的《洛神賦》創作的《洛神賦圖》也可以說是最早的詩意畫。……
王維詩畫兼於一身,自稱:「夙世謬詞客,前身應畫師。」他的詩如畫、畫如詩。蘇東坡有:「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少陵翰墨無形畫,韓干丹青不語詩」之說。郭熙說:「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黃庭堅說:「詩成無象之畫,畫出無聲之詩。」……
蘇東坡在總結前人藝術實踐的基礎上,從理論角度,細味詩與畫的關系。首次明確提出「詩畫本一律」的藝術主張。他在《書鄢陵王主簿所畫折枝二首》說:「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賦詩必此詩,定知非詩人。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認為詩與畫有相同的審美規律與創作規律。指出:天工是對神的追求,清新是對神的把握。清且新是對詩畫的主張。詩求言外意,畫求象外聲。詩以文辭為語言,畫以筆墨為語言,把所感、所思塑造為意象。它們以同樣的以意象抒懷、寄意的方式相通、相近、相融。中國詩學提出由形似走向神似,進而達到形神兼備,要求「不粘不脫,」「不即不離」,「不似而似」,即不能太粘著物之形跡,也不能離開物自身。所以中國詩學之精神,認為「形神兼備」是詩歌藝術形象創造所追求的目標和打動讀者的關鍵所在,要求藝術形象做到外表形狀與內在精神的完美統一。
中國畫在唐宋文人與畫師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重在畫意而不求逼似的傳統,直接導致文人畫的產生。在中國藝術家眼中,詩中情、與畫中意的創造,都有賴於意象的獲得。這種藝術形象創造的互通之處,正是詩與畫兩者之間,只所以能夠珠聯璧合共同存在的緣由,也就是古人反復論說的「詩畫同源」。
清人袁枚主張「品畫先神韻,論詩重性情」,將首先以神韻品畫,與其詩學以性情論的主張相聯系,在評價畫和題畫詩時要求詩風與畫風的神韻合一。
今人徐復觀在分析詩畫合璧的歷程時指出:首先,題畫詩的出現,開創了詩畫在構成形式上的結合。其次,以詩意作畫開創了詩和畫在意和景層次上的結合。第三,以詩的意境作畫,以畫的意境作詩,詩畫在精神上相融合、相啟發,實現了在意境層次上的融合。題畫詩的功用,在於於單純的畫面之外,詩發難畫之意,語狀難畫之像,畫展其境,詩拓其意,詩畫互映,相得益彰,所謂「畫不足而題足之,畫無聲而詩聲之」也。
構成胡翹然繪畫詩境美的主體有三個部分,其一是以詩文內容與精神為主體的創作,其中包括歷代人文經典中的一些有關具體事物的題詠,這些相對繁雜,年代跨度從《詩經》時代到唐宋之後。其二是以陶淵明田園詩賦為意味的創作,這部分都可歸於「以詩意作畫或謂詩畫在精神上相融合、相啟發,實現了在意境層次上的大融合」。其三是板橋老人的題畫詩文為主,輻射區域包括「揚州八怪」與白石老人之間的一些內容。這一部分詩文從形式上構成了胡翹然畫面內容,這可以稱為「詩畫在構成形式上的結合」。這三者互為,骨肉相連,成就胡翹然繪畫藝術上「詩品」與「畫品」**自恣詩意風貌。
目前發現胡翹然以前人詩意為題的作品,也是中國最早的詩歌集成《詩經》里的內容,其中有首篇《關睢》。詩曰「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是一首象徵的愛情的詩。它的主要表現手法《毛傳》雲:「興也」!什麼是「興」?孔穎達在他的《毛詩正義》中說:「『興』者,起也。取譬引類,起發己心,《詩》文諸舉草木鳥獸以見意者,皆『興』辭也。」所謂「興」,即先從別的景物引起所詠之物,以為寄託。……
詩中的「雎鳩」 經專家考證是指一種鶚的水鳥。《詩經》把鶚寫入愛情作品並非空**來風,鶚的求偶過程的確非常值得稱道,繁殖季節雄鳥經常捕捉大魚獻給雌鳥以示愛意,經常比翼**,據說由於鶚的領域意識很強,在面積較小的水塘區域內一般只有一對鶚棲息,所以並不是誰都有幸能夠看到這夫唱婦隨的一幕,因此象徵著婚姻生活幸福美滿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的景緻對於情侶來說顯得格外神聖,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篇描寫愛情的詩歌。或許是古人把《關雎》當作婚禮上的歌來唱,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唱到「琴瑟友之」「鍾鼓樂之」……今天我們從古人的這種喜氣洋洋節奏中,能感受到三千年前婚禮上的歡慶氣氛。……
胡翹然在1980代曾以「在河之洲」四字為題創作了一些規格不一的作品。畫面中,暖暖沙汀之上,芳草萋萋,河水潺潺……睢鳩鳥從兩只、三隻、到四五隻不等……令它們怎麼也想不到的是,在自己生命中的一個尋常的舉動,某一天被「詩人」發現後,被做為一個浪漫意想記錄了下來,後來就成了他們(人類)兩情之初的一個永恆的象徵,在中國數千年的文化史上,竟然能占據如此重要的位置。……
胡翹然以清新舒緩,宛轉悠揚的筆致,把它表現為一種靜穆的美,用繪畫的方式再現《關睢》當中那一片天簌自然的詩意情調。正如朱熹曾說的那樣:孔子曰「《關雎》樂而不**,哀而不傷」,愚謂此言為此詩者,得其性情之正。而以繪畫是很難表現這種「性情之正」的!我們亦很難用語言形容這種詩與畫的契合,只能用心去意會這種表現上的准確性。……
以周敦頤《愛蓮說》等為主的系列荷花詩意題材,自從周敦頤曾撰將荷花比作「花之君子」。由此文人墨客便以荷來寓意象徵自身品格情操的高潔。君子要獨善其身,同流而不合污,要身處污濁的塵世而不為其污染,保持自己的潔凈清芬。所以歷代花鳥畫家無不借荷的詩意來表達這種思想境界。荷是胡翹然一生抒寫最多的花,也可說是他人格之花,似乎他心中有一座「蓮台」。在這種詩的意境之下,筆中的荷花不管日中,月中,風中,雨中,皆天然去其雕飾。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蓮而不妖,以君子情懷,寫君子品致,無不妙合造化,得育天機,隨手拈來,極盡清凈之美感!……
楊萬里的那一首《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寫的是杭州西湖的「十里荷花」的大場景,而胡翹然只取「映日」這兩個字抒發畫意,我們便聯想那荷花與蓮葉無邊無垠、一直延伸到水天相接的遠處,而在滿眼的碧綠紅翠之間,一朵朵亭亭凈植荷花在陽光里明艷而嬌美,這種美完是自然界固有,它與「出淤泥而不染」的意境自是兩種天地。
胡翹然還喜歡楊萬里寫荷花的另一首詩《小池》:泉眼無聲溪細流,樹蔭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這首詩意境最見清新在「才露尖尖角」一句,胡翹然就是為了捕捉一個「小荷尖尖角、蜻蜓立上頭」的畫面。這么富有無限魅力瞬間,就這樣永恆地留在了胡翹然的畫上。 石濤曾說過,「畫到靜處,不敢題句」在胡翹然這類詩意的畫面上確是很少有長篇的題跋 ……面對這樣的畫似乎使觀者亦不敢多言,恐蜻蜓受驚擾而飛去!……
以古人詠荷詩意為創作題材的還有:「色奪歌人臉,香亂舞人衣」等等(隋·杜公膽·詠同心芙蓉詩)……
另外胡翹然還畫很多有「采連曲」詩意作品,如漢樂府《江南》一首: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這是江南采蓮的季節,蓮葉浮出水面,重重疊疊,隨風搖曳。如蓋的荷葉下面,有魚兒在歡快地嬉戲。一會這兒,一會兒那兒,游泳自在,來去自由。胡翹然總是能把握住這種優美雋永的意境,讓人看到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荷葉,蓮葉下面那自由自在、歡快戲耍的魚兒。在這類畫面中只有蓮葉與游魚,但是,你似乎能感覺到那小船從荷叢劃過,又似聽到了采蓮女子的歡聲笑語。而那些魚兒,又分明是在蓮葉之間躲來躲去。……
再比如他以牛為題材一些作品,多是以宋人詩意為題抒發的情懷。如以北宋詩人孫平仲的《禾熟》:「萬里西風鳥花香,鳴泉落水各登場。老牛粗了耕耘債,嚙草山頭卧夕陽」……山坡上,兩頭剛剛耕耘過後的老牛,釋卻重負,神情疲憊地靜卧著,沐浴著夕陽的余暉,在****的晚風中,咀嚼著坡頭的野草,並不時抬頭遠眺。遠處稻黍金黃,谷浪涌動,香氣襲人,豐收在望……毫無疑問這是一片成熟的田園風光,但他的主題確是在遠處的山坡之上……還有同時代詩人李綱的吟《病牛》的詩「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卧殘陽。」……畫家以其傳神之筆,歌頌老牛勤勞朴實的品質,這既是詩人對勞動人民的禮贊,又是對自己一生艱苦生活的寫照。……還有以現代詩人臧克家那首「老牛明知夕陽晚,不用揚鞭自奮蹄」創作的《奔牛圖》等等……
歷代不乏畫牛的畫家,牛的題材更是數不勝數,而以這種視角入畫卻絕少。……胡翹然又何嘗不是這樣地勞作著,並與老伴一生相濡一沫走過來的。「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我們能從這樣畫里讀到人生況味中的凄美。而所謂「助人倫,成教化」,不也就是指這樣的畫嗎!……這是典型「托物言志」的藝術。司空圖《詩品·形容》認為,詩人「形容」(指描摹客觀事物)能不拘形似而求得神似,才是精於「形容」的,而胡翹然的筆墨不僅精於「形容」且能「形神皆備」。也就是說,他既能把畫中的午畫到與詩中所描寫的牛外形外貌相似,而又能得到描寫對象精神相似的境界。
對於欣賞者來說,好的詩與畫一樣,筆墨重點不在繪其形,而在能為其傳神寫照。就詩與畫的不同語境而言,畫的難度更大,因為,詩的寫意性只在虛處,而畫畢竟需要最終歸於以筆墨造形。白石老人說「不似則欺世」就是這個道理。
Ⅹ 山水畫的文化哲學內涵
中國山水畫源遠流長!中國人關於山水的觀念,源於原始的宗教。對山靈的崇拜,對水神的敬畏,人們在這種崇拜和敬畏之中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在神統治的社會里。一切神靈無不隱匿於山水之中。山水是神靈之母。山之高,水之深;山之廣,水之渺,蘊涵了天體宇宙的無限奧妙。為了表示對山水神靈的崇拜和敬畏,人們刻畫山水神靈的形象,用於祭祝或瞻仰。神話或神畫啟發了山水畫的獨立成形。
哲學方式決定了中國人關於自然的定義,宗教則為哲學方式增添了生命和精神。天地與我並生,天地與我合一,莊子打開了人與自然之間的屏障,人開始與天地精神往來。「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山水「質有而趣靈」,因此,聖人、賢者、高士必有山川之游,軒猿、堯、孔無不如此。而崆峒、具茨、藐姑、箕首、大蒙等名山又演繹了千古佳話。「優游」是生活也是文化,它體現了中國人對自然的愛好,也表現了中國人特有的聯結自然與文化的方式。眷念廬衡,契闊荊巫,山水的價值得到了歷史的確認。
含道應物,澄懷味象。在以精神為第一性的山水裡,人們並不關注所顯之象,而是重視所含之道。形而上的道彌補了生活中的諸多缺陷和不足,故「以形媚通」成了中國人的一種生活哲學。
魏晉玄學推演了山水觀念的轉換,遷想妙得使山水獲得了新的美學意義。庄老告退,山水方滋。神超形越之外,玄對山水,自然的山水成為山水的自然。
人們關注山水,寄希望於山水的表現,擴展自己的生活空間——「嵩華之秀,玄牝之靈,皆可得之於一圖」。為了實現這時代的理想,時尚澄懷清談的魏晉聖賢又發明了「臥遊」的方式。這種具有理想色彩和積極意義的方式,促進了山水畫的獨立和發展。宗炳發前人所未言,給山水畫的成因以一個合乎實際的詮釋:「夫昆侖山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則其形莫睹;迥以數里,則可圍於寸眸。誠由丟之稍闊,則其見彌小。今張素以遠映,則昆侖之形,可圍於方寸之內。」宗炳的思想建立在山水畫發展的過程中,他把以往過於精神化的山水理念,引向到視覺的理念之中,從而為山水成「形」作出了前所未有的貢獻。宗炳還提出了「應目會心」、「應目感神」、「神超理得」,這是他對山水畫作出的具有本質意義的界定。千年以後,畫家百代,然山水畫的准則卻千古不移。
山水脫離了宗教的神,山水畫引入了人的神,自然在神會之中體現了文化的意義,這是歷史的飛躍。「神飛揚」,「思浩盪」,山水激發了人的精神,山水畫實現了人的生活理想、擴展了人的生活空間——「披圖幽對,坐究四荒」。
唐代始於吳道子,成於李思訓、李昭道的「山水之變」,其本質是由山水精神的追求轉向山水意境的表現。王維以詩人的學養發揮畫家的氣質,在文學和繪畫領域揭示了詩與畫的關系,從而提出了山水畫意境表現中的一個准則——畫中有詩。由精神而意境,不是垂直的歷史線索的過渡,而是一個線索的分枝,是美學上的平行關系。山水畫中意境問題的提出,是山水畫在發展過程中側重點的轉變,是在美學上的完善。
五代宋初的荊浩、關仝、董源、巨然、李成、范寬,完善了山水畫的藝術表現,並把中國繪畫中的山水畫推向了一個歷史的高峰。山水畫在這一時期成為時代的主流藝術。被稱為「百代標程」的五代宋初山水畫,在表現領域中將山水的物理和技巧結合起來,又提出了一個新的歷史話題,傳統山水畫對精神和意境方面的關注經此而轉向於技術層面——形式。
「元四家」不僅完善了山水畫的水墨技法,而且因為時代的特點,為山水畫在審美范疇內增添了「逸」的概念。這種具有明顯時代特點的審美時尚,雖然有審美之外的社會原因,但卻因為這一契機在山水畫意境的領域內創造了一個新的標准,後世則將此推為最高的准則。
盡管文人畫鄙薄技藝,但文人畫在山水領域所提出的依附於「筆墨」的審美准則,卻不能脫離一定技術的規范。繪畫的形式與山水的程式,都建立在一定的技術基礎上,所以在南北分宗時,人們對它的劃分與解釋,也是以技術的標准來樹立南宗的美學規范。山水畫發展過程中的南北分宗,是一定歷史時期的必然,也是山水畫發展史上的重要事件。以新的技術標准和美學規范來疏導發展過程中的無序狀況,回歸歷史的傳統,實際上已經表現了山水畫的衰落。董其昌對現世的感嘆,說明了其中的許多道理。
明清兩代在山水的精神和意境方面已無能為力,在宋元的峰巔面前人們只有景仰和贊嘆。為了挽回歷史的頹勢,董其昌打出了「復古」的旗幟。在一個過於強調筆墨和程式的時尚中,畫家們只有窮畢生的精力「血戰宋元」,人們只有通過「臨」、「仿」、「撫」、「摹」來標識自己的傳統淵源,確立自己的藝術價值。「四王」在中國古代繪畫史上為山水畫創造的最後的輝煌,最終消失在晚清的暮色中。
20世紀的黎明,以新文化運動開啟了中國歷史的新篇,山水畫也進入到現代文明之中。在「反傳統」的呼聲中,陣營瓦解,代表新舊兩種勢力的各方人物紛紛登場,他們為了各自的利益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文化論戰。當人們還沒有來得及用自己的實踐去塑造山水畫現代風格的時候,抗日戰爭、國共內戰使畫家對文化的關注轉為對民族和自身生存的關注。
20世紀50年代,山水畫面臨新的時代,經受了生存的考驗。「新山水畫」在改革舊文化的現實要求中脫穎而出,承擔了史無前例的社會責任——表現新的生活,反映新的審美要求。「新山水畫」為傳統山水畫找到了生存的方式。「時代變了,筆墨就不能不變」,傅抱石繼石濤的「筆墨當隨時代」之後,再次提出了筆墨與時代的關系。
進入本世紀的後期,山水畫在各種思潮中面臨考驗,所幸山水畫並沒有改為風景畫以與世界接軌。現代人認同了山水畫,無疑這是確認了山水畫的精神、意境和形式。因此跨世紀的畫家並沒有放棄歷史的責任,依然孜孜以求這具有悠久傳統的藝術突破新的時空。但傳統山水畫藝術精神中的完善與充實,藝術形式的全面與多樣,已使新的創造成為歷史的極限,所以現代畫家更多的還是在技法層面上作發展的努力。
山水畫的改觀已是顯而易見,山水畫的變革更是歷史的必然。
時代變了,山水畫仍然不同於風景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