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理學法學 » 色彩心理學論文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色彩心理學論文

發布時間: 2021-03-24 16:17:06

『壹』 論文:從藝術心理學的角度去分析一個成功的案例,1000字,在線等

對藝術實踐過程中通感現象的心理分析

關鍵詞:主體(人);客體(藝術作品);藝術實踐;通感現象;心理分析
摘 要:藝術實踐活動中經常出現感官移借、感官互通的心理現象,這種移借和互通在藝術心理學上統稱為通感現象。人們在創作和欣賞藝術作品時,不可能就事論事,而是通過藝術作品喚起更多的體驗,這種體驗是主體先期獲得的與其相似的經驗並被客體所喚起,使主體感悟到藝術家在作品中想要達而沒表達的東西,這就是藝術作品的意境(也叫二獨創作)。本文對通感現象的形成從藝術心理學上作了一番分析,目的是使更多的人了解通感現象在藝術實踐活動所起的作用,這有利於主體藝術修養的提高。
在藝術實踐活動中我們經常遇到一種現象,如在我們欣賞美術作品時出現的對畫面色彩的溫度感;在欣賞音樂和文學作品是大腦意象中出現的視覺畫面感;又如我們在稱贊歌手時常說的「這個人歌唱的真甜美」等等,這些感官轉換的現象在藝術心理學上稱為通感現象,也就是人的各感官在藝術實踐活動中出現的互通現象。藝術實踐過程中出現的通感現象早已有之,如在羅馬統治時期,希臘作家普魯塔克和我國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蘇軾都有過關於這方面的論述,如他們提出的「詩是有聲的畫,畫是無聲的詩」的論點。在本文中,不打算從歷史發生學的角度來加以考證,只對這種通感現象在藝術實踐活動中產生的心理過程,以及在藝術欣賞中的運用做一番心理分析,以便在藝術課教學上能更好地幫助學生了解和感悟藝術作品。
通感一詞的涵義在藝術心理學上指主體(人),在情感觀照的媒介(藝術產品)過程中出現的感官移借、感官互通現象,是一種各感官聯覺感受和創造性認識藝術作品的過程。提出者是我國當代著名的學者、作家錢鍾書先生在20世紀60年代初針對藝術實踐活動中經常出現的感官移借現象加以概括總結後提出的,並從藝術心理學的角度規范了這一現象的內涵,以便人們在這個問題上的理解和認識。
通感一詞最早是在對唐詩的創作特徵分析時出現的,現已成為唐詩語言藝術六種表達方式之一(散中見整、互文見義、指代關系、靈活倒文、通感、平字見奇)。由於藝術有著共同的特性(都是以形象、情感為表達目的),所以通感現象不僅存在於文學藝術中,也同樣存在於其他藝術種類中。下面就從藝術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一下通感現象產生的心理因素、形成的過程以及在藝術欣賞實踐中的運用。
通感現象產生的心理基礎與先決條件
1、審美需要
藝術欣賞實踐活動是主體對客體媒介作用的過程,兩者之間是一種辨證的關系,但佔主導地位的是主體的人。我們知道人們在社會生活中,除了追求物質滿足外還要不斷追求精神上的滿足,追求美的事物,並從美的事物中感受到一種物質所不能替代的精神方面的愉悅和興致。這種追求是建立在人的審美需要基礎上的,只有當主體對美有所需要時藝術實踐活動才能進行下去,所以從藝術心理學角度來看,審美需要是藝術欣賞實踐和通感現象產生的心理基礎。
2、大腦信息的存儲
大腦信息的存儲是通感現象產生的先決條件。大腦對信息的存儲並非是通感現象產生的一個環節,而是它的前期准備過程,這個過程主要是通過主體的各感覺器官來對外部事物獲取大量的信息,並在大腦中加以存儲。主體只有在大腦中存儲了豐富多樣的信息後,才能在藝術欣賞實踐活動中對藝術作品產生聯覺的感悟作用,從而使主體更好地理解和認識藝術作品。如果我們的大腦存儲的信息太少或太單一,就很難在大腦內部產生通感現象,因此也就不能很好的理解認識藝術作品。
例如:我們在欣賞王式廓的繪畫作品《血衣》時,如果我們前期有關作品的信息存儲的多而廣,就很容易利用這些信息在大腦內部喚起各感官對作品聯覺認識,並與畫家產生共鳴。我們從畫中勞苦大眾翻身斗爭惡霸地主的場面中看到群眾吶喊憤怒的情緒、畫面前景那全身癱瘓的青年人、拿著賣身契的虛弱老人、畫中高舉血衣控訴的婦女及抱者母親大腿哭泣的孩子、憤怒聲討的群眾等等生動的形象,深深地刺激著我們的視線,這時大腦有關類似情節已存的信息就會隨著對畫面的進一步欣賞感受而被喚起,同時大腦利用這些已存的信息進行各感官的聯覺感悟作品,我們彷彿看到了電影《白毛女》中喜兒的凄慘遭遇、雕塑作品《收租院》中掙扎在死亡線上窮苦的農民形象(視覺上的);又彷彿聽到了二胡曲《江河水》那痛苦、凄慘、悲憤的旋律中所表達的對萬惡舊社會控訴(聽覺上的)等等。
這種以感官移借來感悟藝術作品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幫助主體更深刻地理解和認識媒介,從對藝術作品的感性認識(表層)最終達到理性認識(里層),這也是通感現象的功能所在。所以前期大腦通過各感官獲取信息的存儲是非常重要的,它決定著通感現象的產生。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主體的大腦在獲取信息時要廣泛全面,並靠記憶的方式加以存儲。我們不但要以有意識記憶的方式獲取信息,同時也要注重無意識記憶方式對信息的獲取。有意識記憶方式主要是指在大腦的支配下有意識獲取信息的方式。如:我們對書本知識的獲取、有目的的對事物的理解和認識等;無意識記憶是指並非在大腦支配下獲取信息的方式。如:生活中的突發事件及各種經歷和經驗。相比而言前者記憶方式對信息的獲取較為系統和規范,是有目的性的,但這種記憶方式由於對大腦皮層的刺激較弱,記憶的強度不高,所以在大腦記憶過程中經常出現反復性,否則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最初獲取的信息就會逐漸消失。如我們在學習過程中就經常出現這種現象。而後者無意識記憶方式在實際運用范圍上要廣泛的多,獲取的信息也較不規范和系統、也比較復雜。但這種記憶卻往往能給大腦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是因為無意識記憶對大腦皮層的刺激較為強烈的結果,具有偶然性、突發性的特點,要不常說一個人最難忘的事情也就是對其刺激最深的事情。因此,事物對大腦皮層刺激的越厲害,它給大腦留下的印象就越深,也就越容易記住。
但是,這兩種記憶方式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輔相成和相互作用的,無意識記憶往往需要有意識記憶的理性分析、歸納和總結。而有意識記憶也要靠無意識記憶來豐富自己。這兩種記憶方式是大腦獲取信息的基本方式也是通感現象產生的先決條件。
二、通感現象的形成過程
主體在藝術欣賞實踐活動中所出現的通感現象,從人的生理學上來看這種感官之間是不可能互通的,如音樂只能聽不能看,相反繪畫作品是看的不可能聽。但是從藝術心理學上看,這種感官的互通現象是可以實現的。正如前面所提到的色彩的溫度感,色彩是一種視覺上的感受,而人們卻能從大腦意象中產生觸覺上的溫度感。又如音樂是一種聽覺感受,人們卻能從大腦意象中轉化為視覺畫面的感覺。這里的感官互通並非是真實的,而是大腦意象中的互通,是一種暗箱似的運作,外部是看不到的。這種現象的出現是人類長期生產實踐和藝術實踐過程的產物,人類在自然的進化過程中,為了適應外部事物的變化和發展,感覺器官在大腦的支配下進行不斷的調整,獲取信息的能力加強,從而促進了大腦的發育。在藝術欣賞實踐過程中,佔主要地位的是主體的人,而主體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人的大腦,大腦在通感現象的形成過程中對主體的各個環節起著支配作用。下面從藝術心理學上分析一下通感現象形成的各個環節及作用。
例圖:藝術欣賞實踐中通感現象產生的心理過程:
[聽覺] [意象聽覺]
[視覺] [意象視覺]
[觸覺] [媒介:藝術產品] [大腦] [情感感受] [聯覺作用] [ 意象觸覺]
[嗅覺] [意象嗅覺]
[味覺] [意象味覺]
反過來幫助主體更深 非現實、創造性的和
刻地感悟理解媒介。 理想化的感官意象。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出,通感現象的產生是一個復雜的心理過程,是主體作用於客體的結果。在此過程中,除了客體媒介外,其他各環節都是主體的心理活動。通感現象產生的過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環節:
(1) 主體對客體的情感觀照
這是主體在藝術欣賞實踐活動中的首要環節,也是主體對媒介的感性認識階段,屬於表層范圍的。當主體產生對美的事物追求的願望(審美需要)時,主體才會有意識地、主動地參與藝術的欣賞實踐活動,並對藝術產品進行審美活動。(包括生活美和藝術美兩方面)
主體在欣賞實踐活動中,首先要用感官感知藝術作品,也就是主體對客體媒介的觀照活動,這里的主體和客體是一種辨證關系。主體的觀照活動是一種有意識的認識感悟媒介的活動,並與情感活動相聯系的。因為,一部好的藝術作品包含著藝術家對生活的情感體會、審美態度,所以主體在欣賞作品時自然也要帶著情感來感知藝術作品。此外,主體在觀照媒介的活動中具有主動性的特點,這種特點表現在主體是帶著情感來感知媒介的。一部好的藝術作品,如果主體沒有對客體的情感觀照,也就不可能真正地感知藝術作品的內涵。如果主體在觀照媒介的活動中只是看看了知、聽聽完事,這也就失去了欣賞的意義了。所以,只有主體帶著一種情感去感受客體,藝術欣賞實踐活動才能進行下去,主體最終才能實現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從表層到里層的飛躍。
而客體媒介在藝術欣賞實踐過程中是被認知體,處於被動地位。但也有它能動的因素在其中。這種因素主要表現為:藝術家所創作的藝術作品首先要有具體可感的形象,要能夠使主體正確地感知作品所要表達的內容,並能喚起主體對作品的情感感知。這也是所有優秀藝術作品共有的特徵。如果一部藝術作品的內容脫離生活和現實,或藝術家缺乏對生活的情感體驗和作品的情感表達,也就不可能喚起主體的情感感知。因為,在我們的大腦中無法找到這類已存儲的信息,自然也就感受不到作品要表達東西。所以說,一部好的藝術作品能喚起主體對媒介的情感,同時也有利於主體對作品的認識。
(2) 大腦對信息的分析
大腦對信息的分析是通感現象形成的第二個環節。是屬於理性認識的初級階段。這時大腦要對前一個環節所感知的信息進行分析和歸類,同時也被作為新的信息來加以儲存。這里的分析主要是指對藝術作品的題材、體裁加以分析。(如:現代題材、古代題材、生活題材、愛情題材、戰爭題材、歷史事件題材、山水花鳥題材、科幻題材、工農兵題材等等)。同時也要分析作品所選用的體裁形式是否符合題材所要表現的內容,體裁是藝術作品表現的完整形式。一部好的藝術作品應該是題材與體裁相統一的,也就是作品的內容與形式相統一。
(3)情感感受與聯覺感悟作用
這個環節是通感現象產生的最重要的環節。我們知道情感活動是藝術實踐活動的主要特徵之一,它貫穿著藝術實踐活動的全過程,藝術活動如果沒有情感活動相伴隨,藝術也就失去了意義,俗話說科學以理服人,藝術則以情動人。這里的情感感受與情感觀照是有很大區別的,情感觀照只是對媒介初步的情感感知,具有直接的、外在的、表面的情感感知的特徵,是主體的表層認識階段,這時主體還沒有進入欣賞藝術作品的階段,要注意區分看畫和欣賞畫、聽音樂和欣賞音樂的不同。
情感感受是藝術欣賞過程的理性認識階段,它是建立在情感觀照基礎上的,是情感感悟的深化。在這一環節中,主體基本體驗到了藝術家在藝術作品裡所表達的情感,並在大腦的支配下有意識的喚起前期已存儲的與媒介所表達的情感相類似的信息,幫助大腦感悟認識藝術作品。這些信息是多感官性的(包括聽覺的、視覺的、觸覺的、嗅覺的和味覺的),具有各感官聯合感悟藝術作品的特徵,所以也稱聯覺感悟。只要有利於藝術作品的理解,各感官的信息都可以利用,並可以打破生理上的界限,使感官之間產生互通,也就是本文所談的通感。需要注意的是,這里所談的通感現象是心理學意義上的概念而不是生理學的,是主體大腦內部情感和思維活動,是暗箱式的,外部是看不到的。這里所談的主體各感官之間的相互移借和互通從生理學意義上是不可能產生的,但從心理學意義上看是可以實現的,它是一種大腦內部感悟事物的方式,是大腦意象中各感官之間的互通,這種意象中的感官互通方式在藝術欣賞實踐活動中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首先,它能幫助主體從多感官的角度來體驗和感悟藝術作品,並喚起主體的情感感受。其次,使主體的想像力得到充分的發揮,幫助我們體會到藝術作品之外的東西(藝術作品的意境),也就是藝術家要表達而沒有全部表達出來的那些內容,同時也使主體在對藝術作品的認識上產生獨到的和創造性的發揮,並通過想像和聯想來完成補足藝術家所要表達的內涵或形象,與藝術作品所表達的情感產生共鳴。第三,可以幫助主體從表層對藝術作品的認識(感性認識)進入到里層對藝術作品的認識(理性認識),使主體真正體會到作品中藝術家所要表達的人生哲理、情趣志向、倫理道德、美與丑、真理與謬論等等內涵,從而使主體心靈上和情感上得到一種滿足。
以上具體談了一下主體產生通感現象的心理過程及作用,第三個方面談以下通感現象中感官互通的方式。
三、感官向意象感官轉換的方式
感官向意象感官的轉換主要指的是在藝術欣賞實踐活動中,主體以某一感覺器官直接感知或感悟媒介(藝術作品),並在情感感受的作用下喚起大腦內部意象中的其他感覺器官對藝術作品的認識。前者的感覺器官是真實的、實在的。而後者所提的感覺器官並非是真實的、實在的,而是大腦內部思維所引起的一種虛幻的、意象中的感官。所以我們在用這種意象感官解釋藝術作品時都要加上「彷彿」二字。如我們彷彿看到;我們彷彿聽到等。這種意象感官的感悟方式具有主體自身創造性的理解認識藝術作品的特徵。
感官向意象感官轉換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如視覺不僅可以向意象視覺轉換,同時還可以向其他意象感官轉換,所以這種轉換方式大體上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同一感官之間的轉換;另一種是不同感官之間的轉換。如一個漂流海外多年的老華僑每當在異鄉聽到家鄉的《思鄉曲》時就會喚起對家鄉的思戀,他彷彿聽到了年邁的老母親的聲聲呼喚(同一感官聽覺向意象聽覺的轉換);彷彿看到了家鄉的景象,那風貌依舊古樸的房屋,那用木樁做柵欄圍起的院子,那門前不知用了幾代的石磨盤,那後院茂盛的棗樹等等(不同感官聽覺向意象視覺的轉換);彷彿聞到了家鄉泥土的方向的芳香(不同感官聽覺向意象嗅覺的轉換);彷彿在盛夏季節感觸到了家鄉那涼爽的微風和嚴冬季節屋內那土炕的溫暖(不同感官聽覺向意象觸覺的轉換);彷彿在秋天收獲的季節里品嘗的了那又甜又脆的大棗的甜美(不同感官聽覺向意象味覺的轉換)。這些聯覺感悟認識藝術作品的方式正是本文所提的藝術欣賞實踐活動中的通感。由於這種通感並非是真實的,但是在主體大腦意象中確實存在,所以我們稱它為通感現象。
通感現象在藝術實踐活動中的運用是非常廣泛的,它不僅運用於藝術欣賞實踐活動中,同時也大量運用於藝術的創作實踐活動中。通感現象在藝術欣賞實踐活動中的運用可以極大的調動和發揮主體對媒介想像認識作品及創作性認識作品的能力,從而幫助主體對媒介的認識從表層的感性認識發展到里曾的理性認識。另外由於主體的個人經歷不同、獲取信息的途徑不同、存儲信息的方式不同等因素,所以造成了主體認識媒介的多樣性,這就是在藝術欣賞實踐活動中為什麼出現「一千個人欣賞哈姆雷特就會出現一千個哈姆雷特」的現象。這是由於通感過程是一個想像及創造感悟藝術作品的過程所造成的,但是它只發生在主體的情感感受和聯覺感悟階段,然而在最終的理性認識階段上是相統一的,不會出現大的分歧。此外通感還可以幫住主體體會和感悟媒介中所沒有表達出的內涵並與藝術家產生一種心靈上的溝通,從而使主體在藝術欣賞實踐活動中從心靈上得到一種極大的滿足。
以上是本人在藝術實踐活動中對出現的通感現象的一點體會,並做了一些膚淺的分析,文中可能出現不妥之處,敬請廣大同行批評指正。

『貳』 色彩心理學選修論文 以我心中的色彩為題的一篇小論文 急急急!!!

《跟樂嘉學性格色彩》一本不錯的色彩心理學的書。

『叄』 霍比特人1中用了哪些色調……要寫《霍比特人1》的色彩運用及心理分析 論文 從哪些方面入手急

去找霍1的花絮視頻,裡面有一些很明確的介紹了不同顏色的運用表現的氣氛比如瑞文戴爾的場景,在指里是秋天落葉,在霍則是大量金色和藍色表現力量更強盛的時期

『肆』 跪求一篇心理學電影賞析論文 1500字左右 要從心理學角度

找到太多了,希望能給你靈感!

在電影《長江七號》中,就可以看到父親對孩子那種驚人的嬌寵,父親為了孩子上貴族學校,可以忍受非人的磨難,犧牲自己的尊嚴乃至性命。這種父子關系可以說是近代中國平民尤其是農民家庭結構的典型代表。
孕育這種人格結構的親子關系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發生在極端的貧窮和巨大的社會貧富差距的背景下,窮人(父親)在這種社會中並沒有起碼的為人尊嚴,遭受到歧視和白眼;
第二,以父親為代表的整個家族把一個「救星」的形象投射給孩子,期望著通過孩子的成就(主要體現為學習的成就)能夠改變整個家庭的社會地位,或者僅僅是獲得失落的尊嚴(面子);
第三,在這種親子關系中,父(母)親以一種近乎自我虐待的方式省吃儉用,提供給孩子(往往是男孩子)優越的條件——讀書,而孩子的整個人格通過讀書學習和父母親緊密的聯系在一起。所以當孩子的學習成績下滑或者「貪玩」不學習的時候,出現的是整個家族系統自我的崩潰。父(母)親會在此時突然從奴隸一般辛苦勞動供養太子讀書的人,變成一個完全忽略兒童愛玩天性的暴君,開始毆打(虐待)孩子,之後又出現自我的崩潰、哭泣、自責。
而通過這個過程,孩子開始真正進入家庭的系統自我中,他會開始刻苦地帶有自我虐待色彩地學習,就像自己的父母一樣,並且期待著學習能夠帶給整個家族(學校、村鎮)榮耀。在這種情況下,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格結構形成了。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孩子的自我理想、自我價值感、以及其情緒和認知模式都是和父母(家人)緊緊聯系在一起的,他並不會具有一個相對獨立的自我判斷標准,而他的情緒和慾望也是和父母緊密聯系的。
魯迅說,中國人是合群的自大。正是說明了中國人的自我、超我乃至本我的一部分都是外化式的、關系性的。在《長江七號》中,父親對孩子的教育我想大概絕大部分中國人都是耳熟能詳的,這種教育可以總結為兩條核心指令:千萬不要讓別人看不起咱們;讀書學習是一切的核心。其實這第二點也是為第一點服務的,「學習好了,別人才會看得起咱們。」而這兩點的共同目的都是要建立起「我們」和「別人」的一種關系。有些時候,對這種「我們-別人」關系的需求不過是要求「我們」和「別人」能夠彼此平等、相互尊重。

而更多時候,則是期望著「別人」能夠無條件地欣賞、崇拜、羨慕「我們」,乃至在「我們」面前感到自卑或者混雜著幾絲嫉妒。這後者就是「面子」,面子的背後,是自體-客體系統的施虐-受虐關系的循環和逆轉。現在讓我們來討論一個話題——何以中國人會形成這么一個群聚性的關系性心理結構,恰如一位來訪者所言,「我就像長在我媽身上的一個東西。」?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其實應該反問:「何以美國白人會形成一個獨立的、和他人有清晰界限、有相對獨立的情緒和慾望系統的心理結構?」美國白人的這種「個體性自我」的心理結構是最近200年來適應工業生產要求而在全球大批量生產的精神產品。

「個體性自我」的產生是和民主社會、法治社會、物質豐富、社會大生產保持同步的。而「關系性自我」這種精神產品就特別適應於中國,尤其是中國農村。這就像高保真音響適用於發達國家的都市,而對於飢荒的非洲來說,手搖發電的礦石收音機是最適合的,因為貧窮他們沒有電更買不起電池。在一個人口眾多、國家無法提供足夠保障的社會,「自我」必須是關系性的,才能提供一個社群足夠的安全感和穩定性。農民子弟們如果不緊緊地把自己作為人的存在性和父母、鄉親們緊緊聯系,那麼不可避免的災難性後果就是他們的父母在一個沒有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下必然要度過窮困潦倒、孤獨悲慘的後半生。

『伍』 關於「淺談色彩心理學在室內設計中運用」這一畢業論文,應該用什麼樣的畢設來搭配

經典的是幼兒園,特色酒店,主題餐廳,博物館,展覽館,這些個地方都能用得到,其實留意觀察,色彩在室內設計中的運用很多很多,小到家庭室內裝修,大到城市環境規劃都能用得到

『陸』 關於心理學選修課的論文

心理素質的結構及其內外關系

心理素質作為人的整體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正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以系統地培育學生心理素質為主要目的的心理教育正迅速進入我國各級各類學校教育領域。

那麼,到底什麼是心理素質,它主要由哪些因素構成,各因素間有什麼聯系,與其他素質是什麼關系,對我們有什麼啟示呢?這些既是教育理論研究必需解決的課題,也是心理教育實踐迫切需要回答的問題。在理論上,它事關心理教育學這一亟待建立的新興學科的邏輯起點、研究內容及其歸宿。在實踐上,它決定著心理教育的目的。內容以及如何評估。

對於心理素質這一概念內涵的系統的專門論述,目前尚不多見,但從相關研究的表述及人們的一般認識看,存在著三種不同的傾向。

其一是擴大化、泛化趨勢,即將人的整體素質僅分為身心兩種,將除生理素質以外的一切因素統統歸之於心理素質這一概念的范疇之中。誠然,德、智等方面的素質都得以心理素質為基礎,體現著心理素質的功能,但其間畢竟有著一定的區別。這一界定實際上混淆了心理素質與其他素質的界限,在實踐中易導致心理素質教育所獨有的目標。內容。功能的模糊乃至喪失,使人們誤以為德育和智育實際上就可取代心理素質教育,因而不利於心理教育實踐。

其二是,將心理素質狹義化,即將某一具體內容的心理教育等同於系統、全面的心理教育。諸如,視心理素質教育就是自信心培育,或承受挫折能力的訓練,或心理衛生教育等。這些內容無疑都屬於心理教育的范疇,但不宜將其中某一子系統與整個系統相等同。如果在心理教育實踐中厚此薄彼或單打一,抓住一點不及其餘,就難以發揮心理素質教育應有的功能。

其三是,視心理素質為所有心理現象所具有的水平、層次和質量。這一觀點無疑是符合心理科學的。但鑒於心理現象是十分復雜的系統,並且對心理現象的要素的理解、劃分尚未完全統一,客觀上各種心理因素本身所具有的教育的可能性及價值大小也不同,在心理教育中,有必要視其可能性和價值大小確定重點方面。

心理素質是心理教育學體系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它的界定將直接影響心理素質教育的實踐,也事關人才培養目標的確立。因此,心理素質的界定首先必需符合心理教育學的基本要求,注意處理與其他教育內容的關系,避免泛化或片面化;其次必需具有可操作性,有利於心理教育實踐,同時還應兼顧社會對人的心理方面的現實要求。

基於此,筆者認為:心理素質是一個人的性格品質、心理能力,心理動力、心理健康狀況及心因性行為的水平或質量的綜合體現。也就是說,衡量一個人的心理素質應從其性格品質的優劣、心理能力的強弱、心理動力的大小、心理健康狀況的好壞,以及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行為表現的社會適應與否這五個方面全面評估。

性格品質是指人在對現實的態度和行為方式中表現出來的穩定的心理特徵。如,對自己的態度是自信還是自卑,自愛還是自棄,進取還是退縮;對他人是寬容還是計較,溫和還是粗暴,合群還是孤僻;對工作、學習是喜愛還是厭惡,勤奮還是懶惰,認真還是馬虎,負責還是塞責,踏實還是輕浮等;在情緒方面是樂觀還是悲觀,開朗還是抑鬱,穩定還是易波動,強烈還是寧靜;在意志方面,是有目標還是盲目,自覺還是沖動,自製還是放縱,勇敢還是怯懦,果斷還是寡斷,鎮定還是驚慌,堅強還是脆弱,有恆還是無恆,靈活還是死板;以及在認知方面的特徵和對待集體、社會的態度等等。性格品質在人的個性中具有核心意義,不同的性格品質對自身及社會的價值上存在質的差別,有優劣之分,將直接或間接地制約其他方面。例如,一個人是自信還是自卑,這一性格特徵直接制約著心理能力的培養和心理動力的激發,影響心理健康及行為表現。因而它是一個人心理素質的內核。但同時,它的形成又是在心理能力的訓練中,在心理動力的促動下,在心理健康狀態的影響下,在行為結果的反饋中逐步強化、積淀而成的。

心理能力主要是指一個人在認知和心理適應方面表現出來的能力。在認知方麵包括感知能力、記憶能力、思維能力、想像能力、注意能力、創造能力等。心理適應能力包括許多方面,主要為:適應客觀的自我意識能力,如自我認知、自我評價及自我接納能力;適應自我發展所需的自我定向、自我設計、啟我激勵、自我監督、自我揚棄、自我表現的能力;適應他人所需的知覺他人、理解他人,人際交往以及人際關系的協調能力;適應社會所需的社會知覺能力、價值判斷能力、競爭及協作能力;適應生活與環境所需的自理能力、應變能力、決策能力、承受挫折能力、情緒調適能力、心理保健能力、行為自控能力等等。這些能力的形成當然是綜合素質作用的結果,但首先離不開優良的性格品質、強大的動力、健康的心態及良好的行為習慣。其強弱又反作用於心理素質的其他方面,並直接制約行為表現。例如一個情緒調適能力強的人,更易形成開朗的性格和穩定而愉快的心境,產生積極的內驅力,避免許多痛苦、抑鬱。焦慮等消極情緒障礙,並引發積極而適當的行為表現。

心理動力是指由個體的需要、興趣、動機以及信念、理想、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等個性心理傾向所產生的,來自主體自身的驅動力。它既有動力大小的量的水平差異,同時,因其行為的目的指向所帶來的結果可能有益、也可能有害於自身或社會,因而在考察其心理動力大小的同時,還應當注意其動力所指方向是否適當。心理動力是一個人的性格優化、能力強化、心態健化、行為良化的內在力量源泉,它對於性格的塑造、心理能力的訓練、心理健康狀況及行為積極性可起到促進或阻礙作用。同時,心理素質其他方面以及人的整體素質,又會對心理動力的大小產生強化或弱化的影響,特別是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高層次的個性心理傾向和思想道德素質左右著心理動力的目標指向。

對於心理健康的標准人們有不同的理解。在這里我們僅以心理健康的最起碼的要求作為標准來衡量。即看個體是否存在情緒、認知、性格缺陷等方面的心理障礙,有沒有心理疾病。性格健全、具備必要的心理能力、行為適應良好、內在動力強大而又積極,這些既是心理健康的條件,又是心理健康水平高的標志。而心理健康水平低下正是心理素質不良的必然結果。反過來,心理健康狀況又直接制約心質、心能、心力等方面的心理素質的提高,並直接導致行為表現,決定行為適應與否。

心因性行為是指直接由個體的心理素質及心理健康狀況所引發的行為表現。此外,人的行為中還有一部分是屬於環境壓力所導致的被動服從行為。心因性行為表現的適應與否是一個人心理素質高低與否、心理健康與否的外在體現。而心因性行為所帶來的結果又反過來影響性格品質、心理能力、心理動力及心理健康。這里的適應一方面要看其是否適應社會及環境要求,另一方面要看一個人的自覺的行為表現是否與其年齡及特有角色相符合。

綜上所述,廣義的心理素質的五個方面是緊密聯系、互為基礎和條件的。既可互相促進而進入良性循環,也可能互相制約而陷入惡性循環。其中性格品質是最基本的、長期發揮作用的、相對穩定的因素,居於最基本的位置。心理能力是心理素質的直接體現,是主幹成分。心理動力是心理素質中最活躍、影響最直接也最全面的因素。這二個方面構成狹義心理素質的結構。而心理健康水平是狹義心理素質高低的內在標志,心因性行為表現則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是狹義心理素質高低的外顯標志。由於心理健康水平及行為表現都與其他因素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反作用著狹義心理素質的各個方面,因而也應將這兩個因素納入廣義的心理素質結構體系之中,以利於心理教育實踐。在心理教育中,應將性格品質培育、心理能力培養、心理健康維護、心理動力的激發及行為表現的引導統一起來全面實施,以便形成合力,發揮出整體的心理教育效能。

心理素質各方面不僅內部存在相互的聯系,而且與其外部的其他素質也存在密切關系。相對說來,心理素質居於人的整體素質的核心,其各方面分別構成其他素質發展的基礎。

一方面,性格品質中包含著個體對他人、集體及社會的態度,而這些結果直接決定著人的道德行為表現,反映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另一方面,一個人其他的性格特徵也會間接地影響其政治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比如一個性情暴躁的人,他有可能在一定情況下產生過激行為,從而違反道德規范。一個自我中心的人,在自身與他人發生利益沖突時,更易表現出自私、甚至損人利己的非道德行為。一個心胸狹隘的人,會目光短淺,難以形成崇高的思想政治覺悟。反之,一個人有良好的性格品質,就更易接受科學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的教育,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因此,良好的性格品質是思想道德素質提高的基礎。性格品質的培育。優化,是心理素質教育與思想道德教育的共同目標和任務,也是心理素質教育與德育的最直接的結合點。

心理能力包括智力與心理適應能力兩大方面,其中的智力及其開發和利用,直接影 響文化科學素質的提高,成為其基礎和條件。心理適應能力在制約個體的社會適應的同時,也制約著對自我的適應及發展,成為一個人在充分實現自我的同時順利地社會化的基本條件。心理適應能力的強弱直接制約著個體心理社會化的進程順利與否,因而是個體社會化的心理基礎。

心理健康是人的整體健康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不健康的心理因素是身體疾病的原因。如心因性疾病的產生與性格的病態、情緒障礙、心理能力的缺陷有直接或間接關系。因而心理健康是人的整體健康水平提高的基礎。

心因性行為是一個人現實行為表現的組成部分。如果心理素質良好,心理健康,那麼適應的心因性行為就增加,被動服從的行為就會減少。心理素質和以之為基礎的其他素質一起,共同制約著人的行為表現,決定著其社會適應狀態

心理動力不僅直接制約心理素質其他方面的優化,而且同時作用於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及身體素質的提高,影響個體的社會化進程。心理動力的大小對人的各方面的發展起著加速或減緩作用,其指向則影響著各種素質發展的方向,並且決定著人的素質發展及行為的自覺性、主動性和主觀能動性。

心理動力居於人的整體素質的核心地位,分別成為其他素質發展的基礎。當然,其他素質的發展也會反作用於心理素質各方面的變化。

實施素質教育必須重視心理素質的培育,應通過對心理素質各方面及各要素的全面、系統的培育與輔導,實現性格品質的優化、心理能力的強化和心理動力的激發,達到維護心理健康、防治心理問題及行為問題的目的。並在此基礎上促進學生德、智、體等方面素質的主動發展,順利實現個體的社會化。

『柒』 顏色對人情緒的影響 論文

色彩心理學家認為,不同顏色對人的情緒和心理的影響有差別。

暖色系列:紅、黃、橙色能使人心情舒暢,產生興奮感;而青、灰、綠色等冷色系列則使人感到清靜,甚至有點憂郁。白、黑色是視覺的兩個極點,研究證實:黑色會分散人的注意力,使人產生郁悶、乏味的感覺。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人的瞳孔極度放大,感覺麻木,久而久之,對人的健康、壽命產生不利的影響。把房間都布置成白色,有素潔感,但白色的對比度太強,易刺激瞳孔收縮,誘發頭痛等病症。

美國學者研究發現:悅目明朗的色彩能夠通過視神經傳遞到大腦神經細胞,從而有利於促進人的智力發育。在和諧色彩中生活的少年兒童,其創造力高於普通環境中的成長者。若常處於讓人心情壓抑的色彩環境中,則會影響大腦神經細胞的發育,從而使智力下降。

正確地應用色彩美學,還有助於改善居住條件。寬敞的居室採用暖色裝修,可以避免房間給人以空曠感;房間小的住戶可以採用冷色裝修,在視覺上讓人感覺大些。人口少而感到寂寞的家庭居室,配色宜選暖色,人口多而覺喧鬧的家庭居室宜用冷色。同一家庭,在色彩上也有側重,卧室裝飾色調暖些,有利於增進夫妻情感的和諧;書房用淡藍色裝飾,使人能夠集中精力學習、研究;餐廳里,紅棕色的餐桌,有利於增進食慾。對不同的氣候條件,運用不同的色彩也可一定程度地改變環境氣氛。在嚴寒的北方,人們希望溫暖、室內牆壁、地板、傢具、窗簾選用暖色裝飾會有溫暖的感覺,反之,南方氣候炎熱潮濕,採用青、綠、藍色等冷色裝飾居室,感覺上會比較涼爽些。

『捌』 大學生心理健康論文4000字

大學生心理健康論文

[摘要]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正在日益加快,競爭越來越強烈,人際關系也變得越來越復雜;由於科學技術的飛速進步,知識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們不斷地進行知識更新;「人類進入了情緒負重年代」,人們的觀念意識、情感態度復雜嬗變。作為現代社會組成部分,在大學院校生活和學習的大學生,對社會心理這塊時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況且,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還有他們自己許多特殊的問題,如對新的學習環境與任務的適應問題。對專業的選擇與學習的適應問題,理想與現實的沖突問題,人際關系的處理與學習、戀愛中的矛盾問題以及對未來職業的選擇問題等等。如何使他們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種種心理壓力而造成的心理應激、心理危機或心理障礙,增進心身健康,以積極的、正常的心理狀態去適應當前和發展的社會環境,預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發生,加強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關注的問題。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整體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人們在追求身體健康的同時,也關注著心理健康,作為天子驕子的大學生也不例外。現今的大學生具有開闊的視野,活躍的思維,追求個性化的生活方式,充滿著色彩浪漫的情感,但同時也面臨著新的心理問題和沖突。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財富。對作為天子嬌子的大學生來說,心理健康更是學業成就、事業成功、生活快樂的基礎。

心理健康是由心理衛生的概念延伸過來的。心理健康通常是指一種積極的心理狀態,心理衛生則是指一切維護心理健康的活動及研究心理健康的學問。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積極的情緒、適度的情感、和諧的人際關系、良好的人格品質、堅強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為等。心理鍵康與一個人的成就、貢獻、成才關系重大。心理健康是大學生成才的基礎。

一、心理健康的定義
心理健康是指這樣一種狀態,即人對內部環境具有安定感,對外部環境能以社會上的任何形式去適應,也就是說,遇到任何障礙和因難,心理都不會失調,能以適當的行為予以克服,這種安定、適應的狀態就是心理健康的狀態。衡量心理是否絕對健康是非常困難的。健康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分界線。一般判斷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項原則:其一,心理與環境的統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動,在內容和形式上與客觀環境具有一致性。其二,心理與行為的統一性。這是指個體的心理與其行為是一個完整、統一和協調一致的過程。其三、人格的穩定性。人格是個體在長期生活經歷過程中形成的獨特個性心理特徵的具體體現。而心理障礙是指心理疾病或輕微的心理失調。它出現在當代大學生身上大多數是因心身疲乏、緊張不安、心理矛盾沖突、遇到突如其來的問題或面臨難以協調的矛盾等出現,時間短、程度較輕微,隨情境的改變而消失或減緩;個別則時間長、程度較重,最後不得不休學甚至退學。心理障礙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主要表現在心理活動和行為方面。表現在心理活動方面如感覺過敏或減退、體感異常、錯覺、幻覺、遺忘、疑病妄想、語詞新作、意識模糊、紊亂的心理特點和難以相處等等。行為方面和焦慮、冷漠、固執、攻擊、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
二、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1、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方式
心理素質是主體在心理方面比較穩定的內在特點,包括個人的精神面貌、氣質、性格和情緒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質形成和發展的基礎。學生求知和成長,實質上是一種持續不斷的心理活動和心理發展過程。教育提供給學生的文化知識,只有通過個體的選擇、內化,才能滲透於個體的人格特質中,使其從幼稚走向成熟。這個過程,也是個體的心理素質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質的影響。學生各種素質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質為中介,創造意識、自主人格、競爭能力、適應能力的形成和發展要以心理素質為先導。在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適應狀況,是抗拒誘惑、承受挫折、實現自我調節的關鍵。正是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強弱,主要取決於他們心理素質的高低,取決於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與否。
2、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驅動學生人格發展的基本動力
心理健康教育與受教育者的人格發展密切相關,並直接影響個體人格的發展水平。一方面,學生以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接受的道德規范、行為方式、環境信息、社會期望等來逐漸完善自身的人格結構;另一方面,客觀存在的價值觀念作為心理生活中對自身一種衡量、評價和調控,也影響著主體人格的發展,並且在一定條件下還可轉化為人格特質,從而使人格發展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同時,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消極地附屬於這種轉化,而是在轉化過程中能動地引導受教育者調整方向,使個體把握自我,對自身的行為進行認識評價,從而達到心理優化、健全人格的目的。
3、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開發學生潛能的可靠途徑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開發受教育者的潛能。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潛能開發是相互促進、互為前提的,心理健康教育為二者的協調發展創造必要條件。心理健康教育通過激發受教育者的自信心,幫助主體在更高的層次上認識自我,從而實現角色轉換,發展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最終使潛能得到充分發展。
三、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現狀
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素質不僅影響到他們自身的發展,而且也關繫到全民族素質的提高,更關繫到跨世紀人才的培養,一項關於當代人主要素質的調查表明,當代人的素質不能適應社會進步和發展的需要,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質,具體表現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適應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競爭意識和危機意識,缺乏自信心,依賴性強等。究其原因,與教育不重視人的心理素質的培養與塑造有關。在大學生中,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絕而幾乎失去從事一切行動的願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試失敗或戀愛受挫而產生輕生念頭或自毀行為;有人因現實不理想而玩世不恭或萬念俱灰;有人因人際關系不和而逃避群體自我封閉。大量調查表明,目前我國大學生發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礙,精神疾病已成為大學生的主要疾病。具體表現為恐怖、焦慮、強迫、抑鬱和情感危機、神經衰弱等。我校每年對新生進行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結果表明每年有大量大學生心理素質不良,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礙。土木水利學院 2002級學生入學第一年便因心理問題休學4人,他們四人分別因為:1、追求女生遭到拒絕而情緒不穩定;2、長時間懷疑同學背後議論自己、鄙視自己,因而不敢面對別人;3、對生活目標喪失信心,低糜消沉,抑鬱;4、狂躁不安,行為異常。最終都不能繼續學業。常見的大學生心理問題還表現為環境應激問題、自我認識失調、人際關系障礙、情緒情感不穩、感情適應不良等。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不容忽視。
四、對當代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原因分析
大學生心理素質方面存在的種種問題一方面是與他們自身所處的心理發展階段有關,同時也與他們所處的社會環境分不開。大學生一般年齡在十七、八歲至二十二、三歲,正處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變化最激烈的時期。由於心理發展不成熟,情緒不穩定,面臨一系列生理、心理、社會適應的課題時,心理沖突矛盾時有發生,如理想與現實的沖突、理智與情感的沖突、獨立與依賴的沖突、自尊與自卑的沖突、求知與辨別能力差的沖突、竟爭與求穩的沖突等等。這些沖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導、合理解決,久而久之會形成心理障礙,特別是當代大學生,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爭中取勝,幾乎是全身心投人學習,家長的過度保護、學校的應試教育、生活經歷的缺乏使這些學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學習、生活、交友、戀愛、擇業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們中的一些人難以承受,以致出現心理疾病,甚至離校出走、自殺等。從環境因素看,竟爭的加劇、生活節奏的加速,使人產生了時間的緊迫感和壓力感;個人對生活目標的選擇機會增多,難以兼顧的矛盾加劇了內心的沖突,產生了無所適從的焦慮感。凡此種種,對變化的環境適應不良而出現的各種困惑、迷惘、不安、緊張在明顯增加,社會的變革給正在成長著的大學生帶來的心理沖擊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更強烈、更復雜。各種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會因素交織在一起,極易造成大學生心理發展中的失衡狀態。心理素質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適應高速度、高科技、高競爭的環境,心理負荷沉重便容易導致各種心理疾病。
1、客觀方面
與中學比,大學時期的學習、生活、人際關系都發生了很大變化。
1)學習的任務、內容、方法發生了變化。中學學的是基礎知識,目的是為今後繼續深造或就業做准備;大學學的是專業知識,目的是把學生塑造成建設祖國的高級專門人才。中學課程幾年一貫學習僅有的幾門高考課程,中學有老師天天輔導,日日相隨;大學要有較強的自學能力,獨立地思考和解決問題。新大學生往往不適應這種變化了的學習生活,不知道如何適應和支配時間。
2)生活環境發生了變化。部分新生在中學有寄讀經歷,但多數新生仍然是上學到學校,放學同家人居住在一起。進入大學後,班集體成為主要生活環境,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區,日常生活全要自理,這對那些平時習慣於依靠父母、家庭的人來說,確實是個難題。這種變化給他們帶來了一定的精神壓力。
3)人際關系較中學時代要復雜。大部分新生在中學時期居住的比較集中,從小學到中學,都有一些從小在一塊兒的夥伴;班主任一任數年,天天相見。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語言、習俗,構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環境。跨進大學,周圍的人來自不同地區,素昧平生,語言、習俗各不相同;同學間由原來的熱熱鬧鬧、親密無間變得陌生,有想法也難以啟齒。這對年齡僅有十七八歲的新生來說,是極不習慣的,因此,每逢節假日就會想家、想同學,會產生孤獨感。
4)對待社會工作的態度發生了變化。中學的工作和活動多是在老師指導下開展,由少數同學承擔的。大學強凋學生的自我管理,班裡事情多,社團活動多,學生除了要搞好自身的學習外,還要擔負一定的社會工作,關心班集體建設。新生往往不大適應這種較大工作量的生活,缺乏工作主動性,在其位又不知如何謀其政,感到壓力大。
2、主觀方面
新生物質生活的依賴性與精神生活的獨立意識發生著矛盾;日益增強的自主自立意識以及主觀願望上的自主自立與客觀條件上的可能性及能力之間發生著矛盾。這兩方面的原因使那些適應新環境能力不強的新大學生很容易產生如下心理問題:
一是盲目自滿與自我陶醉。因為考取了大學,老師表揚,同學羨慕,親友誇獎,父母慶賀,部分學生在這種自我陶醉中漸漸鬆懈了鬥志,終日悠哉游哉,認為自己是中學的尖子,大學里成績也不會差,從而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盲目自滿。
二是失望與失寵感。有的學生入學前把大學生活過於理想化、神秘化,入學後感到理想與現實差距太大,因而產生失望感,有的學生曾是中學的尖子,是家庭與學校的重點保護對象,進入大學一下子不受重視了,就會產生失寵感。
三是松氣情緒與歇腳心理。有的同學認為考上大學就是端上了鐵飯碗,長期拼搏的目標已經達到,心理上得到了滿足,生理上希望得到休整。加上進入大學後奮斗目標不明,適應能力不強,競爭的氣勢也有所減弱,便產生了「鬆口氣,歇歇腳」的心理,再也鼓不起前進的勇氣了。
四是畏首畏尾。因為環境變化而瞻前顧後畏縮不前,社會活動不參加,運動場不光顧。整日除了學習之外,無所事事,生活單一,有礙個性發展。
五、如何正確地認識自我

我們時常在各種報刊雜志上看到目前大學生中存在較為嚴重的心理問題,大學生中有心理障礙甚至精神病的人數還在不斷增加。

大學生是從為數眾多的中學生中選拔出來的佼佼者,在心理上有很強的優越感和自豪感。但是與此同時,大學生則承受著更大的壓力和挑戰。大學生往往自視甚高,很容易受挫折,並隨之發生一系列心理衛生問題。從外部環境看,當前不斷變化的思想觀念、社會生活環境等都對大學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大學生必須快速適應緊張的社會生活節奏;就業競爭的加劇所帶來職業選擇的提前以及與之相關的高強度的心智付出等也使大學生的心理壓力進一步加大。從大學生自身看,大學正是人生成長與發展的重要時期,大學生的生理、心理與社會化的協調發展中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矛盾沖突,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往往會發生矛盾。面對這些問題,如果大學生不能很好地適應環境解決問題,就會產生一系列的心理障礙甚至精神疾病。

因此,培養良好的人格品質。良好的人格品質首先應該正確認識自我,培養悅納自我的態度,揚長避短,不斷完善自己。其次應該提高對挫折的承受能力,對挫折有正確的認識,在挫折面前不驚慌失措,採取理智的應付方法,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與個人的思想境界、對挫折的主觀判斷、挫折體驗等有關。提高挫折承受能力應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樹立科學的人生觀,積極參加各類實踐活動,豐富人生經驗。
養成科學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已為科學研究所證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規律、勞逸結合、科學用腦、堅持體育鍛煉、少飲酒、不吸煙、講究衛生等。大學生的學習負擔較重,心理壓力較大,為了長期保持學習的效率,必須科學地安排好每天的學習、鍛煉、休息,使生活有規律。學會科學用腦就是要勤用腦、合理用腦、適時用腦,避免用腦過度引起神經衰弱,使思維、記億能力減退。
加強自我心理調節。自我調節心理健康的核心內容包括調整認識結構、情緒狀態,鍛煉意志品質,改善適應能力等。大學生處於青年期階段,青年期的突出特點是人的性生理在經歷了從萌發到成熟的過渡之後,逐漸進入活躍狀態。從心理發展的意義上說,這個階段是人生的多事之秋。這是因為,經驗的缺乏和知識的幼稚決定了這個時期人的心理發展的某些方面落後於生理機能的成長速度。因而,在其發展過程中難免會發生許多尷尬、困惑、煩惱和苦悶。另一方面,我國正處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戰略目標的關鍵時期。社會情況正在發生復雜和深刻的變化,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科學技術急劇發展。這種情況也會在早晚要進入社會的青年學生中引發這樣或那樣的心理矛盾和心理沖突,例如父母下崗、家庭生活發生變故、學習成績不佳、交友失敗、失戀等。這些心理問題如果總是揮之不去,日積月累,就有可能成為心理障礙而影響學習和生活。讓學生正視現實,學會自我調節,保持同現實的良好接觸。進行自我調節,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去改造環境,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目標。

所以大學生在學生過程中應學會自我心理調適,做到心理健康:
1、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學習是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有了學習興趣就能夠自覺地躍入浩瀚的知識海洋里邀游,拚命地吸取新知識,發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質,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2、保持樂觀的情緒和良好的心境,大學生應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愉快開朗的心境,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當遇到悲傷和憂愁的事情要學會自我調節,適度地表達和控制情緒,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喜不狂、憂不絕。

六、對大學生心理問題的教育措施
人的心理素質不是天賦的,而是取決於後天的教育與訓練,教育對心理素質的提高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我校在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方面進行了許多探索和嘗試,開展了一系列工作,並取得良好效果,但同時也有許多不足的地方有待改進。以下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
1、充分發揮學校心理咨詢作用。
學校心理咨詢是增進學生心理健康、優化心理素質的重要途徑,也是心理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時間的推移,心理咨詢被越來越多的人承認和接受,越來越多的大專院校,甚至中學開始設置心理咨詢機構。心理咨詢可以指導學生減輕內心矛盾和沖突,排解心中憂難,開發身心潛能。還能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適應外界環境。近年來,心理咨詢機構不斷完善,增設了多種形式的服務,已成為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最有效的途徑。
2、開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調查,做到心理問題早期發現與預防。
開展心理素質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學生心理素質的狀態,從而有針對性地提出教育措施與方案。我校每年對新生進行心理健康普查,採用「心理健康問卷」從中篩選出有心理症狀的學生,主動約請他們到心理咨詢中心進一步通過面談分析診斷,每年約有 10%的新生被約請面談,根據面談分析,區別不同的問題類型與程度,採取不同的應對措施,防患於未然,做到了心理問題早期發現、及時干預,使學生在入學之初就能得到具體的心理健康指導。
3、 把心理素質教育滲透在各科教學之中。
通過各科教學進行心素質教育既是學校心理教育實施的途徑,也是各科教學自身發展的必然要求。各科教學過程都包括著極其豐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因為教學過程是經社會歷史積淀的文化知識、道德規范、思想價值觀念為內容和主導的。教師在傳授知識過程中,只要注重考慮學生的心理需求,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並深入挖掘知識內在的教育意義,就能夠把人類歷史形成的知識、經驗、技能轉化為自己的精神財富,即內化成學生的思想觀點、人生價值和良好的心理素質,並在他們身上持久紮根。
4、開設心理教育必修課,增強自我教育能力。
心理素質的提高離不開相應知識的掌握,系統學習心理、衛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識,有助於學生了解心理發展規律,掌握心理調節方法,增強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素質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自我教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取決於學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高低。因此,心理素質教育就是要注重培養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5、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為大學生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心理社會環境。
大學生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健康的心理社會環境,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離不開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校風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影響學生心理發展的重要條件。良好的校風會潛移默化地優化學生的心理品質,如團結友愛的校風是學生形成群體凝聚力、集體榮譽感的土壤,有利於使人與人之間保持和諧的人際關系,促進同學之間相互溝通、相互幫助。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有助於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和健康愉悅的情緒特徵。因此,學校應該花力量抓校園文化建設,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和學術活動,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圍、寬松理解的環境,有助於學生深化自我認識,充分發展個性,改善適應能力。

心理健康可以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健康的心理品質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將來走向社會,在工作崗位上發揮智力水平、積極從事社會活動和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重要條件。充分認識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和諧發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質作為基礎的,一個人心理健康狀態直接影響和制約著全面發展的實現。

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學生克服依賴心理增強獨立性。大學生經過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競爭,告別了中學時代、跨入了大學,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生活天地。大學生必須從靠父母轉向靠自己。上大學前,在他們想像中的大學猶如「天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無比。上大學後,緊張的學習,嚴格的紀律,生活的環境,使他們難以適應。因此,大學生必須注重心理健康,盡快克服依賴性,增強獨立性,積極主動適應大學生活,度過充實而有意義的大學生活。

心理健康是大學生取得事業成功的堅實心理基礎。目前我國大學畢業生的分配工作已發生了很大變化,大學生都實行供需見面、雙向選擇、擇優錄用等方式,擇業的競爭必然會使大學生心理上產生困惑和不安定感。因而,面對新形勢大學生要注意保持心理健康,培養自立、自強、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質,鍛煉自己的社會交往能力、使自己在變幻復雜的社會環境中,作出選擇適宜自己角色的正確抉擇,敢於面對困難、挫折與挑戰,追求更加完美的人格,為事業成功奠定堅實的心理基礎。

優良的心理素質在青年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必將對二十一世紀人才的質量產生積極而又深遠的影響。健康的心理是一個人全面發展必須具備的條件和基礎。加強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與培養,全面提高跨世紀人才質量已成為高等學校所面臨的迫切任務。二十一世紀是一個思想文化激盪、價值觀念多元、新聞輿論沖擊、社會瞬息萬變、的世紀,面對如此紛繁復雜的世界,未來人才都可能在某一時刻出現心理危機。二十一世紀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將經受更為嚴峻的考驗。為此,就要不斷加強對青年大學生的適應性、承受力、調控力、意志力、思維力、創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質的教育與培養,使他們真正懂得:要想佔有未來,不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體魄的儲備,更要作戰勝各種困難挫折的心理准備,從而引導他們科學地走出自我認識的誤區,更新觀念,突破時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擊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參與國際人才競爭,迎接新世紀的挑戰!

參考文獻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編 呂建國 四川大學出版社

《大學生心理輔導》主編 蘇巧榮 蘇林雁 浙江大學出版社

《心理學教程》主編 王貴林 陳洵 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