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理學法學 » 生理學海馬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生理學海馬

發布時間: 2021-03-24 12:53:38

⑴ 海馬體損傷是心理學哪種表現

海馬體是哺乳類動物的中樞神經系統中的腦的部分(大腦皮質)中被最為詳細研究過的一個部位。
在解剖學以及組織學上,海馬具有一目瞭然的明確構造。海馬內部有形成形態美觀的層面。也就是神經細胞的細胞體與其神經網區域呈層狀排列。
海馬,是被稱作「海馬區」(hippocampal region)的大腦邊緣系統的一部分。海馬區可分為:齒狀回(dentate gyrus)、海馬、下托(subiculum)、前下托(presubiculum)、傍下托(parasubiculum)、內嗅皮質(entorhinal cortex)。這之中齒狀回、海馬、下托的細胞層為單層,合稱「海馬結構(hippocampal formation)」,其上下夾有低細胞密度層和無細胞層。此外的部位有復數的層面構成。齒狀回與海馬的單層構造對神經解剖學以及電生理學的研究進步作出了貢獻。
20世紀初,開始有科學家認識到海馬對於某些記憶以及學習有著基本的作用。特別是1957年Scoville和Milner報告了神經心理學中很重要的一個病例。這是來自一位被稱為H.M.的病者的報告,H.M.要算是神經心理學的領域之中被檢查得最詳細的人物。由於長期的癲癇症狀,醫生決定為他進行手術,切除了顳葉皮層下一部份的邊緣系統組織,其中包括了兩側的海馬區,手術後癲癇的症狀被有效控制,但自此以後H.M.失去了形成新的陳述性長時記憶的能力。這個發現變成了讓許多人想了解海馬區在記憶及學習機制的契機,而成為一種流行,無論在神經解剖學、生理學、行為學等等各種不同領域,都對海馬區做了相當豐富的研究。現在,海馬區與記憶的關系已經為人所了解。
許多人對海馬區與癲癇發作的關系也有很濃厚的興趣。海馬區在腦中為發作閾值低的部位。因為幾乎所有癲癇患者的發作皆由海馬區所起始,像這類以海馬區為主的發作,有許多的情形是很難以葯物治療的。而且,海馬區中有一部分,尤其是內嗅皮質,為阿爾茲海默氏症最先產生病變的地方,海馬區也顯示出容易因貧血、缺氧狀態而受傷害。
海馬區在解剖學解剖學以及機能構造上都是其它大腦皮質系統的研究樣本。大腦皮質在最近開始被關注與研究,現在已知的關於中樞神經系統的突觸傳導的見解多受益於海馬區的研究。而海馬區的相關知識則多源於齒狀回與海馬的標本。

⑵ 沒有大腦,條件反射可以形成嗎從生理學角度回答,謝謝!

不能.
非條件反射在醫學上是人的脊柱神經自主對外界做出的反應,不通過大腦。反射弧很小。

條件反射則需要通過大腦,所以條件反射一般都是後天形成的。

非條件反射,是與生俱來的,而條件反射是一種信號活動,是由信號刺激引起的。

實例
非條件反射 吃酸杏分泌唾液
條件反射 看到酸杏分泌唾液

⑶ 人體潛能的記憶迴路

記憶分為淺層記憶和深層記憶。大腦生理學中這樣講:淺層記憶發生在表層腦側頭葉中的語言區,深層記憶發生在大腦的深層部分——舊皮層中的海馬。
海馬還被特別稱為「記憶信息的管理塔」。它是記憶的中樞,負責收集各種信息,並把這些信息綜合起來進行取捨選擇。海馬不是記憶的最終貯藏所,因為記憶能夠到達所有腦細胞的領域。但是確定無疑的是,從側頭葉到海馬的這一段神經是記憶最重要的迴路。
一般地,外界信息進入側頭葉,在這里進行判斷、分類、記憶和再生,然後把最重要的信息傳達到海馬里。海馬具有記憶、保持和再生的能力。它與側頭葉中的淺層記憶不同,是一種深層記憶,能夠長期保持。如果信息反復、持續地進入大腦,那麼這些信息就會越過側頭葉的記憶迴路,傳遞到海馬記憶迴路中去。
除了我們常用的側頭葉記憶迴路和海馬記憶迴路,其實還有一種記憶迴路存在。如果能夠打開這個迴路,我們就能夠記住只看過或聽過一次的事物,無論何時都能通過想像在腦子里再現。這種迴路叫做超記憶迴路。

⑷ 卡米洛·高爾基的對腦的研究

二十世紀初,卡米洛·高爾基和西班牙生物組織學者桑地亞哥·拉蒙·卡哈爾開始對 腦的結構進行研究,發現人腦中神經細胞具有復雜精巧的結構。他們的研究奠定了現代神經學的基礎(並發現了海馬體 ),並因此同時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自此以後,神經科學的技術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

⑸ 2014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提名名單

瑞典卡羅琳醫學院今天宣布,將201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擁有美國和英國國籍的科學家約翰·奧基夫以及兩位挪威科學家梅-布里特·莫澤和愛德華·莫澤,以表彰他們發現大腦定位系統細胞的研究

⑹ 2014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發給了3位科學家,因為他們溝通發現大腦中負責定

201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一半授予英國科學家約翰• 奧基夫、另一半授予挪威科學家梅-布里特•莫索爾及其丈夫愛德華•莫索爾,以表彰他們對組成人腦定位系統的細胞的發現。
奧基夫1939年生於紐約,擁有英國和美國雙重國籍。目前在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擔任教授。1971年他因發現了海馬體中的位置細胞從而一夜成名。他通過系統地分析影響個體的海馬神經元的放電性能的環境因素發現的位置細胞,出版了很多有影響力的關於認知地圖的空間記憶功能的專注。30多年後的2005年,挪威科學家梅-布里特•莫索爾及其丈夫愛德華•莫索爾發現了另一種大腦中定位系統的組成細胞——網格細胞。他們通過記錄老鼠的運動軌跡和其大腦內嗅皮層內神經元的發放模式的關系,第一次揭示了老鼠大腦中對外部環境空間的表徵方式。
數百年來人類對大腦的認知功能一直孜孜不倦地探索。3位科學家的發現為阿爾茨海默症的機理研究打開了新窗口,對人類理解其他更加高級的認知功能如記憶、思維等提供了新思路。由於他們的偉大發現, 2013年,這3位科學家曾一起獲得了著名的醫學獎霍維茨獎。梅-布里特1963年生於挪威,愛德華1962年出生,二人都是挪威公民,現在同為挪威科技大學卡夫利科系統神經科學研究所和記憶生物學中心的教授。他們榮幸地成為世上少有的夫妻檔諾貝爾獎得主。

⑺ 不小心被踢到頭,16歲少女每隔2小時失憶一次,是什麼在掌管我們的記憶

16歲少女每隔兩個小時失憶一次,盡管醫生做了多次核磁共振成像及電腦斷層掃描,可是都查不出問題,少女的腦部沒有出血也沒有發現腫瘤。根據生理學家和腦科學家的研究,人腦掌管記憶的是大腦海馬結構和大腦內部的化學成分變化

⑻ 腦核磁雙側海馬回飽和

大腦海馬是位於腦顳葉內的一個部位的名稱,人有兩個海馬,分別位於左右腦半球。它是組成大腦邊緣系統的一部分,擔當著關於記憶以及空間定位的作用。名字來源於這個部位的彎曲形狀貌似海馬。

在阿茲海默病中,海馬是首先受到損傷的區域:表現症狀為記憶力衰退以及方向知覺的喪失。大腦缺氧(缺氧症)以及腦炎等也可導致海馬損傷。

在動物解剖中,海馬屬於腦的演化過程中最古老的一部分。來源於舊皮質的海馬在靈長類以及海洋生物中的鯨類中尤為明顯。雖然如此,與進化樹上相對年輕的大腦皮層相比,靈長類動物尤其是人類的海馬在端腦中只佔很小的比例。相對新皮質的發展,海馬的增長在靈長類動物中的重要作用是使得其腦容量顯著增長。
海馬是哺乳類動物的中樞神經系統中的腦的部分(大腦皮質)中被最為詳細研究過的一個部位。

在解剖學以及組織學上,海馬具有一目瞭然的明確構造。海馬內部有形成形態美觀的層面。也就是神經細胞的細胞體與其神經網區域呈層狀排列。

海馬,是被稱作「海馬區」(hippocampal region)的大腦邊緣系統的一部分。海馬區可分為:齒狀回(dentate
gyrus)、海馬、下托(subiculum)、前下托(presubiculum)、傍下托(parasubiculum)、內嗅皮質
(entorhinal cortex)。這之中齒狀回、海馬、下托的細胞層為單層,合稱「海馬結構(hippocampal
formation)」,其上下夾有低細胞密度層和無細胞層。此外的部位有復數的層面構成。齒狀回與海馬的單層構造對神經解剖學以及電生理學的研究進步作
出了貢獻。

20世紀初,開始有科學家認識到海馬對於某些記憶以及學習有著基本的作用。特別是1957年Scoville和Milner報告了神經心理學中很重
要的一個病例。這是來自一位被稱為H.M.的病者的報告,H.M.要算是神經心理學的領域之中被檢查得最詳細的人物。由於長期的癲癇症狀,醫生決定為他進
行手術,切除了顳葉皮層下一部份的邊緣系統組織,其中包括了兩側的海馬區,手術後癲癇的症狀被有效控制,但自此以後H.M.失去了形成新的陳述性長時記憶
的能力。這個發現變成了讓許多人想了解海馬區在記憶及學習機制的契機,而成為一種流行,無論在神經解剖學、生理學、行為學等等各種不同領域,都對海馬區做
了相當豐富的研究。現在,海馬區與記憶的關系已經為人所了解。

許多人對海馬區與癲癇發作的關系也有很濃厚的興趣。海馬區在腦中為發作閾值低的部位。因為幾乎所有癲癇患者的發作皆由海馬區所起始,像這類以海馬區
為主的發作,有許多的情形是很難以葯物治療的。而且,海馬區中有一部分,尤其是內嗅皮質,為阿爾茲海默氏症最先產生病變的地方,海馬區也顯示出容易因貧
血、缺氧狀態而受傷害。

海馬區在解剖學解剖學以及機能構造上都是其它大腦皮質系統的研究樣本。大腦皮質在最近開始被關注與研究,現在已知的關於中樞神經系統的條目#突觸傳導的見解多受益於海馬區的研究。而海馬區的相關知識則多源於齒狀回與海馬的標本。
心理學家與神經學家對海馬的作用存在爭論,但是都普遍認同海馬的重要作用是將經歷的事件形成新的記憶(情景記憶或自傳性記憶)。一些研究學者認為應該將海馬看作對一般的陳述性記憶起作用內側顳葉記憶系統的一部分(陳述性記憶指的是那些可以被明確的描述的記憶,如「昨天晚飯吃了什麼」這樣的關於經歷過的事情的情景記憶,以及「地球是圓的」這樣的關於知識的概念記憶)。

有跡象顯示,雖然這些形式的記憶通常能終身持續,在一系列的記憶強化以後海馬便中止對記憶的保持。海馬的損傷通常造成難以組織新的記憶(順行性失憶症),而且造成難以搜索過去的記憶(逆行性失憶症)。
盡管這樣的逆行性效果通常在腦損傷的很多年之前就開始擴展,一些情況下相對久遠一些的記憶能夠維持下來。這表明海馬將鞏固以後的記憶轉入了腦的其他的部
位。但是,舊的記憶是如何儲存的要用實驗來檢測的話存在一些難點。另外,在一些逆行性失憶症案例中,在海馬遭受損傷的數十年前的記憶也受到了影響,導致了
這一關於舊的記憶的觀點的爭議。

海馬的損傷不會影響某一些記憶,例如學習新的技能的能力(如學習一種樂器),將設這樣的能力依靠的是另外一種記憶(程序記憶)和不同的腦區域。有跡象表明著名的病人HM(作為治療癲癇病的手段他的內側顳葉被切除)有組織新的概念記憶的能力。
有些證據提供以下的線索:空間訊息的儲存與處理牽涉到海馬體。老鼠實驗的研究顯示,海馬體的神經元有空間放電區,這些細胞稱為地點細胞(place cells)。如果老鼠發現自己處在某個地點,不論該老鼠移動的方向為何,有些細胞會發電,而大部分的細胞至少會對頭的方向、移動方向感到敏感。在老鼠身上,有些細胞稱為分野細胞(splitter cells),該種細胞的發電取決於動物的近期經驗(回顧記憶;retrospective memory)、或是期待即將的為來(前瞻記憶;prospective memory)。根據不同的身處地點,不同的細胞會發電;因此,只要觀察細胞的發電情形,就可能指出動物身處的地點。在人類身上,當人們在虛擬世界的城鎮里在尋找方向時,就會牽涉到「地點細胞」。 這樣的發現是源於如下的研究:在嚴重癲癇患者的大腦裡面植入電極,當作是患者在手術過程中診斷的方式。

發現了「地點細胞」,讓世人覺得海馬體可能扮演「認知地圖」(cognitive map)的角色,而認知地圖就是環境格局的神經重現。然而,針對這樣的觀點,近期的證據提出懷疑,並且指出海馬體對於「尋找方向」(navigation[來源請求])更根本的過程非常重要。盡管如此,動物實驗顯示,即使要完成簡單的空間記憶活動,健全的海馬體是必要的(譬如把目的地藏住,要動物找路回去)。

若海馬體不健全,人類可能就無法記住曾經去過的地方、以及如何前往想去的地點。研究人員相信,若要在熟悉環境之間找出捷徑、以及新的路線,海馬體扮
演極重要的角色。針對這樣尋找方向的能力,有些人比其他人能力強;此外,大腦顯影研究顯示,這些尋找方向能力比較好的人,在尋找方向時,他們的海馬體比較
活躍。

倫敦計程車司機必須要記住很多地點,並且知道這些地點之間最直接的路線(他們必須通過嚴格的考試,該考試名為「知識」,英文名是The Knowledge,才能得到倫敦著名的黑色計程車black cab的駕駛執照)。在倫敦大學學院(Macguire
et al,
2000)的研究顯示,相較於一般民眾,倫敦計程車司機的海馬體體積較大,至於更有經驗的計程車司機的海馬體體積又更大。然而,有較大的海馬體是否有助於
成為計程車司機、或是成為計程車司機或以找捷徑為生是否能夠使得一個人的海馬體變大仍待研究。

在印第安那大學進行的老鼠實驗提出了如下的可能性:在反復的迷宮實驗里觀察老鼠的表現,海馬體的型態跟「兩性異形」息息相關。對於將地點空間化、找出自己所在,公老鼠表現比較好,因為公老鼠的海馬體體積比較大。

⑼ 海馬體的發現與研究

海馬體是哺乳類動物的中樞神經系統中的腦的部分(大腦皮質)中被最為詳細研究過的一個部位。
在解剖學以及組織學上,海馬具有一目瞭然的明確構造。海馬內部有形成形態美觀的層面。也就是神經細胞的細胞體與其神經網區域呈層狀排列。
海馬,是被稱作「海馬區」(hippocampal region)的大腦邊緣系統的一部分。海馬區可分為:齒狀回(dentate gyrus)、海馬、下托(subiculum)、前下托(presubiculum)、傍下托(parasubiculum)、內嗅皮質(entorhinal cortex)。這之中齒狀回、海馬、下托的細胞層為單層,合稱「海馬結構(hippocampal formation)」,其上下夾有低細胞密度層和無細胞層。此外的部位有復數的層面構成。齒狀回與海馬的單層構造對神經解剖學以及電生理學的研究進步作出了貢獻。
許多人對海馬區與癲癇發作的關系也有很濃厚的興趣。海馬區在腦中為發作閾值低的部位。因為幾乎所有癲癇患者的發作皆由海馬區所起始,像這類以海馬區為主的發作,有許多的情形是很難以葯物治療的。而且,海馬區中有一部分,尤其是內嗅皮質,為阿爾茲海默氏症最先產生病變的地方,海馬區也顯示出容易因貧血、缺氧狀態而受傷害。
20世紀初,開始有科學家認識到海馬對於某些記憶以及學習有著基本的作用。特別是1957年Scoville和Milner報告了神經心理學中很重要的一個病例。這是來自一位被稱為H.M.的病者的報告,H.M.要算是神經心理學的領域之中被檢查得最詳細的人物。由於長期的癲癇症狀,醫生決定為他進行手術,切除了顳葉皮層下一部份的邊緣系統組織,其中包括了兩側的海馬區,手術後癲癇的症狀被有效控制,但自此以後H.M.失去了形成新的陳述性長時記憶的能力。這個發現變成了讓許多人想了解海馬區在記憶及學習機制的契機,而成為一種流行,無論在神經解剖學、生理學、行為學等等各種不同領域,都對海馬區做了相當豐富的研究。經過如此研究,海馬區與記憶的關系已經為人所了解。
美國生物科技網在2003年6月10日報道,美國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與紐約大學(NYU)科學家共同發現了大腦海馬區的運轉機制——大腦海馬區是幫助人類處理長期學習與記憶聲光、味覺等事件(即敘述性記憶)的主要區域。借著研究海馬區神經元的活動情形,研究人員發現大腦敘述性記憶形成的方法。而這個發現對於證明海馬區記憶學習的可塑性,也提供了最有利的證據。從1950年代起,科學家就已經注意到大腦海馬區與記憶間的關系。但卻一直無法把記憶與海馬區間的神經活動相連結。如果切除掉海馬區,那麼以前的記憶就會一同消失。但是「海馬區的神經細胞又是如何把信息固定下來的」這個問題一直沒能解決。科學家發現一些分子參與到了記憶的形成。此外,神經細胞突觸的形成也與記憶相關聯。但是,科學家依然對於記憶的運作機制的了解還不夠——而這一機制對於理解我們自身是非常重要的。紐約大學研究人員利用電極(electrodes),監控學習中的猴子大腦神經活動的情形。之後再用哈佛大學研究人員研發出的「動力評估演算系統」(dynamic estimation algorithms)分析記錄下來的行為與神經信息。
在研究進行的過程中,研究人員每天都讓猴子觀看由四個類似物重疊的復雜影像。當猴子從試誤學習中知道各影像的位置時,就可以得到報償。在此同時研究人員觀察猴子海馬體內神經元的活動情形,結果他們發現有的細胞神經活動的改變曲線,與猴子學習的曲線平行。這表示這些神經元與新的聯想記憶形成有關。而由於這些神經活動在猴子停止學習後仍然有持續進行的現象,因此,研究人員推測其中的部分細胞,應該與長期記憶的形成有關。
海馬區在解剖學解剖學以及機能構造上都是其它大腦皮質系統的研究樣本。大腦皮質已經開始被關注與研究,很多已知的關於中樞神經系統的突觸傳導的見解多受益於海馬區的研究。而海馬區的相關知識則多源於齒狀回與海馬的標本。

⑽ 201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獲諾名單

John O'Keefe was born in 1939 in New York City, USA, and holds both American and British citizenships. He received his doctoral degree in physiological psychology from McGill University, Canada in 1967. After that, he moved to England for postdoctoral training at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He has remained at University College and was appointed Professor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in 1987. John O'Keefe is currently Director of the Sainsbury Wellcome Centre in Neural Circuits and Behaviour at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約翰·歐基夫(John O『Keefe)1939年出生於美國紐約,美國英國雙國籍。1967年他在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獲生理心理學博士學位。然後前往英國倫敦大學接受博士後訓練。之後他留校並於1987年被任命為認知神經科學教授。John O'Keefe現任倫敦大學塞恩斯伯里康中心神經迴路和行為主任。
他以發現海馬體中的位置細胞而聞名,它們可以以θ相移的方式顯示臨時編碼。2013年與愛德華·莫澤、邁-布里特·莫澤同獲霍維茨獎。
May-Britt Moser was born in Fosnavåg, Norway in 1963 and is a Norwegian citizen. She studied psych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Oslo together with her future husband and co-Laureate Edvard Moser. She received her Ph.D. in neurophysiology in 1995. She was a postdoctoral fellow at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and subsequently a visiting scientist at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before moving to the Norweg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rondheim in 1996. May-Britt Moser was appointed Professor of Neuroscience in 2000 and is currently Director of the Centre for Neural Computation in Trondheim.
邁-布里特·莫澤(May-Britt Moser)1963年出生於挪威的福斯納沃格,挪威籍。她在奧斯陸大學和她未來的丈夫也是本次諾獎的共同獲得者,Edvard Moser,一起學習心理學。1995年她獲得了神經生理學博士學位。曾先後在愛丁堡大學做博士後研究員,倫敦大學做訪問學者。1996年前往特隆赫姆市的挪威科學技術大學做訪問學者。2000年,May-Britt Moser被任命為神經科學教授,現任特隆赫姆的神經計算中心主任。
挪威科技大學卡夫利科系統神經科學研究所和記憶生物學中心創始主任。莫澤和她的丈夫愛德華·莫澤在過去數十年中領導了一系列腦機理的前沿研究。2013年獲霍維茨獎。
Edvard I. Moser was born in born 1962 in Ålesund, Norway and has Norwegian citizenship. He obtained his Ph.D. in neurophysiology from the University of Oslo in 1995. He was a postdoctoral fellow together with his wife and co‐Laureate May‐Britt Moser, first at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and later a visiting scientist in John O'Keefe's laboratory in London. In 1996 they moved to the Norweg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rondheim, where Edvard Moser became Professor in 1998. He is currently Director of the Kavli Institute for Systems Neuroscience in Trondheim.
愛德華·莫索爾(Edvard I. Moser)1962年出生於挪威的奧勒松,挪威籍。1995年他在奧斯陸大學獲得神經科學博士學位。他和妻子也是本次諾獎的共同獲得者,May-Britt Moser,一起在愛丁堡大學做博士後研究員。之後去了倫敦在John O'Keefe的實驗室做訪問學者。1996年他們前往特隆赫姆市的挪威科學技術大學,1998年成為該大學的教授。他現任特隆赫姆的卡弗里系統神經科學研究所主任。
莫澤和他的妻子邁-布里特·莫澤在過去數十年中領導了一系列腦機理的前沿研究。2013年獲霍維茨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