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理解社會交換理論
社會交換理論
這個理論對社會交往中的報酬和代價進行分析。提出那些能夠給我們 提供最多報酬的人是對我們吸引力最大的人。而且我們總是盡量
使自已的社會交往給自已提供最大報酬。 為了得到報酬,我們也要付出報酬。因為人類社會的原則是
互相幫助,別人給了你好處你要回報,社會交往過程因此可以說
是一個交換過程。社會交換理論由霍曼斯創立,主要代表人物有布勞、埃默森等。布勞的理論明顯受到霍曼斯和馬克思的影響:一方面,布勞在結構交換論中吸收了霍曼斯社會交換理論基本原理和基本命題中的合理內核;另一方面,布勞又通過汲取馬克思辯證法思想的精髓,運用「集體主義方法論」與整體結構論,進行了對社會交換中宏觀結構的研究,並用不對等交換的原則揭示了權力產生、反抗及變遷的基本規律。社會交換理論的一個研究重點,就是對人與人之間力量平衡的研究。
『貳』 庫拉交換理論是社會交換嗎為什麼
是,社會交換論與結構功能主義理論不同,它重點研究人際關系中的交換現象,屬於微觀社會學。宏觀社會學理論主要研究社會結構,包括研究社會結構是如何形成的、社會結構的不同方面如何相互影響。而微觀社會學則主要研究個人以及貼近個人的周邊社會環境。換言之,即主要研究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所有的微觀社會科學家都認為選擇是人類行為的最基本的特徵。生活就是沒完沒了的選擇。所有的人類行為都是建立在合理化選擇的基礎上,而人們的行為總是趨向於最大限度的合理化——以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報酬。微觀社會學家在上述觀點的基礎上,將「代價」與「報酬」的含義擴大化,使它們不僅僅包括物質的東西,而且包括精神的東西。不僅如此,微觀社會學家門還指出人們所追求的報酬中的大部分只能來自於他們互動的其他社會成員。這樣,微觀社會學就試圖通過研究互動與交換來解釋所有的社會行為。互動與交換過程的規則與模式也就成了微觀社會學的核心內容。庫拉交換應該屬於內部交換。
『叄』 什麼是社會轉換理論
是社會交換理論 吧 社會交換理論社會學領域
當代西方社會學理論流派之一。產生於50年代末期的美國。交換理論最初是針對結構功能主義提出的,在理論和方法上具有實證主義、自然主義和心理還原主義的傾向。它強調對人和人的心理動機的研究,批判那種只從宏觀的社會制度和社會結構或抽象的社會角色上去研究社會的作法;在方法論上倡導個人是社會學研究的根本原則;認為人類的相互交往和社會聯合是一種相互的交換過程。這是對美國心理學家B.F.斯金納的行為主義心理學、功能主義的文化人類學和功利主義的經濟學的全面綜合。
社會交換論的基本研究范疇和概念包括價值、最優原則、投資、獎勵、代價、公平和正義等。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國社會學家G.C.霍曼斯、P.M.布勞和R.埃默森。霍曼斯是交換理論的創始人。他提出了一組普遍性命題:①成功命題。一個人的某種行為能得到相應的獎賞,他就會重復這一行動;某一行動獲得獎賞愈多,重復活動的頻率也隨之增多;獲得的獎賞愈快,重復活動的可能性就愈大。②刺激命題。相同的刺激可能會帶來相同或相似性行為。如某人過去在某種情況下的活動得到了獎賞或懲罰,而在出現相同的情況時,他就會重復或不再重復此種活動。③價值命題。如果某種行為的後果對一個人越有價值,那麼,他就越有可能去重復同樣的行動。④剝奪與滿足命題。某人(或團體)重復獲得相同獎賞的次數愈多,那麼,這一獎賞對該人(或團體)的價值就愈小。⑤攻擊與贊同命題。該命題包括兩方面:一是當個人的行動沒有得到期待的獎賞或者受到了未曾預料到的懲罰時,就可能產生憤怒的情緒,從而出現攻擊性行為;二是當個人的行動得到預期的獎賞,甚至超過期待值,或者沒有遭到預期的懲罰時,他就會高興,就會贊同這種行為。霍曼斯將 5個命題看成是一組「命題系列」,強調它們之間相互聯系的重要性,並認為只要將5個命題綜合起來,就能夠解釋一切社會行為。霍曼斯指出,利己主義、趨利避害是人類行為的基本原則,由於每個人都想在交換中獲取最大利益,結果使交換行為本身變成一種相對的得與失。對個人來說,投資的大小與利益的多少基本上是公平分布的。
布勞的交換理論是從社會結構的原則出發考察人與人之間的社會交換過程,其理論目標既想克服功能主義忽視研究人的理論缺陷,又想彌補霍曼斯理論只局限於微觀層次方面的不足。布勞的理論方法是從描述交換過程及其在微觀層次上的影響開始,再從群體層次上升到制度與社會的宏觀層次。他認為,社會交換關系存在於關系密切的群體或社區中,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之上的。社會交換是一種有限的活動,它指個人為了獲取回報而又真正得到回報的自願性活動。布勞還區分了經濟交換與社會交換、內在獎賞和外在獎賞的差別,引入了權力、權威、規范和不平等的概念,使交換理論在更大的范圍內解釋社會現象。布勞的社會交換理論從微觀到宏觀,系統地追溯了交換現象的各種發展過程及其影響,從而形成一種歸納過程取向的社會結構理論。
繼布勞之後,對交換理論作出重要貢獻的還有埃默森等人。埃默森運用嚴密的數理模型和網路分析,闡述社會結構及其變化、社會交換的基本動因和制度化過程,在方法論上進一步充實了交換理論的理論體系。
『肆』 什麼是社會交換理論
對社會交往的研究中最具有影響的理論。
這個理論對社會交往中的報酬和代價進行分析。提出那些能夠給我們 提供最多報酬的人是對我們吸引力最大的人。而且我們總是盡量使自己的社會交往給自己提供最大報酬。為了得到報酬,我們也要付出報酬。因為人類社會的原則是互相幫助,別人給了你好處你要回報,社會交往過程因此可以說 是一個交換過程。
(4)社會交換理論屬於微觀社會學擴展閱讀:
社會交換理論認為,一個人對他與另一個人的交往或友誼所得到的報酬和所付出的代價是心中有數的。盡管人們並不特別去計算這些報酬和代價,人們主要關心的是某個關系的總結果,即總的來看,這種關系是使自己得到的多(報酬多於代價),還是使自己失去的多(代價多於報酬)。
『伍』 社會交換理論的主要觀點是什麼
社會交換論的基本研究范疇和概念包括價值、最優原則、投資、獎勵、代價、公平和正義等。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國社會學家G.C.霍曼斯、P.M.布勞和R.埃默森。霍曼斯是交換理論的創始人。他提出了一組普遍性命題:①成功命題。一個人的某種行為能得到相應的獎賞,他就會重復這一行動;某一行動獲得獎賞愈多,重復活動的頻率也隨之增多;獲得的獎賞愈快,重復活動的可能性就愈大。②刺激命題。相同的刺激可能會帶來相同或相似性行為。如某人過去在某種情況下的活動得到了獎賞或懲罰,而在出現相同的情況時,他就會重復或不再重復此種活動。③價值命題。如果某種行為的後果對一個人越有價值,那麼,他就越有可能去重復同樣的行動。④剝奪與滿足命題。某人(或團體)重復獲得相同獎賞的次數愈多,那麼,這一獎賞對該人(或團體)的價值就愈小。⑤攻擊與贊同命題。該命題包括兩方面:一是當個人的行動沒有得到期待的獎賞或者受到了未曾預料到的懲罰時,就可能產生憤怒的情緒,從而出現攻擊性行為;二是當個人的行動得到預期的獎賞,甚至超過期待值,或者沒有遭到預期的懲罰時,他就會高興,就會贊同這種行為。霍曼斯將 5個命題看成是一組「命題系列」,強調它們之間相互聯系的重要性,並認為只要將5個命題綜合起來,就能夠解釋一切社會行為。霍曼斯指出,利己主義、趨利避害是人類行為的基本原則,由於每個人都想在交換中獲取最大利益,結果使交換行為本身變成一種相對的得與失。對個人來說,投資的大小與利益的多少基本上是公平分布的。
布勞的交換理論是從社會結構的原則出發考察人與人之間的社會交換過程,其理論目標既想克服功能主義忽視研究人的理論缺陷,又想彌補霍曼斯理論只局限於微觀層次方面的不足。布勞的理論方法是從描述交換過程及其在微觀層次上的影響開始,再從群體層次上升到制度與社會的宏觀層次。他認為,社會交換關系存在於關系密切的群體或社區中,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之上的。社會交換是一種有限的活動,它指個人為了獲取回報而又真正得到回報的自願性活動。布勞還區分了經濟交換與社會交換、內在獎賞和外在獎賞的差別,引入了權力、權威、規范和不平等的概念,使交換理論在更大的范圍內解釋社會現象。布勞的社會交換理論從微觀到宏觀,系統地追溯了交換現象的各種發展過程及其影響,從而形成一種歸納過程取向的社會結構理論。
繼布勞之後,對交換理論作出重要貢獻的還有埃默森等人。埃默森運用嚴密的數理模型和網路分析,闡述社會結構及其變化、社會交換的基本動因和制度化過程,在方法論上進一步充實了交換理論的理論體系。
『陸』 什麼是社會交換論
就是不同的人具有生產不同產品的特長,大家生產出來的產品,互通有無,既滿足了生產生活的需求,又兼顧了生產效率。
『柒』 社會交換理論屬於什麼社會學
社會交換理論屬於社會心理學。
這個理論對社會交往中的報酬和代價進行分析。提出那些能夠給我們 提供最多報酬的人是對我們吸引力最大的人。而且我們總是盡量使自已的社會交往給自已提供最大報酬。為了得到報酬,我們也要付出報酬。因為人類社會的原則是互相幫助,別人給了你好處你要回報,社會交往過程因此可以說 是一個交換過程。
『捌』 社會學中的微觀理論具體包含哪些理論可以舉例說明嗎
(1)建構主義:韋伯、齊美爾——符號互動論、現象學社會學——結構化理論,核心概念行動 。
(2)功能主義:斯賓塞、塗爾干——結構功能主義——新功能主義,核心概念系統 功利主義:馬歇爾、帕累托——交換理論——理性選擇理論,核心概念理性 。
(3)結構主義:馬克思、恩格斯——批判理論、結構主義——交往理論、後結構主義,核心概念結構 。
『玖』 社會交換理論
交換理論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發展起來的一種社會政治理論。它認為一切社會政治現象都可以通過人們之間的物質與非物質的交換來解釋,並以此為中心構建一種新的關於社會政治關系的理論模型。 交換理論可以追溯到英國人類學家B.K.馬林諾夫斯基和法國社會人類學家C.列維 -斯特勞斯的人類學研究。系統的交換理論是由美國社會學家G.C.霍曼斯結合操作心理學的有關理論與經濟學的一些概念於20世紀50年代創立的。他在《作為交換的社會行為》(1959)中提出交換理論的基本思想,在《社會行為:它的基本形式》(1961、1974)中對之進行了總結和完善,提出了一系列命題,認為人的活動是商品,人們的社會活動就是旨在通過物質與非物質的交換來追求最大利潤。霍曼斯的交換理論使社會學更接近經濟學。美國社會學家P.布勞在《社會生活中的交換與權力》(1964)中運用交換理論分析權力問題,並試圖建構一種關於社會政治關系的理論模型,使交換理論更接近政治學。在布勞看來,交換是社會生活中一個極其重要的社會過程,主要包括微觀結構中個人之間的關系和宏觀結構中組織與團體之間的關系。社會吸引與互惠的過程導致了社會交換的產生。交換過程中的不平衡勢必引起地位與權力的分化。集體贊同一種權力則可使之合法化,反之,集體否定這種權力就會導致反抗。因此,社會交換一方面促進了社會的團結與整合,另一方面促使了社會的反抗和分裂。微觀結構和宏觀結構的社會交換過程之間,有很大的相似性。組織與團體之間的交換一方面會促進他們的聯盟,另一方面也導致統治的產生。由於直接交換的內在局限性,間接交換往往更加普遍。間接交換必須藉助社會價值才能進行。這些社會價值可以區分為作為分化媒介的特殊主義標准、作為整合媒介的普遍主義標准、作為組織媒介的合法化的價值和作為變革與改組媒介的反抗理想。正是通過社會交換所引起的這種權力分化、整合、組織與反抗,在社會結構的各個層面上才會維持一種反復地打破平衡和恢復平衡的辯證運動模式。交換理論在當代西方政治學中仍頗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