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理學法學 » 禪師哲學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禪師哲學

發布時間: 2021-03-24 08:42:31

❶ 南懷瑾:什麼是真正的修行人 禪學哲理

實際上我們大家學佛修道,都是想證果。但是為什麼學的人那麼多,而真正能證果的人那麼少見呢?主要是行願不夠,不是功夫不到。 今天站在行願的立場來講,如果沒有行願,見地是不會徹底的;沒有真正的行願,修證功夫是不會進步的。但我們最易忽略的,就是行願這方面,所以大家用功會感覺不上路。 現在以見地、修證、行願三樣合一來講,比如有一個很明顯的心理。世界上很多人為什麼要學佛學道?就算不走學佛求道的路子,也要求另外一個宗教信仰,乃至不找宗教信仰的人,也要另外找一個東西來依靠。基本上來說,下意識都是有所求,像做生意一樣,想以最少的代價,求一個非常大的成果。 等於求菩薩保佑的人,幾十塊錢香蕉,幾十塊錢餅,幾塊錢香,充其量花個壹百塊錢。到了廟里,燒香、叩頭、拜拜,要丈夫好,要兒女好,又要陞官、發財,一切都求完了以後,把香燒了,最後把香蕉帶回去吃,自己慢慢吃。 這種祈求的心理多糟糕!好像人犯了錯,跪在那裡一祈禱,就辦了交待一樣。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心理?我們自己要想一想。 至於我們這些修行的人,心中一定會想,我絕對沒有這種心理。但是依我看來,都是一樣的,方式不同而已。雖然沒有這種心理,可是也想打打坐就能成道,雖不求香蕉,也在求腿。 大家打坐都想明心見性,成佛成道,並且最喜歡的是功夫、境界。只要聽說哪個人有道有功夫,反正好奇就去追求了。至於道與功夫究竟是什麼定義,也搞不清楚,這就是見地不清。為何見地不清呢?嚴格追究起來,就是行願不對。 佛學的基本是建立在六道輪回、三世因果上,但是據我幾十年的經驗所知,學佛學道的人,沒有幾個真正相信六道輪回,更沒有人相信三世因果,至少沒有絕對的相信。這並不是迷信,至少在理論上搞得清楚的人沒有,至於事實上求證到的更是沒有。這些都是值得大家反省的地方。 因為不相信六道輪回、三世因果,所以你學禪也好,學密宗也好,學凈土也好,根本基礎上是錯誤的,等於想在沙灘上建房子一樣,是不可能的事情。可是我們的心行都往這方面走。 比如我們學靜坐,坐起來都想空一下,然後都在那裡高談學理,空啊!有啊!般若啊!這些佛法道理談得頭頭是道,卻沒有研究心行。為什麼要求得空?空的後面是什麼?假定真空了,是個什麼樣子呢?這些教理上都說了,可是我們沒去研究。 所以,有些人盡管功夫修得好,氣脈做得好,也是沒有用的。多少人說自己的奇經八脈打通了,三脈七輪打通了。打通了又怎麼樣?你說我氣脈打通了可以不死,還沒有一個氣脈通的人不死的。你說氣脈通了的人可以死得好一點,也有氣脈不打通的人死得蠻好的。那麼,所謂氣脈打通究竟是為了什麼?我們沒有去思考,反正人家說氣脈通就跟著叫氣脈通。 又比如神通,神通又怎麼樣?先知又怎麼樣?多少個自稱有神通的人死於高血壓、糖尿病。 我們有沒有仔細想想,究竟學佛修行是為了什麼?都在高談闊論,不切實際。 真正的修行,最後就是一個路子:行願。 什麼叫行願?就是修正自己的心理行為。 我們的思想,起心動念是沒有發出來的行為,一切的行動則是思想的發揮。我們想求得空,這是在追尋一個形而上的問題,追尋能夠發生思想的根源。在行為上、思想上真正做到了空,幾乎是不可能的。假定有人做到思想完全空,變成無知了,那又何必修道呢?所以空的道理不是這樣。 大家坐起來拚命在求空,基本上有一個最大的錯誤,對於空性的理,根本沒有認清楚。所以上次提出要大家看肇論,這本書是鳩摩羅什法師的大弟子僧肇法師所作。當然,這本書不大容易看,它是集中佛法之精華,以及老、庄、孔、孟思想而成的文章。比如它寫「般若無知論」,我們天天求般若大智慧的成就,他說智慧到了最高處是無智慧。等於心經上講的無智亦無得。又說物不遷論,物沒有去來,無動也無靜,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只有當前這一下。又說:不真空論,空而不空,這些形而上空與行為配合為一的道理,應多去研究。 我們做功夫、打坐為什麼不能進步呢?大家一定以為是方法不對,拚命找明師求方法,不是的!不要受自己的騙。功夫為什麼不能進步?為什麼不能得定?是因為心行沒有轉。心理行為一點都沒有改變的話,功夫是不會進步的,見地也不會圓滿。這在中國文化上,不論是儒家、道家,說法都是一致的,都是同一個論調。 比如學道家的人講,學道成仙有五類(好比佛家的五乘道),有鬼仙、人仙、地仙、天仙、神仙(也叫大羅金仙,相當於大阿羅漢)。道家認為「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光練氣脈,做身體上功夫,而認為這是道,這是修行的第一大毛病。又說「只修祖性不修丹,萬劫陰靈難入聖」,學佛的人只高談理論,對於生命根源沒有掌握住,經一萬劫也證不到聖人的境界。不論怎麼說,有一個基本原則,就是想成仙要修無數功德,無數善行才行。 什麼叫善行?以道家標准,一個人危急了,瀕臨死亡邊緣時,把他救出來,起死回生,這樣算是一件善行而已。以這個為標准,要滿三千善行,數千功德,才夠得上修天仙。其他儒家、佛家都是一樣,佛家要求我們起心動念,內在的思想行為要轉變。但據我所知,一個個的心行都沒有絲毫動搖,太可怕了。為什麼不能證果?是自己心理的結沒有打開,八十八結使的結,根深蒂固。 學佛的人有一個基本的毛病,大家要反省。首先,因為學佛,先看空這個人世間,所以先求出離,跳出來不管。因為跳出來不管,慈悲就做不到。我們口口聲聲談慈悲,自己檢查心理看看,慈悲做到多少啊?這是個非常非常嚴重的問題。第二,貪瞋痴慢疑,我們又消除了多少?比如有一個例子,我們大家修行越修得好,脾氣越大為什麼?你打坐坐得正舒服,有人來吵你,你還不氣啊?這種心理作用是不是跟慈悲相反呢? 還有功夫做得好的人,靜的境界盡管好,下坐以後,所有的行為同靜的境界完全相反。理論講得也很對,做出來的完全相反。所以佛家要我們先從戒著手,小乘的戒還只是消極的,只防止自己行為的錯誤,這是小乘戒的基本原則。大乘菩薩要積極培植善根,這樣才是大乘菩薩戒的基本。但是我們連消極的也沒有做到,積極的更談不到。 大家要注意,不論出家在家,以後學佛修持之路,應注意瑜伽師地論聲聞地當中的瑜伽地,這裡麵包括了密宗所有的紅、白、花、黃教的基本理論,修氣脈、修止觀的原則,也都告訴我們了,這點順便提及。 比如我們曉得學聲聞,要學八關齋戒,其中一條戒雲:沙彌不準坐高廣大床。為什麼?高廣大床就是上座、上位。為什麼沙彌不能坐?是先要養成謙虛的德性,叫你不要處處自我傲慢,動輒自私自利,坐在上面很了不起那個樣子,就是要我們學謙虛。我們看了這條戒,不管在家出家,先反省自己有沒有謙虛,做到了謙虛沒有?據我了解,凡是學了佛的人,或信了任何宗教的人,比世界上任何人都傲慢。以為別人不信,就是魔鬼,自己自認是聖人。我們學佛同樣也犯這種毛病,不過換一個名詞而已,覺得:他唉呀!很可憐,地獄種子啊!一樣的道理,不肯謙虛。 尤其是有點功夫的人,只要學佛打坐三天,然後「天上天下,唯我獨尊」起來了,別人的功夫都不行。專拿一個聖人的尺碼,去量人家,而且這個尺碼還是自己定的,眼光說有多短就有多短。人們在它的尺碼下,當然都不是聖人,可是他卻從來沒有量量自己有多長、多大,決不反照自己,這是最要命的。這個心行怎麼辦呢?所以為什麼不能證果?為什麼不能得定?就是這個心行,貪瞋痴慢疑一點都沒有轉化,非常可怕,反省起來非常嚴重。 我再三強調大家,修道沒有證果,不能證到空,就是心理行為自己轉化不了,所以坐起來,只抓到意識境界造成的一點空,以為那就是道了。 今天有位同學提出報告,昨天打坐坐得最好的當兒,忽然發現自己的手伸上來抓臉。當時他想,奇怪,前一秒怎麼不知道自己的手在抓臉?用功還用得很好呢!當時他覺得有點難過,懺悔自己的無記。失念了,自己做了,不知道。無記也有無記的果報,你說你是無心的,將來你所得的也是無記的果報。比如我們有時莫名其妙地受人打擊,那也就是無記果報。這位同學繼續打坐,後來又發現自己在抓臉,他說這就叫「無明」失念了。 不過,這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普通談空這一念,只是起碼的,最初步的一點,還只是誘導法,誘導我們成就、成聖的最初步路子,但這個心念在同一秒鍾,同一剎那中,可以起很多的作用。所以我們真靜下來時,六根同時並用,萬緣俱來時,若能萬緣都知,那就是六祖說的: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不是光修空,要能夠全知才行。 在清靜專一的時候,你還能夠用手抓癢,嘴裡咬咬牙齒,腳同時敲兩下,這些都是念的作用,你不能說「我的心念在這個時候空了,而抓癢並不屬於念。」你們要知道,本能的反應就是念,那是阿賴耶識的念。所以有許多人打坐修道,遭遇很多魔境界,實際上這個魔,都是自己這一生造的。不但如此,很多著魔的人,就是下意識喜歡玩弄這個東西,換句話說,他在心性方面根本沒有轉化。 所以,我經常告訴同學:易經六十四卦中,沒有一卦全好,也沒有一卦全壞,好中有壞,壞中有好,只有一卦比較算是六爻皆吉,那就是謙卦。所以佛家叫我們學空,戒律上第一個要做到謙虛。試問有幾個人做到了?自己反省一下,誰做到了。 真正做到了謙,才真能做到菩薩的慈愛。道家老子雲:「我有三寶:曰慈,曰儉,曰不敢為天下先。」不敢為天下先就是「謙」。佛家也是這樣,佛家謙到什麼程度呢?謙到「無我」,謙虛到了極點就是無我。 所以我們光想打坐達到空,在心行上做不到是空不了的,因為我們坐在那裡守空,是「我」去守空,沒有做到無我的空,假定無我,何必求空呢?無我就已經空了。 所以以行願來講,「行」才是真見地,行不到,見地沒有用,要做到這個才能談到真慈悲,因為慈悲就是無我。其實,我們普遍講慈悲都屬於「情」,不是「智」。佛法大乘道的慈悲是智,是般若的慈悲。以其真無我,才能真慈悲。說我要慈悲你,就落於下乘了。比如父母愛兒女那個仁慈,尤其是母愛,決不要求代價的,這是普通人道的父母子女之愛,但那還是「情」,這情是由「我」愛而發;菩薩的慈悲是「智」,只是「無我愛」而發,這可嚴重了。 所以講行願、行門之重要,我們隨時在靜定中,要檢點自己。什麼是修行人?是永遠嚴格檢查自己的人。隨時檢查自己的心行思想,隨時在檢查自己行為的人,才是修行人。所以不要認為有個方法,有個氣功,什麼三脈七輪啊,或念個咒子啊,然後一天到晚神經兮兮的,那是不相乾的。我們看到多少學佛學道的人,很多精神不正常,為什麼染污了?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不正常呢?因為沒有嚴格地在修行。換句話說,沒有嚴格地反省自己,檢查自己。 比如貪瞋痴三毒,你說我們哪一點不貪?你說你一點都不貪,一天到晚想跟我在一起,想多跟老師一下,這是不是貪?我那裡沒有東西可給你的,因為你「貪」,你希望老師那裡也許有點東西可挖了來,這是什麼心理?為什麼自己不去用功呢?我當年向我的袁老師學習,不是我向老師問問題,都是老師在問我。 比如有一次,兩人由成都到重慶,那時交通不發達,到了內江,人很累。抗戰時候搭汽車只能站著,整整站一天,到了內江茶館里,袁老師問:你累不累啊?當然累。你現在的心境如何?我答:同在山上閉關時一樣。那真一樣,沒有動過,就是「旋嵐偃岳而常靜,江河競注而不流」,沒有覺得動搖過,也沒覺得風塵僕僕是辛苦。但是這個時候覺得自己有一點疲勞,還是不對的。袁老師講:唔!這可不容易啊!我答:大概還要一年,我會把這問題解決。次日早起,我說:先生,你昨天睡覺時打呼好厲害啊!袁老師問:你曉得我為什麼打呼?我愣住了,為什麼?這是個大問題。接著袁老師問:你曉得有一個不打呼的東西?我說那個我在理上知道。差不多了!要求證。理上知道有一個在打呼,還有一個不打呼的,在看這個在打呼。 舉上面這個例子,是說大家貪問,事無大小一概問。我們檢查自己的心理,貪瞋痴慢疑要斷,談何容易啊!你說,你打起坐來會空,沒有用的。你在事上過不去,心事來的時候過不去,瞋心來的時候比誰都大。 什麼是瞋心?怨天尤人就是瞋,這是瞋的根。對環境,對一切不滿意,有一點感覺不滿意維持著,就是瞋心的開始。 至於痴,那就更不用談了,引用袁老師的詩: 業識奔如許 鄉關到幾時 五蘊明明幻 諸緣處處痴 你看學佛的人,個個都曉得談空,可是每一個人都有心理上,感情上的痴、利害上的痴、生命上的痴等等,無一而不痴。沒有智慧嘛!這些根會在哪裡發現呢?行為上沒發現,夢中都會發現的。夢中會有這樣的行為,就是因為自己永遠在貪瞋痴中。行為如果轉變不了,要想轉變氣脈,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認為氣脈轉變就是得了道,那也是荒唐。聽了多少人氣脈通了,可是現在都到黑茫茫的那個地方去了。 所以,如果大家在心行、行願方面沒有動搖,不要談四禪八定,更不要想談證果。 老實說,一個人真做了一件善行,這一天盤個腿打坐看看,馬上就不同,氣脈馬上就不一樣,心境馬上就擴大了,這個是絕對不能欺騙自己的事。不要說真正善的行為,或內在的善心,今天如果真把貪瞋痴慢疑這些毛病解決了一點,那個境界就不同一點。所以我們坐起來不能空,心境空了,就得找找看,看今天自己的病根在什麼地方,為什麼今天上座不能空?你的心念在貪瞋痴慢疑當中,一定有個東西掛在那個地方。這是阿賴耶識的問題,不是第六意識的事情。如果沒有檢查這個,光是打打坐求一點空,求一點功夫,沒有用的,奉勸你不要學道,你會把自己給害了的。 所以心行方面要特別注意,這也只是說行,還沒有講願。至於發起救人救世之願,能有一點行為為別人著想,處處能犧牲自己的人,在我看來,沒有一個做得到,一點也做不到,所以要想證果,決無此事。 講義上,八十八結使與三界的關系,明白地擺在面前。能解開了多少個結,你就得了那個果位,這些考驗都擺在眼前。別以為腿能盤一個鍾頭就能升上什麼天;一個半鍾頭又能升上什麼天,沒這回事。腿是靠不住的,修「行」,修的是心理行為,不是修腿。 佛學叫我們除煩惱,佛學的翻譯「煩惱」兩字用得好極了。拿普通的學問來研究,煩惱是我們心理行為一個基本狀態。「煩」,煩死了;「惱」,討厭。這些就是煩惱。煩惱就是罪惡,對自己心理染污的罪惡。以形而上本體來講,我們的自性本來清靜,因煩惱連帶發生的行為,變成了後天的罪惡。比如一個人殺人,是因為火大了。而基本上,只是由一點的煩惱開始來的,它對自己來講,是最大的罪惡;對外界來講,發展下去,久了可以成為害社會、害國家、害人類、害世界的大罪惡,所以煩惱兩字,不要輕易小看它。 我們講行願方面,這個心理的「行」,要做到清靜、做到空。要想得定,要想明心見性,應該隨時隨地檢查自己。是不是有一絲毫的煩惱存在?如有煩惱存在就很嚴重了。 有一種煩惱是來自生理的,由生理不平衡所引起的,就是儒家所謂氣質之性,所以修道要變化氣脈,也就是要變化氣質。氣質是一個實在的問題,不是空洞的理論。 為什麼修道的人功夫好了,氣色會好、氣脈會通?因為受心理行為的影響,氣質在變化,每一個細胞都在變化,不是假的。所以煩惱能轉成菩提,轉成覺性,隨時清明。 我們每個人,尤其是學佛的人,隨時在煩惱中,我們回轉來檢查,一天二十四小時當中,有幾秒鍾身心都是愉快的?當然嚴格來講,後天的愉快也屬於煩惱之一。維摩經上講:煩惱即菩提,就是說,你能把煩惱轉過來就是菩提。因煩惱的刺激,引起你的覺悟,發現自己在煩惱中,這可不對,立刻警覺,這樣一轉,當下就是菩提。 但是,我們的煩惱不是菩提,因為我們不知不覺中,總是跟著煩惱在轉。比如剛才一個同學在講,打坐腿子發麻,生理不好,煩惱來了。這個煩惱最重要的一部分,當然是生理影響,所以生理完全轉了,變成絕對的清凈,修道的基礎、定的基礎才算有了。所以氣脈對於這一方面很重要。 氣脈又與心理行為有絕對的關系,你多行一點善,念頭轉善一點,雖然是消極的善,不是對人有利的行為,但是你能先去掉自己心中的煩惱,也算是自我本分的一點善,能夠這樣做到了一些,氣脈就會轉一分,你的定力自然就增加一分。所以,我們打坐為什麼靜不下來?檢查起來就是因為煩惱。煩惱里頭隱藏許許多多罪惡的種子,許多罪惡的因素,都是由「煩惱」而來。 假如我們轉掉了煩惱這個東西,完全轉清了,這個時候,心境會比較清明一點點,然後我們才能夠檢查自己念頭的起滅。 比如我們坐在那裡,覺得心境很清凈,這是意識境界。但是你可知道,我們在清靜這一剎那中間,隱藏了多少罪惡煩惱,能不能檢查得出來?假定有人說大話:在這一念清靜當中,我絕對沒有一點煩惱,沒有一點罪惡。那麼這個人不要談修行了,他根本就沒有見地嘛!我們在這一念清凈當中,煩惱與罪惡的根根,有八萬四千之多,這是假定數目,比喻很多很多的意思。佛說:一念之間有八萬四千煩惱,因此就有八萬四千方法,來對治這些煩惱。 剛才有一個同學問:為什麼一到空的境界,或空靈境界一來,就起恐怖?非常怕,這很奇怪。關於這個問題,可以分幾點來談。 第一點,佛說墮落久了的人,見到空性,哈哈大笑,歡喜無比;墮落輕的人,見到了空性,會恐怖、大哭。 第二點,另外一種說法,見到空性不起恐怖心理的人,就是金剛經上所講:當知是人,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學佛的人天天求空,善根淺的人,真的空來了就害怕,無法面對現實,去接受這個空。原因在哪裡?因為執著,所以人生來總要抓住一個東西,忽然到了空境界,沒有東西可抓的時候,你害怕起來了。這是普通人的心理,自然會起恐懼。 第三點,當空境來時,忽然有恐懼心,這就說明你心裡頭已經有個恐懼,並不是空了,是有個恐懼占進來了,因為我們的習慣上愛執著,愛抓一個東西,就抓住了這個恐懼。 這么一點東西,有那麼復雜的心理因素。我們大家是不是在一念空當中,隱藏了許多煩惱、許多罪惡?有沒有檢查出來?這都是修行當中看起來很空洞的理論,但卻是非常實際的話。尤其是年輕同學們,閉起眼睛,覺得有一點清凈,認為這就是空,空不了的,那也是心理的一個狀況。也就是說,當我們打坐時,眼睛閉起來,腦子進入半休息的狀態,不是完全睡眠,眼神經也沒有完全地休息。只是下意識當中,空空洞洞的,在下意識的記憶習慣上,呈現一個類似空的景象而已。而這個景象前面,還是黑茫茫的,然後在這里頭忙起哲學來了,玩起話頭來了,然後覺得自己都懂了,還認為自己是一箭破三關呢!這是一。 第二,等你精神養好了一點,脾氣也大,尤其是青年,第一關情慾就來了,也就是男女間的愛欲就強了。這點不要自欺,功夫做不好沒話說,功夫一做好了,男女愛欲之念,尤其生理上的壓迫就來了。這是什麼原因?貪瞋痴。貪欲的第一個根本無明馬上就爆發了。沒有這個來,氣脈也不可能打通;來了以後,慾念又引起。這個中間的行——心行、行門,該怎麼辦?用什麼方法可以把它對治過來?怎麼去處理它?怎麼去調理它?它的原理是在什麼地方?它的病根究竟怎麼來的?是心理先引起生理呢?或是生理先引起心理?這里頭是個很大的關鍵。至於老年人以為自己沒有這個問題,那是因為你衰老了,要想把西沉的夕陽挽回到東面來,這件事真能做得到的話,第一關還是會碰到這個問題,因為這是根本煩惱。 所以大家要特別注意八十八結使,唯識百法明門論的五十一種心所,什麼是根本煩惱?什麼是隨煩惱?隨眠煩惱?這「隨眠」二字譯得非常好,它纏著你,跟著你,使你在睡眠昏迷的狀態中,自己也檢查不出來,被它迷糊住了。其實,這也是自己的魔障。 一層一層檢查,八十八結使能去幾層,你禪定的功夫絕對就到了那裡。若按照普通講法,念住就是初禪,這個只是普通說法。至於真正的初果位,就不是這樣了。所以,你即使得了初禪,卻不一定證得初果。因為果的標准就是根據八十八結使,也就是你那個下意識的罪惡煩惱的根,貪瞋痴慢疑去掉了幾層,就是果位的考驗。我們不能不通教理,不要以為光是打打坐,抱一個話頭就行了,沒有用的。所以別人問禪,我就說:我有「饞」,你那裡有好吃的我就來。哪有那麼簡單?不容易的。你就是做到念住,還要看你是住在什麼念,念住在昏沉也是住,沒有用的。氣質沒有轉,心行沒有轉,沒有用的。 其次,就算做到氣住,呼吸停止了,充其量是二禪,並不一定就是二果。單單氣住,並不能證果位。氣住可以用意志控製做到,與道不相干。而且氣住了以後,只要一逗他,他發起脾氣來比誰都大。所以修行不是如此,不要搞錯了。你認為氣住了,自己有功夫、有道了,那個道賣幾毛錢一斤啊?沒有用的。主要關鍵在心理行為。 二禪氣住後,同時要查查八十八結使,心理的罪惡煩惱去掉了多少?身口意三業去掉了多少?所以有許多人都講功夫,講了半天,身口意三業一點都轉不了,自己不要自欺了。 脈停,印度很多瑜伽士都能做到,埋在土裡不會死,這都是能夠練出來的。這只是說明我們的生理功能,能夠用心訓練成各種狀況,這個是唯心所造,做得到的。至於說,這是不是道果呢?不是的。 至於三果、四果,每個道果,都可以在發給大家的八十八結使那一張表查到。自己每天要隨時檢查自己,看看心理行為中,煩惱罪惡的狀態解除了多少,檢查今天善行做了多少,所以古代儒家有功過格,用紅黑豆來標記,以檢查自己的心理行為。 功夫做到了氣住脈停,只能說明心行的功能,證明唯心所造的功能,的確可成就這些功夫、神通等。至於說證道,或證到空性,卻不一定。證得三身——法身、報身、化身,那就更難。 這三身成就,也就是禪宗所講的三關,真正的三關做到了,才能有三身的成就。禪宗祖師門,或其他許多人,雖然談空說有,比如上次提過的雪岩欽禪師,道不可謂不高,但是不是三身成就?我們不得而知。 三身成就是可以現生做到的,先把氣質變化過來,有善行開始做起,配合四禪八定的功夫,就有一點希望。我個人幾十年來投身在這里頭,也在試驗求證階段。沒什麼功夫,也沒什麼修養。在沒有到達那個絕對的求證以前,不要隨便給自己定一個范圍,下一個定義,一下就錯了。 以上是行的部分。 願呢?更難談了,行願不到,見地不會到的。換句話說,行願不到,修證功夫也不會到。坐得好有什麼用呢?你說:我打起坐來,能夠坐三個鍾頭,心裡清清凈凈。那是你在那裡偷懶,也可以說是一種「道者盜也」。陰符經上這句話的意思是,人取用天地的精華,借用生命原有的功能,就能修煉成道。人一生下來,偷天地間的食物、空氣,打起坐來還子午卯酉,想吸天地正氣,日月精華,這個強盜多厲害!所以說道者盜也。但是陰符經常鼓勵我們當盜,真把宇宙的東西偷得來,我們的生命就成功了,我們的生命就是宇宙。然後你可以再讓別人搶去,這是道家的觀點。 墨子的思想出自於道家,墨子要我們「摩頂放踵以利天下」,等於佛家大慈大悲的精神,犧牲自我,這是墨家的思想。墨子是道家神仙傳上的人物,道家神仙傳上說,墨子到漢武帝的時候還在世間。但是誰又見過他呢? 楊朱則絕對自私自利,自由主義的思想也出在道家。 現在回到主題,所以我們學佛打坐都是坐在那裡偷盜,而在同一時間中,社會上那麼多人卻為我們在忙碌。所以佛家有一句話很了不起,就是早晚課誦的一句話: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這就是行願的願,每天都提醒我們做功德。我們學佛的人都要隨時隨地檢查自己,每天要上報四重恩,這四種恩都是我們所欠的:佛恩、父母恩、國家恩、眾生恩。 眾生對我們有什麼恩呢?一個人活在世界上,靠社會上很多人的努力成果,所以學佛的人要上報四重恩。我們活者一天,都要麻煩很多人提供生命所需給我們,事實上如此。 下濟三塗苦,同時也要想到下三道——畜生、地獄、餓鬼的苦痛。換句話說,隨時要想到不如我的人的痛苦,要想到怎樣去幫助他們。可是我們做到了沒有?學佛的人只想怎麼為自己求到法財侶地,你幫忙我成道,如此這么一個動念,就是自私的基本。你為什麼不先幫助人家成道呢?所以上面講行,下面講願。願發起了沒有?自己想想看。 至於說: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那真是在念經,念過去就完了,心裡根本沒這回事。首先眾生無邊誓願度,只要度我就好了。煩惱無盡誓願斷,最好你幫忙我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你教我就好了。佛道無上誓願成,將來總有一天會成。這四句話我們往往是這樣下的註解,只要一反省起來,就很嚴重了。所以說行門很難很難的。 所有的佛經、三藏十二部都告訴我們了,都在講行願。行,三十七道品,六度萬行,學佛的基本是在這些地方。了解三世因果、六道輪回,從心理行為上改進自己,漸漸地,功夫、見地自然會進步。這不是說教,是我的親身體驗,不從這里下功夫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不會證果的。心行的改變比打坐、比修證重要的多,而且只要心行改正一天,你的定力、打坐就隨之進步一天。 所以說,為什麼不能得定,甚至連打坐都坐不住呢?你在心行上去追求,不要在功夫上去追求。在功夫上追求是空的,偶然可以,過了幾天就沒有了。盤腿打坐與定沒有絕對的關系。至於坐在那裡,你身心能不能轉得過來呢?這個就是問題了。其實並不在於打坐的姿勢,要在心行上檢查自己才是究竟,才能夠談到定。 今天結論重點就在這里。這次的課程以見地、修正、行願為三大綱要。最後強調一句——行願最重要。行到了,見地才會圓滿,修證功夫才會證果。古人證果的多,就是在行願。

❷ 佛教禪宗的基本哲學思想的什麼,它在當代有何影響

中國佛教宗派。主張修習禪定,故名。又因以參究的方法,徹見心性的本源為主旨,亦稱佛心宗。傳說創始人為菩提達摩,下傳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下分為南宗惠能,北宗神秀,時稱「南能北秀」。史略佛教傳入中國後,禪學或修禪思想一直獲得廣泛的流傳,在東漢至南北朝時曾譯出多種禪經,禪學成為相當重要的流派。相傳菩提達摩於六朝齊、梁間從印度渡海東來,梁普通(520~526)前後到洛陽弘揚禪法。因其禪法不為當時佛教界所重,乃入少林寺安心壁觀,以「二入四行」禪法教導弟子慧可、道育等。慧可從達摩6年,達摩授以《楞伽經》4卷。後隱居於舒州皖公山(今安微潛山東北),傳法於僧璨。僧璨受法後又隱於舒州司空山(今安微太湖北),蕭然靜坐,不出文記,秘不傳法。唯有道信侍璨9年,得其衣法。後至吉州(治所在今江西吉安)傳法,嘗勸道俗依《文殊說般若經 》一行三昧,可見其除依《楞伽經》外,還以《般若經》為依據。後住湖北黃梅雙峰山(一名破頭山)30多年,主張「坐禪守一」,並傳法於弘忍。其另一弟子法融在金陵(今江蘇南京)牛頭山傳牛頭禪。弘忍得法後即至雙峰山東馮茂山(一作馮墓山)另建道場,名東山寺,時稱其禪學為「東山法門」。其「蕭然靜坐,不出文記,口說玄理,默授與人」的作風,開中國佛教特有的禪風,對後來禪宗發展影響甚大。著名弟子有神秀、慧能、惠安、智詵等。相傳弘忍為選嗣法弟子,命大家各作一偈,時神秀作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弘忍認為「未見本性」。慧能也作一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弘忍認可,並秘密傳以衣法,為第六代祖。慧能得法後南歸,隱居15年,繼至曹溪住寶林寺。後應請在韶州大梵寺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並傳授無相戒。嗣法弟子有行思、懷讓、神會、玄覺、慧忠、法海等40餘人。法海集其言行為《六祖壇經》,是為南宗。神秀於弘忍寂後至荊州當陽山玉泉寺弘禪,20餘年中門人雲集,是為北宗。神會先後在南陽、洛陽大弘禪法,南宗遂成禪宗正統,慧能宗風獨尊於下。神秀北宗則門庭寂寞,傳不數代即衰亡。
經典該宗所依經典,先是《楞伽經》,後為《金剛經》,《六祖壇經》是其代表作。
理論提倡心性本凈,佛性本有,見性成佛。主要依據是達摩的「二入」、「四行」學說。「二入」指「理入」和「行入」。理入是憑借經教的啟示,深信眾生同一真如本性,但為客塵妄想所覆蓋,不能顯露,所以要令其舍妄歸真,修一種心如牆壁堅定不移的觀法,掃盪一切差別相,與真如本性之理相符,寂然無為。這是該宗的理論基礎。行入即「四行」:報怨行、隨緣行、無所求行與稱法行,屬於修行實踐部分。慧能繼承這一學說,在《六祖壇經》里主張舍離文字義解,直徹心源。認為「於自性中,萬法皆見;一切法自在性,名為清凈法身」。一切般若智慧,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若識自性,「一聞言下大悟,頓見真如本性」,提出了「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指「定」,「生其心」即「慧」。慧能從「無所住而生其心」的經文中,悟出了定慧等學微旨。禪宗的一切思想,皆從此義引申擴充而來。發展和演變慧能著名的弟子有南嶽懷讓、青原行思、荷澤神會、南陽慧忠、永嘉玄覺,形成禪宗的主流,其中以南嶽、青原兩家弘傳最盛。南嶽下數傳形成溈仰、臨濟兩宗;青原下數傳分為曹洞、雲門、法眼三宗;世稱「五家」。其中臨濟、曹洞兩宗流傳時間最長。臨濟宗在宋代開成黃龍、揚岐兩派。合稱「五家七宗」。溈仰宗。溈山靈祐及其弟子仰山慧寂創立。其修行理論繼承和發揚道一、懷海「理事如如」的精神,認為萬物有情皆有佛性、人若明心見性,即可成佛。臨濟宗。義玄創立。因義玄住鎮州(治所在今河北正定)臨濟院而得名。提出「三玄」(三種原則)、「三要」(三種要點)、「四料簡」(四種簡別)、「四照用」(四種方法)等接引學人。因其機鋒峭峻,別成一家。曹洞宗。洞山良價及其弟子曹山本寂創立。其教法「五位君臣」說,從理事、體用關繫上說明事理不二、體用無礙的道理。雲門宗。文偃創立。因文偃住韶州雲門山(在今廣東乳源縣北)光泰禪院而得名。其禪風被稱為雲門三句:「函蓋乾坤」,「截斷眾流」,「隨波逐浪」。常用「顧」、「鑒」、「咦」三種表示,接引學人,表現出「剛勁」的宗風。法眼宗。文益創立。南唐中主李璟賜謚其為「大法眼禪師」而得名。提出「理事不二,貴在圓融」和「不著他求,盡由心造」的主張。以「對病施葯,相身裁縫,隨其器量,掃除情解」,概括其宗風。黃龍派。慧南創立。因其住黃龍山(在今江西南昌市)而得名。法門為「道不假修,但莫污染;禪不假學,貴在息心」。楊岐派。創始人方會。因住楊岐山(治所在今江西萍鄉縣北)而得名。時人稱其兼百丈懷海、黃檗希運之長,得馬祖道一大機、大用,渾無圭角,宗風如龍。禪宗五派的思想,相差無幾,僅是門庭施設不同,接引學人方法有所區別,以致形成不同宗風。法眼宗文益在他所著《宗門十規論》中指出:「曹洞則敲唱為用,臨濟則互換為機,韶陽(指雲門——引者)則函蓋截流,溈仰則方圓默契」,指出四派不同之點。法眼宗的宗風則為「一切現成」。禪宗在五家七宗以後,禪風有所改變,有「頌古」、「評唱」等一類禪門偈頌行世。後有克勤作《碧岩集》,影響很大。從此禪宗機用變成逢場作戲。後克勤弟子大慧宗杲銷毀《碧岩集》刻版,想杜絕不明根本、專尚語言的禪病。但不久又有刻版重出,宗杲的預定目的未能達到。後來他提倡「看話頭禪」,將「敲門磚」給發心參禪者,深受士大夫們歡迎。這種佛儒合流傾向,影響到宋明理學的形成。宗杲又反對正覺所倡導的「默照禪」,稱之為「邪禪」,認為是不求妙語,只以默照。實際上看話頭禪應用慧能定慧等學中的「慧學」,默照禪應用其中的「定學」,兩家只是方法上的不同。這兩家禪學,自宋以後,經元明清三代,至今不絕。正值禪宗流弊嚴重,臨濟、曹洞互爭短長時,法眼宗延壽編《宗鏡錄》100卷,對各派宗旨分歧持調和態度,目的是扶衰救弊。但此書在100年後才刻版流通,不久又被增改,至明代才恢復舊觀。清雍正年間曾被推崇一時,但始終未在禪門中發揮應用。以後金元間有曹洞宗行秀,元有臨濟宗明本,明末清初有臨濟宗圓悟、曹洞宗元賢等宗師,繼續弘揚禪法,都未能換回頹勢,並陸續出現三種情況:(1)宋初,不斷有人提倡禪凈合一;(2)為爭奪法統,臨濟宗後人歪曲雲門宗的傳承,把雲門、法眼兩宗歸屬於南嶽懷讓一系,而將青原行思一系說成只有曹洞一宗;(3)清帝雍正撰寫《揀魔辨異錄》,以政治威力干涉禪宗內部糾紛,迫使被壓制的派系所屬各大禪寺,如杭州靈隱寺等,改換門庭。禪宗至此奄奄一息。清代中葉後凈土信仰普遍,禪宗已成強弩之末,不穿魯縞。近代以來的禪寺,實際都已成為禪凈合一的寺院。禪宗在中國佛教各宗派中流傳時間最長,至今仍延綿不絕。它在中國哲學思想上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宋、明理學的代表人物如周敦頤、朱熹、程頤、程顥、陸九淵、王守仁都從禪宗中汲取營養。禪宗思想也是近代資產階級思想家如譚嗣同、章太炎建立他們思想體系的淵源之一。對外傳播亦甚廣。8世紀,新羅僧信行入唐從神秀受法,將北宗禪傳至朝鮮。道義從馬祖弟子智藏受法,回國傳入南宗禪,稱禪寂宗,後改稱曹溪宗,為朝鮮禪宗主流。12世紀末,日僧榮西入宋,受法於臨濟宗黃龍派虛庵懷敞,將此宗傳入日本,稱千光派。俊荷受楊岐派禪法,回國弘傳。南宋末年中國禪僧多人渡日,傳楊岐派禪法。13世紀初,日僧道元入宋,從洞山第十三代弟子天童如凈受法,將曹洞宗傳入日本。17世紀,福建黃檗山萬福寺隱元隆琦應邀赴日弘法,設壇傳授禪戒,成為與曹洞、臨濟並列的黃檗宗,至今不衰。

❸ 禪師與法師 老和尚有什麼區別

有些人看佛教的書籍後,會覺得佛教的哲學性強,這一點是不爭的事實。關於佛教的哲學性我說兩點自己的看法。若有錯誤的,歡迎指正,求主保守我的口。

如果在基督教的早期,基督教早期從希臘哲學吸收了不少東西,如果基督教的早期出現在東方,或許從佛教裡面吸收一些哲學思想還是一種有益的做法,但是現在,如果要從佛教借鑒一些哲學觀念,純屬六指撓癢—多此一舉。

先不說別的,我們看看現在西方的哲學境遇怎麼樣,在西方學術界,處境最差的可能就是哲學了吧,可以說西方哲學已經死掉了。在看看東方哲學,就佛教來說,有多少佛教徒在意那些玄妙的哲學?恐怕沒有幾個。佛教裡面發展最好的應當是藏傳的一支,其他的支派的發展實在乏善可陳。藏傳一支重視的是什麼?藏傳一支其實大部分類似於瑜伽氣功一類的東東。

總之,哲學已經進入死亡期了,盡管這些哲學還能引起一些心靈的共鳴,但是我從未看到它有什麼生命的跡象。

下面我想說一下佛教的哲學特點。就我的感覺來說,佛家的哲學有這幾個特點:

其一、太過古典了。考慮到佛教產生的時代,它不可避免的具有那個時代的特徵。古典的哲學都喜歡建立一個徹上徹下的包羅萬象的世界觀和宇宙觀,而且總希望建立一個圓融的無矛盾的體系。

這是古典哲學的通病,總想什麼都知道,什麼都了解,什麼都要解釋一通。

其實稍有理智的人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人的認識能力和認識范圍是及其有限的,一個認識能力如此有限的人類,要想解釋完整個宇宙,是根本不可能的。除非他是神。

所以,佛教特別喜歡造一些神僧、高僧,現在通常叫什麼什麼大師,非如此,佛教徒的信心很難建立起來。

「除非他是神。」但是一個人畢竟不是神,這就造成了佛教的現代困境,這個現代困境也是所有古典哲學都面臨的困境。

因為一個包羅萬象的哲學體系,不可避免的被證實有許多錯誤的東西,一旦證明了其錯誤,這個作者馬上就會被從神壇上拉下來。

其二、邏輯性、實證性、實用性差

哲學的願意就是「愛智慧」。在古代,哲學的確能給人知識個智慧。

我們知道,古代的哲學是包羅萬象的,在牛頓的時代,自然科學還包含在哲學裡面,被成為自然哲學。牛頓的物理學名著好像就叫「自然哲學及其數學原理」。所以,在古代,哲學是人們主要的知識和智慧的來源。

但是,現代社會大不一樣了。到了現代社會,哲學已經被分離為三個部分,一部分是講究實證的自然科學,另一部分是講究邏輯思辨的數學和邏輯學;再一部分是講究實際應用的實用科學。

1、若講邏輯學,西方神學可以說已經達到邏輯的頂峰了,佛教的邏輯若面對沒有神學訓練的基督徒還有用,若面多經過神學思辨訓練的基督徒,實在沒什麼可炫耀的。

2、若講實證,佛教特別喜歡強調自己的可驗證性,但是佛教的所謂驗證性,根本不符合現代意義上所說的驗證,充其量是禪修下的一種感覺。這些感覺根本經不起較真兒,一較真兒,這些佛教所謂的驗證,就如日出後的大霧,迅速散盡了。

比如說,某個五明佛學院,吹什麼至少有300什麼什麼菩薩。既然那麼多菩薩,必定有很高的智慧吧,既然你有那麼高的智慧,解個數學的難題總不是什麼難事吧?你讓他們解個方程看看,我看不見得比一個數學系的大學生更好。

3、說到實用性,據說現在有不少和尚炒股,不知道那些和尚現在是賺了還是賠了。

其三,佛教哲學還是具有一定的美學價值的。

現在不少影視劇中,少不了各種各樣的和尚,說一些普通人似懂非懂的話,這就是佛教哲學,佛教哲學的確還是有一定的美學價值的。

其實真的別小看這個美學價值,其實,在港台,之所以基督教不如佛教發展的好,武俠小說和相關的影視劇可謂功不可沒,許多人正是在這些影視劇裡面接觸佛教的。

❹ 禪宗的基本哲學思想

禪宗的這個「禪」字由於梵文「禪那」音譯而來,意為「靜慮」、「思維修」、「定慧均等」。它是指經由精神的集中過程。它是佛教很重要而且基本的修行方法,被稱為三無漏學之一,也是大乘六波羅密之一。但是禪宗所謂的禪並不是指某一種特定的修行方法,而是指證悟到本性的一種狀態。潘國靜禪師曰:禪來自於生活,是長期對生活積累時的頓悟,禪不受知識的約束。自尊自重,自我發掘,自我認識,自我肯定,自我凈化,自我提升,自我完成。禪宗為中國佛教最具有中國氣質的宗派。禪宗的基調是以心性論為基點,通過心性修持獲得心性升華的心性學說,是一種擺脫煩惱、追求生命自覺和精神境界的文化理想。

❺ 莊子是哲學家還是禪師

莊子
莊子的核心思想是"道"
莊子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思想精髓是主張"道德"

莊子繼承和發展了老子思想,故歷史上老莊並稱,道家思想又稱為老莊思想。

❻ 傑克遜為什麼叫禪師

1、菲爾·傑克遜對禪學深有研究並極力推崇;

2、菲爾·傑克遜把禪學貫徹到訓練與比賽中;一部他精心挑選的電影或者一本書、一次「瑜珈打坐」、甚至一次空靈的禪學對話,都能成為他對球員的教育「武器」,而且,往往能夠收到特殊的效果。

3、菲爾·傑克遜用禪學調節球員在比賽中的心態,這種作用在公牛與爵士爭奪總冠軍的比賽中尤為明顯;

4、菲爾·傑克遜用禪學教誨弟子如何做人。

所以美媒體稱其名禪師。

菲爾·傑克遜(Phil Jackson),1945年9月17日出生於美國蒙大拿州迪爾洛奇,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教練員,司職大前鋒,綽號「禪師」(Zen Master)。

(6)禪師哲學擴展閱讀:

榮譽記錄

球員時期

1、1973年NBA總冠軍;

2、1970年NBA總冠軍;

3、1968年NBA新秀最佳陣容一隊。

教練時期

1、2010年NBA總冠軍;

2、2009年NBA總冠軍;

3、2009年NBA全明星西部主教練;

4、2007年以教練身份入選籃球名人堂;

5、2002年NBA總冠軍;

6、2001年NBA總冠軍;

7、2000年NBA全明星西部主教練;

8、2000年NBA總冠軍;

9、1998年NBA總冠軍;

10、1997年NBA總冠軍;

11、1996年NBA總冠軍;

12、1996年NBA年度最佳教練獎;

13、1996年NBA全明星東部主教練;

14、1993年NBA總冠軍;

15、1992年NBA總冠軍;

16、1992年NBA全明星東部主教練;

17、1991年NBA總冠軍。

❼ 青年與禪師的哲理對話怎麼可以快樂一點

微博看,延參法師,微博

❽ 哲學與佛教的禪有什麼區別

簡單來講,禪的意思是靜慮,冥想。禪經常和定字連用,是佛教的一種修行方式專。通過冥想靜坐,達屬到一種佛教所認為的宗教體驗的境地,最後得到開悟。後來的禪宗的禪,意義已經有了變化,似乎是指一種佛教智慧。不僅僅是冥想這種修行了。比如參話頭等
哲學是研究世界的本原啊,世界為什麼存在啊,認識怎麼產生的,怎麼可能的等等一些問題。兩者差別很大。
我想樓主想問的還是一般的哲學和佛教哲學的區別吧?禪是一種修行,帶有一點點哲學思辯的色彩,但是不是哲學。哲學是為了求智慧,而禪是為了開悟,最後解脫。

❾ 故事:在一個山谷的禪房裡有一位老禪師的哲理

❿ 佛教的基本思想

佛教的基本思想:

一、人間性:佛陀不是來無影,去無蹤的神仙,也不是玄想出來的上帝。佛陀的一切都具有人間的性格。他和我們一樣,有父母,有家庭,有生活,而在人間的生活中,表現他慈悲、戒行、般若等超越人間的智慧,所以他是人間性的佛陀。

二、生活性:佛陀所發展的佛教,非常重視生活,對我們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乃至行住坐卧,處處都有教導,處處都有指示。甚至對於家庭、眷屬的關系,參與社會、國家的活動,都有明確的指示。

三、利他性:佛陀降生這個世界,完全是為了「示教利喜」,為了教化眾生,為了給予眾生利益,以利他為本懷。

四、喜樂性:佛教是個給人歡喜的宗教,佛陀的慈悲教義就是為了要解決眾生的痛苦,給予眾生快樂。

(10)禪師哲學擴展閱讀:

佛教認為人是稀有的。這是非常罕見的所有眾生獲得個人機會,如「盲目海龜」在無盡輪回。對於佛法來說,沒有八個時間,十個令人滿意。不管我們是為了報答父母的養育,還是為了追求世間的幸福生活,還是為了學習佛教,為了從世間獲得解放,我們都必須依靠這個非常珍貴的人。

傳記社長指出,佛教反對殺戮、反對自殺,提倡護生。佛陀有明確的責備和禁止自殺行為:「你是愚蠢的!」你為什麼不聽我的話,珍惜所有的生命,為什麼我們現在還不記得這朵雲?所以說「自焚不違背教義」這句話是完全沒有根據的。