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想了解關於心理學的知識。。。
想了解關於心理學的知識,推薦一本關於心理學的大眾書籍:《行為心理學》。
點擊網路知道 > 教育/科學 > 科學技術 > [心理學] 分類名人堂排行榜第一名解讀心理學,再點擊他的文庫貢獻,你便可以下載到各種格式的人類《行為心理學》全集了。
㈡ 戀人之間的感情為何經常是此消彼長,有心理學解釋嗎
心理學家榮認為:事實上情感是什麼?當我們問這樣的問題時,我們就無法否認感情就是依專賴。因為當我屬們說我們對什麼很有感情的時候,事實上,我們是在說,我們非常依賴什麼。比如,當一個遊子說自己對故鄉有著太深的感情時,其實他說的是自己太離不開故鄉了,以至於當他是一個遊子時,對故鄉的依賴甚至變成了一種情結。很顯然,依賴什麼不是人的本能,但依賴本身卻是人的一種本能。
㈢ 魔鬼心理學讀後感200字
一個人是否信守承諾,往往鮮明地反映和預示著他的為人風范、精神品位和生活藝術的優劣,以及未來的人生走向。——《魔鬼心理學》
互惠原理是社會基本規則之一。人類之所以有別與其他動物,是因為我們的祖先學會了在一個公平的償還網路中分享他們的食物和技能。——《魔鬼心理學》
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就像坐蹺蹺板一樣,要高低交替。一個永遠不肯吃虧、不肯讓步的人,即使真正得到好處,也是暫時的,他遲早要被別人討厭和疏遠。——《魔鬼心理學》
以色列對中國的長期持有的友好態度來源於二戰時期上海對猶太人的庇護。——《魔鬼心理學》
在談判開始之時,首先選擇容易統一觀點的問題進行談判,達成協議。然後再討論容易引起爭論的問題,這樣便於用前者作例,說服對方。——《魔鬼心理學》
履行一個承諾要付出的努力越多,這個承諾對許諾者的影響就越大。——《魔鬼心理學》
一個成功的優秀推銷員從不告訴別人什麼事情,而是問別人什麼事情。銷售業中有一句銷售聖言:「能用問的,絕不用說。」——《魔鬼心理學》
有一位很優秀的管理者這么說:「假如客戶很會說話,那麼我已有希望成功地說服對方。因對方已講了七成話,而我們只要說三成話就夠了。」——《魔鬼心理學》
對你所聽到的每一件事,都要以開放的心態來接受。不存偏見,不急於否定,也不急於肯定。要仔細分析,不可偏聽偏信。尋找證據,以保證溝通的可信度。——《魔鬼心理學》
十分的工作裡面,有九分是做人,一分是做事情。——《魔鬼心理學》
一個人事業成功的70%來自於別人相處,30%來自於自己的心靈。——《魔鬼心理學》
在朋友痛苦無助的時候,不要談自己得意的事情。——《魔鬼心理學》
不要喋喋不休發牢騷,向別人訴說自己的不幸。——《魔鬼心理學》
為尊重對方的談話,首先要做的就是必須保持端莊的談話姿態。抖腿、挖鼻孔、哈欠連天等都是不禮貌的。——《魔鬼心理學》
說服別人的要領並不在於以幽默風趣的口吻及華麗的詞藻把對方迷得團團轉,或是運用高深的哲學理論,讓自己影響別人。說話的真意在於將告知的訊息正確地傳達至對方的內心,以有組織的理論使對方產生興趣或喜好。——《魔鬼心理學》
對於一位非常漂亮的女士,我們要避免對她容貌的絕色進行贊美,因為她對這一點已經有絕對的自信。——《魔鬼心理學》
笑能讓人頭腦清醒,讓人心胸寬闊,認識、包容復雜的局面和人際關系。——《魔鬼心理學》
權威原理認為:使人信從的力量和威望就是權威,權威是被人們普遍認為非常正確、沒有差錯、不可抗逆的,那些值得信賴和尊敬並引以為行動標準的部門或人就是權威的最好載體。——《魔鬼心理學》
品格因素會引發人們的敬愛感;才能因素會引發人們的敬佩感;知識因素會引發人們的信賴感;感情因素會引發人們的親切感,影響力就是以上種種的感情的總和,更是實現領導的標志。——《魔鬼心理學》
笑能讓人頭腦清醒,讓人心胸寬闊,認識、包容復雜的局面和人際關系。——《魔鬼心理學》
㈣ 教育心理學:布魯納學習理論與奧蘇貝爾學習理論有何相同點與不同點
兩者的相同點如下:
1、兩種理論研究的出發點相同,都是從認知觀點出發的。
2、兩者都強調認知結構在學習中的作用,並且認為認知結構是分層次的,都認為學習是認知結構的組織與重新組織,都強調心學習與原有認知結構的聯系,即新舊知識之間的相互作用。
3、兩者都強調學習是積極主動的過程,都重視內在動機即興趣在學習中的作用。
4、都直接研究人的學習,其觀點與教學實際聯系均較密切。
兩種理論主要在具體內容、強調的學習過程的方向、倡導的學習方式以及對學習實質的表述等四方面存在區別:
一、具體內容
布魯納學習理論:布魯納將認知結構分為「表徵」、分為動作性表徵、映象性表徵、符號性三個階段。
奧蘇貝爾學習理論:奧蘇貝爾稱之為觀念的內容與組織,並認為認知結構的層次是自上而下抽象概括水平逐漸降低。
二、強調的學習方向
布魯納學習理論:強調上位學習,即強調學科的基本結構,從具體事例中抽象出一般原理。
奧蘇貝爾學習理論:強調下位學習,即強調的教學過程正好與布魯納相反,強調由教一般的、范圍廣的概念到具體而詳細的例證。
三、倡導的學習方式
布魯納學習理論:倡導發現學習,並闡述了發現學習的過程和作用。
奧蘇貝爾學習理論:強調接受學習,認為學生的學習主要是有意義的接受學習。
四、對學習實質的表述
布魯納學習理論:認為學習的實質在於主動的形成認知結構。
奧蘇貝爾學習理論:奧蘇貝爾認為學習的實質是以符號代表的新觀念與認知結構中原有的適當觀念建立起非人為的和實質性的聯系的過程。
布魯納的基本觀點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學習是主動地形成認知結構的過程。
2、強調對學科的基本結構的學習。
3、通過主動發現形成認知結構。
布魯納認為發現學習的作用有以下幾點:
1、提高智慧的潛力。
2、使外來動因變成內在動機。
3、學會發現。
4、有助於對所學材料保持記憶。
(4)蹺蹺板心理學擴展閱讀
布魯納認為,學習過程包括三個幾乎同時發生的過程:
1、習得 (acquisition)新信息--這種新信息常常是與一個人已有信息相背的,或是已有信息的一種替代,或者是已有信息的提煉,
2、轉換(transformation)--這是一種處理知識以便使其適應新任務的過程。人們可以通過外推(extrapolation)、內插(interpolation)或變換(conversion)等方法,把知識整理成另一種形式,以便超越所給予的信息。
3、評價(evaluation)--檢查我們處理信息的方式是否適合於這項任務,如概括是否合適?外推是否恰當?運演是否正確,如此等等。布魯納由此認為,學生不是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而是積極的信息加工者。
布魯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主要從事知覺的研究,戰爭期間從事了-系列社會心理方面的研究,戰後則把主要精力放在對認知過程的研究。
奧蘇貝爾認為,許多情感因素和社會因素都對課堂學習有影響,如動機、個性、群體、社會和教師的特徵等,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限於篇幅,這里不再展開,而只是集中分析奧蘇貝爾的動機觀。
奧蘇貝爾對赫爾驅力還原和斯金納的反饋的動機效應都持否定的態度。在其看來,動機的作用與相對重要性,取決於學習的類型和學生的發展水平。例如,與機械學習相比,動機對意義學習說來並不那麼重要。
在意義學習中,學生只需付出較少的努力便可有意義地習得新知識;而機械學習要求強記各種無關聯的知識,通過反復練習才能習得,因此要求學生具有強烈的學習動機,否則很可能半途而廢。
此外,動機因素在學習中的重要性,是隨學生年齡增長而逐漸遞減的,隨著學生的認知能力、注意廣度和集中注意的能力的增長,學習相對來說比較容易。而且,認知結構的變數在學習中日趨重要。
奧蘇貝爾主要關注的是成就動機,即學生試圖獲取好成績的傾向。
㈤ 職場潛伏心理學的一版
ISBN: 9787538543346
開本: 16開
定價: 24.80 元 一.和領導搞關系——就是要抱老闆的大腿
自己人效應——面試與反面試的秘密
海格力斯效應——怨恨你的領導,會把自己逼入死角
毛毛蟲效應——領導期待你說「NO」
瀑布心理效應——在嘴上安個哨兵
貝勃規律——小心!不知不覺中,已經OUT……
布里丹毛驢效應——「庸人」成為領導的內幕
刺蝟法則——永遠不要和領導稱兄道弟
從眾效應——讓公司不安的「小團體」
拆屋效應——不要拒絕,你以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鳥籠效應——加班就是那隻引人聯想的「鳥籠」
巴納姆效應——你在以領導的理想為理想嗎
手錶定律——好幾個領導,聽誰的?
紫格尼克效應——比比誰能沉住氣
老鷹效應——發光要趁早,至少要讓別人以為你行!
地位效應——有了職位,再提建議
踢貓效應——挨批了,再不要賠了情緒成本
反饋效應——你的沉默,會讓老闆很不安
視網膜效應——想升職,用腦子去觀察你的領導
坐向效應——開會的時候,你會坐在哪裡?
約翰遜效應——關鍵時刻,真正的高手會忘了自己
螃蟹效應——領導會留心的「利爪」
同態心理效應——看不透的另一面
二.搞好同事關系——從獨立到相互依賴
阿倫森效應——別讓別人以為你在「裝」
霍桑效應——抱怨之前,先干出成績
比馬龍效應——入職,就要學會表演
暈輪效應——不怕詆毀,因為我有個人品牌
泡菜效應——和比你強的同事一起吃午飯
鯰魚效應——小心背後的那隻眼睛
圓桌效應——最和諧的會議室
安泰效應——不說我是第一,只說我們是第一
巴霖效應——輕信,被算計的開始
半途效應——他離職了,他升職了
彼得原理——別搶不屬於你的骨頭
成敗效應——成就感,無法從「獨角戲」中支取
韋奇定律——手中無劍,心中有劍
凹地效應——幹掉一切對手,給同事最犀利的一刀
鏈狀效應——潛伏辦公室,想嘆氣的時候就微笑金魚缸法則 ——只要你在公司,你就是透明的
懶螞蟻效應——一定不要得罪「最懶」的同事
流言的心理效應——辦公室戀情,不病而死
異性效應——男女搭配,幹活不累
青蛙效應——看不到危險的時候,危險降臨
留白效應——沒說完的話更有意味
投射效應——不當炮灰,也不過度防衛 三.搞好業務關系——有手腕才有影響力
首因效應——第一印象,沒有第二次機會
超限效應——你是「辦公室唐僧」嗎?
刻板效應——從小細節看透別人的真實性格
黑暗效應——下班時談上班的事兒
墨菲定律——怎樣處理工作中的失誤
鄰里效應——求人辦事前,先成為他的「熟人」
蹺蹺板定律——合夥人,利益均衡是王道
定勢效應——越老練,越危險
馬太效應——積極形象,把好遠吸到自己身邊
共生效應——學會「偷」別人的大腦
名片效應——遞出一張「心理名片」
華盛頓合作規律——想得到利益,先交出你的真誠
魯尼恩定律——笑到最後,遠離職場「近視眼」
冷熱水效應——做「功夫熊貓」,製造驚喜
社會背景效應——要學會利用你的「背景」
米歐與朱麗葉效應——給自己一道警戒線
配套效應——讓你的職場「裝備」亮起來
肥皂水效應——三明治的美味溝通,「贏」的藝術
瓦倫達效應——蛋糕做大了,再考慮怎麼分
歸因偏差——妒忌,讓人看不到真相
三分之一效應——沖出「完美」的圍城
塞里格曼效應——努力到絕望,永遠不會有絕望! 四.和自己相處——把最好的一面帶出來
自我選擇效應——第一份工作,就要為未來十年做准備安慰劑效應——心理斷乳,你必須自己去解決!不值得定律——天底下沒有圓滿的工作
杜根定律——職場的一張王牌
情緒效應——請注意清洗「情緒污染」
摩西奶奶效應——帶薪學習,別說自己學不會
權威效應——做好自己,輕松管理別人
蘑菇效應——想哭,成功了再哭
蝴蝶效應——繞過家庭被「職業了」的怪圈
緘默效應——犯了錯,沉默就是錯上加錯
醞釀效應——把「放下」放入你的經驗口袋
淬火效應——當你遺忘,別人也會遺忘
破窗效應——失誤可以被原諒,更會被人記在心裡責任分散效應——用責任感,成就自己的不可替代
過度理由效應——漲工資了,別人
關系場效應——集體決策PK個人決策
酸葡萄效應——職場阿Q,走不了太遠的路
甜檸檬效應——擇業,不能一條路走到黑
轟動效應——不要讓公司的人記不住你的名字
威克效應——別讓習慣,弄丟了飯票兒
沸騰效應——用冷靜,燃燒你的第100℃
萊斯托夫效應——個性,讓成功來的更猛烈些
……
㈥ 這句簽名是什麼意思呢,女孩子的簽名!
人際交往在本質上是一個社會交換的過程,相互給予彼此所需要的。
以自我為中心是人際交往中的一種障礙,它會阻止你的人際關系正常發展。自我的人總是以自己的需要和興趣為中心,只關心自己的利益和得 失,而不考慮別人的感受和利益;任何事情都站在自己的角度,盲目地堅持自己的意見和態度。因此,這類人缺少朋友。
每個人做每件事都希望實現利益最大化,人際交往也一樣。沒有一個人願意對他人無償地付出,也鮮有一個人會得到他人無償地付出。一段穩定的人際關系,必須保持相互交換的平衡。
要讓對方高一些,就必須使自己低一些,要讓自己高一些,就必須使對方低一些,這就是在人類行為意識領域占舉足輕重作用的「蹺蹺板定律」。競爭雙方出現「你高我低,或我高你低」的現象,就是「蹺蹺板效應」;競爭雙方,為「抬高自己而壓低對手」的現象,就是「蹺蹺板原理」。
其實,人和人之間的關系就像兩人踩蹺蹺板一樣,和諧相處就要保持雙方支出的平衡和對等。一旦彼此的交換不對等,那麼就會像蹺蹺板一樣失衡。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蹺蹺板定律。
㈦ 日常心理學常識
朋友你好,要學習日常心理學,要學會對身邊一些現象用心理學去解釋,下面是十大心理學現象,供你學習:
心理效應是社會生活當中較常見的心理現象和規律;是某種人物或事物的行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產生相應變化的因果反應或連鎖反應。同任何事一樣,它具有積極與消極兩方面的意義。因此,正確地認識、了解、掌握並利用心理效應,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1-蝴蝶效應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氣象學家洛倫茲(Lorenz)認定他發現了新的現象:「對初始值的極端不穩定性」。又稱「蝴蝶效應」,亞洲蝴蝶拍拍翅膀,將使美洲幾個月後出現比狂風還厲害的龍卷風!
蝴蝶效應說的就是「一件事」對結果的影響,就象只改動了一點數據計算的結果都會相差十萬八千里。
2、木桶效應
一隻木桶,裡面可以裝多少水,取決於最短的那根木板。這就是著名的"木桶效應"
3、羊群效應
一個羊群(集體)是一個很散亂的組織,平時大家在一起盲目地左沖右撞。如果一頭羊發現了一片肥沃的綠草地,並在那裡吃到了新鮮的青草,後來的羊群就會一哄而上,爭搶那裡的青草,全然不顧旁邊虎視眈眈的狼,或者看不到其它還有更好的青草。
4、鯰魚效應
挪威人愛吃沙丁魚,在海上捕得沙丁魚後,如果能讓它活著抵港,賣價就會比死魚高好幾倍。但是,由於沙丁魚懶惰,不愛運動,返航的路途很長,因此捕撈到的沙丁魚往往一回到碼頭就死了。只有一位漁民的沙丁魚總是活的,原因就是他的魚槽里有一隻鯰魚。原來當鯰魚裝入魚槽後,由於環境陌生,就會四處游動,而沙丁魚發現這一異已分子後,也會緊張起來,加速游動,如此一來,沙丁魚便活著回到港口。這就是所謂的「鯰魚效應」。
5、暈輪效應
人們對人的認知和判斷往往只從局部出發,擴散而得出整體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一個人如果被標明是好的,他就會被一種積極肯定的光環籠罩,並被賦予一切都好的品質;如果一個人被標明是壞的,他就被一種消極否定的光環所籠罩,並被認為具有各種壞品質。
6、第一印象效應
讓兩個學生都做對30道題中的一半,但是讓學生A做對的題目盡量出現在前15題,而讓學生B做對的題目盡量出現在後15道題,然後讓一些被試對兩個學生進行評價:兩相比較,誰更聰明一些?結果發現,多數被試都認為學生A更聰明。這就是第一印象效應。
人與人第一次交往中給人留下的印象,在對方的頭腦中形成並占據著主導地位,這種效應即為第一印象效應。
7、近因效應
在多種刺激一次出現的時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決於後來出現的刺激,即交往過程中,我們對他人最近、最新的認識佔了主體地位,掩蓋了以往形成的對他人的評價,因此,也稱為「新穎效應」。多年不見的朋友,在自己的腦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實就是臨別時的情景;一個朋友總是讓你生氣,可是談起生氣的原因,大概只能說上兩、三條,這也是一種近因效應的表現。在學習和人際交往中,這兩種現象很常見。
8、皮格馬利翁效應(自驗預言)
暗示在本質上,是人的情感和觀念,會不同程度地受到別人下意識的影響。人們會不自覺地接受自己喜歡、欽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響和暗示。而這種暗示,正是讓你夢想成真的基石之一……
9、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是指好的愈好,壞的愈壞,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種現象。名字來自於《聖經·馬太福音》中的一則寓言。
羅伯特·莫頓歸納「馬太效應」為:任何個體、群體或地區,一旦在某一個方面(如金錢、名譽、地位等)獲得成功和進步,就會產生一種積累優勢,就會有更多的機會取得更大的成功和進步。
此術語後為經濟學界所借用,反映貧者愈貧,富者愈富,贏家通吃的經濟學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現象。
10、仰巴腳效應
一般來說,人們更傾向於喜歡精明又有小缺點的人,心理學上稱此現象為「仰巴腳效應」。意思是指精明的人不經心犯點小錯誤,不僅不影響他的優點,反而使人覺得他也和常人一樣,會犯錯誤,有平凡的一面,使人感到好接受。
一.和領導搞關系——就是要抱老闆的大腿
自己人效應——面試與反面試的秘密
海格力斯效應——怨恨你的領導,會把自己逼入死角
毛毛蟲效應——領導期待你說「NO」
瀑布心理效應——在嘴上安個哨兵
貝勃規律——小心!不知不覺中,已經OUT……
布里丹毛驢效應——「庸人」成為領導的內幕
刺蝟法則——永遠不要和領導稱兄道弟
從眾效應——讓公司不安的「小團體」
拆屋效應——不要拒絕,你以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鳥籠效應——加班就是那隻引人聯想的「鳥籠」
巴納姆效應——你在以領導的理想為理想嗎
手錶定律——好幾個領導,聽誰的?
紫格尼克效應——比比誰能沉住氣
老鷹效應——發光要趁早,至少要讓別人以為你行!
地位效應——有了職位,再提建議
踢貓效應——挨批了,再不要賠了情緒成本
反饋效應——你的沉默,會讓老闆很不安
視網膜效應——想升職,用腦子去觀察你的領導
坐向效應——開會的時候,你會坐在哪裡?
約翰遜效應——關鍵時刻,真正的高手會忘了自己
螃蟹效應——領導會留心的「利爪」
同態心理效應——看不透的另一面
二.搞好同事關系——從獨立到相互依賴
阿倫森效應——別讓別人以為你在「裝」
霍桑效應——抱怨之前,先干出成績
比馬龍效應——入職,就要學會表演
暈輪效應——不怕詆毀,因為我有個人品牌
泡菜效應——和比你強的同事一起吃午飯
鯰魚效應——小心背後的那隻眼睛
圓桌效應——最和諧的會議室
安泰效應——不說我是第一,只說我們是第一
巴霖效應——輕信,被算計的開始
半途效應——他離職了,他升職了
彼得原理——別搶不屬於你的骨頭
成敗效應——成就感,無法從「獨角戲」中支取
韋奇定律——手中無劍,心中有劍
凹地效應——幹掉一切對手,給同事最犀利的一刀
鏈狀效應——潛伏辦公室,想嘆氣的時候就微笑金魚缸法則 ——只要你在公司,你就是透明的
懶螞蟻效應——一定不要得罪「最懶」的同事
流言的心理效應——辦公室戀情,不病而死
異性效應——男女搭配,幹活不累
青蛙效應——看不到危險的時候,危險降臨
留白效應——沒說完的話更有意味
投射效應——不當炮灰,也不過度防衛 三.搞好業務關系——有手腕才有影響力
首因效應——第一印象,沒有第二次機會
超限效應——你是「辦公室唐僧」嗎?
刻板效應——從小細節看透別人的真實性格
黑暗效應——下班時談上班的事兒
墨菲定律——怎樣處理工作中的失誤
鄰里效應——求人辦事前,先成為他的「熟人」
蹺蹺板定律——合夥人,利益均衡是王道
定勢效應——越老練,越危險
馬太效應——積極形象,把好遠吸到自己身邊
共生效應——學會「偷」別人的大腦
名片效應——遞出一張「心理名片」
華盛頓合作規律——想得到利益,先交出你的真誠
魯尼恩定律——笑到最後,遠離職場「近視眼」
冷熱水效應——做「功夫熊貓」,製造驚喜
社會背景效應——要學會利用你的「背景」
米歐與朱麗葉效應——給自己一道警戒線
配套效應——讓你的職場「裝備」亮起來
肥皂水效應——三明治的美味溝通,「贏」的藝術
瓦倫達效應——蛋糕做大了,再考慮怎麼分
歸因偏差——妒忌,讓人看不到真相
三分之一效應——沖出「完美」的圍城
塞里格曼效應——努力到絕望,永遠不會有絕望! 四.和自己相處——把最好的一面帶出來
自我選擇效應——第一份工作,就要為未來十年做准備安慰劑效應——心理斷乳,你必須自己去解決!不值得定律——天底下沒有圓滿的工作
杜根定律——職場的一張王牌
情緒效應——請注意清洗「情緒污染」
摩西奶奶效應 ——帶薪學習,別說自己學不會
權威效應——做好自己,輕松管理別人
蘑菇效應——想哭,成功了再哭
蝴蝶效應——繞過家庭被「職業了」的怪圈
緘默效應——犯了錯,沉默就是錯上加錯
醞釀效應——把「放下」放入你的經驗口袋
淬火效應——當你遺忘,別人也會遺忘
破窗效應——失誤可以被原諒,更會被人記在心裡責任分散效應——用責任感,成就自己的不可替代
過度理由效應——漲工資了,別人
關系場效應——集體決策PK個人決策
酸葡萄效應——職場阿Q,走不了太遠的路
甜檸檬效應——擇業,不能一條路走到黑
轟動效應——不要讓公司的人記不住你的名字
威克效應——別讓習慣,弄丟了飯票兒
沸騰效應——用冷靜,燃燒你的第100℃
萊斯托夫效應——個性,讓成功來的更猛烈些
㈧ 什麼是認知教學客體
http://www..com/s?ie=gb2312&bs=%D0%D0%CE%AA%D6%F7%D2%E5&sr=&z=&cl=3&f=8&wd=%C8%CF%D6%AA%D6%F7%D2%E5&ct=0
認知主義
認知主義又名認知學派,是一種學習理論,與行為主義學派的理論相對。認知學派學者認為學習者透過認知過程(cognitive
process),把各種資料加以儲存及組織,形成知識結構(cognitive structure)。
認知主義源於格式塔心理學派,這個學派認為學習是人們通過感覺、知覺得到的,是由人腦主體的主觀組織作用而實現的,並提出學習是依靠頓悟,而不是依靠嘗試與錯誤來實現的觀點。該理論關於「學習」的觀點是:關於學習的心理現象,否定刺激(S)與反應(R)的聯系是直接的、機械的。認為人們的行為是以「有機體內部狀態」——意識為中介環節,受意識支配的,他們以S-O-R這一公式代替S-R這個公式(O為中介環節);學習並不在於形成刺激與反應的聯結,而在依靠主觀的構造作用,形成「認知結構」,主體在學習中不是機械地接收刺激,被動地作出反應,而是主動地有選擇地獲取刺激並進行加工;對學習問題的研究,注重內部過程與內部條件,主要研究人的智能活動(包括知覺、學習、記憶、語言、思維)的性質及其活動方式。代表人物有皮亞傑、布魯納、奧蘇貝爾、托爾曼和加涅。
§2.2.1 布魯納的認知—發現說§
認知學派源於格式塔心理學,它的核心觀點是學習並非是機械的、被動的刺激—反應的聯結,學習要通過主體的主觀作用來實現。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J.P.Piaget)提出的著名的「認知結構說」認為認識是主體轉變客體過程中形成的結構性動作和活動,認識活動的目的在於取得主體對自然社會環境的適應,達到主體與環境之間的平衡,主體通過動作對客體的適應又推動認識的發展,強調認識過程中主體的能動作用,強調新知識與以前形成的知識結構相聯系的過程,表明了只有學習者把外來刺激同化進原有的認知結構中去,人類學習才會發生。認知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苛勒、皮亞傑、布魯納和加涅等。
2.2.1 布魯納的認知—發現說
60年代美國最有影響的認知學派代表人物布魯納(J.S.Bruner)接受並發展了皮亞傑的發生認識觀點,提出「認知—發現說」。在布魯納看來,學生的心理發展,雖然有些受環境的影響,並影響他的環境,但主要是獨自遵循他自己特有的認識程序的。教學是要幫助或形成學生智慧或認知的生長。他認為,教育工作者的任務是要把知識轉換成一種適應正在發展著的學生形式,而表徵系統發展的順序,可作為教學設計的模式。由此他提倡使用發現學習的方法。
1. 發現學習的例證
布魯納最著名的也是引起爭議最多的論點是:「任何學科都可以用理智上忠實的形式教給任何年齡階段的任何兒童」。所謂「理智上忠實的形式」,是指適合學生認知發展水平的學科的基本結構或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而發現學習,是一種最佳的學習方式。
舉例說來,代數中的變換律、分配律和結合律等,是代數這門學科的基本結構,小學低年級學生完全能夠掌握這些最基本的原理。事實上,兒童在幼兒園玩蹺蹺板時就知道,如果對方比自己重,自己就得往後移;如果對方比自己輕,就得往前移,否則就不可能玩蹺蹺板。根據這個原理,布魯納設計了一個如圖2-6所示的天平,讓8歲兒童藉助動手操作、視覺映象和符號來掌握代數中的基本結構。
布魯納認為,小學低年級學生雖然能夠像鸚鵡學舌似地說出「幾乘以幾等於18」,但是他們對「9?2」與「2?9」,或「6?3」與「3?6」有沒有不同常常感到吃不準。如果讓小學生自己先動手操作,在天平一邊鉤子9掛上2個小環,讓學生在天平的另一邊尋找各種能保持天平平衡的各種組合,並把它們記錄下來。小學生根據以往玩蹺蹺板的經驗,很快就能知道在鉤子2上掛9個小環;在鉤子3上掛6個小環;或在鉤子6上掛3個小環……,都能保持天平的平衡。這樣,學生掌握的不只是「9?2=18」,而是代數的基本結構——交換律。在學習過程中,開始時讓學生動手操作;接著移去天平,讓學生憑借頭腦中形成的視覺映象來運算;最後,學生熟練掌握運算規則,不用實物和視覺映象,用符號也能自如地運算了。布魯納由此認為,教師只要把握每門學科的基本結構,根據學生表徵系統形成的特點來設計教學,那麼任何年齡階段的學生都能掌握各門學科的基本結構。
注重掌握學科的結構,而不是現成的正確答案,必然會強調學習的過程,而不是學習的結果。因此,布魯納認為,學生在掌握學科的基本結構的同時,還要掌握學習該學科的基本方法,其中發現的方法和發現的態度是最為重要的。所謂發現,當然不只局限於發現人類尚未知曉的事物的行動,而是包括用自己頭腦親自獲得知識的一切形式。布魯納並不認為學生學習每一事物都必須從動作表徵入手,教學活動如何進行,取決於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即取決於學生認知結構。如果學生已具有這方面的動作經驗,教學可以從喚起學生視覺映象開始;如果學生已具有動作表徵和映像表徵的經驗,那麼就可以直接從形成的符號表徵入手。但從認識某一事物的整體上來看,學生必須具有這幾方面的經驗。
2. 發現學習的特徵及其教學策略
1) 強調學習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一個積極的探究者。教師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種學生能夠獨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現成的知識。教一門學科不是要建造一個活著的小型藏書室,而是要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參與知識獲得的過程。「認識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種產品。」布魯納強調的是,學生不是被動的、消極的知識接受者,而是主動的、積極的知識的探究者。
2) 強調直覺思維
除了注重學習過程之外,發現法還強調學生直覺思維在學習上的重要性。布魯納認為,直覺思維與分析思維不同,它不根據仔細規定好了的步驟,而是採取躍進、越級和走捷徑的方式來思維的。大量事實都表明,直覺思維對科學發現活動極為重要。直覺思維的形成過程一般不是靠言語信息,尤其不靠教師指示性的語言文字。直覺思維的本質是映象或圖象性的。所以,教師在學生的探究活動中要幫助學生形成豐富的想像,防止過早語言化。與其指示學生如何做,不如讓學生自己試著做,邊做邊想。
3) 強調內在動機
在學生的學習動機方面,布魯納重視的是形成學生學習的內部動機,或把外部動機轉化為內部動機。而發現活動有利於激勵學生的好奇心。學生容易受好奇心的驅使,對探究未知的結果表現出興趣。所以布魯納把好奇心稱之為「學生內部動機的原型」。布魯納認為,與其讓學生把同學之間的競爭作為主要動機,還不如讓學生向自己的能力提出挑戰。所以,他提出要形成學生的能力動機(competence
motivation),就是使學生有一種求得才能的驅動力。通過激勵學生提高自己才能的欲求,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
4) 強調信息提取
布魯納認為,人類記憶的首要問題不是貯存,而是提取。盡管這從生物學上來講未必可能,但現實生活要求學生這樣。因為學生在貯存信息的同時,必須能在沒有外來幫助的情況下提取信息。在一項實驗中,布魯納讓一些學生學習30對單詞,要求一組學生記住單詞,以後要復述;而要求其他學生把每對單詞造成句子。結果發現,後者能復述其中的95%,而第一組學生的回憶量不到50%。所以,學生如何組織信息,對提取信息有很大影響。學生親自參與發現事物的活動,必然會用某種方式對它們加以組織,從而對記憶具有較好的效果。
3. 評論
布魯納強調學生的學習應是主動發現的過程,而不是被動接受知識。這一觀點雖然並非布魯納首創,但由於他以自己對知覺和思維過程的獨到研究,使發現學習有了科學的基礎,因而更令人信服,對教學設計也有很大的啟示,具體可參見第四章。遺憾的是,布魯納只詳細闡述了發現學習,而對其他各種學習方式既沒有談及也沒有比較,這勢必使人會產生疑問:學生在學校里學習任何內容都採用發現法,那合適嗎?時間允許嗎?
§2.2.2 信息加工學習與教學觀§
20世紀50年代後,計算機科學技術的興起與發展,為心理學家分析和推斷心理過程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工具。西蒙(H.Simon)等人的研究表明心理學中的許多問題可以用類似於計算機處理信息的過程予以闡明,憑借信息加工模式,能把格式塔心理學中關於認知和記憶重組的某些推測,用一種類似計算機程序的方式編制出來,即可用計算機處理信息的過程來模擬人的心理過程。這就為研究心理過程和心理結構提供了物質基礎。
1. 信息加工理論的基本假設
信息加工理論者認為,學習實質上是由獲得信息和使用信息構成的,而人的行為是由有機體內部的信息流程決定的。因而他們關注兩個問題:人類記憶系統的性質;記憶系統中知識表徵和貯存的方式。
1) 人類記憶的性質
長期以來,人們從各個角度對人類記憶系統作了研究,認為記憶系統是一個有復雜結構的系統,它加工和組織一個人擁有的全部知識,它是一個起組織作用的活躍的系統。換言之,人類的記憶系統積極地選擇將要被加工的材料,把它們轉變成有意義的信息,並貯存許多信息供來日使用。尤其是關於短時記憶和工作記憶的研究更是為理解學習和教學活動、設計學習和教學策略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依據。
2) 信息貯存的方式
信息加工理論除了主要關注人類記憶系統起作用的機制外,還探討了一個同樣重要的問題,這就是記憶信息貯存的方式,即知識編碼和表徵的方式。在記憶系統中被貯存的信息,不是與刺激輸入一一對應的直接復制,因為,感官接受的物理信號並不是對外部世界的完美表徵,為了便於回憶,人們須以某種方式轉換物理信號。編碼一般有表象編碼和語義編碼,表徵相應地也有兩種:表象表徵和符號表徵。轉換或重新編碼會增加以後回憶信息的可能性,但這是以失去某些細節為代價的。
2. 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式
在信息加工理論中,由於人的心理機能的復雜性,人們從實驗和推測中得到多個不同的學習過程的信息加工模式,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加涅(R.M.Gagne)的信息加工模式是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模式。
這一模式表明,來自外界環境的刺激通過學生的感受器,以映象的形式輸入到感覺登記器,形成瞬時記憶,藉助注意將這些信息以語義的形式貯存在短時記憶中,然後經過復述、精細加工、組織編碼等,則進入長時記憶。長時記憶的信息要轉變為人能清晰意識到的信息就需要將它們提取進入短時記憶。因此短時記憶是信息加工的主要場所,因此也稱為工作記憶。它將來自感覺記錄器和長時記憶中提取出來的信息進行處理加工,加工的結果,一方面送至長時記憶,另一方面送至反應發生器。反應發生器將信息轉化成行動,也就是激起效應器的活動,作用於環境。在這個模式中,執行控制和預期是兩個重要的結構,它們可以激發或改變信息流的加工。前者是已有的經驗對當前學習過程的影響,起調節作用;後者是動機系統對學習的影響,起定向作用,它們可以對整個信息加工過程起調節和監督的功能。
3. 信息加工的基本原理
1) 信息流是行為的基礎
信息加工理論的實質,是要探討有機體內部的信息流。根據這種觀點,信息加工論者把人看作是一架非常復雜的機器,並試圖發現這個「暗箱」內部所發生的情況。因此,他們常常把人類認知系統表述為代表信息加工和貯存的一系列方框(或稱箱子),是它們在來回傳送信息。每一個方框都代表一種人頭腦中發生的信息轉換。
認知心理學家試圖用其它學科(如計算機科學)使用的方法來勾勒有機體內部的信息流程。由於目前還不可能直接進入有機體內部的信息加工流程,所以只能推測各種可供選擇的信息流程,然後確定哪種假設的流程更符合所觀察到的行為。信息加工論者通常把重點放在檢驗各類模式上,而不是放在某種模式的具體細節上,這可能會有助於了解哪一種模式更有利於解釋某一種學習過程。
2) 人類加工信息的容量是有限的
從香農(C.Shannon)等人設計的電話通訊系統的模式研究中發現,一根電纜在某一時刻只能從事有限的通訊,也就是說,它傳遞信息的容量是有限的。信息加工論者由此認為人的信息加工的容量也是有限的。這種觀點對注意與記憶領域的研究影響極大。例如,人們在某一時刻只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些刺激上,因而必然會摒棄其他刺激。而短時記憶與長時記憶之間的區分,主要是基於容量的差異。一般認為,長時記憶貯存信息的容量是無限的,而大量實驗表明,短時記憶一次只能記住7?2個組塊。所謂組塊,就是在記憶中把許多小單位組合成較大單位的信息加工過程。如,讓學生記憶「1491625364964」這樣一個數目是很困難的,但如果告訴學生這是由1至8的平方數構成的,記憶就會很方便。
3) 記憶取決於信息編碼
記憶信息加工有點類似檔案分類系統,即首先要對外來信息的輕重緩急加以分類整理,而且所使用的分類方法和程序必須始終一致。
編碼是一個涉及覺察信息、從信息中抽取一種或多種分類特徵,並對此形成相應的記憶痕跡的過程。信息編碼的方式對以後提取信息的能力有很大影響。如果我們知覺有誤,或特徵分類不清,或形成的記憶痕跡與客觀事物相差很遠,那麼在提取信息時就會非常困難。
對信息編碼的方式往往取決於學習任務的性質。如果學生知道某門學科的要求,他們會以最能滿足這一要求的方式來編碼。例如,教師如果告訴學生這門課的考試形式是選擇題,學生就會以便於再認的方式來編碼的,而不是以有助於問題解決的方式來編碼。
編碼還涉及組塊問題。心理學家們認為,盡管我們記憶同時出現的一系列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但如果把一些信息組織成塊,就可以大大提高記憶能力,而且,組塊中所包括的信息量可以是很不同的。另外,如果把信息組織成有意義的組塊,不僅可以增加信息攝取量,而且還有助於保持記憶。
大量研究表明,編碼過程常常涉及信息的積極轉換或改變。編碼不僅僅是一種消極的過程,不只是消極地把環境事件機械地記錄在某種記憶痕跡上。
4) 回憶部分取決於提取線索
用適當的編碼進行信息貯存,這僅僅是問題的一半,如果沒有適當的提取信息的線索作為補充,一個人是難以回想起某一事件的。例如,我們可能常常有這樣的體驗:試圖想回憶某件事情,但開始時就是想不起來,就把它擱在一邊;後來再試,似乎當時也沒有什麼新信息,但成功地回想起來了。很顯然,這方面信息是貯存在記憶中的,最初回憶失敗是由於提取的失敗,因為我們在第二次回憶時成功了。研究這類簡單事件(例如,回憶一系列圖片或單詞)的心理學家已觀察到同樣的現象。當給被試對象就同樣信息進行重復測驗時,常常可以看到,被試對象當時不能馬上回想起來的信息最終被回憶起來了。
4. 信息加工理論的教學應用
信息加工理論在教學中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形成了所謂的認知教學理論。其中比較著名的認知教學理論包括奧蘇貝爾的有意義學習理論及其著名的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加涅的學習的條件與教學論(九段教學法)等。
奧蘇貝爾指出,有意義學習過程的實質是符號所代表的新知識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知識的適當觀念建立非人為的(nonarbitrary)和實質性的(substantive)聯系。這就為區分機械學習和有意義學習提供了明確的劃分標准。他將有意義學習的類型化分為三種:表徵學習、概念學習和命題學習,並進一步按命題關系將命題學習劃分為上位學習、下位學習和並列結合學習。他認為發現學習和接受學習都可以成為有意義學習的形式,關鍵是學習材料本身必須有邏輯意義,合乎非人為的實質性的標准,而且學習者必須具有有意義學習的心理傾向,也就是將所學的新知識與自己頭腦中原有的適當知識觀念加以聯系的傾向。
為了進一步指導教學,奧蘇貝爾提出了認知結構變數:就是原有知識的數量、清晰程度和組織結構。根據原有知識到這些特徵及其與新學知識之間的關系,他提出來逐級分化、整合協調和先行組織者三種教學策略。這些理論實質上都是在信息加工心理學的基礎上提出的。
加涅則依據其總結的學習與記憶的信息加工模型,
明確指出如何通過教學將信息轉化進入到學生的長時記憶,因此十分重視設計促進和激發學習者內部過程的外部活動,它們實際上是九個教學階段。
引起注意——變化刺激、吸引興趣改變體態、語調、音量
告知目標——激起期望
刺激回憶——明確同化新知識的經驗范圍
呈示材料——注意考慮年齡、基礎、學習類型等因素,安排順序和份量
提供指導——注意掌握指導的程度
誘引行為——促使學生主動參與,積極作出反應
及時強化——給學生行為及時反饋
檢查評價——獨立測試、單元測試等方法
促進遷移——系統復習、及時布置新任務。
5. 評論
信息加工學習理論可以用來解釋人類的許多思維過程,使得人類的高級心理過程不再那麼神秘。對信息加工理論來說,探究學生頭腦中發生的信息加工過程是至關重要的,它試圖解釋被行為主義者作為「暗箱」的內部認知活動。但對這些內部過程的探討,是用一種比傳統的認知理論遠為精確的方式進行的。它要求描述假定的心理過程的每一個具體步驟的程序,如果描述這一過程能詳細到可以用計算機來模擬的程度,那就更理想了。另外,信息加工理論,一方面採取行為主義者所持的重視實驗的態度,即不僅要假設心理過程,而且必須予以實驗驗證;另一方面則又像傳統的認知理論家一樣,為了便於假設,常常採用非正規的觀察法和對心理活動的邏輯分析,然後再用實驗予以檢驗。
從學習理論的角度來看,信息加工理論在以下幾方面對學習是有啟迪的:
(1)刺激選擇不是一種隨機的過程,因此,不能僅僅考慮到刺激的特徵,而且還要關注學習者已有的信息或認知圖式(Scheme)。
(2)人類記憶加工信息的能量是有限的,如果一味要求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大量的信息,不給他們留有加工或思考的時間,結果必然會像狗熊揀苞米一樣,揀一個丟一個。
(3)「組塊」理論,為了盡可能使學生在短時間內學習較多的知識,我們必須把知識組織成有意義的塊狀,減少機械學習。
(4)信息編碼不僅有助於學生的理解,而且也有助於信息的貯存和提取。教師在幫助學生使用各種策略來編碼方面是可以大有作為的。
但是,我們必須看到,信息加工理論中的注意系統、編碼系統和記憶系統的分析,是建立在實驗推測的基礎上的。計算機科學技術目前的發展,還無法使「認知過程就像構成行為的肌肉反應一樣實在」。正因為這樣,在信息加工理論中涌現了眾多模式,有些甚至是相對立的,但與其說是信息加工理論不成熟,還不如說是信息加工理論發展的一個標志。要窮盡對內部心理過程的探究是永遠不可能的,我們所期望的,是涌現出更有說服力的模式。
http://www..com/s?cl=3&wd=%D0%D0%CE%AA%D6%F7%D2%E5
行為主義
行為主義(behaviorism),或稱行為論和行為學派,系由美國心理學家華森(JohnB.Watson,1878—1958)在1913年所創立。按行為主義的主張,不但反對結構主義的心理結構與意識元素觀念,而且,根本就不同意結構主義與功能主義將意識當做心理學研究之主題。華森氏主張,心理學是一門科學,科學的研究只限於以客觀的方法處理客觀的資料。內省不是客觀的方法,用內省法所得到的意識經驗,更非客觀資料。因此,行為主義者批評結構主義與功能主義二者,均不配稱為科學心理學。行為主義的主張,最重要者有以下四點:(1)強調科學心理學所研究者,只是能夠由別人客觀觀察和測量的外顯行為。(2)構成行為基礎者是個體的反應,集多個反應即可知行為的整體。(3)個體行為不是與生俱來的,不是由遺傳決定的,而是受環境因素的影響被動學習的。(4)經由對動物或兒童實驗研究所得到的行為的原理原則,即可推論解釋一般人的同類行為。像此種純粹以「客觀的客觀」為標準的行為主義取向,被人稱為激進行為主義(radicalbehaviorism)。
行為主義發展到三十年代後,其嚴守自然科學的取向受到了批評。同時又因其他學派理論的影響,有些原屬行為學派的學者,不再堅持「客觀的客觀」的原則,終而接受意識成為心理學研究的主題之一的理念。行為主義中持有此種理論取向者,被稱為新行為主義(new—behavioyism)。
從現代心理學的觀點看,我們可以從下述兩點對行為主義做公正的評論:其一,為使心理學符合科學的標准,行為主義者刻意將之限定為外顯行為,將傳統心理學中一切有關「心」的成份完全排除,致使心理學內涵窄化,難免有削足適履之缺失。七十年代以後,現代心理學的界說「心理學是對行為與心理歷程的科學研究」,又把失去了多年的「心」找回來,顯然就是行為主義偏激取向的匡正。其二,行為主義的嚴格科學取向,使心理學在研究上提高了方法與工具的品質,使心理學在社會科學的同輩中形象突出,在四十年代行為科學(behavioralscience)興起,其名稱之由來,就是受了當時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影響。因此,在科學心理學的發展上,行為主義仍然是有貢獻的。此外,行為主義的研究,在學習心理學上也是貢獻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